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数字经济发展、人力资本水平与城乡收入差距.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718753 上传时间:2024-02-22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4.08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数字经济发展、人力资本水平与城乡收入差距.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数字经济发展、人力资本水平与城乡收入差距.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数字经济发展、人力资本水平与城乡收入差距.pdf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数字经济发展、人力资本水平与城乡收入差距数字经济发展、人力资本水平与城乡收人差距徐伟祁1,李大胜1,闫玉科(1.华南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广东广州5 1 0 6 4 2;2.广东海洋大学经济学院,广东湛江5 2 4 0 8 8)摘要:选取2 0 1 3 一2 0 2 0 年省域面板数据,考察数字经济发展、人力资本水平与城乡收入差距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研究发现:数字经济发展对城乡收入差距存在先缩小后扩大的“U”型影响,而农村人力资本水平的提高能够显著强化数字经济发展初期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积极作用,抑制数字经济发展后期扩大城乡收入差距的消极作用。机制检验表明,非农就业和农业生产率是数字经济影响城乡

2、收入差距的两大路径。进一步分析发现,目前中国东部地区数字经济发展水平正快速逼近“U”型拐点,其他地区离拐点仍有一定距离且逼近速度缓慢。研究结论有利于深刻把握数字经济发展影响城乡收入差距的作用规律。关键词:数字经济;人力资本水平;城乡收入差距;非线性影响中图分类号:F124.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 0 0 4-2 9 2 X(2023)08-0033-06Digital Economic Development,Human Capital Level and Urban-Rural Income GapXU Wei-qil,LI Da-sheng,YAN Yu-ke?(1.School o

3、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South Chin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Guangzhou Guangdong 510642,China;2.School of Economics,Guangdong Ocean University,Zhanjiang Guangdong 524088,China)Abstract:Based on provincial panel data from 2013 to 2020,this paper examin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digital economy dev

4、e-lopment,human capital level and urban-rural income gap.Research has found that the development of the digital economy has a U-shaped impact on the urban-rural income gap,which first narrows and then expands.Improving the level of rural human capital cansignificantly strengthen the positive effect

5、of narrowing the urban-rural income gap in the early stages of digital economy development,and suppress the negative effect of expanding the urban-rural income gap in the later stages of digital economy development.Mechanismtesting indicates that non agricultural employment and agricultural producti

6、vity are the two major paths through which the digital economyaffects the urban-rural income gap.Further analysis reveals that the development level of the digital economy in the eastern region ofChina is rapidly approaching the U-shaped inflection point,while other regions stil have a certain dista

7、nce from the inflection pointand the approaching speed is slow.The above research conclusions are of great significance for deeply understanding the role of digitaleconomy development in the urban-rural income gap.Key words:Digital economy;Human capital level;Urban-rural income gap;Nonlinear effect一

8、、引言城乡收入差距是世界各国工业化进程中普遍出现并长期存在的问题。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发展要素一度向城市倾斜,导致农村发展动力不足,城乡居民收入差距长期过大。为加快农业农村发展,逐步缩小城乡发展差距,国家连续多年颁布涉农一号文件,推动中国农村经济发展步入快车道,农村经济得到迅速发展。但相较于农业全面升级和农村全面进步,农民收入低仍是落实“三农”工作的短板和痛点。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中国1 9 7 8 年城乡收入比为2.5 6,1 9 8 4 年缩小至1.7 4,但2020年仍达到2.5 6,与1 9 7 8 年相比并未缩小,且收人差距绝对值并未呈现显著缩小趋势。在新发展阶段,促进农民增收,加快缩

9、小城乡收人差距,成为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实现共同富裕的必然要求。随着互联网、大数据、5 G技术等迅猛发展,中国正步人数字经济时代。数字经济凭借其高创新性、强渗透性以及广覆盖性,活跃在经济社会各个领域,成为继农业经济、工业经济之基金项目:广东省科技创新战略专项资金重点项目(pdjh2021a0232)。作者简介:徐伟祁,博土,华南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研究方向:农业经济;李大胜,华南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研究方向:农业技术经济;闫玉科(通讯作者),广东海洋大学经济学院教授,研究方向:农业经济。33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 0 2 3 年第8 期后的新经济形态,其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也成为学者们

