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预防与控制医院感染(全).ppt

上传人:胜**** 文档编号:729042 上传时间:2024-02-26 格式:PPT 页数:209 大小:783.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预防与控制医院感染(全).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09页
预防与控制医院感染(全).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09页
预防与控制医院感染(全).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09页
预防与控制医院感染(全).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09页
预防与控制医院感染(全).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0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预防与控制医院感染 预防与控制医院感染 世界卫生组织(WHO)提出有效控制医院感染的关键措施为:清洁、消毒、灭菌、无菌技术、隔离、合理使用抗生素、消毒与灭菌的效果监测。预防与控制医院感染第一节 医院感染第二节 清洁、消毒、灭菌第三节 无菌技术第四节 隔离技术第一节 医院感染 一、医院感染的概念与分类二、医院感染发生的原因三、医院感染发生的条件四、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一、医院感染的概念与分类 医院感染是指在医院范围内所获得的任何感染和疾病。(一)医院感染的概念 (二)医院感染的分类(一)医院感染的概念 医院感染的研究对象应包括住院患者,医务人员,门诊、急诊患者,陪护人员,探视人员及其他医院流动人

2、员。但以上人员除住院患者外,其他人员在医院内停留时间相对短暂,常常难以确定其感染是否来自于医院,所以医院感染的对象主要为住院患者。(一)医院感染的概念 目前,医院感染的概念通常引用卫生部颁发的医院感染管理规范(试行)中的定义:医院感染是指住院患者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包括在住院期间发生的感染和在医院内获得而出院后发生的感染;但不包括入院前已开始或入院时巳处于潜伏期的感染。医院工作人员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也属医院感染。(二)医院感染的分类(二)医院感染的分类 2.根据病原体的来源分类可将医院感染分为内源性感桨和外源性感染。(1)内源性感染 (2)外源性感染(二)医院感染的分类 (1)内源性感染:又称

3、自身感染,是指各种原因引起的患者在医院内受自身固有病原体侵袭而发生的医院感染。病原体通常为寄居在患者体表或体内正常菌群,通常是不致病的,但当个体的免疫功能受损、健康状况不佳或抵抗力下降时则会成为条件致病菌发生感染。(二)医院感染的分类 (2)外源性感染:又称交叉感染,是指各种原因引起的患者在医院内受非自身固有病原体侵袭而发生的医院感染。病原体来自患者身体以外的个体、环境等。直接感染和间接感染。(二)医院感染的分类 3.根据病原体的种类进行分类可将医院感染分为细菌感染、病毒感染、真菌感染、支原体感染、衣原体感染及原虫感染等,其中细菌感染最常见。二、医院感染发生的原因(一)个体抵抗力下降、免疫功能

4、受损(二)侵入性诊疗机会增加(三)抗生素滥用(四)医院管理机制不完善二、医院感染发生的原因(一)个体抵抗力下降、免疫功能受损 1、生理因素:2、病理因素:3、心理因素:(一)个体抵抗力下降、免疫功能受损 1、生理因素:包括年龄、性别等。由于小儿自身免疫系统发育尚不完善、老年人脏器功能衰退,导致儿童和老年人的防御功能低下,抵抗力下降。在女性特殊生理状况期间如月经、妊娠、哺乳期时,个体比较敏感,抵抗力下降,是发生医院感染的高危时期(一)个体抵抗力下降、免疫功能受损 2、病理因素:患者本身对病原微生物的抵抗力降低。如恶性肿瘤、血液病、糖尿病、肝脏疾病等造成个体本身抵抗力下降;放疗、化疗、皮质激素的应

5、用等对个体的免疫系统功能产生抑制甚至是破坏作用;皮肤或黏膜的损伤,局部缺血,伤口内有坏死组织、异物、血肿、渗出液积聚等均有利于病原微生物的生长繁殖,易诱发感染。个体的意识状态也会引起医院感染的发生,如昏迷或半昏迷患者易发生误吸而引起吸人性肺炎。(一)个体抵抗力下降、免疫功能受损 3、心理因素:个体的情绪、主观能动性、暗示作用等在一定程度上可影响其免疫功能和抵抗力。如患者情绪乐观、心情愉快、可以提高个体的免疫功能,降低医院感染的机会。(二)侵入性诊疗机会增加 器官移植、中心静脉插管、气管插管、血液净化、机械通气等破坏了机体皮肤和黏膜的屏障功能,损害了机体的防御系统,把致病微生物带人机体或为致病微

6、生物侵入机体创造了条件,而导致医院感染(三)抗生素滥用 许多感染性疾病治疗期间,由于大量抗生素的滥用,如无适应证的预防性用药、术前用药时间过早、术后停药过晚、用药剂量过大或联合用药过多等,均易致耐药菌株增加,菌群失调和二重感染。(四)医院管理机制不完善 某些医院建筑布局不合理、卫生设施不良等使医院的空气中含有许多病原微生物微粒,医院的设备、器械等物品容易受细菌、病毒、真菌等各种病原微生物的污染,适合病原体的生长繁殖和变异。另外有些医院感染管理制度不健全,医院领导和医务人员对医院感染的严重性认识不足、重视不够等都会影响医院感染的发生、发展。三、医院感染发生的条件 医院感染的发生必须具备三个基本条

