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上古漢語音系的音位負擔量芻議.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724275 上传时间:2024-02-26 格式:PDF 页数:23 大小:3.18M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上古漢語音系的音位負擔量芻議.pdf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上古漢語音系的音位負擔量芻議.pdf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上古漢語音系的音位負擔量芻議.pdf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亲,该文档总共2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文獻語言學56文獻語言學(15)56 76,2022上古漢語音系的音位負擔量芻議a雷瑭洵(北京大學中文系,北京,100083)提 要:音位負擔量,即音位結構功能負擔量,是音系計量中的一項指標,可通過計算音位(或音類)的對立情況,量化音位在音系中的價值。本文以 漢字古音表稿 爲對象,介紹音位負擔量的計算方法,並計算出上古漢語聲調的總負擔量爲 3525.0,占 23.9%;韻母的總負擔量爲 5760.2,占 39.1%;聲母的總負擔量爲 5437.9,占 36.9%。聲韻調的負擔比例合理,符合漢語音系的特徵,驗證 表稿 音系和歸字的合理性。上古漢語音系,從音節載荷(同音字)、音位負擔量、音系羨餘率

2、等方面,與單音節語言的情況相合;從上古音到中古音,雖然出現了一些調整,但没有較大的語音簡化,音位負擔量的變化也不顯著。由此推斷,漢語音系簡化恐非漢語詞彙複音化的誘因,更有可能是其結果。關鍵詞:漢字古音表稿;音位負擔量;詞彙複音化對特定音系開展計量研究,有助於分析音系特徵、解釋語音演變。音位是語言中區别意義的最小語音單位,音位的對立決定了音位在音系中的價值。在語言符號層,對音位對立情況進行計量研究,能夠更加準確地描述音位對音系的貢獻,這一指標稱爲音位的功能負擔。在 20 世紀 50 年代至 60 年代,音位負擔這一概念由格林伯格(Greenberg,1959 年)、霍凱特(Hockett,196

3、7 年)等提出,王士元(Wang,1967 年)首先實現了音位負擔的計算。近來孔江平發展了漢藏諸語言音位負擔的計算方法,並提出了“音位負擔量恒定”等假説 b,建立起認知音位學,深化和拓展了語音現象的認識深度和解釋空間。孔江平(2020 年)將上古漢語音系歸入“不同時域、地域和跨語言的音位系統”,是一a 本文爲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重大項目“基於上古漢語語義知識庫的歷史語法與詞彙研究”(18JJD740002)階段性成果。文章在撰寫過程中,承邵永海、唐琪、李泓霖諸位先生指正多處,文獻語言學 匿名評審專家也提出啟發性的建議,謹表衷心感謝。文中若有錯誤,概由本人負責。b 參見孔江平(2013

4、、2018、2020 年),孔江平、李永宏(2016、2017 年)。上古漢語音系的音位負擔量芻議 57種構擬音系。但與單純利用回顧方法構擬的古代音系不同,上古漢語音系不僅參照後代音系(切韻 音系和現代方音),更重要的是采用了反映上古音的内證文獻,在此基礎上確定出音類,構擬音值。因此,根據這一程序歸納出的上古音系,既具有客觀性,又具有可驗性。所謂客觀性是指該上古音系能夠與這一歷史時期的文獻材料相印證,並非缺乏歷史深度的音系;所謂可驗性是指該上古音系的音類和音值構擬,能夠自成一個系統,可以接受新材料和新角度的檢驗,可以解釋上古到中古的演變(參孫玉文 2005 年)。音位負擔量是觀察音系的新指標、

5、新角度,利用這一指標可以檢驗上古音系的合理性,也可以歸納出關於上古漢語的新知識。漢字古音表稿(以下簡稱 表稿)是用圖表方式呈現的上古漢語聲韻調系統,表稿 所采用的音系爲王力 漢語史稿、郭錫良 漢字古音手册,是一份可靠的上古音音節表。表稿 收字齊全,音義配合合理,是開展上古音計量研究的基礎。本文利用表稿 基礎數據 a,計算上古音系的音位負擔量,展開語言學分析。一、音位負擔量計算方法簡述音位負擔(phoneme load),即“音位結構功能負擔”(phoneme structural functional load),指“一種語言音位系統内部音位結構、音位分布和音位功能的負擔”(見孔江平、李永宏

