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回忆鲁迅先生教学设计 阳泉市郊区河底中学史跃鲜学习目标:1学习作者浅白质朴、清新隽永的语言和善于生活琐事表现人物性格的写作方法。2理解萧红笔下的鲁迅形象,体会鲁迅日常生活中的爽朗与温情,以及作者由衷的爱戴之情。教学重点:体会作者通过细节、日常生活点滴表现人物的写作方法。教学难点:感悟平凡生活中鲁迅之真实而又丰富细腻的心灵世界。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 新课导入 出示鲁迅的画像,并请一位同学回忆有关鲁迅的知识。 师总结: 看画像浓黑的一字须,根根向上的头发,吸着烟斗、面目严肃冷峻,这是鲁迅通常留给我们的印象,他似乎“对一切人都怀有忧虑和敌意”,但那却不是他的全部。今天,我们就通过萧红的回忆鲁迅先生,
2、来体会鲁迅日常生活中另一面的情感世界。二、作者简介及写作背景1作者简介萧红,1911年出生于黑龙江省呼兰县一个地主家庭。1930年为了反抗父母包办的婚姻离家出走。1932年认识萧军并与之结为志同道合的伴侣。1934年在鲁迅的帮助下和萧军一起来到上海。抗战爆发后,上海沦陷,萧红到了香港,1942年病逝于香港九龙。主要作品:生死场、马伯乐、呼兰河传、小城三月。2写作背景在鲁迅的周围,有许多文学青年都十分愿意“亲近”他,萧红就是其中的一个。由于作者萧红跟回忆对象鲁迅之间有着直接交往,对回忆对象充满着缅怀崇敬之情,素材又来自于亲历、亲闻、亲见,因此作品不仅富于史传性,而且也富于文学性。二、 默读课文,
3、初步感知 请同学在课前预习的基础上,迅速浏览课文,进行圈画 总结课文写了哪些有关鲁迅的生活片段并加以概括。 学生回答, 教师明确:笑声 步伐 品评衣着 真诚待友(四处) 与青年们交往 三、精读课文,分析人物2、 你印象最深刻的是哪一个细节?从中看出鲁迅先生生活中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可以从内容和形式两方面着手来谈)生回答教师多媒体总结:鲁迅先生的笑声是明朗的,是从心里的欢喜,若有人说了什么可笑的话,鲁迅先生笑得连烟卷都拿不住了,常常是笑得咳嗽起来。饺子煮好,一上楼梯,就听到楼上明朗的鲁迅先生的笑声冲下楼梯来,原来有几个朋友在楼上也正谈得热闹。 爽朗乐观、率真可亲、平易近人鲁迅先生走路很轻捷,他刚
4、抓起帽子拉往头上一扣,同时左腿就伸出去了,仿佛不顾一切的走去。 敏捷性急坚毅周先生在课堂上,一生气就用眼睛往下一掠,看着她们,这种眼光鲁迅先生在记范爱农先生的文字里曾自己述说过,而曾经接触过这种眼光的人就会感到一个旷代的全智者的催逼。青年人写信,写得太草率,鲁迅先生是深恶痛绝之的。但他还是展读着每封由不同角落里投来的青年的信,眼睛不济时,便戴起眼镜来看,常常看到夜里很深的时光 对青年严格要求的同时又深切关爱可是鲁迅先生还是在饭桌上举着筷子问许先生:“我再吃几个吗?“ 好久不见,好就不见。”一边说着一边向我点头。转身坐在躺椅上才自己笑起来,他是在开着玩笑。 幽默风趣可爱可亲鲁迅先生很有意思的在地
5、板上走几步,而后向我说:“他是贩卖私货的商人,是贩卖精神上的” 坚定乐观四、感悟平凡鲁迅之中的不平凡:(感悟真人鲁迅)如果说体贴、明朗的笑、幽默体现了他和我们一样也是拥有喜、怒、哀、乐的“普通人”。然而在文章的最后部分似乎品出了异于常人的鲁迅,有些感动,我们仿佛又看到了“俯首甘为孺子牛”的鲁迅。请学生们再细细品读挖掘文字背后的鲁迅,在那些看似平凡的言行中是否蕴含着不凡之处。(同学再次研读课文,回答,教师引导深入,适时补充背景)明确:“心里的欢喜”“仿佛不顾一切”“旷代的全智者的催逼”的“眼光”“幻想”“安顿”“沉思”“谈得热闹”“校对瞿秋白的海上述林”(要点)明朗背后的澄澈,轻捷背后的坚定,细
6、致背后的宽厚,体贴背后的原则,以及不是流露的天真、处逆境而不弃追求,让我们看到了一个真实的鲁迅,即真人鲁迅,而“真”恰恰不易做到,尤其在那样的年代难能可贵,实可谓一字千钧,凡人鲁迅因坚持真实而铸就伟大。三、深入探讨,回味悟旨,学习写法1、深入探讨鲁迅:伟人凡人真人2、同学可发表质疑3、学习作者看似随意,但倾注满腔真挚,善用细节等生活琐事勾勒出真实的人物性格和丰富的内心世界。教师总结:阅读鲁迅的著作,我们可以感知作为思想家和文学家的鲁迅;今天又通过萧红的回忆,展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一个生活化真实化的鲁迅,让我们亲临到鲁迅伟大而平凡的精神,他的关心、扶持青年人和热爱祖国、支持革命是寓于平凡而真实的日常生活中的,或许正如人们所说,伟大正是寓于这种平凡之中吧。 板书设计回忆鲁迅先生萧红细节描写神态:笑乐观开朗 平易近人穿着:审美自然朴素 人情练达饮食起居:简单随和 体恤他人休闲娱乐:幽默风趣 童心未泯读书写作:博学广识 克已待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