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学校 班级 姓名 学号 装 订 线 内 不 得 答 题装订线新余市2010年九年级中考模拟考试语文试题说明:本卷共有四个大题,26个小题,全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一、积累与运用(26分)1填补下列名句的空缺处或按要求填空。(8分,每空1分)(1)无可奈何花落去, 。(2) ,柳暗花明又一村。(3)安得广厦千万间? 。(4)黑云压城城欲摧, 。(5)身居闹市,如能不受世俗诱惑,保持高洁的情操,也能获得一份心灵的宁静。 这正是陶渊明在饮酒中所说“ , ”。(6)古往今来,成大业者往往都要经受艰难困苦的磨练,正如孟子所说“ , ,劳其筋骨”(填写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的语句)2下列字形和加
2、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小憩 获益非浅 御聘(pn) 忍俊不禁(jng) B妒忌 义愤填膺 炽(ch)痛 人迹罕(hn)至 C眷念 翻来复去 诘(ji)责 颔(hn)首低眉 D馈赠 中流底柱 阔绰(cu) 鳞次栉(zh)比3下列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5月26日,北京奥运圣火在古城泰州传递,从省泰州中学到新区人民广场,沿途街道门庭若市。 B发令抢响后,刘翔首当其冲,跑在最前头,最终夺得了金牌。 C在自私自利者的心目中,公而忘私、舍己为人的行为是不堪设想的。 D面对藏独分子突如其来的袭击,残疾人火炬手金晶毫不畏惧,双手紧紧抱着火炬,脸上露出了骄傲的神情。4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A只有一到周末,他就去少年宫学习书法。B由于运用了科学的复习方法,他的学习效率有了很大改进。C长的草里是不去的,因为相传这园里有一条很大的赤练蛇。D看到眼前的毕业照,小新不由想起三年来大家一起玩耍、同桌共读。5. 将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2分) 当阳光洒在身上时,它更坚定了心中的信念:要开出一朵鲜艳的花。不久,它从泥土里探出了小脑袋,渐渐地,种子变成了嫩芽。从此,它变得沉默,只有它知道它在努力,它在默默地汲取土壤中的养料。虽然它经受着黑暗的恐惧,暴雨的侵袭,但是它依然努力地生长着。种子在这块土地上的生活并不那么顺利,周围的各种杂草都嘲
4、笑它,排挤它,认为它只是一粒平凡的种子。A. B. C. D.6.请你把下面的句子改为几个较短的句子。(在不改变原意的前提下,可以增删少量字词)(2分)千百年来,文明一直以其无穷的魅力,不竭的动力,强大的感召力,引领着人类社会向前发展。 7.请从下面的材料中提取两条主要信息。(2分) 从早期的蒸汽机、火车、无线电,到现代的计算机、航天器、基因技术,以及在建筑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水晶宫、埃菲尔铁塔等,这些标志着人类文明发展的新成果,都是借助世博会这个平台向公众展示和传播的。1893年芝加哥世博会被说成是“改变了美国”的一届世博会,美国从此走上了世界经济强国之路。日本先后5次主办世博会,世博会成为
5、日本经济快速发展的助推器。据专家预计,上海世博会将对中国调整产业结构、发展高新技术产生直接作用,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新引擎。主要信息一: 主要信息二: 8.阅读下列材料,按要求答题。(6分) 材料一 下面是某省教育厅公布的该省学生体质最新监测结果。(箭头代表升降)监测项目升降监测项目升降身高肺活量体重视力胸围男子1000米,女子800米材料二 据中国青年报报道:某军区新兵训练,55%的新兵怕跑步,跑不动,跑不远,一累就虚脱。新兵一连进行站军姿训练,不到20分钟,全连117名新兵中,竟有9人晕倒。材料三 据江西日报报道,为在全国亿万青少年学生中广泛开展群众性体育活动,引导学生们到阳光下、到操场上、