6、2017 年)。(一)音節對立類型漢語的音節由聲母、韻母和聲調組成,音節和音節之間存在四種對立類型,列表如下:對立類型對立方式三項對立聲/韻/調對立兩項對立聲/韻對立、聲/調對立、韻/調對立單項對立聲母對立、韻母對立、聲調對立無對立聲/韻/調相同用上古音爲例來解釋。對於見母之部開一平聲的“該”(k),與之構成三項對立的音節,聲母、韻母、聲調都不同,如“土”(透母魚部開一上聲,t)。與之構成兩項對a 漢字古音表稿 2020 版調整了 2018 版中個别字的歸屬,如“排俳”二字由微部開二移至微部合二,本文的統計采用 2020 版。標*的字有新舊兩讀,在統計時只算作一字;音義有别而多收之字視爲不同的

7、字。文獻語言學58立的音節,存在三種情況:1.聲母、韻母不同,聲調相同,如“都”(端母魚部開一平聲,t);2.聲母、聲調不同,韻母相同,如“海”(曉母之部開一上聲,x);3.韻母、聲調不同,聲母相同,如“古”(見母魚部開一上聲,k)。與之構成單項對立的音節,也存在三種情況:1.聲母不同,韻母、聲調相同,如“胎”(透母之部開一平聲,t);2.韻母不同,聲母、聲調相同,如“姑”(見母魚部開一平聲,k);3.聲調不同,聲母、韻母相同,如“改”(見母之部開一上聲,k)。“垓荄賅”等字與“該”聲韻調俱相同,這種情況屬於無對立。(二)音節對立頻次計算音位的價值取決於對立。參照孔江平和李永宏的系列研究,音位

8、負擔的計算主要通過音節之間的對立來實現,在統計音節對立頻次的基礎上,計算對立類型負擔量計算和音位負擔。以“該”爲例,在 表稿 中,“該”的音節對立頻次情況可製圖如下:?k?140297347617873475268788326042831349113tsoxko?ko?k?ka?k?k?k?kkkantsdottatatdz據統計,表稿 中收字計 14030 個 a。“該”字與其他字共構成 14029 次對立關係,其中有對立關係共 14016 次,無對立關係共 13 次。具體來説,三項對立共 7347 次;兩項對立共 6178 次,其中調同而聲韻對立 5268 次、韻同而聲調對立 78 次,聲

9、同而韻調對立832 次;單項對立共 491 次,聲母對立 60 次,韻母對立 428 次,聲調對立 3 次。通過這樣的方式,可以計算出 表稿 中每一個字的音節對立頻次數據。a 表稿 所收録的單位是字,而音位負擔量的統計要求以語素爲單位。從字詞關係來看,表稿 中收録的全同異體字數量不多,不會影響統計結果的基本面貌。上古漢語音系的音位負擔量芻議 59(三)對立類型負擔計算在計算出音節對立頻次後,可以分别計算每個音節的對立類型負擔。對於特定音節i,其對立類型的負擔量可分别用如下公式計算:三項對立:FFL_TR(i)=T(i)SYD(i)N-T(i)兩項對立:FFL_DB(i)=T(i)SY(i)+S

10、D(i)+YD(i)N-T(i)單項對立:FFL_SG(i)=T(i)S(i)+Y(i)+D(i)N-T(i)其中 T(i)爲該音節的同音字數,N 爲封閉語料中的總字數計。SYD(i)代表該音節聲韻調對立頻次,SY(i)、SD(i)、YD(i)分别代表該音節聲韻、聲調、韻調對立頻次,S(i)、Y(i)、D(i)分别代表該音節聲母、韻母、聲調對立頻次。這一組公式右側的分式,計算音節 i 的某種對立類型的頻次在所有對立頻次中的比重。這是因爲不同對立類型中音位的貢獻不等 a,單項對立中起别義作用的是出現對立的音位,故該音位的貢獻高;而在三項對立中聲韻調同時構成對立,每個音位的貢獻相對低,因此要分别計

11、算。公式左側的系數是音節 i 中的字數,同音字的對立頻次數量相同,故以該值作爲系數,這也説明同音字越多的音節,其音位負擔的功能越重。根據這一組公式,表稿 中各音節的對立類型負擔量可以列表如下:序號音節擬音三項對立兩項對立單項對立同音字負擔量聲/韻/調 聲/韻 聲/調 韻/調聲母韻母聲調1影母之部開一平聲2.211.540.020.120.020.090.00埃唉欸毐42影母之部開一上聲1.651.160.020.090.010.070.00欸毐挨33曉母之部開一平聲x0.560.390.010.020.010.020.00咍13571並母侵部合四上聲biwm0.560.390.000.020.

