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全球开放科学发展概述及我国开放科学发展问题与对策探析.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722654 上传时间:2024-02-23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1.52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全球开放科学发展概述及我国开放科学发展问题与对策探析.pdf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全球开放科学发展概述及我国开放科学发展问题与对策探析.pdf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全球开放科学发展概述及我国开放科学发展问题与对策探析.pdf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 收稿日期:2 0 2 3-0 2-0 7基金项目:本文系2 0 2 2年度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我国开放科学发展的阻滞因素与对策研究”(项目编号:2 0 2 2 S J Y B 0 0 8 3)研究成果之一。作者简介:周阳(1 9 8 5),女,馆员,硕士研究生,就职于中国药科大学图书与信息中心,研究方向:开放存取、机构知识库、学科知识库、开放科学,发表论文约2 4篇。全球开放科学发展概述及我国开放科学发展问题与对策探析周 阳(中国药科大学 图书与信息中心,江苏 南京 2 1 1 1 9 8)摘 要:通过详细的文献研究,分析开放科学的概念阐释,并在概述国内外开放科学理论与实践发展

2、状况之后,厘清我国开放科学存在的问题,提出加快理论研究,加强统筹管理,增加研究机构类型,推动国际接轨与合作,丰富理论研究内容,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培训与激励机制建设等解决对策。关键词:开放科学;全球概况;我国对策;文献研究 中图分类号:G 2 5 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 0 0 76 9 2 1(2 0 2 3)1 30 1 5 40 7 2 0世纪后期,科学界为了打破出版商对学术期刊的垄断,实现科研成果免费、自由的传播而发起了开放存取(O p e n A c c e s s,又名:开放获取)运动,同时开放科学也逐渐产生萌芽。经过多年努力,在实现学术期刊逐步开放的基础上,学术界也连

3、续发起对科研数据、科研过程等科研全周期开放共享的呼吁。2 0 0 8年,欧洲科学开放论坛网与卫星研讨会联合创办的电子科学政策与技术网站发布了由科学共同体起草的现代开放科学的目标1,主要包括:受资助研究文献的开放存取,受资助研究工具的有权使用,公共领域受资助科研数据的开放,受资助基础设施的开放等。“开放科学”这种进一步打破科研壁垒的科研交流新范式正式兴起。到2 0 2 0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召集多国科技部门代表举行线上会议,指出新冠病毒疫情危机揭示了通过开放科学加强知识分享的紧迫感,呼吁促进开放科学与加强合作2,并制定出 开放科学建议书。2 0 2 1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4 1届大会审议并通过了

4、开放科学建议书,正式确认开放科学已达到了全球共识。1 文献研究数据来源本研究分析数据来源中,中文文献来源主要基于中国知网C NK I,外文文献来源主要基于W e b o f S c i e n c e(以下简称W o S)。中文文献采集于C NK I,在“篇名”字段限定为“开放科学”,检索结果2 6 1 3篇(数据采集时间:2 0 2 20 80 4)。外文文献采集于W o S的“W o S核心合集”数据库,在“标题”字段限定为“O p e n S c i e n c e”,出版日期选择“所有年份(1 9 7 52 0 2 2)”,检索结果2 3 0 7篇(数据采集时间:2 0 2 20 80

5、 4)。C NK I检索出的2 6 1 3篇文献,W o S检索出的2 3 0 7篇文献,具体年份分布详见表1。表1 开放科学相关研究文献发表年份发表年份C NK I文献数/篇W o S文献数/篇1 9 5 11 9 6 0101 9 6 11 9 7 0101 9 7 11 9 8 003 01 9 8 11 9 9 04 37 81 9 9 12 0 0 01 2 51 3 82 0 0 12 0 1 01 0 0 92 7 92 0 1 18 06 22 0 1 27 97 42 0 1 31 0 15 82 0 1 46 48 22 0 1 55 91 2 32 0 1 66 91 2

6、 62 0 1 76 91 6 62 0 1 81 5 72 2 12 0 1 92 8 82 3 12 0 2 02 2 02 1 42 0 2 11 5 62 8 22 0 2 29 21 4 3 C NK I在2 0 0 12 0 1 0年的发文有一个数量上的暴增,主要是因为2 0 0 82 0 0 9年发文量的暴增,4512 0 2 3年7月内 蒙 古 科 技 与 经 济J u l y 2 0 2 3第1 3期 总第5 2 7期I n n e r M o n g o l i a S c i e n c e T e c h n o l o g y&E c o n o m yN o.1 3

