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HUNDREDSCHOOLSINARTS124刘翔,等唐昭陵壁画中的女性服饰色彩分析与复原研究文章编号:10 0 3-9 10 4(2 0 2 3)0 3-0 12 4-0 7唐昭陵壁画中的女性服饰色彩分析与复原研究刘翔,张馨元(1.咸阳师范学院设计学院,陕西咸阳7 12 0 0 0;2.青岛电影学院文学系,山东青岛2 6 6 40 0)摘要:唐昭陵壁画展现了初唐丰富多样的女性形象与服饰色彩艺术,在唐代服饰出土实物较少的现状下,论文通过壁画色彩体系与虚拟复原分析,深入挖掘服饰文化内涵,立体化呈现壁画服饰的色彩风貌。通过对昭陵十三座墓葬壁画女性服饰样本色彩进行提取与统计可知,服饰色彩在中国“五色
2、”色彩层次调和变化中寻求和谐统一,其设计受到了传统色彩观、唐代品色制度、时代文化的影响而表现出融合性与创新性,色系、款式的搭配具有较强的秩序感与时尚感。昭陵壁画中代表服饰与色系的虚拟复原在视觉效果上映射出初唐女性的配色特点与审美倾向,其数据与还原资料为唐代服饰研究提供参考。关键词:唐昭陵壁画;服饰;色彩;复原中图分类号:TS941.11文献标识码:A初唐服饰色彩受到了传统风格、西域风格的影响,调整创新,颇具时尚之感,色彩风格虽带有隋末印记,但设计内涵和配搭方式却有其独特之处。昭陵是唐太宗李世民与皇后的合葬墓,昭陵博物馆收藏着三十多座墓的相关陪葬品。其中,大量的壁画以人物题材为主,展现了初唐到盛
3、唐前期丰富的服饰形象。“壁画生动地刻画了唐代宫廷贵族的生活,内容以写实为主,表现了古代视死如生的生死观念。”11壁画中的人物着装反映了这个时期的服饰风貌,大部分壁画色彩保存较为完好且程式规范,为研究初唐服饰提供了重要的图像资料。昭陵壁画中的人物形象以女性形象居多,服饰色彩更具代表性,受到许多学者的关注。但因服装实物出土较少,目前服饰色彩的研究主要基于绘画、陶、壁画以及相关的文献记载资料进行分析,研究视角多集中在色彩、美术、文化、审美等方面,色彩设计、复原研究,特别是以初唐壁画为中心的服装色彩研究尚少。唐昭陵壁画中的服饰色彩反映了当时的色彩设计理念,本研究对于进一步完善唐代服饰色彩体系、深化传统
4、服饰的数字化研究具有参考价值和现实意义。*基金项目:本论文为2 0 2 2 年度陕西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陕西唐陵服饰虚拟复原与数字化展示研究”(项目编号:2 0 2 2 J050)阶段性成果;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中国传统服饰的数字化课程体系建设研究”(项目编号:2 2 0 6 0 6 0 30 0 9 1539)阶段性成果之一。作者简介:刘翔(19 8 3一),女,汉,陕西西安人,博士,咸阳师范学院设计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传统服饰与数字化设计。张馨元(19 9 1一),女,汉,山东青岛人,在读博士,青岛电影学院文学系讲师。研究方向:服饰美学。HUNDREDSCHOOLSINARTS12
5、5艺术百家2 0 2 3年第3期总第19 2 期一、唐昭陵墓室壁画中的服饰色彩分布与设计理念唐代壁画色彩丰富,而且“当时的绘画颜料生产技术已较为成熟”1”,壁画基本能够真实反映物品色彩,展现初唐服色的风貌。昭陵长乐公主墓,新城公主墓,韦贵妃、燕妃墓等13座墓葬出土壁画中,女性人物题材超过总数的7 0%。为了更好地了解昭陵女性服饰色彩的分布情况,本研究选取昭陵壁画服饰图像较多的13座壁画中的18 7 套女性服饰样本,进行色彩提取与统计,并运用SPSS进行频度与交叉分析,进一步探讨唐代服饰用色。(一)色彩分布从昭陵壁画服饰整体形制来看,裙、衫、半臂、岐帛是女性服饰的主要构成样式,其中裙套装最多,其
