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章判断题1.油船设置洗舱系统是为了减少油舱中的油类剩余物和残渣。(T)2.油船设置洗舱系统是为了减少油舱对大气产生污染的。(F)3.为了减少油船石油蒸发气污染大气,当代油船已开始装备了专门回收蒸发气系统。(T)4.为了减少油船石油蒸发气污染大气,当代油船已开始装备了洗舱系统。(F)5.油船按所载货油种类可分为,原油船和成品油船。(T)6.油船按所载货油种类可分为,超级油轮和一般油船。(F)7.油船按载重吨可分为大中小和超级油轮。(T) 8.油船按载重吨可分为原油轮.成品油轮和超级油轮。(F) 9.油船按载重吨可分为成品油轮和原油油轮。(F) 10.载重吨位在16万吨以上的油轮称为超级油轮。
2、(T)11.载重吨位10万吨的油轮是超级油轮或称为巨型油轮。(F)12.油船采取阴极防护技术,其目标是为了预防静电的危险。(F)13.油船采取电化学技术,其目标是为了预防船体或油舱内表面被腐蚀。(T)14.热工作业是指工作环境的温度超出人体所承受能力的作业。(F)15.油轮采取阴极防护技术,其目标是为了预防海上污染。(F)16.冷加工作业是指不也许引起点火源的作业。(T)17.测爆仪是一个测量烃气浓度的仪器,一般显示出烃气浓度下限的百分率。(T)18.油水界面指示器是一个测量油水边界的仪器。(T)19.除气是指向货油舱充入惰气,驱赶舱内燃气的过程。(F)20.热工作业许可证是由主管责任人签发的
3、,允许在要求的时间和场所内从事特定的热加工作业文献。(T)21.热工作业许可证是由船长签发的,允许在要求的时间和场所内从事特定的热加工作业文献。(F)22.油水界面指示器是用来测量确定油水浓度的一个仪器。(F)23.油水界面指示器是用来测量确定油水分界面位置一个仪器。(T)24.第一条专门运载油类的船舶是由英国建造的。(T)25.第一条专门运载油类的船舶是由美国建造的。(F)26.第一条专门运载油类的船舶是“佐罗斯特号”。(T)27.第一条专门运载油类的船舶是“查里斯号”。(F)28.当代大型油轮大多装有一般型救生艇和救生筏。(F)29.当代大型油轮大多装有价格昂贵的全封闭救生艇。(T)30.
4、当代大型油轮都将驾驶台装设在船的中部。(F)31.当代大型油轮都将驾驶台装设在船的尾部。(T)32.可燃性(易燃性)是指物质着火和燃烧的能力。(T)33.化学干粉是用于灭火.抑制燃烧的化学粉末。(T)34.泡沫是灭火和防火使用的气泡集聚体。(T)35.惰气是指所含氧气不足以使烃气不能燃烧的缺氧气体,如船舶锅炉的烟气。(T)36.烃气是一个纯粹由碳氢化合物组成的气体。(T)选择题1.为了减少油船蒸发气污染大气,当代油船已经开始装备(A)。A.专门回收蒸发气系统B.惰气系统C.压载系统 D.洗舱系统2.油船按所装载货油种类,可概略地分为两类.原油船和(C)。A.L.P.G船B.散化船C.成品油船
5、D.半成品油船3.超级油轮是指载重吨位在(C)以上的油船。A.15万吨B.21万吨 C.40万吨 D.六千吨4.当代大型油轮都将驾驶台装设在船的(D)。A.前部 B.中部 C.中前部 D.后部5.当代大型油轮装有(D)救生艇。A.一般 B.开廠 C.各种 D.全封闭6.第一条专门运载油类的船舶是由(D)建造的。A.美国 B.德国 C.日本 D.英国7.第一条专门运载油类的船舶是(C)号。A.查里斯 B.伊丽沙白瓦特 C.佐罗斯特 D.格鲁考夫8.第一条专门运载油类的船舶是“佐罗斯特号”它是(B)年建造。A.1987 B.1878 C.1789 D.17889.油水界面指示器是用来测量确定(C)