7、 T o t a l N o.5 2 7其中2 0 0 8年发文4 0 6篇,2 0 0 9年发文2 3 2篇,从国际开放科学运动发展轨迹可知,2 0 0 8年“开放科学”作为一种科研交流新范式正式兴起,可见我国开放科学运动也是在响应科学共同体的号召,在与国际接轨的情况下蓬勃发展起来的,几乎与国际发展保持同 步。C NK I近 年 的 文 献 研 究 中,2 0 1 3年、2 0 1 82 0 2 1年发文均超过1 0 0篇,2 0 2 2年也完全可以超过1 0 0篇,其中2 0 1 92 0 2 0年发文超过2 0 0篇。W o S发文在2 0 1 5年首次突破1 0 0篇,到2 0 1 8

8、年首次突破2 0 0篇,从2 0 1 5年开始每年有关开放科学的发文都保持在1 0 0篇以上。为确保抓住“开放科学”的研究重点,本研究详细分析的文献会更偏重基于发文数量超过1 0 0篇的年份的中外文文献,主要集中在2 0 0 82 0 2 2年。2 开放科学的概念辨析围绕开放科学的不同侧重点和应用于不同领域的学科特征,学术界关于开放科学形成了很多思想流派,例如务实学派、民主学派、基础设施学派、公共学派、计量学派等,本研究仅就本论文涉及的4 9 2 0篇中外文样本文献提出的观点作为研究对象。经过详细的人工筛选与阅读,C NK I约6 6篇有关阐述开放科学概念的样本文献,最后析出3个具有代表性的观

9、点,分别是:现代“开放科学”一词的创建者是美国斯坦福大学教授P a u l D a v i d于1 9 9 8年提出3,维基百科定义“开放科学”是一个让喜欢探究未知世界的各个层次的社会群体接近科学研究、科学数据和科学传播这一运动的综合性术语,内容包含6个方面:开放研究方式(O p e n M e t h o d o l o-g y)、开放源代码(O p e n S o u r c e)、开放数据(O p e n D a t a)、开 放 存 取(O p e n A c c e s s)、开 放 同 行 评 议(O p e n P e e r R e v i e w)和开放教育资源(O p e

10、n E d u c a-t i o n R e s o u r c e)。支持这种观点的代表人物有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唐义等4。该观点侧重于开放科学的外延角度。开放科学的概念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开放科学就是最大程度的开放实验方法、实验过程、实验数据和实验结果,实现科研方法、数据收集访问、科研工具的透明化和网络化;广义的开放科学是一种开放式的科学文化与学术氛围,是关于知识自由发展与传播的一种透明、合作的开放运动。这种观点的代表人物是上海大学图书情报档案系张劭君5。该观点总结出了狭义和广义两种维度。开放科学建议书 给开放科学的定义是:“集合了各种运动和实践于一体的包容性架构,使科学的知识、方法

11、、数据、证据供所有人自由获取,强化科学合作与信息共享,向科学体制外的全社会开放知识创造和知识传播”。支持这种观点的代表人物有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温亮明等6。该观点从宏观层面给出定义。W o S约1 0 7篇有关阐述开放科学概念的样本文献,最后析出3个具有代表性的观点,分别是:开放科学将成为一种标准化执行方案,促进研究的开放性、完整性和再现性。主要包括:使用科研预注册将研究分析方法预先公布以最小化研究人员自由度,同时防止科研项目被剽窃;将实验室设置、程序、材料和实验视频发布于公共存储库;对科研数据的发布、归档和共享的标准化;基于网络基础设施的W e b环境并开放源代码;基于云计算;使用知

12、识共享C C许可协议。这种观点的代表人物是加拿大多伦多 市U n i v e r s i t y o f T o r o n t o的H e l e n L a s t h i o-t a k i s等7,该观点侧重于开放科学实践。开放科学是一种在开放存取出版物之外获取研究材料的新需求,各种科学知识应在发现过程中尽早公开,公众可以访问全文、数据、代码、文档、材料、软件工具和任何研究成果,甚至演示海报、会议记录、问题想法、分析推测等,并在科研过程中进行预注册报告,使用开源软件,通过众包找到科学问题的创新解决方案,并可进行复制性研究,抓取并管理开放数据,围绕开放数据创建研究社区等加速发现、创新和研

