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教学设计课题第二章 了解生物圈第一节 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举例说出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2举例说明生物和生物之间有密切的联系。3举例说出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二、能力目标1尝试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作出假设。2初步学会确认和控制实验变量。3初步学会设计对照实验。4学会记录和处理实验数据。三、情感态度目标1体验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取放动物时动作轻柔,实验完毕后放归自然。2认同生物与环境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的观点。3关注生物与环境的关系,加强爱护生物、保护环境的意识。教学重难点一、教学重点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影响。二、教学难点1设计对照实验探究非生物因素对某种动物的影
2、响。2控制变量,避免无关变量对实验的干扰。教学设计思路一、教材分析本节课主要是从个体水平上探讨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依存的关系,并进行初中生物学课程中的第一个探究实验“非生物因素对某种动物的影响”。二、学情分析1已有知识:学生已经掌握了如何判断生物与非生物的方法。2已有技能:学生已经学习了科学的观察以及调查的方法与技能,为第一个探究实验的开展奠定了基础。三、设计思路本节课知识内容不难,基于认知发展理论,在进行概念教学时以资料分析、联系生活实际、观察图片等方式,对自然界中的实例进行分析,帮助学生了解环境与生物之间的相互影响。本节课的重点在于组织好第一个探究实验。让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
3、,通过寻找实验材料来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根据经验作出假设,初步学会确认和控制实验变量、设计对照实验,进一步理解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影响。四、教学方法:实验法和启发式教学法五、教学手段:通过多媒体课件、实验手段,配合图片、文字资料分析,结合生活经验辅助教学,激发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构建知识体系。六、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准备一、教师准备1金鱼若干条、秒表、计时器、探究温度对金鱼呼吸频率的影响。2教学图片(1)学生在校园内进行调查的照片、熊猫吃竹子及鱼缸内的金鱼图片;(2)阔叶林与针叶林、植物向光性、向水性、白天和黑夜环境下的猫头鹰图片;(3)牛吃草、蛇捕食青蛙、黄顶菊、袋鼠竞争、白蚁合作、小丑鱼和海
4、葵、菟丝子与玉米的图片;(4)莲叶、生长在山石上的松树、仙人掌、家鸽、沼泽中行走的丹顶鹤、虎、鹰、鸟类迁徙、虎豹隐藏于植物中、草原上及雪地上的雷鸟、竹节虫、桦斑蝶幼虫、竹节虫被捕食、已经换上白色羽毛的雷鸟在草原上的图片;(5)蚯蚓、过度放牧、沙地上种植植物、森林、地衣、鬼针草、蜣螂、北极熊站在冰块上的图片。3文字资料:黄顶菊入侵、白蚁的分工、蜣螂拯救澳大利亚草原。二、学生准备课前观察金鱼的生活环境,记录捞金鱼的环境。教学过程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学意图引入新课【展示】 学生在校园内进行调查的照片通过上节课的调查,我们知道生物都是生活在一定环境的。地球上所有的生物与其环境的总和叫做生物圈,通
5、过这一章的学习我们将了解生物圈。观看照片,回忆外出调查时的情境,引入新课。通过学生自己进行调查的照片调动学生兴趣,引入新课。探究新知新知一:什么是环境【提问】野外生活的大熊猫主要分布在哪些地区?该地区环境有哪些适于大熊猫生活的特点?【展示】鱼缸内的金鱼图片【提问】环境仅仅是指生物生活的地方吗?什么是环境?新知二:环境中的生态因素指导学生观察书P13 图1-12【提问】在这片麦田中,对小麦生长有影响的因素有哪些?请将这些影响生物生活的因素分为两类。介绍生态因素的概念及其分类。新知三: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提问】阳光、温度、水、土壤对小麦的生长有何影响?【提问】其他植物的生长会受到这些非生物因素
6、的影响吗?【提问】你还能想到生活中哪些非生物因素影响生物的例子吗?展示图片补充介绍非生物因素对植物生活、分布,以及对动物的影响。【出示图片】阔叶林与针叶林的图片,植物向光性、向水性的图片,白天和黑夜环境下的猫头鹰的图片。【提问】在河流中生长的鱼能否在海洋中生活呢?【小结】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生活具有影响。新知四: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提问】图中影响小麦生长的还有老鼠、蚯蚓等生物因素,这些生物之间是什么关系?它们如何互相影响呢?教师对学生分析出的关系给出生物学名词。【提问】生物与生物之间,除了捕食关系和竞争关系,还有其他关系吗?你能举例说明吗?展示图片,根据学生回答加以补充。引导学生梳理生物之间的
7、关系。【观察图片】及【资料分析】牛吃草、蛇捕食青蛙生物入侵:黄顶菊袋鼠竞争白蚁分工合作小丑鱼和海葵菟丝子与玉米【提问】生物与生物的关系中,最常见的是哪种关系?【小结】生物因素对生物的生活也有影响。新知五:生物对环境的适应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了解了生物受到很多生态因素的影响。那么生物怎样才能生存下去呢?【资料分析】指导学生阅读书P17资料分析,回答讨论题。骆驼和骆驼刺是怎样适应缺水环境的?海豹是怎样适应寒冷环境的?【提问】你还能举出生物适应环境的例子吗?【展示图片】对学生介绍的事例进行补充。介绍生物在不同方面对环境的适应。1生理适应出示莲叶、生长在山石上的松树、仙人掌、家鸽、沼泽中行走的丹顶鹤、