6、到大自然中积极参加体育锻炼,成长为共和国的体魄强健、意志坚强、充满活力的建设者,“全国亿万青少年学生阳光体育运动”于2007年4月29日全面启动,“江西省千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也随之启动。(1)从材料一、二中,你发现青少年体质状况呈现出什么特点?(2分)(2)“阳光体育运动”中的“阳光”有哪两层含义?(2分) (3)为了号召学生积极参加“阳光体育运动”,请你拟写一条宣传标语。(2分) 二、古诗文阅读(14分) (一)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9-10题。(4分)春行即兴李华宜阳城下草萋萋,涧水东流复向西。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注:此诗写于唐代安史之乱平息不久。9.全诗描写了哪几种景物?营造
7、出一种怎样的意境?(2分) 10. 三、四句诗采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表现出诗人当时怎样的心境?(2分) (二)阅读文言文,完成1115题(10分)豫让传豫让者,晋人也,故尝事范氏及中行氏,而无所知名。去而事智伯,智伯甚尊宠之。及智伯伐赵襄子,赵襄子与韩、魏合谋灭智伯,灭智伯之后而三分其地。豫让遁逃山中,曰:“嗟乎!士为知己者死,女为说己者容。今智伯知我,我必为报仇而死,以报智伯,则吾魂魄不愧矣。”乃变名姓为刑人,入宫涂厕,中挟匕首,欲以刺襄子。襄子如厕,心动,执问涂厕之刑人,则豫让,内持刀兵,曰:“欲为智伯报仇!”左右欲诛之。襄子曰:“彼义人也,吾谨避之耳。且智伯亡无后,而其臣欲为报仇,此天下之
8、贤人也。”卒释去之。11.用“/”划分下面句子的朗读节奏。(只划一处)(1分)士 为 知 己 者 死12.解释文中加点字的含义。(3分)故( )去( )亡( )13.翻译下面句子。(2分)今智伯知我,我必为报仇而死,以报智伯,则吾魂魄不愧矣 。14.找出文中能直接表明豫让“义”的一句话是: 。(2分)15.豫让为什么要设法去刺杀襄子,结合文章内容,说说你的看法。(2分) 三、现代文阅读(共30分) (一)阅读最美好的时刻一文后,完成1620题。(17分)最美好的时刻一个春天的夜晚,我突然醒了,睁开眼睛,看见屋子洒满了月光,四周静悄悄的,一点声音也没有。温暖的空气里充满了梨花发出的清香。我下了床
9、,踮着脚轻轻地走出屋子,随手关上了门,母亲正坐在门廊的石阶上,她抬起头,看见了我,笑了笑,拉我挨着她坐下。整个乡村万籁俱寂,邻近的屋子都熄了灯,月光是那么明亮。远处,大约一里外的那片树林,黑压压地呈现在眼前。那只看门狗在草坪上向我们跑来,舒服地躺在我们脚下,伸展了一下身子,把头枕在母亲外衣的下襟。我们就这样待了很久,谁都不出声。然而,在那片黑压压的树林里却并不宁静野兔子和小松鼠、负鼠和金花鼠,它们都在那儿奔跳、欢笑;还有那田野里,那花园的阴影处,花草树木都在悄悄地生长。那些红的桃花,白的梨花,很快就会飘散零落,留下的将是初结的果实;那些野李子树也会长出滚圆的、像一盏盏灯笼似的野李子,野李子又酸
10、又甜,都是因为太阳烤炙的、风雨吹打的;还有那青青的瓜藤,绽开着南瓜似的花朵,花朵里满是蜜糖,等待着早晨蜜蜂的来临,但是过不了多久,你看见的将是一条条甜瓜,而不再是这些花朵了。啊,在这无边无际的宁静中,生命这种神秘的东西,它既摸不着,也听不见。只有大自然那无所不能、温柔可爱的手在抚弄着它正在活动着,它在生长,它在壮大。一个8岁的孩子当然不会想那么多,也许他还不知道自己正沉浸在这无边无际的宁静中。不过,当他看见一颗星星挂在雪松的树梢上时,他也被迷住了;当他听见一只鸟在月光下婉转啼鸣时,他心里有一种说不出的高兴;当他的手触到母亲的手臂时,他感到自己是那么安全、那么舒坦。16.文章的标题“最美好的时刻
