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江苏省盐城市中兴实验学校八年级生物下册《20.2 食品保存》教学案 苏教版
课题
食品保存(2课时)
课型
新授课
教学目标及重点、 难点
知识目标:
1、说明食品腐败的原因;
2、尝试运用适当的方法保存食品。
能力目标:通过探究调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健康生活的情感
重点:
1、说明食品腐败的原因;
2、运用适当的方法保存食物
难点:说明食品腐败的原因是微生物作用的结果
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相关图片,动画资料
2、学生课前查找相关资料
教学过程
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导入
食品腐败的原因
探究实验
运用恰当方法保存食品
平时从超市买回的牛奶一般存放在何处? 为什么?
食品包装袋上为何要印保质期? 保存方法? 食品过保质期容易怎样?
食品为什么会变质? 引起变质的原因到底是什么?
讨论 巴斯德实验
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个在初一学习过的实验
(腐肉生蛆)
思考:腐烂肉上的蛆从何而来? (苍蝇产卵发育而成) (flash课件)
放在冰箱里的牛奶时间长了为什么也会变质?食品腐败变质的原因究竟何在?
防止食物腐败的方法
1、学生四人一组,围绕防止食品腐败提出问题,并作相应假设。
2、讨论和设计防止食物腐败的方案,并进行实验
注:(1)要详细记录实验过程;(2)汇总实验数据,探究实验结果,得出相应结论。
结论:
食物腐败是由于微生物的生长、繁殖活动引起的,因此采用一定的方法抑制微生物在食品中生长、繁殖,可避免食物的腐败变质。
食品变质发生在哪些环节?
我们如何鉴别食品是否变质?
巩固练习:
选择题
食品腐败的根本原因是 ( )
A.气温过高 B.微生物的繁殖
C.食品生虫 D.食品中水分太少
填空题
食品变质常常是由于微生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引起的。
判断题
微生物是食品腐败的主要原因。 ( )
一般情况下,暴露在空气中的食品比较容易腐败,干燥的食品也比较容易腐败。( )
(第二课时)
上节课我们已经了解了食品变质的原因,针对这些原因人们在日常生活中运用了各种方法保存食品。
[调查]常用食品的保存方法
食品腐败的原因由细菌和真菌引起,它们从食品中获得有机物,并在食品中生长繁殖,导致食品腐败。
要达到保鲜食品的目的,就必须把食品中的细菌和真菌杀死,或阻止他们进入,抑制它们生长。
除去水份,防止细菌和真菌生长:腊肉、果脯(糖渍、盐渍)咸鱼咸肉,干蘑菇
其他:真空包装(破坏需氧菌生存环境)盒装牛奶(巴氏消毒)冷冻冷藏(低温)、添加防府剂,深菌酶等
传统保存方法,现代保存方法
购买食品应注意生产日期、保质期、保存方法等。
思维拓展:
防腐剂是在食品生产过程中添加进去的防止食品腐败的食品添加剂。虽然添加的量一般不会引起急性中毒,但也不能完全排除长期食用可能存在的潜在危害。请你思考,是赞成添加防腐剂还是反对添加防腐剂,并陈述你的理由。
让学生各抒己见,只要观点正确、有道理都可以算对。
丰收季节农民在道路上晾晒粮食的现象时有发生。你对这一现象有何建议!
在道路上晒粮食不好,原因主要是道路上的沥青对粮食有污染作用,同时可能引起交通事故。
选择题
下列不是食品保存的方法的是 ( )
A.盐渍 B.利用溶菌酶进行保存
C.冷冻 D.煮熟
填空题
1. 日常生活中的保存方法有_______________。
判断题
1. 食物在炎热的夏季里比在寒冷的冬季里更容易腐败。 ( )
2. 食品保存的原理是抑制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 ( )
简答题
盐渍食品是一种食品保存的方法,但在腌制食品的过程中,如果温度过高或腌制时间过短等,易造成细菌大量繁殖,亚硝酸盐含量增加;隔夜的剩饭菜、咸鱼、咸蛋、咸菜等食物中亚硝酸盐的含量明显偏高、根据这些事实,你能提出几点保护身体健康的措施吗?
(冰箱,防止变质)
(防止因保存不当而变质)
回顾实验
实验
了解巴斯德实验过程
(食品的加工、运输和保存各环节)
思考回答
交流
课前收集食品包装盒/袋,归纳常用食物保存方法。
调查交流
全班交流
板书设计
食品保存
一、食品腐败的原因
微生物生长、繁殖
二、食品保存
1、传统方法
2、现代方法
教学后记
时间安排上要注意,对于巴斯德实验的讲解应更到位。对食品保存方法的介绍,可由微生物的生存条件入手:温度、湿度、氧气等。并可开业引导学生自己分析。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