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DB6101T03-2019有机猕猴桃栽培技术规程.pdf

上传人:Fis****915 文档编号:728150 上传时间:2024-02-26 格式:PDF 页数:11 大小:550.0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DB6101T03-2019有机猕猴桃栽培技术规程.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DB6101T03-2019有机猕猴桃栽培技术规程.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DB6101T03-2019有机猕猴桃栽培技术规程.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DB6101T03-2019有机猕猴桃栽培技术规程.pdf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DB6101T03-2019有机猕猴桃栽培技术规程.pdf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ICS 65.020.20 B 30 DB6101 西安市地方标准 DB 6101/T 032019 代替 DB6101/T 03-2005 有机猕猴桃栽培技术规程 2019-05-08 发布 2019-06-01 实施 西安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 布 DB6101/T 032019 I 目 次 前言.II 1 范围.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1 3 建园.1 3.1 园地选择.1 3.2 品种选择.1 3.3 苗木准备.2 3.4 栽植技术.2 3.5 实生苗嫁接.3 4 土肥水管理.3 4.1 土壤管理.3 4.2 果园施肥.3 4.3 灌水排涝.4 5 树体管理.4 5.1 引蔓上架.4

2、5.2 整形.4 5.3 合理修剪.4 6 花果管理.5 6.1 疏蕾.5 6.2 授粉.5 6.3 疏果.5 6.4 套袋.6 6.5 采收.6 7 病虫害综合防治.6 7.1 主要病虫害.6 7.2 综合防控措施.6 8 日灼及冻害防治.7 8.1 日灼防治.7 8.2 冻害防治.7 DB6101/T 032019 II 前 言 本标准是对DB6101/T 03-2005有机猕猴桃栽培技术规程的第一次修订。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由周至县市场监督管理局提出。本标准由周至县农业局归口。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周至县农业局、周至县市场监督管理局。本标准主要起草人:

3、何恒春、杨团应、张超、李玲玲、张保锋。本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DB6101/T 03-2005 DB6101/T 032019 1 有机猕猴桃栽培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有机猕猴桃的建园、土肥水管理、树体管理、花果管理、病虫害防治、日灼及冻害防治等要求。本标准适用于西安地区有机猕猴桃栽培管理。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 19174-2010 猕猴桃苗木 GB/T 19630.1-2011 有机产品 第一部分 生产 DB6101/

4、T 107-2016 猕猴桃人工授粉技术规程 3 建园 3.1 园地选择 3.1.1 基本要求 应符合 GB/T 19630.1-2011 的要求,选择地势平坦、土层深厚、土壤肥沃、理化性状好的壤土或沙壤土、要求光照充足、交通便利,有可靠灌溉水源及排涝设施的地块。满足有机猕猴桃生产应有的转换期及缓冲带,兼顾完整性。3.1.2 气候条件 年平均气温11.316.9,12月份至元月份最低气温不低于-17。生长季节应有不少于0的有效积温45005200,年降雨量在600mm1000mm,有灌水条件。年日照1300h2600h。年无霜期180d以上。3.1.3 土壤条件 pH值在6.57.5之间,有机

5、质含量1.5%。3.1.4 海拔条件 海拔条件在400m1200m为宜。3.1.5 地形条件 适宜平原地区栽植,山地宜在15以下的阳坡、早阳坡和晚阳坡栽植,易积水的低凹地不宜栽植。3.2 品种选择 DB6101/T 032019 2 以适应当地气候土壤条件的中晚熟美味系列猕猴桃为主,选择抗病虫害、抗逆性强、丰产优质的品种,个别小气候环境可选择中华系列或软枣猕猴桃。3.2.1 中早熟品种 翠香、红阳、徐香、华优等。3.2.2 晚熟品种 海沃德、哑特、金香、瑞玉、农大郁香、农大猕香等。3.2.3 雄株选择 雄株应与栽植雌株配套,要求花期基本相遇、花量大、花粉多、萌发率高,授粉亲和性好。3.3 苗木

6、准备 3.3.1 质量要求 应符合GB 19174-2010的要求。采用一级苗木为宜。3.3.2 雄株配套 雌雄株配套比为8:1,即8株雌株中间定植1株雄株。3.4 栽植技术 3.4.1 栽植时期 秋栽、春栽均可。秋季栽植从9月下旬带叶带土移栽至落叶前结束,春季栽植在土壤解冻后至芽萌动前进行。3.4.2 架型的选择 一般采用“T型”架和大棚架。3.4.3 定植密度 “T型”架行株距为4m3m或4m2m,大棚架行株距为4m4m或4m3m。3.4.4 栽植深度 以浇足稳苗水土壤充分下沉后,根茎部与地面齐平为宜。3.4.5 栽植方法 3.4.5.1 定点挖坑 放线划出定植点,挖成长、宽、深度为80c

