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系列报道选题的反向维度与正向张力——以第32届中国新闻奖获奖作品为例.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732514 上传时间:2024-02-27 格式:PDF 页数:3 大小:22.33MB
下载 相关 举报
系列报道选题的反向维度与正向张力——以第32届中国新闻奖获奖作品为例.pdf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系列报道选题的反向维度与正向张力——以第32届中国新闻奖获奖作品为例.pdf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系列报道选题的反向维度与正向张力——以第32届中国新闻奖获奖作品为例.pdf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新闻观察新闻思辨青年记者2023年7月上54新闻观察新闻思辨Media Spectator55青年记者2023年7月上现方式(手段)的束缚:单一的体裁,即便是以专栏的形式出现,也无法规避“事实不足”“说话过多”的缺陷。新闻“新”的本质不再是简单的“时态(时效)之新”,而是要从对新闻事实的观念革新中过滤出“质态(对比)之新”。在“系列报道”中,新闻价值的规定性(“新闻格”)在一定程度上预示和孕育着新闻事件的发生、发展,即系列报道扩展的可能性。但是,系列报道议程设置并非“主题先行”,而是在跟踪、贯穿、组合系列新闻事实(过去和现在)或者在既定阶段性新闻背景的基础上,对当下新闻事件(“时态”)的“时间

2、延伸”和逻辑生发。“系列报道”的“系列”更多的是在以新闻的样态和叙事,跟踪和续写一个时空跨度较大的新闻集合或新闻链接。系列报道是研究性的新闻,规避了新闻受到时效的限制而无法或不能在单个新闻事件中完整彰显新闻价值的不足。在事实真实与本质真实的平衡与取舍上,“系列报道”兼顾了二者,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做到了史学与新闻学的文化再生。“系列报道”拓展了新闻价值的内涵,扩展了新闻时效性的区间。“系列报道”因为“系列”集合、裂变、关联,把新闻事实所包含的更多角度、内涵和价值以守“政”创“新”的架构,“规划”和“组装”成复合态的新闻事实。新闻事实的片段或者编码因为“系列”而成为一种别开生面的新闻样态。系列报道“

3、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特别策划 大国重器”“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生存实录”“特困片区脱贫记”等无不如此,以“政”视听。系列报道怎么成为“系列”选题的生长点系列报道的“系列”并非简单的“报道”罗列,也并非时间上先后发生的新闻事实的线性延展。“系列”是围绕一个重要、深刻、集中的主题,把在逻辑上具有相对独立性的新闻价值单元时间上前后相继、内容上相互支撑、结构上彼此关联的一组、多篇新闻事实共同“加工”成新闻系列。“系列”形式上的相对独立恰恰是以其新闻价值的完整有机为前提的,先有“系”后有“列”。除了选题本身新闻价值的丰富、多元以外,“系列报道”的“系列”在逻辑、内容、结构上的有机分布,也是系列报道的

4、本质规定。把一个本身只能作为通讯的新闻价值硬性切割成“系列”,最终只能是“列”而不“系”。即便是选题的新闻容量确实应该用“系列报道”来组织和布局,如果“系列”在结构和逻辑上“系”而不“列”,“列”与“列”之间在新闻事实的发展脉络或者新闻价值上的相对区分不够分明、必要、合理的话,依然会造成系列报道顾此失彼、畸轻畸重、交叉重叠,“列”而不“系”。好的系列报道,必须是在布局结构、新闻事实及新闻价值的裁剪与取舍上整体成“系”、单篇成“列”,有机统一、前后贯通、表达协调,“系”中有“列”,“列”而为“系”。“系”把新闻价值融会贯通,“列”把新闻事实一脉相承。获本届新闻奖一等奖的“习近平法治思想系列解读报

5、道”中,习近平法治思想:全面依法治国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 以人民为中心的科学立法初见成效 公益诉讼检察制度为百姓和公众权益保驾护航 习近平法治思想是全面依法治国的有力保障等文章,把习近平法治思想的“新”特征通过逻辑关联、角度多元的“系列”立体勾勒出来。获本届新闻奖二等奖的作品“湾区大未来”系列报道以湾区大未来两个合作区建设进行曲 举全省之力办好两个合作区建设这件大事 横琴写初心 前海再启程 世界级湾区的“发展密码”走!到湾区去上班 我们生活在湾区等文章将湾区开发的诞生、建设和发展历程,以新闻的形式由大到小、由抽象到具体、由中央到地方“漏斗式”定格。这些“系列点”烘托了“系列面”,点面结合,把系

6、列报道的结构和布局在系列的形态上揭示出来,从而更多的是以系列报道的“结构张力”和冲击力实现“系列效应”。不难看出,系列报道生长点的归纳和总结是双向的,既可以是因为一个选题本身的多元、丰富和多角度,演绎地划分系列报道,也可以是根据新闻事实进行反向思维,归纳出系列报道的逻辑起点。不管是哪一种方法,系列报道自始至终都必须围绕一个重要、深刻、集中的议题而“系列”,而不是为了“系列”而“罗列”。相对于新闻事实的叙述,系列报道更侧重于新闻价值本身的挖掘、整合与逻辑辐射。一言以蔽之,系列报道必须有一个能够逻辑关联的“阵列”。系列报道为“谁”而“系”选题的受众观“我们不仅生活在一个大众传播的时代,而且生活在一

