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部分IUPAC命名法.docx

上传人:pc****0 文档编号:7194528 上传时间:2024-12-27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301.2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分IUPAC命名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部分IUPAC命名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A-01.饱和直链化合物和一价基 · A-1.1:饱和无环烃(直链及有支链的)类名为“链烷(alkane)”。头四个饱和直链无环烃为:甲烷(methane)、乙烷(ethane)、丙烷(propane)和丁烷(butane)。此同系物高级烃的名称由数字词头和词尾“烷(-ane)”组成。 o 名称举例:(n为碳原子总数) n 中文名 英文名 1 甲烷 methane 2 乙烷 ethane 3 丙烷 propane 4 丁烷 butane 5 戊烷 pentane 6 己烷 hexane 7 庚烷 heptane 8 辛烷 octane 9 壬烷 nonane 10 癸烷 decane 11 十一烷 undecane 12 十二烷 dodecane 13 十三烷 tridecane 14 十四烷 tetradecane 15 十五烷 pentadecane 16 十六烷 hexadecane 17 十七烷 heptadecane 18 十八烷 octadecane 19 十九烷 nonadecane 20 二十烷 eicosane 21 二十一烷 henicosane 22 二十二烷 docosane 23 二十三烷 tricosane 24 二十四烷 tetracosane 25 二十五烷 pentacosane 26 二十六烷 hexacosane 27 二十七烷 heptacosane 28 二十八烷 octacosane 29 二十九烷 nonacosane 30 三十烷 triacontane 31 三十一烷 hentriacontane 32 三十二烷 dotriacontane 33 三十三烷 tritriacontane 40 四十烷 tetracontane 50 五十烷 pentacontane 60 六十烷 hexacontane 70 七十烷 heptacontane 80 八十烷 octacontane 90 九十烷 nonacontane 100 一百烷 hectane · A-1.2:由饱和直链无环烃的一个末端碳原子上消除一个氢原子而形成的一价基,作为一类,总称为正链烷基(normal chain alkyls)或直链烷基(unbranched chain alkyls),其名称是由相应的烃名的词尾“烷(-ane)”,改为“基(-yl)”。 o 例: § 戊基§pentyl: § 十一烷基§undecyl: ] A-02.饱和支链化合物及其一价基 · A-2.1:饱和支链无环烃是把侧链的基名放在分子结构中最长的链的名称之前来命名。 o 例:甲基戊烷§methylpentane§ o 下列名称仅在未被取代时才使用: § 异丁烷§isobutane§ § 异戊烷§isopentane§ § 新戊烷§neopentane§ § 异己烷§isohexane§ · A-2.2:最长的链用阿拉伯数字由一端起到另一端编号,所选择的方向应使侧链的编号尽可能最低。当逐个比较具有相同项数的位次(locants)系列时,把最先遇到的不同位次中具有最小编号者,视为“最低的”系列。此原则应用时,不考虑取代基的性质。 o 例: § §3-甲基戊烷§3-methylpentane § §2,3,5-三甲基己烷§2,3,5-trimethylhexane<不是2,4,5-位> § §2,7,8-三甲基癸烷§2,7,8-trimethyldecane<不是3,4,9-位> § 5-甲基-4-丙基壬烷§5-methyl-4-propylnonane<不是5-甲基-6-丙基壬烷> · A-2.25:由链烃衍生的一价支链基,把侧链的名称放在具有尽可能最长的直链烃基之前,该直链烃基从具有游离价的碳原子为1开始编号。