13、究。开放科学开放的是整个研究周期,从设计问题和方法到收集并分析数据,直至研究结果的开放传播。这种观点的代表人物是加拿大蒙特利尔市M c G i l l U-n i v e r s i t y的E.R i c h a r d G o l d8。该观点强调开放科学的核心是开放所有的研究过程和研究材料。开放科学强化了开放存取、开放数据、开放教育资源、开放方法、开放标准、开放转载、开放同行评议、开放笔记本科学,以促进科学研究基于实验过程和科研结果的可复制性、可重用性,防止科学研究的重复和资源浪费,该定义强调其基于A b r a h a m F l e x-n e r在 科学研究的大悖论 中的总结,并融

14、合了福斯特开放科学分类法和情境化科学,强调灰色文献也应涵盖在开放科学的范围内,通过论文、专利、标准、软件、代码、模型、预印本、公式、样本、数据集、实验室手册、访谈杂志、计算分析等评估科研人员及机构组织的科研成果,同时政府层面的规定和监管也表明要求学术交流须创造一个开放透明的环境,记录研究的每个阶段,并对所有各方负责,可供社会所有阶层使用。这种观点的代表人物是荷兰莱顿市L e i d e n U n i v e r s i t y的B o b S i e g e r i n k等9。该观点强调了灰色文献的开放存取,同时也是现代开放科学相对较全面的一个定义。551周阳 全球开放科学发展概述及我国开

15、放科学发展问题与对策探析2 0 2 3年第1 3期综合上面所有关于开放科学的主流概念学说,并结合大部分观点中获得广泛认同的部分,在此基础上,本研究认为概念的内涵要相对概括,概念的外延要准确清晰,并能够着重体现出科学的开放性特征。因此本研究认为“开放科学”的内涵是:开放科学是一个让喜欢探究未知世界的各层次社会群体自由接近科学研究全过程的综合性术语。“开放科学”的外延包括:开放存取、开放数据、开放源代码、开放研究方式、开放教育资源、开放同行评议、开放标准、开放转载、开放科研设施、科研预注册。3 国外开放科学发展概述3.1 国外开放科学的理论发展概述国外开放科学理论发展的内容主要包括指南、政策、声明

16、、报告等以书面为主、用于指导实践、侧重于理论的发展成果。2 0 0 2年,布达佩斯开放存取倡议 发布,全球开放存取运动正式开启1 0。2 0 0 5年,英国研究理事会发布 研究成果开放存取的立场声明,成为全球首个实施强制性开放存取政策的科研资助机构1 1。2 0 1 2年4月,欧洲科学研究院联合组织通过了 面向2 1世纪的开放科学 联合声明,呼吁科研资助机构要求科学家接受开放科学文化,让出版物和科研数据共享常态化,促进欧洲及更广泛地区的科学合作1 2。2 0 1 3年加拿大研究图书馆协会发布 机构库立场声明,支持成员馆建立机构库将数字研究成果进行系统归档,并推出 开放存取立场声明1 3。2 0

17、 1 3年1 2月,欧 洲 委 员 会 发 布 了“地 平 线2 0 2 0计划”1 4。2 0 1 4年,荷兰莱顿研讨会首次提出“F A I R数据原则”,并于2 0 1 6年3月正式发表在S c i e n t i f i c D a-t a 上,要求数据可发现(F i n d a b l e)、可获取(A c c e s-s i b l e)、互 操 作(I n t e r o p e r a b l e)、可 重 用(R e u s-a b l e)1 5。2 0 1 5年1 0月,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发布 让开放科学成为现实,标志开放科学进入了各种政策领域1 6。2 0 1 7年3月,

18、欧盟委员会发布 开放科学监测报告,并开设专门网站,其A l t m e t r i c s专家组发表 开放科学的下一代度量和评估指标 报告1 7。同年,瑞士发布国家开放存取战略,确保到2 0 2 4年,所有由公共资金资助的出版物都可以公开访问1 8。2 0 1 8年7月,美国国家科学院发布 开放科学设计:实现2 1世纪科研愿景,提出“开放科学设计”框架,同月,欧洲研究图书馆协会发布了L I B E R开放科学线路图,指明图书馆参与开放科学的基本要务1 9。2 0 1 8年9月,欧洲科研资助机构联盟发布 开放存取S计划,阐述欧洲签署S计划以及接受欧洲研究委员会拨款支持的科研项目,其科学数据及研究