10、研究重点。部分学者认为数字经济发展对城乡收人差距呈“U”型影响趋势。数字经济发展早期创造了大量中低技能岗位,为农村居民实现非农就业创造了良好的外部条件,这将有利于城乡收人差距的缩小2.3 ;但随着数字经济覆盖广度与深度加强,新岗位更倾向于知识型人才,对人力资本水平也提出了更高要求,非农就业人员将面临结构性失业风险,进而导致城乡收人差距进一步扩大。而另一部分学者则指出数字经济对城乡收人差距呈倒“U”型影响趋势。数字经济发展初期,城乡数字鸿沟的存在使得农村居民利用数字经济资源提高收人的能力较差,导致城乡收人差距进一步扩大 5;但数字经济发展后期所呈现的“普惠性”日益显著,农村居民将和城镇居民一样获

11、得数字经济发展带来的红利,并且在边际效用递减规律下,农村数字经济发展对收入增长的边际效用将赶超城镇地区,城乡收人差距也将进一步缩小间。纵观现有文献,学者们就数字经济发展对城乡收人差距的影响进行了系列研究,却并未得出一致性结论。那么在数字经济蓬勃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其对城乡收入差距存在怎样的影响?具体作用机制又有哪些?其收敛边界又受何种因素影响?为了厘清上述问题,文章创新性地将数字经济发展、农村人力资本水平和城乡收人差距纳人统一框架,在实证检验数字经济发展对城乡收人差距影响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了非农就业、农业生产率的中介作用以及农村人力资本水平的调节作用。与现有研究相比,文章的边际贡献有以下两个方面

12、:一是将农村人力资本水平摆上重要位置。当前,中国数字经济部门对人力资本的需求从“量”向“质”转变,农村居民要想抢抓“数字红利”进行非农就业或乡村创业来实现增收,就必须具备良好的人力资本水平。以陈文、吴赢(2 0 2 1)为代表的学者已经意识到人力资本水平的重要性,但仅将其作为控制变量,并且在度量方式上多以平均受教育年限表示,无法对人力资本水平进行充分衡量。因此,文章以舒尔茨人力资本理论为框架,系统构建农村人力资本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并将农村人力资本水平作为调节变量探讨其在数字经济发展影响城乡收人差距过程中的调节作用。二是进一步对作用机制进行探讨。从现有文献来看,学者们已经基于不同样本、使用不同数

13、据、借助不同模型,差异化地阐释了数字经济发展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但鲜有文献对数字经济影响城乡收入差距的作用机制进行深入探讨。为更好地把握数字经济发展作用于城乡收人差距的动态规律,不仅需要厘清两者间的影响效应,更需要进一步明晰具体的作用路径。基于此,文章在检验数字经济发展对城乡收入差距影响效应基础上,进一步使用中介效应模型对数字经济发展影响城乡收人差距的作用路径进行探讨。二、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1.数字经济发展对城乡收入差距的作用机制(1)非农就业不同阶段数字经济发展具有不同特征,其对非农就业的影响不能以简单的线性关系进行衡量。早期的数字经济发展着力于数字技术的推广与应用,其与产业融合所催生的新

14、产业新业态集中分布于产业链末端,创造了较多中低技能岗位,为农村居民实现非农就业提供了良好的外部条件1 8.9。同时,人口红利的消失使得中国中低技能劳动力短缺问题日益严峻,农村劳动力作为中国低技能劳动力主要供给主体,在劳动力市场供需作用下,其薪资待遇将显著提高,城乡收入差距也将进一步缩小。但从长远角度来看,数字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将使信息化和智能化成为主流。这一时期,农村劳动力不仅面临被工业智能化替代的威胁,还会陷入因人力资本水平与岗位需求不匹配而被劳动力市场“挤出”,进而只能从事更低技能要求、更低工资收人工作的困境1 0。此外,产业数字化发展水平的提高将对企业生产效率带来重大变革,资本密集型

15、的高技能部门将比劳动密集型的低技能部门拥有更高生产效率,收人水平也将有所提高,进而导致城乡收入差距的进一步扩大!。(2)农业生产率数字经济作为中国经济发展新引擎,其在农业农村发展过程中能够以信息流带动技术、资金、人才等生产要素向农村地区流动,通过优化资源配置,影响农业生产效率1 2 。同非农就业一样,数字经济发展对农业生产率的影响也不能以简单的线性关系进行衡量。关于数字经济发展对生产效率的非线性影响,在企业数字化相关研究中已有所体现。唐韬等(2 0 2 2)在考量企业数字化对劳动生产率影响时发现,由于企业数字化转型阶段不同,其对劳动生产率呈现“U”型影响趋势。同样,数字经济发展对农业生产率也可

