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小学数学教师素质大赛试题.doc

上传人:xrp****65 文档编号:7421655 上传时间:2025-01-03 格式:DOC 页数:27 大小:8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数学教师素质大赛试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小学数学教师素质大赛试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小学数学教师素质大赛试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小学数学教师素质大赛试题.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小学数学教师素质大赛试题.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小学数学教师素质大赛能力测试题(限时分钟)(转载26)一、填空题(每空一分,共21分)1、国庆节挂彩灯,学校门口按“1红2绿3黄”的顺序安装灯泡,那么第18个灯泡是 色的,第37个 色的。2、在小学阶段学过的四边形中,既为轴对称图形,又为中心对称图形的有 。3、有8个千万,9个万,9个千和5个百组成的数写作 ,读作 ,改写成以“万”作单位,保留一位小数约是 万。4、4、用5个棱长是1厘米的正方体拼成一个长方体,这个长方体的表面积是 平方厘米,体积是 立方厘米。5、两个非连续自然数的和乘以它们的差,积是57,这两个自然数是 和 。6、在一个比例式中,两个比的比值等于2,而这个比例的两个外项是10

2、以内相邻的两个合数。这个比例式是 。7、做一个圆柱形的无盖水桶,底面直径为6分米,高8分米,至少要用 平方米的铁皮,这个水桶的容积是 升。8、新的教学模式要求教师的角色做出相应的改变,数学课程标准指出 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 和 。9、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评价要关注学生的 ,更要关注他们学习的 。10、在评价中,应建立评价目标 ,评价方法 的评价体系。二快乐选择(每题3分,共15分)1、一个长方体和一个圆锥体的底面积和高分别相等,长方体体积是圆锥体体积的( )。、3倍、23、2倍、无法确定2、一个比的前项是4,当它增加8时,要使比值不变,后项必须()。、增加8、扩大2倍、乘以3、扩大

3、8倍3、一条直线把一个正方形分成完全一样的两部分,有多少种分法。( )、2种、4种、8种、无数种4、下面四个数都是六位数,是比10小的自然数,是零,一定能被3和5整除的数是( )。、5、甲乙两人同时骑车由地到相距60千米的地,甲每小时比乙慢4千米,乙到地后立即返回,在距地12千米处与甲相遇,则甲的速度为每小时( )千米。、10、8、12、16三、计算,能简算的要简算(每题4分,共8分)8.97138.9797 5.41.251.253.20.6125%四、解方程(每题4分,共8分)500346025 3.24352五、简答题(每题4分,共12分)1、如何测量一个土豆的体积?2、在下面的点子图上

4、,行、列之间的距离都相等。请你用线把点子连起来,能连成( )个正方形。(正方形的每个顶点都必须在点上)3、上图中,如果每个正方形四个小圆中的数的和都是16,中间相交小圆中的数是4,这7个小圆中的数的和是多少?六、求阴影部分的面积(6分)如图正方形的面积是16平方米,阴影部分的面积是多少?七、解答下面各题(每题6分,共18分)1、一张长6.28米,宽1.2米的铁皮,加工成一个圆柱后,它的体积是多少?2、有两组书,第一组数的平均数是12.8,第二组数的平均数是10.2,而这两组数总的平均数是12.02,那么第一组数的个数与第二组数的个数比是多少?3、希望小学要买60个足球,现有甲、乙、丙三个商店可

5、以选择,三个商店足球的价格都是25元,但各个商店的优惠办法不同。甲店:买10个足球免费赠送两个,不足10个不赠送。乙店:每个足球优惠5元。丙店:购物每满200元,返还现金30元。为了节省费用,希望小学应到哪个商店购买?八、教学案例分析(12分)小学数学第十一册第116页有这样一题:例4,街心花园中圆形画坛的周长18.84米,花坛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一位教师在出示例题时,漏抄了“圆形”二字,结果,学生试做时,出现下面情景:生:(小声地)老师,这道题不能做,缺少条件,没说什么形状。师:(一时语塞沉思后)请同学们停一下笔,会做这道题的举手。这时,大多数学生举起了手。师:(指一名没有举手的)你不会做吗

