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量的计量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进一步理解采用法定计量单位的重要意义。2复习长度、面积、体积、质量、时间单位及其进率。3复习各种计量单位间的进率会正确的进行名数改写。能力目标1、学生能正确掌握各种量之间的进率。2、能掌握名数改写的方法。情感目标1、通过数学活动,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2、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表一:学习内容及目标分析表课目内容名称知识点学习目标知道领会应用分析综合评价量的计量1进一步理解采用法定计量单位的重要意义。2感知计量单位3复习长度、面积、体积、质量、时间单位及其进率。 4复习各种计量单位间的进率会正确的进行名数改写。表二: 学习水平描述表知识
2、点学习水平描述语句行为动词1分析说出计量单位及其进率整理、分类2应用从每种计量单位中找出不同的进率思考、分析3综合进行名数的改写 迁移、综合4应用运用名数改写的方法进行练习分析、运用一、 教学重、难点:重:掌握长度、面积、体积、质量、时间单位及其进率,能进行名数的改写。难:正确的进行名数的改写。 二、 媒体的选择与组合:表三: 媒体选择工作表教学单元/课目名称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九单元第一课读统计图表知识点学习水平媒体类型媒体在教学中的作用媒体内容的要点资料来源媒体使用方式1分析幻灯片复习功固单位间进率中央电教馆边播边讲2应用幻灯片复习功固单位间进率中央电教馆边播边讲3综合幻灯片示范讲解
3、名数的改写中央电教馆边播边讲4应用幻灯片呈现拓展练习题中央电教馆边播边讲三、 教学过程:一、直接导入提问导入:同学们,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采用了国际上通用的法定计量单位,你能说说这是为什么吗?(学生自由回答)教师归纳:我国从1990年起废除原来的计量单位,采用国际上通用的法定计量单位,目的是为了便于国际交流,扩大开放,不断发展面向世界的外向型经济因此,我们要认真学好有关计量的知识这节课我们整理和复习“量的计量”(教师板书课题)二、归纳整理1、启发学生回忆:我们学过了哪些量的计量?学生回忆、汇报、补充。2、让学生对这些计量单位进行分类、整理。小组合作、讨论、补充、完善、展示、交流。3、感知计量单位
4、4、说单位间的进率,说时间单位中月和日以及闰年的特点?5、同一类计量单位中,相邻单位间的进率有什么规律?6、让学生指出在同一类中不一般的进率的单位名称。7、发展:在各类计量单位之间的进率你还知道有哪些?8、让学生填写数上的进率表。练习:练习二十五的第1、6、7题。三、名数的改写1、 让学生量一些绳子,引出名数的概念。2、 举例说明单名数和复名数。3、 名数的改写。学生做,总结方法。 四、练习五、布置作业1测量两件家具,记录各边的长度,算出表面积和体积2称出两件炊具的质量并记录下来3调查父母的出生年、月、日,算一算平年还是闰年?4记录自己从家到学校所用的时间六、板书设计量的计量长度、面积、体积单
5、位 名数的改写质量单位时间单位表四:形成性练习表:知识点学习水平题目内容1分析填上合适的单位名称2应用判断3综合名数的改写4应用综合练习四、 板书设计五、 教学流程图:开始谈话导入幻灯提问:我们学过哪些量的计量各哪些计量单位整理、分类,小组交流、全班交流有不一般的进率吗?怎样区分闰年和平年?讨论、交流小结形成性练习:试做、讨论交流小结 进行名数的改写 幻灯小结展示幻灯 练 习结束附:量与计量的说课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把学生在小学阶段学过的计量单位汇总在一起,通过整理和对比来进行复习。在教学本节课时,我利用远程教育资源。本课在教学方法上采取了合作式和讨论式的教学。除了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自学以外,
6、在整理总结长度单位和面积单位的教学过程中,主要以学生合作讨论的形式进行学习,教师给出学习提纲,让学生自我整理总结关于长度和面积单位的相关知识,然后通过学生的汇报,教师适时地点拔调控将知识系统整理总结最终建立知识网络。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全过程,让学生通过收集关于量的计量的相关信息,教师给予学生的是学习的方法,学生可以有目的,有针对性地进行归纳、分类、讨论、交流。首先提出“我们学过哪些计量单位,相邻单位间的进率是多少?”这个问题。学生通过小组合作交流,总结出学过的计量单位及其进率。再让学生用手比划一下、口头描述一下计量单位的实际大小。说出不一般的进率以及区分闰年和平年的方法。学生在想一想、议一议、猜一猜等活动中,掌握了计量单位间的进率。名数的改写,学生通过做题总结出改写名数的方法。总之,远程教育资源用与教学上,让教学更生动,复杂的能变简单、枯燥的能变有趣、抽象的能变具体,学生学习起来更轻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