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9202308交流平台哲理天下之事,理胜力维常,力胜理为变。一时之强弱在力,千古之胜负在理。乡村振兴视域下基层果蔬类农产品质量安全提升策略以武定县为例夏悦欣(武定县农业环境保护与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站,云南 武定 651600)质量安全是一切农产品供应的根本要求,围绕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产品质量安全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分析基层果蔬类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存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基础薄弱、生产经营主体法律意识和质量安全意识淡薄、基层检测技术薄弱等问题,提出提高监管能力、加强普法宣传、注重标准引领、保障产地安全、加快质量认证、推动智慧监管等对策建议,促进武定县基层果蔬农产品质量安全稳步提升。武定县
2、是典型的农业县,地处滇中高原北部,属亚热带高原季风气候,果蔬种类丰富,其质量安全不容有失。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以来,武定县在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中坚决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四个最严”“产出来”“管出来”等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扎实推进质量兴农、绿色兴农和品牌强农,切实保障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一、工作现状(一)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体系现状全县坚持上下联动,城乡协同推进,努力构建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体系。县农业农村局先后成立农业行政综合执法、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等机构,在乡(镇)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挂牌成立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工作站,保证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的有序推进。全县规模连片3.3
3、3 hm2以上的果蔬生产基地共177个,100%纳入监管范围。2022年全县发放国家禁用和限用农药清单农产品质量安全告知书等宣传材料18 176份,签订农产品质量安全承诺书177份,同时对177个果蔬农产品基地开展安全生产检查,并指导建立健全生产记录。共出动执法人员307人次,检查市场31个次,检查农资经营门店362个次,办理农产品质量安全相关案件9件,有效维护了农资市场秩序,确保农业安全生产。(二)果蔬农药残留检测工作现状武定县现有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机构1个,检测实验室面积495 m2,配备气相色谱仪、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电子天平等仪器设备49台(套),固定资产产值198.38万元。20
4、22年4月取得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证书和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机构考核合格证书(以下简称“双认证”)。2022年7月通过云南省农业农村厅组织的能力验证,标志着武定县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能力从定性检测向定性与定量检测相结合转变。武定县近五年果蔬农残快速检测和定量检测情况统计如表1和表2所示。20202308交流平台名言坚志者,功名之主也。不惰者,众善之师也。抱朴子表1 20182022年果蔬快速检测情况统计表年份抽样批次合格批次合格率(%)超标批次超标率(%)20183 9583 95699.9520.0520193 5713 56999.9420.0620204 0544 05399.9810.02
5、20213 1983 198100.0000.0020224 0003 99999.9810.03表2 20202022年果蔬定量检测情况统计表年份抽样批次合格批次合格率(%)超标批次超标率(%)202028027798.9231.082021372372100.0000.00202236236199.7210.28二、发展困境(一)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基础薄弱安全的农产品不仅是产出来的,也是管出来的。就当前武定县农业生产环境来看,大多数以散户种植为主,要监管的对象多,导致相关监管工作难度加大。目前,虽然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方面的保障体系不断完善,但是基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薄弱,乡(镇)和
6、行政村从事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的人员缺乏,新生力量不能及时补充,监测频率低,覆盖面窄,对大多数小且散的农产品经营者缺乏有效管控,工作难免流于形式,做不到前瞻性风险管控,加之监管手段单一、现代信息技术推广应用不够,工作衔接、配合联动的机制没有落实到位,导致分段监管工作的及时性、准确性和有效性不高。(二)生产经营主体综合素质亟待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工作的高质量开展离不开群众的支持和参与。就当前武定县情况来看,大多数农产品生产经营主体的文化水平较低,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只顾眼前利益,法律意识和质量安全意识淡薄。由于果蔬生长期间极易受到病虫侵害,农户便经常使用各种各样的化学投入品保障
