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通用版初中化学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重点知识归纳1单选题1、化学反应是在微观粒子间进行的。结合下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反应为化合反应B该反应过程中原子数目减少C甲既是氧化物又是化合物D乙从液态变为气态化学性质改变答案:C分析:根据微观反应图可知,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NH3+5O2催化剂4NO+6H2O;甲是一氧化氮,乙是水。A、化合反应是由多种物质反应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该反应中生成物是两种,不符合化合反应中多变一的原则,不是化合反应,故A错误;B、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保持不变,故B错误;C、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且其中一种为氧元素的化合物,由上分析
2、可知,甲是一氧化氮,含有氧元素和氮元素,故既是化合物也是氧化物,故C正确;D、由上分析可知,乙是水,从液态变为气态没有新物质的生成,发生的是物理变化,化学性质不改变,故D错误;故选C。2、中国科学院首创室温制氢方案,其反应原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CO+H2O催化剂H2+CO2B该反应前后分子数目不变C该反应前后氢元素的化合价不变D反应物CO和H2O都是氧化物答案:C分析:根据微观反应示意图的信息书写化学方程式,然后结合化学方程式以及选项内容进行分析解答。由微观反应示意图可知,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H2O催化剂H2+CO2A、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CO+H2O催化剂
3、H2+CO2,不符合题意;B、由化学方程式可知,该反应前后分子数目不变,不符合题意;C、在反应物水中,氢元素显+1价,在生成物氢气中,氢元素的化合价为零,因此反应前后氢元素的化合价发生了改变,符合题意;D、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且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化合物,因此反应物CO和H2O都是氧化物,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C。小提示:此题是对化学反应微观示意图问题的考查,根据分子构成判断反应物与生成物的种类,写出反应的方程式,然后结合相关的知识分析解答即可。3、载入航天器中处理CO2的一种方法为2Li2O2+2CO2=2X+O2,X的化学式为ALiBLi2OCLi2CO3DLiOH答案:C根据质量
4、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个数不变,如题,反应前锂原子、氧原子、碳原子的个数分别是4、8、2,反应后锂原子、氧原子、碳原子的个数分别是0、2、0,则2X中含有4个锂原子、2个碳原子、6个氧原子,则X中含有2个锂原子、1个碳原子、3个氧原子,故化学式是Li2CO3,故选:C。4、AgNO3固体见光或受热易分解,故用棕色试剂瓶保存。AgNO3受热分解,放出的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可能是ASO2BNO2CNH3DN2答案:BA、AgNO3中不含有硫元素,根据质量守恒定律,不可能是SO2,故A错误;B、AgNO3中存在银、氮、氧三种元素,NO2又有刺激性气味,所以有可能,故B正确;C、AgNO3中不含有
5、氢元素,根据质量守恒定律,不可能是NH3,故C错误;D、N2无刺激性气味,不可能含有,故D错误。故选B。5、某冶炼厂处理尾气时有下列转化。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转化是化合反应B转化过程中N的化合价有三种C整个转化中,甲与丙的分子个数之比为2:3D该处理能减少硝酸型酸雨的形成答案:B分析:由图可知,转化为一氧化氮和氧气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二氧化氮,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O+O2一定条件2NO2;转化为二氧化氮和N2H4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氮气和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O2+2N2H4一定条件3N2+4H2O。A、转化符合“多变一”的特点,是化合反应,不符合题意;B、NO中氮元素显+2价,
