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二节生物与环境组成生态系统知识目标:1说出生态系统的组成。2描述生态系统中食物链和食物网。3知道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是有限的。能力目标:通过 “生态系统的组成”和“食物链和食物网”的资料分析,培养学生分析资料的能力。情感目标:关注生态系统。1说出生态系统的组成。2描述生态系统中食物链和食物网。3培养学生分析资料的能力。1说出生态系统的组成。2描述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3有害物质会通过食物链不断积累。(设计者:)园艺人员在城市的一角种了一块草地,为防止鸟吃草籽,人们用网把这块草地罩起来,过了一段时间,发现网里的草被虫子吃光了,大家不明白是怎么回事,你知道其中的道理吗?(PPT2)1教师明确任务
2、,学生独立自主学习。 自主活动一:阅读分析教材P1922内容,结合教材中图形,回答学生用书有关题目。自主活动二:阅读分析教材P2324的内容,回答学生用书有关题目。2教师巡回检查学生学习效果。学法指导:讨论法、观察分析。3对学生学习的效果展示和交流。4学生自我矫正错误、增强对知识的认识与记忆。1. 两人合作探究学生完成学生用书有关题目。2小组合作探究问题(1)通过让学生做游戏,扮演植物、动物、细菌和真菌的角色,回答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在生态系统中所起的作用是什么?生态系统中除了生物部分,还有非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在生态系统中起什么作用? 阅读教材第22页“观察与思考”讨论:A你连接的食物链有
3、多少条?它们是互不关联的吗?B假如蛇的数量大量减少,哪些生物的数量可能发生变化?发生怎样的变化?问题(2)分析课本第23页的资料,讨论思考:如果这些积累了很多有毒物质的鱼被人吃了,会产生什么样的后果? 创设情景:草原上,雨量充沛、气候适宜而草木繁茂。设问:因为食物充足,兔的数量急剧增加。会无限制地增加吗?草原过度放牧,草原还会保持原状吗?通过探究活动,学生合作交流分析初步得到:(1)生态系统由生物部分与非生物部分构成。植物是生产者,动物是消费者,细菌、真菌是分解者。(2) 有毒物质会随食物链不断的积累。3师生互动教师结合书本中观察与思考,示例点拨、讲解生态系统的定义。(PPT364)练习:判断
4、生态系统。(PPT57)讲解:生态系统的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各个部分是相互依存的。(PPT814)小结:生态系统的组成。(PPT15)说明:食物链的形成:消费者和生产者之间主要是吃与被吃的关系。食物链的书写要点:书写时要从生产者(植物)开始到不能被吃的消费者(动物)的不同路径,不包括细菌、真菌,阳光、空气、水等。书写时从左到右,用箭头标注从植物开始。不含细菌、真菌,阳光、空气、水。食物链形成食物网。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沿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PPT16)练习:(1)写出“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这句话中的食物链。(PPT17)(2)回答有关生态系统的问题。(PPT18)引申:生物的数量沿食物
5、链呈递减关系。教师点拨、讲解:有毒物质会通过食物链不断的积累。级别越高含毒量就越多。(PPT1921)介绍资料:DDT(PPT22)练习:根据有毒物质的含量,写出食物链。(PPT23)说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但这种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一般来说,生态系统营养级别复杂,生物种类越多。调节能力越强。(PPT2426)小结: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PPT27)引申:人类的活动应环保,低碳。爱护环境。(PPT2829)4教学评价活动在探究过程中,对学生的表现给出激励性的评价。(包括学生自评、小组评价和教师评价)1学习本节课后,学生回顾:你知道了什么?会解决什么问题?还想了解什么?2学生回答:(1)生态系统的组成部分有哪些? (2)食物链如何书写?(3)生态系统具有什么能力? 3根据学生回答,梳理本节知识。板书: (PPT30)1巩固训练一。(PPT3139)2巩固训练二:学生完成学生用书中针对性练习题。学生回答,教师及时反馈校正、点评。3巩固练习三:完成学生用书有关题目。完成本节学习情况记载与教学评价。自我评价过程与方法教学效果学生学习行为教学过程中再优化优化问题优化方法12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