16、能存在“U”型影响趋势 3 。数字经济发展初期,城乡数字鸿沟的存在使得数字红利最初在城镇地区得以体现,在经济因素驱动下农村地区部分生产要素向城镇地区流动。此外,现阶段中国农业规模化经营程度低、产业链条短等问题突出,数字技术难以在农业领域广泛应用,导致农村生产仍呈现高投入低产出特征。数字经济发展后期,随着农村数字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和乡村振兴战略的深人实施,数字技术将更好地应用在农业农村生产生活各个环节,进而提高农业生产率。基于上述分析,文章提出如下假设:假设H1:非农就业和农业生产率是数字经济发展影响城乡收人差距的作用渠道。2.数字经济发展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效应上述理论分析表明,非农就业和农业

17、生产率是数字经济发展影响城乡收入差距的主要路径,并且数字经济发展对两者的影响均呈非线性特征。具体来看,数字经济发展对非农就业呈先促进后抑制的倒“U”型影响趋势,对农业生产率呈先抑制后促进的“U”型影响趋势。因此,数字经济发展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呈非线性特征。从收入结构来看,现阶段中国农村居民通过非农就业所获得的工资性收人占比最高且逐年上升,从事农业生产经营所获得的经营性收入占比次之但逐年下降,非农就业已然是农民增收的主渠道。因此,文章认为非农就业在数字经济发展影响城乡收人差距过程中具有更强的中介效应,即数字经济发展早期通过促进非农就业所产生的增收效益大于抑制农业生产率所产生的缩减效益,进而有利

18、于缩小城乡收入差距;数字经济发展后期通过提高农业生产率所产生的增34数字经济发展、人力资本水平与城乡收人差距收效益不足以抵消抑制非农就业所带来的缩减效益,城乡收人将进一步扩大。基于上述分析,文章提出如下研究假设:假设H2:数字经济发展对城乡收人差距呈“U”型影响趋势。3.农村人力资本水平的调节作用数字经济发展通过非农就业和农业生产率两条路径影响农村居民收入,进而影响城乡收入差距。但农村居民能否抢抓数字红利,进而实现非农就业和提高农业生产率,还取决于农户数字信息获取能力、数字要素利用能力和数字技术应用能力。在非农就业方面,数字经济早期发展创造了大量低技能劳动力岗位,为农户非农就业创造了条件,但农

19、户能否在此过程中实现非农就业还取决于自身数字信息获取能力和数字要素利用能力;数字经济发展后期创造的岗位知识驱动性较强,对劳动力技能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农户要想不被劳动力市场“挤出”就必须具备较高人力资本水平。在农业生产率方面,农村居民教育投资和健康投资扮演着重要角色。其中,健康投资可以“生产”出健康的劳动力,教育投资则是农户劳动技能水平提高的最直接途径,在两者共同作用下能够有效提升农户生产经营水平,提高农户在生产经营中数字技术应用能力,进而实现农业生产率的提高和经营性收人的增加。由此可见,农村人力资本水平在数字经济发展影响城乡收人差距过程中具有显著的调节作用。基于上述分析,文章提出如下假设:假

20、设H3:农村人力资本水平在数字经济影响城乡收人差距过程中起显著调节作用。三、研究设计1.数据来源2013年起,中国将农村人均纯收人统计口径更改为人均可支配收,前后数据不可比,并且2 0 1 3 年之前数字经济部分衡量指标数据缺失严重,若强行使用线性插值进行填补,可能会影响研究结论的可靠性。因此,文章以2 0 1 3 一2 0 2 0 年中国30个省份(西藏和港澳台地区除外)为研究样本。其中,城乡收人差距及相关控制变量数据来源于历年中国统计年鉴;数字经济数据来源于历年中国统计年鉴中国第三产业统计年鉴中国信息产业年鉴;农村人力资本指标数据来源于历年中国农村统计年鉴中国人口就业统计年鉴。2.变量选取