6、NO2中氮元素显+4价,氮气中氮元素化合价为0,N2H4中氢元素显+1价,根据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氮元素显-2价,故转化过程中N的化合价有四种,符合题意;C、由化学方程式可知,整个转化中,甲与丙的分子个数之比为2:3,不符合题意;D、该转化过程能将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转化为氮气,可以减少硝酸型酸雨的形成,不符合题意。故选B。6、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反应前后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参加反应的甲和乙质量比为2:7B丙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C丁一定是化合物Dx的值是7答案:A由图中数据分析可知,反应前后甲的质量减少了14g2g=12g,故甲是反应物,参加反应的甲的质
7、量为12g;同理可以确定丁是生成物,生成的丁的质量为36g5g=31g;丙的质量不变,丙可能作该反应的催化剂,也可能没有参加反应;由质量守恒定律,乙应是反应物,且参加反应的乙的质量为31g12g=19g,故X的数值为26g19g=7g。A、参加反应的甲和乙质量比为12g:19g=12:19,错误;B、丙的质量不变,丙可能作该反应的催化剂,也可能没有参加反应,正确;C、该反应的反应物为甲和乙,生成物是丁,符合“多变一”的特征,属于化合反应,丁是化合反应的生成物,一定是化合物,正确;D、由质量守恒定律,乙应是反应物,且参加反应的乙的质量为31g12g=19g,故X的数值为26g19g=7g,正确。
8、故选A。点睛:解题的关键是分析表中数据(反应后质量增加的属于生成物、质量减少的属于反应物),灵活运用质量守恒定律。7、将下列四种物质放入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物质甲乙丙丁反应前质量/g302050反应后质量/g1416a20Aa=5B甲和乙为反应物C丙可能是催化剂D甲、乙、丁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2:1:2答案:DA、由表格信息和质量守恒定律可知,30+20+5+0=14+16+a+20,a=5,故说法正确;B、由表格信息可知反应后甲质量减少了16克,是反应物;乙质量减少了4克,是反应物;故说法正确;C、反应后丁质量增加了20克,是生成物;甲质量减少
9、了16克,是反应物;乙质量减少了4克,是反应物;丙质量不变,可能是做催化剂,也可能是杂质,故说法正确;D、由上述分析可知,参加反应的甲、乙和生成的丁的质量比为16:4:20,不知道甲、乙、丁的化学计量数,无法确定相对分子质量之比,故说法不正确;故选D。8、化学方程式2Mg+O2点燃2MgO可读作()A镁加氧气等于氧化镁B2个镁加1个氧气等于2个氧化镁C镁和氧气在点燃条件下生成氧化镁D镁加氧气点燃等于氧化镁答案:C化学方程式中的“+”读作:和或与,“=”读作:生成。A、该方程式可读作:镁和氧气点燃条件下生成氧化镁,故A错误;B、该方程式可读作:2个镁原子和1个氧分子生成2个氧化镁分子,故B错误;
10、C、该方程式可读作:镁和氧气在点燃条件下生成氧化镁,故C正确。D、该方程式可读作:镁和氧气点燃条件下生成氧化镁,故D错误。故选:C。9、在一密闭容器内加入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变化如图。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该反应为分解反应B丙可能为该反应的催化剂C参加反应的乙、丁质量比为3:2D丁相对分子质量是甲的2倍答案:D分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后丙的质量X=4g+10g+3g+4g-6g-4g-8g=3g,乙反应前后质量减少,为反应物,甲、丁反应前后质量增加,为生成物,丙质量不变,可能为催化剂,也可能是不参与反应的杂质,该反应是乙生成甲和丁,
11、属于分解反应。A、该反应为分解反应,说法正确;B、丙可能为催化剂,说法正确;C、参加反应的乙、丁的质量比=(10g-4g):(8g-4g)=3:2,说法正确;D、生成甲、丁的质量比=(6g-4g):(8g-4g)=1:2,由于未知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的化学计量数,无法确定甲、丁的相对分子质量比,说法不正确;D。10、把一定质量的甲、乙、丙、丁四种物质放入一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反应一段时间,测得反应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则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物质甲乙丙丁反应前的质量(g)7.62.00.20反应后的质量(g)3.2X5.80.4AX=0.4B丁一定是单质C甲和乙是反应物D反应中的甲、丙发生改变
12、的质量比是11:14答案:B试题分析:A、X=7.6+2+0.23.25.80.4=0.4,正确;B、甲乙质量减少,是反应物,丙丁质量增加,是生成物,丁不一定为单质,错误;C、甲乙质量减少,是反应物,正确;D、反应中的甲、丙发生改变的质量比是:(7.63.2):(5.80.2)=11:14,正确;故选B。考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11、向原煤中加入适量生石灰制成“环保煤”,可减少二氧化硫的排放,生石灰吸收二氧化硫的化学方程式为:2CaO+mSO2+O2=mCaSO4,则m的值是A1B2C3D4答案:B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发生改变,反应前钙原子的数目为2,所以反应后钙
