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一上第八单元.doc

上传人:仙人****88 文档编号:7215088 上传时间:2024-12-28 格式:DOC 页数:46 大小:283.3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一上第八单元.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6页
一上第八单元.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6页
一上第八单元.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6页
一上第八单元.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6页
一上第八单元.doc_第5页
第5页 / 共4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课 时 教 案第八单元 课题5以内的加法 第 1课时 总第 23个教案教学目标1在具体的情境中初步理解加法的含义,并能正确计算5以内的加法。 2培养初步的观察、理解能力,以及初步的自主探究意识。3初步学习用加法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树立数学意识,增强学习数学的信心。思考与调整(二次备课)教学重点初步认识和理解加法的含义,并学会5以内数的加法。教学难点学会5以内数的加法。教具、学具准备 挂图学前预判: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出示例1图,教师引导:小朋友们在学校里不仅要学会学习,还要学会劳动。你们看,一1班的小朋友正在校园里干什么呢?从图中你看到了什么?(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话说出图意。)“看到这些,

2、你想知道些什么吗?”让学生学会自己提出问题,强化学生的问题意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教师引导:从这幅图上我们看到了3个小朋友在浇花,后来有来了2个小朋友,现在一共有几个小朋友呢?二、思索探究、交流共享:1合作探究,初步感知加法的含义。(1)提问:想一想,怎样表示把3个人和2个人合起来是5个人呢?同桌的小朋友相互商量商量。(2)汇报各自的表示方法(3)评价学生的方法,指出数学家们的表示方法:3+2=5(4)理解加法:“+”的名字叫加号,他是15世纪德国数学家魏德曼首创的。你知道“+”表示什么吗?(通过学生之间的交流,使学生明确是“合起来”的意思)。加号前后的“3”“2”分别表示什么?小结:把“3

3、”和“2”合起来,求一共是多少,要用加法算。(5)学习算式的读法:“3+2”读作“3加2”。2自主学习,进一步理解加法的含义出示例2的两幅图,请学生观察图意后列出加法算式。同组的小朋友互相说一说算式中的每个数表示什么意思?得数是多少?你又是怎样理解的?汇报各自的想法与算式,教师对学生合理的方法加以肯定,加深对加法意义的理解。三、检测完善:1课间操:根据本课的学习内容,组织学生做4、5的拍手游戏。(师:我拍1,生:我拍3;齐:1和3组成4)2参观快乐农庄,完成“想想做做”(1)第1题:指导学生观察后口述图意,独立将算式填写完整,并在小组里交流。(2)第2题:可以让学生相互合作,摆一摆并算出得数,

4、从而帮助学生加深对加法含义的理解。(3)第4题:有三只小兔去采蘑菇,兔妈妈想知道它们各采了多少只?瞧,小兔们正准备一只一只地去数呢。小朋友,你们能很快算出它们各采了多少只蘑菇吗?哪只小兔采得最多呢?由学生看图后独立完成,感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过程。(4)第3题:拿出准备好的口算题(教师作适当补充),从每组的第一个小朋友开始,每人完成一题,看哪几组最先完成。请获胜的小组代表说说他们是用什么方法来计算的?四、全课总结:小朋友,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鼓励学生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五、课堂作业补教学反思:课 时 教 案第八单元 课题5以内的减法 第 2课时 总第 24个教案教学目标1初

5、步体会减法的含义,知道从一个数里去掉一些要用减法计算。2在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等实际活动中,体会问题情境和解决问题的过程,能用自己的算法正确计算5以内的减法。3初步培养学生积极思考、认真倾听的学习习惯,建立符号化的思想,加强学生的合作意识。思考与调整(二次备课)教学重点初步体会减法的含义、自主探索出减法的计算方法。教学难点自主探索出减法的计算方法。教具、学具准备学生:每人5根小棒,车票(算式卡片)教师:主题情境图、“汽车卡片”(标有数字)学前预判: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出示主题情境图)你们看到了什么? 谁能完整地说一说这两幅图告诉我一件什么事情?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二、思索探究、交流共