21、(1)因变量:城乡收入差距城乡收人差距问题历来是国内外学者研究的重点,而学者们对城乡收入差距的衡量方式也不尽相同。其中,部分学者使用城乡居民收人差距加以衡量,也有部分学者使用基尼系数和泰尔指数加以衡量。其中,城乡居民收入比虽然具备数据易获取、计算较简便等优点,但忽略了城乡人口结构的影响;基尼系数则更适用于测度总体贫富差距,对城乡收人差距并不敏感,且国际上尚未形成普遍接受的计算方式;而泰尔指数同时将人口结构和收入分布特征考虑在内,并且对样本首尾两端收入的动态变化趋势较为敏感。综合考虑各衡量指标的优劣,文章通过计算泰尔指数对城乡收人差距加以衡量,同时将城乡收入比作为替代变量进行模型稳健性检验。(2

22、)自变量: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关于数字经济发展水平测度,中国学者已经进行大量研究,但尚未形成统一的指标体系,学者们多是根据研究内容的不同差异化构建指标体系。文章依据2 0 1 6 年杭州G20峰会对数字经济的定义及内涵界定,在借鉴现有研究基础上,从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数字产业化水平和产业数字化水平3 个维度构建数字经济发展综合评价体系框架,并采用熵值法进行计算。指标选取情况如表1 所示。表1 数字经济发展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系统层准则层数字基础设施建设人均互联网接入端口移动电话普及率数字经济软件业收入数字产业发展水平化水平信息化从业人员占比电商交易活动企业占比产业数字化水平电子商务销售额每百家企业拥有网

23、站数(3)中介变量非农就业的本质是指劳动力从事非农工作,其衡量方式主要包括两种:一是基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 4 或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数据 1 5 相关指标进行衡量;二是以宏观数据中非农部门就业人员占年度就业人数比重来衡量 1。文章综合考虑研究的时间跨度及数据特征,采用非农部门就业人员占比来衡量地区非农就业水平。关于农业生产率,文章基于投人一产出视角进行指标选取,并采用DEA模型测算各省份农业生产率。(4)调节变量:农村人力资本水平舒尔茨认为人力资本是劳动者通过医疗保健、教育和在职培训、迁移活动等方面投资形成的,通常体现为劳动者的健康状况、知识程度、技能水平及工作能力等。文章借鉴胡志高等(20

24、18)17研究思路,从健康、教育和迁移三个层面构建农村人力资本水平评价体系。其中,健康人力资本积累对农民增收具有重要贡献,文章选取农村居民人均医疗保健支出和每千人口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来衡量农村健康人力资本投资;教育投资是人力资本投资的核心,文章选取农村居民平均受教育年限来衡量农村教育投资;迁移经验能够提高人力资本积累效率,增加经济收入,文章选取农村人均交通通讯支出反映人力资本迁移投资。对于农村人力资本水平的测度,文章采用嫡值法进行计算。目前,学术界关于嫡值法的使用已经有极为丰富的成果,此处不再多加赘述。(5)控制变量从现有研究来看,中国城乡收人差距受众多因素影响。为了避免遗漏变量所造成的偏差,在

25、借鉴相关研究 1 8,1 9 基础上,从经济发展水平、对外开放程度、财政支农力度和产业结构调整4个维度选取控制变量,变量定义与描述性统计如表2 所示。3.模型设定文章主要探讨数字经济发展对城乡收人差距的影响及农村人力资本水平在影响过程中的调节作用。基于上述理论分析,数字经济发展对城乡收人差距可能存在非线性影响,因此文章设立如下回归模型:Theili=o+,Diga+Digi+Xi+8i指标层光缆密度移动基站密度电信业务总量权重(%)指标单位指标属性6.47千米/平方千米正向4.57个/平方千米4.38个/人4.24部/百人25.36亿元16.18亿元15.06%4.12亿元18.36%1.25

26、台家正向正向正向正向正向正向正向正向正向(1)35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 0 2 3 年第8 期表2 变量定义与描述性统计变量名称变量定义与说明城乡收入差距根据泰尔指数公式计算得到数字经济发展水平构建指标体系并使用嫡值法计算得到非农就业非农部门就业人员占比农业生产率采用DEA模型测算得到农村人力资本水平构建指标体系并使用熵值法计算得到对外开放程度进出口总额占CDP比重经济发展水平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财政支农力度农林水事务支出占财政总支出比重第一产业占比产业结构调整第二产业占比第三产业占比为进一步探究农村人力资本水平在影响过程中的调节作用,设定以下模型:Theila=o+,Digi+,Humani+,

