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时代建筑,2 0 2 3(1):1 50-1 57.电子科大长三角研究院完(衢州)生活中心 J.引文格式:江嘉玮.微地形关怀与界面渗透:江嘉玮JIANGJiawei微地形关怀与界面渗透电子科大长三角研究院(衢州)生活中心Micro-Topography and Urban PorosityStudent Community Center at the Yangtze Delta Region Institute(Quzhou)of theUniversity of Electronic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a摘要文章聚焦于电子科大长三角研究院(衢州)生活
2、中心的设计策略,探讨建筑师思想与自然及建成环境之间的关系。通过援引阿尔伯蒂、柯布西耶、莱瑟巴罗、本雅明的理论,文章认为地形关怀与路径建筑学是两个把握该设计思想的关键词。在有限的建造条件之下,因地制宜的地形策略催生了自高向低的五个围合庭院,其开口形成互相穿插的路径,屋顶漫步道自上而下连成整体。哲学家瓦尔特本雅明的“都市漫游者”和“都市渗透”理论是辅助理解电子科大长三角研究院(衢州)生活中心的设计策略并进而建构相关建筑理论的两套思路。关键词选址关怀;微地形;漫步;都市渗透;漫游者;屋顶景观ABSTRACTFocusing on the design strategyof the Community
3、 Centerat the Yangtze DeltaRegion Institute(Quzhou)of the University ofElectronic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a,this paper explores the underlying relationshipbetween nature and the built environment.By citing the theories of Leon Battista Alberti,Le Corbusier,David Leatherbarrow,andWalter Benjami
4、n,it sees the care for siting andarchitectural promenadeas twokeywords tograsp the design idea.Given the constraints toconstruction,the topographical strategy tailoredfor the local conditions has givenriseto fiveenclosed courtyards at high-to-low levels,wherethe openings serve as interpenetrating pa
5、ths,while the top-down roof promenades bringeverything into a whole.Two theories by WalterBenjamin,urban wanderer(flaneur)and urbanporosity(Durchdringung und Porositat),enablereaders to understand the design strategy of theCommunity Center and reveal the process oftheoretical construction for a buil
6、t project.KEYWORDS Carefor Siting;Micro-Topography;Promenade;Urban Porosity;Flaneur;RooftopScenery中图分类号:TU-86(255);TU244.3文献标识码:ADOl:10.13717/ki.ta.2023.01.150文章编号:1 0 0 5-6 8 4X(2023)01-0150-08CompanyConstructor:China ConstructionFirstCo.,Ltd.BeijingClient:QutongGroupCo.,Ltd.Pengfei(greenconstructi