6、享:1针对刚才提出的问题展开讨论,尽量说出自己的想法。2我们怎么表示5个小朋友,走掉了2个小朋友,还剩3个小朋友呢?(同桌商量商量)3根据学生汇报(方法是多种的)4教师小结刚才各组的想法都很好,我们知道了5个小朋友走掉了2个小朋友,就是从5个里面去掉2个,要用减法。(板书:5-2=3)讨论:(1)这里的5、2、3分别表示什么?(2)“-”表示什么?(3)你还能说出其他用5-2=3表示的事例吗?(学生举例)5出示“试一试”,让学生叙述情境,并提出问题(如果一下没提到减法问题,教师要有耐心,适当提示)再列出算式(3-2=1或3-1=2)提问:3减2得几,你是怎么算的?在小组内交流,对各种方法都应鼓

7、励.追问:如果不看图、不数指头,你会算吗?引导学生用数的组成来计算。三、检测完善:1“想想做做”1观察每幅图,用“一共有走掉还剩”把图意说清楚,再列式计算,说说是怎么算的?2“想想做做”4指名中下的学生说图意、提问题,再列出算式计算。给中下学生多些机会说出自己的想法,帮助他们找到合适的计算方法,体验观察、提问、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减法的含义。3“想想做做”2(1)看算式,用小棒摆一摆,摆好后说说自己的想法,再计算出结果,能优化自己的算法。(2)你还能用小棒摆出哪些减法问题?4生活中的问题说说生活中用减法解决的问题。5游戏“乘车买票”5个学生做检票员,其他学生每人一张车票,车票上的得数就是要乘的

8、车号。游戏开始,学生开始上车,检票员检票。四、全课总结: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你有什么新的收获?五、课堂作业补教学反思:课 时 教 案第八单元 课题0的加减法 第 3课时 总第 25个教案教学目标1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得数是0的减法计算和一个数加0的加法计算,初步认识其计算规律。2培养观察、理解、探求、合作的能力,在原有的知识基础上以积极主动的态度思考问题。思考与调整(二次备课)教学重点理解几减0的含义。教学难点认识关于0 的加、减法计算规律。教具、学具准备 主题情境图学前预判: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1教师把手中的两支粉笔送给了一个小朋友,现在老师手里一支粉笔也没有了,应该用什么来表示?2傍晚放

9、学时,小朋友都回家了,教室里一个人也没有,用几来表示?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与0有关的内容。二、思索探究、交流共享:1教学例1(1)为了美化校园环境,学校种了许多的花,小明和他一(1)班的小朋友主动承担了给他们教室门口两个花坛浇水的任务。瞧,一大早,他们就开始行动了。(出示情境图1)(2)师:你看到了什么?(引导学生说出:原来有3个小朋友浇花,浇完花以后全都离开了)现在还有人吗?(3)根据刚才小朋友浇花的情况,你能列出一个算式吗?板书:3-3(4)3-3得数是几呢?你是怎么想的?(5)算式中的两个3表示的意思一样吗?分别表示什么?3-3表示什么呢?(6)小结:“3-3=0”表示3个小朋友浇花,浇完花

10、后全部离开了,一个人没有了,就等于0.2教学例2(1)小明他们那个组的小朋友还在教室里种了两盆花呢,他们精心栽培,到了开花的时节了,我们一起来看看吧。(出示情境图2)(2)能说一说这幅图的意思吗?先说给同桌听一听。(3)白菜老师提了一个问题:两盆一共开了几朵花?应该用什么方法来计算呢?为什么?(4)怎样列算式?得数是几?你是怎样想的?(5)说说算式中的每个数及算式表示的意思。(6)小结:“5+0=5”表示一盆开了5朵花,一盆没有开花,两盆一共开了5朵花。3.揭示课题。刚才我们学习了有关0的加减法这个新本领(板书课题)。4.完成“试一试”。(1)不过,刚才我们都是看图列式得出的结果,如果不看图,

11、你能算出结果吗?小萝卜和小辣椒各出了一道题,你试试看。(2)学生独立完成,然后在小组中交流自己的想法。(3)全班交流。三、检测完善:1“想想做做”1观察图意,独立完成,在小组内交流。2“想想做做”3说一说、算一算,体会从多到少,从有到无的过程,理解减的含义。3“想想做做”4同桌比赛进行,看谁的牵牛花最先爬满花架。再引导学生横、竖进行比较,掌握规律。4“想想做做”6说一说为什么可以这么填?(对填得多的学生给予奖励)四、全课总结:今天在0 的家里,我们又有哪些新的收获?谁表现得最出色?评出今天的“智慧小明星”。五、课堂作业补教学反思:课 时 教 案第八单元 课题 练习 第 4课时 总第 26个教案