6、?生:我觉得这道题差一个条件,补上“圆形”条件就能做了。师:对,确实差一个条件。其实,我并不是有意掉的,而是由于自己的粗心,漏掉了“圆形”二字。还好,几个细心的同学及时发现并提了出来。这里我要说一声“谢谢!”,老师不是完人,老师也有缺点和错误,希望同学们以后多提意见。这时,已举了手的又慢慢放下了,目光注视着老师。师:现在,我看这样,不加“圆形”二字,这街心花坛的形状您将如何设计呢?要求周长还是18.84米,先设计图形,再求花坛的面积,行吗?生:行!师:小组合作设计,比一比,哪一组设计的图形多。小组汇报:设计方案算理生1:(18.843.142)23.14生2:(18.844)2生3:(18.8

7、43.142)23.142生4:先设一直段边为米,23.1418.84生5:(18.846)22生6:(18.8433.142)233.14生7:(18.848)23师:同学们设计的真漂亮,祝贺你们未来的设计师。请你们把自己设计的最漂亮、最合理的花坛面积算出来,好吗?生:好!请您结合课标和新的教学模式,对本案例加以分析、评价。一、填空题。1、合作学习的实质是 (P38)学生间建立起积极的相互依存关系,每个组员不仅要自己主动学习,还有责任帮助其它同学学习,以全组每个同学都学好为目标,教师根据小组的总体表现进行小组奖励。 2、“最近发展区”是指在恰当的教学条件下,学生可能达到的学习量(Day,19

8、83)。3、谈话法是指(P22)教师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把教材内容组织成若干问题,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开展讨论、得出结论,从而获得知识、发展智力的一种方法。4、数学课程与原来的教学大纲相比,从目标取向上看,它突出如下几个方面:(P1)(1)重视培养学生数学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信心;(2)强调让学生体验数学化的过程;(3)注重培养学生的探索与创新精神;(4)使学生获得必需的数学知识、技能与思想方法。5、课型按上课的形式来划分可分为:(P20)讲授课、自学辅导课、练习课、复习课、实践活动课、实验课等。6、(P29)那些与前面知识紧密联系,对后面所要学习的知识具有重大影响的教

9、学内容,便是教学的重点。7、所谓秧田式是指(P36)全班学生座位基本上是横成行、竖成列,统统面向教师的课堂教学活动组织形式。8、所谓“教育”,应当是一项既着地学生的现实生活,又着眼于未来发展的事业,是为“未来”而培育人的事业。9、教学方法是(P21)指教学的途径和手段,是教学过程中教师教的方法和学生学的方法的结合,是完成教学任务的方法的总称。10、“以问题探究为特征的数学课堂教学模式” 是指:是指在一定问题支持下,从提供背景、发现问题、j解决问题、交流成果等几个方面来组织和实施教学的一类教学模式。11、标准中的四个目标大致可分为两个领域:(P2)认知领域和情感态度领域。其中,知识与技能、数学思

10、考、问题解决属于认知领域。12、数学课程把目标分为:(P1)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四个维度。13.启发式教学思想的基本涵义,就是(P27)要充分体现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主动探索、积极思维、生动活泼、融会贯通地学习。14.按照前苏联巴班斯基的分类思想,检查学生认识活动效果的方法有:P(22)口头检查法课堂提问、课后个别提问等;直观检查法检查书面作业、实践作业等;实习检查法研究性学习等。二、辨别题(对的打,错的打,并加以分析或改正) 1、教学案例不是教师的教案或教师个案,也不是课堂实录,是指包含有某些决策或疑难问题的教学情境故事,这些故事反映了典型的教学情景水平