6、次是裙半臂套装。,是一种短衣、短袄,是唐代女上衣的主流款式,常穿于裙腰内,因此有长不过膝或齐腰的说法。说文:“,短衣也。”有单、复之分,单的也叫衫,衫是妇女穿着的短而窄小的服饰2 12 3-2 4。半臂,又名半袖,是穿在上衣外的一种小外套。新唐书车服志:“半袖、裙、者,女史常供奉之服。”3 116 118 它是初唐女装中出现较多的一种样式。裙装是上着下配长裙的一种穿法,常常在衫外配短小的半臂,外搭岐帛。释名释衣服日:“,披也,披之肩背,不及下也。”412 8-2 8 3根据对不同形制服饰色彩的统计,裙色主要有纯色和双色两种,纯色裙占到54.5%,其余为不同色的两种色布竖向交替拼接形成的裙,色布
7、拼接细密而繁多,由32 幅、7 2 幅甚至更多拼片构成;两种颜色重复出现的形式也是初唐裙色彩构成的一大特点,这种裙子被称为“间色裙”512。间色裙始于魏晋时期,是隋至初唐流行的女子服饰样式。6 1时昭陵壁画服饰反映了女性对该类型裙的喜爱程度较高。如表1所示,纯色裙中红色占比18.5%,白色占比17.4%,其次是淡土红、黑色、粉蓝与褐色。红色系以及相近的红褐、土红等占据纯色裙中最大的比例,反映出红色在初唐时期的色彩地位。间色裙中,黑白间色裙最多,占比27.6%。其次是褐白色,占比9.7%,红白色占比13.1%。半臂色彩分布中,色彩比裙色更丰富,也是白色最多,占36.1%,其他色系中红色占比16.
8、9%,土黄色占比9.6%,紫红、灰黄、橘红、粉蓝、淡黄、深褐、褐色、淡绿偶尔也会出现,在色彩设计上更具点缀之感。、袍的色彩较为单一,白色最多,也有橘色、土黄等,乐舞穿着的大袖衫颜色则相对鲜艳,艳丽的红色与褐色均占比44.4%,淡土红和淡青色均占比5.6%。帛虽然在服装归类中是一种服饰配件,但在昭陵壁画服饰搭配中展现出的作用远远大于一般的配件。唐人小说补江总白猿转也提到“妇人数十,服鲜泽”,可见岐帛是女装款式中重要的组成部分,起到了装点的作用。岐帛色彩中白色占比23.2%,灰黄色占比7.1%,淡绿、紫红色、红色均占比5.1%。壁画服饰白色最多,整体色调偏暖,红、蓝、绿、紫色的应用在配色中常见,表
9、现出主体色与丰富多元的辅助色相互交叉分布的特点。表1昭陵壁画女性服饰色彩色系分布比例类型色彩比例纯色18.517.414.18.75.45.45裙间色27.619.713.15裙36.116.99.6半臂44.444.45.65.6補衫23.27.15.15.15.15啵帛对裙、半臂、衫、岐帛款式中服装色彩占比大于5%的色彩HSV值进行分析,结果显示(表2):首先,有彩色中红色系运用最多,特别是高饱和度、高明度的红色以及中饱和度高明度的土红色、黄色运用较多;其次是低饱和度、高明度的蓝色、蓝绿色、黄色、绿色;再次,高饱和度、中明度的紫色,构成了以红、黄、蓝原色系为主,橙、绿、紫等间色系穿插,不同
10、饱和度与中高明度调和的主体配色形式。无彩色系中,裙色中的正白、正黑占据主流,半臂、衫与岐帛中,衫的白色最多;初唐黑白用色虽多,但较少出现大面积黑色,多以配色或在下衣上出现,这也体现了初唐在服饰色彩上的用色习惯。从色彩的轻重角度来看,黑色感觉沉重,而初唐女性的服饰以轻盈靓丽风格为主,表2昭陵壁画女性服饰色彩HSV数值分析服饰类型H()S(%)V(%)纯色裙0;9;193;3088;48;27;9873;80;86;43间色裙0;3088;9873;43半臂0;3988;5773;93衫0;9;30;15588;48;98;3073;80;43;90帛54;94;330;028;28;74;889
11、1;89;51;73注:昭陵壁画女性服饰色彩出现频率大于5%的HSV数值HUNDREDSCHOOLSINARTS刘翔,等126唐昭陵壁画中的女性服饰色彩分析与复原研究黑色上衣会让整体感觉上重下轻,略显压抑,这可能也影响了女性服饰中对该色彩的使用。(二)用色观念昭陵壁画中的服饰既有初唐的秀美,也有中唐的健康之貌。昭陵壁画服饰色彩分布体现了以黑白无彩色、红、蓝、黄等色彩为主流色的色调调和。这种色调形式与中国传统五色观密切相关。白、青、黑、赤、黄与五行中的金、木、水、火、土对应,承接古代神话中五帝的尚色传统。唐代“天皇氏尚青、地皇氏尚赤、黄帝尚黄、金天氏尚白、高阳氏尚黑”7 13-35。可见,唐代服