12、教学目标1、巩固学生已学的加、减法(5以内),能熟练地口算。2、使学生具有初步的自主探究的意识,在信息多的大环境中培养学生对信息简单分类和选择利用的能力。3、通过练习,培养学生初步的联想、推理能力,并愿意与别人合作学习。思考与调整(二次备课)教学重点0的加减法计算。教学难点0的加减法的计算规律。教具、学具准备 学前预判:教学过程:一、知识再现:小朋友已经学习了5以内的加减法,这节课,我们就来比一比哪些小朋友计算最棒!先比一比谁口算最快。(口算卡或训练听算)5+0 2+3 1+4 3+1 4-3 2-2 4-1 3-0 5-0二、基本练习: 1.练习五第1题。(1)出示第一幅图。谈话:你们看,小

13、猴在搬西瓜呢,谁来说说这幅图的意思?并根据图列出相对应的算式。汇报板书,谁来说说4+1=5表示什么意思?(2)出示第二幅图。谈话:小鸟飞来了。你能看图独立列出一道加法算式吗?提问:3+2=5表示什么意思?(3)出示第三幅图。谈话:请大家仔细观察这幅图,你能完整的说说它的图意吗?提问:4-1=3表示什么意思?(4)出示第四幅图。谈话:你能看图列出一道减法算式?提问:2-2=0表示什么意思?2.练习五第2题。引导学生看图,让学生帮助小鸡找家,用线连一连。同桌相互交流,订正。3.练习五第3题。(1)学生独立完成。(2)集体交流:比较5+0、5-0,强调:一个数加上“0”或减去“0”,还是得原数。(3

14、)比较3+1、1+3,渗透加数交换位置,和不变。三、综合练习:1练习五第4题。(1)出示第一幅图。引导学生观察:图中小朋友在干什么?图中还画了些什么?说给大家听听!(2)根据图,小朋友可以提出哪些数学问题?(3)全班交流。学生独立列一个加法算式。(4)集体交流,说说你列的算式表示的含义。(5)学生独立列出第二幅图的减法算式。集体交流算式表示的含义。2练习五第5题。学生描红并算一算,小组交流。四、反思总结:先让学生谈一谈这节练习课的收获,提出还有什么不熟练的地方,个别辅导。五、课堂作业补教学反思:课 时 教 案第八单元 课题6、7的加法 第 5课时 总第 27个教案教学目标1通过动手实践、自主探

15、索、合作交流得出和是6、7的加法算式。2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进一步认识和理解加法的含义,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3发展初步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理解能力和自主探索精神,初步感受简单的函数思想。思考与调整(二次备课)教学重点通过动手实践,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得出和是6、7的加法算式。教学难点能够有序地说出和是6、7的加法算式。教具、学具准备 学前预判: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出示情境图谈话:你参加过植树活动吗?植树能绿化我们的家园,改善我们的生活环境,看来了一群小朋友植树了今天我们要利用这幅图学习新的数学知识二、思索探究、交流共享:1教学例题(1)谈话: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一共来了多少人植树?你看

16、到的信息中哪些是有用的?(2)提问:你能列式计算吗?谁还能列出不同的加法算式?(3)小组讨论:这两道加法算式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 2教学例2:谈话:今天中午食堂的老师要去菜场买菜,你们这些小会计能帮帮忙吗?(出示例2的主题情境图中3个青椒和4个红椒)再出示括号和问号,给这个符号取个名字,说说表示什么意思?再介绍括号和问号。把这幅图的意思连起来说。列式(3+4=7或4+3=7)说说算式中各数表示的含义。3“想想做做“第二题。同桌说一说图意然后再列式。4小结:刚才我们学习了什么?咱们黑板上的算式有点乱,谁来整理一下,说说为什么这样整理?三、检测完善:1“想想做做”3“青蛙跳伞”(出示青蛙跳伞图

