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文化实践与乡村振兴笔谈三题.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734165 上传时间:2024-02-27 格式:PDF 页数:11 大小:1.33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文化实践与乡村振兴笔谈三题.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文化实践与乡村振兴笔谈三题.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文化实践与乡村振兴笔谈三题.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 88 玉溪师范学院学报(第39卷)2023年第4期 Journal of Yuxi Normal University Vol.39 No.4 Jul.2023文化实践与乡村振兴笔谈三题黄龙光1,陈 燕2,刘兴禄3a(1.云南师范大学 学报编辑部,云南 昆明 650092;2.云南民族大学 云南省民族研究所民族学与历史学学院,云南 昆明 650504;3.南宁师范大学 文学院,广西 南宁 530299)关键词民俗文化实践;乡村旅游互促;乡村节庆文化摘 要乡村振兴是国家战略,乡村振兴内容之一是乡村文化振兴。乡村文化振兴怎样实施振兴?本栏目特邀 3 位专家笔谈乡村振兴中的各种文化实践。引 言在文

2、化整体观视野下,乡村振兴国家战略总体要求的各方面都与文化相关,实现乡村的全面振兴,离不开文化振兴。乡村除了获得国家供给的公共文化资源暨服务之外,还有作为本土乡村根脉的民俗文化,它是乡村共同体的精神纽带。乡土社会作为一种传统田园生活,是当代快速城市化背景下人们释放乡愁的休憩场域,乡村民俗作为一种独特的地方性知识,更是乡村重要的本土文化资源。本期特邀 3 位专家畅谈如何再认知民俗文化、文旅互构,适度创新发展传统节日文化,推进文旅深度融合。一、乡村振兴的民俗文化实践论(黄龙光)(一)乡村振兴社会语境随着当代交通条件和通讯技术不断改善和提高,加上商业化无所不往,传统乡村“老死不相往来”的封闭状态早已一

3、去不复返,城乡流动性与流通性俨然成为一种生活常态,广大乡村不仅并入了全国乃至全球生产-消费大市场,而且也融入了全球数字化资讯-生活大场域。囿于长期以来城乡二元对立发展体制,导致城市对乡村形成强大的虹吸效应,乡村劳动力等发展要素被大量吸纳到城市,广大乡村出现过疏化而日渐衰落,传统乡村文化面临传承断裂而出现式微。乡村振兴战略是我国在百余年乡村建设的基础上,对接当代城市化快速发展的社会语境,从“新作者简介黄龙光,博士,编审,研究方向:生态人类学、艺术民俗学与非物质文化遗产。陈燕,博士,云南民族大学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民族文化旅游。刘兴禄,博士,教授,主要从事民俗学研究。基金项目云南省教育

4、厅科学研究基金项目“云南民族村旅游民俗实践与民族团结叙事研究”(2022J0116)。89 黄龙光,陈 燕,刘兴禄:文化实践与乡村振兴笔谈三题农村建设”“美丽乡村建设”到“乡村振兴”逐步升级而提出的一种国家战略,旨在通过城乡融合发展,最终达到共同富裕。乡村振兴战略“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总要求中各方面的内涵,都与乡土文化息息相关,而民俗文化则是乡土文化的底色。关于乡土文化、民俗传统以及乡村文化振兴的价值认知,索晓霞认为:“乡土文化是乡村振兴凝心聚力的粘合剂和发动机,是城乡融合发展的巨大文化资本。”a范建华等认为:“乡村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战略的灵魂,是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5、的内生动力。”b萧放认为民俗传统是乡村振兴的重要保障,提出了村落民俗传统助力乡村振兴相关途径和原则c。这些学术成果基于将民俗文化视作乡村振兴基础性内生资源的价值审视,是在与乡村振兴过程中外推力量介入相比较的宏观学理思考。民俗自然流淌于乡村日常生活流,在当代社会转型场域中面临挑战与机遇,如何通过有效激活民俗实践动力以助推乡村振兴,仍然存在较大的研究空间。(二)民俗属性的再认知实现全面乡村振兴,借助外部输入的各种资源和力量固然很重要,但是促进乡村内部既有各种资源要素深度融合发展,重新发现乡村的意义与价值更加重要。民俗作为乡村固有的文化根脉,乡村振兴战略的社会实践对民俗文化产生一系列动态影响,我们有