13、原子的数目为2,硫酸钙前的计量系数为2,即m=2,再次验证反应前后氧原子、硫原子的个数可知当m=2时,数目相等,所以m=2。故选B。12、下列化学方程式与客观事实相符,且书写完全正确的是A用过氧化氢溶液制氧气:H2O2MnO2H2+O2B铁丝在氧气中燃烧:4Fe+3O2点燃2Fe2O3C用稀硫酸除铁锈:Fe2O3+H2SO4=FeSO4+H2OD用澄清石灰水检验二氧化碳:CO2+CaOH2=CaCO3+H2O答案:DA、生成物错误;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催化作用下生成氧气和水,正确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2MnO2O2+2H2O,选项错误;B、生成物错误;铁和氧气点燃生成四氧化三铁,正确的化学方程式
14、为3Fe+2O2点燃Fe3O4,选项错误;C、生成物错误;用稀硫酸除铁锈反应为氧化铁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铁和水,正确的化学方程式为Fe2O3+3H2SO4=Fe2(SO4)3+3H2O,选项错误;D、用澄清石灰水检验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选项正确。故选D。13、在化学反应2X+Y=2W+Z中,12gX与18gY恰好完全反应生成2gW,则生成Z的质量为A1gB6gC18gD28g答案:D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质量相等,所以Z的质量为:12g+18g-2g=28g。故选:D。14、某纯净物X在氧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2X+ 5O2点燃
15、4CO2+ 2H2O,则X的化学式是AC2H4BC2H5OHCC2H2DCH4答案:C该反应符合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各元素的原子个数不变,反应物比生成物少4个碳原子和4个氢原子,X的化学计量数为2,则X的化学式:C2H2;故选:C。15、一定条件下,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密闭容器中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分数如图所示,密闭容器中发生的反应基本类型是()A化合反应B分解反应C置换反应D复分解反应答案:A分析:根据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分数,反应后减少的是反应物,反应后增加的是生成物,据此结合题意进行分析作答。由四种物质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分数可知:反应后甲的质量分
16、数减少了48%-12%=36%,甲是反应物;反应后乙的质量分数为1-12%-70%-10%=8%,反应后乙的质量分数减少了32%-8%=24%,乙是反应物;反应后丙的质量分数增加了70%-10%=60%,丙是生成物;丁的质量分数不变,可能作该反应的催化剂,也可能没有参加反应;该反应的反应物为甲和乙,生成物是丙,符合“多变一”的特征,属于化合反应。故选A。多选题16、氢气和氧气在Pd基催化剂表面可反应生成过氧化氢,其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过程不遵循质量守恒定律B生成过氧化氢的微观过程的顺序是C过程中,结构被破坏的分子是氧分子D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H2+O2Pd基催化剂H2O2答
17、案:BDA、根据图示,该变化是化学变化,化学变化都遵循质量守恒定律;错误;B、过程是:反应物为氢气分子和氧气分子被催化剂吸附在表面,氢分子变为原子,原子重新组合,生成过氧化氢分子并脱离催化剂表面,则顺序为;正确;C、根据微观示意图可以看出,过程中,氢气分子变为氢原子,所以发生结构破坏分子是氢分子;错误;D、根据图示:该反应是氢气和氧气在Pd基催化剂表面反应生成过氧化氢,方程式是:H2+O2Pd基催化剂H2O2;正确;故选BD。17、已知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反应:M+2N= P+2Q,则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若M、N、P、Q都是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则该反应前后分子数目一定不变B若Q为水,则该反
18、应可能是氢氧化镁与硫酸的反应C若M、N、P、Q均为化合物,该反应不一定是复分解反应D若恰好完全反应后,生成32gP和32gQ,则P、Q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1:2答案:BDA.根据方程式的微观含义,化学计量数表示分子个数,若M、N、P、Q都是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则该反应前后分子数目都是3,没有变化。故A不符合题意;B.氢氧化镁与硫酸反应可以生成硫酸镁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Mg(OH)2+H2SO4=MgSO4+2H2O,化学计量数不符合题目给出的转化关系,所以若Q为水,则该反应不可能是氢氧化镁与硫酸的反应。故B符合题意;C.若M、N、P、Q均为化合物(酸、碱、盐、氧化物),二氧化碳与碱(如氢氧化
