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加法交换律教学设计邓州市孟楼镇晋公小学 胡小永教学内容:人民教育出版社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第1718页。 教学目标: 1、探索和理解加法交换律,并能灵活运用。 2、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并能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难点: 从现实的问题情景中抽象概括出加法交换律。教学过程:一、 情景导入同学们,大家课余都喜欢什么运动?哎,老师课外也喜欢运动,老师呢喜欢骑自行车这项运动,有位李叔叔他也喜欢骑自行车,可是他遇到了一个问题,我们一起来帮助一下他,好吗?二、 讲授新知环节1:分析问题:昨天,李叔叔上午骑了40km,下午骑了56km,一共骑了多少千米呢?你能怎么列式。我们可以拿上午骑的4
2、0加下午骑的56就可以得到结果,还可以用下午骑的56加上午骑的40也能得到结果。问题情景就转化为求:40+56=?或56+40=?环节2:探索规律:(1) 感知规律:我们可以列式:40+56=96或者56+40=96.我们会发现,40+56和56+40之间是相等的。所以,40+56=56+40.(2) 探究规律:大家看,这两个加数相加,只是交换了他们的位置,和没变。那么,是不是任意两个加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都不变呢?我们再举几个例子:18+17=17+18,都等于35;120+230=230+120,都等于350.环节3:总结规律: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些算式有什么共同点?我们会发现每组算式都有两个加数,而且这两个加数相同,只是交换了位置,两个加数的和相等,我们能得到什么规律呢?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这就是加法交换律。如果用字母a和b表示加法交换律,我们可以写作:a+b=b+a三、 随堂练习通过以上的学习,你学会了加法交换律了吗?赶紧试试吧!环节1:对口令:25+75=75+25 78+39=39+78 300+600=600+300环节2:练习题:判断、填空、计算、思考题。四、 总结升华通过这节课学习,你有什么收货?我们学习了加法交换律,对你有什么启发?在其他的计算中有没有交换律呢?感兴趣的同学可以动脑筋想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