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少子老龄化对居民消费结构的影响——基于面板分位数的检验.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723654 上传时间:2024-02-23 格式:PDF 页数:4 大小:1.31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少子老龄化对居民消费结构的影响——基于面板分位数的检验.pdf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少子老龄化对居民消费结构的影响——基于面板分位数的检验.pdf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少子老龄化对居民消费结构的影响——基于面板分位数的检验.pdf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贸易经济类核心期刊69消费是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支撑。尤其是我国经济发展步入新常态时期,扩大内需是促进我国经济长久健康发展的重要手段。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我们要坚持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增强国内大循环内生动力和可靠性,提升国际循环质量和水平。”2022 年 12 月 15 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要求“增强消费能力,改善消费条件,创新消费场景”。这更加证明消费对促进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基础性作用。影响居民消费的因素有很多,其中人口年龄结构对我国居民消费的影响

2、越来越受到学术界的重视。我国在 2000 年正式步入老龄化阶段,加之越来越低的生育率,我国人口年龄结构将长期处于老龄化和少子化并存的状态。1990-2020 年我国 65 岁以上人口由 5.5%上升至 13.5%,0-14岁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从 27.9%减少至 17%(数据来源:EPS 数据库)。也就是说我国目前面临的人口问题是低生育率导致的劳动力不足,以及日渐突出的老龄化问题。微观层面因不同年龄人口的消费需求不同,少儿抚养比和老年抚养比的变化会影响到家庭消费结构;同时少儿抚养比和老年抚养比的变化,影响适龄劳动力数量,从而通过收入的变化影响居民消费结构。宏观层面,劳动谢 虔1、2 副教授(1

3、、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工商管理学院 江苏南京 211168;2、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江苏南京 210016)内容摘要:坚定实施扩大内需战略是促进我国长远发展和长治久安的战略决策。本文基于 2009-2020 年 30 个省份(除西藏和港澳台地区外)的面板数据,实证分析少子化和老龄化对居民消费结构升级的影响并采用面板分位数法对这种影响进行进一步分析。研究发现,少儿抚养比增加抑制居民消费结构改善,而老龄化水平增加正向促进居民消费结构升级。面板分位数回归显示,随着居民发展型和享受型消费支出比例的增加,少儿抚养比对居民消费结构改善的负面作用逐渐变小,老年抚养比对居民消费结构升级的正向促进作

4、用逐渐变小,直至趋于影响不明显。最后本文提出目前应合理实施生育政策,开发和扩大老年消费市场,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促进居民消费。关键词:少子化;老龄化;消费结构;面板分位数模型中图分类号:F7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9397(2023)18-0069-04文章著录格式:谢虔.少子老龄化对居民消费结构的影响基于面板分位数的检验 J.商业经济研究,2023(18):69-72力供给的变化以及消费需求随年龄而改变的现实基础必然对产业结构产生影响,从而促使居民消费结构变化。研究少子老龄化对居民消费结构的影响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因此,本文通过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和面板分位数方法,实证分析了少子化

5、和老龄化对我国居民消费结构的影响,为扩大内需、全面推动居民消费、增强消费在经济发展中的基础型作用提供相应的参考依据。文献回顾与理论分析(一)文献回顾关于少子化和老龄化对居民消费的影响已经有丰富的研究。倪红福等(2014)采用 1995 年、2002 年及 2007年的 CHIPS 数据分析了家庭人口结构变化对居民消费结构的影响,发现中国的老龄化在中短期内对消费率具有抑制作用,但长期来看随着消费观念、社会保障及经济形势的变化,老龄化的加剧可能会促进居民消费率增加。刘东皇等(2015)认为我国人口正从“人口红利”向“人才红利”转变,人口年龄结构向少子化老龄化的转变将会增强消费对经济发展的驱动力。陈

6、晓毅(2015)采用2002-2012 的省级面板,结合空间计量模型,以农村居民消费为研究对象,发现老龄化和少子化均对农村居民消费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刘铠豪(2016)采用 2000-2013少子老龄化对居民消费结构的影响基于面板分位数的检验基金课题:2021 年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立项课题“江苏深度老龄化背景下家庭养老功能重塑及支持体系研究”(编 号:2021SJA0705);江苏省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重点课题“新时代低龄老年人就业力测度及教育赋能策略研究”(编号:B/2021/03/56)Consumer Market70商业经济研究 2023 年 18 期年省级面板数据,发现城镇

