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细胞》第一课时教案
一、教材分析
我们认识物质世界是从宏观到微观,我们认识了生物,认识了生物的分类,也要认识了微观的细胞。细胞作为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生物学的基础知识,其重要性是显而易见的。本课时内容主要有细胞的发展史、细胞学说、细胞的形态、细胞的结构及功能。本节将带领学生从宏观认识转向微观认识,学习本节内容的意义就在于引导学生从细胞这个微观角度去认识生物的结构和功能。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1)了解细胞的发现史;
(2)知道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
(3)对各种动植物细胞能有形象的认识;
(4)认识细胞的基本结构和各结构的功能;
(5)说出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的区别。
2、能力目标:培养自学能力、通过观察获取信息的能力、利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目标:(1)体会对事物的观察要透过现象看本质;
(2)感受科学的发展往往需要付出几代人的共同努力,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从而培养协作的精神;
(3)初步感受物质世界的统一性和多样性。
三、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动植物细胞的结构及其功能。
2、教学难点:动植物细胞的区别
四、学情分析:
本节将展示较多各种细胞以及细胞内部结构的图片,要求学生有较强的自学能力、通过观察获取信息的能力,这对于较习惯主要靠接受老师直接传输知识的学生可能会有不习惯的感觉,上课过程中将会对学生这方面的能力加以强化。
五、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时间
1、引入
设问:每位同学都吃过西瓜,西瓜多汁美味,那你知道西瓜汁是哪里来的吗?为什么多数植物的叶子是绿色的?那就请同学们认真听课,答案本课中找!
可能不知
激发学生求知欲。
2分钟
2、
细
胞
发
现
史
☆问:你们知道细胞吗?
述:由于细胞极小,小到只有一至几十微米,我们肉眼根本无法分辨,所以,普通人一般无从所知。
课件展示:微生物大小
☆问:那么细胞是怎么被发现的?
(布置学生阅读P53至P57)
△活动一:
思考:1、细胞发现的过程是怎样的,细胞学说建立的过程是怎样的,细胞学说的主要内容是怎样的? 2、从细胞的发现到今天的细胞学成就,经历了几百年的时间,其间凝聚了许多科学家的探索成果,对此,请谈谈你的看法。
(可能不知)
阅读
学生思考后回答
引入本节的主角——细胞并使学生获得细胞大小的感性认识
培养学生通过自习获取信息的能力。
通过阅读,让学生了解细胞发现史与细胞学说的建立史,以及细胞学说的主要内容.
让学生感受科学的发展往往需要付出几代人的共同努力,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3分钟
7分钟
3分钟
3、
细
胞
学
说
☆问:通过刚才的学习,你们知道动、植物都是由一个共同的结构构成的吗?这个结构是什么?
述:动植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这就是细胞学说。
(板书)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
生答:细胞
让学生初步了解物质世界的统一性。
3分钟
4、
细
胞
的
形
态
过渡:细胞到底是怎么样的呢?
课件展示各种细胞形态图。
要求学生谈谈观察后的感受。
总结:细胞的形态是各式各样的,但它们都很小。
观察
回答。
感受物质世界的多样性。
3分钟
5、
细
胞
的
结
构
过渡:细胞的形态各异,那么其内部结构又是如何的?
课件展示动物细胞结构图,介绍各部分结构。
继续在旁边展示出植物细胞结构图。
问:你能找出它们共有的结构吗?
追问:有没有不尽相同的地方?哪位同学能在图中指出?
介绍植物细胞结构。
思考,并回答。
指定学生上台指出。
培养学生的观察及辨别能力。
10分钟
6、
细
胞
结
构
的
功
能
过渡:结构总是与功能相适应的,有什么样的结构就有什么样的功能。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细胞各部分功能。
针对动植物细胞图在引导的基础上介绍各结构的功能。
思考:
1、高大的树木为何能顶天立地?
2、叶子为什么通常是绿色?
3、西瓜的汁来自哪里?
、
讨论并交流
使学生初步了解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
让学生用新知识解释生活现象,达到既帮助学习又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目的
6分钟
实
践
应
用
︵
小
结
︶
活动二:(“小小侦探家”)
设障:公安部得到一份生物作品,从外形上分辨不出该样品是取自植物还是动物,你能否用学过的知识将它鉴定出来?(展示样品图片)
说明你的鉴定理由,并完成相应的表格。
分组讨论。
汇报成果。
学以致用。并进一步明确动植物细胞的区别与联系。
5分钟
练习
(见课件)
3分钟
布置
作业
作业本BP12—13第1、2、6、7、8题。
课
后
反
思
六、板书
第四节 细胞
一、 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
二、 细胞形态多种多样
三、 细胞的结构
细胞膜:保护细胞。控制细胞与外界之
动物细胞 间进行物质交换
细胞质:许多生命活动的场所
细胞核:含有遗传物质 植物细胞
细胞壁:由纤维素组成,保护和支持细胞
大液泡:内存细胞液
叶绿体:内有叶绿素,是光合作用的场所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