6、必要对民俗属性与功能进行一番再认知。民俗是人们基于具体人地关系不断协调而创造和享用的一种实践性地方性知识,这种知识是以乡村生产、生活为核心的一系列本土观念、技艺、组织、制度以及治理等构成的一整套本土文化实践体系。随着当代经济社会的进一步发展,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民俗的境遇出现两个极端,一方面有的传统民俗因不适应社会发展而面临移风易俗,另一方面有的传统民俗因被遗产化而获得保护传承,有的在旅游场域中实现了功能转型而获得利用发展。因此,在当代剧烈社会变迁语境下,民俗存在的形态、发展的业态及其发挥的功能呈现多样化的实践态势,我们不能简单固守以往对民俗属性的认知范围与既有边界。从功能论的视角审视,民俗

7、是重建乡村共同体的粘合剂。滕尼斯认为:“在一族定居的人民里,有无数各种各样的风俗,这里共同体的意志的真正的实质是它的习俗。”d民俗不仅是乡村共同体结构关系缔结的精神纽带,而且是人与自然环境共同体关系建构的文化联系。当代社会的流动性、城市化进程、个体化发展等,使广大乡村不同程度地出现过疏化乃至原子化倾向,过去那种人与土地、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牢固关系出现松动、疏离,“城市农民工”“乡村留守族”与“离土不离乡”“离土离乡”,已成乡民主体及其乡土关系现状的真实叙事。民俗是经集体创造并通过群体传承的,乡村共同体重建可以通过唤醒和激活传统节日民俗等所蕴含的乡村公共记忆而实现。从资源论视角来看,民俗是乡

8、村一种独一无二的原生性文化资源。民俗不仅是乡民安身立命的文化之根,更是当代乡村发展振兴的重要在地资源。千百年来,民俗协调处理着人与自然之间的天人关系,同时协调处理着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今天,受工业化、城市化的反转影响,人们对田园牧歌的原乡及其恬静生活的怀旧和想象,使乡愁不断泛起并四处寻求释放,导致消费传统的社会潮流风靡一时。在a 索晓霞.乡村振兴战略下的乡土文化价值再认识 J.贵州社会科学,2018,(01).b 范建华,秦会朵.关于乡村文化振兴的若干思考 J.思想战线,2019,(04).c 萧放.民俗传统与乡村振兴 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9,(05).d 德 斐迪南

9、滕尼斯.共同体与社会纯粹社会学的基本概念 M.林荣远,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301。玉溪师范学院学报 90 这样的社会语境下,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民俗被认为传统的等同物,不但可以一如既往进行文化认同,同时被视作一种稀缺文化资源获得变现。前者如“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即是地方、民族认同的表征,后者如传统节日经济、手工艺商业化即是资源转化的体现。(三)民俗实践路径思考长期以来,对居于主位立场的乡民个体而言,民俗文化实践既是可触可碰的,又是察而未觉的,这种身在其中的民俗享用自祖辈沿袭而来,自然融入乡村日常生活点滴之中;相关外界力量居于客位立场,行政指导往往自上而下,学术研究偏理论轻实践

10、,商业资本大多重利轻义,各路媒体热衷即时效应,如此种种,不一而足。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使各种内外力量形成合力、联动协作成为可能,但是具体如何开展民俗实践助推乡村振兴,仍值得深入思考。1.民俗知识生产从我国古代的采风观政,到现代民俗学肇始的歌谣运动,从民间文学三套集成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都是民俗知识生产经世济民实践性的重要体现。民俗润物无声浸润乡村社会,乡民拥有并享用着民俗,但是从认知论而言,民俗本身却弥散性无时、无处不在,需要民俗学等专业学术力量介入乡建,与乡民一道进行民俗志、村史等知识生产。具体而言,就是站在民间立场,运用民俗学精雕细刻、条分缕析民俗记录、描写与阐释的学术专长,科学地使乡村

11、民俗文化数字化、体系化甚至历史化,通过村史馆、博物馆、传习馆等形式,对乡民自身民俗文化的就地教育以提高其文化认同意识,促进全社会对乡村文化的认知和教育,同时为潜在的乡村民俗文化(产业)开发打下学理和资源基础。2.自组织重建改革开放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一方面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另一方面使过去主要以集体为单位转变为以家庭为单位组织生产,市场化发展使广大乡村家庭及村民个体化突出,城市化及城乡流动性导致乡村青壮劳动力不断流失,乡村共同体赖以存在的地缘、血缘、业缘关系渐显松散分化,最后导致一些乡村逐渐出现空心化与原子化。要实现乡村振兴,首先必须实现组织振兴、人才振兴。适当为村民委员会行政减负,使其带