12、000.020.00軓1a 音位負擔量的實質是對音系中對立情況的量化描述。孔江平、李永宏(2017 年)在確定音位負擔量時,根據漢語的音節結構,在聲、韻、調層面進行對立計算,因此得出的音位負擔量實質是音類負擔量。韻母是一個音位或多個音位的組合,爲了稱説方便,本文仍稱爲音位負擔量。文獻語言學60序號音節擬音三項對立兩項對立單項對立同音字負擔量聲/韻/調 聲/韻 聲/調 韻/調聲母韻母聲調平均值2.191.520.020.100.020.070.001最大值18.2412.410.331.180.500.900.03最小值0.510.3600.00200.0010合計7816.845453.637

13、8.9363.4566.01246.055.0914030(四)音位負擔量計算不同對立類型中,音位的貢獻存在差異,在三項對立中,聲、韻、調只貢獻負擔量的三分之一;在兩項對立中,構成對立的音位貢獻二分之一;在單項對立中承擔全部的貢獻。據此可以計算該音節的負擔量,如下:聲母負擔量:FFL_S(i)=T(i)SYD(i)/3+SY(i)/2+SD(i)/2+S(i)N-T(i)韻母負擔量:FFL_Y(i)=T(i)SYD(i)/3+SY(i)/2+YD(i)/2+Y(i)N-T(i)聲調負擔量:FFL_D(i)=T(i)SYD(i)/3+YD(i)/2+SD(i)/2+D(i)N-T(i)對相同音位

14、(音類)的負擔量進行求和,即可得到該音位的總負擔量。用一個音位(音類)總負擔量除以音位出現的次數(字數),即可求得該音位的平均負擔量。二、上古漢語音系的音位頻次與音位負擔量(一)音位頻次音位頻次指該音位、音類在音系中出現的次數,比如 表稿 中見母字一共有 1277個,那麽見母在 表稿 中出現了 1277 次,其頻次爲 1277。下面分别計算聲母、韻母、聲調的頻次,並統計 表稿 中同音字的情況。1.聲母頻次表稿 中共有 32 個聲母,分爲喉音(影組和見組)、舌音(舌頭音和舌上音)、齒音(齒頭音和正齒音)、脣音四大類六小類。其中餘母,表稿 歸入舌頭音端組,采用 的擬音。考慮到餘母在中古基本只拼三等

15、,的發音部位屬於舌面前,本文在處理和統計時暫歸舌上音章組。續表上古漢語音系的音位負擔量芻議 61表稿 中,出現頻次最高的爲見母,共 1277 次;頻次最低的是船母,僅 54 次。平均值約爲 438.4。從發音部位來看,頻次最高的是喉音字,其次是脣音字,再次是舌音字,最少的是齒音字;分組來看,影組、見組的頻次最高,莊組和章組的頻次最低。從發音方法來看,邊音的頻次最高,其餘由高到低依次是不送氣清塞音及塞擦音、濁擦音、鼻音、濁塞音及塞擦音、清擦音和送氣清塞音(根據擬音)。聲母頻次統計結果可列表如下:發音方法發音部位不送氣清塞音及塞擦音送氣清塞音、塞擦音濁塞音及塞擦音鼻音清擦音濁擦音邊音平均值喉音見

16、1277溪 529群 414疑 479674.8710.6影 741曉 550匣 984758.3舌音端 514透 431定 858泥 224來 915588.4393.4章 351昌 127船 54日 253書 205禪 211餘 578254.1齒音精 423清 335從 304心 494邪 153341.8248.2莊 138初 91崇 105山 191131.3脣音幫 522滂 328並 608明 643525.3525.3平均值566.6306.8390.5399.8360.0449.3746.5438.4將每組聲母的平均頻次和每個聲母的頻次按從低到高順序排列,如下圖所示。其中横軸爲

17、聲母,縱軸爲聲母頻次。?1400120010008006004002000?2.韻部頻次和韻母頻次韻部是上古音研究中的常用概念,同一韻部的字具有相同主元音和韻尾。一個韻部文獻語言學62下可轄一個或多個韻母,同一韻母的字還要求介音相同。表稿 共有 29 個韻部,共分爲 11 組。其中幽覺、宵藥没有對應的陽聲韻部,葉談、緝侵没有對應的陰聲韻部。韻部的平均頻次爲 483.8。就單個韻部來看,元部頻次最高,爲 1336;其次是魚部,爲 932;再次是月部,爲 805。頻次最低的三個韻部依次是蒸部、緝部和藥部,分别爲 189、218、225。韻部頻次統計結果可列表如下:陰頻次入頻次陽頻次總計之600職2