12、色与中国古代色彩观密切相关,不仅与古代神学、道、儒等文化相互渗透,而且也表现出唐代女性服饰色彩设计对中国古代五方正色传统的遵循。另外,在色彩使用中,正色与间色的明度和饱和度有着不同程度的调和以使色彩和谐统一(图1)。唐代服装色彩的用色观念与时空观相联系,与古代物质观、精神观相贯通,与天、人、自然观相融通,体现出特定意识形态下的色彩审美心理习惯。中高饱和度红中高饱和度橙紫中低饱和度明度调和白、黑蓝绿中低饱和度图1五行色与间色的调和(三)服饰用色内涵与色调的关系服饰色彩统计中,除了五行色之外,女性生活常服的主流用色首先以深红色、红色、浅红最具特色,古代色彩中的色就属于深红色系,其次是紫红、绿色、黄
13、等。“初唐贞观年间,唐承隋制,妇人从夫色。18 12 8昭陵壁画的女性身份基本是宫廷中的仕女、女侍,服饰的颜色以品阶色系居多,由于服色自上而下流传,这些颜色也成为当时常服的时尚色。唐代法服中在色彩方面有明显的等级规定,女装亦是如此。在已发掘的壁画中除仪卫、侍卫服饰有明显色彩限制之外,大多数女性生活常服的色彩是相对开放的,与男服相比更具时装特性。女性更多考虑的是如何展现服饰美、个性美,因而色彩运用也是新奇多样的。民间效仿宫廷服装,民族融合所带来的异域服饰文化,都促使独特的色彩风格得以形成9 9 4-9(表3)。表3服饰用色内涵与色调的关系色彩色彩与等级色彩象征色彩色调白正色复活色、圣洁、丰收、祥
14、瑞高明度纯白黑正色刚直、深沉、神秘、肃穆低明度黑,灰黑四品、五品低明度、高明度、红喜庆、吉祥(正色)色相倾黄黄皇帝色(正色)尊贵低饱和度、色相倾红紫三品以上尊贵、纯阳低明度、色相倾红绿六品、七品吉祥低明度、高明度绿青八品、九品希望、古朴、端庄低明度青、高明度青无彩色系中,白色是当时服饰的流行色。唐六典:“天子服有白纱帽,又唐制,新进士皆白袍。”“而至唐之后,白色唐锦的使用引人注目,白色是复活色,象征白天,佛教以白色象征圣洁,崇尚白色的景教在唐时就已进人中原传播二百余年,另外,在当时吐蕃与内地也联系密切,它是属羊图腾白色崇拜的民族,象征丰收和祥瑞。”8 12 32 名各种尚白的外来文化激发了中华
15、传统的尚白观。黑色在绘画的色彩中占有重要地位,呈现出丰富的视觉效果。从道家的文化来看黑白两色代表阴阳,黑白的配色表现出黑守白的理念,服饰中加人黑色起到中和与协调的作用。彩色系中,根据统计数据分析可以推测,红色是初唐时期颇为流行的颜色,深红较浅红的品色等级高,壁画服饰中低明度用色多。受古代民风习俗的影响,唐代婚庆或节日时都会挂红灯笼、贴红对联,吉服中也会用红色。唐代服饰与北方、西域民族文化融合,胡服盛行,少数民族服饰多喜用红色等艳丽的色彩。徐贤妃赋得北方有佳人日,“红腰宜宝袜,红衫艳织成”,表明红色非常受欢迎。壁画中红色系受到了绘画颜料与保存情况的影响,因而整体偏暗,较多呈红褐色。黄色在唐代服色
16、中最为高贵,春秋左传注疏日:“黄,日之色也。”黄色是帝王尊贵的象征。另外,按照五行学说,“黄帝属中央之土,土色为黄,用于衣,以顺时气。道家亦尚黄,认为黄属土,土可化育万物,因此,黄被视为神圣的色彩“10 17。黄色也是色谱中明度最高的色彩,光辉、明亮、跳跃,增添HUNDREDSCHOOLSINARTS127艺术百家2 0 2 3年第3期总第19 2 期了服饰的活泼与华丽之感。紫色系在春秋时期就已成为贵族王室服色,象征尊贵;秦汉以来,紫色就被渗透在服饰色彩中;由于道教文化崇尚紫色,象征纯阳,阳可散而为气,聚则成形,在唐代品色制度中,三品以上紫色服具有较高地位。7 3-35日昭陵壁画服饰中的紫色色