12、领村民小组真正履行乡村治理与发展职能,选贤任能;集思广益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重建并夯实红白理事会、民间文娱队、姊妹会等民间自组织基础,鼓励它们全面参与组织文化传承与乡村治理,使其真正发挥乡村共同体重建功能,凝聚人心。3.“因俗而治”时至今日,日常乡村社会仍主要表现为一个情理社会,大多数时候乡村社会秩序通过“因俗而治”而建构与维系。很多民俗规约实际上代表着乡村共同的价值取向与公共利益,每一个乡民从小到大通过耳濡目染、言传身教被民俗化,既是对个体的文化规训,也是对群体的社会整合。但是具有不成文法效力的民俗规约进入法理社会,要经过乡村自组织、乡民主体、法制力量等相互适应融合,对其认真识别、甄选和改

13、良,辨风正俗,移风易俗,引导并重构民俗规约成为乡村振兴背景下的公序良俗,使其与国家法律法规相一致,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适应,从而实现新时代的因俗而治,使乡村社会自治、德治、法治三治合一,最后达到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的善治目的。4.民俗消费推介在自然经济和市场经济初期,民俗作为经济适用的生活日用品,在乡村内部维系着一定的自我消耗与初级消费。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民俗越来越被当作一种重要的文化资源,一些乡村出现围绕民 91 黄龙光,陈 燕,刘兴禄:文化实践与乡村振兴笔谈三题俗生产与消费的商业民俗与民俗商业。民俗旅游开发,是那些拥有独特自然禀赋与民俗资源的乡村操弄民俗商业化的重要模式,其中手工技艺

14、、传统节日、餐饮服饰、歌舞展演以及仪式实践等民俗体裁,都可成为可供开发利用的民俗资源。这种民俗操弄与开发利用具有跨界、公共与实践属性,涉及民俗文化公共实践a,一是权力、资本、俗民与学界等相关主体均需遵循文化伦理,各守边界,各司其职;一是必须基于民俗文化产业发展、文化传承与保护前提,守正创新,经济反哺。出于商业目的的民俗消费,虽然其间民俗不可避免地被挪用、改造以及再生产,但是民俗的重要标识与关键内核保持不变,通过民俗在多主体、城乡、线上线下之间的跨界与流通,民俗文化获得超越时空、载体与主体的广域传播,反过来促进在乡村原生地的传承和保护,从而提高乡民的文化自觉意识。二、乡村旅游与乡村振兴的互促关系

15、(陈 燕)乡村旅游b以乡村为空间依托,以根植于乡村地域的乡村性为核心吸引力,利用乡村有别于城市的独特地理环境、田园风光、传统村落景观、生产生活方式、农耕文化、风情民俗等自然、人文资源,提供各种旅游项目及产品,是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融合、文旅融合产生的新型产业。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历史任务,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一)乡村旅游是乡村振兴的重要途径作为发生在乡村地理空间、与农村产业融合程度最高的旅游形式,乡村旅游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引导乡村振兴”c。1.乡村旅游带动乡村产业振兴乡村旅游是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融合产生的新型产业,是乡村

16、文旅融合的实现路径与运作平台。乡村旅游有助于盘活土地、吸引外来资金、汇聚人才,促进第一、二、三产业的有机融合发展,延长产业链,提高农村产业产品的附加值,构建乡村产业体系和经营体系。乡村旅游的发展,使农村经济得以繁荣,就业岗位得以增加,农民得以增收、生活水平得以提高。自“十二五”以来,乡村旅游发展带动 1 000 万贫困人口脱贫,占全国贫困人口的 10%d。乡村旅游已成为国内旅游消费的主市场,乡村旅游的规模化发展,大力带动了乡村产业振兴,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并在贫困地区脱贫攻坚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2.乡村旅游促进乡村人才振兴乡村旅游发展,促进农业和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带动农村第三产业发展,催

17、生农业+旅游、文化+旅游、农业+旅游+文化等更多新业态,制造和提供了大量就业机会、就业岗位,为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创造条件,吸引外出务工者返回家乡,吸引外界人才进入乡村,增加乡村的人气,再现乡村的生机与活力。乡村旅游的发展,不仅为乡村召集到人力资源,而且通过乡村旅游实践,为乡村培养a 黄龙光.文化空间视野下特色旅游小镇的民俗文化公共实践 J.民俗研究,2022,(5).b 乡村旅游有多指,含旅游活动、旅游形式、旅游产业,旅游行业等。c 陆林等.乡村旅游引导乡村振兴的研究框架与展望 J.地理研究,2019(1).d 陈燕,李梦霞.旅游社会背景下国民旅游文明素养提升对策 J.玉溪师范学院学

