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水平五)武术模块
第10课时(24式简易太极拳)教学设计
一、指导思想:
本课主要围绕“立德树人、健康第一”的新课程理念,切实贯彻“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对知识、技能主动探索、主动发现的观点。关注学生的不同需求,激发学习兴趣。培养体育骨干,提高学生的应变能力及实践能力。注重学生身心的协调发展,引导学生在体育活动中发展一项或者多项自己喜爱的体育特长,体验主动参与并获得成功的乐趣。
二、学情分析:
高中女生已进入生理发育的后期,身体形态和机体的各种机能普遍接近成熟女性,在青春发育期,女生的肌肉发育慢于男孩,肌肉体积、动作能力暂时下降,动作缓慢等。而由于太极拳的动作柔和、轻灵、动作缓慢等特点。总体还是比较简单的,只要认真对待,学生完全可以学会、学好。同时,学生学习任务重,心理压力大,习练相对轻松、舒缓、有调节功能的太极拳,比较合适。
三、教材分析:
太极拳是中华民族传统体育宝库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受到人们喜爱并得到很好普及的健身运动,场地及其设备比较简单,而且容易推广和普及;其特点是:体松心静、缓慢柔和、动作、呼吸和意念相配合,有广泛的适应性和较高的锻炼价值。太极步如猫行,它可以帮助人练习太极拳的脚步动作及身体的稳定性还可以锻炼人的腿部力量。
四、教学内容
1、学习24式简化太极拳10式 云手
五、教学目标:
(一)运动能力: 100%的学生能在教师的提示下1-9式太级拳完成太极拳套路练习,85%的学生能学会10式云手动作。85%以上的学生能够认真地完成“体能练习”;
(二)健康行为:发展学生的柔韧、协调、力量等身体素质;能够运用所学的太极拳技能锻炼身体,提高自身的健康水平。
(三)体育品德: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武术的兴趣,提高学生的武德修养,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相互帮助、乐于合作的精神;
六、教学重、难点:
重点:运转时,重心移动,腰和手的运转三者要同一方向。
难点:云手动作中以腰带手,手腕翻转,上下肢协调运行。
模块目标
(一)运动能力:掌握太极拳的基本运行规律,发展学生的动作能力。
(二)健康行为:发展学生的柔韧、协调、力量等身体素质;能够运用所学的太极拳技能锻炼身体,提高自身的健康水平。
(三)体育品德: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武术的兴趣,提高学生的武德修养,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相互帮助、乐于合作的精神;
课时
学习内容
重点
难点
手段与方法
1
太极拳相关的理论知识
重点难点:太极拳相关的理论知识。
教师讲解
2
24式太极拳各式的动作方法
重点难点:口令、手法、步法、示范位置、攻防含义、注意点
讲解与示范
3
学习二十四式太极拳1-2式 起势 野马分鬃
重点:手臂动作。
难点:手脚配合
1.学生反复练习。
2.素质练习。
4
学习二十四式太极拳3-5式 白鹤亮翅 搂膝坳步 手挥琵琶
重点:脚步动作。
难点:白鹤亮翅手型变化。
1.学生反复练习。
2.素质练习。
5
巩固复习太极拳1-5式
重点:手臂动作。
难点:手脚配合
1.学生反复练习。
2.素质练习
6
学习太极拳6式 倒卷耾
重点:手前推,脚后撤。
难点:虚实分明,上下协调,后撤的落点
1.学生反复练习。
2.素质练习
7
学习太极拳7-8式 左揽雀尾 右揽雀尾
重点:先动哪个手。
难点:绕环的动作
1.学生反复练习。
2.素质练习
8
学习动作9.单鞭
重点:勾手先动。
难点:动作柔缓,呼吸匀称,手脚协调。
1.学生反复练习。2.素质练习
9
学习动作10 云手
重点:重心移动、腰、手的运转三者要同一方向。
难点:手腕翻转,上下肢协调运行。
1.学生反复练习。
2.素质练习
10
学习动作11-13 单鞭 高探马 右蹬脚
重点:穿手上步。
难点:蹬脚分手。
1.学生反复练习。
2.素质练习
11
学习动作14-17 双峰贯耳 左蹬脚 左下势 右下势
重点:收脚勾手 屈蹲撤步。
难点:动作柔缓,重心稳。
1.学生反复练习。
2.素质练习
12
复习1-17动作
动作柔缓,呼吸匀称,手脚协调
1.学生反复练习。
2.素质练习
13
学习动作18-20 左右穿梭 海底针 闪通背
重点:弓步分手
难点:交叉搭手
1.学生反复练习。
2.素质练习
14
学习动作21-22 转身搬揽捶 如封似闭
重点:搬、揽、捶的协调配合
难点:力度、柔和配合
1.学生反复练习。
2.素质练习
15
学习动作23-24 十字手 收势
重点:手、脚配合
难点:动作劲力和动作节奏
1.学生反复练习。
2.素质练习
16
复习1-24式太极拳动作
