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六上第八单元.doc

上传人:仙人****88 文档编号:5508314 上传时间:2024-11-11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98.5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六上第八单元.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六上第八单元.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六上第八单元.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六上第八单元.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六上第八单元.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2中国的花教学目标:1、学习本课的8个生字,读通课文,理解课文内容。2、培养学生边读边想的能力,帮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形成自己的见解。3、学习收集资料的方法,借助资料理解文中关键词的含义,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感。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培养学生边读边想的能力。教学难点:帮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形成自己的能力。教学切入点:说说中国人为什么最喜欢梅花和牡丹?从送花成为时尚的现象中,你体会到了什么?教学阅读点:文章第2、3自然段,欣赏梅花和牡丹美丽的外表和它们象征的某种品格。“这些花不仅外表漂亮,而且往往象征着某种品格。”教学课时:二课时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一、导入课题,整体把握谈话导入:说到花,大

2、家都不陌生,含妖吐蕊的迎春花,欺霜傲雪的秋菊,独立枝头的腊梅,它们都跟随着四季的脚步装点着我们的生活,给我们带来了不期而遇的惊喜,同学们,你们最喜欢哪些花,我们来交流一下。学生自由说一说。是呀,大家了解的花真多呀。中国是个文明古国,有花的品种3万多种,其中咱们国家独有的品种就有上万种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22课,出示课题全班齐读。二、学习课文:1、读课题,你想到了什么?猜一猜文章会写些什么?2、自由朗读课文,思考:课文具体写了些什么内容?三、学习课文第一部分:1、自由朗读课文2-3段,边读边想:在众多的花中,人们为什么特别喜爱梅花和牡丹?2、导读第二段:自由读第二自然段,读后说说知道了什么?可

3、以质疑。句子:梅花是中国的特产,有各种各样的品种。介绍资料: 梅花相传到现在,已是花繁品茂,主要分为两种,一为花梅、一为果梅。 花梅:以观赏为目的,经陈俊愉教授研究,1962年时已有231个品种,而且还在不断创新中,按其生长姿态分有直脚梅类、杏梅类、照水梅类、龙游梅类;按花型花色分,有宫粉型、红梅型、玉蝶型、朱砂型、绿萼型和洒金型等。其中宫粉型梅最为普遍,品种最多。玉蝶型别有风韵,绿萼型香味最浓,尤以成都的“金钱绿萼”为好。 果梅:主要采其果实即梅子食用,花较小,可分青梅、白梅、花梅、乌梅等。台湾地区梅花分布以嘉义县梅山乡梅花最著名、南投县栽植之梅树,以采摘青梅,制成各类梅子畅销各地。 梅是我

4、国的特产。她原产于滇西北、川西南以至藏东一带的山地。大约6000年前分布到了长江以南地区,3000年前即引种栽培。据科学考证,长沙马王堆出土的 “脯梅”、“元梅”已有2150年的历史。公元前2世纪引种到了朝鲜,8世纪便引种到了日本。现在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等国也有有志之士在栽培研究。连欧美的友人也开始接受梅花精神,盛赞蜡梅的香味是“冬天的甜蜜”。 梅花又名“五福花”,她象征着快乐、幸福、长寿、顺利、和平。以一种鲜花来寓喻某种情怀,这在文明民族中是一种共有的现象。但用梅花来寄托多种情思,这在世界民族大家庭中是绝无仅有的。“岁寒三友”松、竹、梅、 资料链接:坚毅不拨的青松,挺拨多姿的翠竹,傲雪报春的冬

5、梅,也合称冬季的三大吉祥植物。人们也常常用它们来比喻人的人品高贵有德,不随波逐流。故有“岁寒三友”之称。松,四季长青,是永恒的象征。竹,温文尔雅,生命弹力、长寿的象征。梅,是高洁的象征,“四君子”梅、兰、竹、菊资料链接:号称花中四君子,四君子并非浪得虚名,确实各有它的特色梅: 剪雪裁冰,一身傲骨兰: 空谷幽香,孤芳自赏竹: 筛风弄月,潇洒一生菊: 凌霜自行,不趋炎势“花中四君子”因其本身习性而被赋予不同的人格魅力。色淡香清、象征谦谦君子的是兰;不与群芳争艳,金秋绽放、恬然自处的是菊;修长挺拔、清雅高格的是竹;迎寒而开、傲霜斗雪的是梅。总结:由此可见人们对梅花的喜爱与赞美。板书,梅花 不畏严寒第