11、”具体指的是什么?(4分)“美好”指的是 “时刻”指的是 17.请简要概括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3分) 18.第三自然段中对“那只看门狗”的描写,在文中有什么作用?(3分) 19.第四自然段中“并不宁静”的景象,与全文的“宁静”矛盾吗?为什么?(3分) 20.你认为这篇文章有什么特点?请从语言、表达效果等方面任选一点作简要分析。(4分) (二)阅读传统文化须敬畏一文后,完成2125题(13分) 传统文化须敬畏张文珍前不久,有两件事情引起人们格外关注。先是孔子、老子两位古人画像被穿上西装、打起领带,成为商家推出的衣服品牌的“代言人”;再是韩国有人宣称孔子、西施、李时珍是韩国人。这两件事虽都有些可
12、笑,却也促使我们反思自己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 传统文化是民族内在的灵魂和血脉,是民族的身份证明,是维系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精神纽带,是中华儿女和睦相处、携手发展的共同精神家园,是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不竭动力。中国之所以成为世界上最早的几大文明古国之中绝无仅有的延续至今的国家,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中华文化具有顽强的生命力与内在的活力。可是,长期以来我们对传统文化确乎不怎么客气。发生于上个世纪的“文化大革命”,曾使得中国传统文化元气大伤。固然,传统文化有不容回避的缺陷,有让人诟病的糟粕,它的封建专制思想、纲常名教和等级尊卑观念,它的保守拘泥、僵化固执、不善开拓,应对中国近
13、代以来的落后承担责任。但话说回来,世界上有哪个民族的文化是完美无缺、无懈可击的,又有哪个民族对自己的文化鞭达、摧残得如此绝情?!相反,我们恰恰到处可见人家对传统的爱惜与保护,包括一片街区、一栋楼宇、一所殿堂、一座故居,都尽可能保存其原有的风貌,尽可能给后人留下曾经的情感记忆。有缺点不是不可以批评,我们一贯的主张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传统也不是不能变,我们一直强调立足时代,推陈出新。只是我们这样做的时候,应当非常慎重,应秉持一种庄严与神圣的感觉,致力于挖掘其永不磨灭的精神力量,弘扬其高贵的精神品格,以此丰富我们的时代精神,突显民族个性。开头所讲的两件事情从另一个侧面表明那些打着“创意”“文化”的
14、旗号对古人的所谓“开发”,除了急功近利的、赤裸裸的商业利用之外,还能给人什么样的启示与教益呢?一个不尊古人和传统的民族,不可能是健康的民族,也不可能赢得尊重。在全球化背景下,不着力爱护、保护自己的文化遗产,我们的传统文化就有被他国“抢走”的可能。实际上,彻底否定传统是不可能做到的事情。庞朴认为:“传统不是可以随气温而穿脱的外衣,甚至都不是可以因发育而定期蜕除的角质表皮它无法随手扔掉,难以彻底决裂,除非谁打算自戕或自焚。”既然不能像包袱一样一丢了之,就不如好好地对待它,改造它,变化它,更新它,注入新的精神与血液,让它焕发神采,激发它的活力,清理、挖掘、弘扬其中有价值的因素为现代化服务。当年梁启超
15、曾说:“我希望我们可爱的青年,第一步,要人人存一个尊重爱护本国文化的诚意。第二步,要用那西洋人研究学问的方法去研究它,得它的真相。第三步,把自己的文化综合起来,还拿别人的补助它,叫它起一种化合作用,成为一个新文化系统。第四步,把这新系统往外扩充,叫人类全体都得着它的好处。”文化是灿烂的,也是脆弱的,它需要精心的照料和培育。全球化时代,民族文化已经和正在遭受严峻挑战,但致命的伤害往往不是来自于外部,而是文明传承者的随意亵渎与践踏。2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 。(2分)22.文章开头提到的两件事与中心论点之间有怎样的联系?(4分) 23.对第段文字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A.第段排比句
