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清華簡《筮法》札記四則.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721925 上传时间:2024-02-23 格式:PDF 页数:14 大小:1.88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清華簡《筮法》札記四則.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清華簡《筮法》札記四則.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四川大學古籍整理研究所?馬明宗内容提要?清華簡筮法中的“數”,就是指的筮數大小。“數出”是指内部的筮數大於外部的筮數,其勢外出;“數入”是指外部的筮數大於内部的筮數,其勢内入;“數”是指下部的筮數大於上部的筮數,其形勢如同倒覆。筮法中的“”是指駢列的兩組卦畫中左側的兩個八經卦,右側的兩個八經卦應當就是文獻中所説的“貞”,“貞”和“悔”是指駢列的左右兩組卦,與周易中“貞”和“悔”的涵義有所區别。筮法卦位圖中八卦對應四行(木、火、金、水),四正之卦與其順時針相鄰的一卦對應相同的四行,因此不能分割,這是筮法得中將卦位圖從乾、離至巽、坎間作一隔綫分爲左右的依據。筮法祟一節性質與周易的爻題相似,并且

2、能够轉化成爻題的書寫形式,這對我們研究周易爻題的來源具有重要借鑒意義。關鍵詞?筮法?數?左右?爻題一?淺筮法的“數”清華簡筮法一篇中,有幾處提到“數”。該字在筮法中作“”,隸定爲“”,从“”,从“言”,讀爲“數”。在戰國文字中,該字常見,如中山王鼎銘文:“方(數)百里,剌(列)城(數)十。”(集成?)、又如壺銘文:“枋(方)(數)百里。”(集成?)?、?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編:殷周金文集成(修訂增補本),北京:中華書局,?,?頁。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編:殷周金文集成(修訂增補本),?頁。在筮法中,整理者?爲“數”與兑卦的出現位置有關。我們將筮法中出現“數”的卦例列出來,以便於對“數”進

3、行進一步的研究。卦例如下:(凡),(數)而出,乃述(遂)。(凡),(數)而内(入),乃(復)。、(卦例一:第四節)(標)肴(淆),讎(售)。(數)出,乃亦讎(售)。?(卦例二:第七節讎)(凡)雨,(當)日才(在)下,(數)而内(入),雨。(當)日才(在)上,(數)而出,乃(旱)。?(卦例三:第十一節雨旱)?二二二秋冬卷、?李學勤主編,清華大學出土文獻研究與保護中心編:清華大學藏戰國竹簡(肆),上海:中西書局,?,?頁。李學勤主編,清華大學出土文獻研究與保護中心編:清華大學藏戰國竹簡(肆),?頁。釋文亦參考賈連翔出土數字卦文獻輯釋,上海:中西書局,?,?頁。李學勤主編,清華大學出土文獻研究與保護

4、中心編:清華大學藏戰國竹簡(肆),?頁。(凡)行,(數)出,述(遂);(數)内(入),(復)。、(卦例四:第十三節行)整理者?爲,“數”似乎與兑卦的出現有關。這個説法也得到了部分學者的支持。整體來分析,這種説法是不嚴謹的。首先,卦例二中提到“數出”,但該卦例中并没有兑卦出現,整理者衹能解釋爲:“如果以兑卦代替左上角的離卦,結果仍爲能售。”?之所以説“兑卦代替左上角的離卦”,是因爲提到“出”的情况大多都與上卦有關,下爲内,上爲外,“數出”即是兑卦在外。另外,卦例三中“凡雨,當日在下,數而入,雨;當日在上,數而出,乃旱”和卦例四“凡行,數出,遂;數入,復”,?其實是提到了“數出”和“數入”兩種情况

5、,但是在卦例中却衹出現一個兑卦。因此,整理者將“數”和“兑卦”結合起來,衹是一種權宜的解釋。也有學者已經注意到了這種解釋的不足,進而?爲“數”其實是與“兑卦”和“艮卦”兩者的出現有關係。?誠然,這種説法相較於筮法整理者的説法要相對周全,但這種説法仍然具有很大的經驗判斷成分,而欠缺合理性的論證。其實,筮法中的“數”似乎就應該從字面來理解,就是指筮數大小。筮法第十六節戰和第二十三節果的解卦思路存在一定的共性,兩者可以進行對比研究。而果一節中有“數而出”和“數而入”的表達,可以爲我們理解“數”提供一定的借鑒。兩節如下:?第二十三節果:外事(數)而出,乃果;内事(數)而内(入),亦果。第十六節戰:?清