27、DigixHumani+Diga+,Digi,xHumani+Xa+i其中,Theili、D i g i 和Humani分别表示i地区t时期城乡收差距、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和农村人力资本水平;DigaxHumani表示i省份t时期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和农村人力资本水平的交互项;i、2、3、4、和表示相关系数;Xa为其他影响城乡收人差距的控制变量组;8 表示随机扰动项。为验证非农就业和农业生产率这两条可能路径,文章使用非线性关系中介模型检验方法,构建方程(3)和(4)予以检验:NFP/ATFPi=o+B,Diga+,Diga+:Xi+8uTheil,=o+,Diga+2Dig,+aaNFP/ATFPi+

28、a4Xi+8a其中,NFP和ATFP分别表示非农就业和农业生产率,其他指标含义同基准回归模型。四、实证结果分析1.基准回归分析文章通过非线性回归模型,采用逐步添加控制变量的方式探究数字经济发展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特征,具体回归结果如表3 所示。列(1),文章未添加任何控制变量,只将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和城乡收人差距进行回归。结果显示,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平方项回归系数在1%的统计水平下显著为正,初步表明数字经济发展对城乡收入差距呈“U”型影响。列(2),文章添加经济发展水平、对外开放程度、财政支农力度等控制变量,结果发现数字经济发展平方项回归系数正负性及显著性均未发表3 数字经济发展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

29、响模型(1)变量TheilDig-0.262*(-17.78)Dig0.251*(11.89)GDPOpenFinanceFirstSecondThird常数项控制变量固定效应样本量R2注:*、*、*分别表示在1 0%、5%、1%的显著性水平上显著(双尾检验);括号内为t检验值,由于文章篇幅设置,控制变量回归结果在下表中不逐一列出。生改变,并且模型的拟合优度在添加控制变量后也有所提高。均值标准差0.0870.0380.1760.1300.6930.1421.4000.7200.3860.1565.7632.7620.2590.26411.6003.40310.7178.09439.8487.8

30、6048.60812.051(2)(3)(4)(2)(3)TheilTheil-0.286*(-10.78)-0.331*(-9.61)0.228*(9.43)0.269*(8.93)0.002(1.22)0.002(1.45)-0.035*(-2.87)-0.031*(-2.64)-0.001*(-1.81)-0.001*(-2.30)-0.002*(-2.77)-0.001*(-3.19)-0.001*(-3.07)0.121*(65.72)0.136*(15.81)不控制部分控制YesYes2402400.6440.669系列回归结果表明,数字经济发展对城乡收人差距的影响呈“U”型趋势,

31、即数字经济发展初期能够有效缩小城乡收人差距,而数字经济发展后期将会扩大城乡收人差距,这验证了研究假设H2。2.调节效应分析文章将农村人力资本水平作为调节变量引人到回归模型,并逐步添加控制变量验证农村人力资本的调节作用,回归结果如表4 所示。在表4 列(1)中,未添加任何控制变量,将农村人力资本水平作为交互项引人到模型中,结果发现数字经济平方项与农村人力资本交互项回归系数显著为负。接着采用控制部分变量以及全部变量的方式得到列(2)和列(3)回归结果,发现数字经济平方项与农村人力资本交互项回归系数正负向与显著性均未发生变化。回归结果表明:第一,农村人力资本水平在数字经济发展影响城乡收人差距过程中具

32、有显著的调节作用。具体来看,提高农村人力资本水平能够强化数字经济发展初期对城乡收人差距的缩小作用,弱化数字经济发展后期对城乡收入差距的扩大作用。第二,提高农村人力资本水平能够使得“U”型影响趋势的拐点向右偏移,延缓数字经济发展扩大城乡收入发生的时间节点。其理论逻辑在于农村人力资本水平的提高使得农村居民具备更加优良的数字信息获取、利用能力,能够有效抑制“数字鸿沟”所带来的消极影响。此外,人力资本水平的提升能够更好地促进农村居民实现非农就业和创业,也为农业生产效率的提高创造了条件。上述回归结果验证了研究假设H3。表4 农村人力资本水平对数字经济发展影响城乡收入差距的调节效应模型(1)变量Theil