6、一个仪器。A.油份浓度B.烃气浓度C.油水分界面D.液位10.热工作业许可证是由(D)签发的,允许在要求的时间和场所内从事特定的热加工作业文献。A.船长B.地方当局C.企业主管部门D.主管责任人11.除气,是指向货油舱充入(D),驱赶(D)的过程。A.货气.空气B.惰气.空气C.惰气.货气D.空气.惰气12.驱气,是指向货油舱充入(C),驱赶(C)的过程。A.货气.空气B. 惰气.空气C.惰气.货气D.空气.惰气13.热工作业许可证是由主管责任人签发的,允许在要求的(D)和场所内从事特定的热加工作业文献。A.货舱B.部位C.日期D.时间14.测爆仪是一个测量烃气浓度的仪器,一般显示出(A)的百
7、分率。A.烃气浓度下限B.烃气浓度上限C.烃气含量D.烃气15.测爆仪是一个测量(A)的仪器。A.烃气浓度B.氧气浓度C.惰气含量D.空气量16.(A)是一个测量油水边界的仪器。A.油水界面指示仪B.测爆仪C.静电检测仪D.液位检测仪17.阴极保护是用电化学技术预防(D)。A.碰撞B.泄漏C.静电D.腐蚀18.阴极保护是用(D)预防腐蚀。A.化学技术B.电工技术C.静电技术D.电化学技术19.爆炸范围是指可燃气体在(D)中的浓度范围。A.氧气B.惰气C.混合气体D.空气20.爆炸范围是指(D)气体在空气中的浓度范围。A.含氧B.惰性C.混合D.可燃21.小型油轮是指(A)的油轮。A.6千吨如下
8、B.1万吨如下C.2.5万吨如下D.3万吨如下22.六千吨如下的油轮属于(B) 型油轮。A.中 B.小 C.中小 D.中大23.小型油轮重要以运载(C)为主。A.重油 B.成品油 C.轻质油 D.原油24.大型油轮重要以运载原油为主,偶而载运(B)。A.成品油 B.重油 C.轻油 D.石蜡基油25.为了处理油船单程运输.油船运输的效益问题人们又研究制造了油/矿船,也称为(C)船。A.BOB B.O/B C.O/O D.OBO26.为了处理油船单程运输.油船运输的效益问题人们又研究制造了油矿散装船,也称为(D)船。A.BOB B.O/B C.O/O D.OBO27双壳船和中高甲板的设计概念是由(
9、D)提出的。A.中国 B.英国 C.英美 D.美国28.为了确保排放到海洋里的污水含油量符合国际条约要求在排放系统中设置了(B)设备。A.污水处理 B.排油监控 C.洗舱 D.滤油29.在排放系统中设置排放监控设备其目标是满足(D)。A.船长的要求 B.企业的要求 C.所属国的要求 D.国际条约的要求30. 船舶运输液体货物,最早始于(B)。A.1-2世纪 B.2-3世纪 C.4-5世纪 D.6-7世纪第二章 判断题1.原油的物理性包括下述三个.色泽.气味和溶解性。(T)2.粘度是评定油品流动性的指标。(T)3.比重是以同温度下,同体积的原油与水的重量之比。(T)4.若原油粘度太高会增大输送时
10、所需要的动力。(T)5.依据试验的措施不一样,闪点可分为开杯闪点和闭杯闪点。(T)6.比重愈大的原油,其粘度也愈大。(T)7.比重小的原油在改进输送性能时所需之热量是较多的。(F)8.常温下,原油不能和空气中的氧起化学变化。(F)9.硫酸能溶去原油中所含氧.氮和硫等化合物,使原油的颜色.臭味和稳定性得以改进。(T)10.可燃下限是指混合气体中的氧气含量低于8%。(F)11.可燃下限是指空气中的烃气浓度能够发生燃烧的最低值。(T)12.可燃上限是指空气中的烃气浓度能够发生燃烧的最低值。(F)13.可燃下限是指混合气体中烃气的含量低于LFL的1%。(F)14.石油气对人体的重要中毒反应是恶心。(T
11、)15.石油气的毒性变化,重要是取决于石油气中的烃的成份。(T)16.中毒临界值就是可燃下限值。(F)17.工作场所没有石油气味就等于没有石油气。(F)18.可燃气体检测仪能精准测出中毒范围的浓度数据。(F)19.从油井中喷出的许多原油均含有大量硫化氢。(T)20.原油装船之后,硫化氢成份在原油中消失。(F)21.汽油中的铅对人体的危害是短期的。(F)22.汽油中的铅对人体的危害是长期的。(T)23.一氧化碳吸入人体后重要是制止血液吸取氧气。(T)24.一氧化碳无气味,中毒监界值为50ppm它能使人不知不觉中毒。(T)25.所谓短期危害是指油污事件发生后短期内导致的并能明显察觉到的 危害。(T