6、華簡筮法札記四則、?。李學勤主編,清華大學出土文獻研究與保護中心編:清華大學藏戰國竹簡(肆),?頁。李學勤主編,清華大學出土文獻研究與保護中心編:清華大學藏戰國竹簡(肆),?頁。考慮到行文和閲讀方便,在文中出現的引文,采用寛式隸定。賈連翔:從清華簡筮法看説卦中連山、歸藏的遺説,清華大學出土文獻研究與保護中心編出土文獻第?輯,上海:中西書局,?,?頁。李學勤主編,清華大學出土文獻研究與保護中心編:清華大學藏戰國竹簡(肆),?頁。?(凡)是,内(勝)外。?(凡)是,外(勝)内。、(卦例五:第十六節戰)上述兩節的解卦原理存在一定的相似性。仔細觀察戰一節,第一個卦例,筮數從内到外依次是“九”“八”“七

7、”“六”“五”“四”,内部的筮數大,外部的筮數小,因此結果是“内勝外”,其實也就是果一節中所説的“數而出”“外事果”。第二個卦例,筮數從外向内依次是“九”“八”“七”“六”“五”“四”,外部的筮數大,内部的筮數小,因此結果是“外勝内”,其實也就是果一節所説的“數而入”“内事果”。由此我們推斷,“數出”就是内部的筮數大於外部的筮數,趨勢是外出的;“數入”就是外部的筮數大於内部的筮數,趨勢是内入的。我們將從戰和果兩節對比中得到的結論,放到出現“數”的卦例中進行驗證。卦例一中第一個卦解説爲“數而出”,該卦例右下爲乾卦,筮數爲“七七七”,右上爲兑卦,筮數爲“七七六”,左下爲坤卦,筮數爲“六六六”,左上

8、爲坤卦,筮數爲“六六六”。整體而言,下邊筮數大,上邊筮數小,符合“數而出”的説法。卦例一中第二個卦解説爲“數而入”,該卦例右下爲坤卦,筮數爲“六六六”,右上爲艮卦,筮數爲“六六七”,左下爲兑卦,筮數爲“七七六”,左上爲乾卦,筮數爲“七七七”。無論是將左右看爲一個整體,或者左右分開看,都是上邊的筮數要大於下邊的筮數,符合“數而入”。卦例二中提到“標淆,讎。數出乃亦讎”。其卦例左側出現筮數“八”“九”,區别於“六”和“七”的卦體,因此説是“淆”。右下是乾卦,筮數是“七七七”,右上是艮卦,筮數是“六六七”,下側筮數大於上側筮數,因此是“數出”。卦例三中提到“凡雨,當日在下,數而入,雨。當日在上,數而

9、出,乃旱”。其卦例右下是艮卦,筮數爲“六六七”,右上是兑卦,筮數爲“七七六”,筮數上側大於下側,是“數而入”。卦例左側,上爲坤卦,筮數爲“六六六”,下爲坎卦,筮數爲“六七六”,下側筮數大於上側筮數,因此是“數而出”。卦例四中提到“凡行,數出,遂;數入,復”。其卦例右側,右下爲乾卦,筮數爲“七七七”,右上爲兑卦,筮數爲“七七六”,筮數下側大於上側,是“數出”。由此看來,“數”是指筮數,“出”是指内部筮數大於外部筮數,“入”是指外部筮數大於内部筮數,是完全符合卦例一、二、三,以及卦例四中右側卦例的。這應當就是筮法中“數”?二二二秋冬卷、李學勤主編,清華大學出土文獻研究與保護中心編:清華大學藏戰國竹

