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24年国家开放大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试卷3形考大作业参考答案一、论述题(本题共1小题,共100分)1978年,对中国而言,充满着转折意味。改革从这里起航,书写了一个国家繁荣发展的壮丽史诗,激荡起一个民族生机勃勃的复兴气象,不仅深刻改变了中国,也深刻影响了世界。重温那一次伟大转折,回首46年难忘岁月,就是要充分认识改革开放的重大意义和伟大成就,从中激发继续改革的激情和推动发展的力量。为什么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伟大历史转折?参考答案1:一、全会完成了党的思想路线的拨乱反正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中国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全会全面纠正了自1957年以来党在不同时期和不
2、同程度上发生的指导思想上的“左”倾错误,特别是“文化大革命”的错误,从指导思想上进行了拨乱反正,重新恢复了党的正确的思想路线。坚决批判了“两个凡是”的错误方针,充分肯定了必须完整地、准确地掌握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高度评价了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确定了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指导方针。二、全会完成了党的政治路线上的拨乱反正全会果断地决定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这个已不适用于现实社会主义社会的口号,作出了从1979年把全党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实现改革开放。重新确定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政治路线,确定了国民经济发展的新的指导方针,从而使我国的国民经
3、济能够沿着一条新的正确的道路向前发展。三、全会完成了党的组织路线上的拨乱反正全会着重提出了健全社会主义民主和加强社会主义法制的任务;审查和解决了党的历史上一批重大冤假错案和一些重要领导人的功过是非问题。四、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也是共和国历史上的一个伟大转折点。全会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结束了1976年10月以来党和国家工作在徘徊中前进的局面,开始全面的认真的纠正“文化大革命”中及其以前的“左”倾错误。全会作出把党和国家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和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因而成为开辟与
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开创中国社会主义事业发展新时期的伟大起点。五、确定了我国经济发展的新道路,开创了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新时期十一届三中全会所做出的各种决策,确定了我国经济发展的新道路,标志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已经开始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在长期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斗争中,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发展了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和文化;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总结正反两方面的经验,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实现全党工作重心向经济建设的转移,实现改革开放,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当代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相结合,逐步形成了建设有中国特
5、色的主义的理论和政策、路线、方针,开创了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新时期。参考答案2: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也是共和国历史上的一个伟大转折。他从根本上冲破了长期“左”倾错误的束缚,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又一次解决了“中国向何处去”的问题,成为开辟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开创中国社会主义事业发展时期的伟大转折。1.全会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2.全会作出了把党和国家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3.全会作出了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4.全会审查和解决了历史上遗留的一批重大问题和一批重要领导人
6、的功过是非问题。5.全会决定加强党的领导机构,健全党的民主集中制,健全党规党法,严肃党纪。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也是共和国历史上的一个伟大转折点。全会从根本上从破了长期“左”倾错误的束缚,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结束了1976年10月以来党和国家工作在徘徊中前进的局面,开始全面的认真的纠正“文化大革命”中及其以前的“左”倾错误。全会作出把党和国家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和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因而成为开辟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开创中国社会主义事业发展新时期的伟大起点。全
7、会指出,现在我国经济管理体制的一个严重缺点,是权力过分集中,必须加以改革。应该有领导地大胆下放权力,让地方和工农业企业在国家统一计划指导下,有更多的经营管理自主权,应该着手大力精减各级经济行政机构,把它们的大部分职权转交给企业性的专业公司或联合公司;应该坚决实行按经济规律办事,重视价值规律的作用,注意把思想政治工作和经济手段结合起来,充分调动干部和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应该在党的一元化领导下,认真解决党政企不分,以党代政,以政代企的现象,实行分级分工分人负责,加强管理机构和管理人员的权限和责任,提高工作效率。全会还指出,城乡人民生活必须在生产发展的基础上逐步改善。必须坚决反对对人民生活中的迫切问
8、题漠不关心的官僚主义态度。同时,我国经济目前还很落后,生活改善的步子一时不可能很大,必须把有关的情况经常告诉人民,并在人民和青年中继续加强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革命思想教育,各级领导同志必须以身作则。十一届三中全会所做出的各种决策,确定了我国经济发展的新道路,标志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已经开始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在长期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斗争中,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发展了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和文化;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总结正反两方面的经验,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实现全党工作重心向经济建设的转移,实现改革开放,把马克思