12、)26.人员处在氧气含量按体积比在5%如下环境,人员可维持一分钟无事。(F)27.货油中含有一定量的硫分和水,对船舶结构不组成危害。(F)28.货油依产地不一样总是含有少许金属盐和一定量的水分。(T)29.石油气的重要成份是烃。(T)30.所谓长期危害是指油污事件发生后一段时间内导致的并能明显察觉到的 危害。(F)31.粘度是指流体在在流动中内部分子间的摩擦量度。(T)32.石油是指原油和从原油提炼成的液态烃产品的统称。(T)33.自燃温度是指发生自燃现象的最低温度。(T)34温度是衡量石油及其产品流动性的重要参数。(T)选择题 1.石蜡基原油,含挥发性轻物质(A)。A.较多B.较少C.中和
13、D.没有2.石蜡基原油可作为生产石蜡和优质机油的基础油,这种油的汽油产量(A)。A.较多B.较少C.无 D.极少3.环烷基原油,原油色(C)。A.无B.较浅C.较浓 D.较白4.环烷基原油,其蒸馏之残剩物多为(A)。A.柏油B.汽油C.石蜡 D.沥青5.环烷基原油,在精练时费用(B)。A.低B.高C.一般 D.与石蜡基原油同样6.中间基原油,含硫量(B)。A.少B.居中C.高 D.较低7.原油都有一股难闻的臭味,臭味重要来自于原油中所含的硫化物,一般含硫量愈高臭味(B)。A.愈浅B.愈浓C.中和 D.越轻8.石蜡基原油,含固体残剩物(B)。A.较多B.较少C.一般 D.诸多9.评定油品流动性的
14、指标是(A)。A.粘度B.密度C.温度 D.凝点10.石油的温度越高,粘度越(C)。A.大B.高C.小 D.增加11.石油气(B)低,易于燃烧。A.粘度B.闪点C.温度 D.挥发性12.原油的比重约在(D)之间。A.0.350.65B.0.600.70C.0.080.74 D.0.750.9513.闪点以闭杯法试验在(D)以上的石油称为不易挥发性石油,如燃料油.重柴油。A.70B.45C.85 D.6014.石油对人体的重要中毒反应是(D)。 A.头疼 B.发热C.头晕 D.恶心15.能溶去原油中所含氧.氮和硫等化合物是 (B)。 A.氢氧化钠 B.硫酸C.盐 D.酒精16.能除去原油中的酸性
15、杂质是(C)。 A.盐 B.硫酸C.氢氧化钠 D.酒精17.石油的挥发性受到(D)的影响。 A.温度 B.压力C.粘度 D.温度和压力18.(D)属易挥发性油类。 A.石蜡 B.燃料油C.重柴油 D.煤油19.(B)是石油的特性之一。 A.氧化 B.挥发 C.汽化 D.比重20.氢氧化钠溶液能中和原油中的(B)物质。A.盐类 B.酸性C.碱性 D.水性21.在无气流的情况下,石油挥发气(A)。 A.覆盖于石油液体上方 B.扩散 C.上升 D.飘散22.石油及其产品与大多数物质同样,遵照热胀冷缩之特性,石油的膨胀系数比水(C)。A.同样 B.小C.大得多 D.小得多23.石油的粘度(B)或温度(
16、B),则流动性好,反之则差。 A. 大.低 B.小. 高C.大.高 D.小.低24.石油的粘度小温度高则其(D)性好。A.膨胀 B.凝结 C.理化 D.流动性25.石油维持流动的最低温度称为(D)。 A.凝点 B.闪点C.燃点 D.倾点26.石油及产品的流动性,最后体现为(A)。 A. 温度 B.压力C.膨胀性 D.挥发性27.汽油.石脑油.柴油.燃料油等为(B)。 A.气体类油品 B.燃料类油品C.溶剂类油品 D.化学剂类28.重油是指比重为(A)的燃油。 A.0.9400.995 B.0.820.85C.0.650.75 D.0.490.59929.石油维持(D)的最低温度称为倾点。A.挥