其中文名称的词尾由“烷”改为“基”,英文词尾由(-ene)改为(-yl)。 o 例: § 1-甲基戊基§1-methylpentyl§ § 2-甲基戊基§2-methylpentyl§ § 5-甲基己基§5-methylhexyl§ o 下列基的名称只有在未被取代时才使用: § 异丙基§isopropyl§ § 异丁基(第一丁基)§isobutyl§ § 仲丁基(第二丁基)§sec-butyl§ § 叔丁基(第三丁基)§tert-butyl§ § 新戊基§neopentyl§ § 叔戊基§tert-pentyl§ § 异己基§isohexyl§ · A-2.3:如果同时存在两个或更多的不同的侧链,中文名称按次序规则排列,英文名称按字母顺序排列。 o 按字母顺序规定如下: o (i)首先将单基按字母顺序排列好,然后插入表示倍数的词头。例:4-ethyl-3,3-dimethylheptane||4-乙基-3,3-二甲基庚烷 o (ii)复基的名称以其全名的第一个字母为准。例:7-(1,2-dimethylpentyl)-5-ethyltridecane||7-(1,2-二甲基戊基)-5-乙基十三烷 o (iii)若复基的名称由相同的字母组成,则由复基全名中的位次编号决定。 例:6-(1-methylbutyl)-8-(2-methylbutyl)tridecane||6-(1-甲基丁基)-8-(2-甲基丁基)十三烷 · A-2.4:如果两个或更多的侧链位置相同,则将名称中字母在前的侧链,给予较低的编号,如: o 4-ethyl-5-methyloctane||4-乙基-5-甲基辛烷 o 4-isopropyl-5-propyloctane||4-异丙基-5-丙基辛烷 · A-2.5:重复的未被取代的基,用相应的倍数词头来表示。例如: o 3,3-dimethylpentane||3,3-二甲基戊烷 § 倍数词头举例:二(di-)、三(tri-)、四(tetra-)、五(penta-)、六(hexa-)、七(hepta-)、八(octa-)、九(nona-)、十(deca-)等 o 若干个取代方式相同复基可用相应的倍数词头——双(bis-)、三(tris-)、四(tetrakis-)、五(pentakis-)等——来表示。这样的侧链全名可放在括号中或用带撇的数字来表明侧链中的碳原子,例如: § (a)用括号而不用带撇的数字:5,5-bis(1,1-dimetylpropyl)-2-methyldecane||5,5-bis(1,1-二甲基丙基)-2-甲基癸烷 § (b)用带撇的数字:5,5-bis-1',1'-dimethylpropyl-2-metyldecane||5,5-双-1',1'-二甲基丙基-2-甲基癸烷 § (a)用括号而不用带撇的数字:7-(1,1-dimethylbutyl)-7-(1,1-dimethylpentyl)-tridecane||7-(1,1-二甲基丁基)-7-(1,1-二甲基戊基)-十三烷 § (b)用带撇的数字:7-1',1'-dimethylbutyl-7-1,1-dimethylpentyltridecane||7-1',1'-二甲基丁基-7-1,1-二甲基戊基十三烷 · A-2.6:在一个饱和支链无环烃中,若有相同长度的链可作为主链,则选择顺序为: o (a)具有侧链数目最多的链,例如: § 2,3,5-trimethyl-4-propylheptane||2,3,5-三甲基-4-丙基庚烷 o (b)侧链具有最低位次的链,例如: § 4-isobutyl-2,5-dimethylheptane||4-异丁基-2,5-二甲基庚烷 o (c)所含较小侧链的碳原子数目最多的链。例如: § 7,7-bis(2,4-dimethylhexyl)-3-ethyl-5,9,11-trimethyltridecane||7,7-双(2,4-二甲基己基)-3-乙基-5,9,11-三甲基十三烷 o (d)具有侧链分支最少的链 § 6-(1-isopropylpentyl)-5-propyldodecane||6-(1-异丙基戊基)-5-丙基十二烷 [编辑] A-03.