18、报,2022(1).玉溪师范学院学报 92 出一批又一批适应新时代乡村发展的服务人才、生产人才、管理人才、经营人才,促进乡村人才振兴的实现。2020 年,全国乡村旅游吸纳就业 1 100 万人,带动农户 800 多万人a。3.乡村旅游推动乡村文化振兴文化是乡村性的核心元素,具有乡村地域特色的文化是发展乡村旅游的重要资源依托。当下中国,一方面是汹涌澎湃的现代化、全球化、城镇化浪潮,将乡村性、地方性、民族性冲击得七零八落,广大乡村,千村一面。另一方面,乡村凋敝,缺失发展动力,乡村文化处于衰退和流失的危机之中。乡村旅游为乡村文化重新焕发生命力提供了舞台和契机,乡村文化在乡村旅游发展中找到文化自信。因

19、为乡村旅游的发展,一些已被人们遗忘的传统习俗、文化活动重新得以恢复和开发,传统手工艺和传统的音乐、舞蹈、戏剧、体育等又受到重视和发掘,长期濒临湮灭的历史建筑又得到维护和管理,空置已久的传统村舍开发为精品民宿、特色餐馆、咖啡厅、茶吧、文创空间。乡村旅游的发展,使农村过剩劳动力“离土不离乡”,实现在家乡就业,不仅解决了乡村的空心化、老龄化等社会问题,而且使传统文化有了传承人。4.乡村旅游拉动乡村生态振兴“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好的生态是乡村旅游发展的前提,也是市场对乡村旅游环境质量的要求。乡村旅游发展能够显著改善和提升乡村生态环境质量,拉动乡村生态振兴。为吸引旅游者,为打造美丽宜人、生活健康的乡

20、村旅游目的地环境,需要大力推进乡村旅游垃圾资源化利用与无害化处理、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厕所革命,以及乡村环境的净化、美化、亮化、道路硬化等一系列工程。绿色旅游是乡村旅游发展的必然选择,为满足游客生态、环保、健康、安全的旅游消费需求,将倒逼乡村开展农业绿色发展行动,实现生产清洁化、废弃物资源化、产业模式生态化,打造绿色环保的乡村生态旅游产业链,提供更多更好的绿色生态产品和服务,促进生态和经济良性循环,从而间接优化和提升乡村生态环境。5.乡村旅游助推乡村组织振兴乡村旅游为乡村组织培养、吸引人才,为乡村组织提供充分的管理实践机会,帮助乡村组织振兴的实施、实现。通过专题培训、送教上门、结对帮扶等多层次、

21、多渠道的乡村旅游培训,为乡村旅游人才培养、乡村组织职能锻炼创造平台。乡村旅游发展引来大学生村官、文化艺术人才、专业技术人员、青年创业团队等各类“创客”投身乡村,为乡村基层组织注入新鲜血液,增加乡村组织的活力与领导能力。乡村基层组织在乡村旅游开发、经营、服务的实践中,管理职能得以不断历练,实质性提升了乡村组织的治理能力,最终促进乡村组织振兴。(二)乡村振兴助力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从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生态文明全方位进行建设,重点抓乡村的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构建政策体系、制度框架,追求农业农村现代化,全面展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社会主义现代化美

22、丽乡村新风貌。1.乡村振兴为乡村旅游发展提供时代契机、政策支持乡村振兴战略是解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矛盾及实现全体人a 2022 年中国乡村振兴现状分析,乡村休闲旅游接待游客约 26 亿人次 EB/OL.产业信息网,https:/ 黄龙光,陈 燕,刘兴禄:文化实践与乡村振兴笔谈三题民共同富裕的必然要求。乡村旅游在解决我国当下正在经历的乡村凋敝、乡村衰退问题上被寄予厚望,被视为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途径。2.乡村振兴为乡村旅游发展创造更为完善的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乡村振兴要求宜居、宜业,而宜居、宜业也是乡村旅游发展的基础。乡村宜居、宜业环境的打造,加大了基础设施建设和公

23、共服务投入,提升了乡村基础设施状况,扩大了乡村公共服务内容和覆盖面,实质性优化了村民的生产生活条件,也为乡村旅游的发展创造出更为完善的基础配套和公共服务条件,有利于乡村旅游的更好发展。3.乡村振兴为乡村旅游发展引来人才、供应充足的从业人员人才振兴、组织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乡村旅游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既可以解决大量劳动力的就业问题,也需要大量人力资源的投入。乡村振兴培育和吸引的人才、留住和引回的人力,正好为乡村旅游的发展输送所需的人力资源。2021 年,我国返乡入乡人才 1 120 万人,同比增长10.9%a。4.乡村振兴为乡村旅游发展抓住乡愁、留住传统文化“记得住乡愁,留得住文化”,乡

