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第五分册 中国史-晚清史部分选择题.doc

上传人:pc****0 文档编号:7235372 上传时间:2024-12-28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96.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五分册 中国史-晚清史部分选择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第五分册 中国史-晚清史部分选择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会考冲刺阶段强化训练 第五分册 晚清史部分练习题 (1840~1912)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1.“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籍外夷货物以通有无。”支撑这种心态的经济基础是( ) A.商品经济 B.农业经济 C.自然经济 D.闭关锁国 2. 在19世纪40年代以前的中英贸易中,中国所处的地位是( ) A.顺差 B.逆差 C.对等 D.入超 3.以下历史事件中,存在直接因果关系的是 A.工业革命——洋务运动 B.虎门销烟——鸦片战争 C.殖民扩张——工业革命 D.太平天国——南京条约 4.对于英国而言,发动鸦片战争的意义在于 A.为虎门销烟雪耻 B.向落后国家传播工业革命成果 C.转嫁出国内矛盾 D.为英国资本主义发展开辟市场 5.“虎门销烟”发生的地点在( ) A.广东 B.广西 C.香港 D.澳门 6.《南京条约》中对后来中国民族工业发展最不利的内容是( ) A.割地 B.赔款 C.五口通商 D.议定关税 7.“1841年5月,广东民众在《尽忠报国全粤义民谕英夷檄》中,振振有词地问道:‘尔已称厉害,何以不敢在林公任内攻打广东:’”材料中广东民众认为只要林则徐没有被道光皇帝免职,英国绝对无法赢得鸦片战争的胜利,按照现在的史学理论,这种观点属于( ) A唯物史观 B英雄史观 C文明史观 D循环史观 8.鸦片战争后,中国历史进入民族民主革命时期,其革命性质是( ) A.农民阶级战争 B.地主阶级变革 C.资产阶级革命 D.无产阶级革命 9.以下史实中,与太平天国运动无关的是( ) A.领袖洪秀全创立拜上帝会 B.其间颁布了具有资产阶级性质的文件 C.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农民起义 D.发生于第一次鸦片战争以后 10.在镇压太平天国运动的过程中,清政府除了动用地主武装之外,还实行“借师助剿”,这两种镇压力量的组合,以下正确的是( ) A.湘军、粤军——英法联军 B.湘军、淮军——洋枪队 C.湘军、淮军——英法联军 D.湘军、粤军——洋枪队 11.与《南京条约》相比,《天津条约》在通商口岸的开放上更方便了西方列强侵略中国,以下说法与此无关的是( ) A开设的通商口岸更多 B通商口岸的开放延伸到整个中国内地 C通商口岸的开放延伸到整个中国沿海 D天津被开放为通商口岸,直接威胁京津等重地的安全 12.以下条款不符合《北京条约》的规定的是( ) A允许外国人在内地游历、经商和传教 B赔偿英法军费 C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区 D割让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 13.19世纪60年代,美国在中国可以享受的特权是是( ) A.美国可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B.可派兵常驻北京 C.军舰可在长江口岸自由航行 D.可派兵驻扎香港 14.一百多年来,圆明园的断壁残垣似乎在诉说着中国近代的耻辱历史。以下关于英法联军焚烧圆明园的说法,符合历史理性思考的是( ) 甲:中国和世界的文明遗产遭受毁灭 乙:英法联军侵害了中国的财产权 丙:要报复清朝皇帝,所以烧掉了他的私人财产 丁:烧掉只有皇帝才能寻欢作乐的地方也挺好 A.甲乙 B.甲乙丙 C.丙丁 D.甲乙丙丁 15.以下历史事件中,与曾国藩无关的是(  ) A.镇压太平天国 B.兴办洋务 C.创建淮军 D.创办安庆内军械所 16. 