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西藏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理论研究分析.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736723 上传时间:2024-02-28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1.57MB
下载 相关 举报
西藏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理论研究分析.pdf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西藏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理论研究分析.pdf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西藏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理论研究分析.pdf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西藏发展论坛 2023 年第 3 期(总第 193 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西藏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理论研究分析靳海波摘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习近平总书记重大原创性论断,不仅是国家战略层面的政治问题,也是重大的基础理论问题。1当前西藏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研究成果大量涌现,涉及多领域多学科,相对比较全面。但从研究的视域、对象、主题等方面分析,在研究的系统性、方向、重点难点等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科研管理部门发挥对理论研究计划性、命题性的指导作用。理论研究者应坚持以问题为导向,紧密联系实际开展调查研究活动,推动理论研究切实在“围绕

2、中心、服务大局”中发挥积极作用。关键词:西藏;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理论研究自2017年习近平总书记正式提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至今,西藏学术界展开了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相关研究,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本文基于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万方数据库(WFPD)的成果,以“西藏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成果为研究对象,分析当前研究内容、研究热点以及其表现出的研究特点等问题,对“西藏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各方面的研究进行梳理,展示当前该研究的研究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为“西藏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相关研究提供参考借鉴。一、西藏“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的现状分析基于近5年

3、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万方数据库(WFPD)的数据,以“西藏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题或关键词进行搜索,涉及西藏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研究成果总数分别为258篇和274篇。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学术期刊文章124篇,学位论文116篇,研讨会文章7篇(国内会议2次,国际会议5次),报纸文章4篇;万方数据库(WFPD)期刊论文253篇,学位论文16篇,会议文章5篇。(一)研究发文量分析根据CNKI所检索的数据,西藏“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领域年度发文情况以检索数据和图1所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题的论文2017年未收录,2018年1篇,2019年为12篇,这一时期处

4、于研究的起步阶段,成果相对较少;20202022年总数为315篇(包括会议通知、目录等),发文量不断上升,掀起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的热潮,20212022年相关研究成果大幅度增长,显然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与研究培育基地的设立、2021年召开的第五次中央民族工作会议、2022年西藏自治区民族工作会议的召开密切相关。另一个侧面反映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具有极强的政策导向性。2作者简介:靳海波,男,山西长治人,中共西藏自治区委员会党校(行政学院)科学社会主义教研部副教授,研究方向:民族理论政策研究。39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西藏发展论坛 2023 年第 3 期(

5、总第 193 期)图120192023年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文献年份分布图(二)研究的主题分析图2所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华民族共同体”“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华民族”3这些主题始终是研究的热点,涉及上述主题总数为322次。图3所示的次要主题,涉及民族团结、习近平总书记的主题总数为40次,除此之外,还涉及意识研究、意识培育、民族团结进步、共同体意识、新时代、边疆民族地区、高校、小学生等等。研究紧紧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核心概念,研究的视域和对象也比较宽泛,总体来看,对元概念和对象研究较多,针对民族地区的路径和实践研究相对不足。图2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要主题分布

6、40西藏发展论坛 2023 年第 3 期(总第 193 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图3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次要主题分布(三)研究文献的学科分类从研究学科的分类上看,研究涉及 40 个学科。如表 1 所示,当前研究主要集中于行政学及国家管理(55%),高等教育(14.44%),中等教育(5.59%)等,虽然在民族学、马克思主义、政治学、法学、伦理学、考古学等学科领域,都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有所关注,也有一定的探索,但比例相对较低,特别是以民族学、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等重要学科为出发点,基础性研究的数量和质量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表1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文献的学科分类学科分类行政学及国

7、家管理高等教育中等教育文化体育中国共产党文献比例/%5514.415.594.412.941.76(四)研究成果的机构分布图 4所显示的 163篇理论成果中,区内党校、高校的成果数为 66篇,占成果总数的 37%,区外各高校关于“西藏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研究为97篇,占总数63%,体现出当前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的全域性特征。从区内各机构截至目前的发文总量看,当前发文量最高的是西藏大学(31篇)和西藏民族大学(30篇),与高校自身定位及研究特色、研究优势等密切相关。区内省、市党校成果共计 5 篇,占总比例的0.3%。41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西藏发展论坛 2023 年第 3 期(总第