19、成果的开放存取原则2 0。2 0 1 8年1 0月,塞尔维亚提出“以国家政策服务开放科学”。同年,欧盟委员会还公布了 阿姆斯特丹开放科学行动计划,确定欧洲开放科学八项优先发展事项2 1。2 0 1 9年1 1月,法国国家科研中心发布C N R S开放科学路线图。同年,芬兰国家开放科学研究指导小组发布 开放科学与研究宣言2 0 2 02 0 2 52 2。2 0 2 1年,欧洲大学协会发布开放科学专家组最新报告 从原则到实践:2 0 2 02 0 2 1年欧洲大学开放科学调查报告,对接收调查的2 7 2所大学开放科学发展状况做了汇总2 3。2 0 2 1年8月,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发布报告 开放科

20、学 推动数字时代的发现,指出开放科学促进了出版物、数据、算法、软件和流程的开放共享,在加速科学研究和创新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2 4。2 0 2 1年1 1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审议通过 开放科学建议书。3.2 国外开放科学的实践发展概述国外开放科学实践的发展主要体现在基础设施建设、倡导开放科学的会议、有关开放科学的教育培训、期刊提供开放科学徽章、设立开放科学奖等形式。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以开放存取为主的有O p e n A I R E(O p e n A c c e s s I n f r a s t r u c t u r e f o r R e-s e a r c h i n E u r o

21、p e)、开放存取强制性存储政策登记系统R OA RMA P(R e g i s t r y o f O p e n A c c e s s R e p o s i-t o r y M a n d a t e s a n d P o l i c i e s)、日本情报学研究所机构知识库(J A I R O C l o u d)等全球各种机构知识库、以a r X i v为代表的各预印本系统、以高能物理出版物全文获取平台I n s p i r e为代表的各种学科存储库2 5等;有开放数据仓储如英国政府数据开放平台D a t a.g o v.u k2 6、爱丁堡大学开发的D a t a S h a

22、r e平台2 7、E l s e v i e r公司开发的M e n d e l e y D a t a科研数据管理与共享平台2 8等;以开放科学为主的是美国开放科学中心创建的开放科学框架O p e n S c i e n c e F r a m e w o r k、南非建设的“非洲开放科学平台”2 9等。在召开的会议方面,2 0 0 0年左右越来越多的国外会议支持开放科学,如2 0 0 9年6月,以“从生态系统功能到生态系统预测”为主题的G L O B E C(T h e G l o b a l O c e a n E c o s y s t e m D y n a m i c s)第三届开

23、放科学会议在加拿大维多利亚州举行3 0;2 0 1 4年3月,651总第5 2 7期内 蒙 古 科 技 与 经 济全球土地计划第二次开放科学大会在德国柏林召开3 1。从2 0 0 9年起,学术出版和学术资源联盟主办的“O p e n A c c e s s W e e k”开始在全球举办3 2。2 0 1 3年9月,“科学数据共享:跨学科研讨会”由意大利安纳尼研究所组织,在意大利安纳尼举行,旨在促进不同科学领域学者之间对话3 3。2 0 2 1年7月,由国际历史学、哲学和生物学研究学会举行的两年一度的会议以“开放科学、数据共享和团结:谁收益?”为主题,探讨数据共享是一种重要且有益的做法,以及开

24、放科学和国际研究数据的共享与管理问题3 4。培训方面,2 0 1 4年欧盟推出了“促进面向欧洲研究的 开 放 科 学 培 训F O S T E R(F a c i l i t a t e O p e n S c i e n c e T r a i n i n g f o r E u r o p e a n R e s e a r c h)”项目,在欧洲2 8个国家开展了1 0 0多场培训活动,对欧洲学者有关开放存取、开放数据和开放科学等相关内容进行培训。2 0 1 9年秋季开始,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开设的综合性本科生开放科学课程“开放科学1 0 1”在生物学专业率先试点,将开放科学纳入本科