7、m100cm的定植坑或宽70cm100cm,深70cm100cm的定植沟,挖出的表土和心土分开放置。3.4.5.2 施入基肥 毎穴施入腐熟农家肥30kg50kg、生物有机肥3kg5kg、天然磷肥1kg与土壤充分混合。3.4.5.3 苗木定植 DB6101/T 032019 3 对栽植苗木留3个5个饱满芽短截并修剪受伤根系,使根系舒展与土壤充分结合,雄株按梅花状栽植,均匀分布。3.4.5.4 浇稳苗水 栽后及时浇足稳苗水,土壤分墒后及时中耕松土保墒。3.4.5.5 遮荫覆盖 第一年,行间种植1行2行玉米或用带叶树枝遮荫,兼用麦糠、秸秆等将直径1m的树盘覆盖,保墒抗旱,提高成活率。3.5 实生苗嫁

8、接 实生苗栽植一年后,春季2月中下旬或4月的中旬避开伤流期采用舌接法嫁接换头,也可根据枝条粗细选择劈接法、皮下枝接法、舌接法、单芽枝腹接进行嫁接。7月9月份也可以进行绿枝舌接、单芽枝腹接、嵌芽接。4 土肥水管理 4.1 土壤管理 4.1.1 深翻改土 新建园从定植穴逐年向外深翻扩盘,深度30cm40cm,下一年接着上一年深翻的边沿继续向外扩展,直至全园深翻一遍。成龄园深度以不伤害主要根系为宜,深度15cm左右。4.1.2 中耕除草 及时进行,疏松表土,除草保墒。4.1.3 果园生草 在树冠外行间种植三叶草或毛苕子等多年生绿肥植物,适时进行刈割,覆盖于树盘。4.2 果园施肥 根据树龄及树体大小、

9、结果量、土壤条件、肥料特点确定施肥量。幼园采用放射状、环状沟施入,成龄园全园撒施,施肥后及时灌水。4.2.1 幼园 栽植后第一年,每株施腐熟有机肥20kg,腐熟的沼渣或沼液0.5kg1kg;第二年每株施腐熟有机肥25kg,腐熟的沼渣或沼液1kg2kg。4.2.2 成龄园 4.2.2.1 基肥 每年采果、落叶后,结合果园冬季深耕全园施入,或采用放射状沟施,或距树干1m环状沟、半园沟、条沟,沟深10cm15cm施入均可。每株施腐熟优质农家肥50kg、生物有机肥3kg5kg、生物固氮菌肥0.2kg。DB6101/T 032019 4 4.2.2.2 追肥 按照GB/T 19630.1-2011的要求

10、执行。第一次,3月上、中旬萌芽展叶前,每株树冠投影下,散施生物钾肥0.5kg,浅锄入土。第二次,6月上旬,距树杆1m开10cm15cm深的沟。施入生物有机肥、冲施酵素菌。第三次,7月中下旬施入,以沼液、沼渣、草木灰、生物钾肥、酵素菌等生物有机肥、腐熟的有机肥。4.3 灌水排涝 4.3.1 灌水时间 生长期干旱时中午叶片开始萎蔫即应及时进行灌水,夏季灌水在早晚进行。萌芽前、开花前、施基肥后、封冻前及时灌水,可采用沟灌、喷灌、滴灌等节水灌溉技术。4.3.2 排水 雨涝天积水果园每隔3行4行树在行间挖1条排水沟,及时排出明水。4.3.3 保墒 干旱地区5月8月份刈割青草覆盖,或用秸秆覆盖行间,或行间

11、生草。5 树体管理 5.1 引蔓上架 靠近幼树根部插一竹竿,绑缚枝条,引导直立生长上架,防风折断。5.2 整形 5.2.1 双主蔓 单主杆上架后,采用“Y”字型向架两边分头延伸,培育主蔓;主蔓每隔60cm左右绑缚固定,主蔓的两侧每隔35cm左右留一强壮结果母枝,结果母枝上选留结果枝。5.2.2 多主蔓 单主杆或多主杆架下进行分蔓,多蔓形成伞状上架,各主蔓的两侧每隔30cm左右留一强壮结果母枝,结果母枝上选留结果枝。5.3 合理修剪 5.3.1 修剪时期 分冬季修剪(大雪大寒)和夏季修剪(5月9月)两个时期。5.3.2 冬季修剪 采用短截和疏除的方法根据不同品种、不同树势、枝条长短进行修剪。长梢

12、剪留9芽12芽、中梢剪留5芽8芽、短梢剪留2芽4芽。DB6101/T 032019 5 5.3.2.1 幼树和衰老树在饱满芽处短截,促发旺枝,以迅速扩大和恢复树冠,培养牢固的主蔓、结果母枝和发育良好的营养枝。5.3.2.2 盛果树对主干上的萌蘖全部从基部去除;对于结果母枝上的发育枝、强壮的结果枝如位置合适留作下年结果母枝,根据树势每株留结果母枝 18 个26 个;从基部疏除病虫枝、弱小枝、更新衰弱的结果母枝。5.3.2.3 平茬更新,对于主杆因病、因伤或生长势极度衰弱的植株从地上全截更新,重新上架,培养树形。5.3.2.4 绑蔓 将冬季修剪后所留枝条,均匀分布于架面,用布条等物绑缚固定于架面。