7、件:感染源、传播途径、易感宿主。三者同时存在并互相联系,就构成了感染链,导致医院感染的发生。(一)感染源(二)传播途径(三)易感宿主(一)感染源 感染源:又称病原微生物贮源,是指病原微生物自然生存、繁殖并排出的宿主(人或动物)或场所。在医院感染中,主要的感染源有:1、已感染的患者及病原携带者 2、自身感染患者 3、动物感染源 4、医院环境 1、已感染的患者及病原携带者:体内有病原微生物生长、繁殖及发生病变,称为感染。感染后可表现为有临床症状的患者或无症状的病原携带者。已感染的患者是最重要的感染源,一方面患者不断排出大量病原微生物,另一方面排出的病原微生物致病力强,常具有耐药性,而且容易在另一易

8、感宿主体内定植。病原携带者(患者、医务人员、探陪人员)是医院感染中另一重要感染源,临床意义重大,因为一方面病原微生物不断生长繁殖并经常排出体外,另一方面携带者本身无自觉症状而常常被忽视。2、自身感染患者:感染源即患者自身。引起感染的微生物,包括寄居在身体某些特定部位(皮肤、泌尿生殖道、胃肠道、呼吸道及口腔黏膜等)或来自外部环境并定植在这些部位的人体正常菌群,也包括身体其他部位感染的病原微生物。当个体的抵抗力下降或发生菌群易位时,可能引起患者自身感染或传播感染。3、动物感染源:各种动物都可能感染或携带病原微生物而成为动物感染源,其中以鼠类的意义最大。鼠类是鼠疫、流行性出血热等传染病的感染源。4、

9、医院环境:医院的环境、设备、器械和物品、药品、食品、垃圾等容易受各种病原微生物的污染而成为感染源。(二)传播途径 传播途径:是指病原微生物从感染源排出后侵入易感宿主的途径和方式。医院感染的传播途径可以由单一因素组成,也可以由多个因素组成。医院感染的主要传播途径有:1、接触传播:2、空气传播3、消化道传播4、注射、输液、输血传播1、接触传播:指病原微生物通过感染源与易感宿主之间进行直接或间接接触的传播方式,是医院感染中最常见也是最重要的传播方式之一。(1)直接接触传播 (2)间接接触传播1、接触传播:(1)直接接触传播:感染源直接将病原微生物传播给易感宿主,如母婴间疱疹病毒、沙眼衣原体、柯萨奇病

10、毒等的传播感染。1、接触传播:(2)间接接触传播:感染源排出的病原微生物通过媒介传递给易感宿主。最常见的传播媒介是医护人员的手,其次是各种医疗设备如侵入性诊治器械、病室内物品及生物媒介(如昆虫)等。通过动物或昆虫携带病原微生物作为人类感染性疾病传播的中间宿主的传播方式又称为生物媒介传播。2、空气传播 指悬浮在空气中的病原微生物微粒以空气为媒介,随气流流动而进行的感染传播方式。空气传播分为三种形式:(1)飞沫传播 (2)飞沫核传播 (3)菌尘传播 2、空气传播 (1)飞沫传播:当患者咳嗽、打喷嚏、谈笑时可从口、鼻腔喷出许多小液滴;医务人员进行某些诊疗操作如吸痰时也可产生许多液体微粒,这些液体微粒

11、称为飞沫。2、空气传播 (2)飞沫核传播:从感染源排出的飞沫,在降落前,表层水分蒸发,形成含有病原体飞沫核,能在空气中长时间浮游,远距离传播。2、空气传播(3)菌尘传播:物体表面上的感染性物质干燥后形成带菌尘埃,通过吸入或菌群降落引起局部的直接感染;或菌尘降落于室内物体表面,引起间接感染。3、消化道传播:医院水源或食物被病原微生物污染,尤其是各种条件致病菌,如铜绿假单孢菌及大肠杆菌等可在患者肠道定植,增加感染机会。病原体通过饮水源、食物进行传播常可导致医院感染暴发流行。4、注射、输液、输血传播 通过污染的药液、血制品、注射或输液器械等途经传播感染,如输液、输血中的发热反应,输血导致的丙型肝炎等

12、。(三)易感宿主 易感宿主:指对感染性疾病缺乏免疫力而易感染的人。如将易感者作为一个总体,则称易感人群。医院是易感人群相对集中的地方,易发生感染且感染容易流行。医院感染常见的易感人群主要有:婴幼儿及老年人;机体免疫功能受损者;营养不良者;接受各种免疫抑制剂治疗者;长期使用抗生素者。接受各种侵入性诊疗操作者;手术时间长者;住院时间长者;精神状态差,缺乏主观能动性者四、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一)建立医院感染管理机构,加强三级监控(二)健全各项规章制度,依法管理医院感染(三)落实医院感染管理措施,阻断感染链(四)加强医院感染知识的教育,督促各级人员自觉采取行动预防与控制医院感染(一)建立医院感染管理

13、机构,加强三级监控 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医院感染管理科、各科室医院感染管理小组。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由医院感染管理科、医务处、护理部、临床相关科室、辅助科室、后勤部门等的主要负责人和抗感染药物临床应用专家等组成,在院长或业务副院长的指导下开展工作。(一)建立医院感染管理机构,加强三级监控 在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的领导下,建立层次分明的三级护理管理体系:一级管理:一级管理:病区护士长和兼职监控护士;二级管理:二级管理:科护士长;三级管理三级管理 :护理部副主任,为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的副主任 加强医院感染管理,做到以预防为主,及时发现、及汇报、及时处理。(二)健全各项规章制度,依法管理医院感染 依照国