17、彩偏紫红者较多,且明度较低,这种介于冷暖之间的特殊色彩,以低饱和度的形式呈现出来,凸显其神秘高贵之感。绿、青色系在唐代也是颇受欢迎的色调,在唐代建筑屋顶上、传统器物中也广泛应用。绿色、青色为偏冷的色调。唐代婚服使用时有“红男绿女”的习俗,唐代女子配翠钿,戴金簪碧钗,这里的翠、碧也是介于青、绿之间的颜色。从搭配的角度看,二者与其他色系较难调和,须与着装者肤色相应,否则很容易显现出不和谐之感。唐代服饰中这种色系的大胆运用也是不拘于传统用色观念的体现。整体上看,唐代服色受到宗教美学与传统观念的影响,体现了万物皆有生命、情感,色彩以中低“艳”色为主。虽然这个时期服饰的色彩艳丽程度不及盛唐,但红、黄、蓝
18、等艳色的混合与交替呈现出丰富而有秩序感的色彩变化,着装中体现出一种和谐之美。二、唐昭陵墓室壁画中的女性服饰色彩搭配设计(一)色系搭配唐代服饰色彩在继承传统用色设计形式的同时,配色上又有变化和突破,多以单一色相、纯色的色阶推移与对比为主,配合多样的服饰款式与质地,服饰色彩搭配呈现出丰富明快、豪放大胆、清新艳丽的特色。补色与对比色的搭配是昭陵壁画服饰配色的独特之处,其中以红绿色的大胆搭配最具代表性。红、绿是反差极大的两种颜色,被认为是很难驾驭的冲撞色,唐代服饰配色十分讲究色彩面积的配比与色阶的调和,红色和绿色并不是以等量面积出现,而是以主从关系来搭配,一般红色居多,绿色为辅。另外,服饰中虽大量运用
19、纯色,但并不是正红配正绿,红可以是朱红、橘红、红等,绿也可以是黄绿、青绿、翠绿等。在红、绿单色不同色阶的搭配中,绿色多以中饱和度的色调出现,明度偏高,在上装中使用较多,显得轻盈而明快。在燕妃墓壁画持镇纸女侍图中,女子身着白色窄袖,配红色高腰裙,着淡绿色半臂(图2),在捧包裹女侍图中也运用了此类配色,可见唐代女子已经懂得运用色彩呼应之美进行搭配。韦贵妃舞蹈女妓图中的舞妓身着青绿色半臂,配红色大袖衫与紫褐色及腰长裙,脚穿红色高头履,与之相协调的妆型与配饰,其艳丽的色彩也与之相呼应(图3)。例如,面妆中的花钿、红色的点唇、翠色的首饰,色彩张扬,华丽而不庸俗。在壁画中,对比的配色也较多,燕妃墓壁画双螺
20、髻女侍图中就以低明度的褐色与高明度、低饱和度的蓝绿色相间裙,与朱红色半臂、橘黄色的相配合,给人一种跳跃、明快之感(图4)。图2持镇纸女侍图图3舞蹈女妓图图4双螺馨女侍图在近似色搭配方面,色与色能够相互融合,搭配效果柔和,女性韵味尽显。昭陵壁画服饰中以红色系的相近色配色最多,比如朱红、正红、红褐等配色,相近色搭配显得温婉大方,使服饰更加秀美。在李震墓秉烛女侍图中,女子上着紫红色半臂,下着红色长裙,色彩搭配采用了一种弱对比的形式,正适合秉烛夜游的宁静氛围(图5)。此外,还有黄色的运用,比如在新城公主墓的群侍图之五(图6)中,右侧人HUNDREDSCHOOLSINARTS刘翔,等唐昭陵壁画中的女性服
21、饰色彩分析与复原研究128物穿中低饱和度的灰黄半臂,配淡土黄的裙,色彩相近但在饱和度与明度上有所差异,配色传达出一种协调柔和之美。无彩色与彩色的搭配是昭陵女装中运用最多的配色形式,主要有无彩色与单色、无彩色与多彩色的搭配(表4)。白色为最明亮的色彩,在服饰中白色以底色或单件形式出现得较多,起到协调、中和彩色的作用。当然白色也在带饰和领口等局部出现,用于提亮服饰色调。白色与单色搭配中,最常出现的是白色与红色系搭配,其次是土黄或绿色;在白色与彩色的配色中,白色与红绿、红褐,白色与土黄、粉蓝的搭配出现得较多。在燕妃墓中出现多名人物身着白色窄图5秉烛女侍图表4无彩色搭配无彩色单色搭配多彩色搭配绿、红、
22、粉蓝、土绿、红、褐红、橘、粉蓝、粉青、土黄、淡白灰、土黄、土红、紫黄、深褐、深紫、褐、紫红、粉绿、蓝、豆红绿、淡绿、深红、深紫、土红、淡紫红、淡青、淡黄、土红、紫、褐、淡青、粉蓝、土黄、灰蓝、黑黑白黄、淡褐、橘红青、橘红、橘、淡褐、淡黄、淡蓝、朱红从服装颜色搭配中可以看出,唐代在色彩审美方面形成了自己的规律与特色,色系上以白色为主色,以黑色为辅色,穿插于不同的彩色之间,让服饰风格看起来秀雅而不张扬。(二)色彩与款式的搭配设计昭陵壁画女性服饰以短衫、长裙、岐帛、半臂为主要款式,配搭方法多样,有层次繁复、花纹争奇斗艳型,有色彩绚丽烂漫、明快简洁型等。其中,半臂多以彩色为主,特别是以靓丽的色彩居多,