33、Dig-0.564*(-11.39)DigxHuman0.475*(6.60)Dig0.515*(6.07)DigxHuman-0.536*(-4.06)Human0.0051(6.07)常数项0.1128*(31.90)控制变量不控制固定效应Yes样本量240R20.6443.稳健性检验与内生性处理(1)稳健性检验首先,文章将城乡收人差距比作为城乡收差距代理变量进行回归分析,结果如表5 列(1)所示。回归结果显示,数字经济发展平方项回归系数显著为正,与基准回归结果所得出的研究结论具有一致性。其次,文章将调节变量替换为农村居民平均受教育年限进行回归,结果如表5 列(2)所示。结果显示,数字经济

34、发展平方项系数显著为正,数字经济平方项与农村人力0.239*(8.25)资本水平交互项回归系数显著为负,与原研究结论一致。最全部控制Yes2400.690(2)Theil-0.504*(-9.11)0.445*(6.17)0.366*(3.74)-0.383*(-2.76)0.0145(1.55)0.2642*(16.92)部分控制Yes2400.669后,文章同时替换被解释变量和调节变量进行回归,结果如表5列(3)所示。结果发现在同时替换变量后,数字经济发展平方项回归系数、数字经济发展平方项与农村人力资本水平交互项回归系数正负性未发生改变,原研究结论依然成立。(3)Theil-0.556*(

35、-9.33)0.437*(6.12)0.424*(4.30)-0.393*(-2.88)0.0111(1.03)0.3251*(15.25)全部控制Yes2400.69036数字经济发展、人力资本水平与城乡收人差距(2)内生性处理题,数字技术难以在农业领域有效应用,导致农村生产仍呈现数字经济发展深刻影响着城乡收入差距,而城乡收人差距“高投入一低产出”特征。数字经济发展后期,随着农村数字反过来也影响着数字经济发展,两者之间可能存在互为因果引基础设施不断完善以及农业农村数字化转型步伐加快,数字技致的内生性问题。基于此,文章进一步选取工具变量,并使用术将更好地应用在农业农村生产生活各个环节,进而提高

36、农业两阶段最小二乘法进行回归对内生性问题予以解决。工具变量生产率。列(4)检验了在考虑农业生产率中介效应下数字经济发的选取既要满足与内生解释变量的相关性,又要满足与扰动项展对城乡收人差距的影响,结果显示农业生产率回归系数显著的外生性。考虑到研究样本为平衡面板数据,文章在借鉴黄群为负,表明农业生产率的提高有利于缩小城乡收人差距。同慧等(2 0 1 9)2 0 研究方法基础上,构建1 9 8 4 年各省份每百人固定时,数字经济发展平方项回归系数在1%统计水平下显著且绝电话数量与上一年全国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的交互项,作为省对值较基准回归有所下降,表明农业生产率在数字经济发展影际数字经济发展的工具变量

37、。从检验结果来看,WaldF统计量响城乡收人差距过程中发挥部分中介作用。大于1 0,通过弱工具变量检验。同时,数字经济发展平方项系表6 机制检验分析结果数显著为正,与基准回归结果一致,表明在考虑内生性问题模型后,原研究结论依旧成立。变量Dig表5 稳健性检验与内生性处理结果模型()变量Theil-3.034*Dig(-6.79)2.496*Dig(6.40)DigxHumanDigxHumanWaldF控制变量固定效应常数项样本量R24.机制检验分析表6 列(1)和列(2)为“数字经济发展一非农就业一城乡收人差距”路径检验。其中,列(1)检验了数字经济发展对农村居民非农就业的影响,结果显示数字

38、经济发展平方项回归系数显著为负,表明数字经济发展对农村居民非农就业存在先促进后抑制的倒“U”型影响。该结论也验证了理论分析所提出的数字经济发展初期知识驱动性较弱,有利于创造新岗位促进非农就业;数字经济发展后期知识驱动性增强,容易造成结构性失业抑制非农就业这一观点。列(2)检验了非农就业中介效应下数字经济发展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结果显示非农就业回归系数显著为负,说明促进非农就业是缩小城乡收人差距的有效路径。同时,数字经济发展二次项回归系数在1%统计水平下显著且绝对值较基准回归有所下降,表明非农就业在数字经济发展影响城乡收人差距过程中发挥中介效应。列(3)和列(4)为“数字经济发展一农业生产率一