14、家卫生行政部门的法律、法规来健全医院感染各项管理制度,并依照法律的规定做好医院感染的预防、日常管理和处理。与医院感染管理有关的法律法规很多,主要有以下几种:医院感染管理规范、消毒技术规范、医院消毒卫生标准、医疗废物管理条例,此外还有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等。(三)落实医院感染管理措施,阻断感染链 落实医院感染管理措施必须做到控制感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加强对重点部门、重点环节、高危人群与主要感染部位的感染管理。具体措施主要包括:1、建立规范合格的感染病病房,布局合理;2、加强ICU、手术室、母婴同室病房、消毒供应室、导管室、门诊和急诊等重点部门的消毒隔

15、离;3、做好清洁、消毒、灭菌及其效果监测;(三)落实医院感染管理措施,阻断感染链 4、合理使用抗生素;5、无菌技术、洗手技术、隔离技术的监督监测;6、加强重点环节的监测如各种内镜、牙钻、接触血及血制品的医疗器械、医院污水、污物的处理等;7、严格探视与陪护制度、对易感人群实施保护性隔离,加强主要感染部位如呼吸道、手术切口等的感染管理。(四)加强医院感染知识的教育,督促各级人员自觉采取行动预防与控制医院染 对各级各类医务人员、工勤人员、患者、探陪人员不断加强医院感染知识的教育,增加预防与控制医院感染的自觉性,并督促医务人员履行在医院感染管理中的职责。医务人员在医院感染管理中应履行以下职责:1、定期

16、参加预防与控制医院感染的知识培训。2、掌握医院感染诊断标准。3、加强手的清洁与消毒,严格执行各项诊疗技术操作规程。(四)加强医院感染知识的教育,督促各级人员自觉采取行动预防与控制医院染4、掌握抗感染药物的临床合理应用原则,做到合理使用。5、加强自我防护。6、发现医院感染病例或疑似病例,及时进行病原学检查及药敏试验,查找感染源、感染途径,控.制蔓延,积极治疗患者,隔离其他患者,并及时准确地报告感染管理科,协助调查。发现法定传染病,按传染病防治法中有关规定报告。第二节 清洁、消毒、灭菌医院清洁、消毒、灭菌是预防与控制医院感染的重要措施之一。清洁:是指用清水、清洁剂及机械洗刷等物理方法清除物体表面的

17、污垢、尘埃和有机物,其作用是去除和减少微生物,并非杀灭微生物。适用于医院地面、墙壁、家具、医疗护理用品等物体表面的处理,也是物品消毒、灭菌的前期步骤。消毒:是指用物理或化学方法消除或杀灭传播媒介上除芽胞以外的所有病原微生物,使其达到无害化的处理。灭菌:是指用物理或化学方法清除或杀灭传播媒介上全部微生物的处理。包括致病微生物和非致病微生物,也包括细菌芽胞和真菌孢子。第二节 清洁、消毒、灭菌一、消毒灭菌的方法二、洗手与手的消毒三、医院清洁、消毒、灭菌工作一、消毒灭菌的方法常用的消毒灭菌方法有两大类:即物理消毒灭菌法和化学消毒灭菌法。(一)物理消毒灭菌法:是利用物理因素如热力、辐射、电离辐射、过滤等

18、将微生物清除或杀灭微生物的方法。(二)化学消毒灭菌法:是采用各种化学物品来清除或杀灭微生物的方法。用于杀灭传播媒介上的微生物使其达到消毒或灭菌要求的化学制剂称为消毒剂。(一)物理消毒灭菌法1、热力消毒灭菌法2、辐射消毒法 3、电离辐射灭菌法 4、微波消毒法 5、机械除菌法 1、热力消毒灭菌法利用热力破坏微生物的蛋白质、核酸、细胞壁和细胞膜,从而导致其死亡,是效果可靠、使用最广泛的方法,分干热法和湿热法两类。(1)干热法:由空气导热,传热较慢(2)湿热法:由空气和水蒸气导热,传热较快,穿透力强(1)干热法i)燃烧2)干烤(1)干热法i)燃烧:2)干烤:利用专用密闭烤箱进行灭菌,其热力传播和穿透主

19、要依靠空气对流和介质传导,灭菌效果可靠。适用于在高温下不变质、不损坏、不蒸发的物品,如油剂、粉剂、玻璃器皿和金属制品等的灭菌;不适用于纤维织物、塑料制品等的灭菌。所需的温度和时间应根据物品种类和烤箱的类型来确定,一般为:160,2小时;170,1小时;180,0.5小时。注意事项:灭菌前,先将物品刷洗干净,玻璃器皿需干燥。物品包装不超过10cml0 cm20cm,放物量不超过烤箱高度的23,放置时勿与烤箱底部及四壁接触。有机物灭菌时,温度不超过170,以防炭化。(1)干热法1)燃烧:是一种简单、迅速、彻底的灭菌方法,适用于不需保存的物品,如污染的废弃物、病理标本、带脓性分泌物的敷料和纸张等,可

20、直接点燃或在焚烧炉内焚烧。急用某些金属器械(锐利刀剪禁用此法以免锋刃变钝)、搪瓷类物品时。金属器械可在火焰上烧灼20秒;搪瓷类容器可倒入少量95%以上的乙醇,慢慢转动容器,使乙醇分布均匀,然后点火燃烧直至熄灭,注意中途不可添加乙醇以确保安全。(1)干热法2)干烤:利用专用密闭烤箱进行灭菌,其热力传播和穿透主要依靠空气对流和介质传导,灭菌效果可靠。适用于在高温下不变质、不损坏、不蒸发的物品,如油剂、粉剂、玻璃器皿和金属制品等的灭菌;不适用于纤维织物、塑料制品等的灭菌。所需的温度和时间应根据物品种类和烤箱的类型来确定,一般为:160,2小时;170,1小时;180,0.5小时。(1)干热法注意事项

