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西漢銅燈自名“錠”補説.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740916 上传时间:2024-02-29 格式:PDF 页数:8 大小:2.05MB
下载 相关 举报
西漢銅燈自名“錠”補説.pdf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西漢銅燈自名“錠”補説.pdf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西漢銅燈自名“錠”補説.pdf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西漢銅燈自名“錠”補説*趙堉燊摘要:目前所見,自名作“錠定”的銅燈共有 件,這些銅錠的地名主要集中在今山東、河北一帶,鑄造時間爲西漢早中期,可能與王國所屬工官鑄造有關。聯繫漢代典籍文獻以及銀雀山漢簡、齊陶文等内容,西漢銅燈自名“錠定”的原因應與趙、齊方言相關。關鍵詞:西漢銅燈自名錠方言西漢銅燈一般自名作“鐙登”,如平陽家銅鐙(漢金 )、建昭三年雁足鐙(陝金 )、熒陽宫銅行燭登(陝金 )等。另外,還有一小部分銅燈可自名作“錠定”“釘”“豆”“薄”和“”。古人很早就提出“錠”與常見的“鐙”是有區别的。如徐鉉校訂説文時云:“錠中置燭,故謂之鐙。”急就篇顔師古注曰:“無柎者曰錠,柎,謂下施足也。”廣韵

2、卷四“錠”字下云:“豆有足曰錠。”然而,年發現的滿城漢墓出土一批銅燈中,無論有無附足或置燭釺,均自名作“錠”,可證銅燈自名爲“錠”與器物的形制無關。不少現代學*本文是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先秦出土文獻地理資料整理與研究及地圖編繪”()、“出土兩漢器物銘文整理與研究”()、國家語委重大項目“出土文獻典型資料分類整理與解讀研究”()的階段性成果。論文在寫作的過程中,先後得到吴良寶、任家賢、孔令通、何鳴飛、何義軍、董笛音等師友的指點和幫助,匿名審稿專家也提供了修改意見,謹致謝忱。容庚編著漢金文録、張天恩主編陝西金文集成以及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河北省文物管理處編滿城漢墓發掘報告,本文分别簡稱作漢

3、金 陝金 滿城。參看謝明文:談談豆形器的自名以及它與燈名的關係 以出土資料爲中心,出土文獻綜合研究集刊第 輯,巴蜀書社 年,第 頁。者據滿城漢墓所出銅燈便認爲“鐙”“錠”通用無别,未對銅燈自名作“錠”的原因作解釋。最近,謝明文認爲銅燈中自名“錠定”是承襲自春秋時期子鉦的自名“鉦”。然而子鉦的出土信息和國名(或氏族名)不可確考,謝先生的觀點還需要更多材料證明。事實上,朱芳圃很早就提出銅燈自名“錠”與方言有關,不過限於當時的材料,朱先生並未對此展開説明。本文受朱先生的啓發,重新討論目前所見西漢自名爲“錠”的銅燈,並對西漢銅錠自名的原因作補充説明。一、西漢銅錠的地域性及時代性目前所見,剔除疑僞器,自

4、名作“錠定”的銅燈共有 件。其中,以滿城漢墓所出最爲集中,共 件,分别是:四件林明堂銅錠、兩件中山宦者銅錠、兩件銅卮錠、銅拈錠、銅槃錠、當户錠。近年,江西海昏侯漢墓出土有昌邑宦謁燭銅定和李姬家銅定。還有一些“某某家”銅燈和宫室銅燈自名作“錠定”。如陽信家銅錠(陝金 )、兩件曲成家銅錠(漢金 )、栒家銅定、筑陽家銅錠(漢金 )、橐邑家銅錠(漢金 )、苦宫銅定(漢金 )。漢代銅器銘文中以“某某家”相稱者既有列侯,也有公主、王后等。錠銘“陽信”“曲成”“栒”分别指陽信長公主、曲成侯、簡帛(第二十五輯)葉小燕:戰國秦漢的燈及有關問題,文物 年第期,第 頁;吴杏全:滿城漢墓出土之燈具研究,文物春秋 年第

