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24* 京剧趣谈
教学目标
1.默读课文,说出自己对京剧的了解。
2.展开想象,感受京剧艺术的魅力。
教学重难点
展开想象,感受京剧艺术的魅力。
教学准备
1.预习提纲:完成对应课时预习卡。
2.准备资料:多媒体课件;戏曲唱段等。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板块一 戏曲引入,初知京剧
1.播放黄梅戏、越剧和京剧唱腔片段。引导:你知道这是哪种戏曲形式吗?
2.资料交流,了解京剧。引导:
(1)在课前,大家已经查找了一些关于京剧的知识,对于京剧,你有哪些了解?
(2)京剧,被称为“国粹”,谁会唱上一段京剧?
3.播放京剧《智取威虎山·打虎上山》片段。思考:杨子荣在林海雪原上干什么?从哪里看出他是在骑马?
4.导入课题:京剧是我国传统艺术,在京剧中,一根马鞭就能看出人物在跃马扬鞭、驰骋原野。这就是京剧特有的舞台特点。(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
【设计意图】播放戏曲唱腔片段,导入新课。在学生查找、交流资料的基础上,播放《智取威虎山·打虎上山》片段,把抽象的艺术形象地展现在学生面前,激发学生学习的好奇心,为课文学习奠定了基础。
板块二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不理解的词语时借助工具书或联系上下文理解。思考:课文向我们介绍了京剧的哪两个方面?
2.学生交流。明确:课文向我们介绍了京剧的道具和表演方式。
【设计意图】这是一篇略读课文,六年级的学生可以通过“课文导读”和作业预习单,完成整体感知环节,课堂上通过预习单检查预习效果,有利于教师更好地掌握学情,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效率。
板块三 品读《马鞭》,品悟“道趣”
1.默读《马鞭》,思考:每个自然段分别介绍了哪几种实在的道具?
学生交流后,出示课件。
2.研读第1自然段,了解马鞭。
(1)默读课文,思考:为什么要使用马鞭?有什么妙处?学生交流反馈,根据相关信息填写表格。
实在道具
出现原因
妙处
马鞭
①古人时常骑马,舞台太小,无法表现。
②演员怕真马失去控制。
①符合中国的美学。
②可以展现骑马人的姿态。
③拥有表演的自由。
④本身具有装饰的美。
(2)引导想象:一根虚拟的马鞭,给了演员怎样的表演自由?(指名读)
(3)提问:不同人物在使用马鞭时有哪些约定俗成的方法呢?(出示资料)
京剧中马鞭的颜色是比较多的,有白色、黑色、红色等,马鞭的颜色一般表示马的颜色,比如白马鞭代表的卢白马,黑马鞭代表乌骓马,红马鞭代表赤兔马。同时,演员通过马鞭的挥动和身体的起伏,形象地表现出马匹的飞奔腾跃和人物在马背上的颠簸情况。
(4)学生齐读写马鞭妙处的句子。
3.学生自读第2~3自然段,了解道具艺术。
(1)(出示表格)默读课文,思考:课文写了哪几种虚拟的道具?有什么妙处?
(2)小组内交流分享,小组填写表格,汇报学习结果。(板书:虚实相生)
实在道具
虚拟道具
妙处
鞋底
针线
可感觉、可使用
“无”远远胜过了“有”
酒壶、酒杯
饭碗(饭菜)
(3)课件播放京剧《智取威虎山·打虎上山》片段。思考:从哪里看出“无”远远胜过了“有”?
4.小组讨论:京剧里的道具有什么特点?
5.全班交流。
预设:以小代大,以简代繁,以虚代实,给观众留下了想象空间。
【设计意图】借助表格支架,引导学生自读课文,适时补充京剧道具的相关资料,帮助学生读懂课文内容,了解京剧艺术的奥秘。
板块四 品读《亮相》,体验“演趣”
1.学生自读课文。课件出示自学提示单。
默读课文:找出文中描写的两种亮相方式,说说其与生活实际不相符的地方,想想这样表演的妙处。(出示表格)
2.学生交流。
亮相
表演艺术
质疑
妙处
静态:双方脸对着脸,眼睛对着眼睛,兵器对着兵器,一切都像被某种定身术给制服了!
小孩子和外宾忍不住要问。
“此时无声胜有声。”静,越发能显示武艺的高强,越发能显示必胜的信心。
动态:可胜利一方不紧追,反而留在原地,抡圆了胳膊把手中的兵器(刀或枪)耍了个风雨不透。
这,哪里还是戏剧?