7、个以尝试说服大众为特征的时代”5,系列报道就是在受众的关注度上尝试突破。系列报道不只是吸引受众,更多的是劝服受众,达到以“政”视听的舆论效果。“媒体的选择性强调不仅使媒体能够报道事件,而且能够决定随后发生的事件,媒体对事件关注得越多,它就越具有传染性,其他人也就越有可能被激励去仿效。”6显而易见,系列报道最终是以新闻呈现的时长和版面与受众见面的,系列报道的视觉冲击首先是因为“系列”地呈现,用较长的时段和版面来发布新闻事实,系列报道展现新闻事实的策略足以让受众对其重要性、深刻性 关前裕系列报道选题的反向维度与正向张力以第 32 届中国新闻奖获奖作品为例如同报告文学,系列报道在新闻体裁里属于“变异

8、”产品。如果仅仅从新闻的视野去探索系列报道,无论从哪个角度分析,总给人一种肤浅的感觉;如果从哲学、文化学、社会心理学的角度梳理,一不小心就会让系列报道失去新闻的正统身份。“新闻在文化领域始终地位卑微,只有变成非新闻现象时最为人欣赏”1,就此而言,系列报道的确是一种“进化”。“新闻从业者和新闻学术之间是割裂的”2,这似乎也是不争的事实,系列报道恰好弥补了这种先天缺陷。系列报道正是从“新”和“深”的维度不断开掘着新闻的“价值景深”与“信息时速”。某种意义上,系列报道扩大了新闻真实的阈值,从新闻的角度探究历史,以历史的眼光观照新闻。互联网时代,与其说人们越来越追求“新”,倒不如说受众越来越看重“真”

9、。“新闻作为反身性和索引性的事业”3,不可避免地要体现社会的集体意识与新闻记者的内化语境。就议程设置来看,没有一种新闻体裁能与系列报道相比。“媒介图像中的显著部分不仅会成为受众图像中的显著部分,而且逐步会被公众视为特别重要的部分”4,系列报道的策划性、及时性和舆论引导性就是天然的议程设置。就新闻价值呈现的层次和延展的范围而言,系列报道无疑是更接近历史的一种新闻形态;就信息传播的接受度、整合力而言,相比消息、通讯和融合报道等新闻体裁,系列报道更接近报告文学;就信息的辐射范围和新闻价值的挖掘、提炼而言,系列报道以其开放的形式和多元的表达展示了其特有的适应空间和新闻潜能。系列报道何以成为“系列”选题

10、的“政”能量在第 32 届中国新闻奖 188 篇一二等奖(一等奖 72 篇,二等奖 116 篇)获奖作品中,系列报道共计 14 篇(一等奖 5 篇,二等奖 9 篇),占本届新闻奖一等奖和二等奖的比例分别是 6.9%和 7.8%。在本届一等奖获奖作品中,系列报道位列新闻专栏(13.9%)、消息和评论(均占 8.3%)之后,与通讯、新闻专题并列第三(均占比 6.9%)。在本届二等奖获奖作品中,系列报道与新闻专题并列第三,位列重大主题报道(11.2%)、消息和通讯(均占比 9.5%)之后。相对而言,系列报道在新闻奖的获奖率上还是属于“强势体裁”。本届获奖新闻作品中,系列报道的选题涉及重大政治议题的比

11、重较大,涵盖了政治、经济、生态、扶贫、就业等重大政治和社会议题、民生话题。就这些选题的议程设置而言,锁定了当下时政热点、焦点、痛点、难点。这些话题足够大以至于通过其他新闻体裁无论是从新闻素材的整合还是对新闻价值的发现和挖掘上,都不能用新闻的常规形态(消息、通讯、评论等)或者既定话语精准地表达。即便是常规的新闻形态能够呈现,也很难把新闻价值“建构”得自洽、充分和深刻。即系列报道的选题富含“政”能量。这些“政”能量在历史的横轴和政治的纵轴上呈现出离散“拐点”分布。系列报道的选题议程设置,很大程度是当下需要阐释的社会议题(焦点),但是系列报道的题材很难简单压缩或简化成“单一形态”通过消息、通讯或评论

12、的新闻体裁呈现,要么削足适履,要么挂一漏万;相反,只有通过对社会议题做出政治性、政策性、导向性的解说与论证,继而再赋能于新闻事实,才能使新闻价值得以比较完整、深刻地揭示。但是新闻毕竟不是政府工作报告或论述,需要用新闻素材对具体的新闻形态予以呈现或表达。常规的新闻体裁,如消息、通讯、评论等,除了受到新闻事实本身新闻元素难以精准生成的约束以外,还受到新闻价值呈摘 要:只有从新闻哲学和社会心理学的角度对系列报道进行界定和透视,才能真正体现和挖掘出其“能量”和价值。本文从“政(正)能量”、生长点(逻辑延展)及受众观(传播效能)等方面对系列报道的逻辑结构与社会功能进行了分析,以揭示其写作特征及规律。关键