17、发 B.膨胀 C.凝结 D.流动第三章判断题1.从油井中喷出的原油均含有大量的氢氧化物。(F)2.从油井中喷出的原油均含有大量的硫化氢。(T)3.原油装船之前都通过稳定化处理原油中的含硫量都有所增加。(F)4.原油装船之前都通过稳定化处理原油中的含硫量都有所减少。(T)5.惰气的重要危险是它的含氧量低。(T)6.惰性气体的重要危险是有毒性。(F)7.将舱气中烃气的浓度降到可燃下限的1%时就足以使毒性气体浓度稀释到中毒临界值如下。(T)8.将舱气中烃气的浓度降到可燃下限的2%时就足以使毒性气体浓度稀释到中毒临界值如下。(F)9.将舱气中烃气的浓度降到可燃下限的2%时还不能使毒性气体浓度稀释到中毒
18、临界值如下。(T)10.将舱气中烃气的浓度降到可燃下限的1%时还不能使毒性气体浓度稀释到中毒临界值如下。(F)11.人吸入铅后的症状是慢性和长期的,使用药物可将铅排净。(F) 12.人吸入铅后的症状是慢性和长期的,使用药物也不能将铅排净。(T) 13.人吸入铅后的症状是急性和短期的,使用药物可将铅排净。(F)14.人吸入铅后的症状是急性和短期的,使用药物也不能将铅排净。(F) 15.油污染对幼鱼和鱼卵的危害最大。(T)16.油污染对幼鱼和鱼卵的几乎没有危害。(F)17.在海洋生物链中能够储存烃还可浓缩烃到有毒的程度。(T) 18.在海洋生物链中不能够储存烃但可浓缩烃到有毒的程度。(F) 19.
19、在海洋生物链中能够储存烃不能浓缩烃。(F) 20.油气回收技术是在装油过程中将舱内排出的油气回收到岸上的储罐内。(T)21.油气回收技术是在卸油过程中将舱内排出的油气回收到岸上的储罐内。(F)22.油气回收技术是在装油过程中将舱内排出的油气回收到船上的储罐内。(F) 23.货油舱与机舱和上层建筑之间必须设有干隔舱。(T)24.货油舱与机舱和上层建筑之间无须设有干隔舱。(F)25.泵舱能够做干隔舱使用。(T)26.泵舱不能够做干隔舱使用。(F)27.实践证明当风速超出3s/m时可燃混和气就可从充足扩散。(F)28.实践证明当风速超出5s/m时可燃混和气就可从充足扩散。(T)29.使用监测技术对封
20、闭舱室进行检测重要是对可燃气体含量.有毒气体含量和惰性气体含量进行检测。(F)30.使用监测技术对封闭舱室进行检测重要是对可燃气体含量.有毒气体含量和氧气含量进行检测。(T)31.实践证明当风速小于5s/m时可燃混和气就可从充足扩散。(F)32.爆炸和燃烧是运输货油的重要危害。(T)33常常期研究证明,食用被石油污染过的贝类可引起癌症等疾病。(T)选择题1.在油船上人员中毒的途径是(C)。 A.油气的吸入B.油类吞入或与皮肤直接接触C.吸入.吞食和皮肤接触 D.感染2.石油气的毒性变化,重要取决于石油气中(A)。 A.烃的成份 B.油沥清的成份C.柏油的成份 D.有害成份3.硫化氢的中毒临界值
21、(TLV)为(A)。 A.10ppm B.20ppmC.60ppm D.50ppm4.下列气体,最危险的是(A)。A.硫化氢 B.CO2C.CO D.二氧化硫5.惰性气体对人们的重要危险性是(A)低。A.含氧量 B.烃气含量C.CO2 D.有毒性6.硫化氢的浓度值,按体积比与按重量比(B)。A.相同 B.不一样C.都能够 D.视情况定7.铅对人体的危害是(A)。A.长期的B.短期的C.中期的 D.中长期的8.惰性气体重要危险是含氧量低,有毒性气体,包括氧化氮.二氧化硫和(C)。A.二氧化碳 B.亚硝酸C.一氧化碳 D.氢氧化钠9.石油中以含(B)毒性最大。A.硫分 B.H2SC.烃 D.氮氧化