9、主义的基本原理与当代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相结合,逐步形成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主义的理论和政策、路线、方针,开创了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新时期。参考答案3: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伟大历史转折,这一论断基于其在多个方面的深远影响和重大决策。12首先,从党的指导思想上看,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冲破了长期以来“左”的错误的严重束缚,彻底否定了“两个凡是”的错误方针,强调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果断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这一决策标志着党在指导思想上的一次重大转变,为后续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奠定了思想基础。其次,从党的工作中心上看,全会作出了
10、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和实行改革开放的战略决策,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代替了“以阶级斗争为纲”。这一转变不仅调整了党的工作重心,而且开启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时期。在经济体制上,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开始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以发展社会主义经济为目的的改革开放取代了闭门式的发展模式。这一变革不仅促进了经济的快速发展,而且使中国逐渐融入世界经济体系。此外,全会还提出了经济建设必须按客观规律办事的方针,使经济工作的指导思想发生了变化;着重提出了健全社会主义民主和社会主义法制的任务;审查和解决了党的历史上一批重大冤假错案和一些重要领导人的功过是非问题;增选了中央领导机构成员。这些
11、决策和措施不仅纠正了历史错误,而且为党的新时期工作指明了方向。综上所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通过其一系列重大决策和措施,实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的伟大转折,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参考答案4:这是因为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了党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组织路线的拨乱反正,标志着我国进入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在邓小平同志的领导下和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支持下,冲破长期“左”的错误的严重束缚,批评了“两个凡是”的错误方针,明确指出必须完整、准确地掌握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全会高度评价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重新确立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
12、线和组织路线,作出了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和实行改革开放的战略决策。这是党和国家命运攸关的历史性抉择。正由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从根本上冲破了长期“左”倾错误的严重束缚,端正了党的指导思想,重新确立了党的马克思主义的正确路线,我们才开始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使中华民族沧桑巨变,摆脱了贫困,告别了落后,大踏步赶上时代潮流,迎来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如果说,1949年新中国的诞生和1956年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那么,1978年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
13、党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开创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新时期。(1)会议完成了党的思想路线的拨乱反正。会议全面纠正了自1957年以来党在不同时期和不同程度上发生的指导思想上的“左”倾错误,特别是“文化大革命”的错误,重新恢复了党的正确的思想路线。(2)会议完成了党的政治路线上的拨乱反正。会议作出了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开始了中国从“以阶级斗争为纲”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历史性转变,使中国进入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代。(3)会议重新确立了党的正确的组织路线,决定拨乱反正,并审查和解决党内一批重大冤假错案。(4)从党的指导思想和实际工作来说,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
14、领导集体。综上所述,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也是共和国历史上一次伟大转折,它开创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伟大起点。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伟大意义和深远影响,已经和正在随着改革开放伟大实践的发展越来越充分地显示出来,并将贯穿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全部进程。1、恢复了党的民主集中制的优良传统,提出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的重要任务。2、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取得了组织路线拨乱反正的最重要成果。3、彻底否定“两个凡是”的错误方针,重新了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指导思想,实现了思想路线的拨乱反正。4、果断地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作出工作重点
15、转移的决策,实现了政治路线的拨乱反正。5、审查和解决了历史上遗留的一批重大问题和一些重要领导人的功过是非问题,开始了系统清理重大历史是非的拨乱反正。6、这次全会结束了粉碎“四人帮”后两年在徘徊中前进的局面,揭开了我国改革开放的序幕,开辟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道路,标志着中国从此迸人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新时期。因此,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历史上的伟大转折。参考答案5: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也是共和国历史上的一个伟大转折。他从根本上冲破了长期“左”倾错误的束缚,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