10、簡(肆),?頁。的正解。當然我們同樣也看到,在卦例四的左側卦例中,下是艮卦,筮數是“六六七”,上是坤卦,筮數是“六六六”,内部筮數大於外部筮數,而解説却是“數入”,筮數情况與“數入”的解卦言辭是不合的。但是,毕竟絶大多數的卦例都符合這個道理,僅有這一處不相符合,因此我們有理有理爲,此處的不合,很可能是卦畫抄寫錯誤或者解説辭與卦畫對應不嚴謹導致的。、另外,在筮法中還有“數”的説法,也能支持我們“數”是指筮數的觀點。關於“數”,李學勤先生釋“”爲“丁”,理爲筮法第二十五節天干與卦中兑爲丁,并且理爲在筮法中凡是言“數”,都似乎與兑卦出現的位置有關。?郭永秉先生理爲此字或許是“山”字的倒形,釋爲“覆”

11、字。?筮法整理者有此理爲“見覆數”可能是指左側上爲兑卦,下爲巽卦,兩者卦畫互相反復。?趙平安先生理爲此字當釋爲“亭”,讀爲“頂”,“見頂數”是説兑卦出現在最上面。侯乃峰先生基本理同郭永秉先生的説法,但理爲該字形不是因爲“山”字倒過來而爲“覆”,而可能就是“阜”字,讀爲“覆”。?見(數),乃亦(得)。”(卦例六:第二節得)筆者大體贊同郭永秉先生和侯乃峰先生的説法,“”字具體的來源,我們暫且不爭論,但“”應當就是表示“覆”的涵義,是倒置的意思。從上文中得出的筮法中“數”是指“筮數”的思路來看,“數”的説法也是符合的。在筮法的解卦思路中,“六”“一”之外的筮數作爲非常見筮數,它們的出現往往具有特殊的

12、指示作用。這里的“數”應該就是指左上側的一個卦。卦例六左上側筮數從下到?清華簡筮法札記四則、?。?”在筮法一篇的原簡中,卦例四處於一節的邊緣位置,抄寫的版面非常緊湊。卦例四雖然僅僅衹有兩組四個八經卦,但相較於上下的卦例,已經是多占據了一簡的位置。因此卦例四也很有可能是出於版面布局的考慮,衹抄寫了“數出”的卦例,而没有抄寫“數入”的卦例,纔導致了卦下之辭與卦例的不相吻合。李學勤:初識清華簡,上海:中西書局,?,?頁。郭永秉:釋清華簡中倒山形的“覆”字,清華大學出土文獻研究與保護中心編清華簡研究第?輯,上海:中西書局,?,?頁。李學勤主編,清華大學出土文獻研究與保護中心編:清華大學藏戰國竹簡(肆)

13、,?頁。趙平安:再論所謂倒山形的字及其用法,深圳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年第?期。侯乃峰:戰國文字中的“阜”,貴州師範大學學報?年第?期。李學勤主編,清華大學出土文獻研究與保護中心編:清華大學藏戰國竹簡(肆),?頁。上依次爲“九五四”,從下到上依次減小,如同倒覆。我們把這一組數列排列開來,就更清楚地看到,這組數字排列正像倒覆的器皿(圖?)。該卦例筮數分布形態與“”字的字形也是相合的,這也就是“數”的涵義。、由此,也可以再次佐證,筮法中的“數”指的就是“筮數”。0圖?卦例六中“數”横條圖資料來源:清華大學藏戰國竹簡(肆)二?淺筮法“女在上”與卦之“貞”“悔”關於卦之貞悔,學術界多以内卦爲貞,

14、外卦爲悔。説文解字 曰:“,易卦之上體也。”?在一卦之中,内卦爲貞,外卦爲悔,這種説法在傳世文獻中早有提到。左傳僖公十五年載:?秦伯伐晉,卜徒父筮之吉。涉河,侯車敗,詰之,對曰:“乃大吉也,三敗,必獲晉君,其卦遇蠱,曰:千乘三去,三去之餘,獲其雄狐。夫狐蠱,必其君也。蠱之貞,風也;其悔,山也。歲云秋矣,我落其實而取其材,所以克也。實落材亡,不敗何待。”?杜預注:“内卦爲貞,外卦爲悔。”?蠱卦,下爲巽,上爲艮,巽爲風,艮爲山,下風上山,風爲貞,山爲悔。左傳所載卜徒父解卦即是以内卦爲貞,外卦爲悔。因爲先秦時期存在多種卜筮系統,卦的貞悔有更廣泛的涵義,應當區别對待,具體分析。在先秦古籍中,還有用貞和