13、词:系列报道;“政能量”;受众观;反向维度新闻观察新闻思辨青年记者2023年7月上54新闻观察新闻思辨Media Spectator55青年记者2023年7月上现方式(手段)的束缚:单一的体裁,即便是以专栏的形式出现,也无法规避“事实不足”“说话过多”的缺陷。新闻“新”的本质不再是简单的“时态(时效)之新”,而是要从对新闻事实的观念革新中过滤出“质态(对比)之新”。在“系列报道”中,新闻价值的规定性(“新闻格”)在一定程度上预示和孕育着新闻事件的发生、发展,即系列报道扩展的可能性。但是,系列报道议程设置并非“主题先行”,而是在跟踪、贯穿、组合系列新闻事实(过去和现在)或者在既定阶段性新闻背景的

14、基础上,对当下新闻事件(“时态”)的“时间延伸”和逻辑生发。“系列报道”的“系列”更多的是在以新闻的样态和叙事,跟踪和续写一个时空跨度较大的新闻集合或新闻链接。系列报道是研究性的新闻,规避了新闻受到时效的限制而无法或不能在单个新闻事件中完整彰显新闻价值的不足。在事实真实与本质真实的平衡与取舍上,“系列报道”兼顾了二者,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做到了史学与新闻学的文化再生。“系列报道”拓展了新闻价值的内涵,扩展了新闻时效性的区间。“系列报道”因为“系列”集合、裂变、关联,把新闻事实所包含的更多角度、内涵和价值以守“政”创“新”的架构,“规划”和“组装”成复合态的新闻事实。新闻事实的片段或者编码因为“系列

15、”而成为一种别开生面的新闻样态。系列报道“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特别策划 大国重器”“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生存实录”“特困片区脱贫记”等无不如此,以“政”视听。系列报道怎么成为“系列”选题的生长点系列报道的“系列”并非简单的“报道”罗列,也并非时间上先后发生的新闻事实的线性延展。“系列”是围绕一个重要、深刻、集中的主题,把在逻辑上具有相对独立性的新闻价值单元时间上前后相继、内容上相互支撑、结构上彼此关联的一组、多篇新闻事实共同“加工”成新闻系列。“系列”形式上的相对独立恰恰是以其新闻价值的完整有机为前提的,先有“系”后有“列”。除了选题本身新闻价值的丰富、多元以外,“系列报道”的“系列”在逻

16、辑、内容、结构上的有机分布,也是系列报道的本质规定。把一个本身只能作为通讯的新闻价值硬性切割成“系列”,最终只能是“列”而不“系”。即便是选题的新闻容量确实应该用“系列报道”来组织和布局,如果“系列”在结构和逻辑上“系”而不“列”,“列”与“列”之间在新闻事实的发展脉络或者新闻价值上的相对区分不够分明、必要、合理的话,依然会造成系列报道顾此失彼、畸轻畸重、交叉重叠,“列”而不“系”。好的系列报道,必须是在布局结构、新闻事实及新闻价值的裁剪与取舍上整体成“系”、单篇成“列”,有机统一、前后贯通、表达协调,“系”中有“列”,“列”而为“系”。“系”把新闻价值融会贯通,“列”把新闻事实一脉相承。获本

17、届新闻奖一等奖的“习近平法治思想系列解读报道”中,习近平法治思想:全面依法治国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 以人民为中心的科学立法初见成效 公益诉讼检察制度为百姓和公众权益保驾护航 习近平法治思想是全面依法治国的有力保障等文章,把习近平法治思想的“新”特征通过逻辑关联、角度多元的“系列”立体勾勒出来。获本届新闻奖二等奖的作品“湾区大未来”系列报道以湾区大未来两个合作区建设进行曲 举全省之力办好两个合作区建设这件大事 横琴写初心 前海再启程 世界级湾区的“发展密码”走!到湾区去上班 我们生活在湾区等文章将湾区开发的诞生、建设和发展历程,以新闻的形式由大到小、由抽象到具体、由中央到地方“漏斗式”定格。这些

18、“系列点”烘托了“系列面”,点面结合,把系列报道的结构和布局在系列的形态上揭示出来,从而更多的是以系列报道的“结构张力”和冲击力实现“系列效应”。不难看出,系列报道生长点的归纳和总结是双向的,既可以是因为一个选题本身的多元、丰富和多角度,演绎地划分系列报道,也可以是根据新闻事实进行反向思维,归纳出系列报道的逻辑起点。不管是哪一种方法,系列报道自始至终都必须围绕一个重要、深刻、集中的议题而“系列”,而不是为了“系列”而“罗列”。相对于新闻事实的叙述,系列报道更侧重于新闻价值本身的挖掘、整合与逻辑辐射。一言以蔽之,系列报道必须有一个能够逻辑关联的“阵列”。系列报道为“谁”而“系”选题的受众观“我们

19、不仅生活在一个大众传播的时代,而且生活在一个以尝试说服大众为特征的时代”5,系列报道就是在受众的关注度上尝试突破。系列报道不只是吸引受众,更多的是劝服受众,达到以“政”视听的舆论效果。“媒体的选择性强调不仅使媒体能够报道事件,而且能够决定随后发生的事件,媒体对事件关注得越多,它就越具有传染性,其他人也就越有可能被激励去仿效。”6显而易见,系列报道最终是以新闻呈现的时长和版面与受众见面的,系列报道的视觉冲击首先是因为“系列”地呈现,用较长的时段和版面来发布新闻事实,系列报道展现新闻事实的策略足以让受众对其重要性、深刻性 关前裕系列报道选题的反向维度与正向张力以第 32 届中国新闻奖获奖作品为例如