17、)青蛙王国里正在进行跳伞比赛,可是下面有两条河,小青蛙不知道应该往哪个河里跳,聪明的小朋友,快来帮帮它们。(指名移动)2“想想做做”4口算帮助小青蛙解决了问题,我们赶快去参加小蜜蜂的聚会吧。(出示青虫)哎呀,四条大青虫挡住了我们的去路,我们必须完成大青虫身上的口算题才能继续前进,赶快动手吧,看谁算得又对又快。探索:观察一下这些算式,你发现了什么?3小蜜蜂可真热情呀,瞧,来了6只小蜜蜂排成两队迎接我们呢,猜猜它们可能怎么排队?又飞来一只小蜜蜂,现在该怎么排?4生活中的问题自己设计生活中的图画,让好朋友看图列出算式,比一比,谁的问题多,谁列的算式多?四、全课总结:今天你有什么收获?学到了哪些本领?

18、五、课堂作业补教学反思:课 时 教 案第八单元 课题6、7的减法 第 6课时 总第 28个教案教学目标1.在问题情境中经历提出并解决问题的过程,让学生结合具体的植树情境,会根据同一幅图列出两道减法算式,掌握6、7减几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进行计算,加深对减法意义的理解。2.进一步理解图画应用题,明确图意,初步体会根据同一幅图列出的两道减法算式之间的内在联系,培养学生分析判断的能力。3.进一步加强加减法算式书写的练习,培养良好的书写习惯思考与调整(二次备课)教学重点正确计算有关6、7的减法。教学难点理解图画应用题,明确图意。教具、学具准备 口算卡片,教学挂图。学前预判: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1口算

19、卡片练习:开火车,教师随机出示卡片,学生读题后报出答案:3+2= 5-1= 4+2= 3+3= 2+2= 4-2=4+3= 2+5= 5-0= 5+1= 4+2= 3-2=2导入新课:上一节课我们看到有些小朋友们准备去植树了,现在这些小朋友已经到达了植树地点,你们看;(出示例题情境图)二、思索探究、交流共享:1学生观察情境图。(1)图上有几人在植树?有几个男同学,几个女同学?教师引导学生说完整话:(图上一共有6人在植树,有4个男同学,2个女同学)(2)根据这幅图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小组内讨论,交流各自的想法(3)小组汇报交流结果。2同学们已经说出了想法,现在我们来看看这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女

20、生有几个?谁会列式?这个算式是什么意思?学生讨论并列算式。 6-4=2第二个问题:男生有几个?谁会列式?这个算式是什么意思?6-2=4讨论:这两道题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有什么不同的地方?教师小结:一个数减掉一个数等于另一个数,减掉另一个数就等于这个数。3试一试,让学生看图列式,并简单表达自己的想法。7-2表示什么意思?7-5呢?如果不看图,你会怎样想?4教学“试一试”。(1)首先让学生看图说说图画的意思。(2)教师引导学生说:一共有7个胡萝卜,去掉5个,还有2个。(3)教师媒体演示:虚线,表示去掉的意思。(4)教学虚线的意义:同学们,这条虚线就表示去掉的意思,表示去掉一部分,还剩多少?(5)将这

21、到图画应用题完整地说一遍:一共有7个胡萝卜,去掉5个,还有几个?(6)让学生将这到图画应用题试着说一说。(7)列式计算,教师板书:7-5=2 这是去掉左边,如果是去掉右边呢?(8)教师小结:同学们,像这样的题目我们叫做图画应用题。图画应用题中有也有虚线:表示去掉一部分,还剩多少的意思。三、检测完善:1完成“想想做做”的第1题。(1)出示依次第1题图,让学生在书上独立完成。(2)组织交流,说出填写的算式,并说说每组算式所表示的意思。提示:看到这个算式,你能马上想起来另外一个算式吗?(3)集体订正。2完成第2题。独立完成后组织交流,说说每个算式你是怎样算的?(从7-6=1想7-1=6) 3完成第3