13、5.3.3 夏季修剪 显蕾至果实采收前,反复多次进行。5.3.3.1 疏芽 当展叶显蕾后及时疏除花丛芽、下位芽、病虫芽、过密芽。每平方米营养面积留10个15个健壮芽,其中结果芽占70%。5.3.3.2 摘心 从5月上、中旬开始,发育枝、结果母枝基部的强壮结果枝在新梢弯曲缠绕时摘心,其它结果枝在花前留5片7片叶摘心。二次枝留1片2片叶摘心;徒长枝留2片4片叶摘心,发出的二次枝留7片12片叶摘心。以后发出的三次枝四次枝留1片2片叶反复摘心。5.3.3.3 疏枝剪梢 7月8月对树冠内膛影响通风透光的细弱枝、病虫枝、过密枝、双芽枝、无用枝进行疏剪,剪除梢端缠绕部分。5.3.3.4 花后对雄株进行重剪回

14、缩。6 花果管理 6.1 疏蕾 花蕾分离后两周左右开始疏蕾,先将结果母枝上过密的、生长较弱的结果枝上的花蕾疏去,再将所保留结果枝上的畸形蕾、瘦小蕾、病虫危害蕾、侧花蕾去除。长果枝留6个8个花蕾、中果枝留4个5个花蕾、短果枝留1个3个花蕾。6.2 授粉 按照DB6101/T 107-2016执行。6.3 疏果 盛花后15d左右,首先疏去颜色发黄、授粉不良的畸形果、扁平果、伤果、病虫危害果;花后35d左右,疏去小果、病虫果、日灼果、有刺果,根据结果枝生长势确定留果数量,生长健壮的长果枝留4个6个果,中果枝留2个4个果,短果枝留1个2个果。DB6101/T 032019 6 6.4 套袋 花落后40

15、d60d于定果后进行,使用长16cm宽12cm褐黄色木浆纸单层袋,下不封口。6.5 采收 当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达6.5%以上、干物质含量达到15%以上时即可分批、分级采收。7 病虫害综合防治 病虫害防治应符合GB/T 19630.1-2011的要求。7.1 主要病虫害 7.1.1 主要病害:溃疡病、花腐病、根腐病、褐腐病、褐斑病、灰霉病、黄化病、小叶病等。7.1.2 主要害虫:金龟子类、蝽蟓类、斑衣蜡蝉、小薪甲、蚧壳虫、卷叶虫、红蜘蛛、大小青叶蝉、蜗牛、蟋蟀、蛴螬、根结线虫、蝼蛄、天牛、桃蛀螟、棉蛉虫等。7.2 综合防控措施 7.2.1 建立良性生态系统 7.2.1.1 保护猕猴桃园周围生态

16、环境,建立生物多样化的生态环境系统,吸引害虫天敌,并为天敌创造良好的栖息环境。7.2.1.2 规模化园区建立防护林、设置隔离带,以减轻病虫害的流行速度。7.2.1.3 从猕猴桃树、病虫草和有益生物等整个生态系统出发,综合运用各种预防措施,创造不利于病虫草孳生和有利于各类天敌繁衍的环境条件,保持农业生态系统的平衡和生物多样性,减少各类病虫害造成的损失。7.2.2 农业措施 从外地调入苗木及接穗应严格检疫,不得有检疫对象。冬夏季科学修剪,改善果园通风透光条件,加强肥水管理,控制产量,培养健壮的树体和发达的根系,增强抵抗病虫危害能力。落叶后萌芽前用波美5度石硫合剂进行清洁果园,杀灭蚧壳虫等害虫。7.

17、2.3 生物防治 利用害虫天敌消灭害虫,利用生物制剂防治病虫害。7.2.4 物理防治 7.2.4.1 用性诱剂、黑光灯、频振杀虫灯诱杀桃蛀螟、棉蛉虫等害虫成虫;用粘虫板等物诱杀害虫;种植蓖麻驱避金龟子等。7.2.4.2 人工扑捉,利用金龟子等害虫的假死性,人工捕杀成虫;冬季灭杀果园斑衣蜡蝉虫卵、黄刺蛾等虫茧。7.2.4.3 刮除老树皮,去除干桩枯枝,剪除病虫枝叶,集中灭杀潜伏的害虫。7.2.5 化学防治 不应使用人工合成的化学农药。生长季节可利用生物制剂如苦参碱、绿丹、阿维菌素、烟草水等防治病虫害;落叶后至萌芽前用玻美35度石硫合剂防治病虫害。DB6101/T 032019 7 8 日灼及冻害防治 8.1 日灼防治 展叶开始,特别是夏季强光照射时期,采取遮阴、套袋等技术防止叶片和果实灼伤。8.2 冻害防治 8.2.1 冬季防冻 生长季节加强管理,增强树势;采果后尽早施入基肥,根茎部培土30cm厚,包裹树干;土壤封冻前浇灌封冻水,雪天及时摇落树上积雪。8.2.2 防止晚霜 早春2月下旬至3月上中旬,果园灌水降低地温,推迟发芽;萌芽后加强树体管理;晚霜来临前采取果园熏烟或开启喷灌设施洒水,预防新梢受冻。_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