21、:灭菌前,先将物品刷洗干净,玻璃器皿需干燥。物品包装不超过10cml0 cm20cm,放物量不超过烤箱高度的23,放置时勿与烤箱底部及四壁接触。有机物灭菌时,温度不超过170,以防炭化。(2)湿热法1)煮沸消毒2)压力蒸汽灭菌1)煮沸消毒煮沸消毒是应用最早的消毒方法之一,用于耐湿、耐高温的物品,如金属、搪瓷、玻璃和橡胶类等。方法:将物品刷洗干净,全部浸没在水中,加热煮沸。消毒时间从水沸后算起,如中途加人物品,则在第二次水沸后重新计时。煮沸消毒注意事项:清洗:煮沸消毒前,先将物品刷洗干净。物品放置方法:器械的轴节或容器的盖应打开后再放入水中;空腔导管需先在腔内灌水;物品不宜放置过多,大小相同的容

22、器不能重叠,要保证物品各面都与水相接触。物品放置时机:玻璃器皿、金属及搪瓷类物品冷水放人,消毒时间为1015分钟;橡胶制品用纱布包好,水沸后放入,消毒时间为510分钟。煮沸消毒注意事项:水的沸点影响消毒时间:水的沸点受气压影响,海拔高的地区气压低,水的沸点也低需适当延长消毒时间。海拔每增高300m消毒时间需延长 2分钟。增强杀菌作用的方法:将碳酸氢钠加入水中,配成1%2%的浓度时,沸点可达105,增强杀菌作用,去污防锈。消毒后应将物品及时取出,置于无菌容器内。2)压力蒸汽灭菌压力蒸汽灭菌是热力消毒灭菌中效果最好的一种方法,在临床应用广泛。常用于耐高温、耐高压、耐潮湿物品的灭菌,如金属、玻璃、橡

23、胶、搪瓷、敷料等的灭菌;不能用于凡士林等油类和滑石粉等粉剂的灭菌。根据排放冷空气的方式和程度的不同,将压力蒸汽灭菌器分为下排气式压力蒸汽灭菌、预真空压力蒸汽灭菌。2)压力蒸汽灭菌下排气式压力蒸汽灭菌器是利用重力置换的原理,使热蒸汽在灭菌器中从上而下将冷空气由下排气孔排出,全部由饱和蒸汽取代,利用蒸汽释放的潜热使物品达到灭菌。当压力达 102.9kPa(1.05kg/c)时,温度可达121,维持2030分钟即可到灭菌目的。常用方法有手提式压力蒸汽灭筒器灭菌法和卧式压力蒸汽灭菌器灭菌法两种。2)压力蒸汽灭菌预真空压力蒸汽灭菌是利用机械抽真空的方法使灭菌柜室内形成2.02.7kPa的负压,蒸汽得以迅

24、速穿透物品内部进行灭菌。当蒸汽压力达205.8kPa(2.1kg,/c)时,温度可达132或以上,维持510分钟即可灭菌。分预真空法和脉动真空法两种,后者因多次抽真空,灭菌效果更可靠。2)压力蒸汽灭菌压力蒸汽灭菌注意事项:清洗干燥:器械或物品灭菌前必须清洗干净并擦干或晾干.物品包装合适,装载重量适当:下排气式压力蒸汽灭菌的物品体积不超过30cm30cm3ocm装载重量不得超过柜室容量的80%;预真空压力蒸汽灭菌的物品体积不超过30crnx30cm50cm,装载量不小于柜室容量的10%,但不得超过其90%。灭菌包放置合理:各包之间留有空隙,布类物品放于金属、搪瓷类物品之上;容器如有孔,应将孔打开

25、以利于蒸汽进入,消毒完毕,关闭容器孔。2压力蒸汽灭菌注意事项:尽量排除灭菌器内的冷空气:每日检测1次排除的效果。控制加热速度,当温度达到要求时开始计算灭菌时间。灭菌后处理:灭菌物品待干燥后才能取出分类放置并做醒目标志;检查灭菌包装,若灭菌不彻底或有可疑污染如破损、湿包、有明显水渍等则不作无菌包使用。2压力蒸汽灭菌注意事项:注意安全操作:操作人员要经过专门训练,合格后才能上岗;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定期对灭菌设备进行检查、维修。定期监测灭菌效果:主要有化学监测法和生物监测法两种。化学监测法是利用化学指示卡或化学指示胶带;生物监测法主要是利用对热耐受较强的非致病性嗜热脂肪杆菌芽胞作为指示剂,待灭菌完毕

26、,取出含嗜热脂肪杆菌芽胞的菌纸片培养,如全部菌片均无细菌生长则表明灭菌合格。3)低温蒸汽消毒:将蒸汽输入预先抽空的压力蒸汽灭菌锅内,并控制其温度在73-80,持续lo-15分钟进行消毒,可杀灭大多数致病微生物。主要用于不耐高热的物品,如内镜、塑料制品、橡胶制品等的消毒。4)流通蒸汽消毒:在常压下用100左右的水蒸气消毒,常用于食具、便器的消毒。消毒时间从产生蒸汽后计算,一般15-30分钟。2、辐射消毒法 主要利用紫外线的杀菌作用,使菌体蛋白质光解、变性而致细胞死亡。(1)日光曝晒(2)紫外线消毒(3)臭氧灭菌消毒(1)日光曝晒:日光具有热、干燥和紫外线的作用有一定的杀菌力。常用于床垫、被服、书