25、生教育3 5。开放科学徽章(O p e n S c i e n c e F r a m e w o r k B a d-g e s)是美国开放科学中心创建的开放科学框架为符合数据公开标准、参与项目预注册的论文和研究过程提供的证明。提供开放科学徽章的期刊有C a n a-d i a n J o u r n a l o f E x p e r i m e n t a l P s y c h o l o g y J o u r n a l o f P e r s o n a l i t y A s s e s s m e n t 等。2 0 1 5年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与W e l l c o m e

26、信托基金和霍华德休斯医学研究所合作,设立“开放科学奖”,以鼓励和支持开放内容能够以促进研究、激发创新和产生新的社会效益的方式被发现、访问和再利用3 6。4 我国开放科学发展概述4.1 我国开放科学的理论发展概述我国开放科学理论发展的内容主要包括政策、意见、办法等以书面为主、用于指导实践、侧重于理论的发展成果。2 0 1 4年5月,中国科学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发布政策,中国科学院各类公共资助科研项目所产出的论文、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的科研项目产出的论文,将在发表后1 2个月内实施开放存取。2 0 1 5年,国务院发布 国务院关于国家重大科研基础设施和大型科研仪器向社会开放的意见。2 0 1

27、 8年国务院发布 科学数据管理办法,明确“开放为常态、不开放为例外”的科学数据共享原则3 7。2 0 1 9年2月,中国科学院发布 中国科学院科学数据管理与开放共享办法(试行)。2 0 1 9年6月,科技部发布 国家科技资源共享服务平台优化调整名单。2 0 1 9年7月,中国农业科学院印发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科学数据管理与开放共享办法。2 0 1 9年9月,国际科学理事会数据委员会发布 科研数据北京宣言,提出适应新开放科学范式的十条原则。2 0 2 1年1 1月,世界顶尖科学家论坛在上海发布 开放科学:构建开放创新生态 倡议3 8。4.2 我国开放科学的实践发展概述我国开放科学实践的发展主要体

28、现在基础设施建设、倡导开放科学的会议、有关开放科学的培训、期刊加入O S I D开放科学计划等形式。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以开放存取为主的有S o c o l a r、中国科技论文在线、科技论文预发布平台C h i n a X i v3 9、北京大学机构知识库等众多国内机构知识库;有关开放数据的有国家地球系统科学数据共享 服 务 平 台4 0、北 京 大 学 开 放 研 究 数 据 平 台P KU-O R D R4 1等;以开放科学为主的是由中科院文献情报中心正在开发的开放科学创新平台O p e n S c i e n c e I n n o v a t i o n P l a t f o r

29、m等。在召开的会议方面,2 0 0 0年开始越来越多在我国召开的会议表示支持开放科学或以开放科学为主题,如2 0 1 5年1月,第二届厦门海洋环境开放科学大会在中国厦门召开;2 0 2 0年1 1月由中国科协、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共同主办的第二届世界科技与发展论坛 “开放科学与开源创新合作论坛”在中国北京举办4 2。2 0 1 0年,中国科学院和德国马普学会联合举办第八次开放存取柏林国际会议。从2 0 1 2年开始,由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创立并 主 办“C h i n a O p e n A c c e s s W e e k”,与 国 际“O p e n A c c e s s W e

30、e k”活动保持同步,从早期侧重推介开放存取,到2 0 1 7年开始转向开放整个研究生命周期如开放数据、开放基础设施等,到2 0 2 1年正式转向开放科学。2 0 2 1年1 1月,第十届中国开放存取推介周的主题就是“开放科学的意义和影响”。培训方面,2 0 1 5年3月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与中国图书馆学会专业图书馆分会联合举办“机构知识库与科学数据管理”培训班4 3。电讯技术 杂志在2 0 1 8年1月率先加入O S I D(O p e n S c i e n c e I d e n t i t y)开放科学计划,相继加入O S-751周阳 全球开放科学发展概述及我国开放科学发展问题与对策

31、探析2 0 2 3年第1 3期I D开放科学计划的期刊还有 湖北农业科学 等。5 我国开放科学发展问题与对策5.1 我国开放科学发展的问题5.1.1 我国开放科学理论发展的问题5.1.1.1 我国开放科学理论发展相对滞后。从前文的文献内容分析结果来看,国外有关开放科学的理论发展是从2 0 0 2年 布达佩斯开放存取倡议 发布开始,而我国有关开放科学的理论发展起始于2 0 1 4年中国科学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发布强制开放存取政策。从内容来看,国外首个实施强制性开放存取政策是在2 0 0 5年,由英国研究理事会发布的 研究成果开放存取的立场声明。在“开放科学”的理念提出上,国外最早是2 0