24、愁、乡村传统文化,是乡村性中最能撩拨旅游者出游动机的符号。乡村振兴成功阻断乡村的凋敝与衰败,乡村的活力生机回来了,传统的文化得到复兴、繁荣、传承,得以凸显的乡愁与其他的乡村符号不断激起游人的共鸣,振兴中的乡村世界更富个性特色,更具吸引力,也更有利于乡村旅游的发展。5.乡村振兴为乡村旅游发展打造美丽宜居生态环境乡村振兴,生态宜居是关键。“望得见青山,看得见绿水”,良好生态环境是乡村的最大优势和宝贵财富。乡村振兴所追求的百姓富、生态美,为振兴乡村而推进的乡村绿色发展,所打造的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发展新格局,所统筹的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所加强的农村突出环境问题综合治理等各项工程,也正是乡村旅游发展所需

25、的根基和依托,为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奠定美丽宜居生态环境。乡村旅游与乡村振兴具有双向互促的内在逻辑关系。乡村旅游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可适途径、重要抓手和着力点,能够有力推进乡村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生态文明建设,对乡村的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具有显著带动作用。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及乡村的振兴,为乡村旅游提供了时代机遇、发展动力和广阔舞台,促进乡村旅游的换代转型、提质升级,从而实现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进程中,要充分发挥乡村旅游对乡村振兴的引擎功能。在乡村旅游发展中,应全面利用、深入展现乡村振兴给乡村旅游创造的各方面条件。三、传承创新节庆文化 践行乡村振兴战略

26、(刘兴禄)b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党的二十大提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a 2022 年中国乡村振兴现状分析,乡村休闲旅游接待游客约 26 亿人次 EB/OL.产业信息网,https:/ 本文系广西特色新型智库联盟成员单位研究成果。玉溪师范学院学报 94 中,节日民俗备受重视。2021 年 4 月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乡村振兴促进法a要求“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健全完善乡村公共文化体育设施网络和服务运行机制,鼓励开展形式多样的农民群众性文化体育、节日民俗等活动”。另在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 年)b中也提出相关要求:“积极开发传统节日文化用品和武术、戏曲、舞龙、舞狮

27、、锣鼓等民间艺术、民俗表演项目,促进文化资源与现代消费需求有效对接。”可见,节日民俗文化与乡村振兴密切关联,其传承创新是乡村振兴的应有之义。每逢节日,常伴随节庆活动,故节日文化亦可称节庆文化。那么,如何挖掘节庆民俗这一文化资源在乡村振兴中的潜能和活力,如何践行传承创新节庆文化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这些是当下众多学者探讨的热点话题。笔者拟从节日民俗的本体特征与基本功能着眼从以下几个层面谈谈看法和建议。(一)传承集体性魅力,树立主体合作观念,协同助推乡村振兴作为民俗文化的节日与所有民俗文化一样具有集体性特征,而民俗的集体性是民俗在产生、流传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基本特征,也是民俗的本质特征。节日民俗是民

28、众集体创造传承并享用的一种生活文化c,也是群体内模式化的生活文化d,还是集体遵循的生活规则。这种集体性既表现为集体创造,又表现为集体流传。民俗的集体性在具有广泛群众参与的节庆中表现尤为突出,能充分显示群体推动、多方联动、相互配合、相得益彰的集体性魅力。这是节庆民俗文化具备可持续性生命力之所在,也是其助推乡村振兴的动力之源。节日民俗作为岁时民俗的一种独特表现形式,具有特定的时间制度和空间制度,有特定的主题,有群众的广泛参与。随时代和社会发展,作为民众生活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民俗节日已经成为重要的民俗事件,有着其展演的广阔文化空间。节庆活动中,节日空间的设置和节庆主体的协作对于节庆活动成功举办及其价

29、值与功能的实现具有重要影响。节庆实践中常出现多元主体,他们成为重要赋能对象,通过激发节日多元主体的潜能,可以充分赋能乡村文化振兴各层面建设,从而推动乡村振兴。由于节庆是在动态、交流实践中传承并赋能主体对象,从而推动乡村振兴的,因此要在节庆各主体的交流互动中赋能这些对象,要从政府、企业、新乡贤、村民等多元主体协作方面着力,建构多元主体合作机制,协同推动乡村振兴。具体而言。其一,政府作为行政主体,有时也是节日主体之一。随着市场化、城镇化发展,乡村空心化现象日益严重,因而节庆的举办,需要政府予以引导,乃至组织,尤其是一些节庆相关的基础设施建设需要政府扶持和资助,此外在意识层面也需要政府引导,因而政府

