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正负数一的教学设计【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第7475页正负数一的内容。【教材分析】本节课是六年级上册的实践活动数的世界内的一节课,是在四年级初认识正负数的基础上,让学生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进一步体会负数的意义。另外学生还要会用负数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问题,知道正负数可以互相抵消。教材创设了比赛计分看胜负的情境,而比赛胜负是学生感兴趣的话题。教材正是借助这一情境,使学生进一步理解负数的意义,认识负数的作用,知道1和-1可以互相抵消,进一步让学生知道正负可以互相抵消。【教学目标】 1、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进一步体会负数的意义。2、会用负数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问题
2、,知道正负可抵消。【教学重难点】1、知道正负可以相互抵消。2、时间间隔、温差等问题的理解。【教学准备】 记分卡【教学策略及方法分析】在教学过程中,精心预设教学的各个环节,让学生对“正负数”这两个概念进行对比研究,可让学生借助石头剪刀布的游戏,整理得出比赛结果数椐,通过借助比赛结果数椐,能使学生更好的明确正负数的意义。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应让学生经历体会负数产生的必要性和应用的广泛性,渗透数学的相对性,感受用数学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应给学生提供较大的思考空间,创设多个贴近学生认知规律适合学生学习的教学情境。比如在太空游戏中,可以通过抢答方法来解决问题,这一情境新颖、有趣对学生有一定的吸引力,从而
3、使学生的注意力再集中起来,让学生更深一层去理解正负数的意义和作用。【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揭示课题。设计意图:把学生引入问题的情境,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使学生尽快的融入课堂。1、四年级已经学习了正负数,你们对正负数有哪些认识? 2、在生活中有哪些现象运用正负数来表示的?3、揭示课题:同学们对正负数都有一定的认识!那么这一节课我们进一步学习正负数一教师板书: 正负数一二、创设情境,探究新知。设计意图:通过实践操作的教学方式,互动的教学模式,并让学生通过谈话游戏探究得出结论这一环节,可以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操作、思维能力。同时学生有了自主合作探究的空间,就等于给了他们自由发挥的平台,并能调动
4、每一个学生探究的积极性,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参与到探究活动中去,在探究中发现事实,认识新知识。1、师生谈话:同学们玩不玩过剪刀、石头、布的游戏?游戏的规则是什么? 如果计分,怎样定规则?生:生:赢的加分,输的就扣分。师:输赢这两种相反的情况,我们可以用什么来表示?板书:正数负数师:為什么用正负数来表示?能不能说说你的想法? 生:因为输赢是两种相反的情况,而正数与负数是表示两种相反意义的量。板书:正数与负数是表示两种相反意义的量师生讨论得出记分方法赢得记1分,输的记-1分,打平记0分。2、学生开始游戏,要求学生在记分卡上记录好每一局的分数!并让学生说说三局后的得分各是多少分?师生共同探讨为什么1和-
5、1可以相互抵消?生:因为1和-1是两个相反意义的量,得1分和扣1分等于没有得分,就是0分。所以1和-1可以互相抵消? 师:你认为除了1和-1抵消等于0外!还有什么数可以相互抵消等于0?生:生:我认为像2和-2,3和-3,100和-100等这些数量相同,意义相反的正负数都可以相互抵消等于0.师生赞同,板书:正负数可以相互抵消 3、让学生观察自已的记分卡上的分数!想一想三局过后自已的得分是多少分?如果是输的,应该再赢几局?就可以胜对方了;如果是胜的,对方应该再赢你几局?自已就会输了。 学生分小组讨论,合作探究,汇报得分情况,得出结论意义相反的正负数都可以相互抵消!4、教师说明刚才所做的一切活动与课
6、本74页的比赛情境是一样的,让学生迅速把课本74页的比赛情境的问题解答。5、小结:通过刚才的学习,大家都表现的非常好!同学们都知道了,正负数是表示相反意义的量,是可以互相抵消的。三、联系生活、巩固应用(一)、设计意图:利用所学到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巩固新知识,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1、出示第74页“试一试”第1题。 引导学生理解:抽查净含量是否合格是检查什么?表格中-2表示什么意思?+2又是表示什么?(1)、课本的数学问题,第1袋味精与第2袋味精的总质量是多少?第3袋与第4袋的总质量又是多少?学生独立解答,教师要注意重点引讨学生理解-5与3抵消方法(2)、5袋味精的总质量又是多少
7、? 让学生分小组讨论,全班讲评。 2、 指导学生完成课本第75页“练一练”第1题今年水稻试验田的总产量与去年相比情况如何?让学生独立解答,并说明想法。(二)、深入研究。设计意图:可以以抢答方法来解决问题,这一情境新颖、有趣,对学生有一定的吸引力,从而使学生的注意力再集中起来,使学生更深一层去理解正负数的意义和作用。1、让学观察太空游戏,小组讨论研究在表上发现了什么信息?让学生说信息。2、借助游戏巧妙提升:根据学生发现的信息进行抢答游戏。教师宣布抢答规则:(A)把我们班男女同学分成两个团队,所有人一起参与抢答;总共有5题!(B)、等老师读题完毕,即可举手开始抢答;(C)、 回答正确的同学加10分
8、;答错 、抢到不答或在有效答题时间(3秒)内不作答均扣10分3、教师依次出示抢答的问题:(1)、正的时间和负的时间以什么为分界线?正的时间表示什么?负的时间表示什么? (2)、时表示什么意思?太空人什么时候穿上了太空衣?(3)、 太空人的活动安排是怎样安排的?(4)、线段图上每一段表示多长时间?太空人有两次进餐。这两餐之间相隔多长时间?师:能不能说说你是用什么方法想的?生1:借助数轴,再数出两餐之间的时间间隔。生2:数出出发射前有几时,发射后有几时,把发射前后的时间间隔加起来。(5)、宇航员从进入太空舱到拍摄资料共经过了多长时间? 四、指导学生完成课本第75页“练一练”第2题。先让学生理解气温
9、是以什么为分界线?-65是表示什么意思? 北京 65 左面是2006年1月1日我国部分城市天津 55 的天气预报,北京的温差(最高气温减 重庆 75 最低气温)是多少?其他城市呢?上海 510 广州 1623五、连线题。请同学举手回答,全班判断,答对的,用手势“”表示,答错的用手势“ ”表示。全班要认真听答。(1)、两个正负数互相抵消后得多少?1 -1 2 -2 3 -3 10 -15 23 -2(2)、连线之后两个数之间相隔多少 ?-5 6 -3 5 -6 9 -13 3 3 12 六、总结: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知道了怎样求正数、负数相差多少,也知道了正负数可以互相抵消 。【教学反思】 本节
10、课在课堂教学过程中, 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所以创设了“石头、剪子、布”的游戏情境, 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给学生提供从事数学活动和交流的机会,从而展开新知的探究,在胜负的比较中,进一步体会正负数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正负数可以相互抵消。使学生从实践中解决问题比从课本中解决问题更容易达到教学目标。本课的“太空游戏”,这一情境比较有趣,对学生有一定的吸引力, 先是引导学生观察其中的信息, 让学生分清负数是表示在发射前的时间,正数是表示发射后的时间。 然而接着以抢答形式完成课本的问题,使学生更容易参与到学习中去,从而进一步提高了学生的思维能力。本节课采取了合作交流和动手实践相结合,充分获取数学活动经验。能够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进行独立思考,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与同伴交流,并充分给了学生动手、观察、交流、合作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在具体的操作活动中获得知识,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获得学习的主动权,大大提高了学习效率。【板书设计】正负数一正数是表示两种相反意义的量可以相互抵消负数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