27、籍等物品的消毒。将物品放在直射阳光下曝晒6小时,并定时翻动,使物品各面均能受到日光照射。(2)紫外线消毒:紫外线属于波长在210-328nm的电磁波。消毒使用的是C波紫外线,其波长范围为200-275nm,杀菌作用最强的波段为250-270nm。紫外线可杀灭多种微生物,包括杆菌、病毒、真菌、细菌繁殖体、芽胞等。主要用于空气、物品表面和液体的消毒。(2)紫外线消毒:其作用原理:作用于微生物的DNA使菌体DNA失去转换能力而死亡。破坏菌体蛋白质中的氨基酸,使菌体蛋白光解变性。降低菌体内氧化酶的活性。使空气中的氧电离产生具有极强杀菌作用的臭氧。(2)紫外线消毒:常用紫外线灯管有15W、20W、30w

28、、40W四种。紫外线消毒器是采用臭氧紫外线杀菌灯制成的,主要包括紫外线空气消毒器、紫外线表面消毒器、紫外线消毒箱三种。(2)紫外线消毒-消毒方法用于空气消毒,首选紫外线空气消毒器,消毒效果可靠。可在室内有人时使用;紫外线灯管消毒法,每10安装30W紫外线灯管一支,有效距离不超过2米,消毒时间为3060分钟。用于物品表面消毒,有效距离为2560cm,消毒时将物品摊开或挂起,消毒时间为2030分钟。用于液体消毒,可用水内照射法或水外照射法,水层厚度应小于2cm,并根据紫外线的辅照强度确定水流速度。(2)紫外线消毒使用紫外线灯管消毒时应注意保持灯管清洁:每周用无水乙醇棉球轻轻擦拭以除去灰尘和污垢。紫

29、外线消毒的适宜温度为2040,适宜湿度为40%60。消毒时间:紫外线的消毒时间须从灯亮57分钟后开始计时,关灯后如需再开启,应间歇34分钟,照射完毕后应开窗通风。(2)紫外线消毒作好记录:使用时间超过l000小时,需更换灯管。加强防护:紫外线对人的眼睛和皮肤有刺激作用,直接照射30秒可引起眼炎或皮炎,照射过程中产生的臭氧对人体不利,照射时人应离开房间,必要时戴防护镜、穿防护衣。定期检测灭菌效果:紫外线灯使用过程中由于其辐照强度逐渐降低,应定时检测,以保证灯管照射强度不低于70W/c。(2)紫外线消毒测定紫外线消毒强度主要应用物理、化学、生物监测法。物理监测法:将紫外线强度计置于所测紫外线灯管的

30、正中垂直1m处,开灯照射5分钟后判断结果:普通30W新灯辐照强度90W/c为合格;使用中紫外线灯管辐照强度70W/c为合格。化学监测法:主要应用紫外线强度于消毒剂量指示卡来测定紫外线灯管是否合格,并可判断对水、空气、物体表面消毒的效果,同时测定消毒所需照射剂量。生物监测法:则应用标准菌片,在紫外线消毒后通过计算杀菌率来价紫外线消毒效果。(3)臭氧灭菌消毒:臭氧在常温下为强氧化气体,稳定性极差,易爆炸主要依靠其强大的氧化作用广谱杀菌,可杀灭细菌繁殖体、病毒、芽胞、真菌,并可破坏肉毒杆菌毒素。臭氧灭菌灯内装有臭氧发生管,通电后能将空气中的氧气转换成高纯臭氧,主要用于空气、污水、诊疗用水及物表表面的

31、消毒。(3)臭氧灭菌消毒:使用过程中应注意:臭氧对人有毒,国家规定大气中臭氧浓度不能越过 02mg/m3。臭氧具有强氧化性,可损坏多种物品,且浓度越高对物品损坏越重。温湿度、有机物、水的浑浊度、pH等多种因索可影响臭氧的杀菌作用。空气消毒时,人员必须离开,待消毒结束后2030分钟方可进入。3、电离辐射灭菌法 利用放射性核素60Co发射高能r射线或电子加速器产生的高能电子束进行辐射火菌。电离辐射作用可分为直接作用和间接作用,直接作用指射线的能量直接破坏微生物核酸,蛋白质和酶等;间接作用指射线的能量先作用于水分子,使其电离后产生的自由基再作用于核酸、蛋白质、酶等。3、电离辐射灭菌法电离辐射灭菌法适

32、用于不耐热的物品如金属、橡胶、高分子聚合物、精密仪器、生物制品等在常温下的灭菌,故又称“冷灭菌”。3、电离辐射灭菌法使用过程中应注意:应用机械传送物品以防放射线对人体造成伤害。灭菌应在有氧环境下进行以增强r射线的杀菌作用。湿度越高,杀菌效果越好。4、微波消毒法 微波是频率在30300 000MHz、波长在0.001-1m的电磁波。在电磁波的高频交流电场中,物品中的极性分子发生极化进行高速运动,并频繁改变方向互相摩擦,使温度迅速上升,达到消毒火菌的作用。4、微波消毒法 微波可以杀灭各种微生物,包括细菌繁殖体、病毒、真菌和细菌芽胞、真菌孢子等。常用于食物及餐具的消毒、医疗药品及耐热非金属材料器械的

