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主要内容,起草背景,1,指导标准(,版),主要内容,2,三年专题整改前后抗菌药品临床使用概况,3,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基础知识专家讲座,第1页,起草背景,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基础知识专家讲座,第2页,背 景,年,8,月由原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和解放军总后勤部卫生部联合公布了,关于施行,通知,(卫医发,285,号),年,3,月下发了,卫生部办公厅关于抗菌药品临床应用管理相关问题通知,(卫办医政,38,),-,在一定程度上深入加强围手术期病人预防使用抗菌药品,尤其是,I,类切口手术预防用药管理,-,
2、严格控制和规范氟喹诺酮类药品临床应用,-,要求了建立和实施抗菌药品分级管理制度,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基础知识专家讲座,第3页,意 义,卫生部,抗菌药品临床应用管理方法,年,4,月,24,日,卫生部办公厅关于继续深入开展全国抗菌药品临床应用专题整改活动通知,年,3,月,5,日,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做好全国抗菌药品临床应用专题整改活动通知,年,4,月,卫生计生委 关于深入开展全国抗菌药品临床应用专题整改活动通知 年5 月6,日,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基础知识专家讲座,第4页,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基础知识专家讲座,第5页,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基础知识专家讲座,第6页,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
3、则基础知识专家讲座,第7页,一、严格落实抗菌药品临床应用管理相关法规要求;,二、加强抗菌药品临床应用综合管理;,三、切实作好抗菌药品处方点评工作;,四、完善抗菌药品合理应用技术支撑体系;,五、开展抗菌药品临床应用监测和细菌耐药监测;,六、加大检验指导和公告力度,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基础知识专家讲座,第8页,9,抗菌药品临床应用管理评价指标及要求,序号,指标,公式(或释义),要求,三级综合医院,二级综合医院,口腔医院,肿瘤医院,儿童医院,精神病医院,妇产医院(妇幼保健院),1,抗菌药品品种、品规数量要求,抗菌药品品种数=本医疗机构药品采购目录中抗菌药品品种数,复方磺胺甲噁唑(磺胺甲噁唑与甲氧
4、苄啶,SMZ/TMP)、呋喃妥因、青霉素G、苄星青霉素、5-氟胞嘧啶可不计在品种数内,50,35,35,35,50,10,40,同一通用名称抗菌药品,注射剂型,2种,含有相同或相同药理学特征抗菌药品不得重复采购,口服剂型,2种,含有相同或相同药理学特征抗菌药品不得重复采购,头霉素类抗菌药品品规,2,个,三代及四代头孢菌素(含复方制剂)类抗菌药品品规,口服剂型,5,个,注射剂型,8,个,碳氢霉烯类抗菌药品注射剂型品规,3,个,氟喹诺酮类抗菌药品口服剂型品规,4,个,氟喹诺酮类抗菌药品注射剂型品规,4,个,深部抗真菌类药品品种,5,个,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基础知识专家讲座,第9页,10,2,特
5、殊使用级抗菌药品使用量占比,3,抗菌药品使用率,门诊患者抗菌药品使用率,20%,20%,20%,10%,25%,5%,20%,急诊患者抗菌药品使用率,40%,40%,50%,10%,50%,10%,20%,住院患者抗菌药品使用率,60%,60%,70%,40%,60%,5%,60%,4,住院患者抗菌药品使用强度,同期出院患者平均住院天数,40,DDDs,40,DDDs,40,DDDs,30,DDDs,20DDDs(按照成人要求日剂量标准计算),5,DDDs,40,DDDs,抗菌药品临床应用管理评价指标及要求,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基础知识专家讲座,第10页,指导标准(,版),主要内容,抗菌药