22、物10.惰气对人的重要危险是(B)。A.氮气 B.含氧量低C.CO2 D.气味难闻11.有关SO2下列哪个说法不正确(C)。A.SO2对眼睛有刺激作用B.SO2对鼻喉诸器官有刺激作用C.SO2对人体无害D.对人体有危害12.一氧化碳的中毒临界为(C)。A.10ppm B.30ppmC.50ppm D.80ppm13.一氧化碳吸入人体后对人的重要危害是(A)。A.制止血液吸取氧气 B.使人窒息C.对呼吸道导致伤害 D.使人头晕14.二氧化氮的毒性比一氧化碳的毒性(A)。A.大 B.小C.相等 D.减小15.氧气含量按体积比降到1820%时,呼吸就会(B)。A.放慢.加深 B.加快.加深C.无反响
23、 D.变化16.人若完全缺氧就会在(A)之内死亡。A.4min6min B.2min3minC.8min10min D.2min3min17.惰气中的低氧量会迅速引起(B)。A.头晕 B.窒息C.咳嗽 D.头疼18.(B)是借助物质自身的化学反应(发热),而无外界火源就可引起自身燃烧的现象。A.扩散 B.自燃 C.挥发 D.蒸发19.石油气燃烧的三要素是可燃物,氧气和(C)。 A.压力 B.比重 C.温度 D.可燃气含量20.石油的燃烧是燃烧(B)。 A.石油液体 B.石油挥发气体C.燃烧固体可燃物 D.燃烧液体可燃物21.油船爆炸一般是没有预兆的,但从甲板开口处看到火焰是(A)可立即发生爆炸
24、。 A.蓝红色火焰且无烟 B.橙黄火焰并有黑烟C.暗红色火焰 D.亮白色火焰22.当舱内混合气体中的含氧量减少到(A)时,就不会发生燃烧。 A.11%B.16%C.18% D.13%23.对于货油来说,其可燃下限和上限分别采取按体积比的(B)即可达成一般的防患目标。 A.95%和5% B.1%和10%C.2%和7% D.15%和9%24.当油气在空气中的浓度约为(D)时 ,火焰速度达成3m/s最大值。A.11% B.21% C.5% D.7%25.当油气在空气中的浓度达成7%时,火焰的传输速度达成(D)的最大值。A.5m/s B.10m/s C.12m/s D.3m/s26.用惰气充入油舱中的
25、烃气与空气的混合气中(D)可燃下限,也能够(D)可燃上限。A.减少.提升B.减少.减少C.提升.提升D.提升.减少27.试验证明当风速超出(D)时可燃混合气就会得到充足的扩散。A.3m/s B.10m/s C.8m/s D.5m/s28.若烃气浓度(C)越轻易沉积在甲板上。A.越小 B.适中 C.越大 D.不变29.当空气中的氧含量降到(D)如下时所有的人都会受其危害。A.11% B.18% C.8% D.16%30.闪点(D)的油品易于燃烧。 A.高 B.居中C.较高 D.低31. 闪点相对高的油品也相对(B)。A.危险 B.安全 C.不变 D.变化第四章判断题1.油船上的工作人员在除气和装
26、货作业时很轻易发生中毒事故。(T)2.甲板上有人中毒,使其脱离中毒场所,这时可采取拖拉法。(F)3.免使中毒人员再受创伤,应采取两人抬,两人架和一人扶,一人背的救助脱离措施。(T)4.当发觉中毒者时,首先要照顾好自己,以免成为第二个受害者。(T)5.救生索是用于泵舱的救援设备之一。(T)6.油船作业中最危险的作业是油舱的清洗(T)。7.石油中毒的潜伏期是指毒物进入人体初始到第一个症状出现这段时间。(T)8.在发生有中毒的反应和现象时,应及时联系和呼救。(T)9.油船上使用的防火服常称为“近火服”,穿这种服装可进入火区工作而不使人员伤亡。(F)10.扑灭乙类和丙类火时穿戴抗热消防衣尤其有效。(T
27、)11.呼吸器是用于泵舱的援救设备之一。(T)12.新鲜空气式呼吸器软管总长不得超出37米。(T)13.呼吸器应能向使用者提供足够的空气,这种空气能够存储在随身携带的钢瓶中,也可由新鲜空气源通过软管输送。(T)14.在油船上配有防毒面具,在高浓度石油气和缺氧环境下,配带这些器具,进入工作场所具备防护作用(F)。15.自给式呼吸器,供气能力取决于使用者的体力和劳动强度。(T)16.空气管路式呼吸器比单独的自给式呼吸器愈加先进。(T)17.空气管路式呼吸器,输气软管总长度不得超出50米。(F)18.自给式和空气管路式呼吸器,只有通过训练人员才能使用。(T)19.错误和不当操作的使用呼吸器,都会给使
