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24年国家开放大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大作业参考答案试卷A一、论述题(本题共1小题,每小题100分,共100分。)人类社会发展的实践证明,人类走向现代化的途径不只有一条,西方的现代化暴露出许多问题和不足,不能被奉为圭臬。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现代化不是少数国家的专利品也不是非此即彼的单选题,不能搞简单的千篇一律、复制粘贴。一个国家走向现代化,既要遵循现代化一般规律,更要立足本国国情,具有本国特色。”中国式现代化,打破了“现代化=西方化”的迷思,展现了不同于西方现代化的新图景。理论联系实际,谈一谈你对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的理解。参考答案1: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明确指
2、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进入新发展阶段,我们要深刻理解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自觉将其实践要求贯彻和落实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各个领域的各个环节,为社会主义发展提供更多的发展之路,为人类文明新形态提供更为多样的选择。什么是中国式现代化。习近平总书记曾从多个维度进行深刻阐释,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是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和平发展的现代化,从而既从中国发展实际,又从国家建设目标,既从社会主义建设要求,又从世界发展局势的维度全面阐发
3、了中国式现代化的具体内涵。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当前我国仍然是世界人口第一大国,人口规模的巨大的现实国情既给我国现代化发展带了发展机遇,也给现代化发展带来挑战。进入新发展阶段,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我们应充分认识人口规模巨大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求,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同时要充分利用人口资源优势,推进科教兴国战略,努力提高人口整体素质,推进中国由人口大国向人才强国迈进,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源源不断的人才支撑。1、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
4、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不是少数人的富裕,而是绝大多数人的富裕,不仅是实现物质层面的富裕,而是包括物质和精神的共同富裕。由此,我们不难看出,相较于财富集中于少数人的资本主义国家,社会主义国家的共同富裕更彰显人民性。进入新发展阶段,党和国家要将坚持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融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之中,既要做大蛋糕,也要分好蛋糕,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2、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和精神相协调的现代化。社会主义现代化不仅是表现在物质的高度丰富,经济的高度发达,还要表现在精神的足够丰富。而不能是物质发展了,精神却远远落后,这既不符合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要求,也不符合马克思主义对未来理想社会人的合理性存在的设想。由此,
5、进入新发展阶段,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要积极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经济的高质量发展,为社会现代化建设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与此同时,要从精神道德层面积极提高人民的精神文化素养,要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事业和产业,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3、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现代化是凌驾于自然之上的发展模式,以牺牲自然为代价而发展起来的。相较于西方以人为中心的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发展原则。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发展原则,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生态环境的保护,经过几十年的发展,生态环境问题日益凸显。党的
6、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创造性地将生态文明融入五位一体总体格局,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实现根本性、全局性的变化。进入新发展阶段,我们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发展,要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融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各个领域的各个环节,推动实现以绿色发展为底蕴的高质量建设。4、中国式现代化是和平发展的现代化。相较于西方资本主义的现代化是建立在对其他国家的殖民与掠夺之上的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是建立在和平发展基础上的现代化,是实现全世界共同繁荣的现代化。中国作为拥有五千年文化的文明国度,自古具有天下为公的历史传统和文化基因。进入新发展阶段,我们将继续秉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发展理念,坚持站在历史发展的正确一
7、边,坚持站在人民的一边,坚持和平、发展、共享的原则,推动全世界人民共同繁荣发展。5、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现代化。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先锋队的性质决定了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的地位,决定了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核心地位。中国共产党具有先锋队的性质,代表着先进生产力的发展方向、代表着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着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它自身的先进性势必能够成功领导人民实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进入新发展阶段,要继续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捍卫“两个确立”,做到“两个维护”,坚持中国共产党的核心领导地位。参考答案2:党
8、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它具有以下5个方面的鲜明特征。1、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十四亿多超大人口规模构成了超大规模的市场、消费潜力,同时,我国拥有门类最齐全、规模最大的工业生产体系,必将使中国继续成为推动世界经济增长的最大动力,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创造巨大空间、奠定牢固基础。中国式现代化必将使进入现代化国家的人口规模超过现有发达国家总和,使全球进入发达国家的人口实现翻番,将彻底改写现代化的世界版图,这无论对发展中国家、世界社会主义,还是对全球和平发展都具有深远意义。为此,我们必须充分发挥
9、人口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发展转变释放出的人口红利和人才红利,以“并联”的方式同步推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的叠加发展,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路,人才强国战路,不断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2、本质要求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一是坚持把推动高质量发展放在首位,通过科技创新和数字经济赋能,激活经济新潜能,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二是实施乡村振兴、西部大开发等战略,缩小城乡差距和区域差距,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三是通过构建初次分配、再分配、第三次分配协调配套的制度体系,完
10、善工资制度,完善按要素分配制度,增加低收入者收入,稳步扩大中等收入群体,逐步缩小收入分配差距。四是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统筹做好教育、医疗、就业、社保、住房、养老扶幼等各方面工作,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3、崇高追求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不单一追求经济发展和利益增长,而是要推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齐头并进,强调“丰富人民精神世界”。五千多年的中华文明,党领导人民在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进程中创造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积淀着中国人民深层的精神追求,我们必须传承和发展。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同社会发展相适应,并加以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让“两个文明”
11、协调发展。4、鲜明特点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人与自然的关系从来都不是单向的,而是双向的。与“先污染、后治理”的发展方式不同,我们不仅为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而创造更多物质和精神财富,还包括为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而提供更多高品质生态产品。这既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内容,也是人文明新形态的重大成果,体现了大国的责任担当。我们必须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把生态保护和优质发展统筹起来,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和生产方式,使良好的生态环境成为人民美好生活的增长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支撑点、展现大国形象的发力点。5、中国式现代化是
12、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道路遵循和平发展观,秉持和平理念,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面对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中国一直秉持大道之行,天下为公,坚持胸怀天下,致力于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积极倡导“一带一路”,将中国与世界连接为-一个休戚与共、命运相连的有机整体,以合作谋和平、以合作促发展、以合作化争端,有效应对全球日益增多的不稳定性和不确定性。在国际关系格局与利益关系发生深刻变革和调整,国际和平发展形势面临巨大挑战的情况下,中国只有更加坚定地走和平发展道路,树立起同舟共济、互利共赢的价值导向,促进各国文化之间的互鉴交流,既通过维护世界和平发展自己,又通过自身发展维护世界和平,推动
13、历史车轮向着光明未来继续前行。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鲜明体现:中国式现代化是切合中国实际的,体现了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也体现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中国式现代化破解了人类社会发展的诸多难题,摒弃了西方以资本为中心的现代化、两极分化的现代化、物质主义膨胀的现代化、对外扩张掠夺的现代化老路,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为人类对更好社会制度的探索提供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蓝图已经绘就,需要团结一心、勇毅前行,以饱满的精神状态开创中国式现代化的崭新局面。全面深入理解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对于我们深入学习二十大精神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因此,我们要全面准确把握中国式现代化的丰富内涵,增强贯彻落实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坚定不移把党中央决策部署落到实处,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勠力同心、不懈奋斗。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