6、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基础知识专家讲座,第11页,主要内容,抗菌药品临床应用管理,2,各类抗菌药品介绍,3,抗菌药品临床应用基本标准,1,各类细菌性感染经验性抗菌治疗标准,4,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基础知识专家讲座,第12页,主要内容,抗菌药品临床应用管理,2,各类抗菌药品介绍,3,抗菌药品临床应用基本标准,1,各类细菌性感染经验性抗菌治疗标准,4,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基础知识专家讲座,第13页,一、抗菌药品治疗性应用基本标准,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基础知识专家讲座,第14页,抗菌药品治疗性应用基本标准,一、诊疗为,细菌性感染者,方有指征应用抗菌药品,新增“放射、超声等影像结果”为细菌、真
7、菌性感染依据。,二、尽早查明感染病原,依据病原种类及药品敏感试验结果选取抗菌药品,删除“门诊病人能够依据病情需要开展药敏工作”,统一为“,对临床诊疗为细菌性感染患者,”。,提出开始抗菌药品治疗前,及时留取对应合格标本,尤其是,血液,等无菌部位标本。,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基础知识专家讲座,第15页,三、,抗菌药品经验治疗,细菌性感染,取标本培养,无法取标本,经验治疗,阳性结果,治疗反应,阴性结果,+,调整方案,感染部位,基础疾病,发病情况,发病场所,既往抗菌药用药史及其治疗反应,当地细菌耐药,性监测数据,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基础知识专家讲座,第16页,四、按照药品抗菌作用及其体内过程特点
8、选择用药,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基础知识专家讲座,第17页,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基础知识专家讲座,第18页,五、综合患者病情、病原菌种类及抗菌药品特点制订抗菌治疗方案,品种选择:,提出品种选择尽可能选择选择针对性强、窄谱、安全、价格适当抗菌药品。,给药剂量:,治疗,重症,感染(如血流感染、感染性心内膜炎等)和抗菌药品,不易到达,部位感染(如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等),抗菌药品剂量宜,较大,(治疗剂量范围高限);,而治疗,单纯性下尿路感染,时,因为多数药品尿药浓度远高于血药浓度,则可应用较小剂量(治疗剂量范围低限)。,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基础知识专家讲座,第19页,1,2,3,4,5,6,给
9、药路径:,增加了中度感染大多数患者,应予口服治疗,并列出了可先给予注射给药,六种情况,。,病情影响口服吸收(如呕吐、严重腹泻、胃肠道病,变或肠道吸收功效障碍等),不能口服或不能耐受口服(如吞咽困难者),抗菌谱适当但无口服剂型,需在感染组织或体液中快速到达高药品浓度以达杀菌作用者,不良感染严重、病情进展快速,需紧急治疗(如血流感染、重症肺炎患者等),患者对口服治疗依从性差,注 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基础知识专家讲座,第20页,接收注射用药感染患者经初始注射治疗病情好转并能口服时,应,及早转为口服给药,。,抗菌药品,局部应用宜尽可能防止,:皮肤黏膜局部应用抗菌药品后,极少被吸收,在感染部位不
10、能到达有效浓度,反而易造成耐药菌产生。,抗菌药品局部应用只限于少数情况:,全身给药后在感染部位难以到达有效治疗浓度时,眼部及耳部感染局部用药等;,一些皮肤表层及口腔、阴道等黏膜表面感染,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基础知识专家讲座,第21页,给药次数:,删除了旧版中氟喹诺酮类、氨基糖苷类等可一日给药一次“重症感染者例外”这个注释;词汇“消除半衰期短者”被“时间依赖性抗菌药”替换。,给药疗程:,普通宜用至体温正常、症状消退后,72,96,小时,,有局部病灶者需用药至感染灶控制或完全消散。,血流感染、感染性心内膜炎、化脓性脑膜炎、伤寒、布鲁菌病、骨髓炎、,B,组链球菌咽炎和扁桃体炎、侵袭性真菌病、结核