5、期,第 頁。謝明文:談談豆形器的自名以及它與燈名的關係 以出土資料爲中心第頁。朱芳圃:鐙錠考,原載國立河南大學學術叢刊 年第期;收入朱芳圃文存,江蘇人民出版社 年,第 頁。漢金著録的臨虞宫錠()、汲家錠()、駘蕩宫高錠()、車宫錠盤()、内者行錠()和小校經閣金石文字著録的曲成家錠一(),銘文刻寫纖弱、模糊,銘文真僞性存疑(參看羅福頤:商周秦漢青銅器辨僞録,古文字研究第 輯,中華書局 年,第 頁)。現藏陝西歷史博物館的王陽家當户錠,韓建武、胡薇幾件僞銘銅器的考釋(文博 年第期,第 頁)已指出是僞銘。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河北省文物管理處編:滿城漢墓發掘報告,文物出版社 年,第 頁。南昌漢代

6、海昏侯國址博物館編:金色海昏 漢代海昏侯國歷史與文化展,文物出版社 年,第 、頁。刁淑琴:西漢栒家銅燈銘文考略,四川文物 年第期,第 、頁。按,原文所附定銘的釋文有誤,銘文應爲“栒家銅燭定,高八寸,重七斤十二兩”。貟安志:談“陽信家”銅器,文物 年第期,第 頁。栒侯。史書未見西漢時期有築陽侯國、橐侯國,故“築陽”和“橐邑”爲王室成員的湯沐邑可能性較大。苦宫銅定中的宫室名“苦宫”,文獻未見,吴鎮烽認爲該宫室是郡縣的離宫,具體地望待考。此外,傳世器王氏銅燭錠(博古圖 )應是私人所用器物;年河北隆化城關鎮饅頭山漢墓出土一件大高銅定,“大高”爲器主標識。以上兩器因銘文不見紀年和地名,下文不作討論。下面

7、筆者從銅錠的地名地望和鑄造時間兩方面内容進行論述。從銅錠的地名地望看,西漢銅錠所見地名多集中在今河北、山東一帶,表明自名作“錠”存在一定的地域性。這種現象還可與 年在長沙發現的翁主釭相聯繫。從采集地點以及器物形制看,翁主釭應是西漢時期長沙地區所造。謝明文認爲銅燈自名“”或與豆形器自名“”有關,舉出詩經周南關雎“輾轉反側”之“輾”和馬王堆帛書五行作“婘”的例子,説明“展”聲字與“”聲字可發生關係,在時代與地域兩方面都有一致性,可能不是偶然的。其説可從。銅錠所見地名集中在今河北、山東一帶,可能與這類器物是王國所屬工官鑄造有關。目前所見,自名爲“錠定”的銅燈未見由中央王朝所屬工官鑄造。西漢時期,王國

8、工官擁有鑄造銅器的權力。如長沙地區發現不少“長沙元年造”的銅器,器物由長沙國所造,有關“長沙元年”的具體時間尚不明確。又如,昌邑國也有鑄造銅器的權力。上舉昌邑宦謁燭銅定銘文爲:西漢銅燈自名“錠”補説吴鎮烽:漢代金文所見宫觀叢考,陝西歷史博物館館刊第 輯,三秦出版社 年,第 頁。杜江:河北隆化發現西漢墓,文物編輯委員會編:文物資料叢刊(),文物出版社 年,第 頁。此蒙匿名審稿專家提示,謹致謝忱。陽信,在今山東無棣縣北;曲成,今地無考,應位於中山國附近;栒,在今山東莒縣附近;橐邑,在今山東微山縣西北;筑陽,在今湖北穀城縣東北,該器或與銅器買賣有關,詳見後文。查瑞珍:翁主釭,文物 年第期,第 頁。謝