为了凸显人物的英雄气概。
3.课件播放京剧打斗片段视频,直观形象地感受静态、动态的亮相表演的魅力。
4.师生合作朗读:男女生分别读描写动态和静态亮相的语句,指名读有疑问的句子,教师读写“妙处”的句子。
【设计意图】以表格为支架,通过自主、合作学习,由扶到放,引导学生体会动静结合的语言表达艺术,感受京剧的独特魅力。
板块五 交流分享,拓展提升
1.畅谈京剧:学习《亮相》《马鞭》,了解京剧虚实相生和动静结合的表演艺术,谈谈你对京剧还有哪些认识。
(1)组内交流。
(2)指名反馈。
预设:脸谱、道具、唱腔、司鼓……
2.总结提升:京剧聚精荟萃,具有较高艺术魅力。希望同学们在以后的学习中进一步去了解戏剧艺术,弘扬中国传统文化。
【设计意图】此环节旨在拓宽学习的边界,激发学生探究京剧之美。借“马鞭”“亮相”,激发学生感受戏剧文化的魅力,达到传承中华优秀文化的目的。
板书设计
23* 京剧趣谈
教学反思
《京剧趣谈》是一篇文艺性很强的说明文。它的说明对象是京剧。本课的教学设计抓住文本的特点,通过京剧艺术的“无中生有”,引导学生做到了“品艺术之趣”。
1.文本语言之趣。
本文作者“趣谈京剧”,语言充满幽默感。赏析语言可以品味京剧之趣。“亮相”部分的“双方脸对着脸,眼睛对着眼睛,兵器对着兵器,一切都像被某种定身术给制服了!”三个“对着”生动传神地写出了舞台效果。像这样的例子很多,教师引领学生合作学习,细读文本,感受“语言之趣”。
2.京剧艺术之趣。
教师借助表格支架,引导学生自主阅读课文,通过补充资料、播放视频片段,让学生感受京剧“无中生有”“虚实相生”“无声胜有声”的艺术特点。
3.文化传承之趣。
一节好课借课内延伸课外,课内是为学生课外学习奠定基础的,课内学习的结束正是学生对中华京剧文化研究的开始。
2023年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期末测试卷及答案【汇编】
班级: 姓名: 满分:100分 考试时间:90分钟
题序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九
十
总分
得分
一、 看拼音,写词语。
chōu ti ɡē da diāo kè tuí rán
yīn sù jiē kāi bān diǎn cí chǎnɡ
二、 用“√”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搪瓷(táng tán)青稞(kē ɡuǒ) 睡觉(jiào jué)勉强(qiǎnɡ qiánɡ)
颧骨(ɡuàn quán)两鬓(bìn bìng) 抽噎(yē yè)收敛(liǎn liàn)
三、 辨字形,再组词。
蒸(_________) 熬(_________) 旺(_________) 峻(_________)
萎(_________) 鼎(_________) 效(_________) 顽(_________)
四、 补充词语,完成后面的练习。
开山(____)祖 能歌善(____) (____)然不同 (____)堂大笑
张灯结(____) 万象更(____) 日夜不(____) 有(____)无力
①这一学期小明的表现和上一学期_________。
②新年到了,到处是_________的景象。
五、 选词填空。
竟然 显然 截然 必然 果然 忽然
1.侵略者最终(______)以失败告终。
2.我(______)闻到一股刺鼻的焦味。
3.气象局预报今天有阵雨,到了中午(______)下了一阵雨。
4.他们两虽是双胞胎,但是性格却(______)不同。
5.(______)敌人已经感觉到他们的前沿阵地不太安全了。
6.没想到小英在这次运动会的100米跑中(______)得了第一名。
六、 按要求写句子。
1.在湛蓝的天空下,那金黄色的琉璃瓦重檐屋顶,显得格外辉煌。(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火星是一个非常干燥的星球。(改为感叹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桌面上是一道道豁开的裂缝,一不小心,铅笔就从裂缝里掉下去了。(改为比喻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样宏伟的建筑群,这样和谐统一的布局,不能不令人惊叹。(改为肯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 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北京的春节》作者是________,原名________,字________,满洲人,被授予________称号。代表作有长篇小说《__________》《___________》,剧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2.《北京的春节》是描述北京风俗民情的_________(体裁),描述了一幅幅北京春节的民风民俗画卷,表现了春节的_____________,展示了中国节日习俗的___________,表达了作者对传统文化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之情。
八、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我爱乡村的夜晚
6月里的一天,我回到阔别已久的山村故乡,上午,一场大雨把乡村里的山川原野冲洗的一尘不染。傍晚,我独自沿着田间小路,来到小时候常跟大姐一起去放牛的小山岗。我美美地吸着田野里清新的空气,尽情地欣赏着乡村恬静美丽的夜景!