16、,又一次解决了“中国向何处去”的问题,成为开辟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开创中国社会主义事业发展时期的伟大转折。1.全会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2.全会作出了把党和国家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3.全会作出了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4.全会审查和解决了历史上遗留的一批重大问题和一批重要领导人的功过是非问题。5.全会决定加强党的领导机构,健全党的民主集中制,健全党规党法,严肃党纪。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也是共和国历史上的一个伟大转折点。全会从根本上从破了长期“左”倾错误的束缚,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
17、组织路线,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结束了1976年10月以来党和国家工作在徘徊中前进的局面,开始全面的认真的纠正“文化大革命”中及其以前的“左”倾错误。全会作出把党和国家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和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因而成为开辟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开创中国社会主义事业发展新时期的伟大起点。全会指出,现在我国经济管理体制的一个严重缺点,是权力过分集中,必须加以改革。应该有领导地大胆下放权力,让地方和工农业企业在国家统一计划指导下,有更多的经营管理自主权,应该着手大力精减各级经济行政机构,把它们的大部分职权转交给企业性的专业公司或联合公司;应该坚决实行按经济规
18、律办事,重视价值规律的作用,注意把思想政治工作和经济手段结合起来,充分调动干部和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应该在党的一元化领导下,认真解决党政企不分,以党代政,以政代企的现象,实行分级分工分人负责,加强管理机构和管理人员的权限和责任,提高工作效率。全会还指出,城乡人民生活必须在生产发展的基础上逐步改善。必须坚决反对对人民生活中的迫切问题漠不关心的官僚主义态度。同时,我国经济目前还很落后,生活改善的步子一时不可能很大,必须把有关的情况经常告诉人民,并在人民和青年中继续加强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革命思想教育,各级领导同志必须以身作则。十一届三中全会所做出的各种决策,确定了我国经济发展的新道路,标志着我国国
19、民经济的发展,已经开始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在长期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斗争中,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发展了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和文化;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总结正反两方面的经验,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实现全党工作重心向经济建设的转移,实现改革开放,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当代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相结合,逐步形成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主义的理论和政策、路线、方针,开创了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新时期。参考答案6: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的伟大历史转折,这是因为十一届三中全会结束了粉碎“四人帮”之后两年中党的工作在徘徊中前进的
20、局面,实现了党在建国以来全局性的、根本性的伟大转折,它集中表现在以下几个主要方面:第一,全会实现了思想路线的拨乱反正。思想路线的拨乱反正是各方面拨乱反正的前提和先导。全会冲破了党的指导思想上存在的教条主义和个人崇拜,批评了“两个凡是”的方针,高度评价了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指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是党的思想路线的根本原则,从而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第二,第二,全会恢复了党的民主集中制的传统。全会讨论并着重提出了健全社会主义民主和加强社会主义法制的任务。宪法规定的公民权利,必须坚决保障,任何人不得侵犯。为了保障人民民主,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法制,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
21、制度和法律具有稳定性、连续性和极大的权威,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第三,全会作出了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启动了农村改革的新进程。对国家的今后发展影响极为深远。第四,全会开始了系统地清理重大历史是非的拨乱反正。第五,这次会议事实上形成了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新的党中央领导集体。1978年12月18日-22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在北京举行。出席会议的中央委员169人,候补中央委员112人。这次会议彻底否定了“两个凡是”的方针,重新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
22、伟大决策;会议实际上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中国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全会认真地、全面地纠正了“文化大革命”中及其以前的“左”的错误,从指导思想上进行了拨乱反正,重新确定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确定了国民经济发展的新的指导方针。从而使我国的国民经济能够沿着一条新的正确的道路向前发展。全会坚决批判了“两个凡是”的错误方针,充分肯定了必须完整地、准确地掌握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高度评价了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确定了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指导方针。全会果断地决定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这个已不适用于现实社会主义社会的口号,作出了从1979年把全党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全会着重提出了健全社会主义民主和加强社会主义法制的任务;审查和解决了党的历史上一批重大冤假错案和一些重要领导人的功过是非问题。所有这些在我国的政治上、经济上和思想上都是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决策。1、思想上: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正确的思想路线,高度评价真理标准问题讨论。2、政治上:果断停用“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口号,把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社会主义建设上。3、组织上:审查和解决党内一批重大冤假错案,把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社会主义建设上,决定实行改革开放,以及一些领导人的功过是非问题。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