9、明文:談談豆形器的自名以及它與燈名的關係 以出土資料爲中心第 頁。漢金著録的臨虞宫錠(),銘文明言器物是在元延二年由中央屬官所造。然而錠銘中“守”一職值得懷疑。漢代考工官署中既有“守職官名”,也有“機構名郡縣名守”,但是並無職官單稱“守”的例子。或可將銘文斷作“守宫令相省”,然而文獻所載“守宫令”一職最早見於東漢,西漢是否已置該職官存疑。與同書著録的其他三件臨虞宫鐙比較(),該器銘文刻寫生硬,綫條纖弱,燈銘應是仿真器改動部分文字而成。參看周世榮:湖南戰國秦漢魏晋銅器銘文補説,古文字研究第 輯,中華書局 年,第 、頁;長沙市文物考古研究所、望城縣文物管理局:湖南望城風篷嶺漢墓發掘簡報,文物 年第

10、 期,第 頁。昌邑宦謁燭定,重六斤十四兩。二年造。銘文“昌邑”即昌邑王國。同墓所出的昌邑食官器物,銘文刻有明確的紀年“昌邑二年造”,因而燈銘紀年“二年”應是“昌邑二年”的省寫。昌邑王國存續時間是天漢四年(前 年)至昭帝元平元年(前 年),曹斌推測這批器物鑄造時間是武帝太始元年(前 年)或昭帝始元三年(前 年)。該器的鑄造地應在昌邑國國都昌邑(治今山東巨野縣東南)。此外,李姬家定也出土於海昏侯墓中,該器是由昌邑國工官所造的可能性較大。在滿城漢墓所出器物中,也有明確是中山國鑄造的銅錠。如:()中山宦者常浴銅錠,重三斤十二兩。卅二年,第廿五,盧奴造。(滿城編號 )()林明堂銅錠,重三斤八兩,高八寸。

11、卅四年,鍾官造,第二。(滿城編號 )例()中地名“盧奴”是銅錠製作地,在今河北定州市,該地也是中山國的治地所在。例()中職官“鍾官”當屬中山國少府,有鑄造器物和鑄錢等職能。濟南市博物館藏有一枚漢封泥“齊鍾官長”,亦可證王國内部設有鍾官一職。需要注意的是,雖然滿城漢墓所出的大部分器物是由中山國所屬工官鑄造,但是有一小部分銅器與買賣、轉送有關。如中山内府銅鈁(满城編號 )“中郎柳市雒陽”、中山内府銅鋗(满城編號 )“郎中定市河東”,兩器分别購於河南郡雒陽縣、河東郡;御銅金甗是中山國御用器,銘文中“趙獻”即趙國所獻的意思。另外,“某某家”銅錠銘文未記録器物製作者的信息,有關侯國内部是否擁有鑄造銅器的

12、 簡帛(第二十五輯)參看曹斌:西漢海昏侯劉賀墓銅器定名和器用問題初論,文物 年第 期,第、頁;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中國人民大學歷史學院考古文博系:江西南昌西漢海昏侯劉賀墓出土銅器,文物 年第 期,第 頁。曹斌:西漢海昏侯劉賀墓銅器定名和器用問題初論第 頁。按,海昏侯墓還有出土一批無紀年的“昌邑”銅器,其鑄造時間在元平元年(前 年)至元康三年(前 年)之間,目前無法證實這批“昌邑”銅器是昌邑國的工官所造。漢書百官公卿表載水衡都尉下有鍾官,水衡都尉設置於武帝元鼎二年,在此之前鍾官歸少府中的樂府管轄。由於王國未曾設水衡都尉,故鍾官仍屬少府。李曉峰、楊冬梅:濟南市博物館藏漢代齊國封泥考略,漢代考古與

13、漢文化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編委會編:漢代考古與漢文化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齊魯書社 年,第 頁。李學勤:漢代青銅器的幾個問題 滿城、茂陵所出金文的分析,原載文物研究 年第期;收入李學勤集 追溯考據古文明,黑龍江教育出版社 年,第 頁。權力尚未明確,因而筆者認爲這類器物也是與轉送、買賣相關。如陽信家鏖甗、釜、盆銘文均有“奉主買邯鄲”,陽信公主所用器物有部分是定購自邯鄲;博邑家銅鼎(漢金)“河東平陽造”、敬武主家銅銚(漢金 )“河東造”,博邑、敬武侯國分别地處今河北趙縣、山東泰安市東南,所用器物來自河東郡。總言之,有關“某某家”銅錠和苦宫銅定的置用地多集中在今河北、山東一帶,至於器物的鑄造地尚不能