16、中还同时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方法,从论证方法看,这一排比句属道理论证。B.第段的意思是说,中华文化具有崇高的地位和重要的作用,因而我们必须珍惜和保护。C.第段举出“文化大革命”的事例,从反面揭示了我们对待传统文化的错误态度及其后果。D.第段的意思是说,任何民族的文化都不是完美无缺的,故对传统文化的缺陷也应客气。24.第段引用庞朴的话,作者要表达的的意思是什么?(2分) 25.联系全文,说说传统文化已经和正在遭受哪些挑战。(2分) 四、写作(50分) 26.以“那时,我感动了”为题写一篇文章。(50分) 要求:自拟题目;文体自选;不少于600字;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语文答案1(1)似
17、曾相识燕归来 (2)山重水复疑无路(3)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4)甲光向日金鳞开(5)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6)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2B 3D 4C 5A6示例一:千百年来,文明一直引领着人类社会向前发展,它有无穷的魅力,有不竭的动力,有强大的感召力。示例二:文明具有无穷的魅力,具有不竭的动力,具有强大的感召力,千百年来,它一直引领着人类社会向前发展。7(1)世博会是展示传播人类文明发展新成果的平台。(2)世博会可以起到推动主办国经济发展的作用。8(1)青少年体质状况呈现出下降的趋势。(2)表层含义是在阳光下(大自然中、户外)深层含义是指体魄强健、意志坚强、充满活力。(3)略
18、9写了草、水、树、鸟四种景物,营造出一种荒凉、冷清的意境。10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答反衬,以闹衬寂,以乐写哀,也对)寂寞、凄凉、哀伤的心境。11士/ 为知己者死12(1)以前 (2)离开 (3)死亡、灭亡13现在智伯重用我,我一定要替(他)报仇死去,用(这)来报答智伯,那么(即使死去),我的魂魄也不会愧疚了。14入宫涂厕,中挟匕首,欲以刺襄子。15豫让曾侍奉过范氏,中行氏及智伯,只有智伯对他很重视,在智伯被灭掉后,他为报知遇之恩而设法刺杀襄子。16宁静、温馨(答“宁静”1分,答“温馨”、“幸福”、“美满”等1分,共2分)春天的晚上(只答“夜晚”或“晚上”给1分)17一个8岁的孩子和母亲一起感
19、受夜的宁静。18突出中心(1分),表达了和谐、宁静的美好感觉(2分)或“突出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宁静、美好。”19不矛盾。运用了以“动”衬“静”的手法。(1分)烘托了(或“表现了”)夜晚的和谐美好。(2分)20语言生动(1分),如“那些野李树也长出滚圆的,像一盏盏灯笼似的野李子”(1分)运用比喻生动地手写出了野李可爱的形状(2分)(从“意境优美”“层次清楚”等方面举例分析,言之成理也可)。21要尊重和保护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或:传统文化须敬畏)22第一件事指出了不尊重传统文化的现象;第二件事是说不爱惜、保护自己的文化遗产,传统文化就有被他国“抢走”的可能。(2分)这两件事引出了论题,说明必须尊重和保护我们的传统文化,而不是亵渎它,与中心论点紧密相关。(2分)23D24意思是说,彻底否定传统是不可能做到的事情。25传统文化所遭受的挑战主要来自两个方面:(1)从外部看,传统文化资源有被他国抢走的可能;(2)从内部看,文明传承者亵渎、践踏传统文化的现象还大量存在,这也是对传统文化最致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