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双侧异时发生起源于微腺体腺病的乳腺腺泡细胞癌和浸润性导管癌的临床病理观察.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719141 上传时间:2024-02-22 格式:PDF 页数:3 大小:2.05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双侧异时发生起源于微腺体腺病的乳腺腺泡细胞癌和浸润性导管癌的临床病理观察.pdf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双侧异时发生起源于微腺体腺病的乳腺腺泡细胞癌和浸润性导管癌的临床病理观察.pdf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双侧异时发生起源于微腺体腺病的乳腺腺泡细胞癌和浸润性导管癌的临床病理观察.pdf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网络出版时间:网络出版地址:短篇论著双侧异时发生起源于微腺体腺病的乳腺腺泡细胞癌和浸润性导管癌的临床病理观察宋福勤,韩影,张月摘要:目的探讨起源于微腺体腺病的腺泡细胞癌(,)与浸润性导管癌先后分别发生于双侧乳腺的临床病理特征、鉴别诊断、治疗及预后。方法收集 例起源于乳腺微腺体腺病的 与浸润性导管癌的临床资料,采用 、免疫组化和网状纤维染色进行检测,分析其临床病理特征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肿瘤细胞呈实性、巢状、腺泡状和管状 微腺样结构,管状 微腺样区域中细胞异型性小,核仁不明显,胞质丰富,嗜碱性、颗粒状。实性、巢状区域,细胞增大,核分裂象可见。病变周边可见典型和非典型微腺体腺病,无序穿插分布于正常

2、乳腺间质及脂肪中,周围可见网状纤维染色阳性的基膜样物质。免疫表型:、等均阳性;、等均阴性。结合形态学、免疫组化和网状纤维染色提示左侧为起源于乳腺微腺体腺病的 。患者右侧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病史 年,复查右侧乳腺病理切片,瘤细胞呈巢状和条索状生长,细胞异型明显,核大,核仁明显。结论 在形态学与涎腺的 相似,与三阴型非特殊类型的乳腺浸润性癌相比,预后较好,其组织学发生可能为起源于微腺体腺病的浸润性癌伴腺泡细胞分化。关键词:乳腺肿瘤;腺泡细胞癌;浸润性导管癌;微腺体;免疫组织化学中图分类号:文献标志码:文章编号:():接受日期:作者单位:吉林省吉林市中心医院病理科,吉林 作者简介:宋福勤,女,博士,主治

3、医师。:韩影,女,硕士,主任医师,通讯作者。:乳腺腺泡细胞癌(,)属于罕见的三阴型乳腺癌(,)亚型,表现为浆液性腺泡分化与酶原型细胞质颗粒,与唾液腺肿瘤相似,其被认为是起源于微腺体腺病(,)的浸润性癌 。研究表明,乳腺 显示 和 突变的频率与乳腺导管起源的 相似,而这些基因在唾液腺 中似乎没有改变,提示尽管它们的组织学相似,但乳腺和唾液腺的 可能是不相关的疾病 。目前研究认为,乳腺 是起源于 的浸润性癌伴腺泡细胞分化。然而,这些病变的一些形态学、免疫组化和超微结构特征是不同的,其组织发生联系仍有待证实。本文着重探讨 背景下 的临床病理特征、诊断、鉴别诊断及预后,以提高临床与病理医师对该肿瘤的认

4、识水平。材料与方法 临床资料患者女性,岁,于 年 月 日发现左侧乳腺内有一鸽卵大小肿物入院。专科检查:双侧乳腺对称,乳头无凹陷、溢液,左侧乳腺内下象限触及一肿物,大小 ,质硬,边界欠清,活动度差。右侧乳腺手术瘢痕愈合良好,未见明显异常,双腋下及锁骨上未见肿大淋巴结。乳腺彩超:右侧乳腺部分切除后,左侧乳腺 点位距乳头约 处腺体深面见一大小 低回声结节,形态不规则,呈“蟹足样”改变。患者 年前曾于我院行右侧乳腺保乳手术,病理结果为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级伴中级别导管内癌,肿瘤最大径 ,临床分期 。术后进行一周期的化疗,化疗方案:多西他赛 环磷酰胺 表柔比星。方法肿瘤组织经 中性福尔马林固定,常规石蜡包埋

5、,免疫组化采用 两步法染色。抗体包括 、和 等,均购自福州迈新公司。实验均设阴阳性对照。网状纤维染色采用过碘酸 改良 银氨染色法。结果 病理检查眼观:左侧乳腺组织 块,大小 ,切面灰黄色,中部见一结节样区域,最大径约 ,灰黄、灰红色,质中。镜检:肿瘤细胞呈实性、巢状、腺泡状、管状 微腺样结构。管状 微腺样结构浸润周围乳腺组织,细胞异型性小,核仁不明显,胞质丰富,嗜碱性、颗粒状,核圆深染,位于基底,局灶区域胞质透明。实性、巢状区域,细胞异型明显,核分裂象可见(图 ),实性区 增殖指数增高,局灶 。病变周边可见典型和非典型 ,并与 移行,无序穿插分布于正常乳腺间质和脂肪中,腺泡周围可见网状纤维染色