15、悔表示先後兩個六十四卦的例子,如國語晉語四記載:?二二二秋冬卷、?當然,“數”,也可能是指卦例左側上下的兩個三爻卦,筮數從下而上依次是“六”“七”“七”“九”“五”“四”,也正像一個倒覆的器皿。從下而上依次是器口、器腹、器底。漢許慎撰,宋徐鉉校訂:説文解字三篇下,北京:中華書局,?,?頁。晉杜預注,唐孔穎達疏:春秋左傳正義卷一四僖公十五年,清阮元校刻十三經注疏,北京:中華書局,?,?頁。晉杜預注,唐孔穎達疏:春秋左傳正義卷一四僖公十五年,清阮元校刻十三經注疏,?頁。?公子(重耳)親筮之,曰:“尚有晉國。”得貞屯悔豫,皆八也。筮、史占之,皆曰:“不吉,閉而不通,爻無爲也。”司空季子曰:“吉,是在

16、周易,皆利建侯。不有晉國,以輔王室,安能建侯?我命筮曰尚有晉國,筮告我曰利建侯,得國之務也,吉孰大焉!”、韋昭注:“内曰貞,外曰悔。震下坎上,屯;坤下震上,豫。得此兩卦,震在屯爲貞,在豫爲悔。”?韋昭昭爲震在屯卦爲貞,在豫卦爲悔,因此是“貞屯悔豫”。清代易學家李道平反駁韋昭的注説:“韋氏止知内卦爲貞,外卦爲悔;不知遇卦亦爲貞,之卦亦爲悔,今遇屯之豫,故曰貞屯、悔豫也。”?韋昭昭爲,卦的貞和悔衹能是針對一個六十四卦(六爻卦)的上下卦而言,因此以“震在屯爲貞,在豫爲悔”注解國語的“貞屯悔豫”。李道平則昭爲遇卦爲貞,之卦爲悔,不再局限於一個六十四卦之中。李道平的説法較有説服力,但仍然無法脱離用周易中

17、本卦和之卦的思維來解釋“貞”和“悔”。仔細分析,國語中記載的此卦例,先是卜筮得到“貞屯悔豫,皆八”的結果,筮、史占之,皆曰不吉,然後司空季子纔用周易解之。可見“貞屯悔豫,皆八”的卜筮結果并不是使用周易筮得的。貞屯悔豫?,屯爲貞,豫爲悔,屯之六二、六三、上六不變,其餘三爻皆變,此爲三爻變之卦例。在左傳國語記載的卜筮卦例中,明確提到以周易卜筮的,皆爲一爻變,未有多爻變的。如左傳宣公六年豐?之離?、宣公十二年師?之臨?、襄公二十五年困?之大過?、襄公二十八年復?之頤?、昭公五年明夷?之謙?、昭公七年屯之比?、昭公二十年坤?之比?、哀公九年泰?之需?。左傳國語中凡是明言用周易筮卦的,皆爲一爻變,?并且

18、也不會有“皆八”的表達,由此也證明“貞屯悔豫”的卜筮結果和形式并不屬於周易系統。清華簡筮法是不同於周易而有自己解説體系的筮書,筮法駢列前後兩組四個八經卦,兩組卦并非變卦關係,而衹是單純的駢列關係。在筮法一篇中提到“”,這爲我們的研究提供了新材料和新思路。筮法第七節讎(如卦例七):“凡讎,三男同女,女在上,妻夫相見,讎。”其所列卦例右上爲艮,右下爲乾,左上爲兑,左下爲震,艮、乾、震,皆爲男,?清華簡筮法札記四則、?徐元誥集解:國語集解卷一晉語四,北京:中華書局,?,?頁。徐元誥集解:國語集解卷一晉語四,?頁。清李道平:周易集解纂疏,北京:中華書局,?,?頁。關於多爻變的卦例,國語中所載的一例“遇