11、及其保持、下降或达成等现象。(P47) ( )2、标准把数学课程目标分为四个维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这四个方面的目标是彼此独立的。(P1) ( )、3、学习者对从事特定的学科内容或任务的学习,已经具备的有关知识与技能的基础,以及对有关学习的认识水平、态度等,就称为起点行为或起点能力。 (P7) ()4、“最近发展区”是指学生独立解决问题时的水平。(P10) () 5、一位优秀的从教人员在从事数学教学设计之初,应首先关注的是“学生要学 什么数学”,这就是教学目标。 ()(一位优秀的从教人员在“从事数学教学设计之初,应当首先关注的不是学生要学什么数学,而是学生学完这些数学能

12、够做什么,这就是教学目标。)6、学生的生活经验、教师的教学经验是课程资源,学生间的学习差异、师生间的交流启发,乃至学生在课堂出现的错误也是有效的课程资源。 ()7、掌握、了解、理解是过程性目标的行为动词。 ( )8、合作学习之前要让学生先独立思考,有了自己的想法后再和同伴探究、交流、解决问题。 ()9、作为课程的数学与作为科学的数学是相同的。 ( )10、“数学课程生活化”是数学教学要时时联系生活,处处联系生活。( )三、简答题1、课堂教学中有哪些问题可以成为反思的对象?(P5153)答: (1)教学定位问题;(2)动态生成问题;(3)教学设计问题,包括反思教学意图间否体现,教学资源是否还需优

13、化,教学的方式、方法是否还需优化。(4)教学效果问题。2、举例说明数学课程目标各维度间的区别。(P12)答:以长方形和三角形的的学习为例加以说明.(1)如果学生能够说出长方形、三角形的定义和特征,则说明他习得了知识;(2)如果他能够根据两者属性辨别图形、画出图形,则说明他已忌得技能;(3)如果他能够综合利用长方形和三角形的面积计算方法,推导出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则属于问题解决;(4)如果学生在推导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时,或采取大长方形加三角形面积的思路,或采取大三角形减小三角形的方法,这就说明他作了不同的数学思考,或者采用了不同的认知策略;(5)如果学生在学习长方形和三角形时,感受到两者的使用价

14、值,或者体验到自己能力的增强,就说明情感与态度目标实现了。上述例子说明,在数学系学习中,知识、技能与问题解决之间是一种递进关系,知识、技能的掌握是问题解决的基础,而数学思考(认知策略)、情感与态度则伴随在上述目标的实现过程中。3、教学设计的特写有哪些方法?备课时你常运用的特写方法有哪些?(P15)答:教学设计的特写方法有:特写型;活页型;多笔型。备课时常运用的特写方法有:脱离上下文,独立成行;放大字形,变换字体;用符号作标记;在内容下面画点、圈等;用彩色笔作标记、旁批。4、使用情境教学法应注意什么?(P26)答:使用情境教学法应注意:突出趣味性;体现方向性(定向性、指向性、目的性);关注现实性

15、;关注开放性;体现不平衡性;体现高效性。5、练习设计中要注意哪些问题? (P30)答:练习课也要创设情境,激发兴趣;练习设计要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多一些问题解决,少些机械操作;用足用好每道练习题;要留给学生充足的探索和交流时间。总之,要认真钻研教材,精心设计和组织练习,做到多变、巧练,通过点线面有层次的练习使知识形成网络。6、如何了解学生的学习起点?(P78)答:一是课前自问自答;二是课前了解,三是导入环节直接了解。7、编制课时目标时一般要做到哪几点?(P1819)答:内容全面;层次分明;要求适度;具体可测;因材而设。8、练习设计应遵循哪些基本原则?(P30)答:练习要有目的性;练习要有层次性