23、在昭陵博物馆图6群侍图之五袖衫,配以暗红褐色披帛和朱红色长裙,让靓丽的朱红与暗沉的红褐色之间通过白色相融合,看起来清爽大方,优雅动人。黑白色则与红色搭配最多,其次是黑白与土黄,在燕妃墓后室二女对舞图中舞伎则穿红色上衣,配以白色底黑条纹长裙,戴花冠点缀,配色明快而活泼(图7)。群侍图之五右二人物描绘运用了黑白色,左一、左二人物都是黑白色与低饱和度的淡土黄相配(图6)。唐代女性服饰以鲜亮色为主,黑色与彩色的搭配显得暗沉,因此在服饰中黑色较少以大面积的形式出现,一般用作点缀色或与其他亮色搭配使用;灰色则与单色搭配较少,大部分与多彩色搭配。图7二女使对舞图相向二女侍图(图8)中,女子就着以红色、粉绿色
24、半臂配间色长裙,极有韵味。衫一般为纯色,领型有圆领、方领、直领和鸡心领等。鸡心领、圆领通常配以不同颜色的边,彩色上衣若配以领边,多使用同色、白色或浅色的领边以体现服饰层次感。直领基本是以抹胸款形式出现,在领至胸下的位置,配以亮色的带饰作为点缀。唐代妇女下裳为裙,她们十分重视裙的造型与颜色。在李震墓东壁嬉戏图中,持扇女子上身着白色窄袖衫配深紫红披帛,下身着长裙,外层为朱红色裙护,里层为红白相间彩条,外短内长,虽然用色不多,但是多层的下装款式让着装充满变化(图9)。唐代服饰款式中以对襟、套头、翻领、无领居多,时常配以纯色或双色的岐帛。双色岐帛在燕妃墓中出现较多,有红绿、黄绿、白橘、蓝绿等,双色帛大
25、多使用两种对比鲜明的色彩,以正反两面的形式出现,相向二女侍图中女子分别穿着白橘色、浅绿与粉红色双色岐帛,推测这种被帛是由双层面料制成,HUNDREDSCHOOLSINARTS129艺术百家2 0 2 3年第3期总第19 2 期有一定的厚重感,而且初唐的帛呈窄长形,一般采用自然披在肩部两侧、搭在双臂上,或从后背绕过搭绕在双臂上的穿法,在穿着中自然露出正反两种颜色,虽然在质地和款式上还有些保守,但是在色彩的搭配上却显示出了个性开放、追求时尚之风。图:相向二女侍图三、唐昭陵壁画的色彩复原与设计启示壁画色彩受到保存情况、光线等拍摄环境的影响,呈现出的色彩色调及其完整性都受到了一定限制,特别是有些保存情
26、况较差的壁画,其服饰色彩都难以辨别清楚。为了更好了解唐代服饰色彩,本研究通过对昭陵壁画的色彩分析,结合博物馆相关文献资料对具有代表性的款式与色彩进行三维虚拟复原,进而呈现出着装后的效果。根据服装统计数量,女性的上衣一般低领开口较深,以薄款居多,推断大多为非寒冷季节的装扮,主要以白色衫为主,它在壁画的女性服装中占到了8 0%以上,款式有裙、半臂套装两种代表性类型(一)裙式套装复原在裙两件套的装扮中,白色衫搭配黑白、褐白、红白间色裙最多。复原裙中,按照间色裙的结构将白色和有彩色以等面积的裁片交替缝合(表5),裙子裁片中A为白色,B为其他颜色,体现白色相间的呼应之美。间色裙的颜色密度受到裁片数量的影
27、响,昭陵出土所见的壁画服饰间色裙裁片有32 片、48片等,较密者则多达7 2 片。虽然间色裙中白色和其他颜色是等量分布的,但是裙子裁片的数量会产生不同的色彩视觉差,在等量的裙子面积中,裁片越多密度就越大,在视觉效果上,裙子纵向的拉长度和收缩效果就越明显,色彩在量感上就越轻盈;反之,裁片越图9嬉戏图少,配色中的颜色色块就越大,色彩的量感、整体视觉的宽度感就越强。另一种形式是白色衫与红、深褐、粉蓝色纯色裙的搭配,这在纯色系裙子中占比较高,虽然在壁画中看不出纯色裙的裁片数量,但在唐代吐鲁番阿斯塔那古墓出土的实物中裙子是拼接而成的1132-340,因此可以推测,其裁片也一般是多片式的,裁片数量无须考虑
28、间色裙的色彩效果,密度稀疏。在视觉量感方面,白色的视觉量感接近于无重量,其他色彩的量感随着深度的加重而增强。这是因为当白色与任何纯色裙搭配时,它所产生的上浅下深的稳定之感,是一般纯色裙所传达出来的色彩效果。(裙服装复原与色彩配色的关系如表5所示。)表5裙两件套色彩复原与搭配色彩配色裙两件套色彩复原图福衫裙色彩红白褐白白黑蓝红(二)半臂套装复原半臂三件套的装束复原中,色彩配色对比效果更为明显(表6)。半臂的色彩面积约占上衣面积的三分之二,相对衫来说更加多样而富于变化:红色、偏浅的灰蓝色最多,其次是黄色系;以黑、黑白、深褐色为主要搭配的裙子色系,最为典型的就是白色上;红色、蓝半臂与黑白间色裙,以及