18、78蒸1891067幽674覺266940宵595藥225820侯451屋252東4081111魚932鐸466陽7562154支444錫292耕4601196脂413質370真3951178微413物377文7261516歌595月805元13362736葉227談387614緝218侵480698總計5117總計3776總計513714030平均568.6平均343.3平均570.8483.8?16001400120010008006004002000上古漢語音系的音位負擔量芻議 63表稿 音系中共有 183 個韻母,分屬在不同的韻部之下。不同韻母所轄字數差别迥異。最少的韻母僅有一字,如侯

19、部開二、屋部開四;字數多的韻母轄字可達 300 以上,如幽部開三、元部合三、之部開三、魚部開三。下表列出轄字量最多的 21 個韻母的情況:幽部開三373元部合一253侵部開三203元部合三347侯部合三246真部開三202之部開三325魚部開一221東部合三188魚部開三316脂部開三220陽部開一185陽部開三298支部開三214耕部開四184元部開三295月部開三211侯部開一181宵部開三258質部開三206覺部開三180表稿 韻母收字情況,從低到高排列如下所示。其中横軸爲韻母,由於韻母數量較多,圖中没有標明每一根柱圖所對應的韻母,只呈現出趨勢;縱軸爲韻母出現的頻次。按從低到高將韻母排列

20、後,數值的曲綫可以擬合爲指數函數,這與自然語言呈現的特徵吻合(參孔江平、李永宏 2017 年)。400y=4.3957e0.024xR2=0.961350300250200150100500?3.聲調頻次表稿 共有平、上、去、長入、短入五個聲調。其中平聲轄字最多,計 5770 次,約占41.1%;長入轄字最少,約占 7.0%。各聲調轄字、占比情況,如下圖表所示:文獻語言學64聲調頻次占比平577041.1%上260318.6%去188113.4%長入9777.0%短入279920.0%?41%?20%?19%?13%?7%4.同音字表稿 中共有 3571 個音節,平均每個音節轄 3.93 個字

21、。同音字最多的音節是來母耕部開四平聲(lie),共收有 33 個字。下圖統計了從轄 1 字至轄 33 字的音節數量,其中横軸爲音節所轄字數,縱軸爲具有該轄字數的音節數量。可見轄字數在 5 以下的音節占據絶大多數。?12001000800600400200002468 10 12 14 16 18 20 22 24 26 28 30 32 34經統計,轄 1 至 2 字的音節占五成弱,約爲 46.9%;轄 1 字至 5 字的音節約占總音節數量的四分之三强,約爲 77.6%。這反映出上古漢語中同音字的數量少。結合我們對表稿 音系羨餘率的研究,上古音系的羨餘率也比較高,爲 76.67。因此,上古音系

22、中,理論上可以有音但是無字的音節比較多,被利用起來進行音義編碼的音節,每個音節負載的詞的數量相對較少,因此整個上古音系的語義負擔是比較小的。上古漢語中的詞以單音節爲主,這樣的音系特徵與詞彙特性具有一致性。音節數量多,同音字數量少,單音節詞在使用時具有的區分度,保證在交際時信息傳達的穩定性。空曠而稀疏的音節分布,可以發音但未進行語言編碼的音節多,因而有足夠的音系空間上古漢語音系的音位負擔量芻議 65可被用來構造新詞。這與上古漢語采用單音節内的詞義構詞和音變構詞作爲主要的構詞方式相吻合。(二)音位負擔量1.聲母負擔量上古 32 個聲母的總負擔量爲 5437.90,平均每個聲母負擔 169.93。每

23、個聲母的總負擔量中,船母最小,爲 21.80;見母最大,爲 471.13。平均負擔量中,船母最大,爲 0.404;見母最小,爲 0.369。聲母負擔量詳見下表(按總負擔量排序):序號聲母總負擔量平均負擔量序號聲母總負擔量平均負擔量1見471.130.36917群163.020.3942匣369.810.37618章139.050.3963來346.850.37919清132.770.3964定326.350.38020滂129.880.3965影284.420.38421從120.660.3976明248.860.38722日101.040.3997並235.750.38823泥89.320.

24、3998餘225.160.39024禪84.500.4009曉214.120.38925書82.090.40010溪206.220.39026山76.330.40011幫203.940.39127邪61.530.40212端200.840.39128莊55.370.40113心193.580.39229昌51.140.40314疑187.580.39230崇42.230.40215透169.530.39331初36.610.40216精166.430.39332船21.800.404文獻語言學66?500.000.41000y=38.921e0.0758xR2=0.94150.400000.3

25、90000.380000.370000.360000.35000450.00400.00350.00300.00250.00200.00150.00100.0050.000.00上圖是聲母負擔量的綜合圖示。其中横軸爲聲母,按聲母負擔總量從低到高排列。藍色柱形圖爲總負擔量,對應左側縱軸的數值。橙色綫圖爲平均負擔量,對應右側縱軸的數值。可以看出,總負擔量和平均負擔量呈現負相關。藍色虚綫是對聲母總負擔量的擬合,也呈現出指數函數的趨勢,與自然語言所呈現的特徵吻合。這從宏觀上説明 表稿 上古音系的字量分布具有合理性。2.韻母負擔量上古 183 個韻母的總負擔量爲 5760.21,平均每個韻母負擔 31.

