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6-女报 2023.06德育园地三门峡地区红色文化助力新时代大学生党性教育研究陈翯(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河南三门峡472000)摘要: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在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中创造的先进文化,不仅具有教书育人的价值,也具有强烈的感染作用,它也成为大学生党性修养教育学习的重要参考资源。三门峡地处豫西,拥有丰富的优质红色资源,对当地大学生的党性教育还存在着地区红色文化了解不深、课堂缺乏应用、课外实践利用不佳等问题。想要更好的提升大学生的党性教育,就要深研本地红色资源,构建党性教育新课程;建设红色文化教育基地,探索党性锻炼新途径;开展主题实践活动,推动红色文化新体验;整合红色
2、文化资源,拓展党性教育新平台。关键词:红色文化;大学生;党性教育;新时代一、三门峡地区红色文化概述(一)红色文化的内涵红色文化是指在革命、建设以及改革开放时期,由共产党领导广大人民群众逐渐形成的一系列物质载体和精神文化的综合体。物质载体主要指的是具有纪念意义的遗址、烈士陵园、革命原照、革命文献及手稿资料、重要实物以及建设成果标志物等。精神文化主要包括革命精神、爱国主义、团结意识、民族自豪感、集体主义等,这些具有极强感召力和历史穿透力的元素,是我们不断前进的精神动力。这两者之间相互联系,密不可分,物质载体是具体的、现实的、可见的,是精神文化传承的重要依据;而精神文化则是抽象的、内在的,是物质载体
3、所承担的价值的升华与实现。红色文化在新时代的教育中依然葆有生机和活力,是提升人们思想道德素质的宝贵资源。(二)三门峡地区红色文化的概况三门峡地区的红色资源分布广泛,独具特色、极为珍贵,主要分为两种类型。1.红色物质文化资源三门峡地区的红色物质文化资源大致包括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名人故居,如渑池县刘少奇旧居、卢氏五里川曹靖华故居;第二部分是烈士陵园、革命纪念场馆,如陕州区大营村周总理纪念馆、大王镇贺村烈士纪念塔、原店村烈士纪念碑、朱家窝烈士纪念碑、八义士抗日纪念馆、河南振宇红色文化展馆、观音堂煤业党史馆等;第三部分是革命遗迹遗址,如卢氏的红二十五军军部旧址、八路军渑池兵站、“马跑泉事件”烈士跳崖
4、处遗址、豫西特委扩大会议旧址、县委县民主政府驻地旧址、小孤山战斗指挥部旧址、小南川革命根据地等;第四部分是建设时期的工程项目,如三门峡大坝、中流砥柱石、灵宝窄口水库等。2.红色精神文化资源红色精神文化资源是物质载体所体现出来的精神瑰宝,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和建设中形成的精神财富。三门峡地区形成了以“大坝精神”“中流砥柱精神”“窄口精神”为代表的红色文化的经典表达。此外,三门峡红色革命英雄人物感人肺腑的英雄故事,经过艺术的加工,创造了一批催人奋进的艺术作品。例如,以“军史布衣第一人”货郎陈廷贤的故事创作编排的大型原创红色题材现代蒲剧 布衣英雄,该剧讲了小货郎陈廷贤在红二十五军长征途中陷入
5、敌人重重围困的危急关头,带领红军将士成功突围。面对敌人的严刑拷打陈廷贤始终坚持党的信仰,否认为红军带路。在新中国成立后几十年不为人知的情况下,始终对党忠诚不改、矢志不渝。二、三门峡地区红色文化对大学生党性教育的价值在提升大学生党员党性修养教育的过程中,深入挖掘和弘扬红色文化,不仅可以丰富教育内容,拓展教育载体,还可以创新教育方法,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一)充实大学生党性教育内容-47-女报 2023.06德育园地中国共产党人的坚定立场、顽强意志、光荣传统、优良作风和远大理想,都蕴含在丰富的红色文化中。无论是物质层面的红色旧址和红色文物,还是精神层面的砥柱精神、窄口水库精神,都是党领导中华民族从
6、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伟大跃升的文化密码。红色文化以其独特的魅力影响着当代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并在潜移默化中发挥着积极作用。这些红色文化元素,为当代大学生提升党性修养、升华理想信念、传承卓越传统提供了生动的素材。因此,我们要在继承发扬红色文化的基础上,加强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引领和道德品质培育工作。通过展现红色文化中生动形象的故事、鲜活的革命人物、惊心动魄的历史事件,以及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革命战士所展现的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优秀革命道德、革命气概与时代精神,以及每个普通人真实的生活历史,对大学生进行感恩教育、斗争精神教育、艰苦奋斗精神教育等。(二)拓宽大学生党性教育新载体红色文化资