6、二课时回顾课文:文章具体写了些什么内容?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课文。导读第3段。自由朗读,在人们喜爱牡丹的三个原因中,哪个原因最重要?学习“传说”部分,感悟牡丹刚直不阿的精神。自由读,说说从哪些地方感受到了“有趣”。指导朗读,把对牡丹的喜爱和赞美带进诵读中教师结合课前的资料,介绍中国历史上刚直不阿的人物。学生感情朗读第3段。导读第四段:自由朗读,说说这八种名花有名的原因。学生结合课前收集的资料,说说这八种名花象征什么品格。小结:中国是花的国度,赏花,爱花是中国人的传统美德,各种花以其独有的方式深入中国人的文化生活。在漫长的历史中,人们根据名花的风姿色彩,融会进自己的情感体验,给名花赋予了一定的

7、象征意义,它们有的表现人格尊严,有的象征刚正不阿的精神,有的反映人们对洁身自好,不怕强暴的赞美。同时随着时代的变化,花也渐渐成为了一个城市的象征,学习第五,六段自由读第五段,说说从文中体会到了什么?你还知道哪些市花。师:花好还要人种,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加入了种花的行列,不仅是因为花美化环境,更重要的是它有利于身心,更寄托着人产美好的情感。作业:完成课后练习收集花的象征含义。做成资料卡。板书设计: 22中国花梅花:坚强不屈牡丹:刚直不阿23养花教学目标:1、学会4个生字,有感情朗读课文,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否定句和反问句的表达效果。3、揣磨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从养花中得到的乐趣。4、在

8、读中理解句子的含义,体会文章思想感情。结合精彩句段,发现文章表达方式。教学重点:从重点句子中体会作者养花的乐趣。教学难点:体会句子表达的含义。教学切入点:从文中哪些地方可以感受到“我”养花的乐趣?教学阅读点:从文中哪些地方可以感受到“我”养花的乐趣?教学时数:二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课前谈话,引入本课你喜欢养花吗?谁说说养花有什么好处?那么我们看文中老舍先生是怎么看待养花的?板书:13养花。二、介绍老舍、老舍养花本文是我国现代著名作家老舍先生1956年12月12日发表在文汇报上的一篇散文。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生于北京一个贫民家庭。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中,他开始用白话文创作。1937年

9、,他的代表作长篇小说骆驼祥子问世。在现代文学史上影响很大。还创作了方珍珠、龙须沟、月牙儿、西望长安、茶馆、四世同堂等剧本和小说。曾获“人民艺术家”的光荣称号。关于老舍养花,是从33岁结婚组织家庭后开始的。解放以后,自己有了固定的住所,兴趣就更大了。老舍先生特别爱养菊花,经常与爱养花的朋友互相交谈,致使花的品种达到100多种。大风、暴雨来临,全家就抢救花草。到了群花盛开的时候,老舍先生总是邀请好友前来饮酒、赏花,他觉得这是非常有乐趣的事。三、学生自学生字、词和课文1、按生字表读准字音,记清字形,结合课文理解词义。2、通读课文,标好自然段序号,划出不理解的词句。3、朗读课文,想想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