22、题。(1)出示第3题图,提问:树上有几个家,白菜老师问小鸟应该飞回哪个家,我们可以怎样看?(指名回答)(2)学生把小鸟与飞回的家用线连起来。(3)反馈交流。4完成第4题。(1)学生独立计算,把答案写在书上。(2)比较每组中三个算式的相同点与不同点。说说得数是怎样变化的,为什么会这样变化。5完成第5题。(1)出示游戏玩法。(2)组织学生用准备的数字卡片进行游戏。6完成第6题。(1)说一说7只蜻蜓可以分成哪两部分?(2)你能写出几道减法算式?(3)交流反馈。说出所有7减法几的算式。(4)补充6。7、完成第7题。四、全课总结:通过本课的学习,你学会了什么?五、课堂作业补教学反思:课 时 教 案第八单

23、元 课题 练习 第 7课时 总第 29个教案教学目标1练习帮助学生熟练掌握得数是6、7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2进一步体会加、减法计算的实际意义,体会相应减法的内在联系,提高学生应用加减法计算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初步的分析、推理能力。思考与调整(二次备课)教学重点熟练掌握得数是6、7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教学难点看图提不同的问题。教具、学具准备 学具:数字卡片,小黑板。学前预判:教学过程:一、知识再现:前两天我们学习了得数是6、7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今天我们一起来练一练。(出示课题)二、基本练习:1游戏一(练习六第1题)(1)同桌分工,找相加等

24、于6、7的卡片,找到一组说出两个算式,同桌判断。(2)交流,有哪些等于6的加法?看谁说的多?(鼓励有顺序地回答)(3)等于7的加法呢?2游戏二(练习六第2题)(1)选两张卡片,用大数减小数,说给同桌听。(2)集体交流,要求有序地说。3计时口算(练习六第3题)(1)计时2分钟完成。(2)了解学生错误,及时评讲订正。4趣味练习:找朋友。(练习六第4题)(1)请学生说题意。(2)独立完成。(3)校对。(注意上下都有两个等于7的算式)三、综合练习:1补充练习 2一图两式练习。(练习六第5、6题)(1)带领学生看图,看清图上分成了哪两部分。(2)完整地用三句话说说每幅图的意思。(根据题目所要求的加法或减

25、法来提问)(3)把书上的算式填完整。(4)交流。说说每道算式的含义。(5)比一比两道算式之间有什么联系。3开放练习。(练习六第7题)(1)交流:从图上你知道了什么?(2)读教材所给的问题,独立列式计算。(3)说说算式的含义。(4)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5)对于学生提出的问题,让另一同学解答。4练习六第8题。(1)按从左到右的顺序一起说说第一根线上排列的物体的形状。(2)思考:你发现了什么排列规律?(3)猜猜1号盒子里的物体是什么形状,说出理由。(4)2号、3号呢?(5)独立思考第二根线上的3个盒子里是什么形状的物体,把思考的结果告诉同桌。(6)交流、说明理由。四、反思总结:说说你的收获?五、课

26、堂作业:补教学反思:课 时 教 案第八单元 课题得数是8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 第 8课时 总第 30个教案教学目标1经历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过程,学会计算和是8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2知道看一幅图能写出4道算式,初步感知加、减法之间的联系,培养初步的观察、比较和联想能力。3初步学会有条理地表达解决问题的过程,培养善于交流的良好习惯。思考与调整(二次备课)教学重点在探索与讨论的基础上,正确计算和是8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解决相应的简单问题。教学难点理解算式的含义和认识加、减法之间的关系。教具、学具准备 挂图、小黑板。学前预判: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快速抢答:( )可以分成2和5 8可以分成( )和1

27、8可以分成2和( ) ( )可以分成7和18可以分成6和( ) 8可以分成( )和4(1)请学生小声的说说(2)快速抢答,老师的教鞭开始飞了,看谁能跟得上?二、思索探究、交流共享: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孩子们,你们喜欢体育运动吗?在炎热的夏天,你们喜欢做什么运动呢?今天老师带你们去游泳馆,看看那里的小朋友在干什么。(出示游泳馆场景)要求:小组合作,看图说图意,提出教学问题并列出算式。看哪组说得多,说得好。2教师组织集体交流:(1)看了这幅图,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引导学生说出:岸上有3个学生,水里有5个同学,一共有几个同学?提问:怎么列式?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5+3=和3+5=让学生说5+3