32、1 2年由欧洲科学研究院联合组织发布的 面向2 1世纪的开放科学,而我国是在2 0 2 1年世界顶尖科学家论坛在上海发布了 开放科学:构建开放创新生态 倡议。可见与国外相比,总体差不多滞后1 0年左右。5.1.1.2 我国开放科学理论研究涉及的机构较为单一。我国开放科学理论发展主要涉及的机构是国务院、中国科学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等国家部委以及国家级科研管理与研究机构。国外除了有英国研究理事会等这些国家级科研管理与研究机构外,还有一些如加拿大研究图书馆协会等涉及更广泛范围的机构。5.1.1.3 我国开放科学理论研究涉及的内容不够丰富。我国开放科学理论发展的内容基本围绕强制开放存取政策、科研

33、设施开放意见、科学数据共享办法、科技资源共享服务等方面。而国外开放科学理论发展的内容更丰富具体,除了包括我国开放科学理论发展涉及的主要内容外,还制定了“F A I R数据原则”、开放科学监测报告、制定了各种开放科学线路图等。5.1.2 我国开放科学实践发展的问题5.1.2.1 我国开放科学基础设施建设还较欠缺。开放科学相关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我国目前主要建设的有机构知识库、数据共享平台等,而真正独立建设的开放科学平台,通过文献分析目前只有中国科学院开发的开放科学创新平台。而国外除了我国建设的这些开放科学相关基础设施外,还有开放存取强制性存储政策登记系统等,在开放科学平台建设上也很蓬勃,主要有美国

34、建设的开放科学框架、南非建设的非洲开放科学平台等。5.1.2.2 我国开放科学培训还处于初始阶段。相较于国外较成熟的开放科学培训体系,如2 0 1 4年欧盟推出的“F O S T E R”、2 0 1 9年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开设的“开放科学1 0 1”课程,而文献分析中我国有关开放科学的培训还仅仅停留在机构知识库和科学数据管理阶段。且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于2 0 1 5年推出了“开放科学奖”,以鼓励和支持开放内容,而我国这方面还处于较空白的状态。5.2 我国开放科学发展的对策5.2.1 我国开放科学理论发展的对策5.2.1.1 加快我国开放科学理论研究,并与我国国情相结合。通过前文分析可见

35、,开放科学的发展历程是从开放存取到开放数据,再到开放科学进行逐步的探索与深化。从开放科学其中有关科研成果的开放存取这个部分开启探索,逐步向科研数据开放共享进行深化发展,在发展开放存取与开放数据两大主流的同时,还开启了对开放科研设施、开放研究方式、开放源代码、开放教育资源、开放同行评议、开放标准、开放转载、科研预注册等逐步向纵深的推进,从而提出科研全过程全面开放的开放科学概念。我国无论从开放存取、开放数据,还是开放科学的研究,起步差不多都滞后国外1 0年左右,但随着研究的深入,我国也在逐步追赶国际先进理论研究水平,下一步我国要在积极吸取国外先进理论研究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实际,探索符合我国国情

36、的开放科学理论发展之路,更好的指导有中国特色的开放科学实践。5.2.1.2 继续发挥好国家部委统筹管理功能,并逐步增加开放科学研究机构的类型。前文提出我国开放科学理论研究涉及机构较为单一的问题,主要涉及机构是国务院、科技部等国家部委,中国科学院、国家自然基金委员会等科研相关机构也是主要参与者。当然,我国首先要继续发挥好国家部委对开放科学发展的统筹管理功能,进一步完善发布切实能够推动开放科学发展的各项政策、意见、原则、管理办法等。中国科学院、中国农业科学院等各科研机构也要成为积极助力的推动者和开放科学的践行者。同时对开放科学进行理论研究的参与与支持机构类型还需要进一步扩大,参考国外开放科学理论研

