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提升师幼互动质量,促进学前融合教育发展.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719353 上传时间:2024-02-22 格式:PDF 页数:2 大小:1.35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提升师幼互动质量,促进学前融合教育发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提升师幼互动质量,促进学前融合教育发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改革创新案例培育与推广师幼互动作为贯穿于幼儿园一日生活各个情景中的基本形态,以教师和幼儿为双主体,通过心理和行为上的双向作用及双向影响促进幼儿的发展1。2022年2月,教育部颁发 幼儿园保育教育质量评估指南,将“师幼互动”定为关键二级指标,有7个质量考查要点。师幼互动是幼儿发展和园所教育质量提升的重要影响因素2。北京大学附属幼儿园(以下简称我园)近20年来一直在探索学前融合教育的有效实施。目前在册的939名幼儿当中,有40名左右需要给予特殊关注和教育支持的特需儿童,分布在 16 个班级(占班级总数的50%)中。相对于普通班级,幼儿园融合班级对师幼互动的质量要求更高。教师需要同时结合特殊教育和普

2、通教育的特点,采取特定的教育方法和内容,才能保证适宜有效应对,进而提高学前融合教育的有效性,满足所有幼儿的发展需求。我园秉承“幼儿为主体”的教育理念,在北京市海淀区特殊教育研究与指导中心的区域教研指导下,组织教师不断进行专业系统的学习,提升师幼互动的教育质量。一、开展园本培训解决师幼互动典型问题我们通过调查总结了融合班级师幼互动存在的5个主要问题:互动机会不均等,互动内容不平衡,互动方式较单一,互动理念不一致,互动效果不理想。结合这些问题我们开展了两类园本培训:一类是较为传统的培训学习。例如我们请教师在以下7个方面的教育支持方式中,选择自己最擅长及最不擅长的内容:生活照顾、情绪抚慰、活动指导、

3、秩序保持、安全保护、共同游戏、情感表达。根据选择结果将教师分出“擅长”与“不擅长”的小组,采用配对学习的方式,擅长组分享成功经验,不擅长组学习后进行回应。教师反馈:每位教师都有机会参与分享,学习到很多优秀有效的方法,很多经验方法可以直接拿来使用;增加了对身边教师的了解,便于日后有针对性地请教求助。另一类是应用具身认知方式的培训学习。例如我们策划了分别对应5种师幼互动问题的典型特殊幼儿案例,参训教师进入案例小组,每组5人,分别扮演一种角色(特殊幼儿、爱心同伴、普通同伴、下午班教师、助教老师)。案例没有预设剧本,班主任扮演特殊幼儿自提升师幼互动质量,促进学前融合教育发展赵红梅王燕华余丽【摘要】师幼

4、互动水平是决定幼儿园融合教育质量的重要因素。近年来,北京大学附属幼儿园致力于提升师幼互动质量,从开展园本培训、开展微研究项目和开设补救性课程三个方面进行尝试和探索,帮助教师掌握融合教育的方法和策略,促进教师对融合教育进行再认识与思考,有效地基于幼儿个别化需求进行活动设计、提供个性化教育支持,从而提升学前融合教育的质量。【关键词】师幼互动;学前融合教育;幼儿园【中图分类号】G61061基础教育研究由发挥,其他教师自行分配角色、随机应变。5个案例以情景剧形式依次呈现,其他教师观摩,结束后进行总结分享。教师反馈:培训更加有趣,督促自己不断探索班级幼儿的个性特点,分析挖掘特殊幼儿各种行为背后的原因;能

5、够看到教师应对策略与配合分工情况,同时直观感受到教师对孩子的辛苦付出,认识到创设尊重生命、包容接纳、平等友爱、互帮互助良好氛围的重要性。两类培训各有其效,前者聚焦学习他人的方法和策略,后者聚焦幼儿特殊需要解决的过程,并在情感上给教师提供了一个共情和相互激励的契机。二、开展微研究项目培养教师研究性思维和专业应用能力为更好地支持教师融合教育的专业发展,提升师幼互动质量,我园设立和推进“微研究”项目,鼓励教师通过科学研究解决问题,而不仅仅依赖经验照搬模仿。微研究的课题主要是教师特定的工作问题。例如,通过开展1学期的“正向行为支持策略促进幼儿良好行为养成的实践研究”,成功帮助特殊幼儿适应幼儿园集体生活

6、,建立良好的同伴关系;“通过绘本解读应对小班幼儿情绪问题”“融合幼儿园特殊幼儿幼小衔接支持个案研究”“中班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等微研究探究个性化教育支持,满足了幼儿特殊需要。目前我园共立项微研究32项,23项已结题,全园96位专任教师90%以上参与微研究。微研究增强了教师的研究意识,提升了教师的专业能力,使得教师能够提供更高质量的教育互动、引导和支持。三、开设补救性课程提升特教专职教师的师幼互动质量我园自 2007年设立特教资源中心,现有两位专职教师,负责全园特殊幼儿补救性课程的教学实施。补救性课程,形式体现为“一对一支持”,内容主要为无法通过课程调整和嵌入性教学予以实现,而根据个别化教育

7、计划(IEP),确定为幼儿关键性发展目标的活动。补救性课程的互动质量保障首先在于教师增强活动设计的主体性。特教专职教师不能照搬复制常规课程内容,而是需要通过多次研讨和持续跟进,精心设计针对性、补救性课程内容。其次在于支持过程体现完备性。补救性课程设计时依据IEP目标,实施时围绕目标采用各种方法,活动后再对照目标进行评价和调整,以实现课程互动的闭环和优化。再次则是互动评价体现发展性。如专职教师给特殊幼儿拍照有3条原则:一是保护隐私,尽量拍背影、侧颜、局部;二是记录成长,聚焦过程和变化,围绕发展目标进行对比分析;三是捕捉美好,收集幼儿开心、专注、坚韧、深度参与的画面。这些影像内容不仅有利于强化教师

8、对幼儿关键性发展目标的关注,实施的过程更能激发教师的积极教育情感。教师们在分析幼儿行为时,不再仅仅是笼统地感性描述,而是有针对性地对照IEP,不断调整改进评价,提高一对一教育支持的有效性,也丰富了师幼互动的内涵。师幼互动质量的前提和保障是教师的教育意识和专业水平。我园积极支持教师专业成长,提升师幼互动关系质量,并使之成为特殊幼儿最为需要且宝贵的成长资源。融合教育不仅需要物质环境的无障碍,更需要人文环境的接纳包容,良好的师幼互动正彰显了一所幼儿园的融合教育品质。参考文献:1 李萌,张洪秀.近十年我国学前教育师幼互动质量研究热点与展望 J.基础教育研究:学前教育,2023(3):81-82.2 于晓文,赵一名,金芳.师幼互动质量对36岁幼儿自我控制能力的影响 J.幼儿教育:教育科学,2022(1):64-68.本文为2022年北京市幼儿园干部教师培训科研课题重点课题“幼儿园融合教育中师幼互动质量提升的教师培训研究”(编号:KTX1452206)的阶段性研究成果。(作者单位:北京市北京大学附属幼儿园,100871)责任编辑:叶萍/改革创新案例培育与推广62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