不饱和化合物和一价基 · A-3.1:含有一个双键的不饱和直链无环烃的类名为烯(alkene),其命名是把相应的饱和烃名称的词尾“烷(-ane)”改为“烯(-ene)”。若有两个或更多的双键,则类名为二烯(alkadiene)、三烯等(alkatriene),命名则用“二烯(-adiene)”、“三烯(-atriene)”等为词尾。链的编号要尽可能给双键以最低的数字。在环状化合物或其取代产物中,双键的两个碳的位次只差一个单位,在命名中只标明其中较低的位次,当相差多于一个单位时,将其中一个位次放在括号内,置于另一个位次之后[见规则A-31.3和A-31.4]。 o 例: § 2-己烯(2-hexene) § 1,3-丁二烯(1,3-butadiene) § 1,4-己二烯(2.4-hexadiene) · o 保留下列非系统英文名称: § ethylene||乙烯 § allene||丙二烯 · A-3.2:含有一个叁键的不饱和直链无环烃的类名为炔(alkyne),其命名是把相应的饱和烃名称的词尾“烷(-ane)”改为“炔(-yne)”。若有两个或更多的叁键,则类名为二炔(alkadiyne)、三炔等(alkatriyne),命名则用“二炔(-adiyne)”、“三炔(-atriyne)”等为词尾。链的编号要给叁键以尽可能最低的数字。而在命名中只标明每个键所占两位次的一个较低的编号。 o 保留英文俗名acetylene||乙炔 · A-3.3:同时含有双键、叁键的不饱和直链无环烃的命名是把相应饱和烃的词尾“烷(-ane)”改为“烯炔(-enyne)”、“二烯炔(-adienyne)”、“三烯炔(-atrieneyne)”、“烯二炔(-enediyne)”等。把烯、炔的位次编号插入上述中、英文名称中。将尽可能低的数字编给双键和叁键,有时可把炔的编号低于烯。但编号尚有选择时,则给双键以最低数字。 o 例: § 1,3-己二烯-5-炔(1,3-hexadien-5-yne) § 3-戊烯-1-炔(3-penten-1-yne) § 1-戊烯-4-炔(1-penten-4-yne) · A-3.4:不饱和支链无环烃,可作为含双键、叁键最多的直链烃衍生物来命名。如果有两个或更多的链可供选择时,则依次选择:(1)碳原子数目最多者;(2)若碳原子数目相等,则选择所含双键数目最多者。在其他方面,使用饱和支链无环烃的命名规则。链的编号,根据规则A-3.3,使双键和叁键以尽可能最低的数字。 o 例: § 3,4-dipropyl-1,3-hexadien-5-yne||3,4-二丙基-1,3-己二烯-5-炔 § 5-ethynyl-1,3,6-heptatriene||5-乙炔基-1,3,6-庚三烯 § 5,5-dimethyl-1-hexene||5,5-二甲基-1-己烯 § 4-vinyl-1-hepten-5-yne||4-乙烯基-1-庚烯-5-炔 o 保留以下名称,但仅指其未被取代的化合物: § 异戊二烯(isoprene) · A-3.5:由不饱和无环烃衍生出的一价基,其名称的词尾为“烯基(-enyl)”、“炔基(-ynyl)”、“二烯基(-dienyl)”等。当双键、叁键的位置必要时,则需注明。具有游离价的碳原子编为1号。 o 例: § 乙炔基(ethynyl) § 2-丙炔基(2-propynyl) § 1-丙烯基(1-propenyl) § 2-丁烯基(2-butenyl) § 1,3-丁二烯基(1,3-butadienyl) § 2-戊烯基(2-pentenyl) § 2-戊烯-4-炔基(2-penten-4-ynyl) o 英文保留下列名称: § vinyl||乙烯基 § allyl||2-丙烯基 § isopropenyl||1-甲基乙烯基 · A-3.6:若一个基的主链有选择余地时,则选择含有(1)双键、叁键数目最多者;(2)碳原子数目最多者;(3)双键数目最多者。 o 例: § 5-(3-pentenyl)-3,6,8-decatrien-1-ynyl||5-(3-戊烯基)-3,6,8-癸三烯-1-炔基 § 6-(1,3-pentadienyl)-2,4,7-dodecatrien-9-ynyl||6-(1,3-戊二烯基)-2,4,7-十二碳三烯-9-炔基 § 6-(1-penten-3-ynyl)-2,4,7,9-undecatetraenyl||6-(1-戊烯-3-炔基)-2,4,7,9-十一碳四烯基 § 2-nonyl-2-butenyl||2-壬基-2-丁烯基 [编辑] A-04.