26、48。每個韻母的總負擔量中,侯部開二最小,爲 0.40;幽部開三最大,爲 150.18。韻母負擔量可見下圖,詳參文末附録。?600.000.4300.4250.4200.4150.4100.4050.4000.3950.390500.00400.00300.00200.00100.000.00上圖是韻母負擔量的綜合圖示。横軸爲韻母,根據轄字數和總負擔量由低至高排列。由於韻母較多,没有逐一顯示每一個韻母的值,只是大致呈現出趨勢。深色面積圖爲韻母的總負擔量,淺色面積圖爲韻母的轄字數,均對應左側縱軸的數值。折綫圖表示韻母平均負擔量,對應右側縱軸的數值。韻母的總負擔量也呈現出指數函數的趨勢,與自然語言

27、所呈現的特徵吻合。上古漢語音系的音位負擔量芻議 673.聲調負擔量上古五個聲調的總負擔量爲 3524.96,平均每個聲調負擔 704.99。聲調負擔總量最大的是平聲,爲 1163.58。其餘由高到低依次是短入、上聲、去聲、長入,長入的負擔量爲310.91。聲調負擔量見下表所示:聲調總負擔量總負擔量百分比平均負擔量平1163.5833.0%0.202上727.1620.6%0.279去558.7115.9%0.297長入310.918.8%0.318短入764.5921.7%0.273?33.0%20.6%15.9%8.8%21.7%三、上古漢語音系音位負擔量與語言演變音位負擔量可以描述共時音系

28、的特徵,也可以解釋語言演變。下面從共時和歷時兩個角度來進一步分析上古漢語音系的音位負擔量。(一)聲韻調對負擔總量的貢獻聲韻調三者是上古漢語音系不可分割的部分,從三者對音位總負擔量的貢獻來看,韻母占比最高,爲 39.1%;聲母次之,爲 36.9%;聲調最低,爲 23.9%。從聲韻調的平均負擔量的貢獻情況來看,聲調占比最高,爲 77.8%;聲母次之,爲 18.7%;韻母最低,僅 3.5%。音類總負擔量占比平均負擔量占比聲調3524.9623.94%704.9977.78%韻母5760.2139.12%31.483.47%聲母5437.9036.93%169.9318.75%聲韻調比0.94 1 0

29、.615.39 1 22.39文獻語言學68?36.93%29.94%39.12%?77.78%18.75%3.47%孔江平、李永宏(2016 年)給出了 廣韻 和漢語 20 個方言點中聲韻調在音位總負擔量和平均負擔量中的占比。就音位負擔總量來看,表稿 上古音系與 廣韻 及太原、武漢等方言點的情況相近(如下表),從數值上反映出上古音系的合理性。音系總負擔量占比聲母韻母聲調上古36.93%39.12%23.94%廣韻37.07%38.37%24.56%太原36.99%37.92%25.09%武漢36.32%37.91%25.77%北京36.50%37.74%25.77%從平均負擔量的情況來看,上

30、古音系的聲母負擔與 廣韻 和一部分官話方言的情況相當,均在 10%20%之間,但韻母負擔量較方言偏低,聲調負擔量較方言偏高(如下表)。音系平均負擔量占比聲母韻母聲調上古18.75%3.47%77.78%廣韻12.61%3.87%83.53%西安15.49%10.96%72.55%濟南16.97%11.07%71.96%北京18.24%10.92%70.84%孔江平、李永宏(2016 年)指出平均負擔量的特點是“不受音位數量的影響”,“在一個音位系統中,平均負擔量表示音位系統中每個音位的負擔,音位的平均負擔量大説明要區别的語素多”。上古漢語韻母,從絶對值看,在總負擔量下的占比高,説明韻母的數上古

