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乡村振兴视角下农村环境污染治理的路径探讨.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737831 上传时间:2024-02-28 格式:PDF 页数:3 大小:1.17MB
下载 相关 举报
乡村振兴视角下农村环境污染治理的路径探讨.pdf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乡村振兴视角下农村环境污染治理的路径探讨.pdf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乡村振兴视角下农村环境污染治理的路径探讨.pdf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36农场经济管理 (2023/8)Nongchang Jingji Guanli乡村振兴视角下农村环境污染治理的路径探讨袁仁榕(贵州大学)摘要:随着农村经济的高速发展,农业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导致污染防治工作更为艰巨。现有法律规范无法适应农村环境问题,对于农村环境污染问题亟需通过健全的法律制度做支撑。本文将结合农村环境特征,对其治理进行探究,促进农村环境污染问题的解决。关键词:农村环境污染;污染控制;法治【作者简介】袁仁榕(1998-),女,硕士研究生在读,贵州大学法学院,研究方向:法学。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对“三农”问题进行了深刻阐述,强调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关乎国计民生。根据我国在

2、2018年发布的有关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文件,其中强调要坚持人和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特别是要巩固树立“两山”理念,始终坚持保护优先和节约优先的工作原则和方针,统筹治理山水林田湖草系统,充分发挥绿色发展对乡村振兴的引领作用,乡村振兴战略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治理农村环境污染问题。现阶段我国针对农村环境污染治理的法律比较分散,并没有形成完整的体系,也很难使农村环境污染问题得到有效的解决。为进一步解决治理难题,应结合农村固有特点,因地制宜地建立健全环境污染治理体系。一、农村环境污染现状(一)生活垃圾对农村环境的污染农村生活垃圾随着经济发展也与日俱增,如日常生活中的厨余垃圾、塑料袋、一次性用品及废旧电池等。

3、垃圾种类繁多,但处理方式单一。多数农村以堆放和填埋的方式处理生活垃圾,处理方式操作简单,但需要占用大量的土地面积,填埋方式不合理、堆放技术不科学会降低生活垃圾的处理效率,也容易造成农村环境的二次污染。虽然部分农村地区的处理方式走向“户收集、村集中、镇转运、县(市)处理”的路线,但此路线会导致城市的生活垃圾处理设备造成巨大的负荷,造成城市污染。(二)农业生产对农村环境的污染对于农作物产量的提高,需要依靠农药、化肥、地膜等,这些也会对环境造成巨大污染。如滥用农药不仅会降低土壤的品质,而且对农村生态环境带来不良影响,一定程度上会威胁生物的多样性。肥料的使用,对于不能吸收的部分会引起地表水和地下水的富

4、营养化,造成土壤肥力退化,其中的氮素会产生刺鼻的气味,污染空气。当农作物成熟后,农民对没有价值的地膜和塑料薄膜不处理,埋在土壤中影响土壤品质。畜禽的排泄物随意堆放,致使氮、磷流失,造成地下水的污染,危害村民健康。(三)工业生产对农村环境的污染近年来,工厂大量建在农村虽然促进了农村经济发展,但也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三废”排放量的增加,加上企业为提高盈利,不合理处理污染物,给农村环境造成不可逆损害。如,将工业固体废弃物乱堆乱弃或者采用非法填埋的方式处理,其中所含有的有害物质污染了农村的土地资源,导致土质的硬化。同时还会造成水污染,危害农村生态环境。工业废水对农村环境造成污染的方式可以分为以下三种

5、:第一,工业企业违法排放未经无害化处理。如,2018年河北省晋宁县东汪镇南丁曹村便发生了“红水浇地”事件。第二,工厂污水泄露。工业企业建37经济研究厂后,缺乏对排放污水处理设施的管理,导致工厂污水泄露发生。如,博罗柏塘镇新郫村因为漂染工厂管道破裂产生的污水泄露,土地受到了污染。第三,工业企业虽然排放废水达标,但是工业企业废水排放标准低,排出去污水的污染物浓度比地表水环境浓度高,造成了工业企业排放的达标污水对农村环境仍会产生污染。二、农村环境污染治理的法治成因 当前,农民对于居住环境及生态环境的保护意识逐渐上升,对于治理环境污染积极性开始增强,但农村环境的现状并未发生太大改变。缺乏健全的法律制度

6、是其重要因素之一,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一)立法方面现阶段,我国并没有针对农村环境污染问题建立相应的法律体系。农村地区的环境污染与城市完全不同,导致大多数环境类法律法规在农村的适用性不足,难以形成有效的农村污染防治法律依据。同时,农村也缺乏地方性的污染防治法规。在全国各地区的环境法律法规中,极少出现专门针对农村污染防治的字样与记录,这给农村防治工作带来了很大困难,导致很多污染防治工作缺乏明确的法律依据。监管环境保护法中虽然出现了关于农村环境污染防治的规定,然而内容较为抽象,主要是原则性的规定。立法部门应对这一问题有清晰的认识,并分析农村环境污染问题产生的原因,在此基础上建立相应的法律制度。如

