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青藏高原生态文明叙事的框架建构与策略探索——基于生态纪录片的思考.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725030 上传时间:2024-02-26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1.46MB
下载 相关 举报
青藏高原生态文明叙事的框架建构与策略探索——基于生态纪录片的思考.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青藏高原生态文明叙事的框架建构与策略探索——基于生态纪录片的思考.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青藏高原生态文明叙事的框架建构与策略探索——基于生态纪录片的思考.pdf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40-青海社会科学2023 年第 2 期-40-青海社会科学青海社会科学2023 年第 2 期2023 年第 2 期 基金项目:2021 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智能媒体时代科学纪录片的生产机制研究”(21YJC760025)。作者简介:韩岳,文学博士,天津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副教授,研究生导师。韩 岳摘要:青藏高原生态文明建设的国际化叙事对于传播科学发展、绿色发展的美丽中国形象,具有重要的意义。然而,在国际传播领域,由西方国家主导的叙事框架因受刻板印象和意识形态的制约,其叙事文本往往难以呈现青藏高原真实的生态发展面貌。因此,要讲好青藏高原的“生态文明故事”,需要突破原有叙事

2、框架的局限,将生态文明建设与民族文化、脱贫减贫、全球合作等热门议题有机结合,构建“生态+”的大叙事框架,在积极回应国际社会关切的同时,主动开拓青藏高原生态文明国际化叙事的话语空间,并借助国际受众乐于接受的叙事手法,通过发展困境叙事和“第三者叙事”,进一步探索完善青藏高原生态文明国际化叙事的可行策略。关键词:青藏高原;生态文明;国际化叙事;叙事框架;生态纪录片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2338(2023)02-0040-06作为地球的第三极,青藏高原拥有特殊的地理位置、多样的生态环境、丰富的自然资源,孕育了独具魅力的民族风情和文化形态。20 世纪初,西方探险者就被

3、其人文地理所吸引,开始了对青藏高原自然地理与民风民俗的影像记录,构建了世界对这一古老东方秘境的最初印象。时至今日,青藏高原对国际社会的吸引力并未减退,尤其是其生态环境议题,一直都是备受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近年来,在生态文明建设的国家战略下,青藏高原的生态发展和环境保护取得新成效、显现新面貌。如何借助影像传播直观化、易读化、快捷化的优势,以国际化的叙事方式讲好青藏高原的“生态文明故事”,向世界展示科学发展、绿色发展的美丽中国形象,正是当下青藏高原生态文明建设与国际化叙事所需要面对的问题。一、青藏高原生态文明国际叙事的困境目前,在生态议题的国际传播领域,西方国家依然具有较强的话语权,并倾向于在充斥

4、刻板印象和意识形态的框架下展开叙事。所谓框架,美国社会学家吉特林将其概括为:一个持续不变的认知、解释和陈述框式,也是选择、强调和遗漏的稳定不变的范式1。大众传播媒介的叙事框架决定了议题的性质与故事的脉络,使文本按照特定逻辑推导出青藏高原生态文明叙事的框架建构与策略探索基于生态纪录片的思考-41-QINGHAI SOCIAL SCIENCES-41-QINGHAI SOCIAL SCIENCES某种因果关系、道德判断及解决方案,既影响着受众的认知模式,也影响着媒体工作者观察现实的角度和组织材料的思路。一直以来,西方媒体利用叙事框架规范国际受众对青藏高原相关文本中议题、话语和意义的理解,阻碍了国际

5、社会的认知,也造成了青藏高原生态文明国际化叙事的困境。(一)“东方主义”框架下的刻板印象 在西方惯常的青藏高原生态叙事中,“东方主义”框架有着长期而深刻的影响,成为西方媒介文本叙事中的一种思维定式。关于“东方主义”最有影响的阐述是萨义德的东方学,他把这种学问视为一种根据东方在欧洲西方经验中的位置而处理、协调东方的方式,在这种方式中,东方成了欧洲物质文明和文化的内在组成部分,使欧洲自我得以建立的他者2。在“东方主义”框架下,青藏高原并不是一个客观的存在,而是一个融合了现实与想象后由西方自创的体系,即在西方物质文明和文化审视下,由西方自我建构的他者。20 世纪 30 年代,在小说消失的地平线和纪录