8、 193 期)图4研究机构分布二、西藏“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当前西藏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研究成果大量涌现,涉及多领域多学科,相对比较全面。但从研究的视域、对象、主题等方面分析,在研究的系统性、研究方向、研究的重点难点等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一)研究缺乏系统性大部分研究没有超越传统的民族工作范畴,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元概念,微观层面理论研究不足。一是缺乏整体思维,对“主线”理解不全面。片面地认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仅是民族工作的主线以致研究局限于民族工作,忽略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还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主线和西藏工作的战略性任务,一些研究战略意蕴把握不够,就民族

9、而论民族,或管中窥豹,只见一斑,如无限强调文化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的作用,缺乏与新时代民族工作五项重点任务联系起来的研究,而且缺乏从政治、经济、制度、法治等层面系统的思考研究。二是缺乏联系的思维,只谈民族不涉宗教。西藏信教群众多、信众范围广,民族与宗教都是西藏工作的重要内容,“宗教是一种复杂的社会历史现象,既是一种意识形态,又是一种社会力量,它有着相当广泛的群众基础”。中国知网 258 篇关于西藏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研究,涉及宗教和寺庙僧尼的为零篇,涉及内容提及宗教的也仅仅是在“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或“五个有利于”标准的论述中,没有分析“如何引导信教群众”“如何发挥宗教积极作用

10、”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三是缺乏全面思维,研究大多囿于汉藏关系。随着各民族大流动大融居的趋势逐渐增强,区内民族成分增加至 50个,目前涉及民族关系史、交往交流交融史、民族国家认同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汉藏两个民族,藏回、藏蒙、藏彝、藏羌以及区内汉族和其他民族之间的研究也是凤毛麟角。“三个离不开”“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民族分布格局已成定势,各民族间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联系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紧密,4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不只是汉藏两个民族的事情,理论研究的焦点也应全面覆盖区内各民族。(二)研究的方向和内容与实践脱节学术的本质是理论与方法、学理与实践的统一。正如恩格斯所讲“没有统一的君主就没有

11、统一的上帝”,脱离了社会存在的理论必然是空洞的。一是战略性前瞻性不足。脱离“两个大局”的基本出发点,一些研究缺少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战略性任务的视角广度和深度进行分析与选择。势必会导致:一方面,理论研究空间十分有限、被动适应环境,永远是战略的追随者;另一方面,缺乏两个大局的视野,只能从现存的、已结构化的现象来思考战略问题,局限性突出难以创新;再者,基于战略视角不足,一些研究往往从42西藏发展论坛 2023 年第 3 期(总第 193 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眼前需要出发,闭门造车,试图“以理论解决理论问题”,脱离时代和社会所需,缺乏预判性更无前瞻性。二是研究钻“故纸堆”的倾向。随着中华民

12、族共同体意识研究的热度不断上升,一些历史类的研究伴随着这波热度开始兴盛,如:古代地名考释、古经文解析、古代公文写作方法等,如归类到历史研究中则无可争议,但高举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旗号,体现出的研究方向却是“差异性”多于“共同性”。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既是重大的理论问题,又是重要的实践问题。5开展研究不仅要注重理论的创新,还要注重对现实问题的针对性和解决问题可行性。三是理论研究脱离群众。一些理论文章高高在上,生涩难懂,既不可借鉴,也不能操作。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一项实践性很强的工作,相关研究应该本着“既入得了学术殿堂,又到得了田间地头”的精神,既能解决学术上的困惑,又能指导具体实践,

13、还能让各民族群众产生切身相关的共鸣。上述258个理论成果,涉及路径和实践的文章总数为8篇,研究对象涉及西藏各民族群众的文章仅为4篇,凸显了理论研究中忽视人民群众主要参与者和创造者的主体地位,在具体实践中必然难以调动群众共同参与的积极性。此外,也存在一些“蹭热点”的研究,研究对象之间关联性不强,如“传统体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实践研究”,文章主旨为“实施各级各类比赛,使群众通过比赛参与以拥有共同心理,达到民族认同;挖掘、宣传传统体育文化符号达到文化认同”,对于局部地区、单一民族举行的传统体育比赛如何形成中华民族与中华文化认同没有形成对策研究。(三)重点难点把握不足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任何工作