7、少儿抚养比和老年抚养比的增加对居民消费率均具有正向促进作用,而农村地区少儿抚养比和老年抚养比的增加对居民消费均具有抑制作用。范兆媛等(2020)采用 CFPS 家庭微观调查数据发现,老年抚养比的增加会促进家庭生存型消费支出,抑制享受型消费支出;少儿抚养比的增加对家庭生存型和享受型消费支出均具有抑制作用。齐红倩和刘岩(2020)采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 5 期的数据实证分析人口年龄结构变化对家庭金融消费升级的影响,研究发现少儿抚养比的增加对家庭消费结构升级具有抑制作用,而老年抚养比的增加则会显著改善家庭消费结构,这种影响存在着区域差异和城乡差异性。刘松等(2021)采用 1999-2017 年省级面

8、板数据,实证分析人口年龄结构对居民休闲消费潜力的影响,发现少儿抚养比会抑制居民休闲消费潜力,而老龄化的增加对居民休闲消费潜力具有积极作用。综上可以发现,关于少子化和老龄化的消费效应的研究较多,但多集中于整体性的均值回归分析。不同程度的消费结构,少子化和老龄化对居民消费结构的影响是否不同?本文采用双向固定效应和面板分位数法,实证分析不同消费结构下少子化老龄化对居民消费结构的影响。(二)理论分析微观层面,莫迪利安的生命周期假说理论认为不同年龄结构的人群消费偏好不同,因此居民消费结构会随年龄增长而有所变化。少儿抚养比的增加会促使居民增加抚养消费支出,尤其是少儿的衣食住方面。老年抚养比的增加使得居民消

9、费需求变大。与少儿不同之处在于,老年往往会有一定的储蓄,且对医疗保健等方面消费需求较高。家庭储蓄需求理论认为抚养孩子是父母对未来的一种跨期投资,当孩子较多时,父母会减少储蓄,增加消费支出。随着国家政策和社会保障制度的不断完善,老年人退休福利得到完善,从而居民的消费结构得到改善。因此,少子化和老龄化会通过消费偏好的不同影响居民消费结构。宏观层面,少子化和老龄化程度加深,会降低劳动力供给,劳动参与率降低,社会总产出减少,进而降低居民消费水平。从长期来看,这种影响会随着社会技术进步得到一定程度消减。同时伴随着劳动力结构的变化以及不同年龄结构人群的消费重点不同,少子化和老龄化现象会促使社会产业结构调整

10、,催生出更多的少儿和老年产业。产业结构的改变同时又影响到居民消费结构变化。模型设定及数据来源(一)模型设定本文主要研究少子化老龄化对居民消费结构的影响,设定基准模型(1)。为了更好地刻画出少子化老龄化对居民消费结构升级影响的分布规律,本文构建面板分位数模型(2)。一般线性回归模型是基于服从正态分布的数据条件均值的回归结果,且易受到一些变量中异常数值的影响。Koenker&Basseltt(1978)提出的分位数模型则能够合理估计出不同条件分布下的参数估计值,且不需要对数据分布类型进行特定的假设,使结论更加可靠。lnconit=0+1lnyrit+2orit+ivarit+i+t+it(1)Ql

11、nconit(|xit)=1lnyrit+2orit+ivarit+i+t+it (2)其中,con 为本文的被解释变量居民消费结构升级,yr 代表少子化指标,or 是指老龄化指标,var 代表所有控制变量,主要包括城镇化率(urb),社会保障水平(soc),人均可支配收入(inc),对外开放程度(open)。i和t分别为地区固定效应和时间固定效应,其中地区固定效应用于控制各省份不随时间变化的因素(如地理特征),年份固定效应用于控制特定年份对居民消费结构的整体影响。Qlnconit(|xit)为给定 xit条件下 lnconit的 分位数,1、2、i是给定分位数 条件下解释变量对被解释变量的影

12、响系数。随着的改变,各系数也在不断改变,因此模型(2)也可视为一个变系数模型。(二)变量说明被解释变量:居民消费结构升级(con),采用居民发展型和享受型消费支出占总消费支出的比重衡量,即采用医疗保健、文教娱乐和交通通信三类消费支出占总消费支出的比重衡量。核心解释变量:少子化(yr),采用少儿抚养比衡量,即 0-14 岁人口占总劳动人口的比重衡量;老龄化(or),采用老年抚养比衡量,即 65 岁以上人口占总劳动人口比重衡量。控制变量:城镇化率(urb),采用城镇居民占总人口的比重衡量;对外开放程度(open)采用历年实际使用外资额占 gdp 的比重衡量。社会保障水平(soc)采用财政支出中社会