6、片神秘的西藏的影响下,青藏高原被描绘为远离西方工业文明侵染的“世外桃源”、理想之地“香巴拉”、遥远而神圣的精神家园。此后,这种乌托邦式的刻板印象又在西方纪录片的影像叙事中被不断地重复与演绎。一方面,西方国家倾向于拍摄和讲述西方对青藏高原自然秘境的探险与征服,不断满足西方人的猎奇心理。在高原众多的地理标志中,珠穆朗玛峰具有独特的魅力,因此也催生出一批珠峰探险题材的纪录片。例如,马里奥 皮亚桑扎的 从克什米尔攀登喜马拉雅山、乔治洛的征服珠峰、约翰诺尔的珠峰史诗、迈克迪伦的 埃德蒙 希拉里:超越珠穆朗玛峰、布鲁斯 尼兹尼克的滑下珠峰的男人等,均聚焦于西方探险家或登山运动员挑战珠峰的故事,同时展现出珠

7、峰雄伟壮丽的自然风光与周边民众的生活情景。在“东方主义”框架下,这种颇具探秘色彩的叙事逻辑将青藏高原生态的神秘性、独特性和极致性一次次强化,致使其媒介形象被不断固定化、绝对化,甚至夸张化。在此类影片中,青藏高原被西方主观建构的角色并没有改变,它依然是一个被动等待西方窥探与言说的“他者”。另一方面,西方国家倾向于拍摄和讲述高原居民原始而又神秘的自然相处之道。在此类叙事文本中,高原居民在脆弱的生态环境中以独特的文化习俗与自然之间保持着一种传统而微妙的关系。例如,德国纪录片 盐程万里、美国纪录片 最后的盐道等,均讲述了藏族以古老的方式,翻山越岭找盐、采盐、运盐的传统,并将其视为青藏高原神秘的文化遗产

8、。受“东方主义”框架的影响,西方主导的国际叙事被刻意引向了青藏高原地区原生态的人文地理景观,而现代文明的发展被选择性地忽视,形成了“时间停滞的香格里拉”的刻板印象。对此,有学者直言,“西方人把过去的西藏想象成一个完美的乌托邦,并以这个乌托邦的重建为前提处理今天的西藏问题,但是这个想象中的乌托邦显然与真实的西藏大相径庭。”3(二)意识形态框架下的“文化折扣”在当前的国际话语体系中,部分西方国家以意识形态划线,对属于不同社会制度的中国进行系统性批评、抹黑屡见不鲜。部分西方媒体对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取得的成绩视而不见或轻描淡写,对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政策规划予以唱衰和质疑,却紧抓个别负面事件大肆宣传“中国

9、环境威胁论”“中国资源掠夺论”等论调,并试图将全球性的生态问题归咎于中国高速持续的经济发展。2020年,中国提出将于2060年实现“碳中和”,这体现了中国负责任的大国担当,在国际社会取得了积极反响。然而,根据史安斌4对推特平台8204 条推文的实证分析,发现其中意识形态主导的对抗性话语依然占 20.6%。不可否认,意识形态影响下的叙事框架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西方民众对中国生态文明发展的客观认知。受意识形态框架的影响,西方同样倾向于负面诠释青藏高原相关议题,凡是不符合其意识形态框架的叙事文本,都或多或少地遭到质疑和排斥。2008 年,书云导演的纪录片西藏一年在英国广播公司首播,该片采用人类学田野调

10、查的方式,以冷静、客观、平实的视角真实呈现了西藏江孜地区人民的生活情景,在 BBC4 频道播出后,曾得到光明日报、英国卫报 泰晤士报等多家中外主流媒体的肯定和好评。即便如此,该片在西方国家播出后也遭到了反对5。-42-青海社会科学2023 年第 2 期-42-青海社会科学青海社会科学2023 年第 2 期2023 年第 2 期在跨文化传播领域,考林霍斯金斯(Colin Hoskins)提出了“文化折扣”的概念,以此解释在跨国市场上因文化差异而造成的本国影视节目传播效果损失的现象。“文化折扣”指“扎根于一种文化的特定的电视节目、电影或录像,在国内市场很具吸引力,因为国内市场的观众拥有相同的常识和

11、生活方式;但在其他地方其吸引力就会减退,因为那儿的观众很难认同这种风格、价值观、信仰、历史、神话、社会制度、自然环境和行为模式。”6价值观和意识形态属于深层次的文化范畴,对人的认知与态度具有深远的影响。由意识形态框架所引发的“文化折扣”造成了国际受众对青藏高原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政策的曲解与排斥。二、青藏高原“生态”的叙事框架建构讲好青藏高原的“生态故事”,需要重视国际化叙事框架的构建。一方面,不能简单依靠“摆事实、讲道理、列数字、数成就”的方式回击西方的叙事话语,这容易造成“传而不通、传而不信”的窘境;另一方面,也不能为了最大化国际传播效果而轻易迎合西方的叙事框架,这容易在不经意间滑入“东