19、钠、氢氧化钙等)的反应生成盐和水就不是复分解反应,所以该反应不一定是复分解反应。故C不符合题意;D.根据M+2N= P+2Q,若恰好完全反应后,生成32gP和32gQ,则P、Q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32:322=2:1。故D符合题意;故选BD。18、构建模型是学习化学常用的方法。下图是某反应的微观模拟示意图,以下判断不正确的是A甲、丙、丁都是氧化物B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均不变C参加反应的甲、乙两物质分子个数比为1:2D生成的丙、丁两种物质的质量比为7:22答案:ACA、甲和丁都是由氧元素和另外一种元素组成的,都属于氧化物,丙中不含氧元素,不属于氧化物,此选项表述不正确;B、所有的化学反应前后原
20、子的种类和数目均不变,此选项表述正确;C、根据微观示意图可知,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CO+2H2催化剂C2H4+2CO2,即参加反应的甲、乙两物质的分子个数比为2:1,此选项表述不正确;D、根据微观示意图可知,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CO+2H2催化剂C2H4+2CO2,生成物丙和丁两物质的质量比为(122+14):2(12+162)=7:22,此选项表述正确。故选AC。19、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某碳酸钙和氧化钙组成的混合物中钙元素的质量分数为60%,将100g该混合物高温煅烧至固体质量不再改变,共生成16g二氧化碳B某硝酸铵(NH4NO3)样品(杂质不含氮)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为28%,则样品
21、中硝酸铵的质量分数是40%C某种金属和铁的混合物5.6g与足量的稀硫酸充分反应,生成0.21g氢气,则该种金属可能是镁D若SO2和SO3中氧元素的质量相等,则SO2和SO3两种物质的质量比一定为4:5答案:ACA、碳酸钙和氧化钙组成的混合物中钙元素的质量分数为60%,将100g该混合物高温煅烧至固体质量不再改变,100g该混合物含有钙元素的质量为100g60%=60g,含有60g钙元素的氧化钙的质量为60g(4040+16100%)=84g,共生成100g-84g=16g二氧化碳,故A正确;B、纯净的硝酸铵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为142142+14+316100%=35%,氮元素的质量分数为28%
22、,则样品中硝酸铵的质量分数是28%35%100%=80%,故B不正确;C、铁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56份的铁和稀硫酸完全反应生成2份的氢气,5.6g纯铁生成氢气的质量为0.2g,镁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镁和氢气,24份的镁和稀硫酸完全反应生成2份的氢气,5.6g镁和稀硫酸反应生成氢气的质量为5.6g224=0.47g,金属和铁的混合物5.6g与足量的稀硫酸充分反应,生成0.21g氢气,则该种金属可能是镁,故C正确;D、SO2和SO3中氧元素的质量相等,氧原子的个数应相等,3SO2和2SO3中氧原子个数相等,则SO2和SO3的质量比(364):(280)=6:5,故D不正确。故选AC。2
23、0、在“宏观一微观”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特有的思维方式。如图为二氧化碳用于生产甲醇的微观示意图,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该反应中,有2种物质为氧化物B反应前后氢元素的化合价不变C参加反应的甲、乙分子个数之比为1:3D甲醇由碳原子、氢原子、氧原子构成答案:AC分析:由微观示意图分析可知,该反应为:CO2+3H2一定条件CH3OH+H2O。A.该反应中,有H2O和CO22种物质为氧化物(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为氧元素的化合物),选项说法正确。B.反应前后氢元素的化合价由0价变为+1价,选项说法错误。C.参加反应的甲、乙分子个数之比为1:3,选项说法正确。D.甲醇由甲醇分子构成,甲醇分子由碳原子、氢原
24、子、氧原子构成,选项说法错误。故选:AC。21、1783年,拉瓦锡研究水的组成,装置示意图如下,将水加热成蒸气通过灼热的铁管,一段时间后,在出口处收集到一种可燃性气体。实验后称量发现水的质量减少,铁管质量增加,拉瓦锡研究并判断铁转化为氧化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实验中收集到的可燃性气体可能是氢气B铁在该实验中起催化剂作用C实验中水蒸气减少的质量等于铁管增加的质量D该实验推翻了“水是单一元素物质”的观点答案:ADA、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反应前水中含有氢、氧元素,铁中含有铁元素,生成物中也只能含有氢、氧、铁元素,所以生成的可燃性气体可能是氢气,故A正确;B、催化剂只改变反应速率