13、保障支出的比重衡量;人均可支配收入(inc)采用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衡量;为了消除异方差的影响,所有变量取对数处理。(三)数据来源本文采用 2009-2020 年 30 个省份(除港澳台和西藏外)的面板数据实证分析少子化和老龄化对居民消费结构升级的影响,并采用面板分位数法分析不同消费结构水平下,少子化和老龄化对居民消费结构升级的影响。所有数据来源于 EPS 数据库、中国人口和就业统计年鉴、国家统计局官网,汇率指数来自中国人民银行官网。人均可支配收入采用物价指数平减为 2009 年为基期的不变价格。表 1 为各变量的描述性统计分析。在表 1 中,少子化消费市场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贸易经济类核心期刊

14、71的标准差大于老龄化标准差,表明我国区域之间少儿抚养比差异大于老年抚养比。(四)单位根检验对各变量进行单位根检验,以避免“伪回归”。检验结果如表 2 所示,可以看出所有变量均拒绝存在单位根的原假设,因此不存在单位根,数据为平稳数据。实证结果分析(一)基准结果回归分析首先进行基准回归结果分析,如表3所示。表3第(1)列为核心解释变量对居民消费结构升级的回归,可以看出少子化(lnyr)与居民消费升级负相关,老龄化(lnor)与居民消费结构正相关。表3第(2)列加入相关控制变量,变量少子化(lnyr)系数依然显著为正,而变量老龄化(lnor)系数为负,但是不显著。表 3 第(3)列控制地区效应和时

15、间效应,双固定效应模型能够兼顾地区异质性以及变量随时间的变化趋势,本文以面板数据双固定效应模型为准。变量少子化系数(lnyr)为-0.217,且在 1%水平下显著,表明少儿抚养比增加对居民消费结构升级具有抑制作用,即少儿抚养比增加 1%,会导致居民发展型和享受型消费支出比例减少 0.217%。可能是因为随着少儿抚养负担的增加,家庭主要消费支出集中于生存类消费,尤其是少儿的衣食住等方面,对于休闲娱乐等发展型和享受型消费支出比例下降。变量老龄化(lnor)系数为 0.107,且在 1%的水平下显著,表明老年抚养比增加对居民消费结构升级具有促进作用,即老年抚养比增加 1%,会导致居民发展型和享受型消

16、费支出比例增加 0.107%。可能是因为老年人对医疗保健产品和服务需求较高,增加了家庭在非生存型消费支出比例,家庭消费结构升级。通过系数对比可以发现,少儿抚养比的增加对消费结构升级的抑制作用大于老年抚养比增加对消费结构升级的促进作用。(二)面板分位数模型回归分析为了进一步分析我国少子化和老龄化的消费结构效应随分位数的变化情况,本文进行面板分位数模型的建立与回归,选取 20%、40%、60%、80%分位点进行回归分析,回归结果如表 4(4)-(7)列所示。可以看出,变量少子化(lnyr)系数均为负,且在 1%的水平下显著,并随着分位数的增加,系数绝对值逐渐变小。意味着随着居民发展型和享乐型消费支

17、出比例的增加,少儿抚养比的增加对居民消费结构升级的负向影响逐步变小。在 20%、40%、60%分位点,变量老龄化(lnor)系数均为正,且在 1%的水平下显著。在 80%的分位点,老龄化(lnor)系数不显著。且随着分位数的增加,系数逐渐变小。意味着随着居民发展型和享乐型消费支出比例的增加,老年抚养比的增加对居民消费结构升级的正向影响逐步变小,在80%的分位点处影响不明显。可能是因为居民发展型和享乐型消费支出比例越大,恩格尔系数越低,居民消费水平和收入越高,对少子化和老龄化负担的承受力越高,因此受到少子化和老龄化变化的影响越小。研究结论和政策建议(一)研究结论我国人口年龄结构正面临着少子化和老

18、龄化现象突出的局面,必然会导致家庭消费结构的变化。不同年龄阶段的消费偏好不一致,社会的消费需求受到一定程度的制约和促进。研究人口年龄结构变化带来的消费升级效应,有助于增强消费在经济发展中的基础型作用,促进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本文主要分析了少子化和老龄化对居民消表 1 变量描述性统计分析表 3 少子化和老龄化对居民消费结构升级影响的基准回归结果注:*、*、*分别表示在 10%、5%、1%显著性水平下显著,括号中的统计量为 t 统计量。表 2 单位根检验注:*、*分别表示在 1%、5%显著性水平下显著。Consumer Market72商业经济研究 2023 年 18 期费结构的影响。通过采用 2