7、在农业生产方面,由于农业化肥的应用不正确,带来了比较严重的农村环境污染,同时养殖业也带来了一定的污染问题。有必要深入研究上述问题,对相关的法律空白进行弥补,从而尽可能减少当前污染防治存在的盲区,这样就能使农村环境污染问题得到有效解决1。(二)执法方面首先,当前有许多机关部门都拥有环境执法权,但是因法律不够完善,部门之间职权界限模糊,导致各部门之间相互协作困难,甚至在遇到问题时互相推脱责任,不利于农村环境的执法。其次,部门的资金不足,监测技术及设备落后,也是导致环境污染严重的重要原因。最后,农村环境执法人员专业素养普遍不高,对于环境保护法律制度,环保知识知之甚少,责任感低,执法行为不当等问题时而

8、发生。(三)司法方面 在发生环境纠纷时,被告方多为强势的地方企业,受害者多为普通农民,且环境污染问题涉及许多专业性问题,需要专业设备检测,程序复杂。加之我国对于环境的侵权案件,采取举证责任倒置,导致双方采取私下调解的方式得到不公平的补偿。再加上一些因素,极有可能影响司法审判的客观性与公正性。(四)守法方面第一,农村地区的法律体系建设一直是我国法治化进程的短板,农民的环境法律意识更是比较欠缺,这与农村传统的生产生活方式有关。农村经济发展的大环境长期缺乏对环境问题的引导与重视,农村缺乏关注环境污染问题的人文环境。第二,农村地区居民普遍受教育水平低,导致农民缺乏生态环境保护意识,难以具备以法律维护自

9、身环境权益的能力,最终只能忍气吞声。最后,一些当地政府为了促进经济发展,愿意牺牲环境来提高经济,导致即使出现侵权事件,也会不理智地处理问题。三、农村环境污染治理的法治化路径(一)完善相关立法首先,从国家层面上完善农村环境产权制度,明确环境在农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中的重要地位,明确政府、企业及农民对农村环境的法律权益,为保障环境公平提供法律依据。其次,对农村污染防治相关的法律体系进行优化和完善,充分考虑当前农村生态环境的建设需要及污染排放的特征,在此基础上制定有针对性的农村污染防治法律体系。根据农村土地、空气、水资源等污染类型颁布相关38农场经济管理 (2023/8)Nongchang Jing

10、ji Guanli李真.黄河三角洲地区农村生态环境综合质量监测与评价以东营市为例J.山东化工,2021,50(14):241-242.李祎.乡村振兴战略视域下农村社区环境污染的成因与防治对策基于河南省S市的调查研究J.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21,37(02):81-87.童志峰.中国农村水污染防治政策的发展与挑战J.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06):91-94.(责任编辑:朱晓雨)123法律,并设置农业生产、工业生产及生活垃圾处理的行政管理办法,制定农村污染法律执行配套标准,做到农村环境污染防治有法可依,确保法律可行,实现污染可控2。(二)提高执法力度首先,设立专门的农村环境保

11、护机构,将分散于各部门的监管责任集中到此机构,由其统一管理。其次,提高该机构的资金,确保经费充足,以此能保证基础硬件设施齐全,人员充足。并且设置界限,保证政府不会过度干预,对于其工作能够顺利开展。最后,对于执法人员的素质也应引起重视,确保执法工作有效进行。要从筛选人员时就设置门槛,引进一批具有法律素养及对环境专业了解的高素质人才,提高执法水平。引进高素质人才后,要建立有效的监督机制。当涉及对基层干部的政绩考核时,可以考虑将环境污染的治理作为考量的指标之一,且该机构应垂直管理,进一步减少地方政府的干预。地方政府应对其执法时提供辅助,对于违法违纪的干部应严格惩戒。(三)完善司法救济第一,成立巡回法

12、庭,主要负责环境诉讼案件,或者招聘具有环境专业知识相关的人才,当涉及相关案件时进行实地考察,以此促进司法审判的公正性,维护司法权威。第二,应将涉及与农民有关的环境侵权案件纳入法律援助制度。因为农民属于弱势群体,加之涉及环境诉讼的案件都需要经济成本,专业知识。法律援助制度的加入,能够有效维护农民的合法权益。最后,对于涉及农村环境的侵权案件时,诉讼时效为三年。其诉讼时效在涉及与农村环境侵权有关时,应进行相应的调整。因为其侵权行为造成的损害结果不能立马显现,所以可以组织专业人员进行实地调研后再确立合理期限。(四)促进村民知法守法农村的居住人口素质普遍偏低,村民更注重经济效益与生活便利,对于环境的保护意识较弱,这给政府部门高效地开展环境污染治理工作带来一定困扰。如果农民没有树立环境保护意识,那么就会持续破坏农村的环境,就会导致环保工作的质量与效率受到影响。各地区环保部门应面向本地群众开展有关环境的宣传和教育活动,农村环保机构应面向农村居民进行知识宣传,可以与本地的村委会开展合作,引导农村人口参与环保知识宣传教育的具体过程,还可以面向各个层级的管理者组织开展相应的环保意识培训班,通过这种方式培养并强化管理人员的环保意识。在开展环保知识培训的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农村人口的实际需要,重点对化肥农药使用和日常生活废弃物排放等知识进行宣传教育,这样才能有效解决农村环境污染问题3。参考文献: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