19、乾之否”三爻變的卜筮實例和左傳中所載的一例“艮之隨”五爻變的卜筮實例,要麽是完全不用周易卦爻辭解卦,要麽是先得到卦再用周易解釋。從文意中即可推知,其使用的筮法本不是周易系統的,衹是爲了闡釋需要,纔用周易來解釋的。唯兑爲女,是“三男同女”之象,兑居左邊一組卦的上部,謂“女在上”。筮法整理者引説文解字“,易卦之上體也”來解釋,因爲兑卦在這兩組卦的上體,所以稱爲“女在上”。、若按照“卦之上體謂”的解釋,則筮法中“女在上”,其實可以直接表達爲“女在上”或者“女在”,而不必稱“女在上”。按照筮法全篇的慣例,在兩組卦的上部都稱爲“在上”,在兩組卦的下部都稱爲“在下”,没有稱爲“在上”的。如筮法第一節死生(

20、如卦例八):“筮死妻者,相見在上,乃曰死。”所謂“相見在上”是指長男震和長女巽一男一女相見於的上部。又如筮法第十一節雨旱(如卦例九):“金、木相見在上,陰;水火相見在下,風。”按照筮法一篇中的卦位图來講,兑在西方屬金,巽在東南屬木,“金、木相見在上”是指兑卦和巽卦在卦的上部;艮在東北屬水,坎在南方屬火,“水火相見在下”是指艮卦和坎卦在卦的下部。又如筮法第二十九節爻象:“凡爻,如大如小,作於上,外有吝;作於下,内有吝;上下皆作,邦有兵命、慶忌、風雨,日月有食。”?在觀察爻的出現位置時,也是衹提上下,不言貞悔。仔細分析,筮法第七節讎所言“女在上”是説兑卦居左邊一組卦之上部,“”是指左邊一組卦,“上

21、”即左邊一組卦的上部。在筮法中雖然衹出現了“”,而没有出現“貞”,但這裏的“”應該是與後來所言的“貞悔”中的“悔”是一回事。“”是左邊的一組卦,是後卜得的卦;“貞”是右邊一組卦,是先卜得的卦。國語所載“貞屯悔豫,皆八也”中作爲“貞”和“悔”的屯和豫也應當是兩個先後筮得的卦,或者先後筮得的兩組卦,而并非是李道平所言的遇卦與之卦的關係。?(凡)讎(售),參(三)男同女(女,女)才(在)()上,妻夫相見,讎(售)。?(卦例七:第七節讎)?二二二秋冬卷、?李學勤主編,清華大學出土文獻研究與保護中心編:清華大學藏戰國竹簡(肆),?頁。李學勤主編,清華大學出土文獻研究與保護中心編:清華大學藏戰國竹簡(肆)

22、,?頁。釋文亦參考賈連翔出土數字卦文獻輯釋,?頁。李學勤主編,清華大學出土文獻研究與保護中心編:清華大學藏戰國竹簡(肆),?頁。(筮)死妻者,相見才(在)上,乃曰死。、(卦例八:第一節死生)金、木相見才(在)上,侌(陰);水火相見才(在)下,風。?(卦例九:第十一節雨旱)貞和悔的用法最開始就應該是應用在筮法一類駢列兩組卦的卜筮系統中的。貞,説文解字云:“卜問也。”?,説文解字云:“易卦之上體也,商書曰:曰貞曰。”?鄭玄注云:“悔之言晦,晦猶終也。”。貞是問,是終,這種貞悔的組合,其實是在一問一答,其形式類似甲骨卜辭中的命辭與占辭。先秦時期卜與筮互相影響借鑒,這種駢列卦畫的形式或許就從龜卜中借鑒

23、而來。周易作爲六十四卦的系統,上下六爻本作爲一個整體,本没有上下卦的區分。衹是受到三爻卦(八經卦)系統的影響,而融合了八經卦解卦的方法。作爲六爻卦的六十四卦也被分爲上下。而在卜筮過程中,先筮得下卦,再筮得上卦,貞悔之名也就自然地分屬下上二卦了。三?淺筮法的“左右”清華簡筮法第二節得中有兩個卦例,提到“左”和“右”的問題。如下:?參(三)(左)同右,乃(得)。?參(三)右同(左),乃(得)。?(卦例十:第二節得)?清華簡筮法札記四則、?。?李學勤主編,清華大學出土文獻研究與保護中心編:清華大學藏戰國竹簡(肆),?頁。李學勤主編,清華大學出土文獻研究與保護中心編:清華大學藏戰國竹簡(肆),?頁。漢

