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加快发展数字经济,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报告强调要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数字乡村是乡村振兴的战略方向之一,也是建设数字中国的重要内容。根据数字乡村发展战略纲要 和 数字乡村发展行动计划(2022-2025年)提出,加快推进数字乡村建设,发挥信息化对乡村振兴的驱动引领作用,从而带动和提升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十四五”时期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建设数字中国的发力期。随着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息化、网络化等在农业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深度和广度不断取得新的突破,数字乡村也成为乡村发展的一个转型进程。数字乡村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数
2、字农业发展,在农业生产全过程中,把信息作为重要生产要素,以此推动农业生产方式转变。传统模式下的农产品生产和流通效率相对低下,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着农业现代化进程。但是,数字农业能够促进数字资源与传统农业相互融合渗透,推动农业产业链改造升级。从供给侧看,利用物联网、智能设备等,能够实时监控农业生产信息,实现精细化作业;从需求侧看,利用电子商务大数据,能够了解消费者偏好,优化供需匹配。一、襄阳市数字乡村建设现状襄阳市在数字乡村建设上具有基础优势,并进行了实践探索,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一)具有推进数字乡村建设的基础襄阳作为农业大市,是全国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市和夏粮主产区。其农业基础好,截至2022
3、年底,全市共有高标准农田593.67万亩,粮食种植面积792.27千公顷,粮食总产469.33万吨,居湖北省首位。襄阳是全国三大芝麻主产区和长江中游重要的油菜种子生产基地;也是全国重要的畜禽养殖基地。襄阳农业资源丰富,农作物种类繁多,有小麦、玉米、水稻等基础农产品以及天麻、黄连、灵芝等名贵中药材。襄阳农业产业基础雄厚,2022年全市农产品加工产值迈向3 000亿目标,襄阳市数字乡村建设路径研究李晓翠,曲若洁(湖北文理学院经济管理学院,湖北襄阳441053)摘要:数字乡村建设是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关键举措,是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有效途径,也是建设数字中国的重要内容。襄阳市在数字乡村建设方面进行了实
4、践探索,并取得一定的成效,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如数字乡村建设资金短缺、农业数字化人才匮乏、农业数字化技术落地难、农业数据共享机制不够完善等。针对这些问题,提出通过完善数字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引进和培育高层次数字农业人才、加速一二三产业融合以及搭建农业农村大数据平台等实施路径,推动襄阳数字乡村建设走上新高度。关键词:数字乡村;乡村振兴;数字化人才;襄阳中图分类号:F3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6584-(2023)04-0027-04收稿日期:2023-04-18作者简介:李晓翠(1974-),女,湖北南漳人。教授,硕士,研究方向:工商管理;曲若洁(2001-),女,湖北襄阳人。研究方向
5、:财务管理。2023年8月第22卷第4期襄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Journal of Xiangyang PolytechnicAug.,2023Vol.22 No.427第22卷第4期襄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3年第4期总量位于全省第二;全市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563家,农业产业化省级及以上重点龙头企业144家,农业农村改革持续深化,新增市级以上新型农业经营主体129家,新增市级以上示范合作社和家庭农场100家。近几年,襄阳全域推进国家现代化农业示范区建设,以龙头企业拉动延伸产业链、以特色产品提升价值链、以电商仓储物流串起供应链,推动十大重点农业产业链发展壮大,推进全市农业产业链高质量发展。(
6、二)高度重视数字农业建设在对襄阳市各乡镇主要领导干部和村支书的问卷调查中,在农业现代化建设中,各地积极协助当地村民进行数字化设施的探索与推广。如全市所有行政村、95%以上的自然村湾实现了通光纤网络,农村互联网普及率约45%。政府开发农业物联网服务系统,利用视频监控、传感监测、自动控制、智能水肥一体化等技术,推动北斗导航技术和智能终端的运用,全面推行精量播种、精准施肥施药使得全程机械化农机综合作业率达到88%以上,实现良种、良法、良机、良地配套,亩均节种10%、节肥15%、节药20%。物联网运输仓储技术设施占比40.2%,电商销售配套设施占比56.4%。数字农业在襄阳农村地区有一定的影响力。(三