10、。四、检查自学情况1、读准字音:拼读,读生字,注意纠正错误。记清字形,理解词义:有问题提出来大家讨论。讨论时查字典并结合课文理解。秉烛夜游:部首:禾或丿。笔顺:秉,与“乘”区别。词义:秉,拿。举着灯烛在夜间游赏。纠正字音:乐趣、计较、虽然、适当、尽管、倾盆2、多音字:3、读课后“读读写写”中的词语。如有不理解的提出来大家讨论。如:置之不理,置,放。把它放在一边不去理睬。4、指名朗读课文,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是从哪几方面来讲的?(整体感知)(养花给“我”带来乐趣。)5、提出不理解的词句,质疑。(写养花的乐趣为什么还写忧?)五、练习朗读课文,读熟课文六、指名分段读课文,读后说出段意,理清线

11、索。老师板书1、为什么养花;2、养什么花;3、养花要摸门道;4、养花有益身心;5、养花使人喜悦;6、养花使人伤心;7、养花的乐趣。七、布置作业1、抄写词语。2、读熟课文。3、想想自己喜什么花草,它有什么特点和为什么喜欢,以及在养的过程中有什么感受?第二课时教学目的: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使学生体会养花既须劳动,又长见识,能给人们带来乐趣。2、给课文编写提纲。3、背诵自己喜欢的自然段。4、选择一种你喜欢的花草写一个片段。要写出它的特点和你为什么喜爱它。教学重点:引导学生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了解作者是怎样把养花的乐趣写具体的。教学难点:1、了解作者是怎样把养花的乐趣写具体的。2

12、、学习课文写法,选择一种你喜欢的花草写一个片段。教学过程:一、复习、谈话,引入本课谁养过花?请举手,说说你的感受。老舍先生养花有什么感受呢?(乐趣)我们来继续学习课文。二、读讲课文1、请你默读课文,看看课文是从哪几方面来写养花的乐趣的?(学生列提纲,教师巡视,发现问题随机解决。)请同学按提纲上的内容读一读相关的段落。2、请你再默读课文,举例说一说,课文是怎样把养花的乐趣写具体的,还有什么问题没解决?(自读批注讨论交流)点拨:(1)为什么只养好种易活,自己能奋斗的花?什么叫“奇花异草”?教师:这与老舍的性格有关,对花草提出了一个内在的标准,不追求外形大小,色香,要自己奋斗。老舍的一生就是勤勉奋斗

13、的一生。有感情地朗读。养花的乐趣是什么?(人生启迪:勤勉奋斗。)(2)“多么有意思”指什么?(在养花实践中摸到门道,花养得很好。)有感情地朗读这一自然段。用一句话归纳作者在养花中得到了什么?为什么养花能得到知识?(花种类不同,习性不同,对自然环境与管理要求不同)养花的乐趣在哪里?(增长知识)(3)作者的收获给了我们怎样的启示?(只有按规律办事,花才能养活,只有在实践中总结经验,才能摸到门道,增长知识。)(4)“这多么有意思呀!”指什么?养花的乐趣在哪里?(养花须付出劳动,但有益身心,有所收获。)有感情地朗读这一自然段,板书:付出劳动,有益身心。(5)那么养花的乐趣是什么?(板书:有喜有忧)“喜

14、悦”是乐趣,那么“忧”也算乐趣吗?(养花有喜有忧,生活中有成功也有失败,这样才是有趣的人生,无忧只有喜,生活平淡无味。而人生的意义就在于奋斗。)(6)齐读最后一段,说说这段在全文中的作用,与前面几段有什么关系?(分、总),与第一段有什么关系?(照应)养花的乐趣是什么?有感情地朗读。3、自己背诵喜欢的段落。三、总结全文1、有感情地朗读全文:总结养花的乐趣。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找出中心句。(第7自然段)2、从养花中,你对老舍有什么了解?(热爱生活,热爱劳动,探求知识,积极奋斗。)3、投影出示本课的提纲:文章中心:有喜有忧,有笑有泪,有花有果,有香有色。既须劳动,又长见识,这就是养花的乐趣。材料安排