31、漢語音系的音位負擔量芻議 69量比較多;但在平均負擔量中占比低,説明每個韻母下所轄的字少。與後代相比,韻母的總負擔量中占比與後代相當,平均負擔量卻顯著低於現代方言,説明漢語音系在歷時演變過程中,韻母的音位負擔没有轉移到聲母和聲調上,這表明單個韻母的轄字增多,韻母的數量減少,這一變化反映出韻母在演變過程中發生了合流。同理,聲調的平均負擔量從上古到中古的比重輕微上升,也説明聲調出現了合流;而從 廣韻 到方言有所降低,反映出調類系統有所分化、調整,這與漢語語音史的實際情況相合。聲母的占比無論在總負擔量,還是在平均負擔量中,都相對穩定,説明漢語聲母系統的變化基本没有影響到聲母對整個音系的貢獻度 a。(

32、二)音位負擔量與音系演化音位負擔量可以用來衡量不同時期音系之間的關係,觀察音系變化。從上古漢語到中古漢語,語音系統發生了一些調整,比如長入字消失,端組和知組分化等。將上古音系與 廣韻 音系放在一起比較,可以發現二者雖然存在差異,但二者的音位負擔量計算結果卻比較接近。以能反映每個音類轄字情況的平均負擔量爲例,上古音系聲韻調比爲 5.4 1 22.4,廣韻 音系的聲韻調比爲 3.26 1 21.58(參照:北京話的比爲 1.671 6.48)。上古音系與 廣韻 音系的比值情況相似,而與現代北京話相差較大,説明從上古到中古,漢語音系的調整是一種微調,語音變化都在語音系統内得到了代償,因而對音位負擔量

33、的影響不顯著。(三)音位負擔量與漢語詞彙複音化漢語詞彙複音化是漢語史的一項重要變化,是“最明顯的發展路綫”(王力1980/2004 年,第 254 頁)。這項演變的原因,王力(同上,第 397 頁)指出:“單音詞的情況如不改變,同音詞大量增加,勢必大大妨礙語言作爲交際工具的作用。漢語的詞逐步複音化,成爲語音簡化的平衡錘。”“漢語的詞的複音化正是語音簡化的邏輯結果。”程湘清(2008 年)持相反的意見,認爲並非語音簡化導致了複音化,而是詞彙的複音化導致語音簡化:“漢語詞彙的雙音化不但避免了音系複雜、同音詞過多等弊病,而且能夠更準確、周密地反映客觀、交流思想。”從邏輯上來看,語音簡化和漢語複音化二

34、者可以互爲因果。無論是由語音簡化導致漢語複音化,還是由漢語複音化引發語音簡化,都能説得通。在漢語發展史的某一階段中,恐怕也存在兩個要素協同演變、相互推動的過程。那麽,在二者協同演變的肇始階段,是哪一項演變先發生呢?漢語歷時音系音位負擔量的研究,爲揭示上古時期的語a 可能是無變化、音值變化而音類不變、音類分化和合流相抵等幾種情況,從漢語語音史的發展歷程來看,應該是最後一種情況,即音類的分化和合流相抵。文獻語言學70音詞彙關聯提供了一把鑰匙。下面從上古漢語的音節載荷、音位負擔量、上古與中古的音位負擔比較等方面來觀察上古漢語音系的情況。第一,上古漢語的音節載荷不高。根據計算,表稿 平均每個音節轄 3

35、.93 個字,這是對 表稿 收録全部 14030 字進行計算的結果。李永宏、孔江平(2020 年)對 廣韻漢語 20 個方言點 3000 個常用字做統計,各方言點的音節平均轄字數在 2.02 至 3.89 之間,廣韻 約爲 1.49。這些數值没有做歸一化處理,因而缺乏比較的基礎。若對 廣韻進行總體統計,3875 個音節轄 26194 字,則平均載荷量約爲 6.76,這説明字量大小對於音節載荷呈現正相關性。如果抽取上古音系常用 3000 字進行研究,上古漢語的音節載荷量恐怕會更低 a。因此,這不符合漢語複音化動因中的“同音詞增加”或“出現大量同音詞”等描述,至少在上古漢語時期,同音詞的數量處在合

36、理的範圍内。第二,從音位負擔量的角度來看,在總負擔量中,上古音系聲韻調的貢獻比與後代音系相當;在平均負擔量中,聲母和聲調的負擔量也在合適、合理的範圍内,只是韻母的負擔量相對較低。與中古音系相比,聲韻調系統在兩個音系中的貢獻相差不多。因此,從上古至中古聲母、聲調或許會發生内部調整,韻母存在合流的可能性,但都屬於語音層面内部的調整。第三,從音系羨餘率的角度來看,上古音系、切韻 音系的音系羨餘率都比較高,分别爲 76.67和 73.24(參照:北京音系爲 69.02%,成都音系爲 69.62%),存在較多的空位 b,這爲上古音變構詞提供了足夠的空間。在單音節階段,漢語的構詞法主要是詞義構詞和音變構詞