30、可视为节庆主体之一。其二,参与节庆活动的企业也可成为节日主体之一,因为企业可以为节庆提供资金支持,企业还具备很强的灵活性和适应性,可以运用成熟的商业运作手段进行节庆文化空间及文旅融合等方面的策划,从而发展文化产业,凸显节日经济,为乡村节庆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提供经济推力。其三,新乡贤也是节庆主体之一,与乡村振兴密切相关。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 年)就提出要“积极发挥新乡贤作用”。目前,新乡贤一般是指在当代乡村,一些曾为官在外而告老还乡,a 中华人民共和国乡村振兴促进法 J.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报,2021.04:676-685.b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乡

31、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 年)N.人民日报,2018-09-27(1).c 钟敬文.民俗学及其作用 J.民间文学论坛,1983.(2):76-78.d 高丙中.中国民俗概论 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7.95 黄龙光,陈 燕,刘兴禄:文化实践与乡村振兴笔谈三题或在外为教而返归乡里,或长期扎根乡间而以自己的知识才能服务乡间的一些有爱乡情怀的人a。新乡贤不仅具有传统乡贤受人尊敬的一般特征,还有现代的知识与视野。他们熟悉本土民间传统文化,容易获得本地民众认同,可以协调多方力量,其中的民俗文化爱好者又是地方文化精英,他们常常成为节庆活动的民间自组织重要成员。通过激发新乡贤的潜能,可有

32、序组织节庆活动,有效传承乡村优秀传统文化,这也体现出集体性不排除个人因素的特征。当然,如果有条件还可以邀请民俗学者参与指导,彰显节庆民俗的公共性特征。其四,节庆中的村民(主要指农民群众)是节庆文化的核心主体,是节日的创造者、传承者和享用者,还是乡村振兴的核心主体,通过激发其主动性、创造性和内在潜能,可以保持节庆的可持续性,为乡村振兴提供永续内在动力。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 年)就要求“坚持农民主体地位。切实发挥农民在乡村振兴中的主体作用,调动亿万农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而让农民成为振兴乡村文化的主体,这与节庆民俗核心主体为农民群众相一致。所以,推动乡村文化振兴,核心在于动员

33、和激发农民的主体性、主动性和创造性b。综上,在传承节日集体性魅力进程中,还需适应时代发展,更新节日主体观念,接受并协同做好多元主体协商实践。这其实也是承传民俗文化集体性特点,因为节庆的集体性,呈现为一种群体交流的模式,是特定情境中的民俗表演事件,其展演过程是由诸多因素共同参与、共同塑造的。通过以农民为核心的多元主体的共同努力,协商合作,可以更好的以合力形式促进节庆传承与创新,助推乡村振兴。此外,节庆民俗的集体性魅力还表现在节庆民俗活动让村民重温久违的集体生活,唤醒集体记忆,制造记忆之场。在集体狂欢中,勾起乡愁情结,在重温“我们的节日”中,让节庆成为唤起并留住乡愁的载体,不断增强村民的认同感与自

34、豪感。因为节庆涉及面广,延伸性和包容性强,所以能够在多元共时中形成一种合力,甚至产生轰动效应,其综合价值常常成倍数增长,可以成为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动力。(二)承传节庆教化功能,创新节庆教育内涵与形式,助推乡村振兴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 2022 年)指出:“乡村振兴,乡风文明是保障。”还提出:“倡导诚信道德规范深入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推进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弘扬中华孝道,强化孝敬父母、尊敬长辈的社会风尚。”中共二十大报告中也明确要求“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可见,乡村振兴就包含促进乡村道德建设、推进乡风文明、弘扬中华传统美德等内容,这就要求在实施

35、乡村振兴战略中,既要重视物质文明建设,也要注重精神文化建设;既要塑形,也要铸魂。而凝聚了数千年民间智慧和经验的节庆民俗,具有教化功能,这种节庆民俗的基本功能与乡村振兴需要的道德建设需求相契合。那么,以什么方式进行乡村道德建设以推进乡风文明呢?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意见中指出:“加强新时代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农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深入开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教育。”c可见,在推进乡风文明的精神文明建设中倡导用群众乐于接受的以娱乐性为主的方式进行。而节日多为民众集体性狂欢的活动,是广大民众喜好的一种娱乐和情感表述方式

36、。最早的节俗活动,意在敬天、祈年、驱a 沙烨波,邓健.乡村治理中新乡贤人才队伍建设问题研究 J.新农民,2021.28:35-36.b 鲁小亚,刘伟.繁荣乡村文化 推进乡村振兴 N.光明日报,2020-04-24(6).c 钟敬文.民俗学及其作用 J.民间文学论坛,1983.(2).玉溪师范学院学报 96 灾、避邪。后来,节日逐渐从防范、避害、禁忌的神秘氛围中解脱出来,而成为人神共欢的日子。随着经济的繁荣,文化的昌盛,节日风俗也向娱乐方向发展。当下,众多传统节日集经济、社交、娱乐、教育等多种功能于一身,因此,通过民众喜好的方式弘扬节日教化育人功能是实施乡村道德建设可行的路径和手段之一。民间传统