14、確定。從銅錠的鑄造時間看,自名爲“錠定”的銅燈時間下限是苦宫銅定所刻的“昭帝始元二年(前 年)”(昌邑宦謁燭銅定的紀年“二年”尚未有定論),多數銅錠的鑄造時間集中在西漢早中時期。如滿城墓葬的下葬時間在漢武帝太初元年之前,因而墓中所出銅錠的鑄造時間不會晚於武帝太初元年。又,前文所舉“某某家”銅錠的鑄造時間均不晚於昭帝以後。如豐州指出武帝之姊陽信長公主應生於文帝時期,至武帝元朔年間尚存;曲成侯、栒侯的受封時間均不晚於武帝時期;筑陽家銅錠和橐邑家銅錠銘文雖然没有明確的年代信息,但是銘文的刻寫時間應不會晚至宣帝時期。武帝時期,頒布“推恩令”,削弱諸侯王的勢力,同時中央王朝加强鹽鐵及鑄幣權的控制,銅器的

15、生産經營方式也出現變化。目前所見,西漢中晚期的銅器多由中央所屬考工、中尚方、少府等機構,以及河東等地方郡縣所造,尚未明確發現王國工官所造器物。這可能與當時王國勢力被削弱,諸侯王退出銅器生産領域有關,因而自名作 西漢銅燈自名“錠”補説另外,汝陰侯鼎(漢金)“女陰庫守沂工造”、汝陰侯燈“女陰庫己工造”,僅能説明侯國内設置有工官機構。有關侯國工官的歸屬目前衆説紛紜,尚無定論。參看孔令通:出土文獻所見西漢時期職官材料整理與研究,博士學位論文,吉林大學 年,第 頁。貟安志:談“陽信家”銅器第 頁。西漢曾兩次分封曲成侯、栒侯(參看馬孟龍:西漢侯國地理(修訂本),上海古籍出版社 年,第 、頁)。銘文中的“曲

16、成”第二次分封可能性更大。因爲第一次所封的曲成侯,在高后二年已更封爲夜侯。銘文中的“栒侯”可能是第一次分封。因爲第一次受封時間從高帝八年,廢除於景帝中元年,前後共五十三年。而第二次受封時間甚短,僅有四年(武帝元鼎元年至五年)。從銘辭格式看,兩件銅燈未見物勒工名,與栒家銅定、曲成家銅錠相似。目前所見,可明確爲西漢早中期王國、侯國所用器物的銘辭格式多與這兩件銅燈相似。如江蘇大雲山西漢墓所出西漢中期“江都宦者”諸器,南皮侯家鼎、鐘(漢金 、)、土軍侯燭豆(漢金 )等。參看吴小平:漢代青銅容器的考古學研究,嶽麓書社 年,第 頁。“錠定”的銅燈多集中在西漢早中期。二、西漢銅燈自名“錠定”的原因上古音“燈

17、”“鐙”屬端母蒸部,“錠”屬定母耕部,聲紐均爲舌音,但兩者韵部不近。雖然典籍中有耕部字和蒸部字相轉的異文材料。如儀禮文王世子“承我宗事”,荀子大略引“承”作“成”;老子“九層之台”,吕氏春秋音初引“層”作“成”;太玄從次三“人不攻之,自然證也”,司馬光集注言“證”當作“正”。但是兩漢韵部中,耕、蒸兩部也未出現相合的情况。因而,耕部字的“錠”與蒸部字的“燈”“鐙”能否直接相通值得懷疑。漢代文獻可舉出一些蒸耕合韵的例子,依照當地的方言讀起來是相協的。如易林既濟之坤云:“陽春生草,萬物盛興。”“生”是耕部字,“興”是蒸部字,两字合韵。該書成書於兩漢之際,是涿郡安平人崔篆所作,所代表的方音是漢代涿郡的