11、病,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基础知识专家讲座,第22页,联适用药指征:,1.,病原菌还未查明严重感染,包含免疫缺点者严重感染。,2.,单一抗菌药品不能控制严重感染,,需氧菌及厌氧菌混合感染,,2,种及,2,种以上复数菌感染,以及多重耐药菌或泛耐药菌感染。,3.,需长疗程治疗,但病原菌易对一些抗菌药品产生耐药性感染。,4.,毒性较大抗菌药品,联适用药时剂量可适当降低,但需有临床资料证实其一样有效。如两性霉素,B,与氟胞嘧啶联合治疗隐球菌脑膜炎时,前者剂量可适当降低,以降低其毒性反应。,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基础知识专家讲座,第23页,二、抗菌药品预防性应用基本标准,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基础
12、知识专家讲座,第24页,预防特定病原菌所致或特定人群可能发生感染,用于尚无细菌感染征象但暴露于致病菌感染高危人群;,适应证和药品选择应基于,循证医学证据,;,预防针对一个或二种最可能细菌,不宜盲目选取广谱或多药联合预防各种细菌多部位感染;,限于针对某一段特定时间内可能发生感染,而非任何时间可能发生感染;,应主动纠正造成感染风险增加原发疾病或基础情况。原发疾病不能治愈或纠正者,药品预防效果有限,应权衡利弊决定是否预防用药;,一、非手术患者抗菌药品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基础知识专家讲座,第25页,以下情况标准上,不应预防使用,抗菌药品:,普通感冒、麻疹、水痘等病毒性疾病;,昏迷、休克
13、、中毒、心力衰竭、肿瘤、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等患者;,留置,导尿管,、留置深静脉导管以及建立人工气道(包含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口)患者。,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基础知识专家讲座,第26页,附录,1,抗菌药品在预防非手术患者一些特定感染中应用,预防感染种类抗菌,预防用药对象,药品选择,风湿热复发,风湿性心脏病儿童患者,经常发生链球菌咽峡炎或风湿热儿童及成人,苄星青霉素,青霉素,V,感染性心内膜炎,心内膜炎高危患者,在接收牙科或口腔操作前,阿莫西林或氨苄西林,青霉素过敏用克林霉素,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脑流行时托儿所、部队、学校中亲密接触者,患者家庭中儿童,利福平,(,孕妇不用,),环丙沙星(限成人),
14、头孢曲松,流感嗜血杆菌脑膜炎,患者家庭中未经免疫接种4岁儿童,有发病者幼托机构中2岁未经免疫儿童,幼托机构在60天内发生2例以上患者,且入托对象未接种疫苗时,应对入托对象和全部工作人员预防用药,利福平,(,孕妇不用,),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基础知识专家讲座,第27页,预防感染种类抗菌,预防用药对象,药品选择,脾切除后菌血症,脾切除后儿童,定时接种肺炎链球菌、B型流感嗜血杆菌疫苗和四价脑膜炎奈瑟菌疫苗,5岁:每日阿莫西林或青霉素V口服,直到满5岁,5岁:每日青霉素口服,最少1年,患镰状细胞贫血和地中海贫血儿童(功效无脾),依据年纪定时接种上述疫苗,5岁:每日青霉素V口服,直到满 5岁,5岁:
15、每日青霉素口服,有些人提议最少用药至18岁,出现发烧时可予阿莫西林/克拉维酸或头孢呋辛,青霉素过敏者可予TMP/SMZ或克拉霉素,附录,1,抗菌药品在预防非手术患者一些特定感染中应用,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基础知识专家讲座,第28页,预防感染种类抗菌,预防用药对象,药品选择,新生儿淋病奈瑟菌或衣原体眼炎,每例新生儿,四环素或红霉素眼药水滴眼,肺孢菌病,艾滋病患者,CD,4,细胞计数,200/mm,3,者,造血干细胞移植及实体器官移植受者,SMZ/TMP,百日咳,与百日咳患者亲密接触幼儿和年老体弱者,红霉素,新生儿,B,组溶血性链球菌(,GBS,)感染,孕妇有GBS菌尿症,妊娠3537周阴道和