29、土黄与间色裙、深褐色的搭配,高纯度、中低饱和度色调与无彩色的调和运用最多,呈现出艳丽而和谐的着装画面。半臂的色彩与间色裙中的某一色调相呼应搭配,看起来一致性强且配色大方,例如红色半臂与红白色裙,蓝色半臂与蓝白色裙;半臂与其他间色的搭配,例如红色半臂与蓝白裙,色彩的视觉冲突强烈,活泼大胆,个性时尚。另外,半臂与纯色之间的搭配,一般采用三色系,利用补色系、对比色系或明度差、纯度差较大的色彩呈现对比效果,通常以红蓝、黄白等配色形式较多。纯色裙着装后色彩面积占到服装的一半以上,因此,裙子颜色在这种套装中成为主体色,半臂的色彩明度纯度高,会产生鲜明的辅助色点缀效果。在半臂的领口与袖子边缘一般配以带有绣花
30、图案或其他色彩的责任编辑:徐智本)HUNDRED SCHOOLSIN ARTS130刘翔,等唐昭陵壁画中的女性服饰色彩分析与复原研究领边、袖边。这也成为影响色彩整体感觉的因素之表6半臂三件套色彩复原与搭配色彩配色三件套色彩复原图福衫半臂裙红白灰蓝白褐白土黄黑橙蓝红服装虚拟复原结合了考古文献资料与壁画实物色彩提取颜色,根据服装的结构进行制版穿衣并填人色彩。从复原效果来看,呈现出的实际色彩比壁画中的色彩更为靓丽,并且经过着装效果立体化后,节奏与律动感更强,更能体现女子娜的身姿。上衣与下衣的呼应与协调,使色彩更富于节奏感,色阶层次和谐而统一;特别是在裙的配色中,竖向无彩色与有彩色的重复、交替,横向视
31、角的明显收缩效果,纵向的缩短上身、延长下身的效果,都展示了唐代女子身材高挑、腿部修长、胸部丰满的人体比例美,也表现了初唐色彩美学思想。四、结语唐代的服饰色彩观念受政治、文化、宗教的影响颇多,在继承中国传统观念的同时,也受西域吐蕃文化的影响,配色形式显示出兼容并蓄的特点。并且,唐昭陵之墓主太宗皇帝本身就有胡人血统,初唐时期胡风盛行,服饰上体现了传统风格、西域风格、民族风格、时尚风格的融合,具有很强的时代性。唐昭陵墓室壁画中的女性服饰在色彩的搭配上以五行色体系为主调,以多样化的间色加以协调,特别是以红色为基调的多饱和度色彩之间层次变化明显,展现了唐代富于想象力、标新立异的色彩搭配特色。唐代服饰文化
32、的辉煌与多元开放在唐代女性服饰色彩的审美中体现出来,“红裙妒杀石榴花”“藕丝衫子藕丝裙”“折腰多舞郁金裙”无论是色彩的对比,还是色彩层次的协调,都反映了唐代女性独特的审美情趣以及追求天人合一的配色设计理念。由于壁画变色、残缺以及人为提色等因素色彩存在一定的误差,在对壁画服饰保存色进行基础性数字化复原时,须结合博物馆资料与相关文献。色彩复原的鲜明度大于壁画呈现效果,从色彩统计与虚拟复原分析中可见,配色在对比、协调等规律上表现出唐代女性服饰较高的审美层次,同时也反映了服饰色彩在这时已经开始朝着大胆多元的方向发展。参考文献:1张悦.唐墓壁画颜料色彩浅析J.文物天地,2 0 19,(10.2孙晨阳,张
33、珂.中国古代服饰辞典M.北京:中华书局,2015.3孙机.华夏衣冠:中国古代服饰文化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 0 16.【4 毕沅.释名疏证M.北京:中华书局,19 8 5.5昭陵博物馆.昭陵唐墓壁画M.北京:文物出版社,2 0 0 6.6周汛,高春明.中国衣冠服饰大辞典【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 9 6.7崔丕鑫.唐代服饰色彩与色彩观念浅析J.辽宁丝绸,2006,(2).【8 张志春.中国服饰文化M.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 0 0 9.【9 陈庆菊.从唐代人物画看唐代服饰色彩设计理念J.美术大观,2 0 11,(9).10王先谦.苟子集解M.北京:中华书局,19 8 8.11 中