7、on)un,HeQian(facade)Cuiwen,Ju Chen,Wu Guo,Tanghengyu,Zhang Xian,LiXiu,Xu Xiaqing(floodlight);Xu Xiaoyan,Xue Fanghui,ZhuLetong,Zhang Jie,Huang Zhengtao(landscape);YangHubiao,YuXiaoming(HVAC);HeQiang,XiaoHong,LianCaiMenglong(electrical);huohuan,QianBihua,Wudrainage);Song HaijunYing,GuYuhui,LuoYan,doZh
8、ang Baodi,TangYuanFang(watersupplyandZhang Shuo,Yang(structure:LiLiping,RenJun,Zemin,Wang Yan(architecture);Hu Guangliang,Shen Kui,Design team:Jiang Limin,Lian Jin,Zhang Jia,Gui Yaoguo,LiCompletion:2022.03Floorarea:19,488mSitearea:5,930mLocation:Quzhou,zZhejiangprovinceScienceandTechnologyof ChinaRe
9、gion Institute(Quzhou)of the Universityof ElectronicProject:StudentCommunityyCenterattheYangtzeDelta151时代建筑Time+Architecture2023/131宿舍大院2宿舍中院3自习室4运动中心5餐厅6下沉庭院7草坡21.整体立面1.Overallfacade2.总平面图2.Masterplan3.西北向鸟瞰3.Northwestaerialview项目概况项目名称:电子科大长三角研究院(衢州)生活中心项目地点:浙江衢州基地面积:59 30 m建筑面积:1 9 48 8 m建成时间:2 0
10、 2 2 年0 3月设计团队:江立敏、连津、张佳、桂耀国、李泽敏、王艳(建筑);胡广良、沈葵、张硕、杨付权(结构);李丽萍、任军、张宝娣、唐玉艳、袁方(给排水);宋海军、张英、顾玉辉、罗颜、蔡猛龙(电气);秦卓欢、钱必华、吴虎彪、禹小明(暖通);何强、肖鸿、连乐桐、张杰、黄郑涛(景观);杨秀、徐霞青(泛光);徐晓燕、薛芳慧、朱翠雯、鞠辰、吴过、唐澄宇、张现、李鹏飞(绿建团队);兰礼军、何谦(幕墙)业主方:衢州市衢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建设单位:中国建筑一局(集团)有限公司北京公司衢州位处浙江省内陆金衢盆地的西半部,地名中的“衢”字正是源于“四省通衢”之意,显示此地在历史上占据交通要道的地理位置。北
11、部的千里岗山脉、西部的怀玉山脉、南部的仙霞岭山脉将衢州三面围合,海拔变化接近千米,并形成了像饭山、大考山这样的山地景区资源。三条山脉的交错之处在金衢盆地上形成了常山港、江山港汇入衢江的三河交汇地貌,而衢州古城正是坐落于此,其地形高差数十米。在常山港的河道蜿蜓之处,有一处相对平坦的地块,它东接衢江河道中的沙洲,北邻衢州市人民医院以及一列新区楼盘,电子科技大学长三角研究院(衢州)校区便选址于此。在平整土地之前,地块内地势沿着从北往南伸入常山港的方向逐渐跌落。从2 0 1 8 年左右的卫星照片可以看出,地块在靠近常山港一侧有被林木包围起来的水塘,自然环境良好。在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建筑师江立敏领衔