28、用者带来生命危险。(T)20.值班驾驶员负责确保泵舱业已充足通风,舱室内已适合于人员进入。(T)21.无论采取哪一个呼吸器,都可在没有救生索的情况下加以使用。(F)22.装备有惰性气体的油船一般具备密封型的测量系统,可在货油作业期间进行测量。(T)23.进入泵舱工作,泵舱应备妥随时可用的救生索和吊带。(T)24.一般经典的中毒,其病情可分为三个阶段.潜伏期.活动期和后期。(T)25.中毒的一般症状包括.头痛.恶心和呕吐.嗜睡.精神不佳.不省人事.惊厥和疼痛。(T)26.装含有毒性物质的货油,未经负责驾驶员的允许,船岸人员不得进入泵舱或任何其他封闭舱室。(T)27.所谓“油气中毒”,一般是指中毒
29、者大脑功效缺失,出现像“醉酒”同样的举止,中毒加深时行走蹒跚,失去知觉,最后停止呼吸和心脏跳动。(T)28.在进行救援工作过程中,可拿下你的呼吸器力图给中毒者提供氧气。(F)29.假如中毒患者不会呼吸,应采取“口对口”或“口对鼻”人工呼吸。(T)30.进入油舱工作要佩戴呼吸器,无论舱内温度多高,决不可“赤膊”和暴露皮肤。(T)31.“油气中毒”是指人的大脑缺乏正常大脑功效,出现醉酒等举止行为。严重时,可失去知觉.停止呼吸和心脏跳动。(T)32.没有负责驾驶员的允许,船岸人员能够进入泵舱或其他任何封闭的舱室。(F)33.呼吸器和复苏器应置于随时不可取的地方。(F)34.两套呼吸器中应有一套永久性
30、放在泵舱底部。(F)选择题1.油船作业中最危险的作业是(B)。A.油舱的清洗B.油舱的除气C.卸货作业D.装货作业2.油船上如有油气中毒,缺氧窒息患者应(B)。A.报告船舶领导B.将患者迅即移到空气新鲜处C.人工呼吸D.给患者打强心剂3.油船人员因为吸入硫化氢.烃气.石油气中毒,不宜采取口对口人工呼吸法,则应采取(B)A.口对鼻法B.仰卧法C.自然法D.口对口法4.船上存储防火服时,应注意的是(B)。A.存储处要防盗B.防火服应放在呼吸器的附近C.一定要放在易于着火的地方D.易于取用5.进入火区消防衣在(A)高温下,在一个短时间内可使穿戴者不与火焰直接接触而得到保护。A.815.5B.352.
31、20C.516.30D.550.356.空气管路式呼吸器的输气软管的总长不得超出(C)。A.45米B.37米C.90米D.75米7.新鲜空气式呼吸气的软管的总长不得超出(A)。A.37米B.100米C.45.5米D.64米8.进入封闭的舱室之前,要取得(B)的允许。P98A.轮机长B.负责驾驶员或船长C.大副D.大管轮9.按国际条约的要求,油船上配备的全封闭式救生艇,能在(B)出10001200的火焰区。A.20min25minB.10min15minC.5min8minD.810min10.按要求,油船上所使用的救生衣,充气式救生衣。(B)A.可使用B.不可使用C.没有要求D.随便11.在人
32、员入舱的整个期间内应保持(A),并进行定期的气体测试。A.连续通风B.通风一小时C.充惰D.舱盖打开12.救生索的长度比泵舱深度还长约(B)A.1.5倍 B.2倍 C.3倍 D.4倍还长某些13.对于不醒人事的受害者的抢救是检查(A)A.呼吸和心脏功效 B.皮肤损伤 C.骨折检查 D.五官伤害第五章判断题1.静电是一个最危险的着火源。(T)2.电荷分离是组成静电起火的三要素之一。(T)3.对导电性居中的物质来说,静电放电的危险较小。(T)4.所谓的防静电添加剂,是故意加入石油蒸馏物中,使其电导率提升到 100ps/m以上的一个物质。(T)5.喷射蒸气能产生一个带静电电荷的浮云状气团。(T)6.