15、:1、把养花当作乐趣。2、分述养花的乐趣:养自己能奋斗的花人生启迪养花要摸门道增长知识养花要付出劳动有益身心养花使人喜悦有喜养花使人忧伤有忧3、总结养花的乐趣。四、学习课文写法,选择一种你喜欢的花草写一个片段。要写出它的特点和你为什么喜爱它1、说说你喜欢的花草有哪些。2、说说这些花草的特点。3、比较一下哪种花草最有特点,然后说说你为什么喜爱它。4、构思。5、写出来。板书设计:23、养花有笑有泪 有花有果 既需劳动,又长见识 (养花的乐趣) 24梅花教学目标:1、 学会12个生字。2、朗读课文,复述课文。3、了解课文“前后照应、首尾连贯”的特点, 能有感情的通读全文,体会华侨老人眷恋祖国的感情,

16、 懂得梅花的高尚品格,学习这种品格。 理解本文的蕴含的爱国思想。 教学重点:1、课文是怎样做到“前后照应、首尾连贯”的。 2、理解外祖父对梅花品格的阐述。教学难点:理解外祖父爱梅花,并在爱梅花冲寄托了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切入点:文章三次写到外公流泪,有感情地朗读有关语段,体会外公的感情?如何理解课文题目“梅花魂”的深刻含义?教学阅读点:“读到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常有一颗两颗冰凉的泪珠落在我的腮边、手背。”“训罢,便用保险刀片轻轻刮去污迹,又用细绸子慢慢抹净。”“想不到外公竟像小孩子一样,呜呜呜地哭起来了”“这梅花,是我们中国最有名的花。都要有梅花的秉性才好!”“想不到泪眼蒙眬的外

17、祖父也随着上了船,上面绣着血色的梅花。”教学时数: 两课时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 谈话导入新课:同学们,你们看见过梅花吗?你喜欢它吗?你喜欢它的什么?今天我们要学的就是一个有关梅花的故事。( 出示梅花挂图。 )板书课题。理解“魂”的意思,那么“梅花魂”指的是什么?。 二、初读课文,完成自学要求: 1、自学生字词,可利用工具书或联系上下文。 2、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想一想,作者通过写梅花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3、画出最使你感动的语句,体会其中的情感。 4、准确地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三、再读课文,理清叙述的顺序。 1、根据回忆内容、非回忆内容给课文分段。 2、说说课文围绕梅花说了哪几

18、件事?(回顾旧知,做好铺垫) (1)读诗落泪; (2)珍爱梅图; (3)不能回国; (4)赠墨梅卧; (5)送梅花仇;四、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第二课时 一、复习回顾,揭示任务。 从题目入手:梅花是一种名花,但为什么说梅花魂呢?课题“梅花魂”与本文所记叙的五件事有什么联系? 这就是我们本节课的学习任务。 二、从“爱梅”入手,直奔重点段“品梅”。学习第二、第四件事,体现“教”学。 1、文中哪件事最能表现外祖父对梅花的喜爱? (第二件事:珍爱墨梅图) 2、指名读。思考: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外祖父对梅花情有独钟? (1)“外祖父家中有不少古玩,我偶尔摆弄,老人也不甚留意。唯独书房罩那一幅墨梅图,他分外爱

19、惜,家人碰也碰不得”。从中体会作者用对比的手法来表现老人对梅花图的珍爱。 (2)“我不小心在梅图上留下脏手印,外祖父顿时拉下脸来。有生以来,我第一次听到他训斥我妈:孩子要管教好,这清白的梅花,是沾污得的吗?训罢,便用保险刀片轻轻刮去污迹,又用细绸子慢慢抹净。”通过老人的语言,行动来体会他对梅图的珍爱。 a、体会“轻轻、慢慢”在句子中所起到的表达效果。 b、“清白”是什么意思?“沾污”又是什么意思? c、爷爷是让妈妈管教好我的行为、还是思想? (思想)从何而知?(“这清白的梅花,是沾污得的吗?”) 3、“这清白的梅花为什么不能沾污?”一向宽容慈爱的外祖父为什么这次会大动干戈呢?导入第四件事的学习

