1、 环节动物教案 一、教学目标:1. 概述环节动物的主要特征。2.举例说明环节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3.认同生物的形态结构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的观点。二、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概述环节动物的主要特征;观察蚯蚓的实验。难点:举例说明蚯蚓适于生活环境的形态结构特点。三、教学准备:教师准备:活蚯蚓、糙纸、棉球、放大镜。学生准备:教材和习题。四、教学过程:环节及要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导入引导学生观察蚯蚓的外形。提问:蚯蚓的身体也是细长的,但它却不属于线形动物,而是环节动物。蚯蚓为什么被称为环节动物?它的身体结构有什么特点呢?这节课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吧。学生观察,思考。环节动物的典型代表蚯蚓其他环节动物的举例环
2、节动物的主要特征环节动物与人类的关系引导学生进行分组实验“观察蚯蚓”。在学生观察描述的基础上,归纳蚯蚓的身体 是由许多相似的环形体节构成,所以称为环节动物。师结合教材图5-12蚯蚓的图片,进一步引导学生观察蚯蚓的外部形态特点并讨论以下问题:1.如何区分蚯蚓的前端和后端,背部和腹部,左侧和右侧?2.与蛔虫的运动相比较,蚯蚓身体分节对于运动有什么意义?用手来回触摸蚯蚓(尤其注意腹面),你有什么感觉?3.蚯蚓的体表黏液有什么意义?在实验过程中为什么要使蚯蚓体表保持湿润?师进一步引导学生思考:蚯蚓的这些特点与运动有关吗?引导学生进行实验观察蚯蚓的运动,完成下列问题:1.将蚯蚓放在糙纸上,观察它的运动,
3、注意其身体粗细及长短的变化。想想这些变化是怎样发生的,蚯蚓是如何运动的?2.蚯蚓的这种运动方式适于在什么环境中生活?师展示沙蚕、水蛭的图片,简单介绍它们的结构特点和生活习性。引导学生思考:蚯蚓、沙蚕和水蛭都属于环节动物,那环节动物有哪些基本特征呢?师引导学生阅读教材P11最后一段,了解环节动物与人类的关系。学生用肉眼或放大镜观察蚯蚓,回答问题。学生观察图片、讨论交流并回答问题。1.蚯蚓的身体呈两侧对称,可以分出前后(前端有环带等)、背腹(背部颜色比腹部深)、左右。区分左右的方法:将蚯蚓放在桌上,让蚯蚓的前端朝前,背部朝上,观察者的左和右就是蚯蚓的左和右。蚯蚓的身体分节,可以使运动更加灵活、自如
4、。用手触摸蚯蚓,会感觉到它的体表有粘液,腹面还有一种粗糙不平的感觉。用放大镜观察你会发现蚯蚓的大多数体节都有一圈或几圈小突起,这些小突起就是刚毛,刚毛朝向身体的后方。蚯蚓没有肺等专门的呼吸器官,蚯蚓体壁可以分泌粘液,使体表保持湿润。蚯蚓体壁密布毛细血管,氧气可溶于体表的粘液里,然后进入体壁的血管中,体内的二氧化碳也经体壁的毛细血管由体表排出。只有体表保持湿润,才能使蚯蚓正常呼吸,若体表干燥,蚯蚓将窒息死亡。学生观察蚯蚓的运动并思考回答问题。描述蚯蚓的运动:蚯蚓的前端先向前移动,身体伸长变细,前端固定后,身体缩短变粗,拉动后端向前,逐渐向前移动。刚毛能够辅助运动,刚毛和肌肉配合,使蚯蚓能在土壤中运动。依据经验推测,蚯蚓适于穴居爬行生活。学生思考并总结环节动物的主要特征:身体呈圆筒形,由许多彼此相似的体节组成;靠刚毛或疣足辅助运动。阅读教材P11最后一段,回答问题:沙蚕是鱼、虾、蟹的食饵。蛭的唾液中有防止血液凝固的物质蛭素,在医学上可以利用提取到的蛭素,生产抗血栓药物。蚯蚓对人类的益处更多。它在土壤中活动,疏松土壤;它吃进土壤中的有机物,消化后排出的粪便中含有丰富的氮、磷、钾等养分,能够提高土壤肥力;它的身体富含蛋白质,是优良的蛋白质饲料。课堂小结引导组织学生回顾本节所学内容。学生总结达标练习五、板书设计:代表动物:蚯蚓 与人类的关系主要特征环节动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