12、的设计团队所做的校园规划里,水塘被改造为校园中心的景观湖面,而水塘东侧则计划兴建电子科大长三角研究院(衢州)生活中心(以下简称“生活中心”)。生活中心的基地呈南北向比东西向略宽的矩形,东北角的场地标高为7 1 m,西北角为7 5m,场地内部的山坡最高点为7 7 m,而坡地最低点为6 6 m。这种最大场地高差仅10m左右的基地,在中国大规模快速建设过程中常常直接被当作平地处理,谈不上任何精细的设计。而在此,建筑师团队却颇费工夫地利用建筑形态寻求与场地高差的和谐。这个设计过程展现出了一种对微地形的关怀。1地形关怀:回应微地形与自然生活中心的微地形关怀首先体现于以建筑基座顺应场地高差。这种设计手法在
13、建筑史上不乏前例,早在文艺复兴时期,建筑理论家兼建筑师阿尔伯蒂(LeonBattistaAlberti)在建筑十书(DereAedificatoria)的第一书“论线构”(Delineamentis)的第二章里就曾开宗明义地论述了建筑的构成要素:“建筑之事,可分六项(1)筑域(Regio/locality);((2)基地(Area/area);(3)分隔(Partitio/compartition);(4)墙体(Paries/wall);(5)屋顶(Tectum/roof);(6)门窗洞(Apertio/opening).筑域指的是目力所及范围之内、位于未来要设计的建筑周边的土地。基地可被视为
14、一块将会被界墙围起来以作指定建筑用途的地块,它属于筑域的一部分。”1 阿尔伯蒂其实是通过给出6 种定义的方式阐述了他认为建筑可以分为多少个方面来研究。其中,“筑域”“基地”是两个与建筑所处的土地状态直接发生关联的词,直到今天,建筑师在设计时依旧不同程度地延续着阿尔伯蒂当时的理念。阿尔伯蒂特意指出,要做一座建筑的设计,不能仅仅考虑它的墙体或者屋顶覆盖的部分,而一定要将人立于基地内举目望423L2210233品921出田出208B出910斜坡绿地OBO1宿舍单元19粗加工BHBBB8B152内庭院11二层入口门厅20包间3门厅12自习室21绿地4学生超市13攀岩区22室外多功能场地5室外篮球场14
15、乒乓球室23商业用房6健身房15室外篮球场上空7室外活动场地16室外羽毛球场地8精细加工17蹦床区9餐厅18种植屋面67153时代建筑Time+Architecture2023/14.之字形楼梯5.地下一层平面图6.一层平面图7.二层平面图8.餐厅9.整体轴测10.南向鸟瞰4.Zigzag stairs5.Undergroundfloorplan6.Firstfloorplan7.Secondfloor plan8.Cafeteria9.Overall axonometricdrawing10.Southaerialview810去可以看到的周边范围都考虑进来。这部建筑十书的英译者约瑟夫里克沃
16、特(JosephRykwert)甚至还特意为“筑域”这个概念加了一个注释:“拉丁文的Regio比英文的region(区域)更带有一层堂区(parochial)的含义,因此本译著使用更偏本地化意味的“locality来翻译它会接近拉丁文原意。”在此基础上,建筑师的设计立意需要首先挣脱“基地红线的栓桔,对基地往外拓展至筑域的范围内都需给予注意。这种态度日后被建筑师及理论家系统地称为一种“对选址的关怀”(acareforsiting)。从筑域到基地,回应微地形与自然的设计策略得以呈现。由于生活中心位处整个园区的中心地带,基地红线对它基本没有造成什么束缚。在它的设计任务书里,有相当一部分面积需用于研究
17、院的宿舍。面对这种功能需求以及基地内1 0 m的高差,最简单的一种布局方式就是依据日照方向、沿着几个高度的等高线来放置几排行列式宿舍。这种布局方式最高效,从本质上看,它是现代主义发展出来的行列式规划(Ze i l e n b a u)追求高效的体现,但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受到批判,因为对序列的重复意味着丧失人性。建筑师在生活中心排除了行列式形式,而采用合院的形态来组织总体布局。这些合院自北往南落在基地的坡地上,自然地嵌入了有1 0 m高差的地形。建筑师一共设计了5个方形院子,它们相互之间以边或点相连,这样就保证了有通道可以贯通其间。生活中心屋顶由红黄双色的跑道以及植被覆盖。这条跑道在屋顶连成了