全套动作配合
1.学生反复练习。
2.素质练习
17
考核
考核
评价
广州市中小学体育与健康课时计划(教案)
学校
广州市增城区派潭中学
班级
高二武术选项
单元课次
武术模块第9次课
执教教师
吴妙园
学习目标
1、运动技能:在教师的提示下1-9式太级拳完成太极拳套路练习,并学会10式云手动作。学生能够认真地完成“体能练习”;
2、身体健康:发展学生的柔韧、协调、力量等身体素质;
3、心理、社会适应: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相互帮助、乐于合作的精神;
学习内容
24式简易太极拳动作10云手
重点
运转时,重心移动、腰、手的运转三者要同一方向。
难点
动作中以腰带手,手腕翻转,上下肢协调运行。
场地器材
一块空地、瑜伽垫20张、雪糕筒10个、音箱一个。
安全措施
1、课堂安全教育;2、做好充分在热身运动和放松运动;3、注意器材在摆放。
教学流程
集合——热身操——复习24式太极1到9式动作——完整示范10式云手——学习云手(分解上肢、下肢动作)——小组合作探究学习(上下肢结合练习)——巩固练习(教师讲解完整动作)——体能练习——放松小结
课的结构
达成目标
学习内容
学生活动
组织方式
教师活动
练习时间
练习次数
运动量
课堂常规
1、培养团队精神面貌。武术基本礼仪。2、明确学习目标及内容。
3.安全意识培养。
1.整队检查人数,师生问好。
2.提出学习内容及目标。
3.课堂安全教育
1.听口令,动作快、静、齐,武术抱拳礼,习武先习德。
2.明确学习内容及目标。
3.牢记安全知识,注意课堂安全。
1、四列横队集合,要求:快、静、齐。
﹡﹡﹡﹡﹡﹡﹡﹡﹡﹡
﹡﹡﹡﹡﹡﹡﹡﹡﹡﹡
﹡﹡﹡﹡﹡﹡﹡﹡﹡﹡
﹡﹡﹡﹡﹡﹡﹡﹡﹡﹡
▲
1、声音洪亮整理队伍,抱拳礼师生问好。
2、提出学习内容及目标。
3.讲解充分热身等安全教育。
2分钟
1次
小
热身运动
1.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气氛。 2、结合太极基本技能热身,更好与课的内容结合。
1、绕圈跑操、喊舒抱团。 2、徒手操、太极基本步法及手法热身。
1、听数字抱团,不成团等做抱头蹲起10个。 2、充分活动各关节,步行手法等。
1.喊数字,并参与游戏。 2、带领热身操、太极猫行步等。
5分钟
1次
中
课堂导入
回顾太极拳运动特点:心静体松、圆活连贯、虚实分明、呼吸自然。同时引入本次课内容。
复习1-9式动作
跟随教师复习动作、注意动作要领。
﹡﹡﹡﹡﹡﹡﹡﹡﹡﹡
﹡﹡﹡﹡﹡﹡﹡﹡﹡﹡
﹡﹡﹡﹡﹡﹡﹡﹡﹡﹡
﹡﹡﹡﹡﹡﹡﹡﹡﹡﹡
▲
1、示范带领学生复习动作语言简练准确,讲解清楚。
3分钟
1次
小
技能学习
1、初步建立云手的动作意识、运行路线、手法动作。2、熟悉太极劲力特点:始于足,发于腰,行于手。
学习动作10——云手
1.云手动作完整示范(背面、正面)
2.上肢动作练习 (单手练习、双手练习、移重心双手练习)
3. 下肢动作练习
1.认真观察教师动作
2..跟随教师练习,云手路线要准确,注意转腰
和翻腕,以腰带手,切忌翻肘。
3..跟随教师练习,注意重心只能左右移动,不能上下起伏,身体不能摇晃。
1.讲解和示范上肢动作,先背面领做,再镜面领做。
2.先单手,再双手,再加重心转移。领做时向学生
3. 强调重心的转移要领,禁止身体上下,起伏或随意摇晃。
1、1分钟
2、6分钟
3、3分钟
1、2次
2、5-8次
3、4-6次
中
巩固练习
1、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相互帮助、乐于合作的精神。2、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武术的兴趣。
上下肢结合练习
1.分组合作探究学习
2.小组展示
1.小组看图谈论,结合图解体会上下肢配合的完整动作。
2.小组展示10式云手动作。
B组
A组
C组
D组
10人一组,分4组。
1.教师各小组巡回指导。 2.小组展示点评。
1、8分钟
2、2分钟
1、6-10次
2、1次
中
体能练习
发展学生的柔韧、协调、力量等身体素质
1.仰卧起坐
2.开合跳
3.平板支撑
4.蛙跳
分四个小组4个项目同时进行,每组2分钟,顺时针方向轮换。
蛙跳
平板支撑
仰卧起坐
开合跳
教师口令轮换项目。指导动作规范到位,
8分钟
1次
大
身心放松
1、通过放松放松消除肌肉疲劳。
2、给予综合的评价,学生自我评价并结合教师评价进行小结。
1、听音乐做放松操
2、小结,宣布下课。
1、静下心来,听舒缓音乐,肌肉充分放松。2、自我小结
﹡﹡﹡﹡﹡﹡﹡﹡﹡﹡
﹡﹡﹡﹡﹡﹡﹡﹡﹡﹡
﹡﹡﹡﹡﹡﹡﹡﹡﹡﹡
﹡﹡﹡﹡﹡﹡﹡﹡﹡﹡
▲
1、带领学生做放松操、语言提示放松细节。2、指导学生小结、综合评价
2分钟
1次
小
平均心率预计
145次
强度指数预计
1.6
练习密度预计
60%以上
运动心率曲线图预计
课后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