第二次鸦片战争使中国的士大夫阶层受到极大震动,具有代表性的言论应是( ) A.“实为数千年未有之变局”、“又为数千年未有之强敌” B.“中国四年大梦之觉醒,实自甲午一役也” C.“经世致用”、“师夷长技以制夷” D.“通民情,参民政”、“君民一体,上下同心” 17.洋务派创办的企业主要分为军事企业和民用企业,以下属于前者的是( ) ①安庆内军械所 ②轮船招商局 ③开平矿务局 ④江南制造总局 A ①④ B ②③ C ①③④ D ①②③④ 18.19世纪70.80年代,洋务派初步建成的海军不包括( ) A长江水师 B南洋水师 C北洋水师 D福建水师 19.“出纳之令,户部掌之,今则指拨海关税项,存储出洋公费,悉由该衙门主持,而户部仅司销核而已。“此处所涉及到的总理衙门的权力包括( ) ①国家财政大权 ②收取和支配关税权 ③留学生楚国经费管理权 ④留学生出国管理权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②③ D ①②③④ 20.艺术节排练时,同学们排练自编自演的关于洋务运动的历史剧,以下剧本情节中,存在明显史实错误的是( ) A. 曾国藩在朝野上主张学习西方,推行洋务 B.奕走马上任,担任总理衙门大臣 C.皇帝诏告天下,宣布仿效西方开国会 D.李鸿章在上海与官员商谈办厂事宜 21.洋务运动后期,洋务派开始从兴办军事工业转向兴办民用工业的主要目的是( ) A.解决军事工业的资金、原料等问题 B.发展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 C.增强中国自身的军事实力       D.引进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 22.1885年,马相伯受命调查轮船招商局,他在报告中说:“账目之弊,失之太混”,这句话反映出洋务企业( ) A.存在经营管理上的弊端 B.存在人不能尽其用的弊端 C.存在引进设备不合理的弊端   D.存在技术落后的弊端 23.19世纪六七十年代,在中国经营的外国轮船公司因为洋务运动的兴起,生意大受影响,中国海关进口的洋布等商品数量也大大减少。上述材料说明,洋务运动 (    ) A.吸引了私人资本投向近代民用工业  B.客观上刺激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C.洋务运动达到了“师夷长技以自强”的目的    D.对外国资本主义的经济侵略起到了一定的抵制作用 24.洋务运动被认为是“只布新而不除旧”,其最大的弊端是( ) A.由清朝封建官吏主导 B.对顽固派的反击不够有力 C.站在反对人民革命运动的立场 D.不愿意改革清朝封建政体 25.中国近代史上,学术界对李鸿章争议颇多,如果要研究这个历史人物,最有价值的材料是( ) A.长篇历史小说《李鸿章》 B.梁启超的著作《李鸿章》 C.李鸿章的奏折和书信影印件 D.李鸿章后人的口述记录 26.有学者把中国近代史的主线归纳为“实现现代化的过程”,依此理论,中国要实现现代化,首先要( ) A. 放弃闭关锁国的政策,接受西方先进文明 B. 发展工业,实现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变 C. 反帝反封建,实现国家民族独立 D. 推翻地主阶级统治,实现土地平均分配 27.近代民族企业往往最早产生于一些通商口岸,这主要是因为( ) A.外商企业的刺激和影响 B.这些地区地理位置优越 C. 这些地区受侵略程度轻 D.清政府的重视和鼓励 28.早期的民族企业中,处于上海地区的是(  ) A.继昌隆机器丝厂 B.发昌机器厂 C.耶松船厂 D.江南制造局 29.1881年南海知县以继昌隆丝厂“男女混杂,易生瓜李之嫌”,下令予以封闭,该厂被迫迁往澳门、这说明早期的民族工业( ) A.管理混乱 B.受到封建官府的压制 C.手工生产,生产技术落后 D.思想保守 30.中国传统经济是以自然经济为主,至近代开始,社会经济发生了重要变化。下列经济因素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 ①民族工业企业 ②外商企业 ③洋务官僚企业 A.①③② B.③②① C.②③① D. ②①③ 31.上海市第三女子中学的前身是1881年创办的圣玛利亚女校,这是一座典型的教会学校。她的创办在中国近代史上所起的作用是( ) ①促进西学传播 ②产生早期维新思想家 ③逐渐改变了社会风气 ④冲击着封建伦理道德 ⑤推动洋务运动的发展 A. ①②③④ B. ①③④ C. ②③④ D. ②③④⑤ 32.