7、果蔬的生长,与粮食作物相比,果蔬产品在售卖时对产品的外观要求更高,部分农户为了提升产品“卖相”,会盲目用药、过度用药,这些操作都极易加重果蔬产品中的农药残留量。(三)标准化生产水平低我国提倡走集约化、规模化、标准化生产,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培育大型农业龙头企业,鼓励发展家庭农场。由于武定县山区面积大,地块难以集中连片,仍是单家独户的小农式传统农业占主导,经济林果、蔬菜等规模化生产比重不足30%,生产水平低,农产品种类多、乱、杂,生产分散,产地范围广,基础设施薄弱,对实施农产品产地准出和质量安全监控有一定制约和难度。(四)农产品产地环境质量存在安全隐患农业面源污染对果蔬类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影响
8、也是不容忽视的,其中以化肥、农药、地膜残留等污染为主。笔者到果蔬种植基地取样时发现,部分农户施用化学农药后并未对包装物进行集中处理,而是就地丢弃,加之农药的使用方法、用量以及使用频次不合理,对土壤和水体造成污染;部分农户在水果、蔬菜等生产中完全依靠化肥来提高产量,导致化肥用量不断增加,加重土壤中重金属元素的积存量,给农产品质量安全带来隐患。武定县大部分地区地膜残留问题不同程度存在,降低了土壤质量,农作物生长环境受损,进而会对农产品的品质造成影响。(五)基层检测技术力量薄弱武定县11个乡(镇)虽然在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挂牌成立了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站,但目前没有规范的检测场所及专职检测人员。县
9、级农产品质检机构人员编制少,无法满足新形势下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工作的需要,县、乡(镇)检测队伍结构不合理,现有专业技术人员中系统学习和从事过分析化学、食品科学等相关专业的技术人才十分缺乏,全县仅能对有机磷类和氨基甲酸酯类农21202308交流平台农事百科盛产柚树施肥应根据树体抽梢情况、开花和结果等物候期而定。药残留进行粗筛定性检测,虽已通过“双认证”,也只能对17项有机磷和20项有机氯进行定量检测,检测范围及能力有待提高,加上运转经费不足,现有检测条件下在监控强度和频率上无法满足农产品生产中质量安全检测的要求。三、对策措施基层政府和涉农部门要把农产品质量安全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作为推动农业
10、高质量发展、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多措并举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一)加强组织领导,提高监管能力农产品质量安全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健康和生命安全,要深化落实“党政同责”的要求,统筹运用食品安全工作考核、质量工作考核、“菜篮子”市长负责制考核中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指标”考核内容,推动地方党委、政府落实属地管理责任。要重点完善基层监管体系,建立集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执法、检测、技术服务于一体的乡(镇)工作机构,在行政村全部设立专职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员,财政发放补贴,并明确工作任务,建立工作台账,健全考核体系。要加强协作联动,强化农业农村、卫生健康、市场监管、公安等部门的协调配合,加强部门会商研判
11、和协同合作,健全产地准出与市场准入、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机制,构建联席会商、信息通报、案件移送、涉案产品处置等协作机制,联合开展主要问题调研、突出问题整治和典型案件查处;整合利用现有农业行政、执法、检测、农产品质量认证、科技推广等公共资源,聚焦重点任务,落实监管责任,加快推动形成上下贯通、相互联动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机制。(二)加强普法宣传,抓好农业执法深入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农药管理条例农产品产地安全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进一步加大普法宣传力度,广泛宣传保护农业发展环境、生产安全优质农产品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依法从严控制生产投入品,坚决杜绝销售使用
12、高毒、高残留农药的行为,采取多种形式进行广泛宣传和培训,使从事农产品生产经营的企业及个人做到知法、懂法、守法,努力提高生产者、加工者、经营者、消费者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意识、农业资源环境保护意识和社会责任意识。规范农资市场的管理,定期或不定期对农资市场进行检查,加强农资经营户的业务知识培训工作,掌握相关农资使用知识,正确指导农户进行安全生产。对农业投入品经营、使用过程进行整治,严格执行农业投入品生产销售使用有关规定,查处销售、使用国家明令禁止的农药、添加剂等违法行为。(三)注重标准引领,突出安全导向完善地方标准,加快推进各类生产技术规程制定,选取区域内优势特色产品制定生产技术规程,将标准、规程化繁
13、为简,组织编印“口袋书”、宣传单、挂图等直观易懂的技术资料,加强宣传贯彻,加强对企业、基地、农户的技术培训和生产指导,提升农业标准化生产能力。以新“三品一标”(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和农产品地理标志)生产企业和产品为重点,逐步推行“环境有监测、操作有规程、生产有记录、产品有检验、上市有标识”的全程标准化生产。要转变经营机制,加快区域化生产、规模化发展、产业化经营,引导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建立自己的生产基地,实行“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产业化经营机制,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把标准化生产技术真正落实到田间地头,规范生产经营行为,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促进农业内部实现优质、高效、