20、。 4、教师范读“临别赠梅图”一事。 (1)老人深情地说的那段话,其中哪几句话点明了梅花的品格? (“这梅花,是中国最有名的花,旁的花,大抵是春暖才开花。她却不一样,愈是寒冷,愈是风欺雪压,花开得愈精神、愈秀气。她是最有品格、有灵魂、有骨气的呢?”) (2)由此可见老人爱梅其实爱的是梅花的什么?(梅花的精神) (3)电视播放歌曲红梅赞:冰天雪地,傲然怒放的红梅,优美动听的旋律深情赞美的歌词。激发学生的情感,使他们对梅花有了更新、更高的认识 (4)说说此时,你对梅花有了什么更新的认识? (5)指名读“几千年来,我们中华民族出了许多有气节的人物,他们不管历尽多少磨难,受到怎样的欺凌,从来都是顶天立

21、地,不肯低头折节。他们就像这梅花一样。” 讨论: a、梅花的秉性像什么?(中华民族的精神、气节) b、此时作者用了什么手法?(借物喻人) c、由此可见,老人赞梅花,实则赞美的是什么? (中华民族的精神、气节) (6)再次播放红梅赞,同时指出:这首歌是电影江姐的主题曲,影片中江姐为了追求革命信仰和崇高理想,面对敌人的酷刑拷打,毫不动摇,大义凛然,最后含笑走上刑场,倒在一片梅花灿烂的地方。歌曲唱得是梅花,实在赞美江姐。声情并茂的导语使学生深深领悟:梅花的精神就是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老人爱梅花,就是因为梅花是祖国的象征。 (7)外祖父保存这幅梅花是为什么?(是让自己保存梅花的秉性,也就是中国人的气节

22、。)现在他把它送给外孙女又是为了什么?(也让外孙女保持这种秉性、这种气节。)这就是题目“梅花魂”的内涵。 5、指导有感情地朗读此部分内容。 三、总结方法,帮助学习第一件事。体会“梅花魂”何在,“中国心”何在!体现“扶”学,培养能力。 1、默读第一件事:吟诗落泪。 2、思考讨论: (1)“常常教我读唐诗宁词”说明什么? (老人时刻不忘自己是中国人,不忘中华民族文化,也要让自己的子孙也不忘自己祖国的文化。) (2)“读到一些诗句就落泪”是因为什么? a、适当解释说明三句诗的出处、意思及其表达的情感?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出自唐朝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意思是:独自一个人在远方居住

23、,每到过节的时候格外思念故乡的亲人。 “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出自王维的山中送别意思是:明年春天绿草如茵的时候,您回来不回来呢? “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出自北宋词人秦观的词浣溪沙,大意是:在空中随风飘飞的落花,轻得好像夜里的梦,满天无边无际落着的雨丝,细得好像心里的愁。 这些诗大致都体现了一种思乡怀亲之情。 b、明确老人的思乡之情是他落泪的原因。 (因为这些诗句触动了老人的思乡之情。他思念祖国,却身在异邦,不能回去,所以伤感地流泪了) 四、放手自学第三件、第五件事,体会“梅花魂”何在“中国心”何在!体现“放”学,发展能力。 1、从“听到不能回国,外公竟像小孩子一样,呜呜呜地哭

24、起来了”一句,体会老人一直热爱着、思念着祖国,却不能回去,他难过地哭了,充分表现了他对祖国深深的眷恋。 2、从“赤道吹来的撩乱了老人梳理得整整齐齐的银发,我觉得外祖父一下子衰老了许多。”体会到思乡的深情,孤独的痛苦,一下子把他催老了。 3、从“想不到泪眼蒙胧的外祖父也随着上了船。递给我一个手绢,一色雪白的细亚麻布上面绣着血色的梅花。”体会到老人把自己对祖国的一片眷恋之心让外孙女带回祖国,成了却自己的心愿。 五、学习最后一段,点明中心,总结全文。 1、齐读最后一段,说说这段对全文起到了什么作用? (点明中心) 2、回顾全文,口头概括本文的中心。 (课文讲了身在异国的华侨老人对梅花的喜爱,反映了他