18、一个闭环,将5个院子依次环绕,人可通过院子边上的楼梯下154日时代建筑Time+Architecture2023/1降至更低的标高。各院子顺应了山坡的坡度产生形态的跌落,跑道亦顺势在屋顶呈现梯级状的行进态势,相当于在屋顶重新模拟原来的地势坡度。人立于屋顶,顺沿坡道漫步,近景可见电子科大校园里的景观湖面、图书馆及其他功能片区的建筑,中景可见常山港沿线新城开发的林立楼宇,远景可见千里岗山脉、怀玉山脉、仙霞岭山脉从三面环绕而成的远山剪影。阿尔伯蒂所谓的需要在基地的目力所及范围之内考虑筑域的问题,在生活中心的院子构成与屋顶连续性里体现为一种将基地的微地形在建筑第五立面上的再现,令地形的漫游在建筑顶部得
19、到了一次全新的模拟。而且这种模拟是将人对基地的身体移动感觉与视觉性相结合的。生活中心从屋顶跌落的连续漫步道改变了人们对屋顶是被建筑立面包围起来的惯常认知。在高密度的城市环境中,要保证一定容积率的需求导致屋顶与地面只能被决然分开。人在都市里的行进感知,在垂直向的位移只能靠楼梯和电梯来实现。生活中心则提供了一种可以缓步从地面游走至屋顶的体验,在此过程中,人的视野逐渐开阔。论及身体移动感觉与视觉性相结合的现代建筑,人们必然联想到勒柯布西耶(LeCorbusier)首先提出并付诸实践的“建筑漫步”(architectural promenade)概念 2 。在1 9 2 2 到1 9 30 年的“白色
20、住宅”设计阶段,柯布西耶将建筑漫步以白色建筑为背景进行了好几轮实验,最终在1 9 2 9 年的萨伏伊别墅(VillaSavoye)上取得了决定性的成功一一坡道、楼梯、建筑空间的收合、雕塑化的建筑构件。无论是在白盒子盛期之作萨伏伊别墅,还是在二战之后粗野主义裸露混凝土质感的盛名之作拉图雷特修道院(CouventdelaTourette),它们都是在一个底层架空的平台上重构出地形学趣味(topographical reconstruction)的案例。这种由柯布西耶开创的设计技法在生活中心的剖面上得到了灵活的运用。我们看到,连接方形院子的楼梯和坡道同样重构了地形学上下起伏的感觉,在1 0 m左右的
21、高差之内比较紧凑地集合了建筑漫步的几种实现方式。人在不同标高的院子和平台上可以从事不同的活动:闲坐、漫步、打篮球和羽毛球、社团活动、观景等等。通过塑造新型的“屋面一地面”(rooftop-ground)关系,生活中心为我们创造了一种阅读地形地貌与建筑关系理论的可能。从宏观的地貌形态到中观的地形学,从地理学家到城市规划师都有所涉足,不过他们的工作重心大都集中在如何理解地貌演变的原理或新城选址的可行性评估,其实距离从几十米到一两百米的建筑设计范畴还比较远。实际上,微地形理论(microtopographictheory)与建筑设计发生的关联更为直接,而且它更紧密地与人的身体性(physicalit
22、y)以及空间性(spatiality)的议题发生关联。建筑理论家大卫莱瑟巴罗(DavidLeatherbarrow)在非比寻常的土地(UncommonGround)一书里提及了地形学触发的空间性可被归为两类:场景的空间性(spatialityof situation)与方位的空间性(spatialityofposition)。3莱瑟巴罗试图在建筑地形学里使用的这套理论,部分源自法国哲学家莫里斯梅洛-庞蒂(MauriceMerleau-Ponty)的理论,他写道,“莫里斯梅洛庞蒂将此进一步在他对人的空间性(spatiality)与运动性(motility)的思考里进行阐发。梅洛-庞蒂使用了身体图
23、像(bodyimage)这个词来将场景的空间性区分于方位的空间性,前者将人的身体锚固于其任务之中,后者则确定的是互相独立的个体之间的关系。”也就是说,这两种空间性的本质区别是,场景式空间性更多155时代建筑Time+Architecture2023/111.活动中心运动小院内景12.宿舍大院内景13.剖面图14.坡面下灰空间15.宿舍中院内景11.Sports CourtyardoftheActivityCenter12.Big Courtyard of the Dormitory13.Section14.GreyspaceundertheRamp15.Middle courtyard of