20、同报告文学,系列报道在新闻体裁里属于“变异”产品。如果仅仅从新闻的视野去探索系列报道,无论从哪个角度分析,总给人一种肤浅的感觉;如果从哲学、文化学、社会心理学的角度梳理,一不小心就会让系列报道失去新闻的正统身份。“新闻在文化领域始终地位卑微,只有变成非新闻现象时最为人欣赏”1,就此而言,系列报道的确是一种“进化”。“新闻从业者和新闻学术之间是割裂的”2,这似乎也是不争的事实,系列报道恰好弥补了这种先天缺陷。系列报道正是从“新”和“深”的维度不断开掘着新闻的“价值景深”与“信息时速”。某种意义上,系列报道扩大了新闻真实的阈值,从新闻的角度探究历史,以历史的眼光观照新闻。互联网时代,与其说人们越来

21、越追求“新”,倒不如说受众越来越看重“真”。“新闻作为反身性和索引性的事业”3,不可避免地要体现社会的集体意识与新闻记者的内化语境。就议程设置来看,没有一种新闻体裁能与系列报道相比。“媒介图像中的显著部分不仅会成为受众图像中的显著部分,而且逐步会被公众视为特别重要的部分”4,系列报道的策划性、及时性和舆论引导性就是天然的议程设置。就新闻价值呈现的层次和延展的范围而言,系列报道无疑是更接近历史的一种新闻形态;就信息传播的接受度、整合力而言,相比消息、通讯和融合报道等新闻体裁,系列报道更接近报告文学;就信息的辐射范围和新闻价值的挖掘、提炼而言,系列报道以其开放的形式和多元的表达展示了其特有的适应空

22、间和新闻潜能。系列报道何以成为“系列”选题的“政”能量在第 32 届中国新闻奖 188 篇一二等奖(一等奖 72 篇,二等奖 116 篇)获奖作品中,系列报道共计 14 篇(一等奖 5 篇,二等奖 9 篇),占本届新闻奖一等奖和二等奖的比例分别是 6.9%和 7.8%。在本届一等奖获奖作品中,系列报道位列新闻专栏(13.9%)、消息和评论(均占 8.3%)之后,与通讯、新闻专题并列第三(均占比 6.9%)。在本届二等奖获奖作品中,系列报道与新闻专题并列第三,位列重大主题报道(11.2%)、消息和通讯(均占比 9.5%)之后。相对而言,系列报道在新闻奖的获奖率上还是属于“强势体裁”。本届获奖新闻

23、作品中,系列报道的选题涉及重大政治议题的比重较大,涵盖了政治、经济、生态、扶贫、就业等重大政治和社会议题、民生话题。就这些选题的议程设置而言,锁定了当下时政热点、焦点、痛点、难点。这些话题足够大以至于通过其他新闻体裁无论是从新闻素材的整合还是对新闻价值的发现和挖掘上,都不能用新闻的常规形态(消息、通讯、评论等)或者既定话语精准地表达。即便是常规的新闻形态能够呈现,也很难把新闻价值“建构”得自洽、充分和深刻。即系列报道的选题富含“政”能量。这些“政”能量在历史的横轴和政治的纵轴上呈现出离散“拐点”分布。系列报道的选题议程设置,很大程度是当下需要阐释的社会议题(焦点),但是系列报道的题材很难简单压

24、缩或简化成“单一形态”通过消息、通讯或评论的新闻体裁呈现,要么削足适履,要么挂一漏万;相反,只有通过对社会议题做出政治性、政策性、导向性的解说与论证,继而再赋能于新闻事实,才能使新闻价值得以比较完整、深刻地揭示。但是新闻毕竟不是政府工作报告或论述,需要用新闻素材对具体的新闻形态予以呈现或表达。常规的新闻体裁,如消息、通讯、评论等,除了受到新闻事实本身新闻元素难以精准生成的约束以外,还受到新闻价值呈摘 要:只有从新闻哲学和社会心理学的角度对系列报道进行界定和透视,才能真正体现和挖掘出其“能量”和价值。本文从“政(正)能量”、生长点(逻辑延展)及受众观(传播效能)等方面对系列报道的逻辑结构与社会功

25、能进行了分析,以揭示其写作特征及规律。关键词:系列报道;“政能量”;受众观;反向维度新闻观察新闻思辨青年记者2023年7月上56新闻观察新闻思辨Media Spectator57青年记者2023年7月上 刘鸣筝 朱芷瑶对话式新闻:AIGC 的智能化补充与沉浸式呈现对话式新闻是一种能够将新闻以聊天对话的形式展现给用户、提供沉浸式对话场景的交互式新闻。近来,以 ChatGPT 为代表的 AI 技术带来了对话式新闻生产和呈现形式的蜕变。在具体的新闻实践中,每日经济新闻、澎湃新闻、上游新闻等多家国内媒体平台也宣布接入百度“文心一言”,成为生态合作伙伴。此外,AI 技术还带来了用户使用体验的变化,短讯对