16、;练习要多样性;练习要有反馈调节性;练习要面向全体学生;练习的份量要适中;练习设计要有弹性;练习设计中要加强知识的应用性和开放性,体现新课程标准的理念。9、分析教学对象可从哪几个方面入手? (P7)答:分析教学对象可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1)学生的年龄、学段情况;(2)学生的数学基础情况;(3)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习惯情况。10、练习设计中要注意哪些问题?(此题与第5题重复)四、论述题1、如何做到小组合作追求实效,防止流于形式?(P40,P42)答:与传统的教学组织形式相比,小组合作学习有很多的优越性,我们不得不承认,在进行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确实有不少可借鉴的经验。但我们也看到了自主和热闹背

17、后透露出的放任、随意和浮躁的课堂。因此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方式时,要注意以下几点:(1)小组合作学习要突出全面性,不能让个别学生代替小组汇报交流,要培养小组成员建立一种平等的、民主的、互助的关系。(2)合作学习的内容要有价值,避免走过场。合作学习的内容要有一定的难度,有一定探究和讨论的价值。(3)小组合作要注意时间的调控,要力戒合作学习的“假”与“浮”。(4)要加强对学生合作技能的培养,使学生想合作,能合作,会合作。学会勇于参与、与人为善。告诉学生小组里的每一个成员都要为小组的学习任务承担一部分责任,不要有依赖思想,要对自己的学习负责,激励学生努力参加小组合作学习;学会倾听。在交流时不随便打断别人

18、的发言,努力掌握别人发言的要点,对别人的发言作出评价;学会表达。要求小组内的每个成员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学会收集资料。让学生从大量的信息中收集对自己解决问题有用的部分。学会组织。培养小组长的协调和管理能力,使小组内同学服从分工,有序地参与小组活动,及时参与者班级交流活动;学会反思。引导学生对“同学的发言合理吗?”、“还有更好的方法或结论吗?”等问题进行反思。2、论述“探究”与“讲授”。 (P22,P25)答:(1)讲授法是教师通过简明、生动的口头语言系统地向学生传授知识的教学方法。它包括讲述法、讲解法等。教师运用各种教学方法时大多伴之以讲授法。它的特点是教师比较容易控制所要教学的知识内容,教

19、师可以根据自己的认识和需要,多讲什么,少讲什么,突出什么,重点讲什么,教师的主动性发挥的比较充分,但学生往往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2)问题探究法与发现法基本相同,这种学习方式不呈现学习结论,而是让学习通过一定的材料的实验、尝试、推测、思考,去发现和探囊取物索某些事物间的关系、规律。它的特点是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主动性较强。这种学习方式有利于学生探索精神的培养,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但化时较多。这两种方法都有其优势的一面,也有其不利的地方。使用讲授法时要注意: 讲授的内容要具有思想性、科学性; 讲授要有系统性、条理性,层次清楚,重点突出; 讲授的语言要简洁、准确、生动、形象; 讲授中要运用启发

20、式等手段,激发学生思维活动; 讲授的时间不宜过长; 讲授的时机要恰当。使用问题探究法时要注意:精选探究材料;注重教师的引导;处理好过程与结果的关系;所设立的问题难易要适中。因此我们要根据学习内容和学生的学习特点,采取恰当的、有效的、灵活多样的、科学的教学方法,才能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3、什么样的“问题”才是好问题?(案例评析设计与再设计P81)答:(1)应当是明确、具体和可感。学生可以不必为琢磨问题的内涵而费尽周折,可以直接关注问题所导向的学习领域或学习空间。只有这样的问题,才有利于学生思维的直接切入。(2)应当具有思考价值,即问题要有一定的思维深度和广度,需要学生历经真实的思考,运用多种思维

21、方式的组合进行苦苦思索、探究后,才能寻求到问题的结果;要适合学生的思维水平,应当让绝大多数同学经过思考后都能解决问题,并且让那些学习基础和能力暂时较差的学生在教师的引导或同学的帮助下也能够不同层次地解决问题。(3)要关注“三维”目标的全面达成。(4)问题要具有情境功能,等等。4、你认为写教学反思时可从哪几个方面入手?(P5154)答:我认为写教学反思时可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1)教学定位问题。教学定位是否恰当,包括教学起点是否把握准,目标定位是正确、恰当,教材合理的设计意图是否得以体现;(2)动态生成问题。新课程把教学看作是师生积极互动的过程,教学中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交往多了,对话也就多了,一