12、方主义”的窠臼之中。面对刻板印象和意识形态框架带来的国际传播障碍,重新构建青藏高原生态文明的叙事框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根据中国国际传播研究中心曾经对美联社、路透社、法新社的涉藏报道的调研,西方三大通讯社最关注的内容包括:西藏人权、环境保护、民族文化、宗教政策、周边关系、藏汉民族关系等7。这些议题在国际社会容易获得较高的关注度,是讲好青藏高原生态故事所不可或缺的内容。同时,生态问题已经成为囊括了环境保护、经济发展、科学进步等多重视角的复杂议题,单纯地“就生态说生态”显然无法满足生态文明国际化叙事的要求。因此,将青藏高原生态文明建设与国际关注的其他议题进行有机结合,构建完善“生态+”的大叙事框

13、架,在积极回应国际关切的同时,寻求突破原有叙事框架的局限,有利于开拓青藏高原生态文明国际化叙事的空间。(一)人文情怀:生态文明与民族文化的结合青藏高原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一直是西方好奇和关注的议题之一,很大程度上构成了相关题材作品国际传播的原始动力。针对西方社会对民族文化议题的热衷,构建“生态文明+民族文化”的叙事框架,一方面,能够满足国外受众探求异国独特文化景观的心理需求,使影像作品更容易通过国际传播媒介进入全球大众的文化视野;另一方面,能够突破西方以往关于高原生态和民族文化的叙事框架,打破“东方主义”禁锢下静止、偏颇的高原印象。青藏高原的民族文化与生态文明发展相辅相成、密不可分,奠定了构建“

14、生态文明+民族文化”叙事框架的逻辑基础。青藏高原奇特多样的生态环境孕育了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民族文化中尊重自然、敬畏生灵的理念和传统又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不竭的精神动力。因此,将民族文化议题纳入生态文明的叙事框架中,并非仅在结构叙事文本时将生态和文化两方面的内容拼接并置,而是要在故事构建过程中不断挖掘呈现高原居民的文化行为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密切联系,在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中不断思考确立民族文化价值,凸显青藏高原生态文明发展中的人文情怀。通过考察具有良好业界口碑和传播效果的生态纪录片,可以发现生态文明与民族文化议题的有机结合重点体现在两大方向上。其一,透过青藏高原丰富多彩的文化现象,展现高原居民的生

15、活方式和生存哲学中蕴藏的生态保护理念。例如,曾登上美国国家地理频道的纪录片第三极,以生态美学的视角诠释了青藏高原上人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关系。该片从普通人的文化生活入手,讲述了诸如乃果寺的喇嘛将新买到的盐与山中的动物分享,拉萨居民在藏历新年买鱼放生,次旺老人与放生羊如同家人般相依相伴,唐卡大师噶玛德勒停下团队的绘画工作救助受伤母牛等故事。平凡而鲜活的人物故事,表现出民族文化精神中与自然为善、与生灵为伴的内涵,形成了生命和谐家园的美丽画卷。其二,透过传统与现代融合发展的文化进程,呈现人与自然和谐共进的生态文明景观。例如,在纪录片第三极中,-43-QINGHAI SOCIAL SCIENCES-43-

16、QINGHAI SOCIAL SCIENCES藏医次仁寄身于千年洞穴之中,借助互联网和各种电子产品研究藏药药材,将源于自然的传统藏药和现代科技结合起来,使历久弥新的民族文化插上现代科技的翅膀。又如纪录片 我住江之头中,青海玉树昂赛乡牧民白玛智美成为“牲畜意外死亡保险”的协赔协保员,帮助遭受大型野兽侵害的牧民核查损失。三江源国家公园引入商业机构为牧民承保,现代保险业务的引入缓解了牧民与野生动物间的矛盾,也使得青藏高原的生态故事更具时代意味。这些叙事作品抓住了青藏高原生态文明建设中与时俱进的特色,在传统与创新的进程中,民族文化中贴近自然、敬畏天地、热爱生命、崇尚和谐的精神内核得到了充分的继承和发展

