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面积单位【教材依据】 面积单位是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二节51-52页内容一、设计思路1、指导思想。设计思路:复习什么是面积,体会统一单位的必要性、认识面积单位、感知面积单位的实际大小、能用合适的面积单位计量不同物体的表面积。展现知识形成的过程,使学生感到顺理成章。教材分析:面积单位是在学生理解了面积的意义,能够初步比较图形面积大小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在此之前学生已经认识了长度单位,这些都是学习这节课的基础。为了认识面积单位,教材提出了三个问题。第一个是体会统一面积单位的必要性;第二个是认识面积单位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第三个是通过做上述面积单位的正方形,体会面积单位的实际大小。2
2、、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认识面积单位,体会它们的实际大小,能选用合适面积单位计量不同物体的表面积。方法与途径:通过指一指、摸一摸、比一比等活动,使学生理解面积的意义,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使学生体验建立面积单位的必要性,初步理解面积单位的建立规则。情感与评价:培养学生的观察、操作、概括能力、自学能力和估测能力。在小组合作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能力。使学生体验数学来源于生活并服务于生活。现代教学手段的运用:利用多媒体课件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果。3、教学重点与难点:认识常用的面积单位,体会统一面积单位的必要性及面积单位的实际大小,会选用合适的面积单位计量不同物体表面积。二、教学准
3、备多媒体课件、小卡、米尺、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纸片、1平方米报纸等三、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5分钟)问题1:昨天我们认识了面积,谁来告诉大家什么是面积?(指名回答)问题2:那么数学书封面的面积指什么?(师生边指边说)问题3:如何测量数学书封面的面积?(指名回答)出示课件淘气和笑笑测量结果的情境图问题4:为什么测量的结果不一样?(指名回答)师小结:测量时我们要统一标准,用同样大小的格子去量,把“格子”看作面积单位,也就是用相同的面积单位去量。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面积单位(板书课题)二、探究新知(23分钟)1问题:你知道哪些面积单位?谁来说一说。(指名回答)(5分钟)(1)师介绍常用的面
4、积单位: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及用字母表示法(板书)1平方厘米:边长为1厘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边长为1分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分米1平方米:边长为1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米(2)同桌互相说一说(结合手里的正方形纸片)2.问题:这些面积单位到底有多大呢?做一做,说一说。(15分钟)活动一:(1)请拿出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与你的大拇指指甲盖比一比,谁来说说你的大拇指指甲盖的面积大约是多少?(2)请用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测量你的橡皮一个面的大小,看大约有几平方厘米?(2人合作)活动二:(1)请拿出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放在你的手心上面比一比,谁来说说你的手掌面积大约是多少?追问:在
5、我们教室有哪些物体表面的面积大约是1平方分米(指名回答)(2)请用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测量数学书封面的大小,大约有几平方分米?(2人合作)活动三:(1)展示学生用报纸拼的1平方米的正方形,并说一说(2)手臂伸开大约是1米,几人能围城一个边长为一米的正方形?4人合作围城一个正方形,所围成正方形面积大约是1平方米。(3)请12名同学站在这张正方形报纸上感受1平方米的大小。3.小结:通过刚才3个小活动我们知道了测量较小物体面积用平方厘米,稍大物体面积用平方分米,较大物体面积用平方米。请你把这三个面积单位从大到小排列。(3分钟)三、练习巩固(10分钟)1.课本51页认一认(同桌互相说一说)2.练一练第一题(学生独立思考,指名回答)3.练一练第二题:教师先讲解,学生明确题目意思,独立完成4.练一练第四题:独立完成,全班交流四、全课小结(2分钟)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五、作业1.家庭:利用今天所学面积单位测量教室一些物体表面面积(比如:,门、窗、讲桌面、黑版面等)2.正式:51页认一认,52页第四题板书设计: 面积单位1平方厘米:边长为1厘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厘米 1平方分米:边长为1分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分米 1平方米:边长为1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