25、对祖国深深的眷恋,表露了一位华侨老人的中国心。) 3、文章的开头和结尾有什么联系?你体会到了什么? (开头和结尾紧密联系。开头讲由梅花想到外祖父;结尾又从梅花想到外祖父的爱国心。这样前后呼应,首尾连贯,更加突出了身在异国的华侨老人思念祖国的思想感情。) 4、谈谈学完课文,你在写作上的收获。 5、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板书设计: 1、读诗落泪 24梅花魂 2、珍爱梅图 中国心3、不能回国 25菊和莲教学目标:1、学会6个生字。2、学习课文,知道菊花的香味,形状和本性,知道莲的花,叶,茎实的名称及其作用。3、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初步感受课文的语言魅力,培养学生文言文的语感。教学重点:感爱文言文的魅力

26、。教学难点:知道菊花的香味,形状和本性,知道莲的花,叶,茎实的名称及其作用。教学切入点:作者从哪几个方面介绍菊和莲的?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教学阅读点:“菊花盛开,清香四溢。百花零落,惟菊独盛。”“莲花,亦曰荷花。藕与莲子,皆可食也。”教学课时:二课时 第一课时教学内容:学习菊教学重点:在读中感受文言文的魅力教学过程:一、移情造景,引入课题1、出示古诗。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师有感情地朗读,知道这首诗是赞美什么吗?你是怎么知道的?3、 让我们伴着这优美的音乐,也来赞美这坚强秀丽的菊花吧!4、 师:读得真好。这首诗是唐朝诗人黄巢写的。菊一直受到文人的青睐

27、,我们的课本上就有一篇文质优美的古文,让我们一起来欣赏吧?二、学习菊1、在你的印象中,菊花是怎样的?2、文中是怎样赞美菊花的,读读课文,先把字音读准,再把句子读通。3、借助图和译文读懂它。4、学生交流。三、指导背诵1、这么美丽的文字想不想把它背下一步来。2、 谁愿意用读的形式把自己的感悟表达出来?指名背诵。四、小结:我们领悟到人们之所以爱菊花,不仅是因为它的美丽,更在于它不怕寒冷的坚强品格。五、课外拓展:1、古往今来,赞美菊花的文章很多,让我们一起来欣赏这些美文。2、有感情地朗读片断。六、总结:1、刚才我们用自己的语言赞美了菊花,你还知道哪些植物被称为君子吗?2、今天我们用读古文,议疑难,说意

28、思,背古文,悟品格的方法学习了菊在中国的文学作品中,有很多托物言志,借景抒情的诗歌,散文,人们在欣赏美文的同时也能从中获得对世界,对人生的感悟。第二课时教学内容:莲教学重点:在读中感悟文字表达的感情。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1、这节课我们来学习莲。出示课件,学生欣赏莲的图片。请同学们用一个词语来欣赏它2、本文是怎么来介绍莲的呢?先听老师来读一遍。3、还记得我们是用什么方法来学习的吗?二、学习古文1、读。上节课我们是用什么方法来理解古文的?2、学生自学。3、质疑问难。在字词上还有什么问题吗?4、交流文意。指导朗读和背诵。师:这篇文章从名字,种植,开花的季节,荷叶及茎,实等几方面介绍了莲花,下面我

29、们来试着背一背。三、拓展阅读。1、中国人特别喜爱莲花,给它取了很多名字。如莲花仙子,水中芙蓉。说说你还知道有哪些写的莲的诗句。2、你还想了解哪些有关莲的知识。四、总结。作业设计:完成课后的题目。板书设计: 25菊和莲 读古文,议疑难,说意思,背古文,悟品格 古诗诵读题画兰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2、借助插图、生活实际,结合诗人背景理解古诗大意,体会诗人感情。3、了解诗画特点,领悟本课借物言志的表达方法。教学重难点:理解诗歌大意,欣赏诗中景物,领悟诗人情怀,学习表达方法,感受古诗魅力。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过程:一、以画入诗,走进诗文。1、出示图画,师:同学们,你们知