28、和3+5的口算思路。(2)得出:相加的两个数交换位置,得数一样。教师提问:从这幅图中,你还能提出不一样的数学问题?引导学生说出:一共有8个同学,跳进水里5个(岸上有3个),岸上有几个?(水里有几个?)引导学生列出:8-3=,8-5=鼓励学生用不同的方法相出得数。3提问:同样的一幅图,小朋友们列出了几道算式?看了这四道算式,你想到些什么?(小组讨论交流,体会加减法之间的关系)再让学生小组交流后列出几组算式。4“试一试”(1)出示“兔子拔萝卜的情景图”(2)让学生说出图意后并独立填写算式及得数。(3)集体订正:让学生结合图说出每个算式表示的意思及每题的得数是怎样算出来的。三、检测完善:1想想做做第

29、1题:(1)看图后让学生独立填写算式的得数?(2)集体订正:每个算式表示什么意思?每题的得数是怎样算出来的?为什么第2幅图只列出了两道算式?(小组内交流)2游戏实践:帮帮小狗熊:(第3题)出示+=8,说明:小狗熊遇到难题了,看它有多着急!你能帮帮它吗?同桌合作,摆一摆,说一说。3第4题。出示“想想做做”,让学生独立做,然后同桌互相交流。4第5题。用卡片逐题出示“想想做做”第4题,指名回答。5“想想做做”第6题让学生说出图意后列式解答,集体订正时让学生说说自己列式时的想法。小组合作探究:根据图意你们能列出多少道算式?集体交流时,让学生说说自己的想法。四、全课总结: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五、课堂作

30、业:补教学反思:课 时 教 案第八单元 课题用括线表示的实际问题 第 9课时 总第 31个教案教学目标1进一步让学生了解括线和问号所表示的意思,会从括线表示的实际问题中收集信息,说清已知什么,要求什么;能联系加、减法的含义,列出算式解决用括线表示的简单实际问题。 2学生能联系具体情境,进行简单的、有条理的思考,初步学会与同学交流思考问题的大致过程,培养初步的分析、推理和判断能力。 3学生能体到数学问题就在自己身边,体会学习数学能解决实际问题,感受数学思考过程的合理性,初步形成学好数学的积极心理倾向。思考与调整(二次备课)教学重点知道图中括线和问号的作用,理解决这样的实际问题的思考过程。教学难点

31、知道图中括线和问号的作用,理解题中数量之间的关系,掌握解决问题的思考过程。教具、学具准备 挂图,小黑板。学前预判: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秋天是丰收的季节,果园里的苹果丰收了。今天,这些苹果小精灵要来到我们的教室和我们的小朋友一起来玩!不过它们都喜欢上课认真、积极发言的小朋友,它们还带来了一些题目要来考考大家,你们愿意接受它们的考验吗?揭示课题并板书:解决实际问题二、思索探究、交流共享:(一)例题。1理解题意。出示情境图(八个苹果),提问:看了这幅图,你知道了什么?你能提一个什么问题吗? 谈话:刚才小朋友提的这个问题我们还不会用文字写,为了方便在数学上,可以用符号来把这句话表示出来,请小朋友看

32、一看: (教师板书演示括线和问号) 师介绍:左边有3个苹果,右边有5个苹果。苹果下面的括线表示把左右两边的苹果合起来的意思,括线下面的“?个”连同上面的括线表示要求的问题。问:现在谁来说说这道题告诉我们什么,要我们求的是什么?指名说3人,齐说。 (左边有3个苹果,右边有5个苹果,一共有多少个苹果?) 2探索解决问:要求一共有多少个苹果,应该用什么方法来计算呢?互相商量商量怎样列式。学生交流后,要求在课本上把算式填完整。提问:这道题是怎样列式的?得数是几?(指答,教师相机板书)为什么用加法来计算呢?你是怎样想的?3+5=8表示什么意思呢?指名说 。小结:求一共有多少个苹果,要把左边的3个和右边的

