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万以内加、减法的练习及应用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通过练习进一步巩固万以内加、减法的笔算算理、算法,培养学生的计算技能,积累运算经验,提高学生的综合计算能力。2、培养学生的观察、思维能力及良好的数感,培养学生对数学计算的兴趣,形成一定的巧算意识。3、使学生体会的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以及数学的应用价值。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的计算技能,积累运算经验,提高学生的综合计算能力。教学难点:形成一定的巧算意识,培养学生根据实际灵活处理问题的能力,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设计意图:笔算加、减法是三年级上册之前就学过的教学内容,从前测题完成的结果来看,目前大多数学生已经比较熟练地掌握了包括比较复杂的进位、退位的笔
2、算算理和算法,因此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我并没有放在算理和算法的练习上,而是放在了培养学生的观察、思维能力以及积累学生的运算经验,提高学生的综合计算能力上,并且通过让学生用生活中的例子来解释自己的算法等手段,使学生深切感受到数学在日常生活中是有用的、有价值的,从而培养学生对数学运算的兴趣。其次,想通过在计算过程中渗透一些“凑整”的思想方法,来拓展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根据实际灵活处理问题的能力,同时为四年级学习简算打下一定的基础。教学过程:一、 复习算理、巩固算法。借助现在刚好是第十五届普洱茶叶节的机会,用老师买茶叶的话题引入出示信息,并让学生根据信息提出合适的问题:1、 第一次买了346克茶叶,第二
3、次买了275克。(1)教师相机选择问题,出示:我一共买了多少克茶叶?(2) 让学生列式计算,边算边小声说说自己是怎么算的。(3)指名说说算理、算法。教师相机课件演示笔算过程。(4)你想提醒同学在计算进位加法的过程中要注意什么?(5)你能用一个生活中的具体例子来解释346+275为什么要这样计算吗?(相加满十后为什么要向前一位进一)。2、出示信息:周老师也买了502克茶叶,可是被顾老师喝了175克。(1)帮周老师提一个他最想解决的问题:指名提问题,出示:还剩多少克?(2)让学生列式计算,边算边小声说说自己是怎么算的。(3)指名说说算理、算法,课件演示笔算过程。(4)同桌说说笔算过程并提醒同桌在计
4、算退位减法的过程中要注意什么。(5)用一个生活中的具体例子来解释502-175的计算方法。二、加、减法的应用练习1、出示:不计算,直接比大小。 483+514514+216 288+414388+314 706 -137706-311 540 -323440-323教师强调:只动你的眼睛和大脑直接判断出结果。(1) 先让学生用心观察一会儿,然后在同桌交流说说你的比较方法。(2) 指名汇报交流。(3) 教师简单小结。2、出示信息:我带了374元钱,买了一条199元的裙子。(1)补充问题:还剩多少钱?(2)列式:374-199(3)让学生独立解决,指名汇报。提问:除了笔算,这一个算式,你又能用什么
5、方法最快、最简单的计算出他的结果呢?(4)同桌讨论交流你的想法。(5)集体交流,展示你的算法,找出最简单的算法。(6)自由创造一个可以这样巧算的算式,小组内交流你的算式算法,并举一个生活中的例子解释你的算法。3、减法你能巧算,那加法呢?出示:374+199(1)独立尝试,同桌交流。(2)汇报说说你的想法。引导小结:运用“凑整”的方法,关键是观察和思考,而使用好“凑整”的方法,可以把一些比较复杂的加、减法计算变得易算且不易错。三、 拓展提高1、出示问题:按要求补充减数:824-( )=( )(1)补充一个三位数,使这个算式成为一道不退位的减法算式。(2)补充一个三位数,使这个算式成为一道只有百位上需要退位的减法算式。(3)补充一个三位数,使这个算式成为一道百位和十位上都需要退位的减法算式。2、指名读题目,理解题意,自由选择一个问题完成。3、完成问题,你发现了什么规律,用自己的话说说。四、小结本节课内容说说你这节课的收获?教师补充课题:万以内加、减法的练习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