二价和多价基 · A-4.1:从一价无环烃基具有游离价的碳原子上,消除一个或两个氢原子而衍生得到的二价和三价基,若原一价基的名称词尾为“基(-yl)”,则在相应的一价中文基名的“基”字之前分别加“亚”或“次”来命名,而英文是在相应的基名“-yl”之后分别加上“-idene”“-idyne”来命名。具有游离价的碳原子编为1号。 o 例: § 次甲基(methylidyne) § 亚乙基(ethylidene) § 次乙基(ethylidyne) § 亚乙烯基(vinylidene) § 异亚丙基(isopropylidene) o 保留下列英文名称: § methylene||亚甲基 · A-4.2:从普通烷烃链的两端碳原子上各消除一个氢原子而衍生得到的二价基,命名为1,2-亚乙基(ethylene)、1,3-亚丙基(trimethylene)、1,4-亚丁基(tetramethylene)等。在中文命名时,上述基也可命名为二亚甲基、三亚甲基、四亚甲基等。 o 例: § 1,5-亚戊基(pentamethylene) § 1,6-亚己基(hexamethylene) o 被取代了的二价基按规则A-2.2和A-2.5命名,例如 § 乙基-1,2-亚乙基(ethylethylene) o 保留以下英文名称: § propylene||1,2-亚丙基 · A-4.3:同样地从直链烯烃、二烯烃、炔烃等的端碳原子上各消除一个氢原子而得到的二价基,将词尾“烯(-ene)”、“二烯(-diene)”和“炔(-yne)”等改为“亚烯基(-enylene)”、“亚二烯基(-dienylene)”和“亚炔基(-ynylene)”等来命名。其双键、叁键位置在必要时需注明。 o 例: § 1,3-亚丙烯基(propenylene) o 被取代了的二价基,根据规则A-3.4来命名,例如: § 4-丙基-2-烯-1,5-亚戊烯基(4-propyl-2-pentenylene) o 保留以下英文俗名: § vinylene||1,2-亚乙烯基 · A-4.4:在一个链的各端,有两个或多个碳原子具有游离价而形成的三价、四价和多价无环烃基的命名是在原烃后加上相应的词尾: o 对一个游离单价,加“基(-yl)” o 对一个在同一碳上的二价基,加“亚基(-ylidene)” o 对同一碳上的游离三价,加“次基(-ylidyne)” · 若在同一基中有不同形式的价,则按“基”“亚基”“次基”的顺序列出。 o 例: § 1,4-丁二亚基(1,4-butanediylidene) § 1,4-丁二次基(1,4-butanediylidyne) § 1-基-3-亚丙基(1-propanyl-3-ylidene) § 二亚丙二烯基(propadienediylidene) § 2-烯-1,5-戊二次基(2-pentenediylidyne) § 1-亚丁基-4-次基(1-butanylidene-4-ylidyne) · A-4.5:在一个链的各端和在链的中间,有三个或三个以上具有游离价碳原子的多价基的命名,是在原烃名之后加上“三基(-triyl)”、“四基(-tetrayl)”、“二亚基(-diylidene)”、“二基一亚基(-diyl-ylidene)”等。 o 例: § 1,2,3-丙三基(1,2,3-propanetriyl) § 1,3-丙二基-2-亚基(1,3-propanediyl-2-ylidene) [编辑] A-1.单环烃 [编辑] A-11.未被取代的化合物及基 · A-11.1:饱和单环烃的类名为“环烷(cycloalkane)”。无侧链的饱和单环烃的命名是在碳原子数目相等的饱和直链烃之前加上“环(cyclo-)”。 o 例: § 环丙烷(cyclopropane) § 环己烷(cyclohexane) · A-11.2从环烷(无侧链)衍生的一价基的类名为“环烷基(cycloalkyl)”,它的命名是将原烃名的词尾“烷(-ane)”改为“基(-yl)”。具有游离价的碳原子编为1号。 