37、(參郭錫良 2005 年),即使繼續采用音變構詞的方式,上古音系中依然有足夠的空位避免出現大量的同音字。第四,從詞彙化的音系變化的實際情況來看,上一小節已經説明從上古音系到 廣韻 音系,主要是音系層面的調整,没有出現劇烈的簡化。而漢語詞彙複音化的進程在上古時期已經開啟,根據程湘清(2008 年)的統計,論語 中複音詞占比爲 25.1%,孟子爲 29%。因此,可以説在語音尚未劇烈簡化的時代,漢語詞彙複音化的進程已經開始了。從時間先後來看,語音簡化不太可能爲詞彙複音化的誘因,相反更有可能是詞彙複音化的結果。綜上四點,上古音系具有同音字數量少、音位負擔量不高、音系羨餘率高的特徵,有足夠的空位供音變構

38、詞,與單音節語言的情況相吻合。這種情況從上古到 切韻 音系没有特别大的變化。但在這一歷史階段,漢語詞彙卻逐步走向了複音化的道路。因此,a 限於當前的研究條件,這項工作將留待以後開展。b 參筆者(2021 年)。北京、成都音系的數據見 Kong,Jiangping(2022 年)。上古漢語音系的音位負擔量芻議 71從音位負擔量等一系列統計數據來看,音系的調整並非漢語詞彙複音化的誘因。漢語詞彙複音化恐怕是詞彙系統内部調整的結果,而非語音簡化的結果。四、結 語上古音系的音位負擔量研究,可以將音位、音類之間對立的情況用量化的方式展現出來,這爲從宏觀層面描述上古音系的特徵提供了便利,也爲描寫和解釋語言演

39、變的動因提供了基礎。通過孔江平等改良的音位負擔量的計算方法,我們確切地求出 表稿 上古音系聲母、韻母、聲調的頻次和負擔量。上古音系聲韻調三者的頻次和負擔量,從低到高呈現出指數函數的分布,這與自然語言的統計數據相合。從聲韻調在音位負擔量中的占比情況來看,表稿 音系與後代語言存在相近、相類之處。從宏觀層面驗證了 表稿 音系和歸字的合理性 a。分析 表稿 音系的頻次和負擔量的數據,爲探討語音與其他層面的關係問題提供了窗口。如漢語詞彙的雙音化問題,從音節載荷(同音字)、音位負擔量和音系羨餘率等方面的數據來看,上古音系的特徵與單音節語言的情況相吻合。從上古和中古的音位負擔量的比較來看,這一時期也未發生劇

40、烈的語音簡化,可以推論漢語詞彙複音化並非語音簡化的結果,甚至可能是動因。而詞彙複音化的動因,恐怕還需要尋找新的角度進行探討。音變構詞在上古具有能産性,但是音變的語音規則和語義規則都不太强,在新概念大量出現的年代,這樣的構詞法體系不利於語言使用者的記憶,或許規則性更强的語法構詞正是在這種背景下逐漸走上了歷史的前臺。這一問題還有待進一步的研究。參考文獻程湘清 先秦雙音詞研究,漢語史專書複音詞研究(增訂本),商務印書館 2008雷瑭洵 音節與空位:漢字古音表稿 音節計量研究,中國音韻學第 21 届學術研討會暨漢語音韻學第 16 届國際學術研討會,2021 年 8 月郭錫良 先秦漢語構詞法的發展,漢語

41、史論集(增補本),商務印書館 2005 年 漢字古音手册,商務印書館 2010 年 漢字古音表稿,文獻語言學 第 8 輯,中華書局 2018 年;再版見中華書局 2020 年a 這裏需要説明的是,符合自然語言的統計趨勢是上古音系統合理性的必要條件,但非充要條件,因此,符合自然語言的統計趨勢可以作爲上古音系統的一種驗證方式。其他上古音系是否符合這一統計趨勢,還應該繼續做深入的比較研究。這不是本文的主題。文獻語言學72孔江平 音位負擔計量研究以藏緬語爲例,大江東去:王士元教授八十歲賀壽文集,香港城市大學出版社 2013 年 認知音位學的理論與方法,中國語音學報 第 10 輯,商務印書館 2018

