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新时代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现状及对策.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744977 上传时间:2024-03-01 格式:PDF 页数:3 大小:958.9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时代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现状及对策.pdf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新时代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现状及对策.pdf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新时代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现状及对策.pdf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新时代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现状及对策张志玲(山东省潍坊市寿光市圣城街道办,山东 寿光 )摘要:新时代下国内经济进入新的发展阶段,推动农业产业融合既是当下农村改革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新时代乡村振兴战略的必由之路.当下农村产业发展面临诸多问题,融合力度小、融资渠道少、产业化水平低、缺乏专业人才等问题非常突出,在深入剖析当下现状基础上,文章提出助力新时代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相关建议,以推动未来农村产业结构优化完善,实现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关键词:新时代;农村产业;融合发展引言随着国家对农村产业结构的改革调整,农业在一定程度上有了进一步发展,但依然存在产业结构不完善、投资巨大、收益周期长、附加值低等诸多问

2、题.不同时期农业发展战略是不同的,当下农村产业发展面临巨大的机遇和挑战,事实证明通过多种方式积极推动农村的产业融合发展就是新时代下解决农村产业发展问题的关键.农业产业融合对于改善农村政治环境、提升农村文化、保护农村生态环境、推动农村城市化建设有着重要意义.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现状 产业融合程度低当下农村产业发展与其他产业融合程度较低,单一的产业模式导致难以更好地将农业产业优势发挥出来,无论是深度还是广度都有待进一步提高,这也是农业发展尚未完全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型的重要原因.此外,产业融合程度低也导致农业发展模式过于单一、创新动力不足,难以真正打开市场.例如某农村生产土豆和红薯,尽管有着产量方面的优

3、势,但由于没有意识到与其他产业融合的重要性,还只是停留在粗加工生产方面,在深加工和精加工方面未能发展起来.现代经济需要产业之间的融合发展,农村产业也是一样的,只有进行产业融合才能走出多元化的新型农业发展道路,因此新时代农村产业发展要重视一二三产业之间的融合.受多重瓶颈制约当下大部分农村用地依然掌握在当地农民的手中,但青年人不愿意在家种地,老年人劳作能力降低,种种原因导致农村土地的实际流转使用率并不高.对于农村来说土地就是农业发展的关键,只有充分利用好土地这一优势才能协同农业发展.土地是保证乡村产业项目发展的基础,农民虽然手里有土地,但受思想、财力或产业发展规划的制约,手里的土地资源有可能成为一

4、种负担,难以产生经济价值.此外,农村产业发展普遍存在融资难的问题,鉴于农业的生产周期长、受自然因素的影响大,造成农业风险大,各信贷机构为农业生产提供贷款的意愿低,农业发展缺少资金做支撑就会沦为纸上谈兵.产业化水平低农村产业化水平低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农业发展并未完全实现从粗放型到集约型的转变,农产品加工工艺和质量不高,未真正地打开产品市场,同类产业缺乏市场竞争力和风险规避能力.二是产业品牌意识不够强,没有强有力的品牌作保障,尽管产品质量有保证,但在品质认证和包装宣传方面不足,导致缺乏市场竞争力.三是一部分产业缺乏创新意识,导致融合项目没有新意,缺乏时代特色,未能吸引大众消费者的眼光.四

5、是部分产业融合主体经营管理水平较低,当下农村产业融合主体主要是当地龙头企业,但由于企业管理水平高低不一,缺乏科学有效的管理方式,在产业规划经营上存在误判的现象,继而导致产业融合的质量较低.收稿日期:作者简介:张志玲(),女,山东寿光人,中级统计师,研究方向为农业经济管理.现代化农业 年第期(总第 期)缺乏相关政策支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需要健全的法律法规及相关的政策作为依据和保障,因此,营造良好的产业融合发展环境是农村产业发展的基本前提.尽管近年来国家在扶持三农发展方面出台了一些政策法规,但当下农村产业发展过程中依然存在不规范行为,如行业之间不合理竞争导致的市场交易不公平现象、市场环境混乱等等.法

6、规的漏洞不利于农业市场健康有序发展.调查显示当下农村产业融合的主力是合作社,部分合作社由于缺乏清晰的规章制度,导致合作发展过程中存在利益分配不均的情况,这种现象会大大降低农民的积极性.此外,农村产业发展缺乏融资渠道和相关政策作保障,导致部分农业项目发展不顺利.抗风险机制不完善当下大部分农村产业发展尚未形成完善的利益共享机制,也未建立切实有效的风险规避机制,因此,在产业融合发展过程中很难保证农民的主体利益.尽管在农村中有不少知名的企业品牌,但大部分企业与农户之间的联系并不紧密,企业只是利用农村劳动力资源,对于产业发展规划和农村资源发展关注很少,未能将农村产业发展与农民利益充分相结合.农村产业各方

7、利益结构过于松散会导致产业发展缺少团结性、协调性和整体性.没有利益保障,农民对产业发展的积极性就不高,加之农业规避风险机制不完善,企业发展缺乏动力,导致产业融合成果不佳.专业人才队伍匮乏新时代农村产业发展与传统“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耕种方式不同,农业发展越来越向技术化方向转化,需要各种各样的专业化人才.但就目前农村状况来看,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大部分的中青年选择进城打工,在村里务农的反而大多是没有太强劳动力的老人,老年人受教育水平普遍较低,在新思想、新技术方面的学习能力和接受能力较差.即使有部分青年劳动力务农,由于自身水平有限,缺少专业人员的引导,主观上也存在对务农工作意乐不足的现象.因此,农