o 例: § 环丙基(cyclopropyl) § 环己基(cyclohexyl) · A-11.3:不饱和单环烃(无侧链)的命名是将相应烃名称的词尾“烷(-ane)”改为“烯(-ene)”、“二烯(-adiene)”、“三烯(-atriene)”、“炔(-yne)”、“二炔(-adiyne)”等。双键、叁键按规则A-3.3给以尽可能低的编号。 o 例: § 环己烯(cyclohexene) § 1,3-环己二烯(1,3-cyclohexadiene) § 1-环癸烯-4-炔(1-cyclodecen-4-yne) o “苯(benzene)”的名称保留 · A-11.4:有不饱和单环烃衍生的一价基名的词尾为“烯基(-enyl)”、“炔基(-ynyl)”、“二烯基(-dienyl)”等。其双键、叁键的位置按规则A-3.3标明。具有游离价的碳原子编为1号。萜烃编号不属于此规则(详见规则A-72至A-75)。 o 例: § 2-环戊烯-1-基(2-cyclopenten-1-yl) § 2,4-环戊二烯-1-基(2,4-cyclopentadien-1-yl) o 苯基(phenyl)名称保留 · A-11.5:由饱和或不饱和单环烃的环上同一碳原子消除两个氢原子而得到的二价基,其命名是将词尾“烷(-ane)”、“烯(-ene)”、“炔(-yne)”分别改为“亚基(-ylidene)”、“烯亚基(-enylidene)”、“炔亚基(-ynylidene)”等。具有游离价的碳原子编为1号。萜烯的编号不属于此规则。 o 例: § 环戊亚基(cyclopentylidene) § 2,4-环己二烯-1-亚基(2,4-cyclohexadiene-1-ylidene) · A-11.6:由饱和或不饱和单环烃环上的两个碳原子各消除一个氢原子而得到的二价基,其命名是将词尾“烷(-ane)”、“烯(-ene)”、“二烯(-adiene)”、“炔(-yne)”分别改为“亚基(-ylene)”、“烯亚基(-enylene)”、“二烯亚基(-dienylene)”、“炔亚基(-ynylene)”等。双肩、叁键的位置和“基”所连接的位置需标明。优先给予具有游离价的碳原子最低编号。 o 例: § 1,3-环亚戊基(1,3-cyclopentylene) § 3-环己烯=1,2-亚基(cyclohexen-1,2-ylene) § 2,5-环己二烯-1,4-亚基(2,5-cyclohexadien-1,4-ylene) o 下列名称保留: § 亚苯基(phenylene) A-12.取代的芳香化合物 · A-12.1:保留下列取代的单环芳香烃的英文俗名(括号内为中文俗名): o cumene||异丙苯(枯烯) o cymene||对-甲异丙苯(伞花烯) o hemimellitene||连-三甲苯 o mesitylene||均-三甲苯(荚) o pseudocumene||偏-三甲苯(伪枯烯) o styrene||苯乙烯 o toluene||甲苯 o xylene||二甲苯 · A-12.2:其他取代的单环芳烃是作为苯或者按规则A-12.1所列化合物的衍生物来命名。若取代基与原有者相同,则作为苯衍生物来命名(见规则A-64.1) · A-12.3:当只有两个取代基时,取代基的位置除了用“邻(o-)<ortho>”、“间(m-)<meta>”、“对(p-)<para>”表示外,还可以用数字1,2-、1,3-和1,4-来表示。可以应用规则A-2时,则按该规定确定编号。 o 例: § 1-ethyl-4-pentylbenzene or p-ethylpentylbenzene||1-乙基-4-戊基苯 或 对乙基戊基苯 § 1,4-二乙基苯 或 对二乙基苯(1,4-diethylbenzene or p-diethylbenzene) § 1-butyl-3-ethyl-2-propylbenzene||1-丁基-3-乙基-2-丙基苯 § 1,4-二乙烯基苯(1,4-divinylbenzene) § 1,2-dimethyl-3-propylbenzene or 3-propyl-o-xylene||1,2-二甲基-3-丙基苯 或 3-丙基-邻-二甲苯 · A-12.4:单环和多环芳烃的类名为“芳烃(arene)”。 A-13.取代芳香烃基 · A-13.1具有下列取代基的芳烃,由芳碳构成的一价基,作为取代苯基来命名。