鸦片战争以后,在中国传播西学的主要途径是( ) A.西方传教、兴办工厂 B.办学兴教、翻译西书 C.派遣留学、开设讲堂 D.使臣出洋、引进外资 33.“甲午战争”、“戊戌变法”、“辛丑条约”,这些历史事件用的纪年方法是( ) A.年号纪年 B.干支纪年 C.民国纪年 D.公元纪年 34.19世纪世纪60年代,中日两国几乎同时开始了现代化的进程,但在甲午一战中,中国却败给了日本。究其根源,中国的战败主要原因是( ) A.中国海军实力差,装备落后 B.“以夷制夷”的外交政策的失误 C.腐朽落后的封建制度 D.李鸿章严禁北洋舰队出海迎敌 35.《马关条约》签订后,日本外相陆奥宗光高兴地说:“在这笔赔款之前,根本没有料到会有几亿日元。本国全部收入只有八千万日元,一想到现在会有3亿5千万日元滚滚而来,无论政府和私人都觉得无比的富裕!”清政府的这笔战争赔款,对日本来说( ) ①刺激了日本军国主义的侵略野心 ②成为日本实现工业化的资本来源 ③进一步加重了清政府的财政负担 ④外国列强控制了中国的经济命脉 A. ①②③ B. ①② C. ①②③④ D. ②③ 36.《马关条约》签订仅六天,俄、德、法三国联合照会东京,警告日本将辽东半岛归还中国。三国干涉还辽的原因是( ) A.三国在中国利益受到损害 B.三国在欧洲已经结成三国同盟 C.三国为获取在东北的利益 D.为在中国获得贸易“机会均等” 37.“俄国……认为日本占领辽东半岛不仅有经常威胁中国首都之虞,同时将使朝鲜国家的独立有名无实,障碍将来远东的永久和平,因此,俄国政府向日本皇帝陛下政府再次表示诚实的友谊,兹劝告日本政府应确然放弃领有辽东半岛。”这个照会最大的特点是( ) A.用表象掩盖本质 B.把侵略说成友谊 C.以和平粉饰战争 D.用欺诈装扮真诚 38.下列条约中,不在中国签订的是( ) A.《南京条约》 B.《天津条约》 C.《北京条约》 D.《马关条约》 39.当甲午战争正在进行时,恩格斯就预言“它意味着古老中国的终结,意味着它的整个经济基础全盘地却是逐渐地革命化。”其中革命化是指( ) A.将导致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B.将发生推翻清朝封建统治的革命 C.民族资本主义将成为中国经济主体 D.自然经济逐渐解体资本主义因素壮大 以下事件有直接因果关系的是( ) A.清政府腐败——甲午战败 B.马关条约——公车上书 C. 甲午战争——资本输出 D.资本输出——瓜分狂潮 40.19世纪末,“物竞”“天择”等成为社会的流行语。有的教师以“物竞”“天择”作为作为题目,有些青年干脆以“竞存”、“适之”等作为自己的字号。这种历史系现象所反映的时代使命是( ) A.严复译著《天演论》的影响 B.甲午战败,救亡图存 C.自然法则适用于社会法则 D.思想开放,追求时尚 41.以下历史活动中,与梁启超无关的是( ) A.领导公车上书 B.创办《时务报》 C.参与维新变法 D.“戊戌六君子”的一员 42.1896年创刊于上海的《时务报》,创办之初每期仅销售4000份,半年后增至7000份,一年后激增到12000份,最高时达17000份。这说明( ) A. 变法维新思想已经被社会各阶层人士所接受 B. 《时务报》能够把握时代脉搏受到人们欢迎 C. 清政府中的顽固派竭力阻止进步刊物的发行 D. 上海是当时全国变法维新运动的唯一中心 43.光绪帝在读到“皇上与诸臣求为长安布衣而不可得矣”的上书后深受震动,决定变法。康有为的这封上书起因于( ) A.《马关条约》的签订 B.洋务运动的失败 C.德国强占胶州湾 D.义和团运动的兴起 44.甲午战争后,列强寻找各种借口,在中国强占“租借地”和划分势力范围,开此先河的是(  )A.德国 B.英国 C.法国 D.日本 45.在百日维新期间,维新派没有明确提出开国会、定宪法等要求,这是因为他们( ) A.不敢触动封建制度 B.已经放弃了立宪主张 C.已经被光绪帝折服 D.向封建势力作了妥协 46.对于戊戌变法的失败,有历史学家认为:“光绪的悲剧,是在他周围没有形成一个足够制服慈禧一伙的力量。”对这一观点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 A.光绪帝没有支持者 B.维新派力量太薄弱 C.西太后掌握实权 D.顽固派力量太强大 47.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第一次受到大规模外来资本的抑制是在( ) A.19世纪40年代 B.19世纪70年代 C.19世纪末 D.