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加法运算定律-交换律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是学生理解并掌握加法交换律,并能够用字母表示加法交换律。2、过程与方法:使学生经历探索加法交换律的过程,进行比较和分析,发现并概括出运算律。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发现知识的内在规律,使学生在数学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进一步增强对数学的兴趣和信心。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使学生理解并掌握加法交换律,能用字母来表示加法交换律。2、教学难点:使学生经理探索加法交换律的过程,发现并概括出运算律。三、学情分析:四年级学生和低年级学生相比具有比较强的自主探究能力,他们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都有一定的发展。他们有着强烈的好奇心与动手能力,他们
2、喜欢在自主探究中获取知识,这样获得的知识更有利于理解和掌握。但是四年级的学生同时也存在一定的缺陷,他们不能主动地从生活中学习,且学习方式单一,不能很好的进行合作学习,也不能更好的把知识表达出来。四、教学过程:1、情景导入熊出没这个动画片大家都看过了吧,熊大熊二他们俩特别爱护环境,这不植树节到了,他们哥俩一起到森林里去植树熊大:我今天植树5棵 熊二:俺今天也植了3棵树5+3=8(棵) 3+5=8(棵)大家一起来帮他们算一算,他们今天一共植了几棵树?2、新知讲授请同学说一说你的想法小张:我用熊大植的5棵树,加上熊二植的3棵树,即 5+3=8(棵)小李:我用熊二植的3棵树,加上熊大植的5棵树,即 3
3、+5=8(棵)师:你们太聪明了,都有自己的方法算出了他们一共植树的棵数。同学们咱们一起看一看这两位同学列的算式5+3=8发现 5+3=3+5,两个式子改变了加数的位置但是和没变3+5=8那不知道其他的两个加数相加,是否也像这样改变两个加数的位置,和不会变呢?教学例1师:大家翻开课本17页,以小组为单位学习例题1,并在小组内说说自己的想法。例1:李叔叔准备骑车旅行一个星期,今天上午骑了20km,下午骑了56km。今天李叔叔一共骑了多少km?一组:我们用李叔叔上午骑的路程加下午骑的路程算出一共骑车的路程 40+56=96(km)二组:我们用李叔叔下午骑的路程加上午骑的路程算出一共骑车的路程 56+
4、40=96(km)40+56=56+40你能在举出几个这样的例子吗?22+37=37+22 98+76=76+98123+200=200+123 5+7=7+53、归纳总结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这叫做加法交换律用你喜欢的方式表达我们的加法交换律 甲数+乙数=乙数+甲数 + = + a + b = b + a 加法交换律的字母表示:a + b = b + a五、课堂练习1、应用加法交换律在下面( )里填上适当的数300+600=600+( ) ( )+ 65 = 65 + 3578+( )=43+( ) 29 + 17=( )+ 29( )+( )=323+186 128+15=( )+( )54 + a=( )+ 54 a +12=( )+( )2、运用加法交换律进行验算8 4 验 1 2 6+ 1 2 6 算 + 8 42 1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