具有游离价的碳原子编为1号。下面这些基团名称保留,英文均为俗名: o phenyl||苯基 o cumenyl(m-)||间异丙苯基(间枯烯基) o mesityl||均三甲苯基(艹/米基) o tolyl||邻甲苯基 o xylyl||二甲苯基 · A-13.2:由于为—C6H4—保留了<邻、间、对>亚苯基(<o-、m-、p->phenylene)的命名(为规则A-11.6的除外),具有取代基的亚苯基其游离价的碳原子按具体情况编号为1,2-、1,3-或1,4-。 · A-13.3:下列在侧链具有一个游离单价基的俗名保留: o 苄基<苯甲基>(benzyl) o 二苯甲基(benzhydryl or diphenylmethyl) o 肉桂基(cinnamyl) o phenethyl||苯乙基 o styryl||苯乙烯基 o trityl||三苯甲基 · A-13.4:游离价在侧链上的芳烃多价基,根据规则A-4进行命名,例: o benzylidyne||次苄基<苯次甲基> o cinnamylidene||肉桂亚基 · A-13.5:一价和二价芳烃基的类名分别为“芳基(aryl)”和“亚芳基(arylene)”。 规则 B-1. Hantzsch-Widman系统的扩展 · 1.1 包含着一个或多个杂原子的的环长为3到10的单环化合物,通过组合表B-I中的适当的一个或多个词头(如果必要则删除尾部的字母"a")与表B-II中的适当的词干. 加氢的状态可以通过表B-II中的词干指明,或者根据规则B-1.2通过前缀“双氢”("dihydro-"), “三氢”("tetrahydro-")等指明。 o 例: § 氧杂环丙烷(即环氧乙烷、氧化乙烯) (Oxirane) § 氮杂环丙烷 (Aziridine) § 2H-氮杂环庚烯 (2H-Azepine) 表B-I (单杂环命名法的词头,按优先级降序列出): 元素 化合价 前缀 氧 II Oxa 硫 II Thia 硒 II Selena 碲 II Tellura 氮 III Aza 磷 III Phospha 砷 III Arsa 锑 III Stiba 铋 III Bisma 硅 IV Sila 锗 IV Germa 锡 IV Stanna 铅 IV Plumba 硼 III Bora 汞 II Mercura 注释: · 如果后跟元音字母,则前缀的最后面的"a"必须去掉。如:ox(a)azole · 如果后面直接跟"-in"或"-ine", "phospha-"用"phosphor-"替换, "arsa-"用"arsen-"替换, "stiba-"用"antimon-"替换. 此外,对应于磷或砷的饱和六元环命名为phosphorinane或arsenane. 另一个例外情况,"borin"用borinane替换. 表B-II (单杂环命名法的词干): 环的长度 含氮杂环(a) 不含氮杂环(a) 不饱和 饱和 不饱和 饱和 3 -irine -iridine -irene -irane (e) 4 -ete -etidine -ete -etane 5 -ole -olidine -ole -olane 6 -ine (b) (c) -in (b) -ane (d) 7 -epine (c) -epin -epane 8 -ocine (c) -ocine -ocane 9 -onine (c) -onin -onane 10(f) -ecine (c) -ecin -ecane 注释: (a) Corresponding to the maximum number of non-cumulative double bonds, the hetero elements having the normal valences shown in Table B-I (b) 对于磷、砷、锑、硼,参见表B-I的特殊规定。 (c) 在对应的不饱和化合物前面加“全氢化”("perhydro")来表示。 (d) 不适用于硅、锗、锡、铅。在此种情形下,在对应的不饱和化合物前面加“全氢化”("perhydro")来表示。 (e) 用来表示环的长度为3、4、7-10的音节符号,派生于:三 ("ir" from tri), 四("et" from tetra), 七("ep" from hepta), 八("oc" from octa), 九("on" from nona), 十("ec" from deca). (f) 超过十个成员的环,用规则B-4的取代命名法。 · 1.2 - 如果杂环系统的不饱和键的数量,小于对应结构的非累积双键的最大可能数量,则使用前缀“双氢”"dihydro-", “三氢”"tetrahydro-"等表明不饱和状况。对于四元环或者五元环, 一个特殊的词尾用于本来可以包含多个非累积双键,但只包含一个双键的结构: 单不饱和环的长度 环含氮 环含非氮杂原子 4 -etine -etene 5 -oline -olene 例: -1,2-氮砷杂环丁烯 (-1,2-Azarsetine ) 注释:作为一个例外情况,如果一个化合物根据规则B-1.2命名,指明杂原子位次的数字在命名的开头,那么可以在此命名之前用上角标数字后面跟随大写希腊字母来指明双键的位次。这种方法也用于指明集合环中连接成分环的双键(参加规则A-52.1和C-71.1的例子)。 3-硅杂环戊烯 (3-Silolene) · 1.3 - 同一种杂原子在环中出现多次的情形,在表B-I的词头前加前缀“二”("di-"), “三”("tri-")等指明。 例: 1,3,5-三嗪 (1,3,5-triazine) · 1.4 - 如果两个或更多的表B-I中的词头出现在命名中,它们的使用顺序依据在表B-I中的排列顺序。 例: 1,2-氧硫杂环戊烷 (1,2-Oxathiolane) 1,3-噻唑 (1,3-Thiazole) · 1.51 - 单个杂原子的位置决定了单杂环化合物中编号起始位置。 例: 氮杂环辛(间)四稀 ( Azocine) · 1.52 - 一个环中同一种杂原子出现多次,编号的选择要使杂原子具有最低的位次。 例: 1,2,4-三嗪 (1,2,4-triazine) · 1.53 - 当存在不同种类的杂原子时,位次1给予在表B-I中排在最前的杂原子,选择编号方式使得杂原子具有最低位次。 例: 6氢-1,2,5-噻二嗪 (6H-1,2,5-thiadiazine). 如果命名为2,1,4-Thiadiazine或者1,3,6-Thiadiazine则是错误的。编号必须开始于硫原子,因此2,1,4-噻二嗪可以排除;然后氮原子编号尽可能低的位次,因此1,3,6-噻二嗪被排除。 2氢,6氢-1,5,2-二噻嗪(2H,6H-1,5,2-Dithiazine). 如果命名为1,3,4-Dithiazine或者1,3,6-Dithiazine或者1,5,4-Dithiazine则是错误的。编号必须开始于硫原子,这个硫氮原子的选择要使其余各种种类的杂原子的位次集合尽可能低,集合1,5,2比集合1,3,6和集合1,5,4要低,因而可以排除后两者; 而集合1,5,2与集合1,3,4的杂原子的位次相当,但环上的双键在前者情形下编号为3(4),在后者情形下编号为5(6),因此1,3,4-二噻嗪被排除。 [编辑] B-2. 俗名与半俗名 · 2.11 - 下列俗名与半俗名构成的不完全列表以及由表D-IV扩展而成的完整列表,保留这些名字用于化合物的命名与稠环命名的基础;这些环依照给稠环命名时选择基础化合物优先级由低到高的顺序排列,也就是说出现在下表后面的结构在命名时优先被选择。第(2)、(3)、(36)与(46)化合物由于不再用作稠环命名时的基础化合物,因此已被删除。吩噻嗪(phenothiazine)类的名字不再作为构成新的命名的模型。取代规则(B-4), Hantzsch-Widman 规则(B-1)及稠化规则(B-3)确定其名字。列出的基的命名依据规则B-5。 母体化合物 基的名字 表D-IV 5,10-二汞杂蒽烯(Phenomercurin/mercuranthrene) 表D-IV 异砷哚(Isoarsindole) 表D-IV 砷哚(Arsindole) 表D-IV 异砷啉(Isoarsindoline) 表D-IV 砷啉(Arsindoline) 表D-IV 砷啡啶(Arsanthridine) 表D-IV 吖砷啶(Acridarsine) 表D-IV 夹二砷(杂)蒽(Arsanthrene) 表D-IV 异磷哚(Isophosphindole) 表D-IV 磷哚(Phosphindole) 表D-IV 