14、安全的良性循环体系,助推乡村产业振兴。(四)保护资源环境,保障产地安全优良的生态环境是生产安全优质农产品的先决条件。要严把产地环境安全关,加强产地安全监测,全面掌握水、土、气等产地环境因素变化情况。在耕地土壤环境质量类别划分基础上做好产地安全科学区划,加强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和受污染耕地风险管控与修复,重度污染区域要退出食用农产品种植。要以绿色生态可持续发展为导向,持续不断地开展化肥、农兽渔药减量控害行动。实施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加快农药包装废弃物收集处理。落实好农产品规模种植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推广生产记录台账制度,切实加强农产品产地环境保护和源头治理,推行农业良好生产规范,从而夯实农业绿色发展
15、基础,助推乡村生态振兴。(五)强化队伍建设,增加经费保障县、乡(镇)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22202308交流平台名言人患志之不立,亦何忧令名不彰邪?刘义庆是国家农技推广体系不可或缺的有机组成部分和基础。为达到县、乡(镇)“三品一标”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机构所承担的职责任务及县级质检站建设项目要求,确保工作正常开展,建议上级部门积极争取编制部门科学核定、适当增加人员编制和结构比例,面向全社会招收有能力、有经验、素质高的骨干力量,充实基层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工作队伍,努力提高县、乡(镇)检验检测体系的技术水平、检测范围、检测能力,为“舌尖上的安全”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让更多实验室的科技成果推
16、广运用到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中、实施在大地上,为优势特色产业发展服务,真正做到与乡村振兴高效衔接。要加强经费保障,基层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体系所承担的任务、从事的工作全属社会公益事业,为确保体系的正常运行,要由财政部门全额核拨人员经费,政府应依据财力增长情况逐年加大投入力度,将农产品市场准入性检验、监督抽检、例行监测所需经费纳入政府财政预算,充分发挥政府的监督作用,降低农产品生产者和经营者的成本。(六)加快质量认证,提升品牌效应加快产品质量认证、品牌培育等工作,对于知名度低的产品可按区域或种类进行整合,共同使用统一商标和区域公共品牌,显现规模效应。积极发展“三品一标”,创建一批知名公共品牌,要继续
17、扩大总量,将好的产品、好的企业、好的资源尽可能列入农产品质量认证计划,指导获证企业推行标准化生产和规范化管理,将农产品质量安全源头控制和全程监管落实到农产品生产经营环节,实现“产”“管”并举,在生产过程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做好获证主体与“绿博会”“有机博览会”等专业展会的市场推广衔接,将想用品牌、会用品牌、用好品牌贯穿始终,切实提升经济效益。抓住国家重农兴农、加大农业投入的契机,为“三品一标”争取政策、资金和项目支持,调动生产经营主体重质量、保安全、创品牌的积极性。(七)用好追溯平台,推动智慧监管加快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信息平台建设应用步伐,推行主体备案、生产经营电子化记录和“二维码”扫
18、码交易,建立“从农田到餐桌”的追溯体系,力争有条件的“菜篮子”产品和“三品一标”产品率先建立全程质量安全控制体系和实施追溯管理,同时与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平台对接,通过互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创新应用,将前端农药兽药等农业投入品购买、生产过程用药、上市农产品药物残留监测等数据关联匹配,全程质量安全控制,推动传统“人盯人”监管向线上监管转变,最终实现源头可追溯,流向可跟踪,信息可查询,责任可追究。聚焦重点品种、重点主体和重点问题,加快推行食用农产品合格证,加强对进入农贸市场、商场、超市食用农产品合格证的查验,倒逼各类生产经营主体开具“合格证”,鼓励有条件主体开具电子合格证,实现基地准出和市场准
19、入有机衔接,进一步提升消费者对农产品的安全感。(八)完善信用体系,推进社会共治信用是安全之魂,虽有法律建设的强制约束保障,但“踩钢丝”“越红线”的农产品质量问题仍有发生,很大一部分因素就是信用缺失。要建立生产经营者诚信档案,发挥社会监督作用,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和农资打假举报、投诉、奖励制度,畅通投诉举报渠道,鼓励媒体、公众和社会组织进行监督,增强道德底线约束。“舌尖安全”任重而道远,要把农产品质量安全技术服务作为农业技术推广的重要内容,组织专业技术人员深入农业生产第一线,广泛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生产技术指导;要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方面知识的科普解读和消费引导工作,及时报道典型经验、放心农产品和优秀
20、企业,弘扬正能量。从而形成全社会关心、支持、参与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的良好氛围,实现真正的全民共治。四、结 语综上所述,在农产品产量已经基本能够满足市场需求的情况下,对照新时代经济社会发展要求和人民群众生活消费需求,基层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仍然需要进一步的优化和完善,要高度重视农产品质量安全,充分发挥地方政府的属地管理责任,明确农产品生产主体责任以及有关部门的监管责任,不断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队伍建设,扎实推进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及质量安全检测工作,通过多方共同努力,促进农产品安全保障水平的提升,为消费者提供绿色优质农产品,同时促进农业农村环境的改善,助推乡村产业振兴、生态振兴。收稿日期:2022-12-09编辑/景 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