6、阳性的基膜样物质(图 ),而浸润癌部分基膜缺失。免疫表型浸润区域肿瘤细胞 、(图)、(图 )、和 均阳性,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和 均阴性。回顾 年前右侧乳腺浸润性导管癌切片,肿瘤细胞胞质丰富,呈巢状、片状和条索状生长,核大,核仁明显(图 ),周围可见中级别导管原位癌。免疫表型:()(图 )、()、阳性,增殖指数()阳性。讨论 属于罕见的 ,被认为是乳腺唾液腺型肿瘤的独特形式。由浆液性腺泡细胞组成,胞质中含有酶原颗粒,经 染色阳性。有多种结构模式,包括巢状或结节状,腺泡伴假小叶生长和管状 微腺样结构。肿瘤细胞核圆形至卵圆形,细胞有丰富的嗜酸性或嗜碱性颗粒状细胞质,细胞核位于中心。因此,

7、识别细胞学特征是正确诊断的关键。、和 通常阴性,但有 的 阳性 。通常阴性,大多数病例()、呈阳性(的肿瘤细胞胞质染色为阳性 ),的 中 和 呈阳性。约 的 中检测到乳腺特异性标志物 和 。和 在唾液腺 中呈显著阳性,文献报道 例乳腺 的 和 均呈阴性 。一个潜在的诊断挑战是以微腺样生长为主的 与 之间的鉴别诊断。是少见的浸润型腺病,其特征是缺乏肌上皮细胞的小而圆的腺体浸润性生长,小腺体周围存在基膜(型胶原),激素受体和 呈阴性。文献报道 属于良性,但可以发生非典型微腺体腺病(,)或与浸润性癌相关 。本例患者经充分取材和网状纤维染色,显示肿瘤内存在 和 到癌的过渡,表明 可能起源于 。基因分析

8、显示,和 或 伴高级别成分之间的体细胞突变模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提示 和 可能是低级别 的同一谱系的一部分,该疾病有可能进展为高级别 ,有时难以鉴别 和 。目前,普遍认为 有基膜,而在 中发生的浸润性癌,包括 缺乏基膜,这可能是区分两种病变的标志。患者出现以下特征提示恶变:侵袭性生长明显,向低分化成分过渡,间质反应,嗜酸性颗粒状细胞质,和 表达。乳腺 周围的 样区域应被视为恶性肿瘤的一部分,如果其扩散到切除边缘,则建议再次切除 。研究表明,乳腺 常显示 ()和 ()的突变与普通型的 常见的体细胞突变为 ()和 (约 )相似 ,而唾液腺 缺乏 和 体细胞突变,提示尽管它们的组织学和免疫组化相似,

9、乳腺和唾液腺的 可能为不同的疾病类型 ,。通常是侵袭性高级别肿瘤,临床预后较差。然而,有一组 的特点是组织学分级低和惰性生物学行为。这一组中有 个亚群:乳腺涎腺样肿瘤(分泌性癌和腺样囊性癌)和 低级别 肿瘤家族 ,。本例肿瘤以实性、巢状以及管状 微腺样结构为主,部分区域胞质透明。管状 微腺样区的肿瘤细胞主要为小的润管样细胞,无明显异型性;巢状、实性区域与导管癌级组织结构相似,结合患者右侧浸润性导管癌的病史,术中行冷冻病理检查易误诊。众所周知,属于乳腺的良性病变,其与乳腺癌相关,特别是 和 报道高达 的乳腺癌与 相关。既往报道显示 的发病机制与 有关 。图 实性、巢状区域,细胞异型明显,核分裂象

10、可见图 病变周边典型和非典型微腺体腺病,腺泡周围可见网状纤维染色阳性的基膜样物质图 肿瘤细胞 阳性,两步法图 肿瘤细胞 阳性,两步法图 浸润性导管癌,肿瘤细胞胞质丰富,呈巢状、片状生长,核仁明显图 肿瘤细胞 强阳性,两步法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起源于 癌的组织学模式可表现为腺泡细胞、透明细胞状、产基质、基底样或腺样囊性癌。乳腺癌伴腺泡细胞分化的意义尚不清楚,还有待进一步分析。虽然这种情况较少见,但在乳腺癌的鉴别诊断中应予以考虑。属于 ,具有惰性的生物学行为。文献报道 例 中有 例发生淋巴结转移;例发生肝、肺转移 ;例死于该肿瘤 ,。有研究表明,转移潜能似乎仅限于混有高级别成分或非腺泡成分的病例 。此外,有限的新辅助化疗后手术切除的病例分析表明,低分化的肿瘤成分可能对化疗敏感,但分化较好的腺泡和微腺样癌可能耐药 。的一部分患者(如低级别病例)的临床病程相对缓慢,可能不需要进行化疗。本例患者手术切除后,进行 周期的 方案化疗,随访 年患者生存良好。参考文献:,:,():,:,():,():,:,():,():,?,():,:,():,?,():,():,:,():,():,():(上接第 页),():,():,():,():,?,():,():,():,():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