眺望远处,啊,视线尽头多像一幅画,一家家房顶上升起的袅袅的炊烟……奶奶在世时说过:一层山水一层人。我望着群山遐想:大山背后又是一层怎样的山水?怎样的人?这里看不到城市的车水马龙,听不到城市的各种音响喧闹,但却充满神秘。
近处,是一片金色的稻田。一阵晚风吹来,稻田一起一伏的,使我仿佛置身于一个金色的海洋中。稻田的边缘是一排排的丝瓜架,瓜蔓儿上开满了一朵朵金黄的花。辛勤的小蜜蜂正“嗡嗡”地一边唱歌,一边采蜜。丝瓜棚旁边那块碧绿的西瓜地上,虽然没有蜜蜂的歌,却有着丰收的喜悦。瞧!一个个大西瓜像一个个胖娃娃似的,躺在瓜蔓母亲的臂膀里,夕阳的余晖轻轻地爱抚着它们,催它们入睡。
在我身边的山坡,则是另一番景象:三五头水牛正在草地上悠闲地啃着草,不时地还抬起头来,面对充满诗情画意的乡村晚景,“哞哞”地长叫几声,抒发自己快乐的情怀。那低沉浑厚的余音在宽阔的田野回旋,使人听了兴奋。
1.作者是按____________的顺序记述所见情景的,请摘录最能体现这种顺序的三个词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是什么?表达了作者的怎样的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读第三段,用“ ”画出写实的句子,用“﹏﹏”画出联想的句子。
九、 习作。
在我们的成长过程中有亲人的爱护,有师长的呵护,有朋友的陪伴,有欢声笑语,也有哭泣伤心,在经历与体验中我们逐渐成长。请你以“在________中成长”为题,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作文。注意将题目补充完整,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抽屉 疙瘩 雕刻 颓然 因素 揭开 斑点 磁场
2、táng kē jiào qiǎnɡ quán bìn yè liǎn
3、发 夜 盛 峭 靡 新 率 皮
4、鼻 舞 截 哄 彩 新 绝 声 截然不同 万象更新
5、必然 忽然 果然 截然 显然 竟然
6、
1.屋顶显得辉煌。
2.火星是一个多么干燥的星球啊!
3.桌面上是一道道豁开的裂缝,像黄河长江,一不小心,铅笔就从裂缝里掉下去了。
4.这样宏伟的建筑群,这样和谐统一的布局,实在令人惊叹。
7、1.老舍 舒庆春 舍予 人民艺术家 骆驼样子 四世同堂 龙须沟 茶馆 2.散文 隆重和热闹 温馨和祥和 喜爱
8、
1. 从远到近 眺望远处 近处 身边
2.这篇文章的主要描写了乡村的傍晚的美丽景色。表达了作者对乡村的热爱。
3.近处,是一片金色的稻田。一阵晚风吹来,稻田一起一伏的
稻田的边缘是一排排的丝瓜架,瓜蔓儿上开满了一朵朵金黄的花。辛勤的小蜜蜂正“嗡嗡”地一边唱歌,一边采蜜。丝瓜棚旁边那块碧绿的西瓜地上
一个个大西瓜像一个个胖娃娃似的,躺在瓜蔓母亲的臂膀里,夕阳的余晖轻轻地爱抚着它们,催它们入睡。
9、示例:
在快乐中成长
成长犹如破土而出的小草,成长犹如含苞欲放的花朵,成长又犹如风雨中的坡路。自从参加小记者之后,我就幸福地成长,不断地收获快乐。
在报纸上看到组织“为留守儿童捐书”的消息后,我兴奋极了,立即报名参加。活动中,我们参观了狸桥的许多地方,还和乡村小学的小记者共同吃了一顿丰盛的午餐,向他们献出了自己的一点爱心。回家后,将当天的经历写成了作文投了稿。从此,每每拿到报纸,我都要先翻到《小记者》版搜寻着自己的名字。终于在三天后,我惊讶地在报纸上看到了我的名字。看到自己的文字变成了一个个铅字,我心潮澎湃。不久,我又拿到了人生中的“第一桶金”。看到老师赞赏的目光和同学们嫉妒的表情,心里别提有多高兴了。
从此,我便一发不可收拾地写了下去,看到发表的作文,我知道了自己在写作上存在的不足。这以后,每每看到小记者组织社会实践活动,我都积极报名。这些社会实践给我带来了不小的收获:“小鬼当家·快乐理财”实践活动,让我了解了许多关于钱币方面的知识;“名厨教我做徽菜”让我学会了怎样自己制作徽菜;洛卡王国实践活动中的洛卡医院,让我知道了怎样做心肺复苏、人工呼吸……
宣城小记者团,感谢你给了我们一个展示和实践的舞台,祝愿你越办越好,越办越成功。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