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设计思路优美乐曲回荡在教室,视频、动画、代表性图片等强大的信息的呈现,紧紧地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激发着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把复杂的地理变化过程生动、直观地演绎出来。读图分析,小组讨论,情景模拟等活动的设计,不仅在课堂上丰富了学生的活动,更有利于学生初步体会和学习认识一个国家的基本方法,最终获得终身学习的能力。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能够说出日本的位置、领土组成、自然环境的基本特征;掌握一些最基本应对地震的自保常识;进一步提高学生利用地图学习和探究问题的能力。方法与过程:通过读图和分析地图及相关资料的方法辅以师生、生生之间平等交流探讨等过程,体会用图学习的方法,形成探究兴趣。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养成关
2、注世界上其他国家的习惯;加强减灾、防灾意识。教学重点 1多火山、地震的岛国。2要有初步的防震、减灾常识和临震时自我保护的能力。教学策略 对于“多火山、地震的岛国”,利用读图分析的方法。对于“防震、减灾”的有关内容,采取情景模拟和讨论的方法。教学用具CAI课件。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教学环节与教学内容媒 体教 师 活 动学 生 活 动引入新课播放媒体以“拉网小调”为背景音乐,屏幕上滚动呈现“富士山”“相扑运动员”“穿和服的女子”“漫画书灌蓝高手”提问: 你看到了什么? 这是表现的哪个国家? 关于这个国家你还能说出什么更多的内容? 这首歌曲的名称是什么?欣赏、观看并回答: 略。 日本。 经济发达
3、;与中国文化有许多相似之处;曾经侵略中国 “拉网小调”(民歌)。讲授新课继续播放“拉网小调”转承:让我们一起去中国的近邻日本探访。从日本民歌“拉网小调”的欣赏中,你产生了哪些联想?指出:表现了日本渔民捕鱼劳动的场景。日本是个岛国,发展渔业条件很好,正因为这样,日本人喜欢吃海鲜。认真聆听,细细品味,然后回答:劳动号子;齐心协力拉网等。海陆位置呈现“日本在世界中的位置”图(日本所在的区域闪动)提问: 日本东临什么洋?西临什么海? 日本位于这个洋什么方向? 由此应如何描述日本在世界中的位置?转承:日本位于亚欧大陆东部的孤岛链上,是中国一衣带水的邻邦。我们来读图分析日本经纬度及领土组成的有关内容。看图
4、、思考并回答: 太平洋;日本海。 太平洋的西北部。 亚欧大陆东部的岛国,太平洋的西北部。呈现“日本地图”,相应的经纬线闪动点击鼠标,纬线北纬45、北纬23.5线闪动;经线东经145、东经125线闪动。学生读图回答:略。呈现“英国地图”,相应的经纬线闪动点击鼠标,图中纬线北纬60和北纬45线闪动;经线西经8和东经4线闪动。提问:比较日本与英国所跨经纬度,可以得出什么结论?观看、思考并回答:日本领土东西和南北跨度都大。经纬度位置呈现“日本的国花樱花”请解释:樱花开放的时间一般为710天,为什么在日本赏樱花的时节可以持续好几个月?议论、思考并回答:南北纬跨度大,南方樱花谢了,北方的樱花又开放了,花期
5、向北推移。展示“日本地形图”要求读图完成: 找出日本的四个大岛。 日本北方四岛被哪个国家所占? 找出东京、名古屋、大阪、神户、广岛、长崎、北九州。学生在书中的地图中一一找到。领土组成呈现“日本地图”,鼠标点击内容的名称时闪动要求:一名学生用鼠标点击上述内容。指出:日本的领土由3900多个小岛组成,其中四个大岛占全国面积的96%,面积37.7万平方千米,人口多达1.27亿,是一个地狭人稠的国家。日本的海岸线长达34万千米,为了加强各个大岛之间的联系,应该怎么办?观看屏幕,识记有关内容。聆听、思考并回答:海底隧道、跨海大桥。呈现 津轻海底隧道的图片 明石海跨海大桥的图片说明:日本通过海底隧道和跨海