22、系列教师意想不到的情况出现自然也多了。面对这些生成的资源,教师需要从教学要求出发加以把握和利用,从而改变教学的预期行为,重新建构教学过程;(3)教学设计问题。教学设计是否科学,包括:教学意图是否体现。实际教学过程和效果有时与教学设计的意图相一致,但难免产生两者不相统一的情况,教学反思中捕捉这类事件,无疑有助于完善日后的教学,积累教师自己的教学智慧。教学资源是否还需优化。即有没有更理想的教学资源代替设计中的教学资源。教学的方式、方法是否还需优化;(4)教学效果是否良好。教学总是有一定的目标指向的,总是要达到一定的知识、情感等方面的要求的。那么,教学是不是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学生的行为是不是产生

23、了预期的变化?等等,这些都是教师在反思时需着重考虑的问题。另外,要写好一份教学反思,还需注意:把新课程理念作为反思的着眼点; 把相关经验和理论作为反思的重要参照。 5、你认为问题设计要注意哪些问题?(案例评析设计与再设计P88)答:(1)要为学生的问题意识和质疑能力的发展创设良好的环境。第一,要创设一种宽松、愉悦的民主学习空间。只有在这样的学习空间中,学生的心态才能得以放松,思维才能得以自由的施展,个性化的观点才有了生长的基础,问题的产生才有可能。第二,要致力于挑战性、竞争性学习环境的营造,让学生产生思维的碰撞,从而引发学生的问题意识。第三,要设置一定思维障碍打破学生的思维定势,促使学生产生问

24、题和提出问题。第四,要营造一种对话、交流、质疑的课堂环境,让学生的对话、研讨成为可能。第五,在教学过程中渗透对学生提问技巧的培养。(2)向学生提供成功体验,正确对待学生的每一个问题。学生提出的问题在横向比较中的确有好坏优劣之分,然而对于学生自身来说,每一个问题都不得是其思考的结果,都不得是他对自身的一种超越。学生的问题要么是他们百思不得其解的困惑,要么是他们孜孜以求后的收获,要么是他们灵光闪现的惊喜发现。教师必须能够透视这些问题,才能真正发现学生提出这些问题的过程,才能理解这些问题对于学生学习的重要性。因此必须善待学生的每一次提问,正确分析学生的每一个问题。五、案例分析1、案例描述两位教师上圆

25、的认识一课。 教师A在教学“半径和直径关系”时,组织学生动手测量、制表,然后引导学生发现“在同一圆中,圆的半径是直径的一半”。 教师B在教学这一知识点时是这样设计的: 师:通过自学,你知道半径和直径的关系吗? 生1:在同一圆里,所有的半径是直径的一半。 生2:在同一圆里,所有的直径是半径的2倍。 生3:如果用字母表示,则是d=2r。r=d2。 师:这是同学们通过自学获得的,你们能用什么方法证明这一结论是正确的呢? 生1:我可以用尺测量一下直径和半径的长度,然后考查它们之间的关系。师:那我们一起用这一方法检测一下。 师:还有其他方法吗?生2:通过折纸,我能看出它们的关系。思考题:(1)、两案例的

26、主要共同点是什么?(2)、是否真正了解学生的起点?(3)、从线性与非线性的观点分析两教法。预测两教法的教学效果。(案例评析设计与再设计P2425)案例分析2、案例描述北师大版二年级下册“派车”的教学片断:(1)出示问题:假期里,我们班将组织25名优秀学生进行社会实践夏令营,学校安排面包车、小轿车两种车接送。其中面包车每辆限乘8人,小轿车每辆限乘3人。假如你是老师,你将如何派车?(2)学生独立思考后并在小组内交流。(3)学生汇报:生1:派2辆面包车和3辆小轿车,算式:28=16(人) 33=9(人)。师:掌声鼓励!生2:派4辆面包车,留7个坐位放行李。算式:84-7=25(人)生3:派5辆面包车