26、话的方式使得大部分人能够以较低的学习成本使用智能工具,以简单的“对话”形式获取资讯,在来回问答中获得情景式的阅读体验。本文重点探讨 AI 在对话式新闻生产、用户体验两方面的影响,以及由此可能产生的问题。面向新闻从业者的 AI:新闻生产的智能化补充对话式新闻最初在新闻传播领域是作为一种新闻报道的样式出现的,学者倪胜涛将新闻记者与采访对象对话、对谈内容写成的新闻报道形式命名为对话式新闻,并认为其开创了新闻传播中平等对话的新风1。智能媒体时代,对话式新闻在以传感器为载体、大数据处理技术手段为支撑的人工智能技术的支持下,能够大范围、高效率、准确化地完成对数据的记录、传输和显示,改善过于依赖人力提供信息

27、和数据的新闻采集现状。在这些新技术的加持下,对话式新闻更多了“个性化定制新闻”的意味。彭兰教授在 新媒体发展趋势报告(2016)中提出,个性化新闻主要体现在三个层面:个性化推送、对话式呈现和定制化生产。在分析对话式呈现时,她详细指出,媒体可以借助社交机器人与受众进行对话,以了解受众的偏好,进而推荐符合受众兴趣的个性化新闻2。可见,从传统媒体到新媒体,对话式新闻经历了形式和内容上的巨大转变,而本文的重点聚焦在新媒体时代新闻内容具体生产方面。通过在聊天框中的对话进行人机交互协作,提供对话式服务的媒体客户端能够提供一个持续获取信息和内容生产的场景,带来情景式的新闻生产,这种“陪伴感”能够进一步增强用

28、户黏性、丰富使用体验。在新闻生产的具体实践中,智能媒体时代的对话式新闻离不开新闻对话机器人的辅助。新闻对话机器人是指通过与用户进行双向互动,以对话形式呈现新闻资讯的准人工智能程序系统3。新闻对话机器人的应用补足了获取新闻线索和素材的缺陷,依靠智能化算法,可以快速收集和整理社交媒体上可靠的信源和新闻素材。(一)助益新闻线索收集新闻采集机器人具有搜索、监控、报警等多种功能,能够多方位助益新闻线索的收集。例如,美国知名新闻网站 BuzzFeed 推出的采写机器人 Buzzbot,能够自动监测 Facebook 用户发布的关于重大事件的信息,比如美国大选期间两党领导人的活动图片及选民在网络发表的相关言

29、论等,并自动生成文稿;美国公共广播 WNYC 研发的 AI 机器人能够监控联邦法院文件的更新,并将具体更改告知订阅者;美联社跟踪数据泄露的智能机器能够标记他们在数据中发现的异常情况并提供给记者进行调查。在传统新闻生产中,媒体的新闻线索依赖于政府组织和特定的线人,缺乏多样性、及时性和更新鲜的信源与新闻内容。而AI可以对互联网上的海量信息进行实时监控,寻找跟踪新闻当事人或是意见领袖,及时发现那些能够发展为重大新闻的关键线索。可见,AI 技术能够成为对话式新闻获取线索的有效助益。摘 要:ChatGPT 的广受关注将对话式新闻这一新闻形式带回了公众视野,对话式新闻是一种能够将新闻以聊天对话的形式展现给

30、用户、提供沉浸式对话场景的交互式新闻。随着 AI 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对话”的含义也发生了改变,“对话”不局限于对话框中的聊天,AI 还可以与记者、用户在全媒体流程中进行更深层次的交流。面向新闻从业者的智能机器人能够在新闻线索的收集、新闻的采写编辑等新闻生产流程中进行智能化补充;而面向用户的 AI 能够带给其便捷交互、拟人沟通、个性推送等沉浸式体验。但由于 AI 技术的相对不完善,对话式新闻也在新闻真实、技术伦理、侵害隐私等方面存在一定的风险。关键词:ChatGPT;AI;对话式新闻;新闻生产;AIGC和异常性另眼相看。单纯的“系列”不足以引起受众的青睐,甚至会适得其反。在流量经济时代,即使主

31、流媒体有足够多的新闻空间和时间,如果系列报道的选题本身贫瘠,缺乏新闻输出的多元视角和多元价值,也不会生产这个系列报道。同样,自媒体时代,在海量信息的冲击下,一个理性的受众不会花费有限的时间来消费仅仅是“系列”的新闻。系列报道的生产和输出必须有受众立场。无论是阐释一个宏大的“政”题,还是展示一个复杂的新闻事实,都不得不把新闻价值的判断和选择锁定到受众需求上。满足受众的需求并不等于迁就,但是,如果对系列报道的形态受众不感兴趣,或者受众觉得“系列”的呈现无法或者不能充分实现系列报道的既定诉求,最终系列报道也是失败的新闻策划。从传播的受众立场而言,“列”突出的是多元的受众,“系”强化的是对“列”的归纳

32、、概括和总结。因此,唯“列”难成“系”,孤“系”不能“列”。系列报道归根结底就是记者要把“列”(受)众“系”起来。受众意识不是简单地复制受众语言,也不是罗列受众的需求,而是要立足受众、引导受众、提高受众。获本届新闻奖一等奖的系列报道“沿着高速看中国”以京沪高速 沪蓉高速 海南环岛高速 京昆高速 京港澳高速 思小高速 大丽高速等 14 条高速沿途的变化、历史人文、风土人情、文化传承、精神风貌等一路展示出来。除了电视报道特有的画面感以外,该系列报道把新闻价值的呈现以受众的视角和期待一一对焦。吸引受众的能力的本质就是传播力,体现出新闻产品的变现力。获本届新闻奖二等奖的系列报道“特困片区脱贫记”以跨过