8、虎、鹰的图片。2行为适应:出示鸟类迁徙图。3形态适应:出示拟态、警戒色、保护色的图片(虎豹隐藏于植物中、草原上及雪地上的雷鸟、竹节虫、桦斑蝶幼虫)【提问】生物能完全适应它生活的环境吗?【展示】竹节虫被捕食、已经换上白色羽毛的雷鸟在草原上的图片,介绍生物对环境适应的相对性。【小结】生物只有不断适应环境才能更好地生存。新知六:生物对环境的影响【提问】环境能够影响生物,生物会不会影响环境呢?【展示】蚯蚓的图片,请学生分析蚯蚓是如何给环境带来影响的。提示学生,生物对环境的影响是有利有弊的。【展示】过度放牧的图片【展示】绿色植物的图片,请学生分析绿色植物是如何给环境带来影响的。【提问】你还能说出哪些生物
9、影响环境的例子吗?展示图片,根据学生回答进行补充介绍。【出示图片】及【资料分析】出示地衣的图片,介绍地衣是藻类与真菌共生的。出示鬼针草粘在人衣服上的图片。出示资料:蜣螂拯救澳大利亚草原【小结】生物的生活能对环境产生影响。通过观察大熊猫、鱼生活的图片回答问题。分析归纳出环境不仅指生物的生存空间,还包括存在于它周围的各种影响因素。观察图片并回答问题:阳光、温度、水、土壤、老鼠、蚯蚓、七星瓢虫等。通过讨论、合作,将上述因素分为两类。生态因素: 生物因素 非生物因素通过讨论合作学习,分析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回答:有阳光小麦才能进行光合作用,温度过高或过低会影响小麦正常生长甚至死亡,小麦的生长需要水
10、、土壤中所含有的小麦生长需要的营养物质等。回答:会。比如家庭种植的一些观赏植物也需要阳光、温度、水、土壤等。学生自由发言,介绍生活中非生物因素影响生物的实例。观看图片、倾听、分析。温度因素影响了植物的分布。阳光、水、肥料影响了植物的生长方向。温度和光照影响了猫头鹰的生活。一般不能,盐度也是影响鱼生活的非生物因素。观察图片,分析图中出现的各种生物因素对小麦生长的影响,分析生物之间的关系。回答:蚜虫影响小麦光合作用及营养物质吸收、七星瓢虫捕食蚜虫等。竞争关系、捕食关系学生思考生活中生物与生物之间相互影响的例子,举例说出生物之间的关系。归纳生物之间的关系。捕食关系竞争关系动物之间也存在竞争关系合作关
11、系共生关系寄生关系思考并回答:捕食关系。思考并回答:生物需要适应环境才能生存下来。阅读教材上的资料分析,回答讨论题。骆驼通过减少排尿和排汗适应缺水环境,骆驼刺发达的根系深入地下吸收水分。海豹厚厚的皮下脂肪能够抵御严寒。学生自由发言,介绍自己观察到的生物适应环境的事例。观看图片,思考并回答问题。分析莲适应水中生活、松树适应干旱贫瘠的岩石、仙人掌适应干旱环境、家鸽适于飞行、丹顶鹤适于沼泽、虎、鹰适于捕食的生理特征。分析出鸟类能通过迁徙适应环境。区分保护色和拟态。说出保护色、拟态、警戒色的作用。思考、回答:不能。观看图片、倾听,了解生物对环境的适应不是绝对的。思考、判断。通过讨论,分析出蚯蚓可以使土
12、壤疏松,蚯蚓的粪便是很好的有机肥料等。过度放牧使得土地沙化。在沙地上栽种植物可以防风固沙,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氧气,影响大气成分,促进了水循环等。学生自由发言,介绍自己知道的生活影响环境的事例。观看图片、分析资料。微生物能影响藻类生长。人类活动能影响植物分布。蜣螂能处理粪便,拯救了澳大利亚的环境通过贴近生活的简单事例明确环境的概念。锻炼学生观察图片、提取信息的能力。利用第一章学过的知识进行分类。通过设置具有难度梯度的问题帮助学生构建新知。第一个问题学生利用生活经验即可解答,接着将问题从小麦扩大到植物的范畴,再扩大到生物的范畴,逐渐帮助学生形成概念。通过生活实例加深对“非生物因素影响生物”的
13、理解。利用生活经验解决相关问题。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主要体现在生物之间的关系,引导学生通过生活经验及教师出示的图片理清生物之间的关系,有助于构建“生物因素对生物的生活具有影响”这一概念。通过大量的图片加实例,帮助学生理解“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渗透达尔文“适者生存”的思想。锻炼学生观察图片、阅读资料、提取信息和分析的能力。通过生活实例加深对“非生物因素影响生物”的理解。学生通过以往的学习,对生物需要适应环境有初步的了解,教师从三个角度有条理地介绍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到生物对不同环境的多样的适应方式。通过雷鸟和竹节虫的实例,使学生明白环境在不断改变,生物只有不断适应环境才能更好
14、地生存。提示学生生物对环境的影响有两个方面,学会用辩证的眼光看问题。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加深对生物影响环境的理解。通过分析得出动物、植物、微生物都能对环境产生影响。课堂小结【提问】请同学们用一句话总结生物和环境之间的关系。【总结】人类是生物圈的一份子,保护环境就是保护自身。归纳总结得出:环境影响生物,生物适应环境的同时也影响着环境。总结归纳,巩固知识,增强环保意识。巩固练习完成教材上P18练习13。通过设置了难度梯度的习题考察学生对所学内容的掌握情况,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教学评价。布置作业思考如何进行“温度对金鱼呼吸频率的影响”这一探究实验。板书设计第一节 生物与环境的关系一、环境中的生态因素 非生物因素 生物因素二、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阳光、温度、水等三、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生物之间的关系)捕食关系、竞争关系、合作关系、寄生关系、共生关系四、生物对环境的适应1生理适应2行为适应3形态适应五、生物对环境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