27、。师:说说你的理由。生3:每辆面包车坐5人,留3个坐位放行李,算式:55=25(人)师:也可以!生4:派6辆面包车,其中5辆面包车每辆坐4人,一辆坐5人,空位放行李。学生海阔天空的答,而教师不管学生如何回答,都一一加以肯定,以示教学的民主,体现“鼓励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待过了20分钟,学生说出了11种派车方案(其中有8种方案空位超过一辆车的坐位)时,教师小结并布置了练习:同学们真能干,想出了这么多的方案,每种方案都有自己的特色。如果增加4位教师,共有29人,你又会怎样派车呢?案例分析(从解题策略多样化要注意的有关问题的角度分析):3、案例描述 :师:(呈现一个长方形和一个正方形)这两个图形

28、分别是什么?生:左边的是长方形,右边的是正方形。师:今天我们继续学习长方形与正方形。师:(边比划边说)通过折一折量一量,你能发现长方形与正方形的边有什么特点,用直角三角板的直角量一量长方形与正方形的四个角,你能发现什么?(学生以四人小组为单位根据教师提供的材料与指定的方法探索)生1:我们组发现了长方形对边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师:通过什么方法发现的?生1(边比划边说):用尺子量、用折纸的方法发现了长方形的对边相等、正方形的四条边相等,用直角三角板的直角量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角,发现四个角都是直角。师:还有不同的吗?生2:我们组是用绳子量的方法发现长方形的对边相等、正方形四条边相等的。案例分析(从问

29、题的品质的角度分析):4、案例描述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需要多少钱(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的教学片断: 出示买卖的情境图(图标有泳圈的单价12元,篮球的单价15元)。 引导学生提出数学问题。 探索算法多样化。师:买3个球需要多少钱?算式怎样列?生:153=师:应该怎样算呢?生1:我用加法15+15+15=30+15=45(元)生2:我用乘法103=30 53=15 30+15=45(元)生3:把15看成3个5,共有9个5,得45(元)师:你喜欢用什么方法?生1:用加法。师:用加法也可以。生2:用乘法。师:好的。练习133 705 242 135 313 342 244师:你喜欢用什么方法就用什么方

30、法。学生练习时笔者观察了7位小朋友所用的方法,其中有4位是采用加法的 案例分析 (主要从算法多样化与优化的层面上加以分析):5、案例描述一年级上册P34跳绳(8和9的加减法)的主题图上有:1幢教学楼,教学楼边上有1面五星红旗和许多树木,操场上有8个小朋友在跳绳,问题是“说一说”。下面是教师B按教材教的教学片断:出示挂图。提问题。师:看了这幅图,你发现了什么?生1:我看见了房子?师:你真能干。生2:我发现了红旗。生3:我发现了树木。生4:我发现了小朋友在跳绳。生5:我发现了地上有小草。教师不管学生如何回答,都一一加以肯定,以示教学的民主。待过了5分钟,教师急忙抛出:“谁能提出有关8的加减法?”案

31、例分析(主要从问题的目的性与开放性的角度分析):6、案例描述记得那是一节顺利而精彩的课,上课内容是“分数的意义”。在课的结尾,教者没有安排学生围绕知识点去小结,而是让学生在小组内、班里用分数表述一下自己这节课的学习情绪。令人难忘的是有一位学生在小组里的表述:“我把整节课的学习情绪看成单位1,高兴的占了3份,即3/4高兴,遗憾的占了一份,即1/4遗憾。因为面对这么多的老师听课,我们班的同学一个个都正确地回答了老师的提问,展示了我们班的风采,为班级争了光,我为我们班而自豪,感到十分高兴。我之所以遗憾,是因为整堂课我一直认真思考,积极举手,许多问题又不难,但老师没有给我一次机会,我感到很遗憾”下课后