33、消毒灭菌。4、微波消毒法 使用过程中应注意:微波对人体有一定的伤害,应避免小剂量长期接触或大剂照射;微波无法穿透金属面,故不能以金属容器盛放消毒物品;水是微波的强吸收介质,用湿布包裹物品或在炉内放一杯水会提高消毒效果;被消毒的物品应为小件或不太厚。5、机械除菌法指用机械的方法,如冲洗、刷、擦、扫、抹、铲除或过滤等以除掉物品表面、水中、空气中及人畜体表的有害微生物。这种方法虽不能杀灭病原微生物,但可大大减少其数量和引起感染的机会。如医院内常用的层流通风、过滤除菌法均属于机械除菌法。(二)化学消毒灭菌法是利用化学药物使微生物的蛋白凝固变性,酶蛋白失去活性,抑制微生物的代谢、生长和繁殖,或杀灭微生物

34、的消毒灭菌方法。凡不适用于物理消毒灭菌的物品都可以选用化学消毒灭菌法,如对患者的皮肤、黏膜、排泄物及周围环境、光学仪器、金属锐器以及某些塑料制品的消毒。(二)化学消毒灭菌法1.理想的化学消毒剂应具备下列条件 2化学消毒剂的选择 3、化学消毒剂的使用原则4、化学消毒的常用方法5常用的化学消毒剂 1.理想的化学消毒剂应具备下列条件:杀菌谱广;有效浓度低;性质稳定;作用速度快;作用时间长;易溶于水;可在低温下使用;不易受有机物、酸、碱及其他物理、化学因素的影响;无刺激性、腐蚀性;不引起过敏反应;无色、无味、无臭、毒性低且使用后易于去除残留药物;不易燃烧、爆炸;用法简便、价格低廉、便于运输等。2化学消

35、毒剂的选择 应根据消毒对象、要达的消毒水平以及可能影响消毒效果的因素选择最适宜、最有效的消毒剂。化学消毒剂按效力不同分四类。2化学消毒剂的选择(1)灭菌剂:可杀灭一切微生物,包括细菌芽胞,使其达到灭菌要求的制剂。如甲醛、戊二醛、环氧乙烷等。(2)高效消毒剂:可杀灭一切细菌繁殖体、病毒、真菌及其孢子,并对细菌芽胞有显著杀灭作用的制剂。如过氧乙酸、部分含氯消毒剂等。(3)中效消毒剂:可杀灭细菌繁殖体、真菌、病毒等除细菌芽胞以外的其他微生物的制剂。如醇类、碘类、部分含氯消毒剂等。(4)低效消毒剂:只能杀灭细菌繁殖体、亲脂病毒和某些真菌的制剂。如酚类、胍类、季胺盐类等。3、化学消毒剂的使用原则(1)坚

36、持合理使用的原则,能不用时则不用,必须用时尽量少用,能采用物理方法消毒灭菌时,尽量不使用化学消毒灭菌法。(2)根据物品的性能和各种微生物的特性选择合适的消毒剂。(3)严格掌握消毒剂的有效浓度、消毒时间及使用方法。(4)消毒剂应定期更换,易挥发的要加盖,并定期检测,调整浓度。3、化学消毒剂的使用原则(5)待消毒的物品必须先洗净、擦干(6)消毒剂中不能放置纱布、棉花等物,以防降低消毒效力。(7)消毒后的物品在使用前须用无菌生理盐水冲洗,以避免消毒剂刺激人体组织。(8)熟悉消毒剂的毒副作用,做好工作人员的防护。4、化学消毒的常用方法(1)浸泡法:是将被消毒的物品洗净、擦干后浸没在消毒液内的方法。注意

37、打开物品的轴节或套盖,管腔内要灌满消毒液按规定的浓度和时间进行浸泡。(2)擦拭法:是用消毒剂擦拭被污染物品的表面或皮肤、黏膜的消毒方法。一般选用易溶于水、穿透力强、无显著刺激性的消毒剂。如用含氯消毒剂擦拭墙壁、地面,用o.o5-o.1的碘伏消毒皮肤等。4、化学消毒的常用方法 (3)喷雾法:用喷雾器将消毒剂均匀地喷洒于空气或物品表面进行消毒的方法。常用于地面、墙壁、空气等的消毒。(4)熏蒸法:是将消毒剂加热或加入氧化剂,使其产生气体进行消毒的方法。如手术室、换药室、病室的空气消毒。在消毒间或密闭的容器内。临床常用的有甲醛气体或环氧乙烷气体。5常用的化学消毒剂(1)戊二醛(2)过氧乙酸(3)甲醛(

38、4)含氯消毒剂(5)乙醇(6)含碘消毒剂碘伏(7)碘酊(1)戊二醛消毒水平:灭菌剂作用原理:与菌体蛋白质反应,使之灭活使用范围及方法:适用于不耐热的医疗器械和精密仪器的消毒。常用消毒浓度为2%。常用浸泡法,时间为2045min,灭菌时间10h(1)戊二醛注意事项:1、盛装消毒剂的容器应加盖。2、对手术刀片、碳钢类制品有腐蚀性,浸泡前应加入0.5%亚硝酸钠防锈。3、灭菌效果受PH影响大,应用强化酸性戊二醛是先用碳酸氢钠调节pH至7.58.3。4、对皮肤粘膜有刺激应注意防护。(2)过氧乙酸消毒水平:灭菌剂。作用原理:能产生新生态氧,氧化菌体蛋白质,而使细菌死亡。适用范围及方法:1、适用于耐腐蚀物品