30、道这些图都是谁画的?(郑燮)看到这些图有何感受?2、简介诗人,揭示课题。二、习文读诗,明了诗意。1、自由读诗,文通字顺。2、指名朗读,集体正音。3、二读古诗,读出诗的节奏与音韵。4、三读古诗,借助插图,了解诗中大意。5、全班交流,教师相机指导。(本诗语言明白流畅,通俗易懂,疏通诗意应着力在自由大胆表达上。)兰花本是山中之草,它生长在山顶、岩缝、高崖之颠,香气飘散四溢、沁人心脾,被誉为“天下第一香”。尤以突出岩石、深深的岩缝中的美好花香更为馥郁芬芳,浓香扑鼻。并不是脚下没有浮云翻滚的喧闹,只是兰花不愿去理睬它们,不知道它们什么时候来到,更不会在它们离去时进行挽留。6、再读古诗,把握本诗整体意象,

31、基本情调。三、精读品诗,感悟诗情。(一)看兰1、作为“三绝诗书画”的板桥画风活泼奔放,挺拔沉雄,冲破了绘画发展的一切清规戒律,开启了一代绘画新风。来,擦亮咱们的双眸,仔细看一看他所画之兰,你看到了什么?2.反馈引导学生畅所欲言。师:好一幅具有生命力的兰花,请读(课件)身在千山顶上头。生:我看到了兰花的叶子十分倾斜零乱,但是杂乱之中透着一种零乱美感。生:我看到了兰花的不拘一格,其它的花儿是长在平地、泥土或是花盆之中,可是它却生长在山顶之上,仿佛可以看见世间万物.师:好一个兰花知音、怜花之人,请读身在千山顶上头(二)听景1、师:高寒之巅,饱览千山美景,兰花呀兰花,你看见了什么?听见了什么?2、学生

32、自读、想象。3、反馈,师疏导学情师:兰花呀兰花!沐浴着大自然的清辉,享受着山中独有的清闲,你可真是幽雅脱俗,怡然自得呀!(齐读身在千山顶上头)(三)闻香1、师:古人云“兰生于幽谷,不以无人而不芳”,人们常用“国香”、“香祖”、“王者之香”、“天下第一香”等词句形容它,而在板桥的笔下,又是如何呢?生:突岩深缝妙香稠(课件出示)2、师:香吗?闻一闻!(香)哪里看出来?3、理解“妙香稠”(花香本是四溢,四溢的花香在突岩深缝处聚集。竟香浓到让人感到粘稠,这种兰香真是非一个“妙”不能言尽。)4、能否将“妙香稠”中的“稠”字换成“浓”“重”“绝”“溢”等?(比较感悟古诗用字精妙)5、小结:兰花身处贫寒之地

33、,不因山岩的贫瘠而凋谢,却孕育大地的精华,吐纳着人间绝有的妙香,好一朵妙“花”呀!。(配乐读一、二句诗身在千山顶上头,突岩深缝妙香稠。)(四)悟性1、师读:“非无脚下浮云闹,来不相知去不留”(课件显示)同学们,你们可曾想过兰花脚下会有什么喧“闹”吗?2、生讨论交流:3、换位思考:师:假如是你听到这些喧闹,你会如何?而兰花呢?(来不相知去不留)为什么?4、感悟兰花品性(不与浮云游尘为伍,两耳不闻,两眼不看尘世喧闹,追求自我,吐纳芬芳,超凡脱俗,淡泊自足)(配乐个性朗读3、4句)过渡:兰花至真至纯的秉性令人激赏,至香至美的风采令人留念,然而令人不明的是为何大画家板桥(出示课件)“板桥专画兰竹,五十