32、我找到这位同学了解情况:问:小朋友,你知道老师为什么没让你发言吗?答:老师有可能没有看到我举手,也有可能怕我回答不准确吧,因为数学这门课我学得不太好。问:平时课堂上,老师都叫哪些同学发言呢?答:差不多都是成绩较好的同学。案例反思(可以从面向全体的角度分析):小学数学教师素质大赛理论测试题 一、填空(每空1.5分 共15分)1、新课程标准注重学生的 ,强调学习的 与 。 2、主体性作为人的一种特性,它集中体现为人的 、 和 。 3、研究性学习把培养学生 、 、 的能力摆在十分突出位置。 4、 的根本任务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调整和改革基础教育的课程 体系、结构、内容,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新

33、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 二、 判断(每小题2分,共10分) 1、开发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就是编写教材。-( ) 2、“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的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 ) 3、学校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 ( ) 4、“建立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是自主学习十种理念之一。-( ) 5、合作学习是小组学习的必然产物。只要以小组形式进行学习,学生自然就会合作。 ( ) 三、简答(每小题5分,共10分) 1、主体有效参与的基本条件及策略是什么? 2、合作学习的基本要素是什么?为保证合作学习有较高的实效性,应注意哪些问题? 四、论述(15分) 你怎样理解探究式学习?在这样的学习中,教

34、师的职责是什么?1、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应突出体现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使数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 ,人人 ,不同的人 。 2、设计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 和 基础之上。 3、数学课程标准中使用刻画知识技能目标动词是 、 、 、 ;使用刻画数学活动水平的过程性目标动词是 、 、 。 4、数学课程标准对总体目标的具体阐述分为四个方面即 、 、 、 。 小学数学案例分析1、案例描述带分数乘法教学片断:学生根据应用题“草坪长5米,宽2米,求草坪的面积。”列出算式:52算式一出现,教师就立即组织四人小组交流算法。其中一个组,在小组交流时,由于三位同学还没有想出方法,整个合作过程只好

35、由一位同学讲了三种方法:(5+)(2+) 5.82.5 ,其他同学拍手叫好而告终。请你根据上述教学片断进行反思(主要从合作交流与独立思考的层面分析)。答:以上现象是教师在使用小组合作时经常出现的一种问题。就是没有处理好小组合作和独立思考的关系。教师要处理好合作学习与独立思考的关系强调合作学习不是不要独立思考。独立思考应是合作学习的前提基础,合作学习应是独立思考的补充和发挥。多数学习能通过独立思考解决的问题,就没必要组织合作学习。而合作学习的深度和广度应远远超过独立学习的结果。当然,宜独宜合,应和教学情景、学生实际结合,择善而用,才能日臻完美。我们在设计学生合作学习时,能否认真的思考以下三个问题

36、:学生在合作交流前,你让学生经历过独立思考吗?学生在合作交流时,他们有充分的时空吗?学生在合作交流时,有否进行明确的角色分工呢?2、案例描述记得那是一节顺利而精彩的课,上课内容是“分数的意义”。在课的结尾,教者没有安排学生围绕知识点去小结,而是让学生在小组内、班里用分数表述一下自己这节课的学习情绪。令人难忘的是有一位学生在小组里的表述:“我把整节课的学习情绪看成单位1,高兴的占了3份,即3/4高兴,遗憾的占了一份,即1/4遗憾。因为面对这么多的老师听课,我们班的同学一个个都正确地回答了老师的提问,展示了我们班的风采,为班级争了光,我为我们班而自豪,感到十分高兴。我之所以遗憾,是因为整堂课我一直