17、,又在与现代文明的互动融合中碰撞出新的智慧火花,带来令人耳目一新的效果。(二)绿色发展:生态文明与脱贫减贫的结合摆脱和减少贫困是一项全球性议题,2015年 9 月,联合国制定了 17 个可持续发展目标,消除贫困、消除饥饿、确保可持续的消费和生产模式、保护海洋资源和陆地生态系统等都是其核心议题。针对可持续发展,我国确立了“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如今中国已经改变了过去的粗放发展模式,走上了科学发展、绿色发展的道路,并因地制宜地落实精准扶贫政策,为全世界提供了脱贫减贫的“中国方案”。同时,脱贫减贫也是一项复杂性挑战,尤其在新疆、西藏、青海等民族地区,脱贫减贫

18、与环境保护、乡村发展、人权保障、民族关系等西方密切关注的议题有着直接的联系。一段时间以来,西方媒体依据意识形态主导的叙事框架,习惯将中国的扶贫成就与人权进步割裂开来,将经济发展与生态维护对立起来,并借贫困问题不断污名化中国的民族政策。基于此,构建“生态文明+脱贫减贫”的叙事框架,一方面,能够拓展青藏高原生态文明国际化叙事的宽度和广度,从不同角度形成传播议题的相互补充,进而更加全面、立体地诠释我国科学发展、绿色发展的理念;另一方面,能够回应国际社会对青藏高原地区人权、民族、环境等热点议题的关切,通过生态扶贫、旅游扶贫等角度,讲好精准扶贫故事,进一步展现社会稳定发展、人民安居乐业的现代中国形象。“

19、生态文明+脱贫减贫”的叙事框架构建,重点在于将精准扶贫与可持续发展统一起来,既要展现高原居民因地制宜、在开发绿水青山中创业创收的脱贫智慧,更要展现地方政府为留住绿水青山、以永续发展告别返贫的致富远见。在纪录片我住江之头的永续一集中,玉树州年都村的生态管护员栋材与儿子上山安装红外摄影机,生态管护员是三江源国家公园基于生态保护与精准脱贫设置的公益性岗位,以“一户一岗”模式推行,确保园区内每户牧民家庭都可有一人上岗。这一新岗位不仅给栋材一家每年增加了 2万多元的收入,还增加了他们工作的荣誉感和使命感。在纪录片承诺中,西藏普兰县岗莎村依靠神山冈仁波齐得天独厚的自然和人文资源,为青藏高原的生态扶贫叙事创

20、造了一个良好的范例。由于每年到来大量国内外朝圣者,岗莎村将生态旅游作为脱贫产业的发展方向,组织牦牛运输队提供转山驮运服务,使贫困户在享受生态补贴的同时,还能参加村集体产业增收致富。而针对旅游业带来的垃圾清运难题,片中主人公、村主任久美多吉带领村民进入海拔 5000 多米的景区捡拾垃圾,用双手保护了神山的生态环境。在科学发展、永续发展的理念下,岗莎村依靠生态旅游走上了绿色发展、脱贫致富的小康之路。这些故事鲜明地体现了在高原精准扶贫中自然资源开发与生态维护的有机结合,也生动地诠释出生态文明建设是关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三)命运共同体:生态文明与全球合作的结合全球气候变化、自然灾害频发、新冠疫

21、情蔓延等现象,不断触发国内外学者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深入反思,解决生态问题成为备受关注的“全球议程”,促进了生态文明建设的国际合作。对此,我国提出了“共谋全球生态文明建设”“共建生态命运共同体”等重要理念,彰显了中国生态文明思想的全球维度。中国作为全球生态文明建设重要的参与者、贡献者和引领者,也以实际行动为世界生态文明发展贡献中国智慧。在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大局中,青藏高原一直占有不可忽视的地位。因特殊的地理环境,青藏-44-青海社会科学2023 年第 2 期-44-青海社会科学青海社会科学2023 年第 2 期2023 年第 2 期高原不仅是中国重要的生态屏障和自然资源宝库,对亚洲乃至世界的气候和

22、水资源也有着关键的影响,素来有着“亚洲水塔”“全球气候调节器”之称。作为众多江河的源头,青藏高原养育了约一半的世界人口,滋养了包括中国、印度、越南、缅甸等在内的诸多亚洲文明。生态的纽带将中国与亚洲乃至世界连接为命运共同体,为不同国家、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合作提供了巨大的想象空间。基于此,构建“生态文明+全球合作”的叙事框架,将青藏高原的生态文明建设纳入全球生态命运共同体范畴,体现了生态文明叙事的全球视野与时代意义。一方面,全球合作与命运共同体的叙事主题,有助于摈弃意识形态化的叙事框架,在国际传播领域实现对青藏高原生态文明建设更加全面、客观的陈述与解读。另一方面,生态文明与全球合作的结合也为叙事