39、、皮肤及环境等的消毒灭菌。2、常用的消毒方法有浸泡、擦拭、喷洒。(2)过氧乙酸注意事项:1、稳定性差应储存于通风阴凉避光处并定期检查其浓度。2、对金属有腐蚀性,对织物有漂白作用,消毒后立即用清水冲洗干净。3、须现配先用,避免与碱或有机物相混合。4、易氧化分解而降低杀菌力,溶液浓度过高时有刺激性和腐蚀性,应加强防护措施。(3)甲醛消毒水平:灭菌剂作用原理:使菌体蛋白变性酶活性消失。使用范围及方法:1、适用于易腐蚀对湿热敏感的物品的消毒灭菌。2、根据消毒物品的种类选择合适的浓度和消毒时间。3、福尔马林210mL/m3加水420mL加热作室内物品消毒;10%甲醛采用浸泡法进行器械消毒;40%10%的

40、甲醛溶液用于解剖材料病理组织标本的固定。(3)甲醛注意事项:1、器械、衣物必须在消毒灭菌箱中进行。2、消毒效果易受温湿度影响,要求室温在18度以上相对湿度70%90%。3、对人体有一定毒性和刺激性消毒后应去除残留甲醛气体使用时注意防护。4、有致癌作用不易于室内空气消毒。(4)含氯消毒剂消毒水平:高、中效作用原理:在水溶液中释放有效氯,破坏细菌酶的活性使菌体蛋白凝固变性。适用范围及方法:1、适用于餐具、环境、水、疫源地等的消毒。2、常用的消毒方法有浸泡、擦拭、喷洒等。(4)含氯消毒剂注意事项:1、消毒剂保存在密闭容器内,置于阴凉干燥通风处以减少有效氯的消失。2、溶液性质不稳定应现配现用。3、有腐

41、蚀及漂白作用不宜用于金属物品及油漆家具。4、消毒后的物品应及时用清水清洗(5)乙醇消毒水平:中效作用原理:破坏细菌包膜的通透性屏障,使蛋白质漏出或与细菌酶蛋白起碘化反应而使之失活。适用范围及方法:1、适用于皮肤、物品表面及医疗器械的消毒。2、70%75%溶液作为消毒剂,多用于皮肤消毒。(5)乙醇注意事项:1、易挥发易燃,需加盖保存于避火处,定期测定保持有效浓度2、不适于手术器械灭菌,因不能杀芽孢3、有刺激性不宜用于黏膜及创面消毒(6)含碘消毒剂碘伏消毒水平:中效作用原理:碘可直接与菌体蛋白质结合,使之变性适用范围:1、是用于皮肤粘膜等消毒。2、0.5%2.0%有效碘溶液用于外科手术及注射部位皮

42、肤消毒,涂擦两次,作用3min。3、0.05%有效碘溶液用于黏膜、创面消毒作用35min(6)含碘消毒剂碘伏注意事项:1、避光密闭保存于阴凉干燥处。2、稀释后稳定性差,易现用现配。3、皮肤消毒后勿需乙醇脱碘。4、对二价金属制品有腐蚀性,不作相应制品的消毒(7)碘酊使用范围及方法:1、2.5%主要用于创伤、手术、注射部位的皮肤消毒。2、作用1min后用70%75%的乙醇脱碘(7)碘酊注意事项:1、消毒液中的碘在常温下可挥发应保存在密闭容器内。2、对伤口及黏膜有刺激性,不宜使用。3、消毒部位有浓、血等会降低消毒效果。二、洗手与手的消毒医务人员的手经常直接或间接地与污染物品或患者接触,极易引起医院感

43、染。洗手是防止医院感染传播最重要的措施之一。(一)洗手技术(二)手的消毒(一)洗手技术有效的洗手可清除于上99%以上的各种暂住菌,切断通过手传播感染的途径。医务人员在下列情况下应认真洗手:进入和离开病房前;接触清洁物品前、处理污染物品后;无菌操作前后;接触伤口前后;护理任何患者前后;上厕所前后。(二)手的消毒医务人员接触污染物品或感染患者后,手常被大量细菌污染,仅一般洗手不能达到预防交叉感染的要求。必须在洗手后再进行手的消毒。【目的】清除致病性微生物,预防感染与交叉感染,避免污染无菌物品和清洁物品(二)手的消毒【操作前准备】1护士自身准备操作前衣帽整洁、取下手表、卷袖过肘、洗手。2用物准备(1

44、)洗手池设备。如无洗手池设备,另备消毒液和清水各一盆。(2)治疗盘内盛:消毒剂或消毒液、盛放消毒剂或消毒液的容器、清洁干燥小毛巾或避污纸、盛用过小毛巾或避污纸的容器。如用刷手法另备刷手液、己消毒的于刷、盛用过刷子的容器。3环境准备清清、宽敞物品放置合理、取用方便(二)手的消毒【操作步骤】涂擦消毒法1、涂擦 用消毒剂依次涂擦双手,方法为:手掌对手掌、乎背对手掌、指尖对手掌、两手指缝相对互擦,每一步骤来回3次要点与说明消毒剂要求:作用速度快不损伤皮肤、不引起过敏反应注意指尖、拇指、指缝的图擦;涂擦时间约2min,已达到消毒手的目的2、干手 任其自干或用小手巾自上而下擦干双手或用干手机吹干(二)手的