33、电晕放电能量最小,危险性也较小。(T)7.火花放电能量较大,因而危险性最大。(T)8.只要油船进行装卸货作业,静电就会产生。(T)9.静电是一个火源。(T)10.货油的溅起或喷出,不会产生静电。(F)11.只要油舱内存在可燃气,就不得往舱内喷射蒸汽,以免产生静电。(T)12.测量操作用的设备应便于接地。(T)13.静电放电基本上分为电晕放电.刷形放电和火花放电三种形式。(T)14.静电放电的三种形式中,以电晕放电的能量最大。(F)15.火花放电的能量较大,危险性也最大。(T)16.所谓接地就是在一个导体与整个大地之间建立一段低电阻的电流通路。(T)17.安装绝缘法兰时,不可用短路导线将法兰两端
34、短路。(T)18.不需要用船岸接地电缆来预防船舶积聚静电。(T)19. 静电会引起火灾和爆炸起火的三要素是.电荷分离.电荷储集.静电放电。(T)20在油船上工作的人,工作时不要穿戴防静电衣服.鞋袜。(F)选择题1.对于石油产品来说,能否产生静电荷,重要看其(A)的大小。A.电导率B.密度C.粘度D.比重2.对导电性居中的物质来说,静电放电的危险(C)。A.较小B.较大C.居中D.同样3.在空油舱开始装载的阶段,流向每一油舱支管的液体线流速不过(C)。A.3m/sB.5m/sC.1m/sD.2m/s4.为了在货油装载的阶段控制静电的产生,一般采纳(B)。A.控制压力B.控制流速C.控制温度D.控
35、制液位5.电导率小于(B)的,称为静电蓄集性油类。A.120 pS/mB.小于100pS/mC.不小于100pS/mD.95 PS/m6.静电放电基本上可分为电晕放电,(A)和火花放电。A. 刷形放电B.接地C.连通D.漏电7.(A)放电能量较大,因而危险性最大。A.火花B.电晕C.刷形D.静电荷放电8.放电能量最小,危险性也较小的是(A)。A.电晕放电B.刷形放电C.火花放电D.表面放电9.放电能量最小,危险性也较小的是(A)。A.电晕放电B.刷形放电C.火花放电D.漏电10.放电能量最大,危险性也最大的是(C)。A.电晕放电B.刷形放电C.火花放电D.漏电11.放电伴有声光,放电不集中在一
36、点上的是(B)。A.电晕放电B.刷形放电C.火花放电D.接地12.当总电量相等,放电连续时间最长为(B)。A.电晕放电B.刷形放电C.火花放电D.表面放电13.当油船油舱温度比常温高,油船静电危险性(A)。A.大B.小C.相同D.不一样14.所谓(C)就是在一个导体与整个大地之间建立一段低电阻的电流通路。A.接合B.安装C.接地D.导通第六章判断题1.催化灯丝型可燃气检测仪,是用来测定 可燃气体下限的烃气含量。(F)2.催化灯丝型可燃气检测仪,可用来测定空气中浓度低于可燃下限的烃气含量。(T)3.催化灯丝型可燃气检测仪,可用来检测惰气中的烃气含量。(F)4.烃气检测仪,指针开始偏转到最大位置,
37、继而又回到了零点位置其烃气浓度也许已达成可燃下限23倍了。(T)5.非催化灯丝型可燃气检测仪,是用来测量高于可燃下限的烃气浓度的。(T)6.折射率测定仪是依照烃气样品对空气的折射率各不相同的原理制成的。(T)7.折射率测定仪,是用来测定烃气浓度下限的一个仪器。(F)8.非催化灯丝型气体检测仪是用来测定烃气浓度在1%以上的空间的烃气含量。(T)9.氧气不一样于大多数其他气体之处,就是它具备很强的顺磁性。(T)10.在舱气中含过量的硫化氢气时,气样管路中应加装钠石棉,否则会影响测定准确性。(T)11.测氧仪气管中,尤其是顺磁型的,装有吸水剂,吸水剂失效后应及时更换,否则将会损害仪器。(T)12.当