16、肛拭培养筛查有GBS寄殖,孕妇有以下情况之一者:37周早产;羊膜早破18小时;围产期发烧,体温38以上者;以往出生新生儿有该菌感染史者,青霉素,G,氨苄西林,青霉素过敏但发生过敏性休克危险性小者:头孢唑啉,青霉素过敏,有发生过敏性休克危险性:克林霉素或红霉素,附录,1,抗菌药品在预防非手术患者一些特定感染中应用,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基础知识专家讲座,第29页,试验室相关感染,试验室暴露于布鲁菌,高危者,(,接触量多,),多西环素,+,利福平,低危者,(,接触量少,),每七天2次血清试验,转阳时开始用药,方案同上,妊娠妇女,SMZ/TMP,利福平,试验室暴露于鼠疫耶尔森菌,多西环素或,SMZ
17、/TMP,严重中性粒细胞缺乏,(,0.110,9,/L,)连续时间超出,7,天高危患者和,实体器官移植,及,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在一些情况下也有预防用抗菌药指征。,附录,1,抗菌药品在预防非手术患者一些特定感染中应用,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基础知识专家讲座,第30页,预防用药目标,-,预防手术部位感染,包含,浅表切口感染、深部切口感染和手术所包括器官,/,腔隙感染,不包含,与手术无直接关系、术后可能发生其它部位感染,注:,版为,“,预防手术后切口感染,以及清洁,-,污染或污染手术后手术部位感染及术后可能发生全身性感染,”,。,旧版包含了术后可能出现全身性感染,而新版则并不将其囊括其中。能够
18、说术后可能出现全身性感染并不是预防用药能够防止,从某种程度上,这可了解为对医生保护。,二、围手术期抗菌药品预防性应用(略),三、侵入性诊疗操作患者抗菌药品预防应用(略),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基础知识专家讲座,第31页,三、抗菌药品在特殊病理、生理情况患者中应用基本标准,肾功效减退患者抗菌药品应用(表,1-2,),肝功效减退患者抗菌药品应用(表,1-3,),老年患者抗菌药品应用,新生儿患者抗菌药品应用(表,1-4,新生儿应用抗菌药品后可能发生不良反应),小儿患者抗菌药品应用,妊娠期和哺乳期患者抗菌药品应用(表,1-5,抗微生物药在 妊娠期应用时危险性分类),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基础知识专
19、家讲座,第32页,主要内容,抗菌药品临床应用管理,2,各类抗菌药品介绍,3,抗菌药品临床应用基本标准,1,各类细菌性感染经验性抗菌治疗标准,4,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基础知识专家讲座,第33页,增加了“医疗机构建立抗菌药品临床应用管理体系”、“重视综合办法,预防医院取得性感染”两部分,强调多部门,多学科合作,经过科学化、长期化管理,促进抗菌药品合理使用。,一、医疗机构建立抗菌药品临床应用管理体系,设置抗菌药品管理工作组,建设抗菌药品临床应用管理专业技术团体,制订抗菌药品供给目录和处方集,制订感染性疾病诊治指南(新增),抗菌药品临床应用监测,信息化管理,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基础知识专家讲座
20、,第34页,抗菌药品临床应用监测,医疗机构应每个月对院、科两级抗菌药品临床应用情况开展调查。项目包含:,(,1,)住院患者抗菌药品,使用率、使用强度,和,特殊使用级抗菌药品使用率、使用强度,;,(,2,),类切口手术抗菌药品,预防使用率和品种选择,给药时机和使用疗程合理率;,(,3,)门诊抗菌药品处方百分比、,急诊抗菌药品处方百分比,;,(,4,),抗菌药品联合应用情况,;,(,5,)感染患者微生物标本送检率;,(,6,)抗菌药品品种、剂型、规格、使用量、使用金额,抗菌药品占药品总费用百分比;,(,7,)分级管理制度执行情况;,(,8,)其它反应抗菌药品使用情况指标;,(,9,)临床医师抗菌药