24、許慎撰,宋徐鉉校訂:説文解字三篇下,?頁。漢許慎撰,宋徐鉉校訂:説文解字三篇下,?頁。漢孔安國傳,唐孔穎達疏:尚書正義卷一二洪範,清阮元校刻十三經注疏,?頁。李學勤主編,清華大學出土文獻研究與保護中心編:清華大學藏戰國竹簡(肆),?頁。整理者提到,依據筮法第二十四節卦位圖,於乾、離至巽、坎間作一隔綫(如圖?),則第一卦例離、艮、巽均在左,左下之坤在右,因此是“三左同右”;第二卦例中,坤、兑在右,離在左,因此是“三右同左”。、其説甚是。但整理者對在乾、離到巽、坎中間畫一條隔綫來分隔左右的原理却没有解釋。爲何是從乾、離至巽、坎,而不是離、艮到坤、坎之間作一條間隔的直綫呢?整理者語焉不詳,也鮮有學者

25、關注,這個問題遂擱置而得不到解釋。圖?卦位圖左右分别示意圖筆者者爲這個問題與八卦、四行、四季、四方的配屬有關。在筮法的卦位圖中,四方、四色、四行是結合起來的:“東方也,木也,青色;南方也,火也,赤色也;西方也,金也,白色;北方也,水也,黑色也。”?但四方、四色、四行的對應又似乎與四正之卦是有所脱鈎的。或許是八卦與四行的數量不相等,并且正好是倍數關係,這樣就會導致每一行都對應兩個卦。而在這種對應關係中,離和艮是一個整體,震和巽是一個整體,坎和坤是一個整體,兑和乾是一個整體。也就是四正之卦與其順時針旋轉相鄰的卦對應相同的四行。對於這一點,筮法第十一節雨旱中有所體現:?金、木相見才(在)上,侌(陰)

26、;水火相見才(在)下,風。?(卦例十一:第十一節雨旱)該卦例上邊是巽卦和兑卦,兑爲金,巽爲木。下邊是艮卦和坎卦,坎爲火,艮就是水。如果按照四正之卦和四行的嚴格對應,對應木的應該是震,對應水的應該是離,而這裏得到的結論是艮也對應水,巽也對應木。由此也就可以推知,卦位圖中四正之卦與其按順時針方?二二二秋冬卷、?李學勤主編,清華大學出土文獻研究與保護中心編:清華大學藏戰國竹簡(肆),?頁。李學勤主編,清華大學出土文獻研究與保護中心編:清華大學藏戰國竹簡(肆),?頁。李學勤主編,清華大學出土文獻研究與保護中心編:清華大學藏戰國竹簡(肆),?頁。向相鄰的下一卦對應相同的四行。很有可能,坎爲火,坤也應該對

27、應火,兑卦對應金,乾卦也應該對應金。由此而言,離和艮、震和巽、坎和坤、兑和乾,四組相鄰的卦是成對的,其屬性是相同的。、這也是不能從離、艮到坤、坎中間進行間隔分開左右的原因,因爲這樣分割就會把同一屬性的離和艮、坤和坎分到左右兩邊了。因此也衹有從乾、離至巽、坎間作一隔綫進行左右的分割了。四?淺筮法之祟與周易爻題清華簡筮法中祟一篇,講如何利用八經卦中筮數出現的情况來判斷“祟”的具體所指,即災禍發生的具體對象。其中多利用低概率筮數“四”“五”“八”“九”來作爲判斷的主要標誌。?重要的是,祟一篇能够反映出低概率筮數作爲特殊作用爻已經有向爻題演變的趨勢,這對我們研究周易爻題的性質和形成具有重要意義。丁四新

28、先生已經敏鋭地注意到了這一點,他?爲筮法也已經具備了“經爻”(“本爻”或者“體爻”)和“用爻”(“占爻”或者“變爻”)的概念,并將筮法的六個筮數稱爲“六象”,其學術眼光非常敏鋭。但是其主要目的還是論證“六”“七”兩個筮數的符號化,并没有將筮法與周易進行深入對比研究。?清華簡筮法中有“四”“五”“六”“七”“八”“九”六個筮數,因此筮法中分析各爻的情况相對周易更加複雜,但仔細分析筮法中祟一節,其中已經藴含着如同周易的爻題形式了,祟一節出現筮數情况所繫的吉凶判斷,其作用正與周易的爻辭相似,我們完全可以將祟中的記爻方式轉换成類似於周易的爻題形式,如表?。雖然祟一節中還有諸多訓詁上的不同説法。但整體來