33、一道道梁 桑干河畔一眼井 四季的守护 山海逐梦记 康巴儿女新长征 再跃大别山 翻越罗霄山脉摆手越千年开在石头上的花播在戈壁上的梦决战乌蒙山 让世界聆听西藏 怒江!怒江!及 风起秦巴等来布局“系列”。仅就标题来看,都是受众亟待关注而很难全面真实了解的“期待点”。除了新闻标题指涉的新闻对象耳熟能详以外,新闻的语言,仅仅从文化的层面,就显露出新闻的受众立场和受众意识。“一道道梁”“桑干河畔”“四季”“山海”“康巴儿女”“大别山”“罗霄山”“越千年”“石头上的花”“戈壁”“乌蒙山”“西藏”“怒江”“秦巴”等这些新闻事实指涉的对象,无论是话语的激活频度,还是在约定俗成的历史文化熟悉度上,都是受众期望了解

34、的“亮点”。但是系列报道的真谛并不是简单地扫描这些“亮点”,而是利用这些亮点唤起受众对历史与现实的对比记忆,创造熟悉的陌生化效果,从而呈现“系列报道”的潜在新闻动机展示历史变迁的“新旧对比”,贫富的时代变化,让受众自我发现和体会新时代脱贫的难度、力度和幅度。新闻再快也无法跟进时代的全部变化,受众对环境的认识和对舆论的判断也只能依靠新闻媒体的报道。通过再深刻多样的新闻也不可能对环境做出一劳永逸的认识。“然而,在时间、空间和数量上,我们的见解又必然覆盖比我们所能直接观察得到的事物更为广泛的范围,这部分见解便是由他人的报道和我们自己的想象拼凑出来的。”7尽管如此,受众依然渴望“想象拼凑出来的”拟态环

35、境尽可能全面真实。“因为我们事实上并不知道对于宏大社会的事实信息会做出何种反应,我们所知道的仅仅是人对于宏大社会中的某个极其不完整的片段图景会做出何种反应,基于有限的事实材料,我们既不能就宏大的社会环境得出任何概括性的结论,也不能对人本身得出任何概括性的结论。”8系列报道却是在以新闻的形式最大程度地让受众得出比较真实和完整的判断。因此,系列报道本身的结构就更加要求其在新闻选题和生产的过程中,把受众放在首要的位置,否则,不仅难以传播致效,还可能导致系列报道的议程设置虚置。参考文献:12 芭比泽利泽.严肃对待新闻新闻研究的新学术视野 M.李青藜,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22:译者序.3

36、盖伊塔克曼.做新闻现实的社会建构 M.李洪涛,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22:206.4 马克斯韦尔麦库姆斯.议程设置大众媒介与舆论 M.郭镇之,徐培喜,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21:55.56 艾略特阿伦森,乔舒亚阿伦森.社会性动物 M.邢占军,黄立清,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21:129,132.78 沃尔特李普曼.舆论 M.常江,肖寒,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21:65,21-22.(作者为湖北日报传媒集团楚天都市报极目新闻地方部副主任兼十堰记者站站长,主任记者)跨过一道道梁报告文学2021年2月18日星期四编辑:郑海燕 陈子璇美编:刘念8报告文学张炳贵在沙

37、梁上种植苹果树。资料图吕梁山区篇农民日报 中国农网记者 郭少雅 邓保群吕梁山和太行山就像包饺子一样,将山西西部和陕北东部山地上的20个县卷了起来。这条狭长区域的最北端,是“渺然塞北雁归来”的陕北榆林。才到11月,早晚的气温就降到了零度以下,榆林市区100多公里之外的毛乌素沙漠,早已天寒夜长,风气萧索。我们的车子一会儿在山脊上缓慢攀爬,一会儿迅速下到谷底,在人头攒动的地方,掀起齐腰高的飞尘;在羊群踏过的地方,为旁边的平房上又增一层灰土;在车轮碾轧的地方,发出一溜黏滞的响声,并留下一片混沌的黄云。这些尘土要很久之后,才会重新落回地面。大自然对这片土地似乎格外吝啬:它让这里的降水少而集中,仅有的雨水

38、冲走了土质疏松的黄土里的养分,只剩下千疮百孔的贫瘠;它扬起来自西北塞外的风沙,遮蔽好不容易钻出土地的庄稼;它驱逐雨露、长降白霜,让此地十年九旱。重峦叠嶂、沟壑纵横。沿着吕梁山脉,是吕梁山区集中连片特困地区,覆盖北至陕西榆林南至山西临汾四个城市的20个县区,400多万人口生活于此。我们听说,朴素而智慧的他们,一辈子和土打交道,懂得山懂得地懂得泥土,不会听从任何人的瞎指挥,因为他们相信,只有了解和热爱这片土地的人,才有权利对这片土地做出安排。我们还听说,在漫长的与大自然冷酷的一面作斗争的过程中,他们把沙变成土,在土里巧种粮,然后又花大力气,用树把土一层层地固在这片大地上。他们也不是从未离开过,可每