25、,反应前后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实验中,铁管质量增加,因此铁不是催化剂,故B错误;C、实验后还生成了氢气,所以实验中水蒸气减少的质量等于铁管增加的质量和生成的氢气的质量,故C错误;D、从该实验中可得出,水是由氢、氧元素组成的,故D正确。故选AD。22、下列实验中,运用了控制变量法的是()A通过不同状态物质间反应前后质量的变化研究质量守恒定律B电解水实验中,通过检验两极产物研究水的组成C通过改变溶剂、温度测定物质溶解的多少,研究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D利用过量红磷在密闭容器内燃烧的实验验证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含量答案:ACA、探究质量守恒定律,要看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与反应后的质量是否相等,需要对比
26、试验,所以利用了对比实验的原理,故A符合题意;B、水通电分解正极生成氧气,负极生成氢气,从而得出水的组成元素,所以根本不存在对照实验,故B不符合题意;C、通过改变溶剂、温度测定物质溶解的多少,研究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所以属于对比实验,故C符合题意;D、研究空气中氧气含量是利用白磷燃烧,消耗空气中氧气,使瓶内气体压强减小,水在外界大气压的作用下进入集气瓶内,所以根本不存在对照实验,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AC。23、建构模型是化学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之一。下图是某化学反应的微观模拟示意图(甲、乙、丙、丁分别代表图中对应的四种物质),下列有关该反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甲、乙、丙三种物质均为氧化物Bx的
27、数值为2C反应生成的丙和丁的质量比为2:1D反应前后催化剂质量不变答案:ABD由化学反应的微观模拟示意图和质量守恒定律可知,该反应的方程式是:2CO+2NO催化剂2CO2+N2。A、甲、乙、丙三种物质均为两种元素组成,一种元素为氧元素的化合物,属于氧化物,说法正确;B、根据化学方程式可知,x的数值为2,说法正确;C、反应生成的丙和丁的质量比=(244):(142)=22:7,说法错误;D、反应前后催化剂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说法正确。故选ABD。24、“世界VR看中国,中国VR看南昌”。生产VR(虚拟现实)设备的材料之一是硅,工业制取高纯硅其中一个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下列结论正确的是A甲的化学
28、式为SiH4B反应中乙和丁的分子个数比为1:2C丙是由原子构成D丁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答案:BCD分析:由图可知,该反应为SiCl4与氢气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硅和氯化氢,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SiCl4+2H2一定条件Si+4HClA、由图可知,每个甲分子由1个硅原子、4个氯原子构成,故甲的化学式为:SiCl4,A不符合题意;B、由化学方程式可知,反应中乙和丁的分子个数比为1:2,B符合题意;C、丙是硅,硅是由硅原子构成的,C符合题意;D、丁中氢元素为+1价,设氯元素的化合价为x,根据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可得:(+1)+x=0,x=-1,D符合题意。故选BCD。25、构建模
29、型是化学学习常用的方法。如图为某化学反应的微观模拟示意图,下列有关该反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0A反应前后氧元素的化合价发生改变B参加反应的甲、乙两物质的质量比为2:5C该反应属于氧化反应D图示中x的值为4答案:ACD分析:由化学反应的微观模拟示意图和质量守恒定律可知,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C2H2+5O2点燃4CO2+2H2O。A、该反应有单质氧气参加反应,生成物化合物中均含氧元素,氧元素的化合价一定发生了变化,故A正确;B、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C2H2+5O2点燃4CO2+2H2O,参加反应的甲、乙两物质的质量比为262:32513:40,故B不正确;C、该反应有氧气参加反应,属于氧化反
30、应,故C正确;D、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C2H2+5O2点燃4CO2+2H2O,则图示中x的值为4,故D正确。故选ACD。填空题26、“嫦娥五号”月球采样返回,“天问一号”成功抵达火星,标志着我国航天事业取得突破性进展。(1)月壤含CaAl2Si2O8以及可作为核聚变燃料的氦-3等物质。CaAl2Si2O8中,Si、O两种元素的质量比为_。如图为氦在元素周期表中的部分信息。氦-3原子的质子数与中子数之和为3则其中子数为_、核外电子数为_。(2)着陆器上的仪器可探测水。若月球上存在大量的水,可利用光催化分解水技术得到氧气,对人类在月球上活动意义重大,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3)火星拥有丰富的金