21、品使用合理性评价,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基础知识专家讲座,第35页,信息化技术能帮助抗菌药品管理,医疗机构应该充分利用信息化管理伎俩,经过信息技术实施抗菌药品临床应用管理,抗菌药品临床应用信息化管理表达在以下几方面。,1.,抗菌药品管理制度、各类临床指南、监测数据等相关信息公布。,2.,抗菌药品合理应用与管理网络培训与考评。,3.,实现,医师抗菌药品处方权限,和药师抗菌药品处方调剂资格管理。,4.,对处方者提供科学实时更新药品信息。,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基础知识专家讲座,第36页,5.,经过实施电子处方系统,整合患者病史、临床微生物检验汇报、肝肾功效检验结果、药品处方信息和临床诊治指南等
22、形成电子化抗菌药品处方系统,依据条件自动过滤出不合理使用处方、医嘱;辅助药师按照,处方管理方法,进行处方、医嘱审核,促进合理用药。,6.,加强医嘱管理,实现抗菌药品临床应用全过程控制。控制抗菌药品使用品种、时机和疗程等,做到抗菌药品处方开具和执行动态监测。,7.,实现院、科两级抗菌药品使用率、使用强度等指标信息化伎俩实时统计、分析、评定和预警。,信息化技术能帮助抗菌药品管理,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基础知识专家讲座,第37页,二、抗菌药品临床应用实施分级管理,明确提出抗菌药品分级管理是抗菌药品管理,关键策略。,重新定义了非限制使用级抗菌药品,其不不过经长久临床应用证实安全、有效,对病原菌耐药性
23、影响小,价格相对低抗菌药品,而且应是,已列入基本药品目录,,国家处方集,和,国家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药品目录,收录抗菌药品品种。,明确了制订抗菌药品分级管理目录,基本标准,。,提出二级以上医院按年度对医师和药师进行抗菌药品临床应用知识和规范化管理培训。,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基础知识专家讲座,第38页,处方权限与临床应用,依据,抗菌药品临床应用管理方法,要求,,二级以上医院按年度,对医师和药师进行抗菌药品临床应用知识和规范化管理,培训,;按专业技术职称授予医师对应,处方权,和药师抗菌药品处方调剂资格。,临床应用抗菌药品应遵照本,指导标准,,依据感染部位、严重程度、致病菌种类以及细
24、菌耐药情况、患者病理生理特点、药品价格等原因综合考虑,,参考,“,各类细菌性感染治疗标准及病原治疗,”,,,对轻度与局部感染患者应,首先选取非限制使用级,抗菌药品进行治疗;严重感染、免疫功效低下者合并感染或病原菌只对限制使用级抗菌药品敏感时,可选取限制使用级抗菌药品治疗。,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基础知识专家讲座,第39页,特殊使用级抗菌药品选取应从严控制。经抗菌药品管理工作机构指定专业技术人员,会诊同意,后,按程序由含有,对应处方权医师,开具处方。,特殊使用级抗菌药品会诊人员,应由医疗机构内部授权,,含有抗菌药品临床应用经验,感染性疾病科、呼吸科、重症医学科、微生物检验科、药学部门,等含有,
25、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医师和,抗菌药品等相关专业临床药师,担任。,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基础知识专家讲座,第40页,特殊使用级抗菌药品不得在门诊使用。,有以下情况之一可考虑越级应用特殊使用级抗菌药品:感染病情严重者;免疫功效低,下患者发生感染时;已经有证据表明病原菌只对特殊使用级抗菌药品敏感感染。,使用时间限定在,24,小时之内,其后需要补办审办手续并由含有处方权限医师完善处方手续。,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基础知识专家讲座,第41页,三、病原微生物检测,四、重视综合办法,预防医院感染,抗菌药品管理工作组应与医院感染管理科亲密合作,制订手术部位感染、导管相关血流感染、呼吸机相关肺炎、导尿
26、管相关尿路感染等各类医院感染预防制度,,纠正过分依赖抗菌药品预防感染理念和医疗行为,。,经过加强全院控制感染步骤管理,如手卫生管理、加强无菌操作,消毒隔离和耐药菌防控、,缩短术前住院时间、控制基础疾病、纠正营养不良、低蛋白血症、控制患者术中血糖水平、重视手术中患者保温等综合办法,,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降低抗菌药品过分预防应用。,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基础知识专家讲座,第42页,五、培训、评定和督查,加强各级人员抗菌药品临床应用和管理培训,评定抗菌药品使用合理性(科学设定控制指标、处方医嘱专题点评);,反馈与干预(经过监测,-,反馈,-,干预,-,追踪模式促进抗菌药品临床应用连续改进);,加强