33、5个合起来,所以要用加法。 (二)教学“试一试”。1理解题意 (1)出示题目 (2)提问:篮子上面的“?个”表示什么意思?说说括线和下面的10个表示什么意思? 谁能说说这一题告诉我们的是什么?指名说 要求的是什么?指名说 谁能把这道题目的意思完整的来说一遍,告诉我们的话和问我们的话?(指名说,同桌互说)。 2探索解决 提问:要求篮子里面有多少个你会列算式吗?说说你是怎么写的。(教师相机板书算式10-3=7) 你的10-3=7表示什么意思呢?为什么用减法来计算?你是怎么想的? 小结:从10个苹果里去掉篮子外面的3个,剩下的就是篮子里面苹果的个数,所以用减法来算。三、检测完善:谈话:看来苹果小精灵

34、出的题目并没有难倒小朋友啊,不过刚才是我们一起商量出来的,如果让你自己完成你会吗?我们一起来看看下面的题目:1“想想做做”第1题。先让学生说说图意,弄清图中的已知条件,要求什么问题,并完成图右侧的填空;再让学生填算式,算得数;最后组织交流。2“想想做做”第2题。让学生说说图意,再完成相应的填空。提问:要求房子里有几只兔子,为什么用减法算?6为什么要写在减号的前面?3“想想做做”第3题。让学生先分别说说图意,再填写算式并完成计算。然后组织交流,注意让学生说说这两题有什么相同的地方。4“想想做做”第4题。让学生先分别说说图意,再填写算式并完成计算。然后组织交流,注意让学生说说这两题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35、;它们与第3题比较,又有什么不同。5“想想做做”第5题。先让学生看图比一比谁多谁少,再启发他们想一想括号里可以填几。提问:图中哪个部分可以看出蜜蜂比蝴蝶多?多的部分有几只?蜜蜂比蝴蝶多3只,还可以怎样说?四、全课总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用括线和问号表示的实际问题,明白它们所表示的意思。现在我们来说说这节课你的收获? 求一共是多少?括线下有个问号时要用加法做;当把一共是多少告诉我们时,求其中的一部分要用减法做。 五、课堂作业:补教学反思:课 时 教 案第八单元 课题 得数是9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 第 10课时 总第 32个教案教学目标1让学生经历联系具体情境提出并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学会计算和是9的

36、加法和相应的减法。2知道看一幅图能写出四个算式,进一步感知加、减法之间的相互联系,培养初步的比较、联想能力。3使学生在参与数学活动的过程中,逐步学会有条理地思考和表达,培养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思考与调整(二次备课)教学重点在探索与讨论的基础上,正确计算和是9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解决相应的简单问题。教学难点理解算式的含义和认识加、减法之间的关系。教具、学具准备 挂图和小黑板、学生准备9个圆片。学前预判: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1出示口算卡片,口算8以内的加、减法。2摆一摆,列算式。要求:左边摆6个圆,右边摆2个圆 问:可以列怎样的两道加法算式?还可以列怎样的两道减法算式?3游戏:师生对口令(9的组

37、成)引出课题并板书:得数是9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二、思索探究、交流共享:1出示例题图。(1)以四人小组为单位说说图意,提出数学问题并写出算式。(在小组中说说)(2)集体交流:看了这幅图,你想提什么数学问题?图中有一共有多少个小朋友? 可以怎样算?(板书:81口,18口)怎么想8加1和1加8等于几?看看这两个算式,你有什么想法?(相加的两个数交换位置,得数一样。)(3)看了这幅图,你还能提什么数学问题来?怎样列式?(板书:91口)怎样想9减1等于几?(4)你又能提出什么问题来?怎样列式?(板书:98口)怎样想9减8等于几? (5)想一想刚才我们根据这幅图列出了几道算式? 看了这4道算式,你想到了什

38、么?(小组讨论、交流,体会加、减法算式之间的联系)(6)小结:根据同一幅图,不但可以列两道加法算式,还可以列相应的减法算式,这里的四道算式是有联系的。2动手操作:让学生把9个圆片分成两堆,有几种方法?观察每一种分法,再想出相应的4条算式。同步交流。3全班交流,发表见解。引导学生有条理地说出一种分法及相应的4条算式。(教师板书)并让学生要说出相应的得数。4归纳整理让学生以四人为一组有顺序地整理出得数是9的加法算式及9减几的算式,然后让每组的学生把整理的算式在全班交流。三、检测完善:谈话:小茄子博士看到小朋友这么聪明,他就想邀请你们到动物之家去走一走。1想想做做第1题(凑成9)谈话:小茄子博士先带