6、大桥将四个大岛连接起来,有力地促进了各岛的经济、文化和旅游等各行业的律动发展。聆听、感悟。多山的地形呈现“日本地形图”,火山图标闪动要求:根据地形图判读,日本地形以什么地形为主?点击火山图标,提问表示什么?看图、分析并回答:山地、火山,日本多火山。呈现“富士山”的图片提问:日本最著名的火山是什么?要求:学生介绍有关富士山的更多内容。学生回答:富士山。思考回答:日本的象征;是由于火山喷发形成的;海拔3776米;重要的旅游景点。“火山之国”播放2000年日本有珠火山喷发的录像片段求:看火山喷发的视频资料,思考人类为何对火山的喷发是既恐惧又着迷?举出相关实例。观看、感受、思考并讨论回答:火山喷发给人
7、类带来的灾害火山灰、火山熔岩、火山渣对人类都会产生影响,污染大气、毁灭家园倾听、点评、适当补充:火山活动是社会财富的吞噬者,1984年到2002年全球有2.9万人在火山活动中丧生,200多万人流离失所。除了大家所谈的,火山活跃的地区地热资源丰富,日本境内就有多达2万多处温泉;火山喷发过的地区土壤特别肥沃,有利于发展农业生产;火山灰、火山渣也是很好的建筑材料。聆听、明确。“地震之邦”播放1995年阪神地震片断要求思考:地震导致的直接后果是什么?指出:日本全年有感地震有1500多次,地震是自然灾害中毁灭生灵的头号杀手。地震的危害来自于地震作用下的建筑物倒塌。观看、感受后回答:建筑物的倒塌。呈现日本
8、传统的木式建筑图片要求: 讨论分析传统民居与抗震之间的关系。 如果你是一个教师,你将如何给学生讲“临震”时如何自我保护?分组讨论(56人一组)并写出小组发言提纲: 多采取木材,较轻而且框架可以相互支撑。 多为两层,不高,可以增加防震效果。 告诫小学生,不可惊慌,找坚实的家具下藏身。 在户外,到空旷的地方去。 最好到卫生间、洗手间躲避。倾听、点评并补充:保持头脑清醒,千万不要惊慌是关键。如果不幸被掩埋,应保持体力,等待救援。科学技术发展到今天,人类还是不能够做到象天气预报那么准确地预报地震,所以一旦发生地震,紧急避险,就成为求生的关键。注重工程质量,提高人类建筑物和构筑的抗震性,是最积极有效的方
9、法。聆听、内化。呈现“六大板块与主要火山、地震带分布图”转承:火山、地震为何频频光顾日本?让我们一起来探究。要求:根据已学习的有关板块运动的理论,解释日本多火山、地震的原因。看图、思考并回答:日本位于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的交接处,地壳比较活跃,所以多火山、地震。呈现动画板块挤压、碰撞,展示火山活动形成的过程要求:学生为动画配解说词。观看动画,思考并拟定解说词。回答。倾听并补充:日本处于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相互碰撞带上,太平洋板块侵入到厚厚的大陆板块下,不断地挤压陆块,形成绵绵的山脉,构成日本地形骨架。岩浆受到强烈的挤压便沿着薄弱地区喷发出来,形成火山,这就是日本多火山的奥秘所在,也是环太平洋多火山、地震的成因解释。聆听、领悟。课堂小结地理论坛“话说日本的自然环境”,要求每位同学发言时语言精炼,三言两语为宜,不要重复别人的内容。回忆、思考,一个接一个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复习巩固播放日本乐曲“樱花”要求分析日本人的习惯、爱好与日本自然环境的关系: 登山是一种风靡日本的全民健身运动。 樱花盛开的时节,可持续好几个月。 温泉浴是日本人休闲娱乐活动不可少的项目。 喜欢的“寿司”,是以生鱼片、生虾等为原料,配以精白米饭、海鲜、芥酱等制作而成。 建造房屋特别注重抗震设计。讨论、回答。从略。布置作业要求:调查市面上来自日本的产品。课后完成。由人民教育出版社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