45、消毒【操作步骤】浸泡消毒法1、浸泡 双手完全浸入消毒液的液面以下按涂擦消毒法互相揉搓2min,消毒液要浸没肘部及以下2干手 任其自干或用小手巾自上而下擦干双手或用干手机吹干(二)手的消毒【操作步骤】刷手法1、刷洗 用刷子醮洗手液,按前臂、腕部、手背、手掌、手指、指缝、指甲顺序彻底刷洗,如用肥皂液,应每日更换一次;手刷应每日消毒刷手范围应超过被污染的范围刷手时身体勿贴进水池,以免隔离衣污染水池或水溅到身上2、冲净 刷半分钟用流动水冲净泡沫,使污水从前臂流向指尖换刷另一只手反复两次,流动水洗手时腕部要低于肘部,使污水从前臂流向指尖,勿使水流流入衣袖内3、干手 用小手巾自上而下擦干双手,或用烘干机吹

46、干操作中应保持水龙头清洁(二)手的消毒【注意事项】1、消毒前先洗手并保持手的干燥。2、按操作规程进行消毒,消毒过程中不可污染干净的刷子、水龙头、洗手液或消毒液等,不可溅湿工作服。3、消毒完毕,手离开消毒液时避免接触容器边缘。4、医务人员在下列情况下必须进行手的消毒:实施侵入性操作前;护理免疫力低下的患者或新生儿前;接触血液、体液和分泌物后;接融被致病性微生物污染的物品后:护理传染病患者后,三、医院清洁、消毒、灭菌工作医院清洁、消毒、灭菌工作是指根据一定的规范、原则对医院环境、各类用品、患者分泌物及排泄物等进行消毒处理的过程,其目的是尽最大可能地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三、医院清洁、消毒、灭菌工作(

47、一)医院用品的危险性分类(二)消毒、灭菌方法的分类(三)医院选择消毒、灭菌方法的原则(四)医院日常的清洁、消毒 灭菌(五)医院清洁、消毒、灭菌的监测(一)医院用品的危险性分类医院用品的危险性是指物品污染后对人体造成危害的程度。1、高度危险性物品 这类物品是穿过皮肤、黏膜而进入无菌的组织或器官内部的器械或与破损的组织、皮肤黏膜密切接触的器材和用品,如手术器械、注射器、血液和血液制品、透析器、脏器移植物等。(一)医院用品的危险性分类2、中度危险性物品 这类物品仅和皮肤、黏膜相接触,而不进入无菌组织内,如体温表、压舌板、呼吸机管道、胃肠道内镜、喉镜等。3、低度危险性物品 .不进人体组织、不接触黏膜,

48、直接或间接地和健康无损的皮肤相接触。如口罩、衣被、毛巾、血压计袖带等。(二)消毒、灭菌方法的分类根据消毒因子的浓度、强度和作用时间对微生物的杀灭能力,可将消毒灭菌方法分为四个作用水平:1灭菌法 可以杀灭一切微生物以达到绝对无菌的方法。有:热力灭菌、电离辐射灭菌、微波灭菌、等离子体灭菌等物理灭菌方法以及用甲醛、戊二醛、环氧乙烷、过氧乙酸等高效灭菌剂进行灭菌的方法。(二)消毒、灭菌方法的分类2、高水平消毒法 能杀灭一切细菌繁殖体、病毒、真菌及其孢子和绝大多数细菌芽孢的消毒的方法。有:热力、微波、臭氧和紫外线等物理方法及含氯、过氧乙酸、过氧化氢、和一些复配的化学消毒剂等进行灭菌地方法。(二)消毒、灭

49、菌方法的分类3、中水平消毒法 可以杀灭和清除细菌芽孢以外的各种病原微生物的消毒方法。包括超声波、碘类消毒剂、醇类、复方氯己定、复方季铵盐类消毒剂等进行消毒的方法。4、低水平消毒法 只能杀灭细菌繁殖体和亲脂病毒,包括通风换气、冲洗等机械除菌法和中草药植物类、胍类、金属离子消毒剂等化学消毒方法。(三)医院选择消毒、灭菌方法的原则医院清洁、消毒、灭菌工作应严格遵守消毒程序,凡是接触过患者的器械和物品均应先预消毒,再清洗,然后按以下方法进行合理的消毒与灭菌。1、根据医院用品的危险性选择消毒、灭菌的方法2、根据污染微生物的种类、危险性选择消毒、灭菌的方法3、根据消毒物品的性质选择消毒、灭菌的方法1、根据

50、医院用品的危险性选择消毒、灭菌的方法(1)高度危险性物品,必须选用灭菌法以杀灭一切微生物。(2)中度危险性物品,一般情况下达到消毒即可,可选择中水平消毒法或高水平消毒法。(3)低度危险性物品,一般可用低水平消毒法或只做一般的清洁处理即可。存在病原微生物污染时,必须针对所污染的病原微生物的种类选择有效地消毒方法。2、根据污染微生物的种类、危险性选择消毒、灭菌的方法(1)对受到致病性芽孢、真菌孢子和抵抗力强危险程度大的病毒污染的物品,选用灭菌法和高水平消毒法。(2)对受到致病性细菌、真菌、亲水病毒、螺旋体、支原体、衣原体污染的物品,选用中水平以上的消毒法 。2、根据污染微生物的种类、危险性选择消毒

展开阅读全文
部分上传会员的收益排行 01、路***(¥15400+),02、曲****(¥15300+),
03、wei****016(¥13200+),04、大***流(¥12600+),
05、Fis****915(¥4200+),06、h****i(¥4100+),
07、Q**(¥3400+),08、自******点(¥2400+),
09、h*****x(¥1400+),10、c****e(¥1100+),
11、be*****ha(¥800+),12、13********8(¥800+)。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医学/心理学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