37、究的机构,逐步增加我国各协会、图书馆等机构的广泛参与。5.2.1.3 推动国际接轨与合作,丰富我国开放科学理论研究内容。前文还提出我国开放科学理论研究内容不够丰富的问题,因此我国关于开放科学的理论研究要积极与国际接轨、参与国际合作,对开放科学的理论研究不能仅限于政策、意见、办法等笼统性、指导性内容,更要向细致化方向发展,例如参考“F A I R数据原则”对科研数据的具体开放标准进行851总第5 2 7期内 蒙 古 科 技 与 经 济细致化规范。还可以从具体的科研机构,或者学科、行业、地区,甚至国家层面出发,制定具有针对性的开放科学路线图、设计开放科学框架。同时要增加对开放科学发展的监测与评估研

38、究,对各科研机构、学科、地区等开放科学的实施具体情况展开调查并形成报告加以分析、不断改进,同时在参考国际标准的同时结合我国实际制定开放科学评估指标,通过不断优化开放科学的理论研究更好的指导开放科学的实践发展。5.2.2 我国开放科学实践发展的对策5.2.2.1 大力推进我国开放科学基础设施的建设。前文的问题分析指出我国开放科学基础设施建设较为欠缺,因此,我国还应借鉴国外开放科学实践中基础设施建设的先进经验,积极建设开放科学相关平台,甚至开放科学的国家平台。5.2.2.2 大力加强我国开放科学培训及激励机制建设。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我国可大力加强有关开放科学的培训活动,甚至将开放科学纳入本科生教

39、育。还可借鉴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设立“开放科学奖”,加大对开放科学实践发展激励机制的建设,当然“开放科学徽章”也是激励机制的一种,我国目前与之相似的有“开放科学标识O S I D码”,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科研的透明与可信度,但数据开放程度及预注册方面还不如“开放科学徽章”,因此可以在借鉴的基础上,不断优化完善自身功能。参考文献1 赵艳枝,龚晓林.从开放获取到开放科学:概念、关系、壁垒及对策J.图书馆学研究,2 0 1 6(5):2-6.2 科塔学术.教科文组织倡导1 2 2国共推开放科学与国 际 合 作 E B/O L.(2 0 2 0-0 5-3 1)2 0 2 2-0 8-0 1.h t t p

40、:/www.s c i p i n g.c o m/3 4 3 1 9.h t m l.3 P a u l A D a v i d.U n d e r s t a n d i n g t h e Em e r g e n c e o f“O p e n S c i e n c e”I n s t i t u t i o n s:F u n c t i o n a l i s t E c o n o m i c s i n H i s t o r i c a l C o n t e x tJ.I n d u s-t r i a l a n d C o r p o r a t e C h a n

41、g e,2 0 0 4,1 3(4):5 7 1-5 8 9.4 唐义,肖希明.开放科学发展历程及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情报资料工作,2 0 1 3(5):2 0-2 4.5 张劭君.开放科学视域下高校图书馆科学数据服务研究J.河北科技图苑,2 0 1 9,3 2(1):5 9-6 4.6 温亮明,李洋,郭蕾,等.开放科学建议书 制定背景、内容体系与科学价值J.图书馆论坛,2 0 2 2,4 2(4):1 8-2 6.7 H e l e n L a s t h i o t a k i s,A n d r e w K r e t z,C r e s o S a.O p e n S c i e n

42、c e S t r a t e g i e s i n R e s e a r c h P o l i c i e s:A C o m p a r a t i v e E x p l o r a t i o n o f C a n a d a,t h e U S a n d t h e UKJ.P o l i c y F u t u r e s i n E d u c a-t i o n,2 0 1 5,1 3(8):9 6 8-9 8 9.8 E R i c h a r d G o l d.A c c e l e r a t i n g T r a n s l a t i o n a l R

43、 e s e a r c h t h r o u g h O p e n S c i e n c e:T h e N e u r o E x p e r i m e n tJ.P L o S B i o l o g y,2 0 1 6,1 4(1 2):e 2 0 0 1 2 5 9.9 B o b S i e g e r i n k,F r i t s R R o s e n d a a l.P u b l i s h i n g f o r S c i e n c e o r S c i e n c e f o r P u b l i c a t i o n T h e R o l e o