38、代装有原油洗舱设备的油船,为提升装卸速度和油洗舱效率,必须迅速正确的掌握舱内的货油量。(T)13.雷达式舱顶空当测量是一个多功效测量仪器。(T)14.油船上使用的防火服常称为“近火服”,穿这种服装可进入火区工作而不使人员伤亡。(F)15.扑灭乙类和丙类火时穿戴抗热消防衣尤其有效。(T)16.呼吸器是用于泵舱的援救设备之一。(T)17.新鲜空气式呼吸器软管总长不得超出37米。(T)18.呼吸器应能向使用者提供足够的空气,这种空气能够存储在随身携带的钢瓶中,也可由新鲜空气源通过软管输送。(T)19.在油船上配有防毒面具,在高浓度石油气和缺氧环境下,配带这些器具,进入工作场所具备防护作用(F)。20
39、.自给式呼吸器,供气延续能力取决于使用者的体力和劳动强度。(T)21.空气管路式呼吸器比单独的自给式呼吸器愈加佳。(T)22.空气管路式呼吸器,输气软管总长度不得超出50米。(F)23.自给式和空气管路式呼吸器,只有通过训练人员才能使用。(T)24.错误和不当的操作和使用呼吸器,都会给使用者带来生命危险。(T)25.空气管路式呼吸器,输气软管总长度不得超出90米。(T)26.自给式呼吸器,供气延续能力不取决于使用者的体力和劳动强度。(F)27.无论采取哪一个呼吸器,都可在没有救生索的情况下加以使用。(F)28.SOLAS条约要求装备了惰气系统的油船无须安装舱顶空档气体压力的高/低压报警。(F)
40、。29.SOLAS条约要求装备了惰气系统的油船必须安装舱顶空档气体压力的高/低压报警。(T)。30.测氧仪是测量气体中氧气的含量。(T)31.测爆仪不是用于测量可燃气体中烃气含量是否在爆炸或安全范围。(F)选择题1.可燃气体检测仪是否能精准测出中毒范围的浓度数据(A)。A.不能B.能C.有的能 D.制造厂家不一样2.催化灯丝型可燃气检测仪可用来检测惰气中的烃气含量。(C)A.能够 B.随意C.不能够 D.有的能够3.测量高于可燃下限的烃气浓度或惰化环境中的烃气浓度为(A)。A.非催化识热灯丝型气体监测仪 B.折射率气体测定仪C.催化灯丝型可燃气体监测仪 D.催化炽热灯丝型气体监测仪4.折射率测
41、定仪是用来测定(B)的。A.含氧量 B.烃气浓度C.爆炸下限的百分率D.毒性气体含量5.油船安装油位测量装置,其目标是(A)。A.为了迅速准确了解舱内货油量B.标志当代油船的技术水平C.船东的要求D.了解或油泵工作状态6.舱顶空当是指油舱中液面以上(B)。A.空间 B.空当的高度 C.容积D.舱内液位高度7.测量低于可燃下限的烃气浓度用(C)。A.非催化识热灯丝型气体监测仪 B.折射率气体测定仪C.催化灯丝型可燃气体监测仪 D.催化炽热灯丝型气体监测仪8.测量高于可燃下限的烃气浓度或惰化环境中的烃气浓度为(A)。A.非催化炽热灯丝型气体监测仪 B.辨别率气体测定仪C.催化灯丝型可燃气体监测仪 D.催化炽热灯丝型气体监测仪9.催化灯丝型可燃气体检测仪(D)用来检测惰气中的烃气含量。A.能够B.依照情况可C.依照要求D.不能够10.当烃气浓度很高时(C)影响非催化灯丝型检测仪的使用。A.有时会B.肯定会C.也不会D.略微11.测量(D)可燃下限的烃气浓度用催化灯丝型可燃气体检测仪。A.高于B.等于C.不小于D.低于 12.当烃气浓度(C)时也不会影响非催化灯丝型检测仪的使用。A.很低B.低于下限C.很高D.为零13.烃气检测仪,指针开始偏转到最大位置,继而又回到了零点位置其烃气浓度已达成(D)。A.下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