23、的展开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围绕着全球合作可以设置宽泛的议题,纳入丰富的视角,形成针对青藏高原生态文明建设的多维观照。在中英合拍纪录片美丽中国的西藏一集中,解说词特别指出了西藏是保持整个亚洲次大陆肥沃富庶的巨大引擎,但受气候变化的影响,预计未来 30 年西藏 80%的冰川将会消失。影片叙事突出了西藏小生态与全球大生态之间的联系,暗示了全球合作应对气候问题的急迫性与必要性。在纪录片 第三极 的 生命为伴一集中,国际著名野生动物学家乔治 夏勒博士与中国的研究者们一起追寻研究雪豹的故事,反映了国内外学者在野生动物保护与研究领域的友好合作。在研究途中,夏勒博士被藏民在公路上捡拾放生毛虫的善举所震撼,这一细

24、节的抓取也体现了保护动物、热爱生命的理念有着跨越国界和文化的强大力量。三、青藏高原生态文明的国际化叙事策略(一)成就叙事让位困境叙事在我国以往的对外传播中,叙事文本虽然也体现了对人物与事件的重视,但大量使用了“奋斗+成果”的成就叙事策略,这种叙事方式沿袭了传统正面报道、讲述好人好事的思路,却容易让西方受众质疑文本的宣传成分过多,从而失去进一步观看文本内容的兴趣。因此,在重构青藏高原生态文明叙事框架的同时,也需要适当调整传播内容的叙事策略,借鉴西方受众喜闻乐见的叙事手法,进一步提升生态文明叙事作品的国际传播效果。在西方常用的叙事策略中,“人物 困境”是故事构建的基本模式,其中,困境是引发人物行动

25、的关键要素,也是驱动故事发展的“发动机”。对此,普利策特稿写作奖得主乔恩弗兰克林指出:“当人物遇到错综复杂的情况,而他又不得不面对和解决时,行动就发生了,故事正是由一连串这样的行动所构成的。”8展示人物的困境并不等于呈现负面信息,恰恰正是叙事作品中人物通过自身努力或借助党的政策走出困境的过程,更能凸显人物精神的崇高和政策安排的有效。基于此,部分优秀纪录片开始有意识地减少成就叙事,增加困境叙事,为青藏高原生态故事的国际化表达带来了新的面貌。纪录片极地在讲述野生动物保护员多吉次巴的故事时,突出了羌塘无人区的恶劣环境给主人公生存和工作带来的困境。片中多吉次巴不仅在巡逻路上与野生牦牛危险对峙、侥幸脱身

26、,又因为羊圈遭到熊的袭击而不得不再次搬家。除了多吉次巴自身的遭遇外,在路边发现的牦牛尸骨也从侧面表现了无人区环境的危机重重,共同指向了人物在严苛环境下的勇敢坚守。又如,纪录片第三极在讲述夏尔巴人从陡峭的岩壁采摘蜂巢的故事时,突出了岩壁地势的危险以及喜马拉雅蜜蜂的攻击性和毒性,并浓墨重彩地讲述了在雨水熄灭驱赶蜜蜂的火把后,夏尔巴人冒着在蜜蜂攻击下丧命的危险,点燃最后的火把并成功采蜜的历险。正是强大的困境,令夏尔巴人的故事具有了强大的戏剧张力,促使观众始终为其捏一把汗;也正是因为克服了强大的困境,夏尔巴人将金色蜂蜡献出以用于制作佛像的举动,才更加显现出人物信仰的虔诚与精神的崇高。(二)合作发展“第

27、三者叙事”在国际传播领域,借助国外视角讲述“中国故事”,已经成为我国传媒产品“借船出海”的有效手段之一。赵月枝9将借助国际声音来讲述中国故事的方式称为“第三者叙事”,认为这种-45-QINGHAI SOCIAL SCIENCES-45-QINGHAI SOCIAL SCIENCES叙事的好处是可以规避国际传播的对象对传播者具有的“宣传”色彩而产生的前置性反感。借助国际视角来观察、体验和讲述中国文化和社会发展成就,是当下国际合拍纪录片较为常见的叙事策略。例如,中美合拍纪录片运行中国透过国际著名建筑师丹尼福斯特的视角解读当今中国的城市变迁和科技发展;中美合拍 3D 纪录片中华功夫 透过好莱坞功夫明