44、 f O p e n S c i e n c e t o R e d u c e R e s e a r c h W a s t eJ.J o u r n a l o f T h r o m b o s i s a n d H a e m-o s t a s i s,2 0 2 1,1 9(8):1 8 7 2-1 8 7 3.1 0 陆彩女,顾立平.开放科学与科技期刊的应对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 0 2 2,3 3(2):1 8 3-1 9 1.1 1 赵昆华,刘细文,龙艺璇,等.从开放获取到开放科学:科研资助机构的理念与实践J.中国科学基金,2 0 2 1,3 5(5):8 4 4-8

45、5 4.1 2 宋戈,胡文静.国外强制性开放科学数据政策调研与分析J.图书情报工作,2 0 1 6,6 0(9):6 1-6 9.1 3 张文珍.加拿大研究型图书馆协会推进开放科学的实践研究J.大学图书情报学刊,2 0 2 2,4 0(1):1 3 2-1 3 9.1 4 吴思洁,曹钰蕾,王欢,等.欧盟开放科学培训实践及其启示J.数字 图书馆论坛,2 0 1 9(1):6 6-7 2.1 5 翟军,梁佳佳,吕梦雪,等.欧盟开放科学数据的F A I R原则及启示J.图书与情报,2 0 2 0(6):1 0 3-1 1 1.1 6 吴建中.推进开放数据助力开放科学J.图书馆杂志,2 0 1 8,3

46、 7(2):4-1 0.1 7 刘文云,刘莉.欧盟开放科学实践体系分析及启示J.图书情报工作,2 0 2 0,6 4(7):1 3 6-1 4 4.1 8 D a v i d S p i c h i g e r.O p e n S c i e n c e i n S w i t z e r-l a n d J.C h i m i a,2 0 1 8,7 2(5):3 4 2-3 4 4.1 9 石志松.开放科学环境下研究型图书馆的角色与职责:L I B E R开放科学路线图 解读J.图书馆建设,2 0 1 9(4):6 6-7 3.951周阳 全球开放科学发展概述及我国开放科学发展问题与对策探

47、析2 0 2 3年第1 3期2 0 张亚姝.图书馆推进开放科学的策略与实践:欧洲研究型图书馆协会2 0 1 82 0 1 9年度报告 解读J.图书与情报,2 0 1 9(4):1 0 9-1 1 4.2 1 张伶,祝忠明,寇蕾蕾.欧洲开放科学推进发展的体系与实践路径J.图书情报工 作,2 0 2 0,6 4(1 0):1 1 8-1 2 7.2 2 顾立平.全球开放科学发展的比较研究:包容性与标准化的路径J.数字图书馆论坛,2 0 2 1(3):3 2-3 9.2 3 薛雨,宗莹.从原则到实践:2 0 2 02 0 2 1年欧洲大学开放科学调查报告 解读与启示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 0 2

48、2(4):4 2-5 0.2 4 郑思聪.开放科学将推动数字时代的发现J.科技中国,2 0 2 2(2):1 0 2-1 0 4.2 5 刘志远.推动开放科学,实现全球科学研究共享、共 赢、可 持 续 J.科 技 导 报,2 0 2 1,3 9(1 6):2 5-3 0.2 6 罗敏,姜鑫.开放科学数据背景下档案馆个人数据开放获取政策研究J.档案建设,2 0 2 0(6):3 4-3 7,8 4.2 7 刘敬仪,江洪.开放科学环境下国外高校图书馆科研数据管理服务启示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 0 1 8(1 0):1 8-2 4.2 8 卢垚,王鸑飞,刘洪冰,等.M e n d e l e y

49、D a t a平台开放科学数据实践及启示J.数字图书馆论坛,2 0 2 1(9):1 9-2 6.2 9 M a s s i m i l i a n o A s s a n t e,L e o n a r d o C a n d e l a,D o n a t e l l a C a s t e l l i,e t a l.R e p o s i t o r i e s f o r O p e n S c i e n c e:T h e S c i R e p o R e f e r e n c e M o d e lC/P r o c e e d i n g s o f M e t a d

50、a t a a n d S e m a n t i c s R e s e a r c h-9 t h R e s e a r c h C o n f e r-e n c e,MT S P 2 0 1 5.M a n c h e s t e r,UK,2 0 1 5.3 0 R I a n P e r r y,M a n u e l B a r a n g e,E i l e e n H o f-m a n n e t a l.I n t r o d u c t i o n t o t h e G L O B E C 3 r d O p e n S c i e n c e M e e t i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