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教育学考研教育学原理强化习题及答案(一)一、单项选择题(每题0.5分,共10分) 1标志着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开始形成的教育论著是( )。A学记 B普通教育学 C大教学论 D教育论21996年5月,我国颁布的一部教育法律是( )。A教育法 B高等教育法C职业教育法 D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3近代教育史上,是( )首次试图把教育学建立在心理学的基础之上。A夸美纽斯 B赫尔巴特 C杜威 D洛克4教育发展的规模和速度主要是由( )因素决定的。A政治 B经济 C文化 D军事5教育者要在儿童发展的关键期施以相应的教育,这是因为人的发展具有( )。A顺序性和阶段性 B不均衡性C稳定性和可变性 D个别差异性
2、6“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反映了( )对人的发展的影响。A教育 B环境 C遗传 D主观能动性7认为教育目的应当根据个人的本性和个体发展需要来确定的教育理论是( )。A形式教育论 B实质教育论 C个人本位论 D社会本位论8一切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是( )。A教育思想 B教育目的 C培养目标 D教学目标9我国中小学课程计划的最基本部分是( )。A学科设置 B课时分配 C学科顺序 D学周安排10以经验或儿童为中心的课程论称为活动课程论,其代表人物是( )。A布卢姆 B布鲁纳 C杜威 D凯洛夫11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是( )A个别教学 B课外教学 C现场教学 D课堂教学12非指导性教
3、学法的哲学基础是( )。A实用主义 B建构主义 C人本主义 D科学主义13“授人以鱼,仅供一饭之需;授人以渔,则终身受用无穷”。这说明教学应当着重( )。A传授给学生直接知识 B突出重点、突出难点C及时巩固复习所学知识 D发展学生智能,教会学生学习14第一个为班级授课制奠定理论基础的教育家是( )。A孔子 B夸美纽斯 C赫尔巴特 D杜威15一门课结束后,教师会编制一套试题,全面考察学生的掌握情况。这种测验属于( )A安置性测验 B形成性测验 C诊断性测验 D总结性测验16教学设计的主体部分是( )。A教学目标的设计 B教学内容的设计C教学方法的设计 D教学评价的设计17学校实现德育内容、达到德
4、育目标的基本手段是( )。A班主任工作 B共青团、少先队组织的活动 C各科教学活动 D校会、班会、周会、晨会、时事政策学习18“教学相长”思想是( )著作提出的。A论语 B学记 C师说 D论衡19做好班主任工作的前提和基础是( )。A组织和培养班集体 B全面了解学生 C培养优良的班风 D做好后进生转化工作20班主任了解学生的基本方法是( )。A观察法 B问卷法 C谈话法 D调查法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3分) 1教育学就是研究 和教育问题,揭示 的一门科学。2我国最早以马克思主义观点阐述教育问题的是 于1936年撰写的 。3教育活动具有两个基本规律:教育要适应 ;教育要适应人的发展。4我国目
5、前的中小学课程由 和 两部分组成。5我国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是 学说。6集个别教学制与班级上课制优势于一身的教学组织形式是 。7当前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行国家、地方和学校 课程管理。8美国学者 是认知性道德发展模式的创建人之一。9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规定,加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 和 。三、判断并改错(每题2分,共10分)1教育学是随人类社会的产生而产生,并随人类社会的发展而发展。2课程计划是规范性地确定学科教学目标、内容范围、顺序的指导性文件,是编写教科书和测评教学质量的依据。3遗传素质具有先天的相对稳定性,同时也有某种可塑性。 4九年义务教育法是我国最早颁布的一部教育法律。5教育同生产劳动