37、节日蕴含丰富的优秀传统文化因子,其教化育人的功能主要表现在以下层面。其一,传承尊敬祖辈、讲究孝道的文化传统。我国自古以来就“贵人伦、重亲情”,具有浓厚的伦理观念与人情味。有许多节日都是为祭祀祖先而设立的,如除夕之夜祭祖、清明节上坟、中元节烧纸钱等。这些节日民俗传承着尊敬祖辈、讲究孝道的传统文化基因。其二,构筑和谐人际关系。节日文化中蕴含着和谐文化因子,有着巨大的凝聚力和亲和力,成为维系中国社会人际关系的重要情感纽带,协调和整合着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为和谐家庭乃至和谐社会的构建奠定了和谐文化基础。其三,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中的诚信观、崇善惩恶观等优秀文化元素。诚实守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中华优

38、秀传统文化元素之一。各族群众常在特定时间、特定空间参加特定节庆活动,这种行为就内含着一种信守习俗规则的诚信观。崇善罚恶观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元素,在节庆中,从空间场地布置到节庆节目表演,均表现出对恶的驱逐、斗争和防范,对善的崇尚和弘扬。例如,贵州台江县施洞镇清水江沿岸每年一次的独木龙舟节就源于民众对于恶龙的集体抗争a。而关于节日的传说故事也通过对邪恶势力的驱除惩处和对正面力量的颂扬叙事,宣扬善和英雄,从而潜移默化地传扬一种行善去恶的观念。可见,尊敬长辈、讲究孝道、和谐相处、诚实守信、崇善惩恶等传统优秀文化元素已经渗入节庆文化之中,不仅为乡村文化建设奠定了传统文化的优秀文化基因底蕴,而且通过节庆

39、活动以潜移默化的教化方式,促进民间良好道德风尚的形成,推进和谐、健康、文明的乡村社会建设。当然,节日的教化育人功能还远不止这些,在此不一一列举。关于节庆中的乡村道德建设,不仅要传承,也需要进行创新性发展。那么,如何创新?这既体现在内涵方面,也体现在表现形式方面,还体现在理念方面。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提出:“吸取城市文明及外来文化优秀成果,在保护传承的基础上,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不断赋予时代内涵、丰富表现形式。”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融入日常生活。必须坚持守正创新”。同时指出“把马克思主义思想精髓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贯通起来

40、、同人民群众日用而不觉的共同价值观念融通起来,不断赋予科学理论鲜明的中国特色”。可见,在内涵及观念方面,节庆中的乡村道德建设要结合时代特点和要求,融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将马克思主义思想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合起来,不断赋予中国特色。与此同时,还需要推进移风易俗。至于如何移风易俗,中华人民共和国乡村振兴促进法则给予了相关指引:“推进移风易俗,破除大操大办、铺张浪费等陈规陋习建设文明乡村。”可见在乡村振兴中,不但要立,还要破,即破除陋习。这些都可以融入节庆活动之中,通过群体性节庆活动内容的破旧立新予以体现。就创新形式而言,需要结合时代特点,优化教育方式。一方面,关注节庆文化空间,注重节庆潜移a

41、高丙中.中国民俗概论 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7.97 黄龙光,陈 燕,刘兴禄:文化实践与乡村振兴笔谈三题默化的教化功能,通过设计节庆文化空间中的表演场所、乡村文化走廊、塑像、雕刻等,营造氛围,将思想道德文化嵌入节庆物理空间之中。另一方面,利用节庆文化展演和相关传说故事的挖掘,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中的诚信观、崇善惩恶观等优秀文化元素,同时培养“文化自觉”,增强“文化自信”,塑造乡风文明新气象。此外,还可以如中华人民共和国乡村振兴促进法所言的,“充分利用广播电视、视听网络和书籍报刊,拓展乡村文化服务渠道。”概言之,我们要用传统节庆文化的教化功能铸牢乡村文明的道德根基,涵养村民精神生活,

42、并不断创新其教育内涵和形式,只有如此才能真正落实乡村永续发展,实现从物质到精神、从颜值到品质的转型发展。(三)突出地方特色,创新发展节庆文化,助推乡村振兴节庆作为一种群体性的欢庆活动,作为一种地方文化资源,其魅力和价值还表现在地方特色,在于适时创新,这也符合节日民俗变异性这一基本特征。与此相关,中华人民共和国乡村振兴促进法指出:“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应当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 2022 年)中也明确提出:“发展乡村特色文化产业,积极开发传统节日文化用品和武术、戏曲、舞龙、舞狮、锣鼓等民间