24、theDormitory145地将人的身体和知觉带入对空间的体验里;而方位式空间性则更多地将空间视为外在于人的物,并探讨这种相互独立的个体物件之间的关系,也就是说用方位、数值等量化方式更适合对其进行捕捉。4作为里克沃特的学生,莱瑟巴罗在前人的理论中发掘出地形学的潜力,并努力弥合自笛卡尔(ReneDescartes)以降的工具理性世界中物我二分的状况。若莱瑟巴罗来访生活中心,他大概率会认为这件作品有能够讨论地形学贡献的可能性。相较于隧道工程、路桥和土木工程等学科对大地景观的改造能力,建筑学更多地聚焦于微地形理论。现代建筑对微地形的重现也就带有了上述几位理论家赋予这门学科的现代伦理重视微地形的塑造
25、,通过类似建筑漫步这样的方式令人在建筑里的行走体验重新找回先祖脚踏土地游走的状态,是一次对现代建筑自然化的追求。从场景式地形学的观点来看,无论是类似由安藤忠雄(TadoAndo)完成的著名的六甲山集合住宅等坐落于坡度极大的地形之上的项目,还是像生活中心这种只在1 0 m左右的高差里重塑微地形变化的项目,我们都能看到它们对地形进行了敏感的回应。将地形的高21休息室4精细加工7备餐间2客厅5餐厅8更衣室3活动空间6清洗间9库房口口口5513差对应到屋顶的跑道,一方面简化了比较复杂的地形问题,另一方面没有像推平地形的处理方式那样粗暴。以“地形关怀”归纳该设计思路,能看到它在生活中心项目的进一步具体化
26、。比如,北侧朝向校园道路的入口做了微微的坡度变形处理,该手法与西南角图书阅览室的梯级落差,以及圆拱门的跌落处理都自然地让人从室外地坪过渡到室内标高。在地面上从环湖路走入下沉庭院的过程中,人的视野被垂直于行进方向的混凝土水平步道所约束,开始从开阔视线被收拢至对内向庭院的欣赏。尤其在傍晚,落日余晖洒于草坡并被反射出金色的微光,人在缓缓往下走入内庭院时体验到的光影变化,都是这座建筑尊重并介入微地形后形成的空间效果。我们对现代建筑回应地形的三种维度进行归纳,它至少存在三个层面的回应:(1)对高差超过1 0 0 m的地形做回应。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只能在类似重庆、香港、西雅图等山地城市里找到若干范例,比如
27、雷姆库哈斯(RemKoolhaas设计的西雅图图书馆。在这些案例里,几乎只能采取类似错层入口等手法,也就是说,剧烈变化的标高必然体现在建筑室内外的过渡156日时代建筑Time+Architecture2023/16中。(2)在2 0 50 m的高差范围内做回应。我们可以在罗马、巴黎、旧金山等城市找到例子。(3)对1 0 m以内的微地形做回应。这已经进入了对上述莱瑟巴罗所论及的建筑地形学的讨论。生活中心可作为第三类的一个案例,建筑师进行了一次有益的实践探索。这种探索突破了将建筑视为从地基拔升的独立物体(object)的现代主义式惯常思维,而是力图将建筑嵌入一片有自然关怀的地形学语境(topogr
28、aphicalcontext)之中。这个探索回应了新的时代对建筑要体现人性一面的诉求。2路径漫游与界面渗透在微地形关怀之外,生活中心的设计还有另外一个可资现代建筑理论探究的维度。主创建筑师提及了一种“路径建筑”,并阐述了自身在创作过程中的具体思考:“将路径一分为二,产生了“内径”与外径。内径,顾名思义,布置在建筑主体的功能之中,提供便捷高效的交通流线。外径,将师生从内部引向外部,并连接五个院子,成为漫步、展示、社交的场所。”建筑师的思考落脚于具体的路径设计上。细观生活中心的底层到顶层平面布局,每个方形院子在对角线相交的地方都可以产生四种不同路径,加上楼梯和坡道形成的垂直向路径,整座建筑的路径选
29、择确实被丰富了起来。这增加了使用者在水平、垂直方向进行建筑漫步时的自由选择。此外,在公共空间的建筑外立面,路径被刻意表现了出来:不同坡度的楼梯与坡道被布置于建筑立面之外,它们的曲线构成立面韵律。这种悬挑依靠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来实现,同时为外立面提供了阴影以及遮风避雨的顶棚。在宿舍区域,为了不让路径干扰学生的休息,楼梯和坡道被整合到院子里与屋顶上。这种对路径的设计考虑可以被进一步概括并发展为一种路径建筑学。在城市语境中,路径建筑学原本真正有意义的地方是高密度城市,涉及城市界面的渗透性(porosity)、路径的复杂程度(intricacy)等评价标准与指标。从城市公共性层面来讲,生活中心属于一座