异磷啉(Isophosphinoline) 表D-IV 磷啉(Phosphinoline) 表D-IV 夹二磷(杂)蒽(Phosphanthrene) 表D-IV 碲吩(Tellurophene) 表D-IV 硒吩(Selenophene) 表D-IV 夹二硒(杂)蒽(Selenanthrene) (1) 噻吩(Thiophene) 噻吩基(Thienyl) (4) 噻蒽(Thianthrene) 噻蒽基(Thianthrenyl) 表D-IV 吩噻砷(Phenothiarsine) (5) 呋喃 (Furan) 呋喃基 (Furyl) (6) 吡喃 (Pyran) 吡喃基 (Pyranyl) (7) 异苯并呋喃(Isobenzofuran) 异苯并呋喃基(Isobenzofuranyl) (8) 色烯/苯并吡喃(Chromene/Benzopyran) (Chromenyl) (9)* 呫吨/氧杂蒽/二苯并吡喃(Xanthene) (Xanthenyl) 表D-IV 吩恶锑(Phenoxantimonin) 表D-IV 吩恶砷(Phenoxarsine) 表D-IV 吩恶磷(Phenoxaphosphine) 表D-IV 吩恶碲(Phenoxatellurin) 表D-IV 吩恶硒(Phenoxaselenin) (10) 吩恶噻/二苯并氧硫杂环己二烯(phenoxathiin) (phenoxathiinyl) (11) 2氢-吡咯(2H-Pyrrole) 2氢-吡咯基(2H-Pyrrolyl) (12) 吡咯(Pyrrole) 吡咯基(Pyrrolyl) (13) 咪唑(Imidazole) (Imidazolyl) (14) 吡唑(Pyrazole) (Pyrazolyl) (14a) 异噻唑(Isothiazole) (Isothiazolyl) (14b) 异恶唑(Isoxazole) (Isoxazolyl) (15) 吡啶(Pyridine) 吡啶基(Pyridyl) (16) 吡嗪 (Pyrazine) 吡嗪基(Pyrazinyl) (17) 嘧啶 (Pyrimidine) 嘧啶基 (Pyrimidinyl) (18) 哒嗪(Pyridazine) 哒嗪基(Pyridazinyl) 表D-IV 吡咯嗪(Pyrrolizine) (19) 吲哚嗪(Indolizine) (Indolizinyl) (20) 异吲哚(Isoindole) 异吲哚基(Isoindolyl) (21) 3氢-吲哚(3H-Indole) (3H-Indolyl) (22) 吲哚(Indole) 吲哚基(Indolyl) (23) 1氢-吲唑(1H-Indazole) 吲唑基(Indazolyl) (24)* 嘌呤(Purine) 嘌呤基(Purinyl) (25) 4氢-喹嗪(4H-quinolizine) (4H-quinolizinyl) (26) 异喹啉(Isoquinoline) 异喹啉基(Isoquinolyl) (27) 喹啉(Quinoline) 喹啉基(Quinolyl) (28) 酞嗪/2,3二氮杂萘(Phthalazine) (Phthalazinyl) (29) 二氮杂萘, 萘啶(Naphthyridine) (Naphthyridinyl) (30) 喹喔啉(Quinoxaline) (Quinoxalinyl) (31) 喹唑啉; 间二氮杂萘(Quinazoline) (Quinazolinyl) (32) 噌啉,2-邻二氮杂萘(Cinnoline) (Cinnolinyl) (33) 蝶啶(Pteridine) (Pteridinyl) (34)* 4a氢-咔唑(4aH-Carbazole) (4aH-Carbazolyl) (35)* 咔唑(Carbazole)[[1]] (Carbazolyl) (36) 咔啉(Carboline) (Carbolinyl) (37) 菲啶(Phenanthridine) (Phenanthridinyl) (38) 吖啶(Acridine) 吖啶基(Acridinyl)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休闲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