31、属矿物和二氧化碳等资源。火星低层大气的主要成分如下表。气体成分CO2N2ArO2其他体积分数/%95.322.71.60.130.25为鉴别一瓶模拟“火星低层大气”组成的气体和一瓶空气,可采用的化学方法是_。若为满足人类未来在火星上生活,下列研究设想不合理的是_(填标号)。a.将CO2转化为O2,提高O2含量b.将CO2分解转化为N2,提高N2含量c.寻找水的存在和开发水循环技术d.利用火星上的金属矿物冶炼金属答案:7:16122H2O光2H2+O2分别将燃着的木条深入两瓶气体中,若木条熄灭,则说明该气体是模拟“火星低层大气”组成的气体,若木条燃烧无明显变化,则该气体是空气。b(1)CaAl2
32、Si2O8中,Si、O两种元素的质量比为(282):(168)=7:16。由氦在元素周期表中的部分信息可知氦的原子序数为2,即氦原子核内的质子数为2,又氦-3原子的质子数与中子数之和为3,故其中子数为3-2=1,核外电子数=核内质子数=2。(2)分析信息可知水在光催化下分解得到氧气和氢气,故反应方程式为:2H2O光2H2+O2。(3)空气中二氧化碳约占总体积的0.03%,而模拟“火星低层大气”组成的气体中二氧化碳气体的体积含量是95.32%,故可根据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也不能燃烧的性质进行鉴别。具体操作方法是:分别将燃着的木条深入两瓶气体中,若木条熄灭,则说明该气体是模拟“火星低层大气”组成的气体
33、,若木条燃烧无明显变化,则该气体是空气。a.模拟“火星低层大气”组成的气体中氧气含量比空气中少,且二氧化碳中含有氧元素,可通过将二氧化碳转化为氧气,以提高氧气的含量,此选项设想合理;b.二氧化碳中不含氮元素,故无法将二氧化碳转化为氮气,此设想不合理;c.水是人类生存不可缺少的物质,故应寻找水的存在和开发水循环技术,此设想合理;d.火星拥有丰富的金属矿物,故可利用火星上的金属矿物冶炼金属供人类使用,此设想合理。故选b。27、“宏观微观符号”三重表征是体现化学学科特征的思维方法。(1)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主要工具,请写出下列化学用语。2个氧原子:_;标出过氧化氢中氧元素的化合价_。(2)AD是不同
34、粒子的结构示意图,E是汞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请根据下列图示回答问题。已知12号元素是镁,写出B的粒子符号_。与A化学性质相似的原子是_(填字母序号)。汞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_。(3)如图是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试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从示意图中可以获得的信息有_(写一条即可)。答案:(1)2OH2O-12(2)Mg2+C200.60(3)2H2S+3O2点燃2SO2+2H2O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量不变分析:(1)原子用元素符号表示,多个原子就是在元素符号前面加上相应的数字,故2个氧原子表示为:2O;过氧化氢中氢元素显+1价,设
35、氧元素的化合价为x,根据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可得:(+1)2+2x=0,x=-1,元素化合价的表示方法是在化学式该元素的上方用正负号和数字表示,正负号标在数字前面。故过氧化氢中氧元素的化合价表示为:H2O-12;(2)B中质子数大于核外电子数,表示镁离子,镁离子是镁原子失去最外层2个电子后形成的,带2个单位的正电荷,表示为:Mg2+;A、C均质子数=核外电子数,表示原子,A的最外层电子数为2,只有1个电子层,达到了相对稳定结构,C的最外层电子数为8,达到了相对稳定结构,故与A化学性质相似的原子是C;在元素周期表中,元素名称下方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故汞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20
36、0.60;(3)由图可知,该反应为硫化氢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硫和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2S+3O2点燃2SO2+2H2O;由图可知,化学反应前后,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28、复学防疫,化学助力。(1)起床后,测体温。测体温时水银体温计中汞柱会上升的微观原因是汞原子_。(2)上学时,戴口罩。制作口罩用的无纺布面料主要是聚丙烯【(C3H6)n】,聚丙烯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_。(3)到校后,勤消毒:过氧乙酸用于教室消毒,其化学性质不稳定,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2C2H4O3=2C2H4O2+X,则X的化学式为_。用于手部消毒的酒精溶液属于易燃