7、)宜城数字乡村建设成为襄阳数字建设的“样板”2020年9月,宜城市被中央网信办等7部委列为全国117个数字乡村试点县市之一,也是湖北省四个之一、襄阳市唯一的国家级数字乡村试点县市。2021年9月,宜城数字乡村建设案例入选 国家乡村建设指南1.0。2021年12月,由中共中央机关刊物 求是 主办的 小康 杂志社打造的“2021中国数字治理百佳县市排行榜”发布,宜城榜上有名,位列全国第95名。宜城市探索的数字乡村建设经验,不仅为襄阳市推进数字乡村建设打造了“样板”,也给全国各地提供了经验借鉴。二、襄阳市推进农业数字化转型存在的问题(一)数字乡村建设资金短缺数字乡村建设是个长期工程,需要大量资金投入
8、,且建设期较长。数字乡村建设的资金来源主要有四个渠道:一是中央、地方政府财政的支持,二是金融机构层面的筹资,三是多为社会民间闲散资金,四是农户自身经费的投入。在数字农业发展所需资金短缺的形势下,就现实情况而言,中央财政、地方政府的拨款还远远不足;金融机构资金也基本上是重工轻农,偏向于工业发展;社会民间闲散资金在农业上的投资更少。发展数字农业还需农民自身资金的投入,但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农民大多没有闲置资金可以购置先进的技术设备,同时也受制于文化水平的影响,不愿意接受新鲜事物。根据调研情况,谷城县数字乡村建设共需项目资金1.15亿元,在持续性进程中,还需大量资金投入,而目前其现有资金来源主要是以配
9、套资金及中央专项彩票公益金投入为主;南漳县的数字乡村建设资金主要来自招商引资,融资渠道单一。(二)数字产业人才缺失,劳动力不足农民数字技能匮乏、数字产业人才缺失不仅是制约襄阳市数字化农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也是限制全国数字化农业发展的普遍因素。农村劳动力文化水平整体偏低,农业劳动强度较高,职业社会认可度不高,青年多不愿务农,掌握知识和技术的专业人才较难被乡村建设发展保留。随着时间的推移,农村外出务工人员的数量不断攀升,而乡村劳动力的减少则成为了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在缺乏乡村劳动力,缺乏数字经济、信息技术等相关领域专家,以及数字化转型相关知识理念的条件,使得襄阳数字乡村建设受到严重限
10、制。据统计,截至2022年,襄阳市农村人口在总人口中占有很高的比重,达到了42%,农村人才流失率为14.7%,其中不乏拥有相关数字技术和信息技术专业背景的人才。农村劳动力参与率为47.3%,其中农村青年劳动力参与率为33.4%。这表明一部分乡村青年并不愿意或不能从事农业相关工作。受农村人口不断减少、外出务工人员增多等因素影响,截至2022年末,襄阳市农村外出务工人员数量已经高达318.8万人。(三)农业数字化技术落地难在农业数字化转型升级的进程中,将技术应用于实践是推进数字化转型升级的至关重要的一环。数字化技术的应用涵盖了众多领域的知识和28李晓翠,曲若洁:襄阳市数字乡村建设路径研究技能,需要
11、有专业的技术团队和配套的技术设备,涉及到物联网、云计算、人工智能等多个领域,技术研发需耗费巨大投资与时间。目前襄阳市很多技术并没有得到广泛应用,技术的落地存在一定的困难。并且数字化技术的应用也需有相应的产业配套体系,如物流、服务、支付等,但是在襄阳的许多乡村地区,人工智能技术的使用频率普遍偏低,仅有1/5地区使用比例超过50%;在农产品流通销售领域,智慧物流技术(如智能配送)仅有十分之一的区域会使用相关产业配套体系,产业配套体系的不完备严重制约数字化技术的应用。(四)农业数据共享机制不够完善实现农业数字化转型升级需要大量的数据支持,其中包括农业生产、销售、市场行情等方面的数据。然而目前数据的获
12、取和分享仍然受到大型企业和政府机构的限制,这使得农民和小农户很难获取到这些数据,也无法分享自己的数据,存在数字壁垒问题。调查发现,襄阳市乡村地区,缺乏有效的数据共享机制和平台,各个村落、各乡村部门之间缺乏有效的机制链接,数据的分配和共享存在不平衡的问题。在乡村,数据共享的同时还要确保数据安全与隐私,杜绝数据泄露和滥用。襄阳市各乡村部门也未建立起乡村数据共享安保体系,数据共享机制存在明显不足。全市仅有一半乡镇地区建立了现代农业园区,而在这些园区中,仅有1/3建有农业信息化平台;1/5区域建有农业农村数据中心,大部分地区还未与上级部门数据中心连接共享;48.7%地区建有农民创新创业平台服务中心,但
13、近60%的服务中心不具备技术专家在线系统。三、关于推进襄阳数字乡村建设的路径根据 襄阳“十四五”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规划(2021-2025年),加快襄阳农业数字化转型,可采取如下路径。(一)完善农村数字基础设施建设,赋能乡村振兴数字乡村发展行动计划(2022-2025年)提出,到2025年智慧农业建设取得初步成效,培育形成一批“叫得响、质量优、特色显”的农村电商产品品牌,乡村网络文化繁荣发展,乡村数字化治理体系日趋完善。因此必须加快乡村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农村地区宽带网络和5G技术建设,全面推进“三网”(电信网、广播电视网和互联网)融合,大力推进数字乡村建设。襄阳“十四五”推进农业农村
14、现代化规划(2021-2025年)确定到2025年,各县(市)镇村要实现通信网和互联网覆盖率达到100%、农村宽带普及率达到80%以上的目标。(二)引进和培育高层次数字农业人才,提升农民数字素养实施高素质农民培育计划,提升数字素养。一方面通过政策吸引高素质人才到襄阳。建议建立城乡人力资源要素双向流动机制,打出打好“政策牌”,全力落实好人才引进政策,以资金补贴、高校直采等方式吸引高素质人才回到襄阳,致力于数字乡村建设。另一方面必须立足当地,对农村青年、新型经营主体其他重点群体,不定期开展免费的数字化信息化专业技术培训,不断提升农民数字技能。组织地方政府与省、市高校科研机构等建立合作机制,向偏远乡