39、城乡收人差距”路径检验。其中,列(3)检验了数字经济发展对农业生产率的影响,结果显示数字经济发展平方项回归系数显著为正,表明数字经济发展对农业生产率存在先抑制后促进的“U”型影响。原因可能在于,数字鸿沟的存在使得数字红利最初在城镇地区得以体现,在经济因素驱动下,农村地区部分生产要素向城镇地区转移,外加农业规模化经营程度低及产业链条短等问非农就业路径(1)(2)1.084*-0.202*(9.14)(-5.40)-0.884*0.164*(2)(3)TheilTheil-0.955*-8.333*(-7.50)(-4.88)1.074*8.729*(5.33)(3.23)0.082*0.714*

40、(5.05)(3.26)-0.101*-0.797*(-4.33)(-2.55)控制控制YesYes4.005*0.218*(10.65)(7.83)2402400.5260.725农业生产率路径(3)(4)-10.794*-0.304*(-3.57)(-8.75)4.606*0.257*(4)Dig2工具变量IV1-0.484*(-6.94)0.707*(4.74)25.712控制控制YesYes3.810*0.156*(10.19)(19.41)2402400.5500.391(-8.54)NFPATFP控制变量固定效应常数项样本量R25.进一步讨论由基准回归结果可以测算出数字经济发展对城

41、乡收人差距的“U”型影响拐点值为0.6 1 5,位于数字经济发展水平9 0 分位和1 0 0 分位之间,表明约有9 0%的研究样本位于拐点左侧,即目前绝大部分省份数字经济发展能够有效缩小城乡收入差距。为进一步明晰区域间发展差异,文章将研究样本划分为东部、中部、西部以及东北地区四个区域。从图1 可以看出,截至2 0 2 0 年底,中国东部地区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已逼近拐点,中部、东北及西部地区距离拐点仍有一定距离且逼近拐点的速度较为缓慢。也就是说,现阶段中国东部地区数字经济发展短期内有利于缩小城乡收入差距,但即将跨过拐点面临扩大城乡收人差距的困境;而对于西部、中部以及东北地区而言,数字经济发展在今后

42、很长一段时期内仍是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有力抓手。东部地区作为中国创新高地,数字化转型较快,数字经济与产业融合催生的新业态正逐步由产业末端向高技术企业集0.500.450.400.350.300.250.200.15西部地区0.100.050.002013(5.10)-0.119*(-6.34)控制控制YesYes0.0890.250*(0.89)(9.40)2402400.6880.742东部地区东北地区20142015图1 各区域数字经济发展趋势(1.75)控制Yes9.732*(3.83)2400.251中部地区20162017(8.68)-0.304*(-8.75)控制Yes0.215*(

43、7.32)2400.70520182019372020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 0 2 3 年第8 期中,岗位需求也逐步由低技能向中等技能甚至是高技能转变。从劳动力市场供需视角来看,短期内具备低技能特征的非农就业人员仍可适配工作岗位,但从长期来看非农就业人员将面临结构性失业风险,在挤出效应影响下扩大城乡收入差距。对于创新活力较低的其他三大经济区域,数字经济发展较为滞后,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对低技能劳动力仍有较高需求,数字经济发展在较长一段时间内仍能为缩小城乡收人差距作出贡献。五、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在数字经济高速发展的背景下,深人探究数字经济对城乡收人差距的影响效应与作用机制,对持续促进农民增收和

44、加快实现共同富裕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从理论层面阐释了数字经济发展对城乡收人差距的影响效应、作用机制及农村人力资本水平的调节作用,选取2 0 1 3 一2 0 2 0 年省级面板数据予以实证检验。研究表明:第一,数字经济发展对城乡收入差距呈“U”型影响特征。第二,农村人力资本水平在数字经济发展影响城乡收入差距过程中起重要的调节作用,通过提高农村人力资本水平能够显著强化数字经济发展初期对城乡收入差距的缩小作用,弱化数字经济发展后期对城乡收入差距的扩大作用。第三,机制检验表明非农就业和农业生产率是数字经济发展影响城乡收人差距的两大作用路径。第四,进一步分析发现中国东部地区数字经济发展水平正快速逼近“U