6、的分离始于原始社会。四、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15分)1学校教育2我国现行的教育目的3综合课程4班级授课制5德育五、简答题(共20分)1教育促进个体发展的功能。(6分)2掌握教学法的操作程序。(5分)3情感教学理论的基本主张。(4分)4班主任培养与建设班集体的具体办法。(5分)六、简单应用题(共6分) 指出下面叙述中的错误,并设计一个教学行为目标。通过本单元的教学,使所有学生都能参照课文例题独立解答至少10个不同类型的一元二次方程式,正确率达到80%以上。七、实例分析(共8分)目前我国的经济比较落后,因此应全力发展经济。国家富强了,才能有条件大力发展教育事业。八、论述题(共18分)围绕认知性道
7、德发展模式和体谅模式分析我国学校德育的现状并考察当代学校德育的发展趋势。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0.5分,共10分) 1.C 2.C 3.B 4.B 5.B 6.B 7.C 8.B 9.A 10.C 11.D 12.C 13.D 14.B 15.D 16.B 17.C 18.B 19.A 20.A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3分) 1.教育现象;教育规律2.杨贤江;新教育大纲3.社会的发展4.学科课程;活动课程5.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6.特朗普制7.三级8.柯尔伯格9.时效性;主动性三、判断并改错(每题2分,共10分)1.教育学是随人类社会的产生而产生,并随人类社会的发展而发展。答:
8、错。教育是随人类社会的产生而产生,并随人类社会的发展而发展。2.课程计划是规范性地确定学科教学目标、内容范围、顺序的指导性文件,是编写教科书和测评教学质量的依据。答:错。应为课程标准。3.遗传素质具有先天的相对稳定性,同时也有某种可塑性。 答:对。遗传素质是从上代继承下来的生理解剖上的特点,具有相对稳定性。4九年义务教育法是我国最早颁布的一部教育法律。答:错。应为义务教育法或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5.教育同生产劳动的分离始于原始社会。答:错。教育与生产劳动的分离始于古代社会。或原始社会中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四、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15分)1.学校教育答:学校教育是指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现
9、实和未来发展的需要,遵循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的规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把他们培养成一定社会所需要的和促进社会发展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的活动2.我国现行的教育目的答:我国现行的教育目的是指以邓小平同志“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和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3.综合课程答:综合课程是指把若干相邻学科内容加以筛选、充实后,按照新的体系合而为一的课程形态。4.班级授课制答:班级授课制也称班级教学,是把一定数量的学生
10、按年龄与知识程度编成固定的班级,根据周课表和作息时间表,安排教师有计划地向全班学生集体上课的教学组织形式。5.德育答:德育有广义和狭义之分。我国实施的学校德育是广义的德育,泛指对学生进行的思想教育、政治教育、道德教育、法制教育和心理教育,实为社会意识教育。多数国家的学校德育是狭义的德育,专指道德教育,是指发展学生的道德认识、陶冶学生的道德情感、培养学生的道德行为习惯的教育。五、简答题(共20分)1.教育促进个体发展的功能。(6分)答:(1)教育促进个体社会化的功能主要表现在:教育促进个体思想意识的社会化 (1分)教育促进个体行为的社会化 (1分)教育培养个体的职业意识和角色 (1分)(2)教育
11、促进个体个性化的功能主要表现在:教育促进人的主体意识的形成和主体能力的发展 (1分)教育促进个体差异的充分发展,形成人的独特性 (1分)教育开发人的创造性,促进个体价值的实现 (1分)2掌握教学法的操作程序。(5分)答:(1)介绍掌握性学习方法,帮助学生树立能学好的信心 (1分)(2)班级集体授课,按单元教学的具体目标教学 (1分)(3)进行单元形成性测验,分析哪些学生哪些目标没有达到 (1分)(4)根据需要提供帮助或学习材料和矫正措施 (1分)(5)未掌握的学生进行矫正学习,已掌握的进行拓展学习或以小组学习的方式帮助前者。最后进行总结性测验与评价 (1分)3情感教学理论的基本主张。(4分)答