15、村地区开展网络远程教育,使更多的农民获得专业化系统指导。同时,要持续改善农村数字创业环境,打造数字技能培训基地。(三)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构建现代化农业体系在推动农业数字化进程中,要大力推进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融合发展,发展农耕体验、观光旅游、创意农业等乡村数字化新兴产业,依托“电子商务进万村”项目,培育农村数字化新业态,让乡村特色产业都插上“互联网+”的翅膀。政府部门可鼓励与扶持企业与科研机构加大数字农业技术研究与开发力度,促进数字农业技术持续创新与提升,增强其应用成熟度与稳定性。要持续深化农村电商发展,通过电商链接农村资源,挖掘数字乡村建设的潜能。此外,要积极培育乡村新业态,借
16、助数字技术加强农村的一二三产业的融合发展,通过农村数字经济新业态助推襄阳数字乡村建设发展。(四)搭建农业农村大数据平台,加快农业数字化步伐借数字化发展“东风”,主动登上数字化发展29第22卷第4期襄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3年第4期“快船”,深化数字技术与农业农村发展融合,真正把数字技术转为农业生产力,带动农村信息流、物流、资金流、人才流共同发展。建议整合襄阳各县市区农业农村各部门和涉农行业的数据资源,开展农业农村基础数据体系建设,建设涉农大数据平台,并实现数据共享,提升数据共享的效能和可信度,以进一步优化信息交流的效率。通过整合和分析农业数据,农业大数据平台能够提升数据的可视性和可操作性,从
17、而为农业决策提供科学的依据。加快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智慧气象等现代信息技术在农业领域的应用,培育一批示范基地和示范企业,推动智能感知、智能分析、智能控制、遥感监测等技术装备在农业领域的集成引用。如在农业生产方面,可借助数字技术,实行生长智能化干预,可降低成本和风险,实现绿色发展;在畜牧养殖业方面,可利用可穿戴设备、植入芯片等措施,实行动态配方饲料、精准喂养、产品可追溯等,做到生产流通智能化。参考文献:1 曾亿武,宋逸香,林夏珍,傅昌銮.中国数字乡村建设若干问题刍议 J.中国农村经济,2021(4):21-35.2 吕普生.数字乡村与信息赋能 J.中国高校社会科学,2020(2):69-7
18、9,158-159.3 张鸿,杜凯文,靳兵艳.乡村振兴战略下数字乡村发展就绪度评价研究 J.西安财经大学学报,2020(1):51-60.4 夏显力,陈哲,张慧利,赵敏娟.农业高质量发展:数字赋能与实现路径 J.中国农村经济,2019(12):2-15.5 李杰义,胡静澜,马子涵.数字乡村建设赋能乡村振兴:理论机制、实践路径与政策启示 J.西南金融,2022(11):84-95.6 丁波.数字治理:数字乡村下村庄治理新模式 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2):9-15.7 赵德起,丁义文.数字化推动乡村振兴的机制、路径与对策 J.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6
19、):112-120.8 常凌翀.数字乡村战略下农民数字化素养的价值内涵与提升路径 J.湖南社会科学,2021(6):114-119.9 江维国,胡敏,李立清.数字化技术促进乡村治理体系现代化建设研究 J.电子政务,2021(7):72-79.Research on the Path of Digital Rural Construction in Xiangyang CityLi Xiaocui,Qu Ruojie(Hubei University of Arts and Science,Xiangyang Hubei 441053,China)Abstract:Digital rural c
20、onstruction is a key measure to realize the strategy of rural revitalization,aneffective way to achieve the modernization of agriculture and rural areas,and an important content of building adigital China.Xiangyang City has conducted practical exploration in digital rural construction and achievedce
21、rtain results.However,there are also some issues,such as the shortage of funds for digital rural construction,a lack of digital agricultural talents,difficulties in implementing digital agricultural technologies,and imperfectmechanisms for sharing agricultural data.To address these issues,this study
22、 proposes an implementation paththat includes improving the infrastructure construction of digital rural areas,introducing and cultivating high-level digital agricultural talents,accelerating the integration of the primary,secondary,and tertiary industries,and building an agricultural and rural big data platform.These measures aim to promote Xiangyangs digitalrural construction to a new level.Keywords:digital rural areas;rural revitalization;digital talents;Xiangyang(责任编辑:邹丹)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