7、源,如博物馆、纪念馆、烈士陵园和红色遗址遗迹,以其直观、生动和历史再现的特点,成为了对大学生进行党性教育的重要载体。将红色文化所蕴含的精神内核融入大学生的教学实践中,通过生动的图像、温暖的实物和感人的故事,让沐浴在时代春风里的大学生可以切身感受先辈们的英勇事迹,从惊心动魄的战斗史实中深刻领悟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从而坚定历史自信、尚德修身、砥砺前行,为推动新时代的发展汇聚力量。(三)优化大学生党性教育新形式红色文化有深厚的历史底蕴,生动直观、感染力强,为大学生党性教育形式的丰富和优化提供了无限可能。第一,课堂讲授的形式。在课堂上,讲授者将大量既定的红色资源内容和体系快速传递给学生,这种形式既有利于
8、增强教学效果,又便于教师把握重点、突出重点,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第二,直观展现的形式。教师运用实物模型或幻灯投影等手段将课堂上传授的革命文化及相关史实进行直观展现。如利用实物模型、挂图以及多媒体课件等手段,使抽象的事物形象化、生动化,帮助学生加深对知识点的印象与掌握,从而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第三,音像呈现的形式。通过影片、音像等形式,把革命时期的珍贵图片和声音记录下来,使学生身临其境,加深对革命历史的认识。这样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加深对红色文化内涵的认识,而且能激发其情感体验和审美情趣。第四,主动参与的形式。在红色资源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主动投入到学习过程中来,发挥主体作用,以促进教与学之间的和
9、谐与平等。第五,情景体验的形式。以红色文化为背景进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创新是一个全新的探索与尝试。置身其中的情景体验更能震撼学生内心的内心世界,深刻领悟红色资源的精神内涵坚定理想信念。三、三门峡地区红色文化融入大学生党性教育存在的问题(一)对三门峡地区红色文化了解不够深入三门峡地区的红色文化内容丰富,分布广泛,渑池、卢氏、灵宝、义马、陕州区均有红色资源,这应该成为助力大学生党性教育的优质资源。但调查发现,教师在对本地红色文化的认识方面比较欠缺,常常只关注其内涵的外延,而忽视了对其本体内涵的深度挖掘。教师常常简单地认为利用红色文化资源就是在课堂中播放红色影片,或者解读红色故事,对红色文化没有
10、形成系统化的认识,学生听后并未真正内化红色文化资源的精神品质,所导致的结果就是听完就过去了,并未将其内化为精神品格。学生对三门峡本地的红色文化也知之甚少,无法达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和教育效果。因此,教师必须要深入了解三门峡红色文化的分布及历史,促进大学生党性教育的提升。(二)课堂教学中缺乏对红色文化的运用对于思想政治课教师来说,大多数都能深刻认识到红色文化资源对于学生党性培养的重要性,因此他们在思政课教材中详细探讨了与红色文化资源相关的内容。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第三章和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中的前七章中,红色文化资源经常被巧妙地融入其中,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更重要的
11、是能够提升他们对红色文化的认同感和内心深处的爱国主义情感。根据实际调查和课堂观察可以发现,在近几年红色文化热的形势下,大多数思政课教师都能发现红色文化的教育价值,但课堂应用能力还有明显差距。有些教师已经开始利用红色文化辅助教学,但是还没有形成系统化、整体性的资源库。究其根源还是教师本身对本地区的红色资源认识不够、了解不深,不能得心应手地将红色文化与课堂内容很好融合在一起。(三)课外实践对红色文化的利用不够在教学活动中,实践环节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它是学生深入了解红色文化、从内化于心到外化于行的关键步骤。在当前大学生党性教育的过程中,红色文化的融入存在一种普遍的倾向,即过分强调理论知识,而忽视
12、实践锻炼的重要性。有些高校已经进行了红色文化的实践活动,但大多数都只是流于表象,缺乏真正的内涵和深度。在参观过程中,讲解员对红色资源的解读也仅停留在表面的革命事迹解读,而未深入到其精神实质层面。参观结束后,活动组织者也往往缺乏后续的跟进工作,导致活动效果大打折扣。这种形式化的实践缺乏实际的引导和反馈,难以使大学生从中获益,也偏离了红色文化教育的初衷,对大学生的党性修养助力甚微。(四)学校资源有限对红色文化教育效果不佳作为思想教育实施的重要场所,高校在发挥红色文化价值方面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然而,高校校园环境相对独立封闭,与外界的交流和互动较少,对外信息的反馈和运用的通畅性不足。其次,由于一些