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 48.19世纪末,主张推行共同控制中国的列强是( ) A. 英国 B. 日本 C. 德国 D. 美国 49.老舍在《我的母亲》中写道:“父亲死在庚子闹拳的那一年,联军入城,……母亲拉着哥哥与三姐姐坐在墙根,等着‘鬼子’进门。”其中的“庚子”、“闹拳”、“鬼子”具体指的是( ) A. 1900年—义和拳运动—英法联军 B. 1900年—义和团运动—八国联军 C. 1900年—义和团运动—英法联军 D. 1901年—义和团运动—八国联军 50.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清政府成了“洋人”的朝廷。《辛丑条约》中最能够说明这一现象的内容是( ) A.划使馆区 B.拆炮驻兵 C.严禁反帝 D.设外务部 51.以下不平等条约中,没有开设通商口岸的是(  ) A.《北京条约》 B.《天津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52.右图是旧画报上的一幅新闻图片,图中现象的 最终消失是在( ) A.洋务运动时期 B.百日维新时期 C.清末新政时期 秀才看榜图 D.辛亥革命时期 53.清末新政时期,清政府推行“预备仿行立宪”,以下对此认识中,正确的是(  ) A.是戊戌变法的再现 B.由资产积极立宪派主持 C.没有实质性变化 D.确立了君主立宪政体 54.列宁曾说:“历史喜欢作弄人,喜欢同人们开玩笑。本来要到这个房间,结果却走进了另一个房间。”下列最能体现这一观点的历史事件是( ) A.洋务新政 B.百日新政 C.清末新政 D.庚子事变 55.最能体现清政府推行新政本质意图的事件是( ) A.预备立宪 B.改革官制 C.废除科举 D.皇族内阁 56.以下历史事件中,与孙中山无关的是(  ) A.创办近代中国第一个革命团体——兴中会 B.确定了同盟会的纲领 C.直接领导武昌起义 D.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57.1894年、1905年和1911年是辛亥革命的三个重要节点,标志着革命形势的三个发展阶段。这三个阶段的代表性事件是(  ) A.同盟会、兴中会、武昌起义 B.同盟会、武昌起义、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 C.兴中会、同盟会、武昌起义 D.兴中会、武昌起义、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 58.在20世纪初出现的资产阶级革命组织中,孙中山领导的中国同盟会是第一个资产阶级政党,因为它( ) A.成立的时间最早 B.有明确的纲领、公认的领袖和全国性的组织系统 C.使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进人了一个新阶段 D.实现了所有革命团体的大联合 59.武昌起义依靠的主要力量是: A.资产阶级 B.无产阶级 C.湖北新军 D.农民阶级 60.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文件是(  ) A.《资政新编》 B.《钦定宪法大纲》 C.《临时约法》 D.《共同纲领》 61.以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的时间为“民国元年”计,1945年是民国(  ) A.三十一年 B.三十二年 C.三十三年 D.三十四年 61.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存在的时间为( ) A.268年 B.296年 C.276年 D.248年 63.“新礼服兴,翎顶补服灭;剪发兴,鞭子灭;爱国帽兴;天足兴,纤足灭;阳历兴,阴历灭;鞠躬礼兴,跪拜礼灭……”这首民谣反映了某个重大历史事件引起的社会风貌的变化。这一事件是( ) 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 C.清末新政 D.辛亥革命 6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休闲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