30、共有建筑(commonality),其路径的复杂和交叉一方面为校园的使用者提供了便利,另一方面,它对思考城市问题的贡献也有机会类比于香港、重庆等存在剧烈高差的城市。我们将这种在建筑上实验多维路径的尝试归结为一种如何来回穿越建筑及城市界面的问题。关于此类界面问题,哲学家理查德塞内特(R i c h a r d Se n n e t t)曾将它比喻为细胞膜,围绕着界面内外的物质进出也就产生了“渗透性”(p o r o s i t y)问题。6 哲学家瓦尔特本雅明WalterBenjamin)曾在其著作里使用过“都市漫游者”(f l a n e u r)和“都市渗透”(Durchdringungun
31、dPorositat)这两个术语,经由后人的阐发,它们分别拓展出了关于都市界面的理论。本雅明认为,能形成像多孔城市界面一般的都市渗透效果的城市案例必然对居民的生活和体验是友好的。相反,像苏联曾兴建过的带门禁的大型居住小区所形成的长达一两公里的围墙则是堵塞都市渗透性的反面教材。都市渗透与建筑路径、漫步等密切相关,多孔渗透的都市必然是多路径、适宜漫步的。8让我们将这种理论视角投射于生活中心的设计,其功能的综合性首先赋予了界面渗透的基础条件。在仍能保持门禁封闭的前提下,建筑师相对模糊了建筑的内外边界一一食堂、图书阅览室、宿舍区的入口都与地势及跑道自然相接。由于建筑的四个方院式围合体量主要是在角部相交
32、的,所以从一个方院进入另一个方院也就获得了沿着对角线的观看和漫步路径。通过楼梯、坡道、电梯,再经过不同标高的平台,人们可自由地漫步至屋顶。假设在天气晴朗的夜晚,晚跑者、散步的情侣、结束晚自习的学生或许能在生活中心内院、二层平台、屋顶跑道不期而遇,制造出这种意料之外的偶遇是建筑的渗透型界面与多维路径组合起来的结果。在当代中国建筑里也有加强建筑与城市界面的渗透性以及路径穿越的范例。比如刘家琨建筑师设计的西村大院,向城市界面打开的坡道、屋顶平台与走道、外立面一一这是一则与都市漫游、开放界面都密切相关的案例。如果说西村大院是在一处城市高密度环境里向所有成都市民开放了自己的屋顶平台与漫步坡道,那么生活中
33、心则是向整个电子科大长三角研究院的师生开放了自己的屋顶平台与跑步道。当人们从不同开口进入生活中心的内院,漫步的路径上布置了建筑师用内敛的方式设计的材料界面。生活中心的混凝土建造与材料及颜色的搭配让整座建筑取得与大地相协调的低调姿态,一方面是对微地形的回应,另一方面让人在低调氛围里漫游,直至抵达屋顶层获得豁然开朗的全景视野。混凝土、砖,在快速建造的工期要求之下,并不像路易康(LouisKahn)、安藤忠雄等前辈建筑师追求混凝土脱1972-81.8谭.街区制、邻里单位与古北模式 .住区,2 0 1 6(0 4)SuhrkampVerlag,1972.7 BENJAMIN W.Gesammelte
34、SchriftenM.Frankfurt am Main:NewYork:Farrar,SStrausandGiroux,2018.6 SENNETT R.Building and Dwelling:Ethics for the CityM.03):81-87.科大长三角研究院(衢州)生活中心 J.建筑学报,2 0 2 3电子5江立敏,桂耀国.一次关于“建筑漫步”白的实践一PennsylvaniaPress,2015.LandscapeandArchohia:Universityof4LEATHERBARROWD.aphicalStories:Studiesin2000.Technology,
35、andTopographyM.Cambridge:MITPress,3LEATHERBARROWD.Uncommon Ground:Architecture,dArchitecturer,1937.Complete,vol.1Zurich:Editions-2 LECORBUSIER,BOESIGERW,JEANNERETP,etal.OeuvreCambridge:MITPress,1991.1ALBERTI LB.On theArtof Building inTen BookM.参考文献:157时代建筑Time+Architecture2023/116.运动小院入口17.院落视线渗透18.