29、看,通過這種轉寫,完全可以把祟一節轉寫爲周易爻題的形式。其中值得注意的是,乾祟有純、五、九三種情况,祟有純、四、八三種情况,三種情况都是三爻筮數都相同。在筮法中衹有乾祟、祟會出現這種情况,這與周易中的乾卦“用九”和坤卦“用六”性質是相同的,三爻(或者周易中的六爻)筮數完全相同,衹會出現在乾坤中。周易乾卦的“用九”性質相當於乾祟的“五”“九”,筮法祟乾祟中的“五”“九”即是“用五”“用九”的意思;?周易坤卦當中的“用六”性質相當於祟中的“四”“八”,筮法祟坤祟中的“四”“八”即是“用四”“用八”。周易爻題形式和筮法祟兩者性質相同,衹是形式有所差别。之所以會有這種差别,其原因有幾點:?、筮法有“四

30、”“五”“六”“七”“八”“九”六個筮數,而周易?清華簡筮法札記四則、?當然,乾坤二卦有可能具有特殊的安排,而不與四正之卦具有相同的屬性。劉光勝:從清華簡筮法看早期易學的演進,歷史研究?年第?期。丁四新:從出土文獻論周易卦爻畫的性質和來源,丁四新主編楚地簡帛思想研究第?輯,長沙:嶽麓書社,?,?頁。周易“用九”“用六”,中“用”是“皆”“全”的意思,“用”之本字爲“通”,“通九”即是六爻筮數皆爲“九”,“通六”即是六爻筮數皆爲“六”。參見廖名春周易經傳與易學史新論,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頁。衹有“六”“七”“八”“九”四個筮數;?、筮法系統陰陽爻是“六”“七”轉變而來,周易系統陰陽爻

31、是“七”“八”轉變而來;?、筮法祟是利用三爻的八經卦,而周易是利用六爻的六十四别卦。但是這種差别是形式上的,兩者在原理上是一致的。另外,筮法之祟還有“純”,這種表述在周易中是没有的,“純”相當於周易乾卦六爻皆筮得“七”,坤卦六爻皆筮得“六”,其實也就是文言傳所説乾卦卦體“剛健中正,純粹精也”。之所以在周易中出現“用九”“用六”,在筮法乾祟中特别提到“純”“五”“九”,祟中特别提到“純”“四”“八”,這絶不是偶然,因爲各爻都相同在卜筮中是具有特别兆示作用的,并且也衹能在乾坤中出現。通過對比研究,我們?識到周易爻題中的“九”和“六”本來就是筮數,因爲“九”“六”出現概率低而具備了占卜吉凶的作用,周

32、易中“九”“六”的爻題衹是爲了方便而采取的一種記録筮數的方式。、而祟之所以没有采用周易爻題的方式,是因爲筮法周易兩者所屬的易學體系不同,并且筮法筮數較多、爻位較少,不便於采用較爲規範的爻題。另外,我們還發現祟篇中的筮數形態與具體的祟之間有着緊密的聯繫,其中尤以筮數“四”爲明顯。在坤祟中提到“四乃縊者”,勞祟和離祟中也都提到“四,縊者”,巽祟中提到“四,非狂乃縊者”,都將“四”和“縊”聯繫起來,在祟一篇中,“縊”是指被縊死或者自縊死的人。而筮數“四”作“”,正是圓環繩索狀,也因此將“縊”和筮數“四”聯繫了起來。在周易中,爻辭也與筮數形態有緊密聯繫,譬如乾卦中,爻辭龍的取象就是來源於筮數“九”的。