18、音,該書也可作爲考察漢代趙魏方音的材料。又,淮南子精神云:“乃性仍仍然。”高誘注:“仍仍或作聆聆。”“仍”爲蒸部字,“聆”爲耕部字,而高誘是漢末涿郡人,他注解古書時所揭示方言現象多從文本和自身經歷出發,大多數可視作漢武帝至建安十七年間的方言現象,此處注解或與趙魏方言有關。若從地理方位看,西漢時涿郡地近中山國,轄域主要位於今河北東南一帶。銀雀山西漢簡牘出土於今山東臨沂市市區,這批簡牘的抄寫者應是齊人,文本帶 簡帛(第二十五輯)陝西武功縣出土一件陽邑燈(陝金 ),據銘文可知該器是漢元帝初元元年“陽邑”向河東定做的。整理者以爲地名“陽邑”是指漢書地理志太原郡陽邑縣。然而,目前未見漢金文中有漢縣定製器

19、的其他例子,“陽邑”是指湯沐邑而非縣名。敬武主家銅銚(漢金 )、博邑家銅鼎(漢金)也是漢元帝時期今河北、山東地區的湯沐邑向河東定製器,“陽邑”可能也是指續漢書郡國志中山國蒲陰縣(治今河北順平縣東南)的陽城,與太原郡陽邑縣屬同名異地的關係。陽邑燈中的自名“”字,匿名審稿專家認爲釋爲“錠”的可能性很大,若此則表明西漢晚期仍有銅燈自名“錠”,不過仍與本文所言銅燈自名“錠定”的區域在河北、山東一帶不矛盾。今按,該字右部刻寫不清,是否爲“錠”字闕疑,故本文暫不歸入自名“錠定”的銅燈中。王兆鵬戰國楚簡帛韵部親疏關係研究(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年,第 頁)舉出戰國楚簡帛中有耕、蒸相通的例子,然而所舉例子值得商

20、榷。如簡牘地名鄭、鄍,本字尚不明確,不能確定所屬韵部;王弼本老子成書複雜,不能作爲上古耕蒸相通的主要依據。參看羅常培、周祖謨:漢魏晋南北朝韵部演變研究第分册,科學出版社 年,第 頁。參看丁啓陣:秦漢方言,東方出版社 年,第 頁。華學誠:周秦漢晋方言研究史,上海人民出版社 年,第 頁。有齊方言的特徵。其中論政論兵之類奇正篇存在用韵情况,簡 云:“有形之徒,莫不可名。有名之徒,莫不可勝。”“形”“名”是耕部字,“勝”是蒸部字,此處應是蒸耕合韵之例。又,今本晏子春秋記録春秋時期齊國晏嬰的言行,其中“莊公不用晏子致邑而退後有崔氏之禍第二”章有“君民者豈以陵民”一語,該句又見於銀雀山漢簡晏子篇簡 ,作“

21、夫君人者幾以泠民”。駢宇騫認爲“泠”和“陵”二字音近可通,不過兩字聲紐雖均屬來紐,韵部並不接近。筆者認爲簡牘中用耕部字“泠”表示蒸部字“陵”,亦是受齊方言的影響。年在今山東新泰市城區發現的戰國時期齊陶文,其中有几方“平 陳得”陶文。“平”下一字作“”形,過去釋作“倉”“陰”等,顯然與齊文字相關字形不類,不可信從。張振謙、李家浩均指出此字應釋作“(阾)”,“平阾”實爲地名“平陵”,地在今山東濟南市歷下區。可從。李先生對“阾”“陵”二字的關係未展開説明,而張先生論述“阾”可讀爲“陵”時,所舉均是輾轉相通的例子。事實上,前文所舉晏子亦見用“泠”字表示“陵”字,而“泠”“阾”二字聲符相同,則齊陶文用“