39、一次离开都是为了更好地回来,用命挣的钱回乡建设这片土地。他们被称为“土老西儿”“土老帽”,其实,他们是最爱土、最惜土、最懂土的一群人,这种对“土”深沉而执着的热爱,如果你不挨得近一点,根本不会理解。山风清冽,不停地钻进车里,裹挟着淡淡的、焦香的草木气味,似乎整个大地都有起伏的呼吸声,宽广而又充沛。车窗外,疾速闪过一排排榆林地区特有的“砍头柳”,它们重新生长出来四散的“蓬头”像极了一朵朵花,盛开在这块古老的土地上。而我们乘坐的汽车,则像一只渺小的流星,在永恒的时间和空间维度上匆匆划过。自北向南,我们的吕梁行,开始了。捏沙成土“挖出一锹,树坑立马被沙填平;大风一起,刚栽的树苗就盖在沙底下;中午一两

40、点钟的太阳真毒啊,地表温度能达到45,踩着滚烫的沙子担水浇苗,一瓢下去,水冒着泡马上就干掉了。”46年前,在毛乌素沙漠腹地,榆林市补浪河乡黑风口,54名平均年龄只有18岁的女民兵与眼前这片荒沙铆上了没有苗,她们翻沙越梁,到20多里外的王家峁背,人拉肩扛,每人负重七八十斤;没有土,她们推着木轱辘小车,连续60天从其他地方挖来5000立方米黑土,垫出80亩育苗地。坡上起风,前一天辛辛苦苦栽下的幼苗被黄沙掩埋,她们用手一把一把刨开黄沙;土筐不够用,她们把衣服脱下来,装上沙子往外背。白天,姑娘们揣着高粱馍馍和盐巴干活,到了吃饭的点儿,大家面对面围成一个圈,用衣服裹住脑袋和饭碗,扒拉进嘴里的,是半碗饭来

41、半碗沙。夜里,一望无际的荒沙滩上,孤零零的几栋柳笆庵子亮起烛光,姑娘们就着光给百十公里外的父母兄弟做冬衣、纳鞋垫女子民兵治沙连第一代治沙队员席永翠已年近古稀,跟随着她的讲述,一群年岁未及桃李的姑娘,从那个战天斗地的年代,从黄沙弥漫中向我们走来46年来,治沙女民兵换了14任连长,始终保持着54位“铁姑娘”的建制。她们推平沙丘800多座,营造防风固沙林带35条,修引水渠35公里,种植畜草、花棒、彩叶林、樟子松等4920亩,栽植柳树和杨树35万株,治理荒漠1.44万亩。站在补浪河林区的瞭望台往下望,朔风吹过林海,满目绿色,很难想象这里的人,曾经是如何赌上青春搏上命,一茬接一茬地扑在沙地上。席永翠依旧

42、保持着“铁姑娘”的快人快语:“不治沙,家都得被沙 吃 了。”彼时,榆林的黄沙到底有多肆虐?“地拥黄沙草不生”。榆林地处毛乌素沙漠和黄土高原过渡地带,早从明朝起沙患已成规模。沙夺良田、沙进人退,人与沙的拉锯战中,流沙吞噬了一个又一个村庄,怒涛似的大举南下。挡得住匈奴铁骑的长城挡不住风沙,新中国成立前近百年间,黄沙一度越过长城南侵50多公里,吞掉了半座城,榆林城被迫3次南迁。我们走村入户,各处探访,牵扯起乡亲们关于那段岁月刻骨铭心的记忆一到春季和冬季,西北风就强劲起来,刮起的沙子拍在脸上,生疼,一天到晚看不到太阳。每次劳作回家,都变成了“出土文物”,眼睛里有沙,耳朵里有沙,全身都是沙!头天睡觉,门

43、关上了,沙子就像是从地下钻出来的,趁着天不亮在门口堆了半米深,把人堵在家里。出去放羊,羊羔被沙子压住,竟站不起来。沙子还会“吃人”!风沙来了,放羊的大人一时顾了羊,没顾住娃,娃娃就这样被埋了。挨着这样的荒漠,让人怎么活呀?很多榆林人选择走西口。但更多的人留了下来,与风沙抗到底。治沙,就是治苦,治穷。改造荒沙滩,就是改造榆林人自己的命!1959年,大规模的植树造林、生态治理在这里展开,数十万榆林人扛起镐头、挥动铁锹、推起架子车、背上树苗,挺进毛乌素沙漠。1978年,榆林在全国首创飞播技术。20世纪80年代,榆林推行承包治沙造林,榆林治沙成为中国治沙的一面旗帜。进入新世纪,榆林采用“樟子松六位一体

44、造林”技术,让毛乌素沙漠披上了130万亩“樟子松”绿。之后,长柄扁桃、沙棘等百万亩基地建成,油用牡丹、樱桃等经济林新品种积极推广。2018年,全市林业总产值71.2亿元,榆林人彻底把沙变成了土,又开始把土变成金。截至目前,榆林的沙区植被覆盖度提高到60%,经济林面积400多万亩,860万亩流沙变为绿洲。陕西的绿色版图,向北推进了400公里。曾经风沙肆虐的不毛之地现已创建为国家森林城市。榆林人把流沙“拴”住了。难怪电影 我和我的家乡 摄制组在榆林已经找不到一块“理想的”沙地,只能跑去内蒙古取景。不过,电影中邓超饰演的“乔树林”就实打实地生活在这片土地上。他就是在沙地上种出苹果来的张炳贵。在寻找张