43、艺术、民俗表演项目推动文化、旅游与其他产业深度融合、创新发展。”“深入挖掘乡村特色文化符号,盘活地方和民族特色文化资源,走特色化、差异化发展之路。”可见,传承创新节庆文化,助推乡村振兴,还表现在突出地方文化特色及创新发展上。其实,强调地方特色,也是强调一种地方认同感和地方归属感,有利于凝心聚力,协同助推乡村振兴。那么,如何突出节庆文化地方特色实现其创新发展?可从以下三个方面着力。其一,深挖地方特色文化符号,创办民俗文化节,实施嵌入式发展。每个地方几乎都有属于本地的特色文化,这些大多已成为标志地方特色的文化符号,是最值得发掘和打造的文化要素。所以,通过群体性节庆活动将地方特色文化的核心元素嵌入节

44、庆之中,嵌入民众生活之中,使之扎根,可以使之获得持续生命力。同时还可以挖掘与节庆相关的地方传说等,并使之嵌入节庆展演之中。因为地方传说多依附客观实在物,通过它可以产生基于地域、基于生活的艺术真实,“使历史记忆、地域特色、民族特点融入乡村建设与维护”a,从而增强地方特色和文化底蕴。其二,在做好“文化+”这篇大文章方面,着重促进文旅融合。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可见,乡村振兴中旅游业是直接和重要的推动力量,因此我们需要积极探索节庆文化和旅游行业的跨界融合,实现地方文化资源向旅游资源、地方文化优势向旅游产业优势的转变。同时。秉持旅游是带有温度、带有

45、文化色彩的物质与精神融通之旅,将地方特色文化与休闲娱乐相结合,让节庆与旅游深度融合,相得益彰。其三,发展节庆延伸产业链,形成多向度、集群式的发展模式。节庆是一种群体性的民俗活动,有多元主体,存在多样需求。在节庆中,围绕着节庆参与者和观赏者的衣食住行,会延伸出许多相关的包括手工技艺在内的文化产业,可不断扩大产业链。例如,苗族牯藏节、独木龙舟节、苗年节就可以延伸a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 年)N.人民日报,2018-09-27(1).玉溪师范学院学报 98 出相关的苗族服装产业、苗族银饰等手工技艺产业。因此,在突出节日主体基础上,还需发展节日文化延伸产业,以节庆多样化

46、需求促进集群化文化产业的发展,不断增进乡村的“自我造血”功能,使之成为乡村持续发展的依托。值得注意的是,乡村节庆中特色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应该与民众的日常生活相联系,融入民众日常生活之中,形成具有地方特色、满足地方民众需要、适应新时代的中国特色文化,从而更好实现节庆的可持续发展和对乡村振兴的助推作用。总之,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要充分传承和弘扬节庆集体性魅力,传承创新节庆民俗的教化育人功能,凸显其地方性特色。同时,推动节庆创造性转换和创新性发展,更新主体观念,建构多元主体协商合作机制,形成传统与现代融合的合力和动力,把乡村节庆中原有的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融合,让节庆民俗

47、转化为文化能量,赋能多元主体,从而协同助推乡村振兴。此外,还要看到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一项长期的历史性任务,传统节日文化的挖掘,需要久久为功,善作善成。New Thinking on Cultural Practice and Rural RevitalizationHUANG Longguang1,CHEN Yan2,LIU Xinglu3(1.The Department of the Journal of Yunnan Normal University kunming,Yunnan,650092;2.School of Ethnology and History,the Institut

48、e of Ethnology,Yunnan Minzu University,Kunming,Yunnan 650504;3.School of Chinese Language and Literature,Nanning Normal University,Nanning,Guangxi 530299)Key words:folk culture practice;rural tourism;rural festivals cultureAbstract:The rural culture revitalization is one of our revitalizations of rural revitalization,our national strategy.The paper probes into the ways to revitalize our country by inviting three experts to hold conversations by writing on the cultural practice of rural revitalization.

展开阅读全文
部分上传会员的收益排行 01、路***(¥15400+),02、曲****(¥15300+),
03、wei****016(¥13200+),04、大***流(¥12600+),
05、Fis****915(¥4200+),06、h****i(¥4100+),
07、Q**(¥3400+),08、自******点(¥2400+),
09、h*****x(¥1400+),10、c****e(¥1100+),
11、be*****ha(¥800+),12、13********8(¥800+)。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百度文库年卡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