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成比例线段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知识与技能: 结合现实情境了解比和成比例线段的概念。 过程与方法: 经历探索成比例线段的过程,并利用其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 情感与价值观: 通过现实情境,培养应用意识,数学、自然、社会的密切联系教材分析重 点线段的比,成比例线段的概念。难 点判断四个数或四条线段成比例教 学 方 法教 具 准 备学 法 指 导教学过程导入复习引入 挂上两张中国地图,问: 1.这两个图形有什么联系? 它们都是平面图形,它们的形状相同,大小不相同,是相似形。2这两个图形是相似图形,为什么有些图形是相似的,而有的图形看起来相像又不会相似呢?相似的两个图形
2、有什么主要特征呢?为了探究相似图形的特征,本节课先学习线段的成比例。新授先从这两张相似的地图上研究。 1成比例线段;请一位同学在地图上找出北京、上海、福州的位置,如果我们用A、B、C分别表示大地图上的北京、上海、福州的位置,请用刻度尺在地图上量一量北京到上海的直线距离,即线段ABcm,上海到福州的直线距离,即线段BCcm,在小地图上用A、B、C、分别表示北京、上海、福州的位置,也量一量ABcm,BCcm。在地图上量出的AB与AB,BC与BC长度是否相等?为什么会不一样呢?线段AB与AB,BC与BC有什么关系呢?请同学们算一算它们两线段的长度的比,即AB:AB,BC:BC会有什么样的结果呢?我们
3、会得到AB与AB这两条线段的比与BC,BC这两条线段的比是相等的,即。 对于四条线段a、b、c、d,如果其中两条线段的长度的比与另两条线段的长度的比相等,即,那么,这四条线段叫做成比例线段,简称比例线段 若线段a、b、c、d成比例,即a:bc:d,那么其内项乘积等于外项乘积。a dbc,其它的比例性质也都适用。 上面地图中AB、AB、BC、BC这四条线段就是成比例线段,实际上两张相似的地图中的对应线段都是成比例的,同学们不妨再量一量北京到福州的距离, 即AC与AC,然后再算AC;AC,看看是否成比例。如果,那会出现什么情况? 如果那么b叫做a、c的比例中项,也可以写成b2ac 例1:在比例尺为
4、1:400000地图上,量得甲、乙两地的距离为15厘米,求甲、 乙两地的实际距离。 例2:线段a15厘米,b20厘米,c75毫米,d0.1米,求: 与,这四条线段会成比例吗?例3:如图AB21,AD15,CE40,并且,求:AC的长例4、已知,且是、的比例中项,则 ,若是、的比例中项,则 。点拨:解此题要注意两点,1、比例条件的常规使用方法。2、比例中项的意义。解答:,可令,则,又是、的比例中项,;若是、的比例中项,则,即,。例5、已知,求:的值。点拨:注意到分子分母中的各项系数是一致的,可联想到比例的等比性质。解答:,由等比性质可得。例6、已知,求。点拨:本题考查比例的基本性质,易错点是由化
5、成比例式时错成,解题关键是运用比例的基本性质,本题还可以运用合比性质求解。解答:由比例的基本性质得,。三、练习1(1)根据图示求线段比、 (2)指出图中成比例的线段。 2、等腰三角形两腰的比是多少?等腰三角形的腰与底边的比是多少?四、小结同学回忆 1、什么样的线段成比例线段? 2、线段成比例与线段比有什么区别? 3、比例有哪些性质?板书设计 线段的比: a:b或ab 成比例线段:线段的比,成比例线段 a:bc:d或abbc那 注意:(1)长度单位 (2)线段的比有顺序作业布置教学反思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表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课堂顺畅,学生掌握较好,教学效果不错。但对于我校学生的情况,这样的设计似乎缺少什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思考了很多,但始终挖掘不出其深度与广度,遗憾!3以学生为主体,学生的思维参与了,但课堂气氛难以调节,怎样在九年级的课堂中让两者整合?这是我的困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