45、炳贵和他的沙地苹果的路上,时而闪过一排排“砍头柳”,粗短的身躯,头顶着蓬乱的枝条。这枝条砍下来可以做树苗、做农具、编织成笼成筐、生火做饭三五年之后,扦插的新枝又成材了。这个地方,连树都有奉献精神。一个多小时后,我们来到了横山区赵石畔镇赵石畔村。20年前,干了几十年小流域治理的张炳贵从横山水保局工程师岗位上退休,偶然间在电视上看到原云南保山地委书记杨善洲在大亮山义务植树的事迹,“人家地委书记都受得了这个苦,我老汉莫不能也把这荒沙梁种绿了?”他与赵石畔国营林场签订了承包300亩荒沙低产林场的合同。说是“荒沙低产林场”,其实就是望不到边的沙梁。作为水利工程师,张炳贵太了解沙梁的脾气了。雨天,水来多少

46、就走多少,不仅水要走,还要带着黄沙和仅有的一点点薄土,在沙梁间的低坝地冲出一条泥沙流来;晴天,这沙梁横在没有遮挡的日头底下,干绷绷地存不住半颗水珠。“老张是胡搞哩,这地方能干成啥,他是要把人民币撒在沙梁上!”乡亲们看着搬上山住的张炳贵,直咂嘴。不幸言中。搭葡萄架、种枣树、栽杏树,折腾了五六年,任凭老张和他的树们怎么努力,就是没办法在流沙上扎住根。稀稀拉拉的树林成了羊和野兔的天堂,树皮被啃了,树叶被嚼完了,乡亲们打趣他:“老张啊老张,还收啥果子,直接搂草打兔子吧。”沙梁上不通水不通电,老张和媳妇用摩托车驮着水桶上山,用煤油灯、手电筒照明。种不成树,就先种草,种蒿。流沙固定住了,再用整车的农家肥铺

47、进沙里,深翻入地,硬生生把沙“喂”成了“土”。几年下来,老张的荒沙梁上,高养分土壤厚度达到了十几厘米,种下去的苗子,眼看着扎住了根,攒足了劲儿,开始往高蹿、往粗长了。“多活一天就多干一天,不能把事情撂着不干。”张炳贵的人生哲学很简单。2009年,张炳贵将目标瞄准了苹果树。这次,他押对了宝。通过嫁接山定子苗的方式,张炳贵培育出了一种新型苹果树:它不仅耐寒耐旱,还适应榆林本地气候,在沙地上长,不仅成活率高,而且苹果颜色好、香味浓、脆甜爽口、富含维生素C和矿物质,沙地苹果一亮相,就结了满果园!2018年6月,他在国家知识产权局注册登记了“芦河沙地苹果”,这是全国第一个获得注册的沙地苹果商标。张炳贵说

48、,这些年摆布果园,累计投入达300万元以上,期间,榆林各级政府也积极协助他解决资金和技术难题,所以他现在无条件地与乡亲们分享果树种植与果苗管理技术,齐心将沙地苹果的种植潜力发挥出来。如今,榆林市沙地苹果种植面积已达15万亩。张炳贵从树上拧下2个苹果给我们尝,这果子个头不大,可结结实实,吃起来甜、香、脆,像极了其貌不扬又扎实肯干的榆林人。“您终于完成心愿了。”我们向张炳贵祝贺。他蹲下身,用手扒开表层的黄土,深层的黄沙露了出来。他捏起一把,沙子从指间流出来,“我这个老汉啥时候能把这几百年上千年吹来的沙黏成了土,心愿才算了。”“连基本的生存条件都不具备。”84年前,美国记者埃德加 斯诺在他那本 红星

49、照耀中国 的书里,记述了西方人第一次看见陕北浩瀚无边的黄色海洋和连绵起伏的丘陵沟壑时所作的论断。一直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当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的官员到陕北考察时,他们还是发出了同样的叹息。2018年6月14日,第24个世界防治荒漠化与干旱日纪念大会却选在榆林举行。凭什么?凭的是将这座昔日的“沙漠之城”变成“绿色之城”的事实,凭的是把荒沟废壑变成沃野良田的成效。无数西方人盛赞:这真是人类治沙史上的奇迹!这里的人们就是这样一边被环境规定着,一边又改变着环境。他们不会因为飘落在大山荒漠中而凄凄艾艾,他们在困厄的境遇中认识自己,锤炼自己,升华自己。在他们仰望或远眺的目光下,无论设定什么目标,永远都

50、不会成为终点。他们还将以无与伦比的执着,一次次推翻认知和实践的极限。掘土生金一定是造物主一不留神,把调色板上的黄色颜料全都倾洒在了初冬的忻州。沿路延绵的山地、丘陵层层叠叠,直伸天际,我们的车穿行在这黄色的冰海冻浪中,仿佛飘荡在大海上。冬风似剪刀,到处都是簌簌落叶。落叶也是黄色的。就连正午的阳光,也被这样的色调稀释掉几分暖气。这也难怪,这里属温带、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地处黄土高原腹地,山地、丘陵占了全市面积的89.4%,一入冬,遍地黄土的底色展露无遗。这黄土堆积成的一道道峁、一道道梁,地势起伏大,高低悬殊,无霜期短,让这里形成了以杂粮为主的旱作农业区。中国杂粮看山西,山西杂粮看忻州。这里种植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