39、你们到小蜜蜂那儿去看一看,看看它那里有没有什么数学问题。小蜜蜂的数学问题是“火眼金眼”显神威。让学生说出加法算式。2想想做做第2题。小鱼吹着泡泡欢迎大家,它也有问题考大家。用9减每个鱼泡泡上的数,看谁算得既对又快。学生独立完成在书上再交流。3想想做做第3题。(出示)教师把12条算式写在卡片上,让学生以口算形式抢答。4出示想想做做第4题。动物大本营要举行数学竞赛了,你们愿意参加吗?让我们也来比一比吧!出示:+=9 9=比比谁说得又多又对。5. 想想做做第5题。 先让学生说说图意,再列式计算。6. 想想做做第6题。 先让学生说说图意,再完成填空并列式计算。四、全课总结:今天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五

40、、课堂作业补教学反思:课 时 教 案第八单元 课题 练习 第 11课时 总第 33个教案教学目标1使学生巩固9以内的加减法计算方法,熟练的掌握9以内的加法和减法。2熟练的掌握根据一幅图写出相应的加减法算式,进一步了解加减法之间的联系。思考与调整(二次备课)教学重点巩固加深8和9的加减法。教学难点提高学生加、减法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具、学具准备 0-9的数字卡片。学前预判:教学过程:一、知识再现:小朋友,现在我们来做一个开火车的游戏,好吗?小朋友来比赛,看哪列火车开得又快又长,请小朋友准备了,火车要开了。(小黑板出示)6+3= 9-3= 9-8= 2+6=9-4= 8-5= 3+6= 9-6=5+

41、3= 2+7= 9-7= 1+8=8-4= 8-1= 4+5= 8-2=开火车,胜利的小组给予奖励。板书课题:练习七二、基本练习:1第1题(1)同学们,森林里要开运动会了,小动物们要拿着入场券才能进去,只要编出和是8和9的加法算式以及8减几盒9减几的算式就能进去,你能帮帮小动物们去拿到入场券吗?现在就拿出你们的卡片摆一摆,看谁拿到的入场券最多。(教师可巡视,检查对错,个别给予指导)(2)指名学生说说他摆的算式,并集体订正。2第3题(1)谈话:小蜜蜂在使劲的拉什么呀?想一想。让学生发现规律:门上数字是几,拉出的加减法算式的结果就是几。(2)每个门里还可以拉出哪些算式?快与小蜜蜂一起努力吧!A、学

42、生小组内说一说。B、小组内指名回答3第5题(估算)。(1)引导学生看懂要求。(2)仔细观察这三组题,你有什么发现?(3)你能根据每组题的第一道算式的特点直接估计出线面哪些算式的得数比8小吗?4第6题(解决实际问题)。提问:图上告诉我们什么信息?要求什么问题?让学生独立完成,组织交流,让学生说说图意,算式及列式时是怎么想的。(知道一道完整的应用题至少要两个条件一个问题。)5第7题出示要求,引导学生明确拼成的长方体中有8个小正方体。学生独立思考,连线。交流:你是怎么想的?三、综合练习:1连一连:3+5 8-2 4+3 9-32+4 9-9 6+0 2+72小朋友排队回家,从前面数小军是第2个;从后面数小军是第7个。这一队一共有多少人? 四、反思总结:你有什么收获?五、课堂作业补教学反思:课 时 教 案第八单元 课题 得数是10的加法和10减几 第 12课时 总第 34个教案教学目标1通过动手操作、小组合作学习,在实践活动中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激发积极探索新知和学好数学的愿望。2正确认识10的加减法算式,加深认识相应的加减法算式之间的联系。

展开阅读全文
部分上传会员的收益排行 01、路***(¥15400+),02、曲****(¥15300+),
03、wei****016(¥13200+),04、大***流(¥12600+),
05、Fis****915(¥4200+),06、h****i(¥4100+),
07、Q**(¥3400+),08、自******点(¥2400+),
09、h*****x(¥1400+),10、c****e(¥1100+),
11、be*****ha(¥800+),12、13********8(¥800+)。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小学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