34、国织绣服饰全集编辑委员会.中国织绣服饰全集C.天津: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2 0 0 3.(下转第154页)上接第1 3 0 页)HUNDREDSCHOOLSINARTS陆晨,等154基于国家研发平台项目实践的阿尔托大学设计博士培养模式探究 14 Scho Donald A.The Reflective Practitioner:How Profession-als Think in Action M.New York:Basic books,1984.15 Vaajakallio Kirsikka.Design Games as a Tool,a Mindset anda Structure
35、D.Helsinki:Aalto University Press,2012.16 Nuutinen Maaria,et al.User Experience and Usability inComplex Systems 20102015 M.Tampere:FIMECC Pub-lications Series 8,2015.Exploring the Doctor of Design Training Model of Aalto University Basedon National R&D Platform Project PracticeLU Yi-chen,ZHANG Ling-
36、hao(1.School of Design,Jiangnan University,Wuxi,Jiangsu 214122;2.Nanjing University of the Arts,Nanjing,Jiangsu 210013)Abstract:Technological transformation and industrial transition are reshaping the essence and extension of design re-search.The challenge for design schools in China is to cultivate
37、 high-level design talents who can serve national strat-egies,possess research and practical skills,and create discipline-specific knowledge.Drawing on the experience ofthe design department at Aalto University in Finland,this paper proposes a Doctor of Design Training model based onnational R&D pla
38、tform project practice.The model integrates three elements,namely exploring cutting-edge issues,cultivating transferable skills,and engaging in reflective project practice,to facilitate collaborative knowledge creationamong industry,academia and research,and to foster diversified education through c