28、星贾森 斯科特 李的视角呈现中国武术的博大精深,并通过他的明星身份吸引西方观众的眼球;中英合拍纪录片 中国春节:全球最大的盛会中 Hairy Bikers、Kate Humble 等都是经验老到的 BBC 知名节目主持人,他们的独特视角和英式幽默使节目变得更加妙趣横生。“第三者叙事”既能通过国际视角进行观察和体验,以国际化的视野和口吻表达作品的内涵;又因其与西方观众之间有着更高的文化接近性,有利于提升西方观众对作品内容和主题的信任度,并增强叙事文本的代入感。此外,引入国际声音的“第三者叙事”是在跨文化合作与对话中展开的,它既不同于本国传统叙事作品的自说自话,也不同于西方在“东方主义”叙事框架下

29、的自我建构,因此,无论对于国内受众还是国外受众,“第三者叙事”都有助于呈现一种更加多元开放、更具新鲜感的姿态。由此可见,通过广泛开展国际合作,在媒介文本创作中发展“第三者叙事”,有效借力国际声音讲好青藏高原的“生态故事”,是完善“生态文明+全球合作”的叙事框架,提升青藏高原生态文明国际传播效果的可行策略。发展生态文明的“第三者叙事”,一方面,要提高国际叙事者身份的丰富性,除了专家学者、媒体记者、影视明星、登山运动员等常见身份外,大学生和青少年群体是可以重点引入的对象。相较于其他群体,大学生和青少年接受新鲜事物的能力更强,看待问题更具包容性,并且习惯于利用互联网进行分享和交流,乐于向全世界展示自

30、己的所见所闻,因此最有可能成为互联网时代传播青藏高原生态文明故事的生力军。另一方面,要提高叙事者国家视角的丰富性,除了英、美等西方国家之外,“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周边地区国家都应该被纳入“第三者叙事”范畴。尤其是生态圈邻近的亚洲国家,因其气候、资源、环境与青藏高原有更加紧密的联系,对青藏高原生态发展议题的关注度往往更高,对青藏高原生态文明建设的感受也更加直接和真切,有可能挖掘出具有国际化视野的鲜活故事。在发源于青藏高原的诸多水系中,澜沧江、湄公河流经中国青海、西藏、云南三省区和缅甸、老挝、泰国、柬埔寨、越南五国,是滋养亚洲文明的一条重要河流。纪录片 同饮一江水就取材于青藏高原与亚洲诸国的生态联

31、系,以“和平、友谊、合作、发展”为主题,讲述了澜沧江、湄公河流域的自然、经济、文化、宗教特色与各地区人们的生活故事。该片由中国、柬埔寨、老挝、缅甸、泰国、越南六国国家电视台合作摄制,内容涉及国内外 200 多个拍摄点,均由六国电视台共同策划确定,展现了良好的国际视野,增进了各区域之间的相互了解,也开拓了中国与多个亚洲国家媒体开展大型国际合作、发展“第三者叙事”的新格局。参考文献:1 冯剑侠.框架理论在传播学研究中的运用及其发展 J.新闻传播,2011(9):15.2 汪晖.东西之间的“西藏问题”M.北京:生活 读书 新知三联书店,2014:6.3张龙,蒋烨红.中国藏文化题材纪录片国际传播中的“

32、东方主义”困境与出路探析 J.中国电视,2016(3):80-85.4 史安斌,童桐.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国际传播的图景与路径以推特平台“2060 碳中和”议题传播为例J.当代传播,2021(4):39-44.5 刘忠波.多重话语空间下中国形象的权力场域:以纪录片为考察对象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7:98.6 霍斯金斯,迈克法蒂耶,费恩.全球电视和电影:产业经济学导论 M.刘丰海,张慧宇,译.北京:新华出版社,2004:45.7 杨 静 雅.西 藏 对 外 传 播 的 对 策 研 究 J.对 外 传播,2016(5):60-62.8哈特.故事技巧:叙事性非虚构文学写作指南M.叶青,曾轶峰,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6.9 赵月枝.讲好乡村中国的故事 J.国际传播,2016(2):21-33.

展开阅读全文
部分上传会员的收益排行 01、路***(¥15400+),02、曲****(¥15300+),
03、wei****016(¥13200+),04、大***流(¥12600+),
05、Fis****915(¥4200+),06、h****i(¥4100+),
07、Q**(¥3400+),08、自******点(¥2400+),
09、h*****x(¥1400+),10、c****e(¥1100+),
11、be*****ha(¥800+),12、13********8(¥800+)。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百度文库年卡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