45、”型拐点,其他区域仍远离拐点且逼近速度缓慢。基于上述结论,得出以下启示:一是要夯实农村数字基础设施基础,为数字经济发展缩小城乡收人差距提供基础设施保障。在城市5 G信号、云计算等新型基础设施加速发展背景下,农村地区对网络基础设施也提出了新要求。就农村数字基础设施建设而言,一方面是要发挥政府部门领导作用,加大对农村地区财政投人力度,持续推进数字网络设施的建设与升级,加快完善农村信息服务体系;另一方面要发挥政府部门引导作用,通过完善基础设施和优化营商环境,吸引高技术企业在农村地区扎根,加快农村工业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基础设施建设。二是要制定差异化的数字经济发展战略。现阶段,中国东部、中

46、部、东北以及西部地区的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存在显著差异,对城乡收人差距的影响作用也不尽相同,必须实施差异化的发展战略。对于即将跨过拐点的东部地区,应鼓励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部门创造更多的适配于低技能劳动群体岗位,缓解未来数字经济发展过快所带来的城乡收入差距过大问题;西部、中部以及东北地区应加快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支持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相融合,加快数字化转型,强化数字经济缩小城乡收人差距正向作用的同时,积极预防数字经济迈过拐点后对城乡收人差距的扩大作用。三是要全面提升农村人力资本水平。人力资本水平是农村居民特别是非农就业人口获得工资性收入的重要因素,因而通过多措并举的方式全面提升农村人力资本水平显得

47、至关重要。一方面是要通过开办乡村培训班,有目的、有计划、针对性地对农村居民进行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其人力资本水平,防止被劳动力市场挤出;另一方面是要通过培养农村居民数字素养,38依靠数字技术的便捷性和快捷性,让农村居民通过互联网获取就业信息和知识,通过自学的方式掌握新的劳动技能,从而提高自身人力资本水平。1李林汉,袁野,田卫民中国省域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耦合测度一基于灰色关联、耦合协调与空间关联网络的角度 .工业技术经济,2022,41(8):27-35.2米嘉伟,屈小娥.数字经济发展如何影响城乡收入差距 现代经济探讨,2 0 2 2(6):8 0-9 1.3王军,肖华堂.数字经济发展缩小了城乡居

48、民收入差距吗?经济体制改革,2 0 2 1(6):5 6-6 1.4樊轶侠,徐昊,马丽君。数字经济影响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特征与机制 .中国软科学,2 0 2 2(6):1 8 1-1 9 2.5李豫新,李枝轩。乡村振兴背景下数字经济发展与城乡收差距 金融与经济,2 0 2 2(6):6 0-6 7+9 6.6李晓钟,李俊雨数字经济发展对城乡收人差距的影响研究 农业技术经济,2 0 2 2(2):7 7-9 3.7陈文,吴赢。数字经济发展、数字鸿沟与城乡居民收人差距 .南方经济,2 0 2 1(1 1):1-1 7.8孙早,侯玉琳。工业智能化如何重塑劳动力就业结构 .中国工业经济,2 0 1 9

49、(5):6 1-7 9.9田鸽,张勋数字经济、非农就业与社会分工 .管理世界,2 0 2 2,3 8(5):72-84.10刘欢.工业智能化如何影响城乡收人差距来自农业转移劳动力就业视角的解释 .中国农村经济,2 0 2 0(5):5 5-7 5.11柏培文,张云.数字经济、人口红利下降与中低技能劳动者权益 经济研究,2 0 2 1,5 6(5):9 1-1 0 8.12梁琳数字经济促进农业现代化发展路径研究.经济纵横,2 0 2 2(9):113-120.13唐韬,李方静,夏伦企业数字化对劳动生产率的影响来自中国私营企业的经验证据 .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 0 2 2,2 2(6

50、):112-124.14刘一伟,刁力社会资本、非农就业与农村居民贫困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 0 1 8,1 7(2):6 1-7 1.15骆永民,骆熙,汪卢俊.农村基础设施、工农业劳动生产率差距与非农就业 J.管理世界,2 0 2 0,3 6(1 2):9 1-1 2 1.16郭鹏飞,曹跃群,赵世宽.基础设施投入、非农就业转移与区域经济增长 经济与管理研究,2 0 2 1,4 2(1):5 1-6 5.17】胡志高,曹建华,龙慧.农村人力资本转移扩大了城乡收入差距吗一基于水平效应、自溢出效应和逆溢出效应视角的分析 农业技术经济,2 0 1 8(1 1):3 0-4 3.18张宽,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