22、泠”表示“陵”字亦可説通。以上例子所反映語音現象均在今河北、山東一帶,與西漢銅錠所見地名相符,因而筆者認爲銅燈自名作“錠”與齊、趙方言有關。據揚雄方言的劃分,漢代齊方言和趙方言分屬不同的方言區,趙方言核心區在戰國趙都邯鄲一帶,齊方言核心區在齊都臨淄一帶。從方言地理角度看,政區的變動、人口的流動和交流等因素,也會導致不同方言區之間有所聯繫。方言記録有齊、趙方言並舉的例子,其云:“抾摸,去也。齊、趙之總語也。”今河北東部正是齊、趙兩方言區的邊緣區,而自名“錠”的銅燈可以爲趙、齊方言之間存在聯繫提供例證。同時,戰國中晚期齊國北部與趙國東部交界 西漢銅燈自名“錠”補説參看趙誠:臨沂漢簡的通假字,音韵學

23、研究第輯,中華書局 年,第 頁;汪啓明:臨沂漢簡孫臏兵法韵例,曲靖師範學院學報 年第期,第 頁。駢宇騫:晏子春秋校釋,書目文獻出版社 年,第 頁。張振謙:新泰陶文陳得考,戰國文字研究第輯,安徽大學出版社,第 頁;李家浩:關於上博楚簡君人者何必安哉“云”釋讀的一點意見 爲紀念朱德熙先生誕辰百年而作,出土文獻 年第期,第 頁。北大漢簡老子簡 載“以陳陣爲正”,而王弼本、馬王堆帛書本老子皆作“以戰則勝”。雖然北大本用耕部字“正”表示蒸部字“勝”,但是關於北大本老子的文本來源目前尚未有定論,此處是否與齊、趙方言相關有待證實。參看高光新:從方言看西漢時期的河北方言,唐山師範學院學報 年第期,第 頁。總體

24、而言,漢代趙方言與魏、燕代方言接觸較多,而與其他方言接觸較少,這可能與當時的交通有關。參看李恕豪:揚雄方言與方言地理學研究,巴蜀書社 年,第 頁。便在河間地區,齊、趙兩地的交流主要集中在今河北東部。近年所出的里耶秦簡 1 6 號木牘記載了秦代高陽(治今河北高陽縣)到宜成(治今河北清河縣以南至山東臨清市之間)的郵驛路綫,是齊、趙區域内物質文化交流的重要孔道。該道路也可能存續至漢代,作爲各王國之間交流的重要通道。目前所見銅錠的地名分布在山東各地,而分布在河北地區的集中在今河北東部一帶,從方言詞語的滲透方向看,這可能是齊方言向趙輸出的結果。歷史上齊國在建國之初便重視發展工商業,漢書地理志云:“太公以

25、齊地負海舄鹵,少五穀而人民寡,乃勸以女工之業,通魚鹽之利,而人物輻凑。”戰國至漢代,齊地工商業已高度發展,其時臨淄已發展爲商品貿易、文化中心。因而,齊方言隨着齊文化向北擴張時影響到趙方言北部區域的可能性也是存在的。附帶一提,館陶家銅燈(漢金 )、隆慮家銅燈(漢金 )銘文自名作“釘”,而“錠”“釘”音近相通,古文字“定”亦可从丁聲。燈銘“館陶”應指文帝之女長公主劉嫖的封邑,地在今河北館陶縣。西漢有隆慮侯和隆慮公主,受封時間不晚於武帝時期,地在今河南安陽市。“錠”“釘”在時代和地域方面均有一致性,自名作“釘”也可能與齊方言有關。簡帛(第二十五輯)張春龍、龍京沙:里耶秦簡三枚地名里程木牘略析,簡帛第輯,上海古籍出版社 年,第 頁;林獻忠:里耶秦簡道路里程簡所見“燕齊道路”,中國歷史地理論叢 年第輯,第 頁。參看楊寛:戰國史(增訂本),上海人民出版社 年,第 頁;盧雲:漢晋文化地理,陝西人民教育出版社 年,第、頁。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