37、认真思考,积极举手,许多问题又不难,但老师没有给我一次机会,我感到很遗憾”下课后我找到这位同学了解情况:问:小朋友,你知道老师为什么没让你发言吗?答:老师有可能没有看到我举手,也有可能怕我回答不准确吧,因为数学这门课我学得不太好。问:平时课堂上,老师都叫哪些同学发言呢?答:差不多都是成绩较好的同学。案例反思(可以从面向全体的角度分析):答:这是我们数学课堂中存在的普遍想象,我们的数学课堂教学如何来面向全体学生呢?只有最大限度地尊重个体,才有可能真正面向全体,这样的道理已经很难在传统的教学组织形式下得以落实。我们想,我们可以采用开展小组合作交流,让学生的个人想法在小组内得到展示,在小组内得到表现

38、。3、案例描述师:今天,在学习小数的加减法之前,请你们独立解决一个问题:笑笑在书店买一套中国儿童百科全书花了148元,还剩下53元,笑笑带了多少钱? 师:淘气跟笑笑一起到书店买书,也有一个问题,看谁有办法帮他解决? 淘气在书店买一本童话故事,花了3. 2元,他又买了一本数学世界,花了11. 5元。淘气一共花了多少元?(鼓励学生迎接挑战,认真审题,先列出算式,教师巡堂,再到黑板前列出算式:.?) 师:(指着算式)这是我看到的一些同学所列的算式,有没有列式和这个不同的?(学生还可能列出.?教师也把它写到黑板上,给予肯定)师:为了帮淘气解决付钱的问题,大家都列出了正确的算式。可我们都没有尝试过两个小

39、数怎么相加。现在就来试一试看谁能独立发现小数加法的算法。()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索。()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小组交流。()看一看教材中三位小朋友是怎么计算的。其中哪种算法和你的一样,哪种你没想到?你还有不同的算法吗?()小组讨论:教材中的三种算法各有什么特点和相同之处?小数相加时,为什么智慧老人特别强调“小数点一定要对齐?”()全班围绕“为什么小数点一定要对齐”交流,教师归纳小结,明晰小数加法的算理。 师:多位数相加时,个位数字一定要对齐。这是为什么呢?因为相同数位(单位)上的数才能相加;个位对齐了,所有的数位也都对齐了。小数相加时,小数点一定要对齐也是这个道理。只要小数点对齐了,所有的数位也

40、都对齐了。教材中前两种算法的共同特点是化去小数点,把小数相加变成整数相加,但“相同单位的数才能相加”的算理没有变。所以,只要小数点对齐了,小数加法的计算与多位数加法的计算就没有什么不同了。问题讨论 (1). “小数加法”这一课,教材是让学生直接进行尝试的,本案例中教师引入时先安排了整数加法的内容,你对此有什么看法?直接安排学生尝试,对学生理解小数加减法是否有帮助?(2)、教师在学生讨论完之后,安排了看书的环节,你认为有必要吗?为什么?(3)、书中三种算法的共性是什么?为什么要让学生讨论这个问题?案例分析(围绕上述问题分析)4、案例9加几前半节课的教学过程:创设9+5的情境,列出数学算式。学生合作交流9+5=?比较算法多样化,得出“凑十法”。教师布置学生以四人小组的为单位,通过摆小棒计算9+6=9+7= 9+4= 9+3=笔者仔细观察各小组的活动情况,大多数小组同学先写出得数,再摆小棒,有一个组的同学纯粹在玩小棒。为什么会这样呢?为了弄清原因,于是我又出了一些9加几的算式让学生口答,每人5题,抽测了十位同学,只有一人算错了1题。问他们怎样算的,多数同学回答,想出来的,在幼儿园里就会算了。位数不少的同学能把“凑十法”的过程说得头头

展开阅读全文
部分上传会员的收益排行 01、路***(¥15400+),02、曲****(¥15300+),
03、wei****016(¥13200+),04、大***流(¥12600+),
05、Fis****915(¥4200+),06、h****i(¥4100+),
07、Q**(¥3400+),08、自******点(¥2400+),
09、h*****x(¥1400+),10、c****e(¥1100+),
11、be*****ha(¥800+),12、13********8(¥800+)。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专区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