42、年 基於音位負擔量的漢語方言認知研究,方言 2020 年第 2 期孔江平、李永宏 基於語言結構功能的音位負擔計算方法,方言 2016 年第 1 期、語言音位結構負擔量計量研究與“音位負擔量恒定假説”,語言與人類複雜系統,雲南大學出版社 2017 年李永宏、孔江平 漢語方言音位負擔量研究,科學出版社 2020 年孫玉文 上古音構擬的檢驗標準問題,語言學論叢 第 31 輯,商務印書館 2005 年 漢語變調構詞考辨,商務印書館 2015 年王 力 漢語史稿(重排本),中華書局 2004 年 漢語語音史,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1985 年Greenberg,J H.A Method of Measur

43、ing Functional Yield as Applied to Tone in African Languages.Georgetown University Monograph Series on Languages and Linguistics,1959.12Hockett,C F.The Quantification of Functional Load.Santa Monica:Rand Report.1967Kong,Jiangping(孔江平).A Study on Tone Emergence Based on Phoneme Load.Jounal of Chinese

44、 Linguistics Monograph Series.2019.29Kong,Jiangping(孔江平).Active Syllable Average Limit 1000(音涯一千),Language and Linguistics(語言暨語言學)2022,23.1Wang.S Y.The Measurement of Functional Load.Phonetica 1967.16上古漢語音系的音位負擔量芻議 73附録:韻母負擔量表序號韻母總負擔量頻次平均負擔量序號韻母總負擔量頻次平均負擔量1幽部開三150.183730.40328歌部開三69.561700.4092元部合三1

45、40.233470.40429文部合三69.481690.4113之部開三130.863250.40330幽部開一66.061610.4104魚部開三127.663160.40431脂部開四64.361570.4105陽部開三120.332980.40432之部開一63.841550.4126元部開三119.352950.40533耕部開三62.131520.4097宵部開三104.762580.40634職部開三61.991520.4088元部合一103.732530.41035魚部合三61.371490.4129侯部合三99.912460.40636歌部合一60.171460.41210魚

46、部開一90.972210.41237宵部開一57.831400.41311脂部開三89.542200.40738物部合三54.951340.41012支部開三86.702140.40539文部合四53.441310.40813月部開三86.092110.40840微部合一52.911280.41314質部開三83.872060.40741侵部開一51.281240.41415侵部開三82.542030.40742月部合一51.001230.41516真部開三82.372020.40843錫部開四49.011190.41217東部合三76.761880.40844文部開三48.151180.40

47、818陽部開一76.071850.41145宵部開四47.801150.41619耕部開四75.671840.41146魚部開二45.951110.41420侯部開一74.891810.41447物部合一45.781110.41221文部合一73.851790.41348月部開一45.421100.41322覺部開三73.571800.40949支部開四45.191090.41523元部開一73.531780.41350屋部開一43.871060.41424談部開三71.341750.40851歌部開一43.411050.41325鐸部開一71.231740.40952元部開二43.26105

48、0.41226東部開一70.831720.41253鐸部開四39.55970.40827月部合三70.151710.41054歌部合三39.52960.412文獻語言學74序號韻母總負擔量頻次平均負擔量序號韻母總負擔量頻次平均負擔量55文部開四38.39930.41385屋部開二23.47570.41256微部合四38.39930.41386蒸部開一22.40540.41557鐸部開二38.14930.41087幽部開二21.91530.41358蒸部開三38.07930.40988葉部開四21.67520.41759質部開四37.80910.41589微部開三20.05480.41860微部

49、合三37.66910.41490陽部開四19.07460.41561緝部開三37.25910.40991東部開二18.75450.41762幽部開四36.09870.41592真部合三18.53450.41263元部開四35.73860.41693真部開一18.39450.40964屋部合三34.87850.41094之部合一18.17440.41365宵部開二33.91820.41495覺部開一17.90430.41666錫部開一33.81820.41296支部合三17.17410.41967葉部開三33.16810.40997物部合四17.13420.40868真部開四33.12800.4

50、1498歌部開二16.49400.41269陽部合三31.40760.41399元部合二16.40390.42170談部開一30.79740.416100鐸部合一15.44370.41771魚部合一30.77740.416101談部開四15.35370.41572月部開二30.35730.416102魚部開四15.14370.40973錫部開三29.92730.410103物部開三14.92360.41474月部開四28.95700.414104職部合三14.86360.41375藥部開二27.99680.412105鐸部開三14.79360.41176藥部開三27.91680.410106支

展开阅读全文
部分上传会员的收益排行 01、路***(¥15400+),02、曲****(¥15300+),
03、wei****016(¥13200+),04、大***流(¥12600+),
05、Fis****915(¥4200+),06、h****i(¥4100+),
07、Q**(¥3400+),08、自******点(¥2400+),
09、h*****x(¥1400+),10、c****e(¥1100+),
11、be*****ha(¥800+),12、13********8(¥800+)。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百度文库年卡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