12、:(1)教学目标是培养自我实现的人 (1分)(2)学习应该是一种有意义的学习 (1分)(3)意义学习是通过非指导性教学来完成 (1分)(4)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根本保证 (1分)4班主任培养与建设班集体的具体办法。(5分)答:(1)了解和研究学生 (1分)(2)确定班级奋斗目标 (1分)(3)培养班级干部,建立班级领导核心 (1分)(4)建立健全的班集体制度 (1分)(5)培养正确的集体舆论和优良的班风 (1分)六、简单应用题(共6分) 指出下面叙述中的错误,并设计一个教学行为目标。通过本单元的教学,使所有学生都能参照课文例题独立解答至少10个不同类型的一元二次方程式,正确率达到80%以上。这
13、一设计最大的错误在于行为主体是教师而非学生。(2分)ABCD(行为)目标表述法:ABCD即具体教学目标中应包含的四个要素。答题要求:ABCD四个要点必须表述清楚、准确。样式:“通过(1分),学生(1分)能够(2分)”七、实例分析(共8分)目前我国的经济比较落后,因此应全力发展经济。国家富强了,才能有条件大力发展教育事业。答:这一观点存在偏颇之处。(1分)日本、德国的发展已向我们证实教育适当超前于经济的发展是可行而且必须的。(1分)它只看到了教育发展的经济制约性,却忽视了教育的经济功能。(1分)教育的经济功能表现在:1.教育通过提高国家人力资本的积累,促进国民收入和经济发展 (2分)(1)教育提
14、高了民族素质,为经济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潜能。(2)职业和专业教育直接产生劳动能力,为经济的发展提供了人力支持。2.教育通过生产科学技术,促进经济的发展 (2分)(1)教育促进科学技术的再生产(2)教育可以生产新的科学技术(三)教育通过创办知识化企业,促进经济发展 (1分)八、论述题(共18分)围绕认知性道德发展模式和体谅模式分析我国学校德育的现状并考察当代学校德育的发展趋势。答:认知性道德发展模式是由瑞士学者皮亚杰和美国学者科尔伯格等人创建。皮亚杰进行了理论建设,而科尔伯格则从实践上提供了一种可操作的德育模式。 (1分)该模式假定人的道德判断形式反映个体道德判断水平,而且人的道德判断力按照一
15、定的阶段和顺序从低到高不断发展,道德教育旨在促进道德判断的发展及其行为的一致性。 (1分)该模式的实施方法和策略包括:1.了解学生当前的道德判断发展水平;2.运用道德难题的小组讨论引起学生的意见分歧和认知失衡;3.向学生揭示比他们高一阶段的道德推理方式;4.引导学生在比较中自动接受比自己原有的道德推理方式更为合理的推理方式;5.鼓励学生把自己的道德判断付诸行动。(3分)体谅模式是由英国学校德育专家麦克费尔首创。最初在英国一些学校使用,为中学德育设计,后来广泛流行于北美,也适用于小学生。(1分)该模式假定与人友好相处是人类的基本需要,道德教育重在提高学生的人际意识和社会意识,引导学生学会关心,学
16、会体谅。 (1分)该模式的实施方法是:在对学生广泛调查的基础上创设了一系列人际与社会情境问题作为基本教材,采用角色扮演和草拟表演的方法进行教学,目的在于引导学生设身处地,学会关心和体谅,以理解和消除冲突,侧重于道德情感的陶冶与培养。 (3分)我国十分重视德育,一直把德育放在各育之首,且几乎每所学校都设有德育副校长(或有专人)负责德育,专设德育课,有一批专职德育教师,取得了较大成绩。 (1分)但结合这两种德育模式,可以看出我国的德育确实存在很多问题,表现在:1.设置独立的德育课,把道德教学与学科教学相提并论,实质上贬低了学校德育的价值和地位,许多学科教师忽略了自身的德育义务; (1分)2.我国的德育实质上进行的是关于道德知识的教学,“美德袋式”的灌输,因此德育的实效性很差。 (1分)3.学生欠缺德育学习热情和动机,厌学心理严重,等等。(1分)从这两个模式中可以看出当代学校德育的发展趋势是:1.学校德育的重心从道德知识系统授受和良好行为习惯的训练,转向培养适应当代价值多元特点的道德判断和道德敏感性 (1分)2.从重视直接的道德教学转向强调间接的道德教育 (1分)3.从封闭的学科性教材转向开放的情境性教材 (1分)4.从以教师的教导、说服、劝诫为主转向以学生的小组讨论、角色扮演、创作为主,从方法上保证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德育。 (1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