36、自习室夜景19.墙身构造16.EntranceoftheSports Courtyard17.Courtyard sight penetration18.Study roomat night19.Details模后的精致效果来营造纪念碑感,而是在保持材料粗效果的层面上让观者聚焦于空间氛围与路径,进而更好地展露这座建筑对微地形设计与渗透式界面的追求。3结语1屋顶绿化7清水砼顶板2扁钢栏杆8成品金属排水沟3高分子室外涂料屋面9花岗岩地面4LoW-E钢化中空玻璃10成品混凝土截水沟5高分子室外涂料屋面11伞形结构6清水砼侧边12端部微斜凸形成滴水21225861271125861271110在2 0
37、 2 1 年深秋时分,当笔者第一次走访生活中心的现场时,这座建筑刚刚完成了室内的施工,正等待家具入场。从建筑围合起的不同内部露天平台到屋顶完全开的景观平台,已有师生正在使用运动设施或者在漫步。笔者在暮色中登至屋顶平台,向西跳望金色暮光中的金衢盆地西侧山脉上的余晖,生活中心与整座校园被染上初冬落日的金黄。暮色的氛围一下子将观者推到了这座建筑婉蜓路径与山峦远景的对话跟前,仿佛能听到环境向建筑的低声呢喃:建筑呀建筑,在山岭与大地中,你想成为什么?生活中心静静躺在坡地之上,依次跌落的五个院落化整为零,建筑界面的打开将阳光迎入室内一一它用这种姿态给出了自己的回答。注释:阿尔伯蒂的理论有比较强的设计及实践
38、导向。对建筑之事所做出的6 类区分,其实是阿尔伯蒂以这本建筑文献献给佛罗伦萨贵族阶层的一本阅读指南。因此,当后人再研究阿尔伯蒂的建筑十书时,一方面确实需要从语文学(p h i l o l o g y)的角度解读他使用的术语,另一方面也更需要在我们这个时代的语境里重新寻找这些术语从怎样的理论角度能发挥更大的价值。这些项目涉及地形上的小型标志物以及某种源自古老的万18物有灵论的信仰,而这种信仰对当代建筑设计产生了影响。引自文章一次关于“建筑漫步”的实践一一电子科大长三角研究院(衢州)生活中心在笔者于2 0 2 1 年1 1 月、2022年4月对建筑师的几次采访中,建筑师都提到了一种他们概括出的“路
39、径建筑”概念,这有助我们理解和把握路径对生活中心构思要点的重要性。瓦尔特本雅明称意大利城市那不勒斯(Napoli)为“多孔渗透的城市”(PorousCity)。5原文:Acellmembranemustatonceletmatterflowinand out of the cell,but selectively,so that the cell can retainwhat it needs for nourishment.Porosity exists in dialoguewith resistance:a dialogue which sometimes means the cellis open to being inundated,and sometimes is retentive.“都市漫游者”的概念源自夏尔波德莱尔(CharlesBaudelaire)使用过的法文“flaneur”一词。(图片来源:图片图纸均由设计师提供,图1 5、图1 8:马元摄影;图1、图3、图4、图8、图1 0、图1 1、图1 2、图1 6、图1 7:章鱼见筑摄影;其余: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绘制)作者单位: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高密度人居环境生态与节能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作者简介:江嘉玮,男,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助理教授收稿日期:2 0 2 3-0 1-1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