27、监督检验,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基础知识专家讲座,第43页,主要内容,抗菌药品临床应用管理,2,各类抗菌药品介绍,3,抗菌药品临床应用基本标准,1,各类细菌性感染经验性抗菌治疗标准,4,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基础知识专家讲座,第44页,第三部分各类抗菌药品适应证和注意事项,增加一些临床惯用或近年来上市抗菌药:,头霉素类(头孢西丁、头孢美唑、头孢米诺),碳青霉烯类中厄他培南,青霉烯类:法罗培南,单环,内酰胺类:氨曲南,氧头孢烯类(拉氧头孢和氟氧头孢),甘氨酰环素类(替加环素),环脂肽类(达托霉素),噁唑烷酮类(利奈唑胺),多黏菌素类,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基础知识专家讲座,第45页,小标题
28、,“,万古霉素和去甲万古霉素,”,改为,“,糖肽类,”,,增加替考拉宁,小标题,“,林可霉素和克林霉素,”,改为,“,林可酰胺类,”,小标题,“,甲硝唑和替硝唑,”,改为,“,硝基咪唑类,”,,增加奥硝唑,抗结核分枝杆菌药中加利福喷汀,抗真菌药增加吡咯类(伏立康唑)、棘白菌素类(卡泊芬净、米卡芬净)、制霉菌素,增加多黏菌素类,删去,“,抗麻风分枝杆菌药品,”,在各类抗菌药叙述中,增加抗菌药耐药率数据,增加,PK/PD,参数,第三部分各类抗菌药品适应证和注意事项,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基础知识专家讲座,第46页,主要内容,抗菌药品临床应用管理,2,各类抗菌药品介绍,3,抗菌药品临床应用基本标准
29、,1,各类细菌性感染经验性抗菌治疗标准,4,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基础知识专家讲座,第47页,第四部分各类细菌性感染经验性抗菌治疗标准,“,各类细菌性感染治疗标准及病原治疗,”,改为,“,各类细菌性感染经验性抗菌治疗标准,”,增加了 中性粒细胞缺乏伴发烧,血流感染,侵袭性真菌病,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基础知识专家讲座,第48页,急性细菌性上呼吸道感染 急性细菌性下呼吸道感染,尿路感染(膀胱炎、肾盂肾炎)细菌性前列腺炎,急性感染性腹泻 细菌性脑膜炎及脑脓肿,血流感染,及感染性心内膜炎 腹腔感染,骨、关节感染 皮肤及软组织感染,口腔、颌面部感染 眼部感染,阴道感染 宫颈炎,盆腔炎性疾病 性传输
30、疾病,侵袭性真菌病,分枝杆菌感染,白喉 百日咳,猩红热 鼠疫,炭疽 破伤风,气性坏疽 伤寒和副伤寒等沙门菌感染,布鲁菌病 钩端螺旋体病,回归热 莱姆病,立克次体病,中性粒细胞缺乏伴发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基础知识专家讲座,第49页,三年专题整改前后抗菌药品,临床使用概况,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基础知识专家讲座,第50页,三年专题整改前后抗菌药品临床使用概况,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基础知识专家讲座,第51页,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基础知识专家讲座,第52页,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基础知识专家讲座,第53页,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基础知识专家讲座,第54页,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基础知识专家讲座,第5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