13、学校对于红色文化的认识不全面,导致红色文化的传承力度比较低,这就使许多学生无法真正理解红色文化的内涵。传统的教学方式也使得大学生缺乏主动学习的动力,不利于红色文化的传播和普及。目前,各高校尚未制订出符合红色文化教育标准的教材、具体方案和明确合理的目标,也缺乏专门的教师团队对红色文化进行挖掘和整理,这直接影响了大学生对红色文化的接受效果。四、三门峡地区红色文化助力大学生党性教育提升路径(一)深研本地红色资源,构建党性教育新课程-48-女报 2023.06德育园地作为“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重要阵地,高校应以实际情况为出发点,切实加强党性教育在育人体系中的核心地位,积极与当地的组织宣传部门、党史研
14、究部门、文化传播部门进行深度合作,挖掘、研发本地红色资源。首先,在教材研究和编写的过程中,融入红色文化元素,加强对红色文化特色教材的编写,构建起完整的红色文化育人教材体系。其次,通过充分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的作用,建立一套红色文化育人课程体系,将红色文化所蕴含的政治教育、品德示范和价值塑造功能有机地融入到课程内容中,促进红色文化与专业教育的有机融合。最后,利用校园文化平台,打造红色网站,成立红色社团,积极举办多样化的红色文化活动,让大学生在阅读红色书刊、演唱红色歌曲、观看红色节目的过程中,加深对党的认同和理解。(二)建设红色文化教育基地,探索党性锻炼新途径党性锻炼是新时代大学生提高党性的实践途径
15、,应将红色文化教育基地作为大学生党员加强党性锻炼的实践平台。一要结合区位,充分发挥地方红色文化资源优势,深挖内涵,打造红色文化教育基地“内容引擎”,为大学生党性锻炼提供内容支撑。二要与红色景点、党史教育基地等建立合作机制,交互共情,创设红色文化教育基地“体验空间”,为大学生党性锻炼提供制度化、常态化实践平台。三是鼓励学生运用专业技能参与到红色地区的扶贫工作中,围绕红色文化资源开展课题调研,共建共赢,使大学生在加强党性锻炼的同时服务社会发展。(三)开展主题实践活动,推动红色文化新体验习近平总书记针对红色资源的传承教育提出了具体的要求:教育工作者需要将红色精神的传承发展融入到日常的教学活动,让红色
16、基因真正成为学生生活的一部分,将红色革命精神传承弘扬下去。高校教师要充分利用好红色文化的教育性、生动性等特点,开展红色文化实践活动,组织大学生赴红色基地、红色遗迹、红色博物馆等进行红色文化下乡、红土地支教、革命老区调研等实践活动。开展红色文化主题教育,在重要纪念日开展重温入党誓词、诵读红色经典、传唱红色歌曲、讲述红色故事等主题教育。开展红色文化体验,让学生在穿军装、戴军帽、扛粮袋、吃粗粮的切身体验中,体会革命战争年代的艰苦生活,使其思想得到熏陶,信念得到巩固,党性得到强化。(四)整合红色文化资源,拓展党性教育新平台建设红色文化数字资源库,利用人工智能、3D 影像、VR 等技术对红色文献、图片、
17、文物、影音进行收集与整合,形成鲜活的影像、文字和三维数据模式,让红色文化“活起来”。首先,利用创新手段,开发符合大学生接受习惯的数字化产品,将红色文化的历史通过数字技术展现出来,通过 VR 等技术再现历史情境,破除学生感受不深的障碍,提高党性教育的实效。其次,充分运用现代多媒体平台,如学生关注度较高的公众号、短视频平台等,将筛选、整理后的红色文化资源及时推送给大学生,实现红色文化传播在泛娱乐化的社会环境中的主流价值引领,以新媒介平台补足青年的“精神之钙”。总结在新时代的建设和发展中,弘扬红色文化、传承红色精神是一项重要的任务。三门峡地区拥有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对于本地高校来说,深入研究并且系统
18、梳理红色文化的历史积累与时代价值,并将其融入日常的教育教学活动中,就是对红色文化最好的传承和发扬。今后,教师应该继续种好高校党性教育这块责任田,结合当地资源,讲好红色故事,扩展红色实践,让红色精神牢牢刻进学生的心里,自觉提升党性修养,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出青春力量。【基金项目: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 2022 年院级课题“红色文化融入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研究以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概论课为例”项目编号:SZY-2022-018。】参考文献:1 习近平.传承红色基因,汇聚发展的磅礴伟力: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山东代表团重要讲话精神之五 N.青岛日报,2018-03-13(1).2 陈发祥,檀江林,黄志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与大学生社会实践的统筹模式探索 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8(7).3 李天星.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路径探析 J.思想政治课研究,2019(5).作者简介:陈翯(1991),女,河南三门峡人,讲师,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