33、?這説明筮數(或者是爻)的象與爻辭之間的確有緊密的聯繫。筮法之祟篇也確與周易具有參互研究的重要價值。整體上來看,筮法中祟和爻象兩節以及周易都利用爻的作用來指示吉凶,爻象是將變爻聯繫到具體的物象,祟是將爻特定的組合聯繫到祟的特定情况,而周易則是將“爻”與“辭”聯繫在一起。它們在根本上都是相同的,都是以爻的變化作爲指示標杆。?因爲筮法采用三爻的八經卦,筮數多,爻位少,因此就發展出了複雜的爻象,還有强調八經卦中少數爻的決定作用;而周易采用六爻的六十四别卦,爻位多,筮數少,因此就没有過分地强調爻象,而充分利用了爻位的上下尊卑,并且繫爻以辭,這是筮法中爻象和祟皆不具備的,説明“辭”和“位”是周易系統一個

34、重要的標誌。?二二二秋冬卷、?在左傳中還有用某卦之某卦來記爻的方式,這也説明當時存在多種爻題記録的方式。馬王堆帛書衷篇也提到:“九也者,六肴(爻)之大也。爲九之狀,浮首兆下,蛇身僂(曲),亓(其)爲龍類也。”見裘錫圭主編,湖南省博物館、復旦大學古文字與出土文獻研究中心編纂長沙馬王堆漢墓簡帛集成(叁),北京:中華書局,?,?頁。爻是變爻的特指,而通常意義上我們往往把爻理解爲陰陽化的卦體。參見馬明宗清華簡筮法與“爻”的本義 兼論周易的“彖”與筮法的“屯”,出土文獻?年第?期。表?筮法之祟篇及其爻題形式轉寫表原文轉寫(乾)祟屯(純)、五,(滅)宗。九乃山。肴(淆),乃父之不(葬死)。莫屯(純)乃室中

35、,乃父。純(初七、七二、上七):(滅)宗。初五、五二、上五:(滅)宗。初九、九二、上九:乃山。肴(淆):乃父之不(葬死)。莫屯(純):乃室中,乃父。祟門、行。屯(純)乃母。八乃(奴)(以)死,乃西祭。四乃(縊)者。門、行。純(初六、六二、上六):乃母。初八、八二、上八:乃(奴)(以)死,乃西祭。初四、四二、上四:(縊)者。艮祟隶(殔)。九乃(豦)。五乃楒。隶(殔)。上九:乃(豦)。上五:乃楒。兑祟女子大面端(嚇)死、長女爲妾而死。女子大面端(嚇)死、長女爲妾而死。(勞)祟風、長(殤)。五,伏(劍)者。九,戊(牡)(豦)。四,(縊)者。弌(一)四弌(一)五,乃(辜)者。風、長(殤)。五二:伏(劍

36、)者。九二:戊(牡)(豦)。初四:(縊)者。上四:(縊)者。初四、五二:乃(辜)者。五二、上四:乃(辜)者。羅(離)祟(竈)、(溺)者。四,(縊)者。一四一五,長女(殤)。二五夾四,(辜)者。(竈)、(溺)者。四二,(縊)者。初五、四二:長女殤。四二、上五:長女殤。初五、四二、上五:辜者。(震)祟日出,東方。(食)日,監天。(昃)日,天。莫日,雨帀(師)。五,乃(狂)者。九,乃户。日出,東方。(食)日,監天。(昃)日,天。莫日,雨帀(師)。初五:乃(狂)者。初九:乃户。?清華簡筮法札記四則續表原文轉寫巽祟(字)(殤)。五、八乃(巫)。九,柆、子。四,非(狂)乃(縊)者。(字)(殤)。五二:乃(巫)。上五:乃(巫)。初八:乃(巫)。九二:柆、子上九:柆、子。初四:非(狂)乃(縊)者。?資料來源:清華大學藏戰國竹簡(肆)出土數字卦文獻輯釋。、。?小文寫作過程中,得到導師曹錦先生的指導,也得到同門的建議。小文還承蒙賈連翔先生、鄔可晶先生、王挺斌先生的指正。賈連翔先生在提出一些具有啓發性的看法後,還惠賜大作出土數字卦文獻輯釋,使本人在寫作修改過程中得以參考。本文又承蒙匿名審稿專家提供中肯的意見,修正了不少内容。在此對師友們和專家們的幫助致以真摯的感謝!?二二二秋冬卷、李學勤主編,清華大學出土文獻研究與保護中心編:清華大學藏戰國竹簡(肆),?頁。釋文亦參考賈連翔出土數字卦文獻輯釋,?頁。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