19、009-2020 年我国 30 个省份(除西藏和港澳台地区外)的数据,采用双固定效应模型和面板分位数模型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少儿抚养比的增加显著抑制了居民消费结构改善,而老年抚养比的增加会促进居民消费结构改善,且少儿抚养比增加的抑制作用大于老年抚养比的促进作用。少儿抚养负担增加会挤出居民的发展型和享受型消费支出,老年抚养比的增加可能会通过促进居民医疗保健消费支出比例的增加促进消费结构升级。因此少儿抚养比增加会抑制居民消费结构改善,而老年抚养比增加则对居民消费结构改善具有积极作用。随着居民发展型和享乐型消费支出比例的增加,少儿抚养比的增加对居民消费结构改善的抑制作用逐渐减弱,老年抚养比的增加

20、对居民消费结构改善的促进作用逐渐变小,在 80%分位处趋向于影响不明显。居民消费支出中发展型和享受型消费支出比例越高,其对少儿抚养和老年抚养的能力越强、消费能力越强,受到少子化和老龄化变化的影响越小。(二)政策建议根据本文的实证结果,提出以下建议:第一,采用适当的生育政策,少儿抚养比的增加对居民消费结构改善具有一定的负面作用。而生育率的下降会导致人力资本长期匮乏,抑制经济增长。因此,需要保持人口增加的同时,将人口增长率维持在相对合理的范围。我国自 2016 年全面开放二胎政策,2021 年开放三胎政策,但生育率依然没有达到预期。一方面与生育旺盛期的育龄妇女规模不断下降有关,另一方面与生育意愿低

21、、经济压力大有关。因此应设立完善的生育服务和福利制度减轻家庭生育、养育、教育负担,改善优生优育全程服务,释放生育政策潜力。增加普惠托育供给,发展集中管理运营的社区托育服务。第二,重视老龄化问题,拓展老年消费市场。由于我国人均可支配收入依然处于相对较低的水平,因此要确保对老年人的赡养。适应人口老龄化进程,推动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协同发展,加快健全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推动公共设施适老化改造,开发适老化技术和产品,培育“互联网+社会服务”新模式。大力挖掘老年消费潜力,扩大老年人的消费市场。第三,提高社会保障水平,缓解居民消费的后顾之忧。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22、,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保障各项政策落实到位。做好收入分配工作,完善收入分配格局,构建初次分配、再分配、三次分配协调配套的基础性制度安排。增加中等收入群体比例,为低收入者提供相应的消费保障。低收入群体消费支出多为生存型消费,对发展型和享受型消费边际消费倾向较高,切实提高低收入者群体收入,有助于低收入群体增加发展型和享受型消费支出比例。增加居民消费信心,促进居民消费意愿增加。表 4 少子化和老龄化对居民消费结构升级影响的分位数回归结果注:*、*、*分别表示在 10%、5%、1%显著性水平下显著,括号中的统计量为 t 统计量。参考文献:1.刘松.人口年龄结构对城镇居民休闲消费潜力的影响研究 J.哈尔

23、滨商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6)2.齐红倩,刘岩.人口年龄结构变动与居民家庭消费升级基于 CFPS 数据的实证研究 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20,30(12)3.陈晓毅.“老龄化”和“少子化”是否影响了农村居民消费?基于静态和动态空间面板模型的实证研究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30(3)4.刘东皇,谢忠秋,王志华.中国消费驱动的“推拉力”分析兼论中国需求动力结构的转换 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15(1)5.倪红福,李善同,何建武.人口结构变化对消费结构及储蓄率的影响分析 J.人口与发展,2014,20(5)6.范兆媛,王子敏.人口年龄结构与居民家庭消费升级基于中介效应的检验 J.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44(2)7.刘铠豪.人口年龄结构变化影响城乡居民消费率的效应差异研究来自中国省级面板数据的证据 J.人口研究,2016,40(2)8.Koenker R,Bassett G W.Regression quantilesJ.Econometrica,1978,46(1)9.冯莉.人口老龄化对农村居民消费水平的影响研究J.时代经贸,2021,18(9)作者简介:谢虔(1979-),女,汉族,安徽无为人,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工商管理学院副教授,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老年消费、老年社会保障和人才开发。消费市场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