39、ooperation,based on this for theestablishment of a Chinese design academic system and training high-level design talents that lead the development ofthe industry.Key Words:National R&D Platform;Doctor of Design;Training ModeThe Color Analysis and Restoration Study of WomensClothing in Tang Zhaoling
40、MuralsLIU Xiang,ZHANG Xin-yuan2(1.School of Design,Xianyang Normal University,Xianyang,Shanxi 712000;2.Department of Literature,Qingdao Film Academy,Qingdao,Shandong 266400)Abstract:The mural paintings in Zhaoling of Tang Dynasty show the rich and diverse female images and costume colorart of the ea
41、rly Tang Dynasty.In the current situation that few Tang Dynasty costumes have been excavated,this paperdeeply explores the cultural connotation of clothing and presents the rich color style of mural costumes in a three-di-mensional manner through mural color system and virtual restoration analysis.I
42、n the color extraction and statistics ofthe female costume samples from the thirteen burial tombs of Zhaoling,it is concluded that the color of the costumesseeks harmony and unity in the harmony and changes of the five colors of the Chinese color hierarchy,and their de-signs are influenced by the tr
43、aditional color concept,the color ranking system of the Tang Dynasty,and the culture ofthe times,showing integration and innovation,and the color system and style matching have a strong sense of orderand fashion.The virtual restoration of representative costumes and color schemes in the Zhaoling murals visually re-flects the color scheme and aesthetic tendencies of women in the early Tang Dynasty,and its data and restoration ma-terials provide references for the study of Tang Dynasty costumes.Key Words:Tang Zhaoling;Fresco;Clothing Color;Restor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