37、物,使用时要注意安全,酒精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4)用餐时,讲营养。如午餐仅食用米饭、红烧肉、鸡蛋汤、牛奶,从均衡营养角度出发还应补充的一种食物是_。答案:间隔变大6:1O2C2H5OH+3O2点燃2CO2+3H2O蔬菜(1)原子之间有间隔,温度升高,间隔变大,所以水银体温计中汞柱会上升,故填:间隔变大。(2)聚丙烯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123):(16)=6:1,故填:6:1。(3)根据质量守恒,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不变,2C2H4O3=2C2H4O2+X,反应前4C、8H、6O反应后4C、8H、4O,故x中含有两个氧原子,为氧气,酒精化学式C2H5OH和酒精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化学
38、方程式为C2H5OH+3O2点燃2CO2+3H2O,故填:O2;C2H5OH+3O2点燃2CO2+3H2O。(4)米饭富含糖类,红烧肉富含油脂,鸡蛋汤、牛奶,富含蛋白质,还缺少维生素,还应补充的食物是蔬菜,故填:蔬菜。29、用化学用语填空:(1)2个氢氧根离子_。(2)高铁酸钠(Na2FeO4)是一种很好的净水剂,其中铁元素的化合价为_。(3)“84”消毒液可用于灾区防疫,其主要成分是次氯酸钠(NaClO),制取NaClO的化学方程式为2NaOH+X=NaClO+NaCl+H2O,则X的化学式为_。(4)国际禁毒日,为了起到警示教育作用,某地警方将缴获的毒品进行了焚烧处理。毒品大麻(主要成分的
39、化学式为C21H30O2)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答案:2OH-Na2Fe+6O4Cl22C21H30O2+55O2点燃_42CO2+30H2O(1)根据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若表示多个该离子,就在其离子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所以2个氢氧根离子可表示为2OH-;故填:2OH-。(2)钠元素显+1价,氧元素显2价,设铁元素的化合价是x,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得:(+1)2+x+(2)4=0,则x=+6价;故填:Na2Fe+6O4。(3)由质量守恒定
40、律: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均不变,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NaOH+X=NaClO+NaCl+H2O,反应前钠、氧、氢原子个数分别为2、2、2,反应后的生成物中钠、氧、氢、氯原子个数分别为2、2、2、2,根据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不变,则每个X分子由2个氯原子构成,则物质X的化学式为Cl2;故填:Cl2。(4)根据题意可知大麻(C21H30O2)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所以其化学方程式为:2C21H30O2+55O2点燃_42CO2+30H2O;故填:2C21H30O2+55O2点燃_42CO2+30H2O。30、现有S、Mg、O2、H2O、H2O2五种物质,请选择适当的物质按要求书写
41、化学方程式。(1)生成白色固体的化合反应_;(2)生成刺激性气味的化合反应_;(3)生成两种气体单质的分解反应_;(4)生成一种单质一种化合物的分解反应_。答案:(1)2Mg+O2点燃2MgO(2)SO2点燃SO2(3)2H2O通电2H2+O2(4)2H2O2MnO22H2O+O2(1)化合反应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反应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镁燃烧生成白色固体氧化镁,属于化合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Mg+O2点燃2MgO。(2)硫燃烧生成有刺激性气味气体二氧化硫,属于化合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SO2点燃SO2。(3)分解反应是指由一种物质反应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的反应,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两种气体单质,属于分解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通电2H2+O2。(4)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做催化剂条件下生成单质氧气和化合物水,属于分解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2MnO22H2O+O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