34、余年,不画他物。”(板桥“题画竹”中自述)四、多元赏诗,升华诗境1、赏兰竹之姿(课件伴乐再看一次前面各图轴)2、听板桥之史3、赏析题画兰的表达方法。师:身处高寒之地的兰花与板桥有何共通之处?4、“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之者披文以入情”,让我们静下心来再次领略画中之诗,诗中之人吧!(美读古诗,背诵古诗)五、拓展诵诗,凝出诗味。1、板桥作为文学家,书画家,虽画路较窄,尤爱竹兰石,是因为画如其人,人如其画,诗文寓托,意境隽永。2、读一读郑燮的竹石柱石图,品一品其中诗味。3、反馈交流,积累古诗。六,巩固习诗,提升诗趣。1、书法抄写本诗,并为之配画。2、选自己得意的一幅画,题一首小诗。板书:题 画 兰千山

35、顶上 妙香稠浮云喧闹 不相知借物言志语文乐园八知识与能力:1、引导学生了解一词多义的语言现象。激发学生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2、理解文章概括具体的表达手段。体会概括叙述的句子。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过程与方法:读中体会,读中感悟教学课时:三课时 第一课时教学内容:乐园教学重点:了解一词多义,理解文章概括具体的表达手段。教学过程:一、 读一读,说说每组加点词的意思有什么不同?1、 按组读词,读熟练,将不懂的词语画下来,先和同桌讨论。2、 检查朗读,说说每组词语的意思。3、 以“走”为例,引导学生了解词语的本义和引早义。4、 学生分组讲座理解多义词词义的方法。师小结:一词

36、多义是指同一个词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意义不同,平时不断积累多义词在语境中的意义。引申义是由本义引申出来的。比喻义是用比喻的方法形成新的词义。理解时要以本义为基础。掌握联系语境中推断具体含义的方法。二、读一读,想一想,体会加点词语的作用。1、读,2、分组讨论:加点词语的作用。3、介绍概括具体式的表达手段。4、小结:阅读时抓住概括性的总起句和总结句,就能很快把握语段的主要意思,作文时使用概括具体式的表达手段,就能全面,具体地表达自己的观点。三、读一读,记一记。1、学生正确流利地读句子。2、讨论句子的意思。四读一读1、 自主学习:要有自己的见解指的是什么意思?短文是通过什么例子具体说明的?2、 怎样阅

37、读才有自己的见解?3、 合作交流:明白有独到见解的是思维深刻的表现。 作文花与生活教学目标:通过写研究报告,培养学生反思总结的学习习惯。提高学生运用资料的能力。表达学生对生活的热爱之情。教学重点:掌握研究报告的写作方法。教学课时:二课时 第一课时一、谈话引入,引发话题。同学们,这一单元的课文引导我们感受花的风姿,体会花的风情,品味花的风情花给我们带来了美好的享受,也激发了我们观察,研究花的兴趣。今天我们来谈谈你们是怎么研究这个主题的。二、分组交流,谈谈自己的感受。以小组为单位,先小组内交流,研究的问题是什么?为什么想研究这个问题?小组是怎样研究的?有什么研究结果?要求学生说清楚研究的过程与方法。三、全班交流,相互借鉴。引导学生关注,是否说清楚了研究的过程与方法,研究的结论是否合情合理。四、复习研究报告写的方法1、帮助学生明确写研究报告的意义。写研究报告可以提高自己分析生活现象的能力。记录自己参与实践的过程和体验。2、出示范文,复习研究报告的结构。五、鼓励学生动笔成文。第二课时一、 学生动笔成文二整体评文,总结闪光之处三、展评习作,赏读优秀作品1、选取几篇优秀习作,师生共评议:哪些同学的研究过程写得表楚,结论科学合理,结构完整等。3、 选取更多的学生的精彩部分组织点评,进一步瓴悟如何突出研究报告的主体。四、精心修改学生通过自评自改,互读互评互改。五、抄写。

展开阅读全文
部分上传会员的收益排行 01、路***(¥15400+),02、曲****(¥15300+),
03、wei****016(¥13200+),04、大***流(¥12600+),
05、Fis****915(¥4200+),06、h****i(¥4100+),
07、Q**(¥3400+),08、自******点(¥2400+),
09、h*****x(¥1400+),10、c****e(¥1100+),
11、be*****ha(¥800+),12、13********8(¥800+)。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小学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