14、中,我们既要讲两点论,又要讲重点论,没有主次,不加区别,眉毛胡子一把抓,是做不好工作的”6。梳理当前相关理论研究,突出西藏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重点难点不明显,主要表现为:一是重点不突出,做“背书论”。一些研究不讲重点,对会议精神、重要理论一概而论。如论述共同性和差异性关系时,照搬照抄文件精神,能叙述“共同性是主导、根本和前提,差异性不能削弱和危害共同性”,但缺乏分析和实例,比如“哪些是共同性,哪些是差异性”,具体实践研究中,对“哪些必须同,哪些可以异”的问题含糊其词,论述不清,此类研究不仅应解决“是什么”的问题,还应思考“怎么做”的问题。二是对难点问题选择性“回避”。因一些现实性问题较为敏感

15、,理论研究在涉及相关问题时往往一笔带过,不仅难以收到学习之效,反而会走样跑偏,甚至带来不利的危害与影响。如涉及文化与宗教关系研究中关于“西藏文化受藏传佛教影响较深”的论断,如果没有进一步深入阐释,就会再次陷入“西藏文化来源于宗教、西藏文化就是藏传佛教文化、藏传佛教文化代表西藏文化”等误区,更有甚者借机强调西藏民族文化的特殊性,把藏民族文化游离于中华文化之外。青藏高原古人类早于宗教发展数万年时间,藏民族文化是数千年来青藏高原各族人民群众在生产生活实践中创造的,宗教亦是各族人民群众所创造文化中的一种。藏民族文化的发展受宗教影响,但不能等同于宗教文化,宗教文化不等同于藏民族文化、更不能代表西藏文化。

16、在这类关键性问题的研究中不能模棱两可,必须坚定立场、旗帜鲜明地进行阐释。三是缺乏对重难点问题逻辑关系的梳理。在宗教意识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关系研究中,个别研究把两者放在同一层次进行论述,把部分群体的集体意识和国家公民的共有意识混为一谈,不分主次,搞不清“为了谁”和“服务谁”的问题;把“四个共同”(基本前提)、“四个与共”(思想基础)和“五个认同”(具体抓手)混为一谈,不分先后顺序,不谈逻辑关系,如何实践的问题更是少之又少;物质和精神关系的研究中,只论相辅相成不论辩证统一;“法治意识”研究中,脱离西藏实际,一味强调地方法律法规建设,忽视对“国法大于教规、国法大于佛法”的阐释等等。总体来看,西藏

17、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成果颇丰,但研究还存在上述不足。究其原因,一是对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哲学社会科学重要论述领会不深,增强实践自觉不够;二是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个主线和战略性任务理解不全面;三是缺乏实地深入调研,对西藏区情把握不够;四是没有树牢“以人民为中心”思想,忽视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和智慧力量;五是没有把理论研究与国家重大战略和区党委中心工作结合起来。三、西藏“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应把握的几个要点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明确要求“以我国实际为研究起点,提出具有主体性、原创性的理论观点”。西藏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理论研究理应紧密结合西藏历史与文化、

18、民族与宗教、经济与社会发展现状以及西藏工作的阶段性特征,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关注新问题、43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西藏发展论坛 2023 年第 3 期(总第 193 期)聚焦大问题、把握真问题。针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笔者认为应该从六个方面加以调整。(一)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理论研究必须站稳马克思主义的立场,秉持强烈的现实关怀和问题意识,与党和国家大局、区党委中心工作紧密联系在一起,始终坚持“共同性”大方向,围绕西藏工作的全局性、战略性、前瞻性问题,承担起维护社会稳定和社会长治久安的重大责任,为西藏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社会长治久安提供智力支持。(二)坚持问题导向一

19、方面,要持续关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与民族工作顶层设计,紧跟相关理论研究的重点与热点;另一方面,要立足实践,坚持问题导向、需求导向,聚焦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过程中需要解决的主要难题,以及基层民族事务部门、民族工作人员贯彻落实国家政策、机制改革面临的实践困惑。(三)加强对研究方向的引导着重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计划性、命题性研究加强指导,加大重点委托课题形式,发挥好哲学社会科学评奖、科研项目的指挥棒作用,评优获奖的研究成果理应符合政治性和学理性、价值性和知识性、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的原则和方向。(四)坚持系统思维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研究要树立起整体的、全面的和联系的意识,拓宽研究视野。

