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六)年级(下)册(六)年级(下)册 (数学)学科集体备课表(数学)学科集体备课表 备课时间备课时间 主主 备备 人人 主主 备备 人人 所在单位所在单位 复备时间复备时间 授课教师授课教师 授课教师授课教师所在单位所在单位 课课 题题 整理和复习整理和复习 课课 型型 新授新授 课时分配课时分配 1 1 第第 1 1 课时课时 项项 目目 内内 容容 教教 学学 目目 标标 知知 识识 能能 力力 让学生参与系统、全面整理知识的过程,梳理本单元的所学知识,引导学生沟通知识间的联系,构建知识网络。过过 程程 方方 法法 通过本单元知识的复习,比较熟练掌握比例知识,并能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情感态度情感态度 价值观价值观 培养学生自主归纳、整理知识的兴趣和能力。教学重点教学重点 整理本单元知识,沟通知识间的联系。教学难点教学难点 能灵活运用正、反比例的意义,解决实际问题。教学、教具(课件)教学、教具(课件)准准 备备 学生准备:回家先整理本单元知识,作好交流的准备。教师准备:视频展示台。教教 学学 流流 教教 教教 师师 活活 动动 预设学生活动预设学生活动 学学 环环 节节 一、谈话引入,揭示课题 教师:我们已学完了本单元知识,今天来进行“整理与复 2学生汇报交流 (1)抽 2 位汇报整理结果(投影标出)。(2)根据学生的整理,大家提出建议并进行修改。教教 学学 环环 节节 应用 3教师小结整理知识的情况 三、复习本单元知识 1完成练习十四第 1 题 这两面国旗的长和宽的比,是否可以组成比例?如果可以组成比例,把组成的比例写出来,并指出这个比例的内项和外项(生齐练)。教师:通过前面两个题的复习,你能说说什么叫做比?什么叫做比例?比和比例有什么区别?在这里使学生明白比表示两个数,有两项;比例表示两个比相等,有四项。(2)完成练习十四第 3 题。教师:什么叫做解比例?2正、反比例关系的判断 (1)判断下面各题中两种量是否成比例。如果成比例,成什么比例?正方形的边长与周长。行驶一段路程,车轮的直径与车轮转过的转数。y=5x,y 和 x。yx=24,y 和 x。(2)说出下列各组中的三种量在什么条件下能组成什么比例关系。速度,时间,路程。汽车每次运货吨数,运货的次数和运货的总吨数。三角形的底、高和面积。(3)说一说什么叫正比例关系?什么叫反比例关系?它 们之间有什么联系和区别?梳理判断两种量是否成正(反)比例的思考步骤。先找出两种相关联的量和一个定量。根据两种相关联的量之间的数量关系,列出关系。根据正、反比例的意义,判断比例关系。(4)用比例知识解决下面的问题(练习十四第 6 题)。学校举行方阵团体操表演,排成 5 列需要 90 人,排成24 列,需要多少人?学校举行方阵团体操表演,如果每列 16 人,要排 27 列,如果每列 18 人,要排多少列?教师:说一说,用比例知识解答应用题的关键是什么?解 题的步骤有哪些?注意什么问题?教师:用比例知识解答应用题的关键是正确判断题中两种相关联的量成什么比例关系,所以解题时要认真审题,做出正确判断。四、拓展应用练习四、拓展应用练习 (1)指导学生完成练习十四第 9 题。教师:航程和相对应的飞行时间的比值表示什么?成什么比例?为什么?教师:用图像把它们的变化规律表示出来。教师:观察图像有什么特 学生 1:设所求问题为 x。学生 2:判断题中的两个相关联的量是否成比例关系及成什么比例关系。学生 3:列出比例式。学生 4:解比例,验算,写答语。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集体评议。使学生认识到:图像是一条直线。从这个图像可以直观看到航程和相对应的飞行时间的变化情况,航程增加,所需飞行时间也随着增加,航程减少,所需飞行时间也随着减少。学生回答,教师可以通过课件同步显示。点?教师:观察图像,估计飞行2 000 千米需要多少时间?教师:根据图像估一下,7时大约飞行多少千米?(2)完成练习十四第 10 题。五、全课小结,评价五、全课小结,评价 明确它们的区别,加深对概念的明确它们的区别,加深对概念的 理解。理解。板板 书书 设设 计计 整理和复习整理和复习 比例的意义比例的意义 比例的基本性质比例的基本性质 成正、反比例的量成正、反比例的量 解比例解比例 用比例解决问题用比例解决问题 教教 学学 反反 思思 本节课判断成正反比例关系是本单元教学重点之一,也是学生在解题中出借率高的地方。通过学生讨论正反比例异同和一组习题进行训练,达到巩固提高效果。用少量的练习,举一反三突破知识重难点。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