8、村产业转型发展需要专业的人才队伍,只有在专业人员的引导和带领下才能实现科学务农.农业发展需要多元化的人才,人才和科技结合才是未来农村产业发展的关键.新时代农村产业融合发展对策及建议新时代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要在坚持以人为本、维护农民切身利益的基础上改革创新.应从当下农村产业发展的现实状况着手,抓住时代脉搏,提高产业融合发展的质量.提高产业融合深度及广度首先,积极拓宽产业纵向发展,进一步优化和完善产业链.作为产业的主导者,企业要把握农业从生产到销售的整体环节,保证农业整个周期正常有序进行.新时代应积极发展农产品电子商务,树立产品品牌,提高市场竞争力.其次,要深入挖掘农业发展潜力,重视对农产品科研成果

9、的创新转化,以科技推动农产品向多元化、多层次方向发展.要重视对农村产业整体发展质量的提升,确保农村产业发展的协调性,牢牢把握可持续发展的生产理念,寻求多元化融资渠道,推动产业集群发展,利用互联网平台增强企业知名度.最后,要发挥好行业协会和产业联盟的社会作用,通过行业协会监督和产业联盟互助,提高产业发展的风险防范能力.突破产业融合瓶颈农村产业发展受到各种因素的限制,对此要从问题点着手,突破瓶颈困难,为产业发展创建良好的环境.首先,要积极推动农村土地资源的流转利用,借助政策宣传等方式帮助村民改变传统认知,弱化将土地作为命根子而拒绝流转的守旧观念.通过对村民进行子女补助、生活补助等惠民政策,为土地流

10、转创造良好的社会和民生氛围.其次,要对多余住宅实施再开发战略,由政府或企业出面,集体统一规划住宅资源,在科学评估和完善规划的基础上合理利用农村住宅土地资源.此外,当地政府以及企业,要在力所能及的基础上加大对农村产业的资金扶持力度,通过税收调整,搭建融资渠道,创建产业发展基金等形式,为产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资金支撑.提高产业融合整体水平提高农村产业融合水平主要可从规范生产经营、加强品牌建设、发展电商等方面出发.首先,规范产业现代化农业 年第期(总第 期)经营.帮助各种农村产业主体设定规范化操作流程,明确质量标准,建立健全产业发展规章制度.其次,加强品牌建设.积极推动产业标准化和信息化发展,引导和鼓

11、励企业加强质量管理,打造一批有市场竞争力、具备品牌影响力的企业.借助当地特色农产品,以品牌打开市场,并不断拓展新的生产基地.最后,充分利用电商平台,借助互联网信息化优势,鼓励支持发展农村电子商务产业.创建电商物流体系,打造数据平台,建立一批优质的线上线下互动体验门店,拓宽销售产业链.建立健全产业融合体系为进一步优化、完善产业融合体系,为农村产业发展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要强化政策支持.近年来国家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文件,鼓励支持人才引进、高新技术产业、自主创新创业、加快新企业培育.农村产业融合要充分利用政策优势,争取资金补贴和招商引资方面的优惠.同时,应整合银行资源,确保金融服务的及时供给,解决融资

12、慢、融资难的问题.农村产业融合既要挖掘和释放农村自身潜力,又要确保政府和地方之间的高效协同合作,为产业发展打造良好的服务环境.创建有效的利益联动机制农村产业融合的根本目的是建设农村,在确保农民利益的前提下,实现农村的时代转型发展.调查显示,当下部分农村产业融合存在联结机制松散的情况,而联动机制最重要的目的是切实保障农民的利益,确保农民的主体地位.首先,可以创建订单协作的利益联合模式,进一步优化、完善农业信用体系,将企业合同签订与法律挂钩,强化农户和企业之间的利益联合关系.其次,应创建股份合作利益联动关系,实现企业和农户之间的利益双向驱动,围绕农村农产品销售创新利益分配模式,形成合理的利益共同体

13、.最后,要加强利益联结模式,整合产业价值链、信息链等关键要素的利益主体,创建以企业为导向的农村企业联盟.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发展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要重视人才队伍建设和培养,人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主体,人才队伍是保证产业融合各项工作正常运转的核心前提.首先,要重视培养新时代职业农民,依托国家扶农政策,加强对村民职业技术和个人素质的培养,致力于培养一批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职业农民.其次,在产业发展过程中重视对专业和高端人才的引进,借助政府人才引进政策,优化人才引进条件,做好人才配套保障工作.同时,鼓励本地大学生和年轻人返乡,通过专家授课的方式带动当地产业发展的积极性,提高科技转化能力.最后,要

14、充分发挥当地村党组织的带头作用,做好村干部和党员的思想工作,激发村民对农村产业发展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通过人才效应落实乡村振兴发展战略.结论农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三农”问题一直都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基础和重点.在新时代背景下,农村产业结构也随之发生变化,尽管随着经济的发展,农业生产总值有所提升,但依然要注重统筹生产、生态、资源三者之间的关系.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目的在于更好地解决当下的农业困境,应借助乡村振兴的发展战略,多维度、多管齐下实现农村产业的全面改革,带动农业经济,以此推动农村地区的可持续发展.参考文献王素华,王守智新时代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对策思考 基于新发展理念

15、的分析视角J北方经济,():董芳新时代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理论、实践与探索 以河南省漯河市为例J南方农机,():王立红适应新时代加快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以青州市为例J潍坊学院学报,():朱文博,陈永福,司伟基于农业及其关联产业演变规律的乡村振兴与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路径探讨J经济问题探索,():苏秋艳,赵鸭桥乡村振兴战略下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动因及对策J农业展望,():程莉,胡典成农村产业融合对农民增收的影响效应研究:以重庆为例J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吴晓婷共同富裕视域下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探析 基于全国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典型案例考察J乡村论丛,():()现代化农业 年第期(总第 期)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