20、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既要研究民族领域的问题,也要研究与民族工作密切相关的政治、经济、历史、宗教、文化、社会治理等其他方面工作;既要研究藏民族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路径,也要研究西藏散杂居民族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路径,更要对不同研究对象进行整合系统研究;既要研究藏传佛教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的作用机制,也要研究西藏其他宗教的作用机制。同时还要把对乡村振兴、强边固边等重点工作的研究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紧密联系起来。(五)加强调查研究“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没有调查就没有决策权。”7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研究必须严格贯彻中办印发的 关于在全党大兴调查

21、研究的工作方案。理论研究首先要端正态度,以科学方法进行调查研究,沉下心气、投入心力,察实情、取实效,才能调有所得、研有所获。(六)树牢群众观点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群众的社会实践,是获得正确认识的源泉,也是检验和深化我们认识的根本所在。”8西藏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要深入基层农牧区,走进农牧民家里,直接听取群众意见,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对策,不断完善思路和举措。参考文献:1 李思言,李晓峰.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中的四个问题 J.内蒙古社会科学.2021(4).2 陈路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的现状、热点与趋势基于CiteSpace的可视化知识图谱分析 J .

22、广西民族研究.2021.3 张哲宇,廉潘红,师兴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现状及趋势基于 CiteSpace 的知识图谱可视化分析J.普洱学院学报.2022.4 尤权.做好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科学指引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 J.中国民族.2021(11).5 方盛举.主持人语: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保证 J.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21.6 求是网.辩证认识这项工作的“同”与“异”.EB/OL.http:/ 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 关于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的工作方案 .中国政府网,http:/ 唐丕跃.学习习近平的调查研究观提高调查研究水

23、平 J.陕西行政学院学报.2015.下转第55页44西藏发展论坛 2023 年第 3 期(总第 193 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Four-dimensional approach to promoting the building of theChinese national community in Xizang-Based on the perspective of ethnic interlocking community constructionYin Xing,Feng Xu,Wang YinAbstract:The Report of the Partys 20th Nation

24、al Congress has clearly pointed out that it is necessary tostrengthen and improve the Partys ethnic work by casting a strong sense of the Chinese national community as themain line.This paper systematically reviews the policy approach of ethnic interlocking community construction andthe research sta

25、tus of ethnic interlocking community construction.Based on the perspective of ethnic interlockingcommunityconstruction,itproposestoconstructtheinterlockinglivingenvironment,developmentenvironment,governanceenvironment and spiritual environment of various ethnic groups through the paths of spatial so

26、ciety,livelihood andeconomy,relationship system and cultural psychology,to ensure that all ethnic groups foster a strong sense of the Chinesenational community through extensive interaction,exchanges,and integration.Key words:Construction of Chinese national community;Four-dimensional path;Ethnic in

27、terlocking;Communitybuilding责任编辑:罗勇责任校对:格桑次仁上接第44页Theoretical research and analysis of the consciousness of theChinese nation community in XizangJin HaiboAbstract:To firmly build the Chinese nations sense of community is a major original judgment of General SecretaryXi Jinping,which is not only a po

28、litical issue at the national strategic level,but also a major basic theoretical issue.At present,a large number of research results have emerged in Xizang,involving multiple fields and disciplines,andare relatively comprehensive.However,from the perspective,object and theme of the research,there ar

29、e still someproblems in the systematic,direction,key and difficult aspects of the research.We should take the consciousness ofthe community of the Chinese nation as the main line,and the scientific research management department shouldplay a guiding role in the planning and proposition of theoretica

30、l research.Theoretical researchers should adhere toproblem-orienteddirection,carryoutinvestigationandresearchactivitiescloselyrelatedtopractice,topromotetheoreticalresearch to effectively play a positive role in focus on the central task and serve the overall interests.Key words:Xizang;Build a strong sense of the consciousness of the Chinese nation community;Theoreticalresearch责任编辑:格桑次仁责任校对:旺珍55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